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1单片机c语言编程
// 51单片机C语言编程,这个时钟+秒表可以参考一下。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qingling=P1^0; //清零
sbit tiaofen=P1^1; //调分
sbit tiaoshi=P1^2; //调时
sbit sounder=P1^7; //naozhong
uint a,b;
uchar hour,minu,sec, //时钟
hour0,minu0,sec0,//秒表
hour1,minu1,sec1;
h1,h2,m1,m2,s1,s2,//显示位
k,s;//状态转换标志
uchar code select[]={0x7f,0xbf,0xdf,0xef,0xf7,0xfb,0xfd,0xfe};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函数声明***********************/
void keyscan();
void init();
void delay(uchar z);
void display(uchar,uchar,uchar);
void sounde();
/*****************主函数*************************/
void main()
{
init();
while(1)
{
while(TR1)
{
keyscan(); //扫描函数
while(s==1) //s是状态标志,当s=0时,闹钟取消。s=1时,设定闹钟时间(也是通过调时,调分函数);
{ //s=2时,闹钟工作,时间与设定时刻一致时,闹钟响(一分钟后自动关闭,可手动关闭)。再次切换,s=0.
keyscan(); //s状态切换(0-》1-》2-》0)通过外部中断1实现。
display(hour1,minu1,sec1); //闹钟时刻显示
}
display(hour0,minu0,sec0);//时钟表显示
while(k) /*k是秒表状态(0-》1-》2-》0)通过外部中断0实现。0秒表关;1秒表从零计时;2秒表停,显示计时时间*/
{
display(hour,minu,sec); //秒表显示
}
}
}
}
/*****************初始化函数***********************/
void init()
{
a=0;
b=0;
k=0;
s=0;
hour0=0;
minu0=0;
sec0=0;
hour=0;
minu=0;
sec=0;
hour1=0;
minu1=0;
sec1=0;
TMOD=0x11; //定时器0,1工作于方式1;赋初值
TH0=(65536-5000)/256;
TL0=(65536-5000)%256;
TH1=(65536-50000)/256;
TL1=(65536-50000)%256;
EA=1;
EX0=1; //秒表中断
EX1=1; //闹钟设定中断
ET0=1;
ET1=1;
IT0=1; //边沿触发方式
IT1=1;
PX0=1;
PX1=1;
TR0=0; //初始,秒表不工作
TR1=1; //时钟一开始工作
}
/*****************定时器0中断*************/
void timer0_int() interrupt 1 //秒表
{
TH0=(65536-5000)/256;
TL0=(65536-5000)%256;
a++;
if(a==2)
{
a=0;
sec++;
if(sec==100)
{
sec=0; //毫秒级
minu++;
if(minu==60)
{
minu=0; //秒
hour++;
if(hour==60) //分
{
hour=0;
}
}
}
}
}
/*************外部中断0中断函数************/
void ex0_int() interrupt 0
{
k++;
if(k==3)
k=0;
if(k==1)
{
TR0=~TR0;
if(TR0==1)
{
hour=0;
minu=0;
sec=0;
}
}
if(k==2)
{
TR0=~TR0;
}
}
/*************外部中断1中断函数************/
void ex1_int() interrupt 2
{
s++;
if(s==3)
s=0;
}
/*************定时器1中断****************/
void timer1_int() interrupt 3 //控制时钟工作
{
TH1=(65536-50000)/256;
TL1=(65536-50000)%256;
if(s==2)
{
if(hour1==hour0 && minu0==minu1)
sounde();
}
b++;
if(b==20)
{
b=0;
sec0++;
if(sec0==60)
{
sec0=0;
minu0++;
if(minu0==60)
{
minu0=0;
hour0++;
if(hour0==24)
hour0=0;
}
}
}
}
/*************键盘扫描****************/
void keyscan()
{
if(s==1)
{
if(qingling==0)
{
delay(10);
if(qingling==0)
{
sec1=0;
minu1=0;
hour1=0;
}
}
if(tiaofen==0)
{
delay(10);
if(tiaofen==0)
{
minu1++;
if(minu1==60)
{
minu1=0;
}
while(!tiaofen);
}
}
if(tiaoshi==0)
{
hour1++;
if(hour1==24)
{
hour1=0;
}
while(!tiaoshi);
}
}
else //调整时钟时间
{
if(qingling==0)
{
delay(10);
if(qingling==0)
{
sec0=0;
minu0=0;
hour0=0;
}
}
if(tiaofen==0)
{
delay(10);
if(tiaofen==0)
{
minu0++;
if(minu0==60)
{
minu0=0;
}
while(!tiaofen);
}
}
if(tiaoshi==0)
{
hour0++;
if(hour0==24)
{
hour0=0;
}
while(!tiaoshi);
}
}
}
/*************显示函数****************/
void display(uchar hour,uchar minu,uchar sec)
{
h1=hour/10;
h2=hour%10;
m1=minu/10;
m2=minu%10;
s1=sec/10;
s2=sec%10;
P0=0xff;
P2=table[h1];
P0=select[7];
delay(5);
P0=0xff;
P2=table[h2];
P0=select[6];
delay(5);
P0=0xff;
P2=0x40;;
P0=select[5];
delay(5);
P0=0xff;
P2=table[m1];
P0=select[4];
delay(5);
P0=0xff;
P2=table[m2];
P0=select[3];
delay(5);
P0=0xff;
P2=0x40;
P0=select[2];
delay(5);
P0=0xff;
P2=table[s1];
P0=select[1];
delay(5);
P0=0xff;
P2=table[s2];
P0=select[0];
delay(5);
}
/*************闹钟函数****************/
void sounde()
{
sounder=~sounder;
}
/*************延时函数****************/
void delay(uchar z)
{
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㈡ 为什么51单片机可以运行c语言
因为开发时就支持,提供了相应的编译,及硬件控制等,其次,执行时也是转化成对应的编程语言。
㈢ 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的内容简介
全书实例丰富,每个例子都调试通过,都有具体的设计思路、硬件电路、软件设计以及程序代码分析,同时附录里专门提供了实例配套实验箱内容,对于读者学习51单片机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价值。
《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中的所有程序代码都使用C语言实现,简单易学、易懂。《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适合计算机、自动化、电子及硬件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供从事51单片机开发的科研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配有一张光盘,光盘里包括了书中所有的程序代码和电路图,读者稍加修改即可用于自己的设计,物超所值。
㈣ 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的介绍
《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是2009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从实际应用入手,以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主导,循序渐进地讲述51单片机C语言编程方法以及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功能应用。《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从实际应用入手,以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主导,循序渐进地讲述51单片机C语言编程方法以及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功能应用。全书共分5篇,分别为入门篇、内外部资源操作篇、提高篇、实战篇和拓展篇。《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书中大部分内容均来自科研工作及教学实践,许多C语言代码可以直接应用到工程项目中。《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配套光盘提供13讲近30学时的教学视频和《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实例代码,可使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单片机知识和应用技能。《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作者还可提供与《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配套的单片机实验板。《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可作为大学本、专科单片机课程教材,适合于51单片机的初学者和使用51单片机从事项目开发的技术人员,也可供从事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㈤ at89c51单片机 如何用c语言编程啊
随着单片机硬件性能的提高,编写应用程序更着重于程序本身的效率。
Franklin或KEII.C51交叉编译器是专为51系列单片机设计的一种高效的C语言编译器,用其开发的应用程序易于维护,可移植性好,是目前较流行的51系列单片机的开发工具。
一、C51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巧
首先,C51语言程序设计要尽可能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方法。可将整个程序按功能分成若干个模块,不同的模块完成不同的功能。对于不同的功能模块,分别指定相应的入口参数和出口参数,而经常使用的一些程序最好编成函数,这样既不会引起整个程序管理的混乱,还可使程序的可读性、移植性增强。
C51语言的主程序结构:
#include
main0{while(1);}
这是最小的C程序,包括头部文件和程序主体。头部文件为引用的外部资源文件,包括硬件信息和外部模块提供的可使用的函数和变量的说明。
语句定义后,就可以在C语言程序中像汇编一样使用这些硬件设备。
在C5l中常用项目来管理,项目一般分为C文件块和头部文件块,常把不同的功能写在不同的C文件中,依靠项目的管理,最后把所有文件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烧录的HEX文件或BIN文件。没有在头部文件中列出的文件,可以算是该C文件的内部函数和变量,外部C不能使用。另外,在程序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C51语言的预处理命令。
对于一些常用的常数,如TRUE、FAlSE、PI,以及各种特殊功能寄存器,或程序中一些重要的依据外界条件可变的常量,可采用宏定义(#de-fine)或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头文件中进行定义,再采用文件包含命令(#in-elude)将其加入到程序中,这样当需要修改某个参量时,只需修改相应的包含文件或宏定义,而不必对使用它们的每个程序文件都进行修改,有利于文件的维护和更新。
举例:利用宏定义和条件编译,源程序不作任何修改就可适用于不同时钟频率的单片机系统,并可根据情况的不同取不同的delay值,完成不同的目的。程序如下:
#define flag 1#ifdef flag==l#define fose 6Mdelay=10;#elif flag==0#define fose 8Mdelay=12;#else#define fosc 12Mdelay=20;#endiFMain0{ for(I=O;l
㈥ 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应用
单片机用c编程主要数程序装不下,当程序大于2k时就会超出(一般的51单片机,如at89c51),而在编程中最占空间的往往是数据部分,想大量的数组等。这是我们一般将数组定义成data,idata,xdata等类型,这样使得code代码段的空间大量减小,就能烧录到单片机中了!
㈦ 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应用
单片机就像是一个躯体,而程序就是它的灵魂。C语言就是制造(编写)它的灵魂的工具。
单片机中的C语言与标准C语言有一些不同,有很多对位的定义和操作。在单片机应用中最常用的编译软件是KEIL
C51,功能强大。
C语言是一种高级语言,在单片机应用中其优点也是非常突出:编程灵活、可读性、可移植性都很强。当然,若能在学C之前懂一些汇编语言,就更好啦。既能熟悉位操作,又能发挥C语言的优势。
㈧ 51单片机及其C语言程序开发实例的介绍
作者:戴仙金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本书首先简单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基础知识,然后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地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常用的电路模块,主要包括键盘、LcD显示、A,D转换、D/A转换、I。c总线应用、语音、实时时钟、红外、usB、步进电机、数字锁相环、串口通信、DDs等,同时列举了4个典型的实际工程,包括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数控直流恒流源、简易数字逻辑分析仪、智能电动小车等,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够迅速地掌握51系列单片机的开发与实现。本书深入浅出,力求既能使单片机的初学者迅速入门,又能使中高级开发人员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际项目开发能力。
㈨ 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的目录
第1章51单片机开发的基础知识
1.1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1.1功能模块
1.1.2CPU
1.1.3并行I/O端口
1.1.4存储嚣结构
1.1.5定时/计数器
1.1.6串行口
1.1.7中断系统
1.2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1.2.1寻址方式
1.2.2指令说明
1.2.3指令系统表
1.3本章总结
第2章C语言程序各语句用法与意义
2.1数据结构
2.1.1数据类型
2.1.2变量与常量
2.1.3数组
2.1.4指针
2.1.5结构
2.1.6共用体
2.1.7枚举
2.2运算符与表达式
2.2.1运算符分类与优先级
2.2.2算术运算符与表达式
2.2.3关系运算符与表达式
2.2.4逻辑运算符与表达式
2.2.5位操作运算符与表达式
2.2.6赋值运算符与表达式
2.3程序结构与函数
2.3.1程序结构
2.3.2函数
2.4流程控制语句
2.4.1选择语句
2.4.2循环语句
2.4.3转移语句
2.5本章总结
第3章Keil8051C编译器
3.1Keil编译器简介
3.2使用Keil开发应用软件
3.2.1建立工程
3.2.2工程的设置
3.2.3编译与连接
3.3dScopeforWindows的使用
3.3.1如何启动
3.3.2如何调试
3.3.3调试窗口
3.4本章总结 第4章单片机实现液晶显示
4.1实例说明
4.2设计思路分析
4.2.1液晶显示模块
4.2.2液晶显示工作原理
4.2.3设计思路
4.3硬件电路设计
4.3.1器件选取
4.3.2电源模块
4.3.3液晶显示模块
4.3.4单片机模块
4.4软件设计
4.4.1液晶控制驱动嚣指令集
4.4.2程序说明
4.5实例总结
第5章基于MAX7219的8位数码管显示
5.1实例说明
5.2设计思路分析
5.2.1LED显示驱动芯片的选取
5.2.2MAX7219的工作原理
5.3硬件电路设计
5.3.1主要器件
5.3.2电路原理图
5.4软件设计
5.4.1MAX7219的工作时序和寄存器描述
5.4.2程序说明
5.5实例总结
第6章键盘输入实例——实现4x4键盘
6.1实例说明
6.2设计思路分析
6.3硬件电路设计
6.4软件设计
6.5实例总结
第7章单片机实现语音录放
7.1实例说明
7.2设计思路分析
7.2.1语音芯片选取
7.2.2语音芯片1SD2560简介
7.3硬件电路设计
7.3.1主要器件
7.3.2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7.4软件设计
7.4.1程序流程
7.4.2程序说明
7.5实例总结 第8章基于MAX197的并行A/D转换
8.1实例说明
8.2设计思路分析
8.2.1A/D转换原理
8.2.2如何选择A/D转换器件
8.2.3A/D转换器对电源电路的要求
8.3硬件电路设计
8.3.1主要器件
8.3.2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8.4软件设计
8.4.1MAX197控制字
8.4.2程序流程
8.4.3程序说明
8.5实例总结
第9章基于TLC549的串行A/D转换
9.1实例说明
9.2设计思路分析
9.2.1芯片选取
9.2.2工作原理
9.3硬件电路设计
9.3.1主要器件
9.3.2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9.4软件设计
9.4.1转换过程和时序要求
9.4.2程序流程
9.4.3程序说明
9.5实例总结
第10章基于MAX527的并行D/A转换
10.1实例说明
10.2设计思路分析
10.2.1D/A转换原理
10.2.2如何选择D/A转换器件
10.2.3D/A转换器对电源电路的要求
10.3硬件电路设计
10.3.1主要器件
10.3.2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10.4软件设计
10.4.1MAX527的地址和重要引脚
10.4.2程序流程
10.4.3程序说明
10.5实例总结
第11章基于MAX517的串行D/A转换
11.1实例说明
11.2设计思路分析
11.2.1芯片选取
11.2.2工作原理
11.3硬件电路设计
11.3.1主要器件
11.3.2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11.4软件设计
11.4.1时序要求和转换过程
11.4.2程序说明
11.5实例总结
第12章基于SHT7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采集实现
12.1实例说明
12.2设计思路分析
12.2.1SHT71性能概述
12.2.2SHT71的功能说明
12.2.3SHT71的引脚尺寸和说明
12.3硬件电路设计
12.4软件设计
12.4.1SHT71的操作方法
12.42程序流程
12.4.3源程序清单
12.5实例总结
第13章基于DS1624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13.1实例说明
13.1.2设计思路分析
13.2.1DS1624简介
13.2.2DS1624基本特性
13.2.3DS1624工作原理
13.2.4DS1624工作方式
13.2.5DS1624的指令集
13.3硬件电路设计
13.3.1硬件设计
13.3.2原理科及其说明
13.4软件设计
13.4.1程序流程
13.4.2程序说明
13.5实例总结 第14章基于DS12C887的实时日历时钟显示系统设计
14.1实例说明
14.2设计思路分析
14.2.1选择合适的日历时钟芯片7
14.2.2如何由DS12C887芯片获取时间信息
14.3硬件电路设计
14.3.1结构框图
14.3.2主要器件
14.3.3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14.4软件设计
14.4.1DS12C877的内存空间
14.4.2程序流程
14.4.3程序代码及说明
14.5实例总结
第15章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系统
15.1实例说明
15.2设计思路分析
15.2.1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15.2.2步进电机的控制
15.2.3脉冲分配与驱动芯片的选取
15.3硬件电路设计
15.3.1结构框图
15.3.2主要器件
15.3.3电路原理图厦说明
15.4软件设计
15.4.1程序流程
15.4.2程序说明
15.5实例总结
第16章基于MAX1898的智能充电器设计
16.1实例说明
16.2设计思路分析
16.2.1为何需要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
16.2.2如何选择电池充电芯片
16.2.3MAX1898的充电工作原理
16.3硬件电路设计
16.3.1主要器件
16.3.2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16.4软件设计
16.4.1程序流程
16.4.2程序说明
16.5实例总结 第17章基于NORFlashAM29LV320的数据存储
17.1实例说明
17.2设计思路分析
17.2.1芯片AM29LV320
17.2.2具体设计思路
17.3硬件电路设计
17.4软件设计
17.4.1AM29LV320的命令与状态
17.4.2串行异步数据传输
17.4.3程序代码说明
17.5实例总结
第18章基于XC95144的串口扩展
18.1实例说明
18.2设计思路分析
18.2.1串口发送的设计
18.2.2串口接收的设计
18.2.3串口模块的设计l
18.3硬件电路设计
18.4软件设计
18.4.1CPLD的设计原理图
18.4.2C51单片机程序代码说明
18.5实例总结
第19章基于8255扩展并行口
19.1实例说明
19.2设计思路分析
19.2.1并行口扩展的原理
19.2.2芯片选择
19.3硬件电路设计
19.4软件设计
19.5实例总结 第20章单片机实现智能信号发生器
第21章单片机实现步进式PWM信号输出
第22章单片机实现CRC算法
第23章单片机实现软件滤波
第七篇通信传输系统设计
第24章单片机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
第25章单片机实现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
第26章单片机实现以太网接口
第27章单片机实现1C总线通信
第28章单片机实现RS-485总线现场监测系统
第29章CAN总线接口通信设计
第八篇电源监控与抗干扰设计
第30章单片机监控电路设计
第31章光电隔离电路设计 附录A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混合编程
附录B实例配套实验箱
㈩ 很简的51单片机C语言流水灯程序
1、51单片机C语言实现循环8个流水灯左移三次,后右移三次。
例程:
#include<reg51.h>//51单片机头文件
#include<intrins.h>//包含有左右循环移位子函数的库
#defineuintunsignedint//宏定义
#defineucharunsignedchar//宏定义
sbitbeep=P2^3;
voiddelay(uintz)//延时函数,z的取值为这个函数的延时ms数,如delay(200);大约延时200ms.
{//delay(500);大约延时500ms.
uint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main()//主函数
{
uchara,i,j;
while(1)//大循环
{
a=0xfe;//赋初值
for(j=0;j<3;j++)for(i=0;i<8;i++)//左移三次
{
P1=a;//点亮小灯
beep=0;//开启蜂鸣器
delay(50);//延时50毫秒
beep=1;//关闭蜂鸣器
delay(50);//再延时50毫秒
a=_crol_(a,1);//将a变量循环左移一位
}
a=0x7f;
for(j=0;j<3;j++)for(i=0;i<8;i++)//右移三次
{
P1=a;//点亮小灯
beep=0;//开启蜂鸣器
delay(50);//延时50毫秒
beep=1;//关闭蜂鸣器
delay(50);//再延时50毫秒
a=_cror_(a,1);//将a变量循环右移一位
}
}
}
2、51单片机是对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该系列单片机的始祖是Intel的8031单片机,后来随着Flash rom技术的发展,8031单片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之一,其代表型号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系统之中。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机型推出,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占有大量市场。51单片机是基础入门的一个单片机,还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