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DM数据库迁移到Oracle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迁移
将数据从Mysql迁移到Oracle的注意事项,有如下几点
1.自动增长的数据类型处理
MYSQL有自动增长的数据类型,插入记录时不用操作此字段,会自动获得数据值。ORACLE没有自动增长的数据类型,需要建立一个自动增长的序列号,插入记录时要把序列号的下一个值赋于此字段。
CREATE SEQUENCE 序列号的名称 (最好是表名+序列号标记)
INCREMENT BY 1 START WITH 1 MAXVALUE 99999 CYCLE NOCACHE;
INSERT 语句插入这个字段值为: 序列号的名称.NEXTVAL
2. 单引号的处理
MYSQL里可以用双引号包起字符串,ORACLE里只可以用单引号包起字符串。在插入和修改字符串前必须做单引号的替换:把所有出现的一个单引号替换成两个单引号。当然你如果使用 Convert Mysql to Oracle工具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3.长字符串的处理
在ORACLE中,INSERT和UPDATE时最大可操作的字符串长度小于等于4000个单字节, 如果要插入更长的字符串, 请考虑字段用CLOB类型,方法借用ORACLE里自带的DBMS_LOB程序包。插入修改记录前一定要做进行非空和长度判断,不能为空的字段值和超出长度字段值都应该提出警告,返回上次操作。
4. 翻页的SQL语句的处理
MYSQL处理翻页的SQL语句比较简单,用LIMIT 开始位置, 记录个数。ORACLE处理翻页的SQL语句就比较繁琐了。每个结果集只有一个ROWNUM字段标明它的位置, 并且只能用ROWNUM<100, 不能用ROWNUM>80。
5. 日期字段的处理
MYSQL日期字段分DATE和TIME两种,ORACLE日期字段只有DATE,包含年月日时分秒信息,用当前数据库的系统时间SYSDATE, 精确到秒。
日期字段的数学运算公式有很大的不同。
MYSQL找到离当前时间7天用:DATE_FIELD_NAME > SUBDATE(NOW(),INTERVAL 7 DAY)
ORACLE找到离当前时间7天用:DATE_FIELD_NAME >SYSDATE - 7;
6. 字符串的模糊比较
MYSQL里用 字段名 like '%字符串%',ORACLE里也可以用 字段名 like '%字符串%' 但这种方法不能使用
索引, 速度不快,用字符串比较函数 instr(字段名,'字符串')>0 会得到更精确的查找结果。
7. 空字符的处理
MYSQL的非空字段也有空的内容,ORACLE里定义了非空字段就不容许有空的内容。按MYSQL的NOT NULL来定义ORACLE表结构, 导数据的时候会产生错误。因此导数据时要对空字符进行判断,如果为NULL或空字符,需要把它改成一个空格的字符串。
Oracle移植到mysql注意事项
客户用的数据库是mysql,而研发好的产品支持oracle,我们必须把数据库环境从oracle移植到mysql。在移植的过程中碰到了下面一些问题,如果我们在最初的设计、编码过程中注意数据库的移植性,这种情况下可以完全不需要作额外工作。
一、数据库环境从oracle移植到mysql碰到的问题。
1、 大小写敏感的区别(如果服务器OS是linux)。
在oracle中一般情况下不区分大小写。有时候我们在使用oracle不注意大小写的问题,表名和字段名不加双引号是不区分大小写的,像这样:insert into tableName 和 insert into TABLENAME效果是一样的,用工具导出创建/数据初始化脚本,得到的结果一般表名和字段名转化成了大写。
但在MySQL中,所使用操作系统的大小写敏感性决定了数据库名和表名的大小写敏感性。数据库对应数据目录中的目录,数据库中的每个表至少对应数据库目录中的一个文件(也可能是多个,取决于存储引擎)。
因此,使用数据库或表实际上是操纵这些文件(夹),所以使用操作系统的大小写敏感性决定了数据库名和表名的大小写敏感性。在以linux为内核的操作系统中是大小写敏感的。
解决办法,是把mysql的数据库名和oracle的大小写保持一致,表名与应用程序中sql字符串中的表名保持
一致,如果应用程序中字段名用了双引号,那请把sql中的字段名大小写与双引号里的字符保持一致。如果
你的应用程序所引用的表名、字段没有统一大小写,那麻烦就大了。
2、保留字的区别。
像sql语言的函数名(如:inteval,show)等是保留字。Oracle中保留字是可以作为表名和字段名,并且不影响使用,但mysql中保留字是不能作为表名和字段名,如果使用会报语法错误。
解决办法,把sql语句中的保留字用‘`'符号引起来,这个符号位于键盘的tab键上面;如果是字段名还有另外一种方法tablename.字段名。像这样:
insert into tablename (id, `interval`) value(…..
或
insert into tablename (id, tablename.inteval) value(…..
3、自动增长类型的区别。
Oracle有sequence,mysql中没有,但有auto_increment属性。
解决办法是把Oracle中sequence转换成使用auto_increment属性,某些情况可能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问题,新建一个独立的表用来专门记录自动增长型的数据。
4、数据类型的区别。
在mysql中没有像oracle中的varchar2、number,mysql有与之对应的varchar、numeric,当然在oracle中没有mysql的time类型。
解决办法是替换。
5、索引长度限制的区别。
从MySQL 4.1.2开始,MyISAM和InnoDB表索引长度支持1000字节,也就是说索引字段的长度不能超过1000字节,如果超过会报这样的错:
ERROR 1071 (42000): Specified key was too long; max key length is 1000 bytes。
如果是UTF-8编码,相当于333个字符的长度(因为UTF8一个字符占3个字节)。Oracle的索引长度限制比mysql要宽松得多。
解决办法:就不必要多说了,要么改索引的定义,要么改字段的定义长度。
二、为了数据库的兼容性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数据库的兼容性应该是数据库设计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有时候客户存在已经在用的数据库,并且
不希望同时维护两个数据库,这样的话兼容多种数据库还能成为产品的一个卖点。
作到数据库的兼容性关键是遵守标准用法。
1、遵守标准用法,尽量不使用某种数据库特有的用法。
如msyql的‘`'符号的用法,再比如,很多人有这种用法,在使用oracle开发的时候创建sequence,往表中插数据之前先SELECT seq.nextval FROM DUAL;,然后把查询得到的值作为value插入表中,这种用法没法适应没有sequence的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有自
动增长型的用法,如果需要使用就应该完全地使用。
再举个例子,不同的数据库对分页查询作了扩展,postgresql有offset,limit,oracle就没有。
2、保留字。
要求数据库设计者尽量不使用保留字作表名和字段名。也有很多人有这种用法,在表名和字段名前加‘_',
像这样:create table _tablename ( _id integer)。这样永远不会出现保留字引起的问题。
3、避免数据库大小写敏感的问题。
选择数据库表名和字段名采用大写还是小写,并且在数据库的设计和编码过程中完全统一。
当使用 Convert Oracle to Mysql 工具时,请注意“名称转换为大写”这个选项的控制。
‘贰’ 求全国行政区划代码表,最好是数据导出成sql语句形式 例如:insert t_* into ('110000','北京','100000'
中国省市区三级联动
‘叁’ PL/SQL Developer不加载出所有数据可以导出吗
导出数据是不需要将所有数据进行查询展示出来的,执行sql语句之后直接导出csv或者excel文件就好。导出之后这两种格式文件都为表格形式。
如果涉及多表查询查询数据效率慢,可以写一个存储过程做一个定时任务,将查询结果存储到一张新的表格里,待执行完成后,然后将建的新表数据进行导出就好了。免除了等待时间。
‘肆’ VB读取dbf,再生成sql文件,求代码
好的课题还是多啊
给你几个看看
[10-31] 计算机毕业设计Java论坛管理系统…
[10-31] 计算机毕业设计java打飞机游戏代码参考…
[10-31] 计算机毕业设计java网络五子棋游戏设计目录和前言…
[10-30] 第三方物流问题分析与研究--汽车租赁管理系统…
[10-30] 基于BS的大学生银行助学贷款系统的设计…
[10-30] 软件测试用例管系统-研究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10-29] 基于JSP仓储物资管理系统设计
[10-29] 基于JSP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
[10-29] 基于JSP计算机等级考试查询系统的设计…
[10-28] 基于ASP车管所车辆管理系统
请参考
‘伍’ dm数据库数据看不见
可以把数据导出。
1、dm数据不能一次性将全部表的数据一次性导出到sql文件,但是可以在浏览数据的页面右键导出数据到sql文件。
2、全选所有的表只能导出到dmp文件。
3、可以导出所有的表结构。
‘陆’ oracle中的数据导成sql 语句
你可以考虑使用命令:
SQL*Plus的Copy命令
在数据表间复制数据是Oracle DBA经常面对的任务之一,Oracle为这一任务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SQL*Plus Copy 命令便是其中之一。SQL*Plus Copy 命令通过SQL*Net在不同的表(同一服务器或是不同服务器)之间复制数据或移动数据。
在实际运行环境中若能恰当地选择使用SQL*Plus Copy 命令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复制的性能。
下面将简要介绍SQL*Plus Copy 命令使用,并在性能方面与其他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力求能提供一个使用Copy 命令的方案参考。
1.语法及使用说明
1.1 语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SQL*Copy 命令的语法及使用说明。
在解释SQL*Plus Copy 命令的语法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SQL*Plus Copy 命令不是一个方法或是函数,也不是一个SQL语句,它是一个命令(command),当然这个命令必须在SQL*Plus里运行。
SQL*Plus Copy 命令的语法:
COPY {FROM database | TO database | FROM database TO database} {APPEND|CREATE|INSERT|REPLACE} destination_table [(column, column, column, ...)]
USING query
from monitor/monitor@accdss to dbaccadm/dbaccadm@acc44 insert dcustremainfee using select * from dcustremainfee;
我们分部分来解释一下:
COPY – 这个不太需要解释,主命令,声明要执行COPY操作
From Database – 源数据库
To Database – 目标数据库
此处注意花括号中有三种可选的写法(以”|”隔开),如果源数据表和目标数据表在同一个Schema中,则可以只写From Database,也可以只写To Database,当然还可以是第三种写法,把From Database和To Database写全。但如果源数据表和目标数据表不在同一个Schema中,则必须用第三种写法,即把From Database和To Database都写全
From Database和To Database的格式是一样的:USERID/PASSWORD@SID,这个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
{APPEND|CREATE|INSERT|REPLACE} – 声明操作数据的方式,下面分别解释一下:
Append – 向已有的目标表中追加记录,如果目标表不存在,自动创建,这种情况下和Create等效。
Create – 创建目标表并且向其中追加记录,如果目标表已经存在,则会返回错误。
Insert – 向已有的目标表中插入记录,与Append不同的是,如果目标表不存在,不自动创建而是返回错误。
Replace – 用查询出来的数据覆盖已有的目标表中的数据,如果目标表不存在,自动创建。
destination_table – 目标表的名字
[(column, column, column, ...)] – 可以指定目标表中列的名字,如果不指定,则自动使用Query中的列名。
USING query – 查询语句,交流的数据来自这儿。
1.2 使用范例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看一下SQL*Plus Copy 命令的使用:
1.2.1 在同一个服务器的同一个Schema中复制数据:
同时指定From database和To database
SQL> from scott/tiger@lsj to scott/tiger@lsj create dept1 using select * from dept;
只指定From Database
SQL> from scott/tiger@lsj create dept2 using select * from dept;
只指定To Database
SQL> to scott/tiger@lsj create dept3 using select * from dept;
1.2.2 在同一个服务器的不同Schema中复制数据:
这种情况下必须同时指定From Database和To Database
SQL> from scott/tiger@lsj to lsjdemo/lsjdemo@lsj create dept using select * from dept;
注意这种情况下,using select * from dept 中并不需要使用scott.demp的形式。
1.2.3 在不同的服务器间复制数据:
SQL> conn lsj/lsj@sunserve
已连接。
SQL> from scott/tiger@lsj to lsj/lsj@sunserve create dept using select * from dept;
2.4 性能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
记录数:5,082,500
数据量:504M
实验结果
方案------------------------执行时间(秒) ---------Undo(M) ------Redo(M)
Copy command -------------520.51----------------------0 ---------------- 592
Insert into…select …---- 631.64 ------------------345 -------------1720
Create Table…------------- 244.79 --------------------0 ----------------515
2.总结
Create Table…as select…是最快的,而且生成的Undo和Redo信息最少,所以只要可能,请尽量使用这种方案。但这种方案有一定的限制,即目标表必须是不存在的,不能用它向已有的目标表中追加记录。
Insert into … select … 是最慢的,而且生成最多的Undo和Redo信息,对I/O的压力最大,优势在于大家对它比较熟悉,使用起来比较简单,适合于处理少量的数据,若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案。
Copy Command可以处理Create Table不能处理的情况,即向已有的数据表中追加记录,相对于insert来说,效率更高一些,生成更少的Redo信息,不生成Undo信息,所以在执行大量的数据追加时,推荐使用Copy Command命令。
‘柒’ 如何将数据库中的表导入到PowerDesigner中(转)
下边是我从网上找的资料, 自己试了一下, 还可以, 但是有点地方不是一样,所以自己又重新总结了一下。1、打开PowerDesigner12,在菜单中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操作
file->Reverse Engineer->DataBase
点击后,弹出 New Physical Data Model 的对话框
2、在General选项卡中
Model name:模板名字,自己命名。
DMBMS :根据需要选择,我选择的是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点确定后弹出 Database Reverse Engineering Option 对话框
3 Selection选项卡中,选中Using a data source选项
注意如果是第一次导入数据,需要你先自己配制ODBC数据源,方法如下:1)点击 下面 右侧的数据库 连接按钮,弹出 Connect to a Data Source 的对话框 2)选中 ODBC machine data source 选项,点击 Modify按钮右边的 Configure 按钮 弹出Configure Data Connections 3)在 ODBC Machine Data Sources选项卡 下面的工具栏中点击 第二个 数据库 配置按钮(Add Data Source(Ctrl+N)) 弹出创建新数据源窗口 ,选择文件数据源, 选择相应的数据源驱动程序(我选SQl Server),点下一步,给数据源起个名字,选择服务器,下一步,输入相应的密码 !请看图: 配置完毕 后 点击确定
‘捌’ 如何生成sql后缀的文件
这种环境肯定只有MYSQL能生成SQL的文件后缀名,不过也只有做一些更新时使用。至于修改,我不知LZ是指网站页面更新还是MYSQL内容更新。所以正如楼下所说可以联系一下制作方确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