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ql语句性能调优的方法有哪些
1、尽量少用子查询
2、在经常设置条件的列上创建索引。
⑵ mysql性能调优有哪些关键点/经验
使用 EXPLAIN 关键字可以让你知道MySQL是如何处理你的SQL语句的。这可以帮你分析你的查询语句或是表结构的性能瓶颈。
EXPLAIN 的查询结果还会告诉你你的索引主键被如何利用的,你的数据表是如何被搜索和排序的……等等,等等。
挑一个你的SELECT语句(推荐挑选那个最复杂的,有多表联接的),把关键字EXPLAIN加到前面。你可以使用phpmyadmin来做这个事。然后,你会看到一张表格。下面的这个示例中,我们忘记加上了group_id索引,并且有表联接:
⑶ 哪里可以找到SQL数据库视频课程
东南大学SQL数据库基础
全42讲 主讲-辛研
链接:https://pan..com/s/1D5Nmns5uQUaNSDV_8yFjsw
提取码:3je4
东南大学SQL数据库基础 全42讲 主讲-辛研 网络网盘
⑷ 如何进行SQL性能优化
这里分享下mysql优化的几种方法。
1、首先在打开的软件中,需要分别为每一个表创建 InnoDB FILE的文件。
⑸ sql server性能调优实战 这本书怎样
本书是一线DBA技术专家精心之作。积作者多年的经验结晶和*佳实践。
也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通过存储原理来讲解性能优化,剖析SQL Server架构,从而帮助读者快速高效调优数据库的图书。
⑹ SQLServer性能调优如何定位和解决
不需要Item_Photo字段数据,那么我们可以修改SQL,只取我们需要的字段数据,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提高SQL性能,另外根据我的经验,开发人员习惯性使用SELECT *,从不管那些数据是需要还是不需要的,先全部取过来再说,这种习惯性行为确实不是一个好习惯。
⑺ 在杭州想学习SQL数据库管理哪里有培训的
中培教育有Oracle管理和性能调优的培训课程,4月24日-4月29日 成都
SQL Server 2008管理与性能调优培训班 暂时没有公开课,可以选择线上函授。
⑻ 2020-07-10:sql如何调优
SQL调优有很多事项和方法,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事项
1.DEFAULT_STORAGE_ENGINE
如果你已经在用MySQL 5.6或者5.7,并且你的数据表都是InnoDB,那么表示你已经设置好了。如果没有,确保把你的表转换为InnoDB并且设置default_storage_engine为InnoDB。
为什么?简而言之,因为InnoDB是MySQL(包括Percona Server和MariaDB)最好的存储引擎 – 它支持事务,高并发,有着非常好的性能表现(当配置正确时)。
2.INNODB_BUFFER_POOL_SIZE
这个是InnoDB最重要变量。实际上,如果你的主要存储引擎是InnoDB,那么对于你,这个变量对于MySQL是最重要的。
基本上,innodb_buffer_pool_size指定了MySQL应该分配给InnoDB缓冲池多少内存,InnoDB缓冲池用来存储缓存的数据,二级索引,脏数据(已经被更改但没有刷新到硬盘的数据)以及各种内部结构如自适应哈希索引。
根据经验,在一个独立的MySQL服务器应该分配给MySQL整个机器总内存的80%。如果你的MySQL运行在一个共享服务器,或者你想知道InnoDB缓冲池大小是否正确设置。
3.INNODB_LOG_FILE_SIZE
InnoDB重做日志文件的设置在MySQL社区也叫做事务日志。直到MySQL 5.6.8事务日志默认值innodb_log_file_size=5M是唯一最大的InnoDB性能杀手。从MySQL 5.6.8开始,默认值提升到48M,但对于许多稍繁忙的系统,还远远要低。
根据经验,你应该设置的日志大小能在你服务器繁忙时能存储1-2小时的写入量。如果不想这么麻烦,那么设置1-2G的大小会让你的性能有一个不错的表现。这个变量也相当重要。
在进入下一个变量之前,让我们来快速提及一下innodb_log_buffer_size。“快速提及”是因为它常常不好理解并且往往被过度关注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要使用小的缓冲 – 在事务被提交并写入到硬盘前足够保存你的小事务更改了。
当然,如果你有大量的大事务更改,那么,更改比默认innodb日志缓冲大小更大的值会对你的性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你使用的是autocommit,或者你的事务更改小于几k,那还是保持默认的值吧。
4.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默认下,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设置为1表示InnoDB在每次事务提交后立即刷新同步数据到硬盘。如果你使用autocommit,那么你的每一个INSERT, UPDATE或DELETE语句都是一个事务提交。
同步是一个昂贵的操作(特别是当你没有写回缓存时),因为它涉及对硬盘的实际同步物理写入。所以如果可能,并不建议使用默认值。
两个可选的值是0和2:
* 0表示刷新到硬盘,但不同步(提交事务时没有实际的IO操作)
* 2表示不刷新和不同步(也没有实际的IO操作)
所以你如果设置它为0或2,则同步操作每秒执行一次。所以明显的缺点是你可能会丢失上一秒的提交数据。具体来说,你的事务已经提交了,但服务器马上断电了,那么你的提交相当于没有发生过。
显示的,对于金融机构,如银行,这是无法忍受的。不过对于大多数网站,可以设置为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2,即使服务器最终崩溃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毕竟,仅仅在几年前有许多网站还是用MyISAM,当崩溃时会丢失30s的数据(更不要提那令人抓狂的慢修复进程)。
那么,0和2之间的实际区别是什么?性能明显的差异是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刷新到操作系统缓存的操作是非常快的。所以很明显应该设置为0,万一MySQL崩溃(不是整个机器),你不会丢失任何数据,因为数据已经在OS缓存,最终还是会同步到硬盘的。
⑼ sql调优的几种方式
你好,
SQL优化的一些方法
1.对查询进行优化,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虑在 where 及 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2.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 null 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3.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4.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or 来连接条件,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5.in 和 not in 也要慎用,否则会导致全表扫描,
6.下面的查询也将导致全表扫描: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7.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表达式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8.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函数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9.不要在 where 子句中的“=”左边进行函数、算术运算或其他表达式运算,否则系统将可能无法正确使用索引。
10.在使用索引字段作为条件时,如果该索引是复合索引,那么必须使用到该索引中的第一个字段作为条件时才能保证系统使用该索引,否则该索引将不会被使用,并且应尽可能的让字段顺序与索引顺序相一致。
⑽ SQL数据库查询的优化
1,使用合理的表结构,尽量减少表关联,有时宁愿多占用些空间,存储些在别的表中存在的重复字段。
2,合理使用索引。
3,使用存储过程。
4,注意SQL语句的写法。针对“从下而上”解析的数据库系统,将关键性语句条件(比如主键、索引,确定的值等)放置在后面。反之,放置在前面。比如SQLSERVER数据库,你应当将首先去除了大部分记录的条件放置在where的前面部分。
举例:
假设主键为key;创建日期为 c_date,你的条件中包含对key和c_date的范围查询,那么你应当写成:
where
key >= @from_key and key <= @to_key and
c_date >= @from_date and c_date <= @to_date
而不应该写成:
where
key c_date >= @from_date and c_date <= @to_date and
>= @from_key and key <= @to_key
它们速度是不一样的。
以上几点都将提高查询速度!
第二次回答:
有人对第三条“使用存储过程”提高效率有异议,那么请问,你认为存储过程除了可以完成复杂的判断和较复杂的运算、集中控制之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在运行存储过程前,数据库已对其进行了语法和句法分析,并给出了优化执行方案。这种已经编译好的过程可极大地改善SQL语句的性能。由于执行SQL语句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所以存储过程能以极快的速度执行。
任何一个设计良好的数据库应用程序都应当尽可能地用到存储过程。
我提到的以上几点,是针对入门者而言,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对于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那么这些远远不够,但是,做好这些,可以将速度提高一大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