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语言转换成汇编语言
win-tc
可以将C代码编译为汇编代码。
在“运行”,“编译配置”里选取中编译目标为汇编文件。
另外,将其它语言编译为汇编代码不叫“
反汇编
”。
2. c语言编译器是用汇编语言写的吗
这个是肯定的。算法优化,首先是逻辑描述的精炼化。至于C,只是计算逻辑到计算机模式的一种映射,而汇编仅是利用特殊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更深的藕荷。
不过有一点,C语言由于是计算逻辑到计算机模式的映射,所以不单单考虑算法本身,还肩负数据组织的实现。数据流动方式,数据组织方式,对计算性能的影响也很大。这要看是否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相贴近。其实这块也是侧重逻辑的设计,而不是具体机器指令的实现,因此汇编是无能为力的。
不过在DSP等特殊CPU架构,C语言和编译器无法很好的将上述逻辑转换为机器指令,或者C本身的逻辑无法很好的贴近CPU的特性,那么还是得汇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何使用DSP的并行指令(通常的矢量计算)和并发指令集,几个不同的指令(隶属不同处理单元)的同时执行。使用C语言无法描述清楚这些逻辑方式,而编译器又太水,则还是不得不用汇编。此时C语言仅能沦落到大的计算机组织特性的贴近,和整体框架,模块的设计上。细节方面无能为力了。
3. c语言编译成软件的时候不是已经翻译成汇编了吗可是为什么汇编可以可移植性差
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在同一硬件平台上可以一一对应,问题是不同硬件平台的机器语言是不同的,汇编指令也各有差异,这就直接导致了汇编不具有可移植性
C的话也只是相对于汇编这样的低级语言有较好的可移植性,作为高级语言中的低级语言,可移植性和近代新产生的高级语言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4. C语言为什么要先编译成汇编语言
C语言,具有可移植性,或者说同样的代码可以在不同cpu平台上运行得到同样的结果
汇编语言,移植性差,一般针对某型cpu,每个类型的cpu都有自己的汇编语言
为保证C语言编制的通用算法的可移植性,比如我们用C编写了一套mp3解码算法程序,要在pc机上、手机上都能用,那么我们就采用通用的C编译器,将C语言程序编译成指定CPU的汇编语言,再汇编成机器可执行程序。
另一个用途是程序优化问题,在C语言层次,由于是高级语言,不涉及底层硬件,那么底层硬件的特性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在需要优化算法的场合,我们需要将C语言算法编译生成汇编程序,然后修改需要优化的汇编程序达到目的。比如,你在手机上经常会遇到音频解码器,需要安装,而且不同的cpu需要选择不同的解码器,这些解码器应当就是在汇编层次上优化了算法的可执行代码,关键部分经过汇编级优化,不需要优化部分仍然使用C语言编译的结果。
5. 请问如果C,C++经过编译成为汇编语言,那么JAVA是不是经过编译也编程汇编语言了呢
先纠正前半句,C/C++最终会编译成机器语言(CPU可直接识别的、比汇编还低级的指令符)
然后是Java,Java的编译只会生成字节码文件,而不会生成汇编(更不会到机器语言)。Java程序运行时,字节码文件会装载入java虚拟机,虚拟机实时将字节码“翻译”成机器指令来运行
6. 单片机中,怎样把C语言转化为汇编语言
单片机是没这个能力将C语言转换为汇编语言的,它只知道执行1或0。
汇编语言和C语言都是我们用来跟单片机沟通的语言
只有用软件来编译为单片机可执行的1,0文件
单片机才能运行。
所以要c语言编译为汇编语言是我们所用到的编译器做的事情,比如说
keil
iar
gcc
等的编译器他们都支持C语言编译为汇编语言
并可生成单片机可执行文件。不同的单片机所用的编译器或许不同
7. 如何将C程序转化成汇编语言
如果是VC则在编译器命令行参数再加 /FA 则会生成汇编代码。如果参数是 /FAs 则会同时将源码和汇编代码。
/FA 程序集代码;.asm
/FAc 机器码和程序集代码;.cod
/FAs 源代码和程序集代码;.asm
/FAcs 机器码、源代码和程序集码;.cod
/Fa的用法
/Fa 为编译中的每个源代码文件创建一个源文件.asm。
/Fa文件名 将文件名.asm 放到当前目录中。仅在编译单个源代码文件时有效。
/Fa文件名.扩展名 将文件名.扩展名放到当前目录中。仅在编译单个源代码文件时有效。
/Fa目录\ 为编译中的每个源代码文件创建一个源文件.asm,并将其放到指定目录中。请注意必须有后缀反斜杠。只允许使用当前磁盘上的路径。
/Fa目录\文件名 将文件名.asm 放到指定目录中。仅在编译单个源代码文件时有效。
/Fa目录\文件名.扩展名 将文件名.扩展名放到指定目录中。仅在编译单个源代码文件时有效。
如果你是用gcc 或 g++编译器,如dev c++则加入命令行参数 -S 即可
8. C++程序进行编译后会生成C语言代码还是汇编代码
不会是这两种语言代码,而是编译后直接生成二进制文件(.OBJ文件),再通过连接器链接成二进制文件(.EXE/.DLL/.OCX/.SYS等)
9. 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关系
程序员编写的C语言代码,首先要经过C语言编译器,生成汇编代码,这个过程称为编译阶断,当C语言编译器生成汇编代码后,再调用汇编器来将汇编代码编译成汇编指令。
这是一种站在巨人肩人的作法,最早的C++编程语言也是这样的实现方法,只不过那时候叫Cfront程序,Cfront程序的作用是将C++代码转换成C语言代码,类似于一个文本处理器,然后再调用C语言编译器,将C源码编译成汇编代码,然后再调用汇编器将汇编代码编译成机器码。
这个过程,在Windows平台上不容易操作,但是在Linux平台上很容易看到。以gcc这款c语言编译器为例,它实际上是四个小程序。
cp: c语言预处理程序,有它负责进行预处理操作。
cc: C语言编译器,它负责将C源码编译成汇编代码。
as: 汇编器,它负责将汇编代码编译成机器码,一般使用gcc test.c这样的命令编译C语言时,会生成一个a.out的程序,它实际上指的就是as ouput,即汇编器输出文件。
link: 链接器,它负责将汇编器输入的机器码和库打包成一个操作系统可以运行的可执行文件,在Linux上的可执行文件格式是ELF格式,这个格式的实现是有链接器来完成的。
10. c语言是先翻译为汇编语言吗
通常所说的C语言编译过程是这样的:
先是预编译处理(带#符号的语句都在这个阶段完成处理,包括文件包含、宏定义展开、条件预编译、语法检错等等)->
再是编译阶段。就是将C语言按照合适的语句翻译成汇编语言。->
再就是汇编编译。 就是将上一步的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码,每个.c文件都得到相应的.obj(目标文件)->
接下来就是连接阶段啦。就是将整个工程的.obj文件以及库函数连接成最终的一个.bin(或者是.hex之类的)可执行文件。
放到合适的环境中,就可以执行这个文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