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实时监控mysql中的SQL语句的执行情况
MySQL数据库的导入,有两种方法: 1) 先导出数据库SQL脚本,再导入; 2) 直接拷贝数据库目录和文件。 在不同操作系统或MySQL版本情况下,直接拷贝文件的方法可能会有不兼容的情况发生。 所以一般推荐用SQL脚本形式导入。
Ⅱ 如何实时监控mysql中的SQL语句的执行情况
首先介绍下 pt-stalk,它是 Percona-Toolkit 工具包中的一个工具,说起 PT 工具包大家都不陌生,平时常用的 pt-query-digest、 pt-online-schema-change 等工具都是出自于这个工具包,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pt-stalk 的主要功能是在出现问题时收集 OS 及 MySQL 的诊断信息,这其中包括:
1. OS 层面的 CPU、IO、内存、磁盘、网络等信息;
2. MySQL 层面的行锁等待、会话连接、主从复制,状态参数等信息。
而且 pt-stalk 是一个 Shell脚本,对于我这种看不懂 perl 的人来说比较友好,脚本里面的监控逻辑与监控命令也可以拿来参考,用于构建自己的监控体系。
三、使用
接着我们来看下如何使用这个工具。
pt-stalk 通常以后台服务形式监控 MySQL 并等待触发条件,当触发条件时收集相关诊断数据。
触发条件相关的参数有以下几个:
function:
∘默认为 status,代表监控 SHOW GLOBAL STATUS 的输出;
∘也可以设置为 processlist,代表监控 show processlist 的输出;
variable:
∘默认为 Threads_running,代表 监控参数,根据上述监控输出指定具体的监控项;
threshold:
∘默认为 25,代表 监控阈值,监控参数超过阈值,则满足触发条件;
∘监控参数的值非数字时,需要配合 match 参数一起使用,如 processlist 的 state 列;
cycles:
∘默认为 5,表示连续观察到五次满足触发条件时,才触发收集;
其他一些重要参数:
iterations:该参数指定 pt-stalk 在触发收集几次后退出,默认会一直运行。
run-time:触发收集后,该参数指定收集多长时间的数据,默认 30 秒。
sleep:该参数指定在触发收集后,sleep 多久后继续监控,默认 300 秒。
interval:指定状态参数的检查频率,判断是否需要触发收集,默认 1 秒。
dest:监控数据存放路径,默认为 /var/lib/pt-stalk。
retention-time :监控数据保留时长,默认 30 天。
daemonize:以后台服务运行,默认不开启。
log:后台运行日志,默认为 /var/log/pt-stalk.log。
collect:触发发生时收集诊断数据,默认开启。
∘collect-gdb:收集 GDB 堆栈跟踪,需要 gdb 工具。
∘collect-strace:收集跟踪数据,需要 strace 工具。
∘collect-tcpmp:收集 tcpmp 数据,需要 tcpmp 工具。
连接参数:host、password、port、socket。
Ⅲ SQL从另一个SQL内实时更新数据
你可以在这两个数据库之间创建SQL Server事务复制。事务复制使用事务日志来生成将复制到订阅服务器的事务,它只复制事务也就是变化.在事务复制中,当出版数据库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就会立即传递给订阅者。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因此,事务复制是一种接近实时地从源到目标分发数据的方法.
创建复制有以下几个步骤:
1.创建发布服务器。选择要发布的服务器。如果有条件的,也可以分发服务器,在这里我们就将发布服务器和分发服务器设置在同一台计算机上。
2.不论是发布服务器还是订阅服务器必须开启代理服务。
3.创建一个发布。即将需要的数据库及对象发布出来。
4.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布类型。
5.设置复制代理及安全,即指定可以运行代理的用户帐号。
6. 创建可以使用此发布的订阅服务器。
Ⅳ 请问如何把SQL的数据实时提交到PGP保密的文件夹中
那得看PGP支持不支持及时存储。
但是这样也没用的,因为SQL无法读取被PGP加密的文件啊,这样的话,也无法存入了吧。
如果你要保证SQL数据库安全的话,关闭一些危险的端口和服务,加强SQL口令,把默认的SQL数据库的1433端口改为别的(这样做,使用连接数据库的程序时,端口也要修改为你修改后的端口),关掉无用的shell等。
Ⅳ SQL如何实现实时同步
实现两个Mysql数据库之间同步同步原理:
MySQL 为了实现replication 必须打开bin-log 项,也是打开二进制的MySQL 日志记录选项。MySQL 的bin log 二
进制日志,可以记录所有影响到数据库表中存储记录内容的sql 操作,如insert / update / delete 操作,而不记录
select 这样的操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二进制日志把某一时间段内丢失的数据可以恢复到数据库中(如果二进制日
志中记录的日志项,包涵数据库表中所有数据,那么, 就可以恢复本地数据库的全部数据了)。 而这个二进制日志,
如果用作远程数据库恢复,那就是replication 了。这就是使用replication 而不用sync 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要设
置bin-log = 这个选项的原因。
Ⅵ sql怎么实时数据同步
实现两个Mysql数据库之间同步同步原理:
MySQL 为了实现replication 必须打开bin-log 项,也是打开二进制的MySQL 日志记录选项。MySQL 的bin log 二
进制日志,可以记录所有影响到数据库表中存储记录内容的sql 操作,如insert / update / delete 操作,而不记录
select 这样的操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二进制日志把某一时间段内丢失的数据可以恢复到数据库中(如果二进制日
志中记录的日志项,包涵数据库表中所有数据,那么, 就可以恢复本地数据库的全部数据了)。 而这个二进制日志,
如果用作远程数据库恢复,那就是replication 了。这就是使用replication 而不用sync 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要设
置bin-log = 这个选项的原因。
在同步过程中,最重要的同步参照物,就是同步使用那一个二进制日志文件,从那一条记录开始同步。下面就介绍
下怎样实现两个Mysql数据库之间的主从同步。
一、 概述
MySQL从3.23.15版本以后提供数据库复制(replication)功能,利用该功能可以实现两个数据库同步、主从模式、
互相备份模式的功能。本文档主要阐述了如何在linux系统中利用mysql的replication进行双机热备的配置。
二、 环境
操作系统:Linux 2.6.23.1-42.fc8 # SMP(不安装XEN)
Mysql版本:5.0.45-4.fc8
设备环境:PC(或者虚拟机)两台
三、 配置
数据库同步复制功能的设置都在MySQL的配置文件中体现,MySQL的配置文件(一般是my.cnf):在本环境下
为/etc/my.cnf。
3.1 设置环境:
IP的设置:
A主机 IP:10.10.0.119
Mask:255.255.0.0
B主机 IP:10.10.8.112
Mask:255.255.0.0
在IP设置完成以后,需要确定两主机的防火墙确实已经关闭。可以使用命令service iptables status查看防火墙状态
。如果防火墙状态为仍在运行。使用service iptables stop来停用防火墙。如果想启动关闭防火墙,可以使用setup命
令来禁用或定制。
最终以两台主机可以相互ping通为佳。
3.2 配置A主(master) B从(slave)模式
3.2.1 配置A 为master
1、增加一个用户同步使用的帐号:
GRANT FILE ON *.* TO ‘backup’@'10.10.8.112' IDENTIFIED BY ‘1234’;
GRANT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backup’@'10.10.8.112' IDENTIFIED BY ‘1234’;
赋予10.10.8.112也就是Slave机器有File权限,只赋予Slave机器有File权限还不行,还要给它REPLICATION SLAVE的权
限才可以。
2、增加一个数据库作为同步数据库:
create databbse test;
3、创建一个表结构:
create table mytest (username varchar(20),password varchar(20));
4、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A的/etc/my.cnf文件,在my.cnf配置项中加入下面配置:
server-id = 1 #Server标识
log-bin
binlog-do-db=test #指定需要日志的数据库
5、重起数据库服务:
service mysqld restart
查看server-id:
show variable like ‘server_id’;
实例: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erver_id';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erver_id | 1 |
+---------------+-------+
1 row in set (0.00 sec)
6、用show master status/G命令看日志情况。
正常为: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G
*************************** 1. row ***************************
File: mysqld-bin.000002
positiion: 198
Binlog_Do_DB: test,test
Binlog_Ignore_DB:
1 row in set (0.08 sec)
3.2.2 配置B 为slave
1、增加一个数据库作为同步数据库:
create databbse test;
2、创建一个表结构:
create table mytest (username varchar(20),password varchar(20));
3、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B的/etc/my.cnf文件,在my.cnf配置项中加入下面配置:
server-id=2
master-host=10.10. 0.119
master-user=backup #同步用户帐号
master-password=1234
master-port=3306
master-connect-retry=60 #预设重试间隔60秒
replicate-do-db=test #告诉slave只做backup数据库的更新
5、重起数据库服务:
service mysqld restart
查看server-id:
show variables like ‘server_id’;
实例: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erver_id';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erver_id | 2 |
+---------------+-------+
1 row in set (0.00 sec)
6、用show slave status/G命令看日志情况。
正常为:
mysql> show slave status/G
*************************** 1. row ***************************
Slave_IO_State: Waiting for master to send event
Master_Host: 10.10.0.119
Master_User: backup
Master_Port: 3306
Connect_Retry: 60
Master_Log_File: mysqld-bin.000001
Read_Master_Log_Pos: 98
Relay_Log_File: mysqld-relay-bin.000003
Relay_Log_Pos: 236
Relay_Master_Log_File: mysqld-bin.000001
Slave_IO_Running: Yes
Slave_SQL_Running: Yes
Replicate_Do_DB: test,test
Replicate_Ignore_DB:
Replicate_Do_Table:
Replicate_Ignore_Table:
Replicate_Wild_Do_Table:
Replicate_Wild_Ignore_Table:
Last_Errno: 0
Last_Error:
Skip_Counter: 0
Exec_Master_Log_Pos: 98
Relay_Log_Space: 236
Until_Condition: None
Until_Log_File:
Until_Log_Pos: 0
Master_SSL_Allowed: No
Master_SSL_CA_File:
Master_SSL_CA_Path:
Master_SSL_Cert:
Master_SSL_Cipher:
Master_SSL_Key:
Seconds_Behind_Master: 0
1 row in set (0.01 sec)
3.2.3 验证配置
分别使用insert, delete , update在A主机进行增删改查数据库;查看B主机的数据库是否与A主机一致;若一致,则配
置成功。
3.3双机互备模式
如果在A主机加入slave设置,在B主机加入master设置,则可以做B->A的同步。
1、在A主机的配置文件中 mysqld配置项加入以下设置:
master-host=10.10.8.112
master-user=backup
master-password=1234
replicate-do-db=test
master-connect-retry=10
2、在B的配置文件中 mysqld配置项加入以下设置:
log-bin
binlog-do-db=test
注意:当有错误产生时,*.err日志文件同步的线程退出,当纠正错误后,要让同步机制进行工作,运行slave
start。
重起A、B机器,则可以实现双向的热备份。
总之,成功完成以上配置后,在主服务器A的test库里添加数据或删除数据,在从服务器B的test库里马上也能
看到相应的变更。两台服务器的同步操作可以说是瞬间完成的。
Ⅶ 怎样实现两个异地SQL SERVER数据库的实时同步
1.发布服务器,订阅服务器都创建一个同名的windows用户,并设置相同的密码,做为发布快照文件夹的有效访问用户
--管理工具
--计算机管理
--用户和组
--右键用户
--新建用户
--建立一个隶属于administrator组的登陆windows的用户(SynUser)
2.在发布服务器上,新建一个共享目录,做为发布的快照文件的存放目录,操作:
我的电脑--D:\ 新建一个目录,名为: PUB
--右键这个新建的目录
--属性--共享
--选择"共享该文件夹"
--通过"权限"按纽来设置具体的用户权限,保证第一步中创建的用户(SynUser) 具有对该文件夹的所有权限
--确定
3.设置SQL代理(SQLSERVERAGENT)服务的启动用户(发布/订阅服务器均做此设置)
开始--程序--管理工具--服务
--右键SQLSERVERAGENT
--属性--登陆--选择"此账户"
--输入或者选择第一步中创建的windows登录用户名(SynUser)
--"密码"中输入该用户的密码
4.设置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解决连接时的权限问题(发布/订阅服务器均做此设置)
企业管理器
--右键SQL实例--属性
--安全性--身份验证
--选择"SQL Server 和 Windows"
--确定
5.在发布服务器和订阅服务器上互相注册
企业管理器
--右键SQL Server组
--新建SQL Server注册...
--下一步--可用的服务器中,输入你要注册的远程服务器名 --添加
--下一步--连接使用,选择第二个"SQL Server身份验证"
--下一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SynUser)
--下一步--选择SQL Server组,也可以创建一个新组
--下一步--完成
6.对于只能用IP,不能用计算机名的,为其注册服务器别名(此步在实施中没用到)
(在连接端配置,比如,在订阅服务器上配置的话,服务器名称中输入的是发布服务器的IP)
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客户端网络实用工具
--别名--添加
--网络库选择"tcp/ip"--服务器别名输入SQL服务器名
--连接参数--服务器名称中输入SQL服务器ip地址
--如果你修改了SQL的端口,取消选择"动态决定端口",并输入对应的端口号
二、 正式配置
1、配置发布服务器
打开企业管理器,在发布服务器(B、C、D)上执行以下步骤:
(1) 从[工具]下拉菜单的[复制]子菜单中选择[配置发布、订阅服务器和分发]出现配置发布和分发向导
(2) [下一步] 选择分发服务器 可以选择把发布服务器自己作为分发服务器或者其他sql的服务器(选择自己)
(3) [下一步] 设置快照文件夹
采用默认\\servername\Pub
(4) [下一步] 自定义配置
可以选择:是,让我设置分发数据库属性启用发布服务器或设置发布设置
否,使用下列默认设置(推荐)
(5) [下一步] 设置分发数据库名称和位置 采用默认值
(6) [下一步] 启用发布服务器 选择作为发布的服务器
(7) [下一步] 选择需要发布的数据库和发布类型
(8) [下一步] 选择注册订阅服务器
(9) [下一步] 完成配置
2、创建出版物
发布服务器B、C、D上
(1)从[工具]菜单的[复制]子菜单中选择[创建和管理发布]命令
(2)选择要创建出版物的数据库,然后单击[创建发布]
(3)在[创建发布向导]的提示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系统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对话框上的内容是复制的三个类型。我们现在选第一个也就是默认的快照发布(其他两个大家可以去看看帮助)
(4)单击[下一步]系统要求指定可以订阅该发布的数据库服务器类型,
SQLSERVER允许在不同的数据库如 orACLE或ACCESS之间进行数据复制。
但是在这里我们选择运行"SQL SERVER 2000"的数据库服务器
(5)单击[下一步]系统就弹出一个定义文章的对话框也就是选择要出版的表
注意: 如果前面选择了事务发布 则再这一步中只能选择带有主键的表
(6)选择发布名称和描述
(7)自定义发布属性 向导提供的选择:
是 我将自定义数据筛选,启用匿名订阅和或其他自定义属性
否 根据指定方式创建发布 (建议采用自定义的方式)
(8)[下一步] 选择筛选发布的方式
(9)[下一步] 可以选择是否允许匿名订阅
1)如果选择署名订阅,则需要在发布服务器上添加订阅服务器
方法: [工具]->[复制]->[配置发布、订阅服务器和分发的属性]->[订阅服务器] 中添加
否则在订阅服务器上请求订阅时会出现的提示:改发布不允许匿名订阅
如果仍然需要匿名订阅则用以下解决办法
[企业管理器]->[复制]->[发布内容]->[属性]->[订阅选项] 选择允许匿名请求订阅
2)如果选择匿名订阅,则配置订阅服务器时不会出现以上提示
(10)[下一步] 设置快照 代理程序调度
(11)[下一步] 完成配置
当完成出版物的创建后创建出版物的数据库也就变成了一个共享数据库。
你可以选择同步方式,建议选择事务型同步,这个比较常用。
零度科技原文链接:http://www.ldisp.com/a/server-manage/2010/544.shtml
Ⅷ 如何实现sql server实时备份数据库
可以利用数据库复制技术来实现数据同步更新 。SQL复制的基本元素包括出版服务器、订阅服务器、分发服务器、出版物和文章。 SQL SERVER 主要采用出版物、订阅的方式来处理复制。源数据所在的服务器是出版服务器,负责发表数据。出版服务器把要发表的数据的所有改变情况的拷贝复制到分发服务器,分发服务器包含有一个分发数据库,可接收数据的所有改变,并保存这些改变,再把这些改变分发给订阅服务器 。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配置出版服务器 :
(1)选中指定[服务器]节点 ;
(2)从[工具]下拉菜单的[复制]子菜单中选择[发布、订阅服务器和分发]命令 ;
(3)系统弹出一个对话框点[下一步]然后看着提示一直操作到完成;
(4)当完成了出版服务器的设置以后系统会为该服务器的树形结构中添加一个复制监视器。同时也生成一个分发数据库(distribution) 。
2、创建出版物 :
(1)选中指定的服务器;
(2)从[工具]菜单的[复制]子菜单中选择[创建和管理发布]命令;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创建出版物的数据库,单击[创建发布] ;
(4)在[创建发布向导]的提示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系统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合适的复制类型;
(5)单击[下一步]系统要求指定可以订阅该发布的数据库服务器类型,SQLSERVER允许在不同的数据库如 ORACLE或ACCESS之间进行数据复制;
(6)单击[下一步]系统就弹出一个定义文章的对话框也就是选择要出版的表 ;
(7)点击[下一步]直到操作完成。
3、设计订阅 :
(1)选中指定的订阅服务器;
(2)从[工具]下拉菜单中选择[复制]子菜单的[请求订阅] ;
(3)按照单击[下一步]操作直到系统会提示检查SQL SERVER代理服务的运行状态,执行复制操作的前提条件是SQL SERVER代理服务必须已经启动;
(4)单击[完成],即可实现实时备份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