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sql注入攻击的原理简称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sql注入攻击的原理简称

发布时间: 2022-08-28 05:50:24

A. 什么是sql注入,如何防止sql注入

SQL注入,就是通过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提交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具体来说,它是利用现有应用程序,将(恶意)的SQL命令注入到后台数据库引擎执行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在Web表单中输入(恶意)SQL语句得到一个存在安全漏洞的网站上的数据库,而不是按照设计者意图去执行SQL语句。比如先前的很多影视网站泄露VIP会员密码大多就是通过WEB表单递交查询字符暴出的,这类表单特别容易受到SQL注入式攻击.


SQL注入攻击实例:


比如在一个登录界面,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可以这样输入实现免帐号登录:

用户名: ‘or 1 = 1 –

密 码:

点登陆,如若没有做特殊处理,那么这个非法用户就很得意的登陆进去了.(当然现在的有些语言的数据库API已经处理了这些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

从理论上说,后台认证程序中会有如下的SQL语句: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 and password=' "+password+" '";

当输入了上面的用户名和密码,上面的SQL语句变成: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

'’or 1 = 1 -- and password='’

分析SQL语句:

条件后面username=”or 1=1 用户名等于 ” 或1=1 那么这个条件一定会成功;

然后后面加两个-,这意味着注释,它将后面的语句注释,让他们不起作用,这样语句永远都能正确执行,用户轻易骗过系统,获取合法身份。

这还是比较温柔的,如果是执行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 ;DROP DATABASE (DB Name) --' and password=''

….其后果可想而知…

防SQL注入:

下面我针对JSP,说一下应对方法:

1.(简单又有效的方法)PreparedStatement

采用预编译语句集,它内置了处理SQL注入的能力,只要使用它的setXXX方法传值即可。

使用好处:

(1).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PreparedStatement尽最大可能提高性能.

(3).最重要的一点是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原理:

sql注入只对sql语句的准备(编译)过程有破坏作用

而PreparedStatement已经准备好了,执行阶段只是把输入串作为数据处理,

而不再对sql语句进行解析,准备,因此也就避免了sql注入问题.

2.使用正则表达式过滤传入的参数

要引入的包:

import java.util.regex.*;

正则表达式:

private String CHECKSQL = “^(.+)\sand\s(.+)|(.+)\sor(.+)\s$”;

判断是否匹配:

Pattern.matches(CHECKSQL,targerStr);

下面是具体的正则表达式:

检测SQL meta-characters的正则表达式 :

/(\%27)|(’)|(--)|(\%23)|(#)/ix

修正检测SQL meta-characters的正则表达式 :/((\%3D)|(=))[^ ]*((\%27)|(’)|(--)|(\%3B)|(:))/i

典型的SQL 注入攻击的正则表达式 :/w*((\%27)|(’))((\%6F)|o|(\%4F))((\%72)|r|(\%52))/ix

检测SQL注入,UNION查询关键字的正则表达式 :/((\%27)|(’))union/ix(\%27)|(’)

检测MS SQL Server SQL注入攻击的正则表达式:

/exec(s|+)+(s|x)pw+/ix

等等…..

3.字符串过滤

比较通用的一个方法:

(||之间的参数可以根据自己程序的需要添加)

publicstaticbooleansql_inj(Stringstr)
{
Stringinj_str="'|and|exec|insert|select|delete|update|
count|*|%|chr|mid|master|truncate|char|declare|;|or|-|+|,";
Stringinj_stra[]=split(inj_str,"|");
for(inti=0;i<inj_stra.length;i++)
{
if(str.indexOf(inj_stra[i])>=0)
{
returntrue;
}
}
returnfalse;
}

B. 什么是sql注入攻击

请参考SQL 注入天书~
所谓SQL注入,就是通过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递交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比如先前的很多影视网站泄露VIP会员密码大多就是通过WEB表单递交查询字符暴出的,这类表单特别容易受到SQL注入式攻击.
当应用程序使用输入内容来构造动态sql语句以访问数据库时,会发生sql注入攻击。如果代码使用存储过程,而这些存储过程作为包含未筛选的用户输入的字符串来传递,也会发生sql注入。sql注入可能导致攻击者使用应用程序登陆在数据库中执行命令。如果应用程序使用特权过高的帐户连接到数据库,这种问题会变得很严重。在某些表单中,用户输入的内容直接用来构造(或者影响)动态sql命令,或者作为存储过程的输入参数,这些表单特别容易受到sql注入的攻击。而许多网站程序在编写时,没有对用户输入的合法性进行判断或者程序中本身的变量处理不当,使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隐患。这样,用户就可以提交一段数据库查询的代码,根据程序返回的结果,获得一些敏感的信息或者控制整个服务器,于是sql注入就发生了。

C. 轻松理解什么是 SQL 注入

所谓SQL注入式攻击,就是攻击者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的输入域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在某些表单中,用户输入的内容直接用来构造(或者影响)动态SQL命令,或作为存储过程的输入参数,这类表单特别容易受到SQL注入式攻击。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从理论上说,一个验证用户名和密码的功能,会有如下的SQL语句: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 and password=' "+password+" '";
然后在这个语句的username=”后面注入 or 1=1 用户名等于 ” 或1=1 这个条件,上面的SQL语句变成: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
'’or 1 = 1 -- and password='’
那么不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登陆了。

D. 轻松的方式科普什么是sql注入攻击

所谓SQL注入式攻击,就是的输入域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在某些表单中,用户输入的内容直接用来构造(或者影响)动态SQL命令,或作为存储过程的输入参数,这类表单特别容易受到SQL注入式攻击。

E. 什么是SQL注入式攻击 如何防范

一、 SQL注入攻击的简单示例。
statement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Value= " + a_variable + "
上面这条语句是很普通的一条SQL语句,他主要实现的功能就是让用户输入一个员工编号然后查询处这个员工的信息。但是若这条语句被不法攻击者改装过后,就可能成为破坏数据的黑手。如攻击者在输入变量的时候,输入以下内容SA001’;drop table c_order--。那么以上这条SQL语句在执行的时候就变为了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Value= ‘SA001’;drop table c_order--。
这条语句是什么意思呢?‘SA001’后面的分号表示一个查询的结束和另一条语句的开始。c_order后面的双连字符 指示当前行余下的部分只是一个注释,应该忽略。如果修改后的代码语法正确,则服务器将执行该代码。系统在处理这条语句时,将首先执行查询语句,查到用户编号为SA001 的用户信息。然后,数据将删除表C_ORDER(如果没有其他主键等相关约束,则删除操作就会成功)。只要注入的SQL代码语法正确,便无法采用编程方式来检测篡改。因此,必须验证所有用户输入,并仔细检查在您所用的服务器中执行构造 SQL命令的代码。

二、 SQL注入攻击原理。
可见SQL注入攻击的危害性很大。在讲解其防止办法之前,数据库管理员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其攻击的原理。这有利于管理员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SQL注入是目前比较常见的针对数据库的一种攻击方式。在这种攻击方式中,攻击者会将一些恶意代码插入到字符串中。然后会通过各种手段将该字符串传递到SQLServer数据库的实例中进行分析和执行。只要这个恶意代码符合SQL语句的规则,则在代码编译与执行的时候,就不会被系统所发现。
SQL注入式攻击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将代码插入到与SQL命令串联在一起并使得其以执行的用户输入变量。上面笔者举的例子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由于其直接与SQL语句捆绑,故也被称为直接注入式攻击法。二是一种间接的攻击方法,它将恶意代码注入要在表中存储或者作为原书据存储的字符串。在存储的字符串中会连接到一个动态的SQL命令中,以执行一些恶意的SQL代码。
注入过程的工作方式是提前终止文本字符串,然后追加一个新的命令。如以直接注入式攻击为例。就是在用户输入变量的时候,先用一个分号结束当前的语句。然后再插入一个恶意SQL语句即可。由于插入的命令可能在执行前追加其他字符串,因此攻击者常常用注释标记“—”来终止注入的字符串。执行时,系统会认为此后语句位注释,故后续的文本将被忽略,不背编译与执行。

三、 SQL注入式攻击的防治。
既然SQL注入式攻击的危害这么大,那么该如何来防治呢?下面这些建议或许对数据库管理员防治SQL注入式攻击有一定的帮助。
1、 普通用户与系统管理员用户的权限要有严格的区分。
如果一个普通用户在使用查询语句中嵌入另一个Drop Table语句,那么是否允许执行呢?由于Drop语句关系到数据库的基本对象,故要操作这个语句用户必须有相关的权限。在权限设计中,对于终端用户,即应用软件的使用者,没有必要给他们数据库对象的建立、删除等权限。那么即使在他们使用SQL语句中带有嵌入式的恶意代码,由于其用户权限的限制,这些代码也将无法被执行。故应用程序在设计的时候,最好把系统管理员的用户与普通用户区分开来。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注入式攻击对数据库带来的危害。

2、 强迫使用参数化语句。
如果在编写SQL语句的时候,用户输入的变量不是直接嵌入到SQL语句。而是通过参数来传递这个变量的话,那么就可以有效的防治SQL注入式攻击。也就是说,用户的输入绝对不能够直接被嵌入到SQL语句中。与此相反,用户的输入的内容必须进行过滤,或者使用参数化的语句来传递用户输入的变量。参数化的语句使用参数而不是将用户输入变量嵌入到SQL语句中。采用这种措施,可以杜绝大部分的SQL注入式攻击。不过可惜的是,现在支持参数化语句的数据库引擎并不多。不过数据库工程师在开发产品的时候要尽量采用参数化语句。

3、 加强对用户输入的验证。
总体来说,防治SQL注入式攻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加强对用户输入内容的检查与验证;二是强迫使用参数化语句来传递用户输入的内容。在SQLServer数据库中,有比较多的用户输入内容验证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员来对付SQL注入式攻击。测试字符串变量的内容,只接受所需的值。拒绝包含二进制数据、转义序列和注释字符的输入内容。这有助于防止脚本注入,防止某些缓冲区溢出攻击。测试用户输入内容的大小和数据类型,强制执行适当的限制与转换。这即有助于防止有意造成的缓冲区溢出,对于防治注入式攻击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如可以使用存储过程来验证用户的输入。利用存储过程可以实现对用户输入变量的过滤,如拒绝一些特殊的符号。如以上那个恶意代码中,只要存储过程把那个分号过滤掉,那么这个恶意代码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在执行SQL语句之前,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来拒绝接纳一些特殊的符号。在不影响数据库应用的前提下,应该让数据库拒绝包含以下字符的输入。如分号分隔符,它是SQL注入式攻击的主要帮凶。如注释分隔符。注释只有在数据设计的时候用的到。一般用户的查询语句中没有必要注释的内容,故可以直接把他拒绝掉,通常情况下这么做不会发生意外损失。把以上这些特殊符号拒绝掉,那么即使在SQL语句中嵌入了恶意代码,他们也将毫无作为。
故始终通过测试类型、长度、格式和范围来验证用户输入,过滤用户输入的内容。这是防止SQL注入式攻击的常见并且行之有效的措施。

4、 多多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自带的安全参数。
为了减少注入式攻击对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不良影响,在SQLServer数据库专门设计了相对安全的SQL参数。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工程师要尽量采用这些参数来杜绝恶意的SQL注入式攻击。
如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提供了Parameters集合。这个集合提供了类型检查和长度验证的功能。如果管理员采用了Parameters这个集合的话,则用户输入的内容将被视为字符值而不是可执行代码。即使用户输入的内容中含有可执行代码,则数据库也会过滤掉。因为此时数据库只把它当作普通的字符来处理。使用Parameters集合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可以强制执行类型和长度检查,范围以外的值将触发异常。如果用户输入的值不符合指定的类型与长度约束,就会发生异常,并报告给管理员。如上面这个案例中,如果员工编号定义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型,长度为10个字符。而用户输入的内容虽然也是字符类型的数据,但是其长度达到了20个字符。则此时就会引发异常,因为用户输入的内容长度超过了数据库字段长度的限制。

5、 多层环境如何防治SQL注入式攻击?
在多层应用环境中,用户输入的所有数据都应该在验证之后才能被允许进入到可信区域。未通过验证过程的数据应被数据库拒绝,并向上一层返回一个错误信息。实现多层验证。对无目的的恶意用户采取的预防措施,对坚定的攻击者可能无效。更好的做法是在用户界面和所有跨信任边界的后续点上验证输入。如在客户端应用程序中验证数据可以防止简单的脚本注入。但是,如果下一层认为其输入已通过验证,则任何可以绕过客户端的恶意用户就可以不受限制地访问系统。故对于多层应用环境,在防止注入式攻击的时候,需要各层一起努力,在客户端与数据库端都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来防治SQL语句的注入式攻击。

6、 必要的情况下使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来寻找可能被攻击的点。
使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员来寻找可能被SQL注入式攻击的点。不过漏洞扫描工具只能发现攻击点,而不能够主动起到防御SQL注入攻击的作用。当然这个工具也经常被攻击者拿来使用。如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工具自动搜索攻击目标并实施攻击。为此在必要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投资于一些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一个完善的漏洞扫描程序不同于网络扫描程序,它专门查找数据库中的SQL注入式漏洞。最新的漏洞扫描程序可以查找最新发现的漏洞。所以凭借专业的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员发现SQL注入式漏洞,并提醒管理员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预防SQL注入式攻击。如果攻击者能够发现的SQL注入式漏洞数据库管理员都发现了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堵住漏洞,那么攻击者也就无从下手了。

F. 什么是SQL注入攻击

SQL 注入是注入式攻击中的常见类型。 SQL 注入式攻击是未将代码与数据进行严格的隔离 ,导致在读取用户数据的时候 , 错误地把数据作为代码的一部分执行 , 从而导致一些安全问题。

SQL 注入自诞生以来以其巨大的杀伤力闻名。典型的 SQL 注入的例子是当对 SQL 语旬进行字符串拼接操作时 , 直接使用未加转义的用户输入内容作为变量 ,比如 :

实例

在上面的例子中 ,如果用户输入的 ID 只是一个数字是没有问题的 , 可以执行正常的查询语句。但如果直接用“;”隔开,在 testCondition 里插入其他 SQL 语旬,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输入 drop 、 delete 等。

G. SQL注入攻击原理和漏洞检测技术

SQL注入指的是当用户提交给服务器的数据不在程序员的预料范围内时,服务器返回了一些敏感信息。通常这个是参数过滤不严格造成的,是程序员的责任。 举个例子吧 比如有这个页面 http://www.xxx.com/showdetail.asp?id=1 这个地址后有个问号,后面有个id=1这就是用户提交给服务器的参数 假如给后面添加个 ',这个是非法参数地址变成 http://www.xxx.com/showdetail.asp?id=1 '然后没有过滤掉'的服务器会给我们返回如下信息 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 错误 '80040e14' 字符串的语法错误 在查询表达式 'ID=1'' 中。 /showdetail.asp,行11 这些都是有用的信息,这意味着sql注入攻击的原理就是利用非法参数获得敏感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出管理账号密码 那么如何检测网页能否注入呢 光一个'是不够的 正确的应该是这样 1, http://www.xxx.com/showdetail.asp?id=1 页面正常显示 2, http://www.xxx.com/showdetail.asp?id=1 and 1=1 页面显示正常 3, http://www.xxx.com/showdetail.asp?id=1 and 1=2 页面返回错误信息时 如果满足以上三条,基本上就可一注入攻击了 猜解管理账号密码可以手动,但是比较麻烦,得有sql语法知识和经验,算是穷举+推测的,不常用 我推荐直接使用程序猜解,网络搜搜到处有

H. 试解释 SQL 注入攻击的原理,以及对数据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SQL注入就是攻击者通过正常的WEB页面,把自己SQL代码传入到应用程序中,从而通过执行非程序员预期的SQL代码,达到窃取数据或破坏的目的。

当应用程序使用输入内容来构造动态SQL语句以访问数据库时,会发生SQL注入攻击。如果代码使用存储过程,而这些存储过程作为包含未筛选的用户输入的字符串来传递,也会发生SQL注入。SQL注入可能导致攻击者使用应用程序登陆在数据库中执行命令。如果应用程序使用特权过高的帐户连接到数据库,这种问题会变得很严重。在某些表单中,用户输入的内容直接用来构造(或者影响)动态SQL命令,或者作为存储过程的输入参数,这些表单特别容易受到SQL注入的攻击。而许多网站程序在编写时,没有对用户输入的合法性进行判断或者程序中本身的变量处理不当,使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隐患。这样,用户就可以提交一段数据库查询的代码,根据程序返回的结果,获得一些敏感的信息或者控制整个服务器,于是SQL注入就发生了。

一般SQL注入

在Web 应用程序的登录验证程序中,一般有用户名(username) 和密码(password) 两个参数,程序会通过用户所提交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来执行授权操作。我们有很多人喜欢将SQL语句拼接起来。例如: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txtusername.Text ’ and password =’ txtpassword.Text ’

其原理是通过查找users 表中的用户名(username) 和密码(password) 的结果来进行授权访问, 在txtusername.Text为mysql,txtpassword.Text为mary,那么SQL查询语句就为: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mysql ’ and password =’ mary ’

如果分别给txtusername.Text 和txtpassword.Text赋值’ or ‘1’ = ‘1’ --和abc。那么,SQL 脚本解释器中的上述语句就会变为: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or ‘1’ = ‘1’ -- and password =’abc’

该语句中进行了两个条件判断,只要一个条件成立,就会执行成功。而'1'='1'在逻辑判断上是恒成立的,后面的"--" 表示注释,即后面所有的语句为注释语句这样我们就成功登录。即SQL注入成功.

如果我们给txtusername.Text赋值为:’;drop table users--即: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drop table users-- and password =’abc’

整个用户表就没有了,当然这里要猜出数据表名称。想想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好我想大家在这里已经大致明白了一般SQL注入了,试想下您的登录程序会不会出现我上述的情况。

防范SQL注入

那么现在大家都在思考怎么防范SQL注入了这里给出一点个人的建议

1.限制错误信息的输出

这个方法不能阻止SQL注入,但是会加大SQL注入的难度,不会让注入者轻易得到一些信息,让他们任意破坏数据库。SQL Server有一些系统变量,如果我们没有限制错误信息的输出,那么注入着可以直接从出错信息获取,例如(假定这里用的string即字符类型并可以发生SQL注入):http://www.xxx.com/showdetail.aspx?id=49 and user>0 这句语句很简单,但却包含了SQL Server特有注入方法的精髓,。首先看看它的含义:首先,前面的语句是正常的,重点在and user>0,我们知道,user是SQL Server的一个内置变量,它的值是当前连接的用户名,类型为nvarchar。拿一个nvarchar的值跟int的数0比较,系统会先试图将nvarchar的值转成int型,当然,转的过程中肯定会出错,SQL Server的出错提示是:将nvarchar值 ”abc” 转换数据类型为 int 的列时发生语法错误,呵呵,abc正是变量user的值,这样,注入着就拿到了数据库的用户名。

众所周知,SQL Server的用户sa是个等同Adminstrators权限的角色,拿到了sa权限,几乎肯定可以拿到主机的Administrator了。上面的方法可以很方便的测试出是否是用sa登录,要注意的是:如果是sa登录,提示是将”dbo”转换成int的列发生错误,而不是”sa”。

当然注入者还可以输入不同的信息来得到他们想要的信息 ,上面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所以我们要限制错误信息的输出,从而保护我们的数据库数据,这里我给出.NET限制错误信息的方法:

在Web.Config文件中设置

<customErrors mode="On" defaultRedirect="error.aspx">

</customErrors>

这样当发生错误时候就不会讲信息泄露给外人。

2.限制访问数据库帐号的权限

对于数据库的任何操作都是以某种特定身份和相应权限来完成的,SQL语句执行前,在数据库服务器端都有一个用户权限验证的过程,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帐号才可能执行相应权限内的SQL语句。因此,限制数据库帐号权限,实际上就阻断了某些SQL语句执行的可能。不过,这种方法并不能根本解决SQL注入问题,因为连接数据库的帐号几乎总是比其他单个用户帐号拥有更多的权限。通过限制贴帐号权限,可以防止删除表的攻击,但不能阻止攻击者偷看别人的信息。

3.参数化使用命令

参数化命令是在SQL文本中使用占位符的命令。占位符表示需要动态替换的数据,它们通过Command对象Parameters集合来传送。能导致攻击的SQL代码可以写成: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userID=@userID;

如果用户输入: 09105022’OR ‘1’=’1,将得不到何记录,因为没有一个用户ID与文本框中输入的’ 09105022’OR ‘1’=’1’相等。参数化命令的语法随提供程序的不同略有差异。对于SQL SERVER提供程序,参数化命令使用命名的占位符(具有唯一的名字),而对于OLE DB提供程序,每个硬编码的值被问号代替。使用OLE DB提供程序时,需要保证参数的顺序和它们出现在SQL字符串中的位置一致。SQL SERVER提供程序没有这样的需求,因为它们用名字和占位符匹配。

4.调用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上的一系列SQL代码,存储过程与函数相似,有良好的逻辑封装结构,可以接收和返回数据。使用存储过程可以使代码更易于维护,因为对存储过程的更改不会导致应用程序的重新编译,使用存储过程还可以节省带宽,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因为存储过程是存储在数据库服务端的独立的封装体,调用存储过程可以保证应用程序只执行存储过程中的固定代码,从而杜绝SQL语句注入的可能。结合上述所讲的参数化命令,可以实现SQL代码可以实现的任何功能,并进一步提高应用程序的安全等级。

5.限制输入长度

如果在Web页面上使用文本框收集用户输入的数据,使用文本框的MaxLength属性来限制用户输入过长的字符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用户的输入不够长,也就减少了贴入大量脚本的可能性。程序员可以针对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作出一个相应的限制策略。

6.URL重写技术

我们利用URL重写技术过滤一些SQL注入字符,从而达到防御SQL注入。因为许多SQL注入是从URL输入发生的。

7.传递参数尽量不是字符

假设我们显示一篇新闻的页面,从URL传递参数中获得newid我们可能会随手写下下面的代码:

string newsid = Request.QueryString["newsid"];
string newssql =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newsid=" + newsid;

如果传递过来的参数是数字字符就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传递过来的newsid是“1 delete from table ”的话,那么sql的值就变成了“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newsid=1 delete from news”。发生注入成功。但是这里改为

int newsid=int.Parse(Request.QueryString["newsid"].ToString());

string newssql =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newsid=" + newsid.Tostring();

这里如果还是上面"1 delete from table "会发生错误,因为在转换时候出现了错误

从上面的一个小例子,我们得出在传递参数时候尽量不要用字符,免得被注入。

最后是我想扩展下利用URL重写技术来过滤一些SQL注入字符,首先这里有一篇关于URL重写的文章,我的基本思想是可以利用它,屏蔽一些危险的SQL注入字符串,这些字符串我们可以人为的设定,毕竟我们还是根据特定的环境设定我们防御措施。首先我们在MoleRewriter类中的Rewrite函数得到绝对的URL判断其中是否有危险字符,如果有我们就将它链接到一个提示用户您输入危险的URL地址。如果不是我们继续判断是否触发了其他的URL重写的规则,触发了就重写。这样就大致上能在URL上防御危险字符。

代码
<configSections>
<section name="RewriterConfig" type="URLRewriter.Config., URLRewriter" />
</configSections>
<RewriterConfig>
<Rules>
<RewriterRule>
<LookFor>~/d(\d+)\.aspx</LookFor>
<SendTo>~/Default_sql_error.aspx</SendTo>
</RewriterRule>
<RewriterRule>
<LookFor>~/d(\d+)\.aspx</LookFor>
<SendTo>~/Default2.aspx</SendTo>
</RewriterRule>
</Rules>
</RewriterConfig>
<httpMoles>
<add type="URLRewriter.MoleRewriter, URLRewriter" name="MoleRewriter" />
</httpMoles>

上面是要在web.config配置文件加上的内容,这里我加上了两个重写规则,第一个规则是专门针对满足这个正则表达式的页面URL查看是否有危险字符,有危险字符就会发送到Default_sql_error.aspx页面,来示警。这里我假定会发生危险字符注入的页面时以"d"字符开头并加上数字的页面(这里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定义,看哪些页面URL容易发生我们就制定这些页面的正则表达式),第二个是一般URL重写。因为这里我采用的是HTTP模块执行URL重写,所以加上<httpMoles></httpMoles>这一块。

第二步就是要在重写Rewrite函数了

代码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Rewrite(string requestedPath, System.Web.HttpApplication app)
{
// 获得配置规则
RewriterRuleCollection rules = RewriterConfiguration.GetConfig().Rules;

//获得绝对的URL
Uri url = app.Request.Url;

// 判断url 中是否含有SQL 注入攻击敏感的字符或字符串,如果存在,sqlatFlag = 1 ;
string urlstr = url.AbsoluteUri;
int sqlatFlag = 0;

//这里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随便编写,我这里这是随便列举了几个
string words = "exec ,xp ,sp ,declare ,cmd ,Union ,--";

string[] split = words.Split(',');
foreach (string s in split)
{
if (urlstr.IndexOf(s.ToUpper()) > 0)
{
sqlatFlag = 1;
break;
}
}
if (sqlatFlag == 1)
{
// 创建regex
Regex re = new Regex(rules[0].SendTo, RegexOptions.IgnoreCase);
// 找到匹配的规则,进行必要的替换
string sendToUrl = RewriterUtils.ResolveUrl(app.Context.Request.ApplicationPath, re.ToString());
// 重写URL
RewriterUtils.RewriteUrl(app.Context, sendToUrl);
}
else
{
// 遍历除rules[0 ]以外的其他URL 重写规则
for (int i = 1; i < rules.Count; i++)
{
// 获得要查找的模式,并且解析URL (转换为相应的目录)
string lookFor = "^" + RewriterUtils.ResolveUrl(app.Context.Request.ApplicationPath, rules[i].LookFor) + "$";
// 创建regex
Regex re = new Regex(lookFor, RegexOptions.IgnoreCase);
// 查看是否找到了匹配的规则
if (re.IsMatch(requestedPath))
{
// 找到了匹配的规则, 进行必要的替换
string sendToUrl = RewriterUtils.ResolveUrl(app.Context.Request.ApplicationPath, re.Replace(requestedPath, rules[i].SendTo));
// 重写URL
RewriterUtils.RewriteUrl(app.Context, sendToUrl);
break;
// 退出For 循环
}
}
}
}

那么下一步就是检验例子了

首先我们输入http://localhost:4563/web/Default.aspx?id=1;--

这样http://localhost:4563/web/Default.aspx?id=1;-- 没有改变,就会显示Default_sql_error.aspx里内容“您输入了危险字符”。
再输入http://localhost:4563/web/D11.aspx就会显示 Default2.aspx内容,因为这里触发了第二个重写规则

I. 什么叫做SQL注入式攻击

什么叫做SQL注入式攻击
所谓SQL注入式攻击,就是的输入域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在某些表单中,用户输入的内容直接用来构造(或者影响)动态SQL命令,或作为存储过程的输入参数,这类表单特别容易受到SQL注入式攻击。

J. sql注入原理

sql注入是最简单的一种攻击
,利用程序与服务器交互的过程(有输入的交互,注册,登陆等),将特殊字符传到数据库中,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就造成了sql注入,现在sql注入一般是没有机会的,因为这种方式很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