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查看sqlServer查询语句的执行效率
使用语句查询SQL Server执行过的语句及执行效率
SELECTTOP1000
ST.textAS'执行的SQL语句',
QS.execution_countAS'执行次数',
QS.total_elapsed_timeAS'耗时',
QS.total_logical_readsAS'逻辑读取次数',
QS.total_logical_writesAS'逻辑写入次数',
QS.total_physical_readsAS'物理读取次数',
QS.creation_timeAS'执行时间',
QS.*
FROMsys.dm_exec_query_statsQS
CROSSAPPLY
sys.dm_exec_sql_text(QS.sql_handle)ST
--WHEREQS.creation_timeBETWEEN'2015-08-0100:00:00'AND'2015-09-0211:00:00'
ORDERBY
QS.creation_timeDESC
⑵ 简单的SqlServer语句求解释!!!
--从sc表中获取每个cno的数量
Selectcno,count(sno)--获取cno,及每个cno的数量
Fromsc--表名
Groupbycno;--按cno分组
⑶ sql语句 sqlserver
朋友,sqlserver中不允许有两条相同的数据行存在,当你在插入数据时,如果插入的两条相同数据,系统将提示你:“列信息不足!”,这时候你只要插入一行自动增长行作为主键即可解决此问题,所以你这个问题只能查询一个相对相同的值,即是:一行中大部分字段相同的情况,语句如下:
select * from table1 a,table1 b where a.id =b.id and a.col1=b.col1 and a.col2 = b.col2;
这是一个自联接,即:表自己与自己作联接查询,如果还要查的更精确,可以在where后面加更多的字段来确定选定的行。
请好好理解这些概念,祝你成功 ^ ^)
⑷ 如何查看sqlserver执行计划来判断SQL语句效率
对于执行计划,特别是2008,先看看有没有丢失索引。然后看执行计划里面的图标,哪个的百分比是最大的。重点优化那个。还要看有没有表扫描、聚集索引扫描等。执行计划是一本书才勉强说得完的东西。
⑸ sql语句分析。(名牌大学考试题)
首先要说,这些语法都是基于SQLSERVER数据库的语法,DATEDIFF TOP等,在ORACLE等其他数据库是没有的。
1. 主要是datediff函数的用法,获取两个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可以得到年月日小时分秒等等,可以参看这个函数的说明。
这里第一个参数表示获取时间差的类型,minute表示获取两个日期的时间差是分钟。
第二个参数是起始时间,第二个是截止时间,都是datetime类型。
getdate(),获取当前时间的函数。
我觉得你这个语句写的有问题。第一,参数minute,不需要使用单引号,如果使用了单引号,参数就错误了,因为datediff第一个参数不是字符型的。
第二,datediff的函数第二个日期是开始时间,第二个是结束时间,你这个正好反了。
SQL: select * from 日程安排 where datediff(minute,f开始时间,getdate())>5
这个的意思是当前时间已经超过了开始时间5分钟的,会显示出来,而不是提前5分钟提醒。
提前五分钟提醒:SQL: select * from 日程安排 where datediff(minute,getdate(), f开始时间) < 5
距离当前时间小于5分钟的记录,才是提前5分钟提醒。
2.
select top 10 b.* from (select top 20 主键字段,排序字段 from 表名 order by 排序字段 desc) a,表名 b where b.主键字段= a.主键字段 order by a.排序字段
先看from括号内的语句:select top 20 主键字段,排序字段 from 表名 order by 排序字段 desc,按照排序字段降序排列取出前20行数据。
然后再整体看,把表和这个20行数据关联,那么能取到的最大范围也就是这20行了。
然后取出前10行,我不知道这个为什么叫做分页查询,因为根本没有每页多少行以及第几页的参数在。这个语句就是按照排序字段倒叙排列的前20行,然后在按照排序字段正序排列从这前20行中取出前10行。实际上就是取出了按照排序字段倒叙排列的第11-20行的数据并正序排列。
3.内连接:实际上就是两表直接连接,取出连接成立的所有数据。语法使用Inner join
距离:有学生表:student : student_id , student_name
001 张三
002 李四
003 王五
成绩表: score : course_id student_id score
课程1 001 85
课程2 001 85
课程1 002 80
课程2 002 90
查询学生选课成绩,显示 student_name, course_id, score
select a.student_name, b.course_id, b.score
from student a inner join score b on a.student_id = b.student_id
查询结果 student_name, course_id, score
张三 课程1 85
张三 课程2 85
李四 课程1 80
李四 课程2 90
可以看到,直接符合连接条件的数据,都会被选择出来,而王五,因为在成绩表没有成绩,所以查询结果并没有王五的数据。
4.外连接,left join, right join,分别是左外连接和右外连接。
就是以一个表为主,而另一个表为辅。主表的数据都会被查询出来,而符合两表连接条件,那么辅表的数据就会显示,否则,为空(NULL)
还以上表和上述语句为例,查询所有学生的成绩清单,没有成绩显示空,但是学生要显示。
select a.student_name, b.course_id, b.score
from student a left join score b on a.student_id = b.student_id
查询结果:
student_name course_id score
张三 课程1 85
张三 课程2 85
李四 课程1 80
李四 课程2 90
王五 NULL NULL
可以看到,虽然连接条件王五这条并不成立,但是王五的数据一样会被显示出来,只是成绩表的相关数据位空。
有连接和左连接一样,把上面的顺序换过来,效果相同
select a.student_name, b.course_id, b.score
from score b right join student a on a.student_id = b.student_id
⑹ SQLSERVER 语句 求解
select * from [table] t where id=(select top 1 id from [table] where typeid=t.typeid order by newid())
--id是主键
⑺ sqlserver 语句(高分悬赏)!关键字:asp.net ,datalist!解决好的,追加100分,财富多!
select top 10 ID,case when len(info)>15 then left(info,15)+'...' when len(info)<15 then info end as info from tb_info order by id desc
case ... end 后面那个 as info 一定要加,否则返回的查询没有名字叫 info 的列,当然会报错。
⑻ 如何对变异的sql语句做解析处理
优化SQL查询:如何写出高性能SQL语句1、首先要搞明白什么叫执行计划?执行计划是数据库根据SQL语句和相关表的统计信息作出的一个查询方案,这个方案是由查询优化器自动分析产生欀如一条SQL语句如果用来从一个10万条记录的表中查1条记录,那查询优化器会选择“索引查找”方式,如果该表进行了归档,当前只剩下5000条记录了,那查询优化器就会改变方案,采用“全表扫描”方式。可见,执行计划并不是固定的,它是“个性化的”。产生一个正确的“执行计划”有两点很重要:(1)SQL语句是否清晰地告诉查询优化器它想干什么?(2)查询优化器得到的数据库统计信息是否是最新的、正确的?2、统一SQL语句的写法对于以下两句SQL语句,程序员认为是相同的,数据库查询优化器认为是不同的。select*fromalselect*Fromal其实就是大小写不同,查询分析器就认为是两句不同的SQL语句,必须进行两次解析。生成2个执行计划。所以作为程序员,应该保证相同的查询语句在任何地方都一致,多一个空格都不行!3、不要把SQL语句写得太复杂我经常看到,从数据库中捕捉到的一条SQL语句打印出来有2张A4纸这么长。一般来说这么复杂的语句通常都是有问题的。我拿着这2页长的SQL语句去请教原作者,结果他说时间太长,他一时也看不懂了。可想而知,连原作者都有可能看糊涂的SQL语句,数据库也一样会看糊涂。一般,将一个Select语句的结果作为子集,然后从该子集中再进行查询,这种一层嵌套语句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根据经验,超过3层嵌套,查询优化器就很容易给出错误的执行计划。因为它被绕晕了。像这种类似人工智能的东西,终究比人的分辨力要差些,如果人都看晕了,我可以保证数据库也会晕的。另外,执行计划是可以被重用的,越简单的SQL语句被重用的可能性越高。而复杂的SQL语句只要有一个字符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解析,然后再把这一大堆垃圾塞在内存里。可想而知,数据库的效率会何等低下。4、使用“临时表”暂存中间结果简化SQL语句的重要方法就是采用临时表暂存中间结果,但是,临时表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将临时结果暂存在临时表,后面的查询就在tempdb中了,这可以避免程序中多次扫描主表,也大大减少了程序执行中“共享锁”阻塞“更新锁”,减少了阻塞,提高了并发性能。5、OLTP系统SQL语句必须采用绑定变量select*>’2010-10-2000:00:01′select*>’2010-09-2200:00:01′以上两句语句,查询优化器认为是不同的SQL语句,需要解析两次。如果采用绑定变量select*>@chgtime@chgtime变量可以传入任何值,这样大量的类似查询可以重用该执行计划了,这可以大大降低数据库解析SQL语句的负担。一次解析,多次重用,是提高数据库效率的原则。6、绑定变量窥测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绑定变量对大多数OLTP处理是适用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在where条件中的字段是“倾斜字段”的时候。“倾斜字段”指该列中的绝大多数的值都是相同的,一张人口调查表,其中“民族”这列,90%以上都是汉族。那么如果一个SQL语句要查询30岁的汉族人口有多少,那“民族”这列必然要被放在where条件中。这个时候如果采用绑定变量@nation会存在很大问题。试想如果@nation传入的第一个值是“汉族”,那整个执行计划必然会选择表扫描。然后,第二个值传入的是“布依族”,按理说“布依族”占的比例可能只有万分之一,应该采用索引查找。但是,由于重用了第一次解析的“汉族”的那个执行计划,那么第二次也将采用表扫描方式。这个问题就是着名的“绑定变量窥测”,建议对于“倾斜字段”不要采用绑定变量。7、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begintranSQLServer中一句SQL语句默认就是一个事务,在该语句执行完成后也是默认commit的。其实,这就是begintran的一个最小化的形式,好比在每句语句开头隐含了一个begintran,结束时隐含了一个commit。有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显式声明begintran,比如做“插、删、改”操作需要同时修改几个表,要求要么几个表都修改成功,要么都不成功。begintran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它可以把若干SQL语句套在一起执行,最后再一起commit。好处是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但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无缺的。Begintran付出的代价是在提交之前,所有SQL语句锁住的资源都不能释放,直到commit掉。可见,如果Begintran套住的SQL语句太多,那数据库的性能就糟糕了。在该大事务提交之前,必然会阻塞别的语句,造成block很多。Begintran使用的原则是,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begintran套住的SQL语句越少越好!有些情况下可以采用触发器同步数据,不一定要用begintran。8、一些SQL查询语句应加上nolock在SQL语句中加nolock是提高SQLServer并发性能的重要手段,在oracle中并不需要这样做,因为oracle的结构更为合理,有undo表空间保存“数据前影”,该数据如果在修改中还未commit,那么你读到的是它修改之前的副本,该副本放在undo表空间中。这样,oracle的读、写可以做到互不影响,这也是oracle广受称赞的地方。SQLServer的读、写是会相互阻塞的,为了提高并发性能,对于一些查询,可以加上nolock,这样读的时候可以允许写,但缺点是可能读到未提交的脏数据。使用nolock有3条原则。(1)查询的结果用于“插、删、改”的不能加nolock!(2)查询的表属于频繁发生页分裂的,慎用nolock!(3)使用临时表一样可以保存“数据前影”,起到类似oracle的undo表空间的功能,能采用临时表提高并发性能的,不要用nolock。9、聚集索引没有建在表的顺序字段上,该表容易发生页分裂比如订单表,有订单编号orderid,也有客户编号contactid,那么聚集索引应该加在哪个字段上呢?对于该表,订单编号是顺序添加的,如果在orderid上加聚集索引,新增的行都是添加在末尾,这样不容易经常产生页分裂。然而,由于大多数查询都是根据客户编号来查的,因此,将聚集索引加在contactid上才有意义。而contactid对于订单表而言,并非顺序字段。比如“张三”的“contactid”是001,那么“张三”的订单信息必须都放在这张表的第一个数据页上,如果今天“张三”新下了一个订单,那该订单信息不能放在表的最后一页,而是第一页!如果第一页放满了呢?很抱歉,该表所有数据都要往后移动为这条记录腾地方。SQLServer的索引和Oracle的索引是不同的,SQLServer的聚集索引实际上是对表按照聚集索引字段的顺序进行了排序,相当于oracle的索引组织表。SQLServer的聚集索引就是表本身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它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也正因为此,插入一条记录,它的位置不是随便放的,而是要按照顺序放在该放的数据页,如果那个数据页没有空间了,就引起了页分裂。所以很显然,聚集索引没有建在表的顺序字段上,该表容易发生页分裂。曾经碰到过一个情况,一位哥们的某张表重建索引后,插入的效率大幅下降了。估计情况大概是这样的。该表的聚集索引可能没有建在表的顺序字段上,该表经常被归档,所以该表的数据是以一种稀疏状态存在的。比如张三下过20张订单,而最近3个月的订单只有5张,归档策略是保留3个月数据,那么张三过去的15张订单已经被归档,留下15个空位,可以在insert发生时重新被利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空位可以利用,就不会发生页分裂。但是查询性能会比较低,因为查询时必须扫描那些没有数据的空位。重建聚集索引后情况改变了,因为重建聚集索引就是把表中的数据重新排列一遍,原来的空位没有了,而页的填充率又很高,插入数据经常要发生页分裂,所以性能大幅下降。对于聚集索引没有建在顺序字段上的表,是否要给与比较低的页填充率?是否要避免重建聚集索引?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10、加nolock后查询经常发生页分裂的表,容易产生跳读或重复读加nolock后可以在“插、删、改”的同时进行查询,但是由于同时发生“插、删、改”,在某些情况下,一旦该数据页满了,那么页分裂不可避免,而此时nolock的查询正在发生,比如在第100页已经读过的记录,可能会因为页分裂而分到第101页,这有可能使得nolock查询在读101页时重复读到该条数据,产生“重复读”。同理,如果在100页上的数据还没被读到就分到99页去了,那nolock查询有可能会漏过该记录,产生“跳读”。上面提到的哥们,在加了nolock后一些操作出现报错,估计有可能因为nolock查询产生了重复读,2条相同的记录去插入别的表,当然会发生主键冲突。11、使用like进行模糊查询时应注意有的时候会需要进行一些模糊查询比如select*fromcontactwhereusernamelike‘%yue%’关键词%yue%,由于yue前面用到了“%”,因此该查询必然走全表扫描,除非必要,否则不要在关键词前加%,12、数据类型的隐式转换对查询效率的影响sqlserver2000的数据库一的程序在提交sql语句的时候,没有使用强类型提交这个字段的值,由sqlserver2000自动转换数据类型,会导致传入的参数与主键字段类型不一致,这个时候sqlserver2000可能就会使用全表扫描。Sql2005上没有发现这种问题,但是还是应该注意一下。13、SQLServer表连接的三种方式(1)MergeJoin(2)NestedLoopJoin(3)HashJoinSQLServer2000只有一种join方式——NestedLoopJoin,如果A结果集较小,那就默认作为外表,A中每条记录都要去B中扫描一遍,实际扫过的行数相当于A结果集行数xB结果集行数。所以如果两个结果集都很大,那Join的结果很糟糕。SQLServer2005新增了MergeJoin,如果A表和B表的连接字段正好是聚集索引所在字段,那么表的顺序已经排好,只要两边拼上去就行了,这种join的开销相当于A表的结果集行数加上B表的结果集行数,一个是加,一个是乘,可见mergejoin的效果要比NestedLoopJoin好多了。如果连接的字段上没有索引,那SQL2000的效率是相当低的,而SQL2005提供了Hashjoin,相当于临时给A,B表的结果集加上索引,因此SQL2005的效率比SQL2000有很大提高,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总结一下,在表连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连接字段尽量选择聚集索引所在的字段(2)仔细考虑where条件,尽量减小A、B表的结果集(3)如果很多join的连接字段都缺少索引,而你还在用SQLServer2000,赶紧升级吧。
⑼ SQLServer 数据库提示“错误的语法:"XXXX"必须是批处理中仅有的语句 ”报错的原因分析
一、报错的原因分析:
批处理必须以CREATE语句开始。也就是一个查询分析器里面只有一个批处理语句才是规范的语法。
因为CREATE DEFAULT、CREATE FUNCTION、CREATE PROCEDURE、CREATE RULE、CREATE SCHEMA、CREATE TRIGGER和CREATE VIEW语句不能在批处理中与其他语句组合使用。
所有跟在该批处理后的其他语句将被解释为第一个CREATE语句定义的一部分。
二、解决方法:
在代码之间加GO关键字分批即可。也可以重新建立一个查询来写这个批处理语句。
⑽ sqlserver executionstack怎么分析
1,victim-list没什么可分析的。
2,process-list中关于各个process的详细信息很重要。
3,再看process中的inputbuf。这个tag表明了process正在运行的语句,因此对于定位死锁非常重要。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比如上例中,inputbuf是一个存储过程,其中又嵌套了很多其他的存储过程,而我们需要在其中找出直接导致死锁的语句并优化,从而解决或减少死锁。自此我们已经有的信息是:导致死锁的语句由inputbuf中的语句调用,同时导致死锁的语句必定是对表MatchService的修改语句。如果存储过程很简单,到此DBA已经能够找到直接导致死锁的sql了,分析过程到此结束。而如果存储过程很复杂,则需要进一步分析。
4,现在再进一步考察tag, executionStack。executionStack表明了死锁发生时,由该process调用的,正在运行的所有sql。上例中有4条sql。同时仔细观察上例可以发生,两个process的executionStack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考察一个就可以了。另外,如果procname不为空则直接得到了sql,但上例中该tag为空。
我们可能还需要找出包含该sql的具体存储过程,然后进行优化。出了用sql查询外,推荐使用一个叫“SQL Search”的第三方工具,很方便,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