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bfs递归C语言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bfs递归C语言

发布时间: 2022-07-08 09:27:06

c语言什么是递归

递归方法的概念
类方法成员间允许相互调用,也可以自己调用自己。类的方法如果在方法体内直接或间接地自己调用自己就称为递归方法。
递归基本思想就是“自己调用自己”。递归方法实际上体现了“依此类推”、“用同样的步骤重复”这样的思想,它可以用简单的程序来解决某些复杂的计算问题。
递归调用在完成阶乘运算、级数运算、幂指数运算等方面特别有效。
在执行递归操作时,C#语言把递归过程中的信息保存在堆栈中。如果无限循环地递归,或者递归次数太多,则产生“堆栈溢出”错误
例:用递归方法求阶乘。利用的数学公式为n!=n*(n-1)!。当n=0时,n!=1。
代码如下:
public long F(int n)
{
if (n==1)
return 1;
else
return n*F(n-1);
}

❷ 一个运用BFS算法的C语言题

参考这个代码,原题在北大OJ的1562。自己可以搜到。
http://www.91linux.com/html/article/program/cpp/20080317/10019.html

❸ c语言中的递归

本人学c++,c的语法已经淡忘了,但是递归不管什么语言都是一个原理
其实简单一点来说就像数学里面的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一个数列是2,4,6,8,10......
很容易就可以得到通项公式是a[n]=2*n n是大于0的整数
你肯定学过这个数列的另外一种表示方式就是: a[1]=2, a[n]=a[n-1]+2 n是大于1的整数
其实这就是一个递归的形式,只要你知道初始项的值,未知项和前几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知道整个数列。
程序例子:比如你要得到第x项的值
普通循环:
for(int i=1; i<=n; i++)
if (i == x)
cout << 2*i; /*cout 相当于 c里面的printf,就是输出.*/
递归:
int a(int x) {
if (x = 1)
return 2; /* 第一项那肯定是2了,这个也是递归的终止条件! */
else return a(x-1)+2; /* 函数自身调用自身是递归的一个特色 */
比如x=4,那么用数学表示就是a(4)=a(3)+2=(a(2)+2)+2=((a(1)+2)+2)+2
其实递归方法最接近自然,也是最好思考的一个方法,难点就是把对象建模成递归形式,但是好多问题本身就是以递归形式出现的。
普通递归就是数据结构上的堆栈,先进后出。
例如上面x=4,把a(4)放入栈底,然后放入a(3),然后a(2),a(1),a(1)的值已知,出栈,a(1)=2,a(2)出栈a(2)=a(1)+2=2+2=4,a(3)出栈a(3)=a(2)+2=(a(1)+2)+2=6,a(4)出栈a(4)=a(3)+2=(a(2)+2)+2=((a(1)+2)+2)+2=8
再比如楼上的阶乘例子,当n=0 或 1时,0!=1,1!=1,这个是阶乘的初始值,也是递归的终止条件。然后我们知道n!=n*(n-1)!,当n>1时,这样我们又有了递归形式,又可以以递归算法设计程序了。(楼上已给出谭老的程序,我就不写了)。
我给出一种优化的递归算法---尾递归。
从我给出的第一算法可以看出,先进栈再出栈,递归的效率是很低的。速度上完全比不上迭代(循环)。但是尾递归引入了一个新的函数参数,用这个新的函数参数来记录中间值.
普通递归阶乘fac(x),就1个x而已,尾递归用2个参数fac(x,y),y存放阶乘值。
所以谭老的程序就变成
// zysable's tail recursive algorithm of factorial.
int fac(int x, int y) {
if (x == 1)
return y;
else return fac(x-1, y*x);}
int ff(int x) {
if (x == 0)
return 1;
else return fac(x,1);}
对于这个程序我们先看函数ff,函数ff其实是对fac的一个封装函数,纯粹是为了输入方便设计的,通过调用ff(x)来调用fac(x,1),这里常数1就是当x=1的时候阶乘值了,我通过走一遍当x=3时的值即为3!来说明一下。
首先ff(3),x!=0,执行fac(3,1).第一次调用fac,x=3,y=1,x!=1,调用fac(x-1,y*x),新的x=2,y=3*1=3,这里可以看到,y已经累计了一次阶乘值了,然后x还是!=1,继续第三次调用fac(x-1,y*x),新的x=1,y=2*3=6,然后x=1了,返回y的值是6,也就是3!.你会发现这个递归更类似于迭代了。事实上我们用了y记录了普通递归时候,出栈的乘积,所以减少了出栈后的步骤,而且现在世界上很多程序员都在倡议用尾递归取消循环,因为有些在很多解释器上尾递归比迭代稍微效率一点.
基本所有普通递归的问题都可以用尾递归来解决。
一个问题以递归来解决重要的是你能抽象出问题的递归公式,只要递归公式有了,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在程序中使用,另外一个重点就是递归的终止条件;
其实这个终止条件也是包含在递归公式里面的,就是初始值的定义。英文叫define initial value. 用普通递归的时候不要刻意让自己去人工追踪程序,查看运行过程,有些时候你会发现你越看越不明白,只要递归公式转化成程序语言正确了,结果必然是正确的。学递归的初学者总是想用追踪程序运行来让自己来了解递归,结果越弄越糊涂。
如果想很清楚的了解递归,有种计算机语言叫scheme,完全递归的语言,因为没有循环语句和赋值语句。但是国内人知道的很少,大部分知道是的lisp。
好了,就给你说到这里了,希望你能学好递归。

PS:递归不要滥用,否则程序极其无效率,要用也用尾递归。by 一名在美国的中国程序员zysable。

❹ 讲一下c语言中递归函数的使用方法

相当于循环,要有判断条件,传递进去的参数要变化,满足条件调用自身,不满足条件就开始一层一层返回。简单例子:
int
f(int
i){
int
sum=0;
if(i>0)
sum+=f(i-1);
return
sum;
}
main(){
int
a=10;
printf("%d",f(a));
}

❺ 在c语言中如何使用递归函数

递归,是函数实现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很多程序中都或多或少的使用了递归函数。递归的意思就是函数自己调用自己本身,或者在自己函数调用的下级函数中调用自己。
递归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函数的每个执行过程都在栈中有自己的形参和局部变量的拷贝,这些拷贝和函数的其他执行过程毫不相干。这种机制是当代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子程序结构的基础,是使得递归成为可能。假定某个调用函数调用了一个被调用函数,再假定被调用函数又反过来调用了调用函数。这第二个调用就被称为调用函数的递归,因为它发生在调用函数的当前执行过程运行完毕之前。而且,因为这个原先的调用函数、现在的被调用函数在栈中较低的位置有它独立的一组参数和自变量,原先的参数和变量将不受影响,所以递归能正常工作。程序遍历执行这些函数的过程就被称为递归下降。
程序员需保证递归函数不会随意改变静态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值,以避免在递归下降过程中的上层函数出错。程序员还必须确保有一个终止条件来结束递归下降过程,并且返回到顶层。

❻ 在C语言中什么叫递归

递归:就是自己调自己,但是没终止条件会死循环,所以你的递归代码里有结束自调自的条件,这样就创造了有限次的循环(代码中你看不到for或foreach但是有循环发生)

❼ 关于c语言递归

这就是利用系统栈,将每次的字符串压入栈内,递归调用串长减一的字符串,例如开始的串为ABCD,它会依次调用 BCD、CD、D、空串(结束递归)然后在返回前依次输出串首字符,就得到:DCBA

❽ C语言中的递归是什么意思

程序调用自身的编程技巧称为递归( recursion)。递归做为一种算法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广泛应用。 一个过程或函数在其定义或说明中有直接或间接调用自身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把一个大型复杂的问题层层转化为一个与原问题相似的规模较小的问题来求解。

递归策略只需少量的程序就可描述出解题过程所需要的多次重复计算,大大地减少了程序的代码量。递归的能力在于用有限的语句来定义对象的无限集合。

一般来说,递归需要有边界条件、递归前进段和递归返回段。当边界条件不满足时,递归前进;当边界条件满足时,递归返回。



(8)bfs递归C语言扩展阅读:

递归的应用

1、数据的定义是按递归定义的。(Fibonacci函数)

2、问题解法按递归算法实现。这类问题虽则本身没有明显的递归结构,但用递归求解比迭代求解更简单,如Hanoi问题。

3、数据的结构形式是按递归定义的。

递归的缺点

递归算法解题相对常用的算法如普通循环等,运行效率较低。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递归,除非没有更好的算法或者某种特定情况,递归更为适合的时候。在递归调用的过程当中系统为每一层的返回点、局部量等开辟了栈来存储。递归次数过多容易造成栈溢出等。


❾ c语言递归的方法是什么

思路:使用递归主要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个是递归计算公式,二是递归跳出条件。 参考代码: #includeint fun(int n){if(n==0) return 0;//递归跳出条件 return n+fun(n-1);//递归计算公式 }int main(){int n;scanf("%d",&n); printf("%d\n",fun(n)

❿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图的遍历 DFS和BFS算法,用邻接矩阵储存 急阿在线等 求大神指点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ack>
#include<queue>
const int Max=100;
const int VISITED=101010;
const int UNVISITED=111111;
const int AFFINITY=101010;
const int INFINITY=111111;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Edge
{
public:
int start;
int end;
int weight;

Edge(int st=0,int en=0,int w=0):start(st),end(en),weight(w){}
bool operator>(Edge oneEdge){return weight>oneEdge.weight?true:false;}
bool operator<(Edge oneEdge){return weight<oneEdge.weight?true:false;}
bool operator!=(Edge oneEdge)
{
if(weight!=oneEdge.weight||start!=oneEdge.start||end!=oneEdge.end)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

class AdjGraf
{
private:
int verticesNum;
int edgeNum;

int **matrix;

int *Mark;
public:

AdjGraf(int vert)
{
int i=0,j=0;
verticesNum=vert;
matrix=(int**)new int*[vert];
for(i=0;i<vert;i++)
matrix[i]=new int[vert];

Mark=new int[vert];
for(i=0;i<vert;i++)
for(j=0;j<vert;j++)
{
matrix[i][j]=0;

}
for( int m=0;m<verticesNum;m++)

Mark[m]=UNVISITED;

}

~AdjGraf();
//返回与顶点oneVertex相关联的第一条边
Edge FirstEdge(int oneVertex);
//返回与边PreEdge有相同关联顶点oneVertex的下一条边
Edge NextEdge( Edge preEdge);

//添加一条边
void setEdge(int fromVertex,int toVertex,int weight);
//删一条边
void delEdge(int fromVertex,int toVertex);
//如果oneEdge是边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bool IsEdge( Edge oneEdge)
{
if(oneEdge.start>=0&&oneEdge.start<verticesNum&&
oneEdge.end>=0&&oneEdge.end<verticesNum)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返回边oneEdge的始点
int FromVertex(Edge oneEdge){return oneEdge.start;}
//返回边oneEdge的终点
int ToVertex(Edge oneEdge){return oneEdge.end;}
//返回边oneEdge的权
int Weight(Edge oneEdge){return oneEdge.weight;}
void visit(int i){cout<<i+1<<" ";}
void BFS(int i=1);
void DFS(int i);
void DFSTraverse(int v);
void DFSNoReverse(int f=1);

Edge UNVISITEDEdge(int f);
};

AdjGraf::~AdjGraf()
{
for(int i=0;i<verticesNum;i++)
delete[]matrix[i];
delete[]matrix;
}

Edge AdjGraf::FirstEdge(int oneVertex)
{ int i;
Edge tempEdge;
tempEdge.start=oneVertex;
for( i=0;i<verticesNum;i++)
if(matrix[oneVertex][i]!=0)
break;
tempEdge.end=i;
tempEdge.weight=matrix[oneVertex][i];
return tempEdge;
}

Edge AdjGraf ::NextEdge( Edge preEdge)
{
Edge tempEdge;
tempEdge.start=preEdge.start;
int i=0;
for(i=preEdge.end+1;i<verticesNum;i++)
if(matrix[preEdge.start][i]!=0)
break;
tempEdge.end=i;
tempEdge.weight=matrix[preEdge.start][i];

return tempEdge;

}

void AdjGraf::setEdge(int fromVertex,int toVertex,int weight)
{
if(matrix[fromVertex-1][toVertex-1]==0)

edgeNum++;
matrix[fromVertex-1][toVertex-1]=weight;

}

void AdjGraf::delEdge(int fromVertex,int toVertex)
{
if(matrix[fromVertex][toVertex]==0)
edgeNum--;
matrix[fromVertex][toVertex]=0;

}
/*************递归实现深度优先****************/
void AdjGraf::DFS(int i)
{

visit(i);
Mark[i]=VISITED;
for(Edge e=FirstEdge(i);IsEdge(e);e=NextEdge(e))
if(Mark[ToVertex(e)] == UNVISITED)
DFS(ToVertex(e));

}
void AdjGraf::DFSTraverse(int v)
{
v--;
int i;
for(i=0;i<verticesNum;i++)
Mark[i]=UNVISITED;
for(i=v;i<v+verticesNum;i++)
if (Mark[i]== UNVISITED)
DFS(i);
}

Edge AdjGraf::UNVISITEDEdge(int f)
{ int i;

for( Edge e=FirstEdge(f);IsEdge(e);e=NextEdge(e))
if(Mark[e.end]==UNVISITED)
return e;

return Edge(verticesNum,verticesNum,0) ;

}
/*************非递归实现深度优先**************/
void AdjGraf::DFSNoReverse(int f)
{
f--;
int i,counter=0,j,flag;
stack<int>Temp;
for(i=0;i<verticesNum;i++)
Mark[i]=UNVISITED;
flag=f;
while(counter<12)
{

while(flag!=verticesNum&&IsEdge(UNVISITEDEdge(flag))||!Temp.empty())
{
// Edge tempEdge=UNVISITEDEdge(j);
while(flag!=verticesNum&&Mark[flag]==UNVISITED)
{

visit(flag);
Mark[flag]=VISITED;
Temp.push(flag);
flag=UNVISITEDEdge(flag).end;
}

if(!Temp.empty())
{

flag=UNVISITEDEdge(Temp.top()).end;
Temp.pop();
}

}

if(Mark[counter]==UNVISITED) flag=counter;
else counter++;
}
}

/*************非递归实现广度优先**************/
void AdjGraf::BFS(int v)
{
int i;
v--;
for( i=0;i<verticesNum;i++)
Mark[i]=UNVISITED;

queue<int>tempqueue;
i=0;
/*********v先从指定位置开始,然后从v=0,1,2......
依次检查是否有孤立结点*****************/
while(i<verticesNum)
{
tempqueue.push(v);
while(!tempqueue.empty())
{
v=tempqueue.front();
tempqueue.pop();
if(Mark[v]==UNVISITED)
{
visit(v);
Mark[v]=VISITED;

for(Edge e=FirstEdge(v);IsEdge(e);e=NextEdge(e))
{
v=ToVertex(e);
tempqueue.push(v);

}

}

}
/***********防止出现孤立点****************/
if(Mark[i]==VISITED) i++;
else v=i;
}

}

int main()
{
AdjGraf Graph(12);
Graph.setEdge(1,2,1);
Graph.setEdge(2,1,1);
Graph.setEdge(1,3,5);
Graph.setEdge(3,1,5);/** V1 V12 V11 */
Graph.setEdge(2,4,3);/** / \ / \ */
Graph.setEdge(4,2,3);/** v2 v3 V10 V9 */
Graph.setEdge(2,5,7);/** / \ / \ */
Graph.setEdge(5,2,7);/** v4 v5 v6-v7 */
Graph.setEdge(4,8,4);/** \ / */
Graph.setEdge(8,4,4);/** v8 */
Graph.setEdge(5,8,3);
Graph.setEdge(8,5,3);
Graph.setEdge(3,6,2);
Graph.setEdge(6,3,2);
Graph.setEdge(3,7,1);
Graph.setEdge(7,3,1);
Graph.setEdge(6,7,6);
Graph.setEdge(7,6,6);
Graph.setEdge(12,9,6);
Graph.setEdge(9,12,6);
Graph.setEdge(12,10,6);
Graph.setEdge(10,12,6);
Graph.setEdge(11,11,6);
cout<<"DFSTraverse:"<<endl;
Graph.DFSTraverse(3);
cout<<endl;
cout<<"DFSNoReverse:"<<endl;
Graph.DFSNoReverse(3);
cout<<endl;
cout<<"BFS:"<<endl;
Graph.BFS(3);
cout<<endl;

return 0;

}

以上代码运行环境codeblocks 程序采用DFS递归算法 DFS非递归算法 BFS非递归算法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