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excelsql缺点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excelsql缺点

发布时间: 2022-09-23 11:43:11

⑴ excel与sql server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根本不是一类的东西嘛,怎么比?
这么说吧:
excel拿来分析是很强悍的,它里面内置的那么多函数几乎可以满足现实中90%以上的数据分析需要,而且它的数据报表功能超灵活,加上它足够简单,这就是excel的优点。
但你如果拿excel作软件的后台数据库就很糟糕了,因为excel只能作为桌面型的数据库来使用,你任何的查询都导致全部数据的网络传递,不仅服务器疲于奔命,网络占用高,客户机的负担也超大。
不信你在10万条记录里面进行SQL检索,采用sql
server跟excel的数据返回速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sql
server作为服务器数据库,它只返回限于程序提交的查询语句的对应记录,所以能用于大型数据处理

⑵ 利用ADO来实现SQL与EXCEL之间的数据转换的优缺点

select * into 表 from
OPENROWSET('MICROSOFT.JET.OLEDB.4.0'
,'Excel 5.0;HDR=YES;DATABASE=c:\test.xls',sheet1$)

利用ADO,优点是数据可以筛选和整理\修复\转换,相对灵活,适用性高,缺点是需要写中间部件,不如用SQL直接导入方便

⑶ EXCEL与SQL哪个更安全,为什么

sql数据库包含一切EXCEL能做到的功能,但是为了操作和管理方便,所以用编程语言开发出可供用户操作的界面。也就是所畏的数据库应用软件。

⑷ EXCEL与SQL哪个更安全,为什么

excel 是应用软件,主要帮助我们做日常的办公。
sql server 是数据库,专用于持久化数据。

⑸ EXCEL与SQL哪个更安全,为什么

呵呵,那就错了。sql要安全一些。本身软件就有安全性,在登入的过程中都要验证账户和密码,excel能吗??

⑹ 数据处理简单对比:Excel,SQL,Python

无论是什么工具,做数据分析的时候一定会涉及到两类工作:

这篇文章简单对比一下Excel、SQL和Python在这两类任务上的实现过程,从而对比其异同。

如图所示,所涉及的共有三个表:

可以看到,score表通过sno和student表连接、通过cno和course表连接。

另外,这张截图截自Excel,主要是为了方便后面Excel部分的讨论。

现在,我想要合并三张表,得到新表merge_table,表包含的列一次为:sno,cno,degree,sname,cname。

即,新表中包含score表的所有列,student表的sname列,以及course表的cname列。

为了讨论方便,先上结果:

首先,在 A17:E17 单元格创建所需列名,然后通过简单复制粘贴得到 A18:C28 这三列的数据。

D、E列的数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

两种方法实现逻辑和结果都一样,但前者调用的时候比后者稍复杂。为了说明,D列数据的提取我使用了方法1,E列数据的提取我使用了方法2。

D列:

首先在 D18 单元格输入以下函数(函数中的单元格所对应的数据请看图01)

接着下拉函数至 D28 。

E列:

在 E18 单元格输入以下函数(函数中的单元格所对应的数据请看图01)

接着下拉函数至 E28 。

注意,如果要提取某个表中的多个列的数据,比如除了sname,我还想得到ssex、sbirthday和class的数据,由于这些列是一同储存在student表中的,用 VLOOPKUP() 显然更高效。

如果想要加快效率,还可以在原student表上新增一行,用数字x来表示第x列,然后在调用 VLOOPKUP() 时,直接把第三个参数指向这一行。

在合并关联表上,SQL非常便捷。实现的语句有两个(先创建或者导入原数据表):

两种方法返回的结果相同,结果如下:

我用的MySQL,不知道为什么合并后行的顺序变了=。=

在Python中,首先导入 numpy 和 pandas 模块:

接着导入数据表。

之后通过以下语句实现merge_table表的建立:

结果如下:

现在假设score表多了一行数据:

如图所示,蓝色部分为多出的数据,且课程6-106在course表中不存在。请无视逻辑问题,主要是为了方便讨论:)

遇到这种情况,上述的实现方法会出现一个问题:

因为课程号6-106在course表里并不存在,所以函数在返回值的时候出错了。

解决的办法有一个,就是在原函数上嵌套 IF() 函数。比如我把 E29 的函数更改为:

如果函数计算结果错误,则返回0。

在SQL中,如果出现此类情况, LEFT JOIN 会返回NULL值:

如果想把NULL值替换为0,查询合并表的时候可以加上 isnull() 函数(MySQL中此函数写作 ifnull() ):

如果函数计算结果错误,则返回0

返回结果和Excel的差不多,就不上图了。

Python中情况类似:

如果想把NaN值替换为0,只需要在创建merge_table表之后,添加一行语句:

返回结果也不上图了,和Excel的一样。

面对合并表中数据不匹配,SQL和Python中都可以在合并表的时候把多出项忽略不计,只要把 LEFT JOIN 换成 INNER JOIN 就行了。但Excel不能自动删除多出项所在行。

为了方便,现在做一个透视表,该表返回 选了课的同学的学号和其平均课程成绩

三个软件对于透视表的实现都很友好,并且效率相近。

Excel在数据透视表工具下把列各种拖拽就行了。

另外,Excel的数据透视表可以选择返回合计(Grand Total)或者不返回。

语句:

结果:

语句:

结果:

一般做透视表的最终目的是作图,毕竟一图胜千语。

从这个目的出发,Python比SQL、Excel更实用,一来Python比Excel作图高效很多,二来SQL不能作图。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发现,Excel合并关联表比SQL、Python要低效得多,而且在“数据不匹配”问题上解决得不好;而在另一方面,三者在创建透视表上表现相似,就看你习惯用哪个了:)

⑺ 比较电子表格软件Excel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缺点

excel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吧,应该选a,因为excel只是一个数据处理的软件,跟管理差距还远,系统就更谈不上了,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db2,oracle,mysql,excel算不上
b选项肯定没有争议,c选项可以处理图形坐标,在excel里面是可以跟据里面的数据插入图形的,而且也可以通过更改里面的数据达到更改图形坐标……
哎呀,你怎么写的是图标……这个图标要是指的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文件图标,那么还真有点不太对

⑻ Spss ,Excel跟Sql 有什么差别在线等!!!!

分给我。
SPSS主要是用来统计分析数据的,EXCEL主要用来整理数据并作简单的统计分析,SQL主要是一种数据集的查询机制。SPSS界面友好,使用简单,但是功能很强大,也可以编程,能解决绝大部分统计学问题,适合初学者。EXCEL能做一些简单直观的统计分析,如果已经安装宏的话还能做一些数值分析,也很实用。个人认为些都是数据处理应用的软件,其中excel界面最为友好,但功能是在太过单一,仅适用于日常的简单数据处理,不适于较复杂的模型分析,因此科研上应用不多;spss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另外spss也采用图形界面,但spss的主要缺点是数据输出,不能用word等文字处理工具直接打开。Excel在数据分析中最为基础,最易掌握,图形工具强大和完善,但不适宜大型统计分析;SPSS软件为专门为统计而开发的软件,一般用于大型统计,而对于图形工具上不太全面,不易掌握。但二者常常兼用互补。EXCEL是最常用的 既可以处理文字信息如数据透视表也可以整理数据信息如:进行方差分析、回归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而SPSS是一个在数据处理如:方差分析等待比较专业的一个软件。非专业人使用较少。绝大部分问题EXCEL均可以解决。SQL是高级的非过程化编程语言,允许用户在高层数据结构上工作。它不要求用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方法,也不需要用户了解具体的数据存放方式,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层结构的不同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相同的SQL语言作为数据输入与管理的SQL接口。

⑼ excel与sql server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根本不是一类的东西嘛,怎么比?
这么说吧:
excel拿来分析是很强悍的,它里面内置的那么多函数几乎可以满足现实中90%以上的数据分析需要,而且它的数据报表功能超灵活,加上它足够简单,这就是excel的优点。
但你如果拿excel作软件的后台数据库就很糟糕了,因为excel只能作为桌面型的数据库来使用,你任何的查询都导致全部数据的网络传递,不仅服务器疲于奔命,网络占用高,客户机的负担也超大。
不信你在10万条记录里面进行SQL检索,采用sql server跟excel的数据返回速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sql server作为服务器数据库,它只返回限于程序提交的查询语句的对应记录,所以能用于大型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