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见的c语言编译器是什么
目前最流行的C语言编译器有以下几种:
1、GNU Compiler Collection 或称GCC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编译器套件),是由 GNU 开发的编程语言编译器。它是以GPL许可证所发行的自由软件,也是 GNU计划的关键部分。
GCC原本作为GNU操作系统的官方编译器,现已被大多数类Unix操作系统(如Linux、BSD、Mac OS X等)采纳为标准的编译器,GCC同样适用于微软的Windows。GCC是自由软件过程发展中的着名例子,由自由软件基金会以GPL协议发布。
2、Microsoft C 或称 MS C
Microsoft C 是c语言的一种IDE(集成开发环境),常见的还有Microsoft Visual C++,Borland C++,Watcom C++ ,Borland C++ ,Borland C++ Builder,Borland C++ 3.1 for DOS,Watcom C++ 11.0 for DOS,GNU DJGPP C++ ,Lccwin32 C Compiler 3.1,High C,Turbo C等等......
3、Borland Turbo C 或称 Turbo C
Turbo C是美国Borland公司的产品,Borland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研制的大公司。该公司相继推出了一套 Turbo系列软件, 如Turbo BASIC, Turbo Pascal, Turbo Prolog, 这些软件很受用户欢迎。
(1)c语言代码优化工具扩展阅读:
C编译的整个过程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预处理阶段在该阶段主要完成对源代码的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对宏定义指令,头文件包含指令,预定义指令和特殊字符的处理,如对宏定义的替换以及文件头中所包含的文件中预定义代码的替换等,总之这步主要完成一些替换工作,输出是同源文件含义相同但内容不同的文件。
2、编译、优化阶段编译就是将第一阶段处理得到的文件通过词法语法分析等转换为汇编语言。优化包括对中间代码的优化,如删除公共表达式,循环优化等;和对目标代码的生成进行的优化,如如何充分利用机器的寄存器存放有关变量的值,以减少内存访问次数。
3、汇编阶段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指令。
4、链接阶段链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将有关的目标文件连接起来,即将在一个文件中引用的符号同该符号在另外一个文件中的定义连接起来,使得所有的目标文件成为一个能够被操作系统装入执行的统一整体。
Ⅱ C语言编程现在通用什么软件
编程需要的工具,主要有3个:
1。编辑器,输入源代码
2。编译器,把源代码编译成机器代码
3。调试器,调试程序
有些软件把这三个软件柔和在一起,就叫做IDE,Integrat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集成开发环境。
你问的是IDE吧? 在windows下用VC嘛,
如果问的是编译器,windows下用vc的编译器,也就是cl.exe
linux下用gcc的多
Ⅲ c语言代码优化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time.h"
void main()
{
int i,j,m,n,result;
void tsy(int n);
srand(time(NULL));
i=1+rand()%3;
j=4+rand()%3; //这里除3余数
m=1+rand()%9;
n=1+rand()%9;
printf("%d*%d\n",m,n);
printf("enter result:\n");
scanf("%d",&result);
if((m*n)==result)tsy(i);
else tsy(j);
printf("\n");
}
void tsy(int n)
{
switch(n)
{
case 1:{printf("Very good!\n");break;}
case 2:{printf("Excellent!\n");break;}
case 3:{printf("Keep up the good work!\n");break;}
case 4:{printf("No,please try again!\n");break;}
case 5:{printf("Wrong ,Try once more!\n");break;}
case 6:{printf("No.keep trying!\n");break;}
default:break;
}
}
Ⅳ 如何优化你的C代码
一、程序结构的优化
1、程序的书写结构
虽然书写格式并不会影响生成的代码质量,但是在实际编写程序时还是应该尊循一定的书写规则,一个书写清晰、明了的程序,有利于以后的维护。在书写程序时,特别是对于While、for、do…while、if…elst、switch…case等语句或这些语句嵌套组合时,应采用“缩格”的书写形式,
2、标识符
程序中使用的用户标识符除要遵循标识符的命名规则以外,一般不要用代数符号(如a、b、x1、y1)作为变量名,应选取具有相关含义的英文单词(或缩写)或汉语拼音作为标识符,以增加程序的可读性,如:count、number1、red、work等。
3、程序结构
C语言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十分完备的规范化流程控制结构。因此在采用C语言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程序时,首先要注意尽可能采用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这样可使整个应用系统程序结构清晰,便于调试和维护。于一个较大的应用程序,通常将整个程序按功能分成若干个模块,不同模块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模块可以分别编写,甚至还可以由不同的程序员编写,一般单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较为简单,设计和调试也相对容易一些。在C语言中,一个函数就可以认为是一个模块。所谓程序模块化,不仅是要将整个程序划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更重要的是,还应该注意保持各个模块之间变量的相对独立性,即保持模块的独立性,尽量少使用全局变量等。对于一些常用的功能模块,还可以封装为一个应用程序库,以便需要时可以直接调用。但是在使用模块化时,如果将模块分成太细太小,又会导致程序的执行效率变低(进入和退出一个函数时保护和恢复寄存器占用了一些时间)。
4、定义常数
在程序化设计过程中,对于经常使用的一些常数,如果将它直接写到程序中去,一旦常数的数值发生变化,就必须逐个找出程序中所有的常数,并逐一进行修改,这样必然会降低程序的可维护性。因此,应尽量当采用预处理命令方式来定义常数,而且还可以避免输入错误。
5、减少判断语句
能够使用条件编译(ifdef)的地方就使用条件编译而不使用if语句,有利于减少编译生成的代码的长度,能够不用判断语句则少用判断用语句。
6、表达式
对于一个表达式中各种运算执行的优先顺序不太明确或容易混淆的地方,应当采用圆括号明确指定它们的优先顺序。一个表达式通常不能写得太复杂,如果表达式太复杂,时间久了以后,自己也不容易看得懂,不利于以后的维护。
7、函数
对于程序中的函数,在使用之前,应对函数的类型进行说明,对函数类型的说明必须保证它与原来定义的函数类型一致,对于没有参数和没有返回值类型的函数应加上“void”说明。如果果需要缩短代码的长度,可以将程序中一些公共的程序段定义为函数,在Keil中的高级别优化就是这样的。如果需要缩短程序的执行时间,在程序调试结束后,将部分函数用宏定义来代替。注意,应该在程序调试结束后再定义宏,因为大多数编译系统在宏展开之后才会报错,这样会增加排错的难度。
8、尽量少用全局变量,多用局部变量。
因为全局变量是放在数据存储器中,定义一个全局变量,MCU就少一个可以利用的数据存储器空间,如果定义了太多的全局变量,会导致编译器无足够的内存可以分配。而局部变量大多定位于MCU内部的寄存器中,在绝大多数MCU中,使用寄存器操作速度比数据存储器快,指令也更多更灵活,有利于生成质量更高的代码,而且局部变量所的占用的寄存器和数据存储器在不同的模块中可以重复利用。
9、设定合适的编译程序选项
许多编译程序有几种不同的优化选项,在使用前应理解各优化选项的含义,然后选用最合适的一种优化方式。通常情况下一旦选用最高级优化,编译程序会近乎病态地追求代码优化,可能会影响程序的正确性,导致程序运行出错。因此应熟悉所使用的编译器,应知道哪些参数在优化时会受到影响,哪些参数不会受到影响。
在ICCAVR中,有“Default”和“Enable Code Compression”两个优化选项。
在CodeVisionAVR中,“Tiny”和“small”两种内存模式。
在IAR中,共有7种不同的内存模式选项。
在GCCAVR中优化选项更多,一不小心更容易选到不恰当的选项。
二、代码的优化
1、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应该熟悉算法语言,知道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具体资料请参见相应的参考资料,有很多计算机书籍上都有介绍。将比较慢的顺序查找法用较快的二分查找或乱序查找法代替,插入排序或冒泡排序法用快速排序、合并排序或根排序代替,都可以大大提高程序执行的效率。.选择一种合适的数据结构也很重要,比如你在一堆随机存放的数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入和删除指令,那使用链表要快得多。
数组与指针语句具有十分密码的关系,一般来说,指针比较灵活简洁,而数组则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对于大部分的编译器,使用指针比使用数组生成的代码更短,执行效率更高。但是在Keil中则相反,使用数组比使用的指针生成的代码更短。。
3、使用尽量小的数据类型
能够使用字符型(char)定义的变量,就不要使用整型(int)变量来定义;能够使用整型变量定义的变量就不要用长整型(long int),能不使用浮点型(float)变量就不要使用浮点型变量。当然,在定义变量后不要超过变量的作用范围,如果超过变量的范围赋值,C编译器并不报错,但程序运行结果却错了,而且这样的错误很难发现。
在ICCAVR中,可以在Options中设定使用printf参数,尽量使用基本型参数(%c、%d、%x、%X、%u和%s格式说明符),少用长整型参数(%ld、%lu、%lx和%lX格式说明符),至于浮点型的参数(%f)则尽量不要使用,其它C编译器也一样。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f参数,会使生成的代码的数量增加很多,执行速度降低。
4、使用自加、自减指令
通常使用自加、自减指令和复合赋值表达式(如a-=1及a+=1等)都能够生成高质量的程序代码,编译器通常都能够生成inc和dec之类的指令,而使用a=a+1或a=a-1之类的指令,有很多C编译器都会生成二到三个字节的指令。在AVR单片适用的ICCAVR、GCCAVR、IAR等C编译器以上几种书写方式生成的代码是一样的,也能够生成高质量的inc和dec之类的的代码。
5、减少运算的强度
可以使用运算量小但功能相同的表达式替换原来复杂的的表达式。如下:
(1)、求余运算。
a=a%8;
可以改为:
a=a&7;
说明:位操作只需一个指令周期即可完成,而大部分的C编译器的“%”运算均是调用子程序来完成,代码长、执行速度慢。通常,只要求是求2n方的余数,均可使用位操作的方法来代替。
(2)、平方运算
a=pow(a,2.0);
可以改为:
a=a*a;
说明:在有内置硬件乘法器的单片机中(如51系列),乘法运算比求平方运算快得多,因为浮点数的求平方是通过调用子程序来实现的,在自带硬件乘法器的AVR单片机中,如ATMega163中,乘法运算只需2个时钟周期就可以完成。既使是在没有内置硬件乘法器的AVR单片机中,乘法运算的子程序比平方运算的子程序代码短,执行速度快。
如果是求3次方,如:
a=pow(a,3.0);
更改为:
a=a*a*a;
则效率的改善更明显。
(3)、用移位实现乘除法运算
a=a*4;
b=b/4;
可以改为:
a=a<<2;
b=b>>2;
说明:通常如果需要乘以或除以2n,都可以用移位的方法代替。在ICCAVR中,如果乘以2n,都可以生成左移的代码,而乘以其它的整数或除以任何数,均调用乘除法子程序。用移位的方法得到代码比调用乘除法子程序生成的代码效率高。实际上,只要是乘以或除以一个整数,均可以用移位的方法得到结果,如:
a=a*9
可以改为:
a=(a<<3)+a
6、循环
(1)、循环语
对于一些不需要循环变量参加运算的任务可以把它们放到循环外面,这里的任务包括表达式、函数的调用、指针运算、数组访问等,应该将没有必要执行多次的操作全部集合在一起,放到一个init的初始化程序中进行。
(2)、延时函数:
通常使用的延时函数均采用自加的形式:
void delay (void)
{
unsigned int i;
for (i=0;i<1000;i++)
;
}
将其改为自减延时函数:
void delay (void)
{
unsigned int i;
for (i=1000;i>0;i--)
;
}
两个函数的延时效果相似,但几乎所有的C编译对后一种函数生成的代码均比前一种代码少1~3个字节,因为几乎所有的MCU均有为0转移的指令,采用后一种方式能够生成这类指令。
在使用while循环时也一样,使用自减指令控制循环会比使用自加指令控制循环生成的代码更少1~3个字母。
但是在循环中有通过循环变量“i”读写数组的指令时,使用预减循环时有可能使数组超界,要引起注意。
(3)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
用while循环时有以下两种循环形式:
unsigned int i;
i=0;
while (i<1000)
{
i++;
//用户程序
}
或:
unsigned int i;
i=1000;
do
i--;
//用户程序
while (i>0);
在这两种循环中,使用do…while循环编译后生成的代码的长度短于while循环。
7、查表
在程序中一般不进行非常复杂的运算,如浮点数的乘除及开方等,以及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的插补运算,对这些即消耗时间又消费资源的运算,应尽量使用查表的方式,并且将数据表置于程序存储区。如果直接生成所需的表比较困难,也尽量在启动时先计算,然后在数据存储器中生成所需的表,后以在程序运行直接查表就可以了,减少了程序执行过程中重复计算的工作量。
Ⅳ 学C语言现在最好用的编程软件
GNU编译器套装
开发 The GNU Project
最新版本 4.4.2 / 2009-10-15(2个月前)
操作系统 跨平台
类型 编译器
许可协议 GPL
网站 gcc.gnu.org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编译器套装),是一套由GNU开发的编程语言编译器。它是一套以GPL及LGPL许可证所发行的自由软件,也是GNU计划的关键部分,亦是自由的类Unix及苹果计算机Mac OS X 操作系统的标准编译器。GCC(特别是其中的C语言编译器)也常被认为是跨平台编译器的事实标准。
GCC原名为GNU C语言编译器(GNU C Compiler),因为它原本只能处理C语言。GCC很快地扩展,变得可处理C++。之后也变得可处理Fortran、Pascal、Objective-C、Java,以及Ada与其他语言。
目录
[隐藏]
* 1 概观
* 2 目前支持的语言
o 2.1 内嵌OpenMP支持
* 3 支持的处理器架构
* 4 结构
o 4.1 前端接口
o 4.2 中介接口
o 4.3 后端接口
* 5 替GCC程序除错
* 6 参考书目及注释
* 7 参阅
* 8 更多阅读
* 9 外部链接
[编辑] 概观
GCC是由理乍得·马修·斯托曼在1985年开始的。他首先扩增一个旧有的编译器,使它能编译C,这个编译器一开始是以Pastel语言所写的。Pastel是一个不可移植的Pascal语言特殊版,这个编译器也只能编译Pastel语言。为了让自由软件有一个编译器,后来此编译器由斯托曼和Len Tower在1987年[1]以C语言重写[2]并成为GNU项目的编译器。GCC的建立者由自由软件基金会直接管理[3]。
在1997年,一群不满GCC缓慢且封闭的创作环境者,组织了一个名为EGCS《Experimental/Enhanced GNU Compiler System》的项目,此项目汇整了数项实验性的分支进入某个GCC项目的分支中。EGCS比起GCC的建构环境更有活力,且EGCS最终也在1999年四月成为GCC的官方版本。
GCC目前由世界各地不同的数个程序设计师小组维护。它是移植到中央处理器架构以及操作系统最多的编译器。
由于GCC已成为GNU系统的官方编译器(包括GNU/Linux家族),它也成为编译与建立其他操作系统的主要编译器,包括BSD家族、Mac OS X、NeXTSTEP与BeOS。
GCC通常是跨平台软件的编译器首选。有别于一般局限于特定系统与运行环境的编译器,GCC在所有平台上都使用同一个前端处理程序,产生一样的中介码,因此此中介码在各个其他平台上使用GCC编译,有很大的机会可得到正确无误的输出程序。
[编辑] 目前支持的语言
以2006年5月24日释出的4.1.1版为准,本编译器版本可处理下列语言:
* Ada 《GNAT》
* C 《GCC》
* C++(G++)
* Fortran 《Fortran 77: G77,Fortran 90: GFORTRAN》
* Java 《编译器:GCJ;解释器:GIJ》
* Objective-C 《GOBJC》
* Objective-C++
先前版本纳入的CHILL前端由于缺乏维护而被废弃。
Fortran前端在4.0版之前是G77,此前端仅支持Fortran 77。在本版本中,G77被废弃而采用更新的GFortran,因为此前端支持Fortran 95。
下列前端依然存在:
* Mola-2
* Mola-3
* Pascal
* PL/I
* D语言
* Mercury
* VHDL
[编辑] 内嵌OpenMP支持
OpenMP是一种跨语言的对称多处理器(SMP)多线程并行程序的编程工具,也非常适合当今越来越流行的单CPU多核硬件环境,因此从gcc4.2开始,OpenMP成为其内嵌支持的并行编程规范,可以直接编译内嵌 OpenMP语句的C/C++/Fortran95的源代码。gcc4.2之前如果想在C/C++/Fortran中嵌入OpenMP语句的话,需要额外安装库和预处理器才能识别和正确处理这些语句。
* gcc 4.2.0开始支持OpenMP v2.5
* gcc 4.4.0开始支持OpenMP v2.5及v3.0
参见GNU的GOMP计划
[编辑] 支持的处理器架构
GCC目前支持下列处理器架构(以4.1版为准):
* Alpha
* ARM
* Atmel AVR
* Blackfin
* H8/300
* IA-32(x86)与x86-64
* IA-64例如:Itanium
* MorphoSys家族
* Motorola 68000
* Motorola 88000
* MIPS
* PA-RISC
* PDP-11
* PowerPC
* System/370,System/390
* SuperH
* HC12
* SPARC
* VAX
* Renesas R8C/M16C/M32C家族
较不知名的处理器架构也在官方释出版本中支持:
* A29K
* ARC
* C4x
* CRIS
* D30V
* DSP16xx
* FR-30
* FR-V
* Intel i960
* IP2000
* M32R
* 68HC11
* MCORE
* MMIX
* MN10200
* MN10300
* NS32K
* ROMP
* Stormy16
* V850
* Xtensa
由FSF个别维护的GCC处理器架构:
* D10V
* MicroBlaze
* PDP-10
* MSP430
* Z8000
当GCC需要移植到一个新平台上,通常使用此平台固有的语言来撰写其初始阶段。
[编辑] 结构
GCC的外部接口长得像一个标准的Unix编译器。用户在命令行下键入gcc之程序名,以及一些命令参数,以便决定每个输入文件使用的个别语言编译器,并为输出代码使用适合此硬件平台的汇编语言编译器,并且选择性地运行连接器以制造可运行的程序。
每个语言编译器都是独立程序,此程序可处理输入的源代码,并输出汇编语言码。全部的语言编译器都拥有共通的中介架构:一个前端解析符合此语言的源代码,并产生一抽象语法树,以及一翻译此语法树成为GCC的寄存器转换语言《RTL》的后端。编译器优化与静态代码解析技术(例如FORTIFY_SOURCE[1],一个试图发现缓存溢出《buffer overflow》的编译器)在此阶段应用于代码上。最后,适用于此硬件架构的汇编语言代码以Jack Davidson与Chris Fraser发明的算法产出。
几乎全部的GCC都由C写成,除了Ada前端大部分以Ada写成。
[编辑] 前端接口
前端的功能在于产生一个可让后端处理之语法树。此语法解析器是手写之递回语法解析器。
直到最近,程序的语法树结构尚无法与欲产出的处理器架构脱钩。而语法树的规则有时在不同的语言前端也不一样,有些前端会提供它们特别的语法树规则。
在2005年,两种与语言脱钩的新型态语法树纳入GCC中。它们称为GENERIC与GIMPLE。语法解析变成产生与语言相关的暂时语法树,再将它们转成GENERIC。之后再使用"gimplifier"技术降低GENERIC的复杂结构,成为一较简单的静态唯一形式(Static Single Assignment form,SSA)基础的GIMPLE形式。此形式是一个与语言和处理器架构脱钩的全局优化通用语言,适用于大多数的现代编程语言。
[编辑] 中介接口
一般编译器作者会将语法树的优化放在前端,但其实此步骤并不看语言的种类而有不同,且不需要用到语法解析器。因此GCC作者们将此步骤归入通称为中介阶段的部分里。此类的优化包括消解死码、消解重复计算与全局数值重编码等。许多优化技巧也正在实现中。
[编辑] 后端接口
GCC后端的行为因不同的前处理器宏和特定架构的功能而不同,例如不同的字符尺寸、调用方式与大小尾序等。后端接口的前半部利用这些消息决定其RTL的生成形式,因此虽然GCC的RTL理论上不受处理器影响,但在此阶段其抽象指令已被转换成目标架构的格式。
GCC的优化技巧依其释出版本而有很大不同,但都包含了标准的优化算法,例如循环优化、线程跳跃、共通程序子句消减、指令调度等等。而RTL的优化由于可用的情形较少,且缺乏较高级的信息,因此比较起近来增加的GIMPLE语法树形式[2],便显得比较不重要。
后端经由一重读取步骤后,利用描述目标处理器的指令集时所取得的信息,将抽象寄存器替换成处理器的真实寄存器。此阶段非常复杂,因为它必须关照所有GCC可移植平台的处理器指令集的规格与技术细节。
后端的最后步骤相当公式化,仅仅将前一阶段得到的汇编语言码借由简单的副函数转换其寄存器与存储器位置成相对应的机器码。
[编辑] 替GCC程序除错
为GCC除错的首选工具当然是GNU除错器。其他特殊用途的除错工具是Valgrind,用以发现存储器泄漏 (Memory leak)。而GNU测量器(gprof)可以得知程序中某些函数花费多少时间,以及其调用频率;此功能需要用户在编译时选定测量《profiling》选项。
[编辑] 参考书目及注释
* Richard M. Stallman:Using and Porting the GNU Compiler Collection,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ISBN 0-595-10035-X
* Richard M. Stallman: Using Gcc: The Gnu Compiler Collection Referenc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SBN 1-882114-39-6
* Brian J. Gough:An Introction to GCC, Network Theory Ltd., ISBN 0-9541617-9-3
1. ^ Tower, Leonard (1987) "GNU C编译器beta测试版释出" comp.lang.misc USENET新闻组;参阅http://gcc.gnu.org/releases.html#timeline
2. ^ Stallman, Richard M.(1986年2月1日).GNU状态.GNU的公告版,1(1).自由软件基金会.
3. ^ Stallman, Richard M. (2001) "GCC贡献者名单"于使用及移植GCC 2.95版(Cambridge, Mass.: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编辑] 参阅
[[File:|36x32px|自由软件主题]] 自由软件主题首页
GCC目前包含了Boehm GC,一个为C/C++ 所设计的垃圾回收器。
* distcc - 为分布式编译所设计的软件,以GCC为协同软件。
* LLVM - 低层虚拟机编译器架构。
* MinGW - 将GNU开发工具移植到Win32平台下的计划
* Cygwin - 在Windows上运行GNU程序的模拟软件。
* GCC Summit
* OpenWatcom - 另一个开放原码的C++/Fortran编译器。
* Code Sourcery - 一个GCC顾问公司。
* ggcc - 全球化GCC项目。
[编辑] 更多阅读
* Arthur Griffith, GCC: The Complete Reference. McGrawHill/Osborne. ISBN 0-07-222405-3.
* Kerner, Sean Michael.Open Source GCC 4.0: Older, Faster,internetnews.com,2005年4月22日.
* Kerner, Sean Michael.New GCC Heavy on Optimization,internetnews.com,2006年3月2日.
[编辑] 外部链接
* GCC官方网站
* GCC Forum - 由Nabble维持,整理所有gcc通信讨论串,并集成入一个可搜索接口中。
Ⅵ C语言编程有哪些好用的软件
1.C语言编程软件有哪些。
Mcrosoft Visual C++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DEV C++、Code::Blocks、Borland C++、WaTCom C++、Borland C++ Builder、GNU DJGPP C++、Lccwin32 C Compiler3.1、High C、Turb C、gcc、C-Free和Win-TC、My Tc等等,由于C语言比较成熟,所以编程环境很多。
2.C语言入门,不推荐使用VC,因为VC不但庞大,而且应用开发比较高级。入门编程荐使用Dev-C 和 WIN-TC。
1)WIN-TC,该软件使用TC2为内核,提供WINDOWS平台的开发界面,因此也就支持WINDOWS平台下的功能,例如剪切、复制、粘贴和查找替换等。而且在功能上也有它的独特特色例如语法加亮、C内嵌汇编、自定义扩展库的支持等。并提供一组相关辅助工具令你在编程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2)Dev-C ,Dev-C 是一个Windows下的C和C 程序的集成开发环境。它使用MingW32/GCC编译器,遵循C/C 标准。开发环境包括多页面窗口、工程编辑器以及调试器等,在工程编辑器中集合了编辑器、编译器、连接程序和执行程序,提供高亮度语法显示的,以减少编辑错误,还有完善的调试功能,能够适合初学者与编程高手的不同需求,是学习C或C的首选开发工具。
Ⅶ c语言程序单元测试用什么工具比较好
C++test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很全面,设置麻烦一点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http://bbs.51testing.com/thread-42641-1-1.html开源的有CPPunit
Ⅷ 几种C语言优化代码技巧
以下内容摘自李亚锋先生的《经典C面试真题精讲》
1.结构体设计为成员最长类型长度的整数倍;
2.减少函数参数的个数,不需要返回值的函数定义为void类型;
3.if...else....多条件分支语句中,把出现频率高的条件放在前面;
4.同时声明多个相同类型变量优于分别单独声明变量;
5.减少定义全局变量;
6.使用#define定义常量和小的函数实现;
7.有些情况嵌套汇编语句效率更高;
8.占用大的存储空间可以减少执行时间,同理时间也可以换取空间;
9提高程序算法效率;
Ⅸ 寻找编写c语言的软件
Visual Studio C++
Visual Studio 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集,用于生成 ASP.NET Web 应用程序、XML Web Services、桌面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Visual Basic、Visual C++、Visual C# 和 Visual J# 全都使用相同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利用此 IDE 可以共享工具且有助于创建混合语言解决方案。另外,这些语言利用了 .NET Framework 的功能,通过此框架可使用简化 ASP Web 应用程序和 XML Web Services 开发的关键技术。 创建满足关键性要求的多层次的智能客户端、Web、移动或基于Microsoft Office的应用程序。使用Visual Studio 2005, 专业开发人员能够:
使用改进后的可视化设计工具、编程语言和代码编辑器,享受高效率的开发环境
在统一的开发环境中,开发并调试多层次的服务器应用程序
使用集成的可视化数据库设计和报告工具,创建SQL Server 2005解决方案
使用Visual Studio SDK创建可以扩展Visual Studio IDE的工具
Microsoft为单独工作或在小型团队中的专业开发人员提供了两种选择,Visual Studio 2005 Professional Edition和用于Microsoft Office系统的Visual Studio 2005工具。每种版本都在标准版的特性上进行了扩展,包括用于远程服务程序开发和调试、SQL Server2005开发的工具,以及完整的、没有限制的开发环境。每种产品都可以单独购买或打包定购。
专业开发人员喜欢自由的使用.NET Framework 2.0,它是一种稳健的、功能齐备的开发环境,支持创建扩展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的工具。
[编辑本段]主要部分
公共语言运行库
运行库实际上在组件的运行时和开发时操作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尽管名称中没有体现这个意思。在组件运行时,运行库除了负责满足此组件在其他组件上可能具有的依赖项外,还负责管理内存分配、启动和停止线程和进程,以及强制执行安全策略。在开发时,运行库的作用稍有变化;由于做了大量的自动处理工作(如内存管理),运行库使开发人员的操作非常简单,尤其是与今天的 COM 相比。特别是反射等功能显着减少了开发人员为将业务逻辑转变为可重用组件而必须编写的代码量。
统一编程类
该框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分层的和可扩展的类库集 (API)。目前,C++ 开发人员使用 Microsoft 基础类,而 Java 开发人员使用 Windows 基础类。该框架统一了这些完全不同的模型,还为 Visual Basic 和 JScript 程序员提供了对类库的访问。通过创建跨所有编程语言的公共 API 集,公共语言运行库使得跨语言继承、错误处理和调试成为可能。从 JScript 到 C++ 的所有编程语言具有对框架的相似访问,开发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它们要使用的语言。
ASP.NET
ASP.NET 建立在 .NET Framework 的编程类的基础上,为 Web 应用程序模型提供了一组可简化 Web 应用程序生成的控件和基础结构。ASP.NET 包括可用于封装通用 HTML 用户界面元素(如文本框、按钮和列表框)的一组控件。但这些控件在 Web 服务器上运行,并以 HTML 的形式将其用户界面呈现在浏览器中。在服务器上,这些控件公布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型,该模型为 Web 开发人员提供面向对象编程的丰富功能。ASP.NET 还提供基础结构服务,如状态管理和进程回收,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开发人员必须编写的代码数量,并提高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另外,ASP.NET 使用这些同样的概念使开发人员能够以服务的形式交付软件。使用 XML Web Services 功能,ASP.NET 开发人员可以编写他们的业务逻辑,并使用 ASP.NET 基础结构通过 SOAP 交付该服务。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使用托管代码进行 XML Web services 编程简介。
[编辑本段]内容
应用程序
Visual Studio 集成环境包括用于目标设备(如 PDA 和 Smartphone)的工具。改进功能包括 Visual C++ 工具和本机设备运行库、托管设计器(提供改进的特定于平台的 WYSIWYG 和多种外观设置支持)、新的仿真程序、类似于桌面的数据处理工具,以及最终用户部署项目(消除 .inf 文件的手动编辑工作)。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智能设备项目中的新增功能。
Web 窗体
Web 窗体是用于创建可编程网页的 ASP.NET 技术。Web 窗体将自己呈现为浏览器兼容的 HTML 和脚本,这使任何平台上的任何浏览器都可以查看 Web 页。使用 Web 窗体,通过将控件拖放到设计器上然后添加代码来创建 Web 页,与创建 Visual Basic 窗体的方法相似。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ASP.NET 网页概述。
Windows 窗体
Windows 窗体用于在 .NET Framework 上创建 Microsoft Windows 应用程序。此框架提供一个有条理的、面向对象的、可扩展的类集,使您能够开发功能丰富的 Windows 应用程序。另外,Windows 窗体可作为多层分布式解决方案中的本地用户界面。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Windows 窗体介绍。
XML Web services
XML Web Services 是可以通过 HTTP 使用 XML 接收请求和数据的应用程序。XML Web Services 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组件技术或对象调用约定,因此可以通过任何语言、组件模型或操作系统进行访问。在 Visual Studio 中,可以使用 Visual Basic、Visual C#、JScript 或 ATL Server 快速创建和包含 XML Web Services。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使用托管代码进行 XML Web services 编程简介。
XML 支持
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提供描述结构数据的方法。XML 是为在 Web 上传送而进行优化了的 SGML 的子集。万维网联合会 (W3C) 定义了 XML 标准以使结构化数据保持统一并独立于应用程序。Visual Studio 完全支持 XML,同时提供了 XML 设计器,使得更容易编辑 XML 和创建 XML 架构。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 XML 设计器。
[编辑本段]系统要求
1 支持的体系结构
x86
x64 (WOW)
2. 支持的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XP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Service Pack 2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Windows Vista
Windows 7
3. 硬件要求
最低要求:1.6 GHz CPU,192 MB 内存,1024x768 显示器,5400 RPM 硬盘
建议配置:2.2 GHz 或更快的 CPU,384 MB 或更大的内存,1280x1024 显示器,7200 RPM 或更快的硬盘
在 Windows Vista 上:2.4 GHz CPU,768 MB 内存
完全安装需要 1.3 GB 可用磁盘空间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Visual Studio 6.0
1998 年,微软公司发布了 Visual Studio 6.0。所有开发语言的开发环境版本均升至 6.0。这也是 Visual Basic 最后一次发布,从下一个版本 (7.0) 开始,Microsoft Visual Basic 进化成了一种新的面向对象的语言:Microsoft Visual Basic.NET。由于微软公司对于 Sun 公司 Java 语言扩充导致与 Java 虚拟机不兼容而 被Sun 告上法庭,微软在后续的 Visual Studio 中不再包括面向 Java 虚拟机的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NET
2002 年 Visual Studio .NET(内部版本号为 7.0)。在这个版本的 Visual Studio 中,微软剥离了 Visual FoxPro 作为一个单独的开发环境以 Visual FoxPro 7.0 单独销售,同时取消了 Visual InterDev。与此同时,微软引入了建立在 .NET 框架上(版本1.0)的托管代码机制以及一门新的语言 C# (读作 C Sharp,意为 C++++)。C# 是一门建立在 C++ 和 Java 基础上的现代语言,是编写 .NET 框架的语言。NET 的通用语言框架机制(Common Language Runtime, CLR),其目的是在同一个项目中支持不同的语言所开发的组件。所有 CLR 支持的代码都会被解释成为 CLR 可执行的机器代码然后运行。 Visual Basic、Visual C++ 都被扩展为支持托管代码机制的开发环境,且 Visual Basic .NET更是从 Visual Basic 脱胎换骨,彻底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机制。而 Visual J++ 也变为 Visual J#。后者仅语法同 Java 相同,但是面向的不是 Java 虚拟机,而是 .NET Framework。
Visual Studio 2003
2003 年,微软对 Visual Studio 2002 进行了部分修订,以 Visual Studio 2003 的名义发布(内部版本号为 7.1)。Visio 作为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架构应用程序框架的程序被引入,同时被引入的还包括移动设备支持和企业模版。.NET 框架也升级到了 1.1。
Visual Studio 2005
2005 年,微软发布了 Visual Studio 2005。.NET 字眼从各种语言的名字中被抹去,但是这个版本的 Visual Studio 仍然还是面向 .NET 框架的(版本2.0)。它同时也能开发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如开发使用微软操作系统的手机的程序等。总体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软件,甚至包含代码测试功能。这个版本的 Visual Studio 包含有众多版本,分别面向不同的开发角色。同时还永久提供免费的 Visual Studio Express 版本。
Visual Studio 2008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创建高质量、用户体验丰富而又紧密联系的应用程序,充分展示了 Microsoft 开发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构想。借助 Visual Studio 2008,采集和分析信息将变得更为简单便捷,业务决策也会因此变得更为有效。任何规模的组织都可以使用 Visual Studio 2008 快速创建能够利用 Windows Vista™ 和 2007 Office system 的更安全、更易于管理并且更可靠的应用程序。
Visual Studio 2008 在三个方面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关键改进:
1.快速的应用程序开发
2.高效的团队协作
3.突破性的用户体验
Visual Studio 9
随着即将发布的 Windows Vista (内部名称:Longhorn) 和 Office 2007,Visual Studio 9 也渐渐浮出水面。Visual Studio 9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支持建立于 DHTML 基础上的 AJax 技术,这种微软在 Visual InterDev 时代提出的基于异步的客户端动态网页技术在当年并没有像微软预期中的那么流行起来,反而随着 GMail 等应用而东山再起,渐渐成为主流网络应用之一。同时 Visual Studio 9 会强化对于数据库的支持以及微软新的基于工作流(Workflow)的编程模型。预计为了保持与 Office 系列的统一,Visual Studio 9 的名称为 Visual Studio 2008。2008年,Visual Studio9也就是Visual Studio 2008将和Windows Server 2008同时发布。
Visual Studio 2010
Visual Studio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开发环境。是目前最流行的 Windows 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环境。目前已经开发到 10.0 版本。
Visual Studio 2008 提供了高级开发工具、调试功能、数据库功能和创新功能,帮助在各种平台上快速创建当前最先进的应用程序。
Visual Studio 2008 包括各种增强功能,例如可视化设计器(使用 .NET Framework 3.5 加速开发)、对 Web 开发工具的大量改进,以及能够加速开发和处理所有类型数据的语言增强功能。Visual Studio 2008 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所有相关的工具和框架支持,帮助创建引人注目的、令人印象深刻并支持 AJAX 的 Web 应用程序。
开发人员能够利用这些丰富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框架轻松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 Web 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集成任何后端数据提供程序、在任何当前浏览器内运行并完全访问 ASP.NET 应用程序服务和 Microsoft 平台。
快速的应用程序开发
为了帮助开发人员迅速创建先进的软件,Visual Studio 2008 提供了改进的语言和数据功能,例如语言集成的查询 (LINQ),各个编程人员可以利用这些功能更轻松地构建解决方案以分析和处理信息。
Visual Studio 2008 还使开发人员能够从同一开发环境内创建面向多个 .NET Framework 版本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能够构建面向 .NET Framework 2.0、3.0 或 3.5 的应用程序,意味他们可以在同一环境中支持各种各样的项目。
突破性的用户体验
Visual Studio 2008 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在最新平台上加速创建紧密联系的应用程序的新工具,这些平台包括 Web、Windows Vista、Office 2007、SQL Server 2008 和 Windows Server 2008。对于 Web,ASP.NET AJAX 及其他新技术使开发人员能够迅速创建更高效、交互式更强和更个性化的新一代 Web 体验。
高效的团队协作
Visual Studio 2008 提供了帮助开发团队改进协作的扩展的和改进的服务项目,包括帮助将数据库专业人员和图形设计人员加入到开发流程的工具。
使用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
.NET Framework 提供了用于解决常见编程任务的构建基块(预制的软件),从而能够快速构造具有出色的最终用户体验的紧密联系的应用程序。在 .NET Framework 模型业务流程上有效构建的紧密联系的应用程序有利于在异类环境中实现系统集成。
Visual Studio 和 .NET Framework 的结合使用减少了对公用管道代码的需要,从而缩短了开发时间并使开发人员能够集中精力解决业务问题。
.NET Framework 3.5 是在 .NET Framework 3.0 的基础上构建的更高版本。得到增强的功能领域包括基类库、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和 Windows CardSpace。
开发人员使用 Visual Studio 2008 专业版能够:集成的单元测试能够更有效的验证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单元测试能够帮助我们在开发过程的早期轻松发现大量的问题。现在,Visual Studio 2008 专业版中集成了单元测试功能,以前这个功能只在 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 产品中提供。
使用 Microsoft Office 系统开发用户熟悉的应用程序。Visual studio 2008 专业版现在包括了Visual Studio Tools For Office, 这意味着我们的应用程序能够轻松融合世界上最流行的软件产品 -- -- Microsoft Office System。比如,开发人员能够直接将ERP的信息集成到 Office Outlook 的任务面板,这样用户就能够更轻松的访问到商务决策。
让您的用户能够使用到 Windows Mobile 的应用程序。Visual Studio 2008 专业版让 Mobile 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更加简单。全新的设备仿真器能够自动化测试场景,让您在近似于真实环境中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比如:信号衰弱或电量不足。Mobile 开发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到一些更高级的特性,比如:LINQ 和单元测试。开发人员现在能够扩展和整合用户体验,将丰富的多媒体用户体验发布到任何能够访问 Internet 的设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