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参数化查询可以防止sql注入
首先:我们要了解SQL收到一个指令后所做的事情:
具体细节可以查看文章:Sql Server 编译、重编译与执行计划重用原理
在这里,我简单的表示为: 收到指令 -> 编译SQL生成执行计划 ->选择执行计划 ->执行执行计划。
具体可能有点不一样,但大致的步骤如上所示。
接着我们来分析为什么拼接SQL 字符串会导致SQL注入的风险呢?
首先创建一张表Users:
CREATE TABLE [dbo].[Users](
[Id] [uniqueidentifier] NOT NULL,
[UserId] [int] NOT NULL,
[UserName] [varchar](50) NULL,
[Password] [varchar](50) NOT NULL,
CONSTRAINT [PK_Users] PRIMARY KEY CLUSTERED
(
[Id] ASC
)WITH (PAD_INDEX = OFF, STATISTICS_NORECOMPUTE = OFF, IGNORE_DUP_KEY = OFF, ALLOW_ROW_LOCKS = ON, ALLOW_PAGE_LOCKS = ON) ON [PRIMARY]
) ON [PRIMARY]
插入一些数据:
INSERT INTO [Test].[dbo].[Users]([Id],[UserId],[UserName],[Password])VALUES (NEWID(),1,'name1','pwd1');
INSERT INTO [Test].[dbo].[Users]([Id],[UserId],[UserName],[Password])VALUES (NEWID(),2,'name2','pwd2');
INSERT INTO [Test].[dbo].[Users]([Id],[UserId],[UserName],[Password])VALUES (NEWID(),3,'name3','pwd3');
INSERT INTO [Test].[dbo].[Users]([Id],[UserId],[UserName],[Password])VALUES (NEWID(),4,'name4','pwd4');
INSERT INTO [Test].[dbo].[Users]([Id],[UserId],[UserName],[Password])VALUES (NEWID(),5,'name5','pwd5');
假设我们有个用户登录的页面,代码如下:
验证用户登录的sql 如下:
select COUNT(*) from Users where Password = 'a' and UserName = 'b'
这段代码返回Password 和UserName都匹配的用户数量,如果大于1的话,那么就代表用户存在。
本文不讨论SQL 中的密码策略,也不讨论代码规范,主要是讲为什么能够防止SQL注入,请一些同学不要纠结与某些代码,或者和SQL注入无关的主题。
可以看到执行结果:
这个是SQL profile 跟踪的SQL 语句。
注入的代码如下:
select COUNT(*) from Users where Password = 'a' and UserName = 'b' or 1=1—'
这里有人将UserName设置为了 “b' or 1=1 –”.
实际执行的SQL就变成了如下: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SQL注入成功了。
很多人都知道参数化查询可以避免上面出现的注入问题,比如下面的代码:
class Program
{
private static string connectionString = "Data Source=.;Initial Catalog=Test;Integrated Security=True";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gin("b", "a");
Login("b' or 1=1--", "a");
}
private static void Login(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using (SqlConnection conn = new Sql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
{
conn.Open();
SqlCommand comm = new SqlCommand();
comm.Connection = conn;
//为每一条数据添加一个参数
comm.CommandText = "select COUNT(*) from Users where Password = @Password and UserName = @UserName";
comm.Parameters.AddRange(
new SqlParameter[]{
new SqlParameter("@Password", SqlDbType.VarChar) { Value = password},
new SqlParameter("@UserName", SqlDbType.VarChar) { Value = userName},
});
comm.ExecuteNonQuery();
}
}
}
实际执行的SQL 如下所示:
exec sp_executesql N'select COUNT(*) from Users where Password = @Password and UserName = @UserName',N'@Password varchar(1),@UserName varchar(1)',@Password='a',@UserName='b'
exec sp_executesql N'select COUNT(*) from Users where Password = @Password and UserName = @UserName',N'@Password varchar(1),@UserName varchar(11)',@Password='a',@UserName='b'' or 1=1—'
可以看到参数化查询主要做了这些事情:
1:参数过滤,可以看到 @UserName='b'' or 1=1—'
2:执行计划重用
因为执行计划被重用,所以可以防止SQL注入。
首先分析SQL注入的本质,
用户写了一段SQL 用来表示查找密码是a的,用户名是b的所有用户的数量。
通过注入SQL,这段SQL现在表示的含义是查找(密码是a的,并且用户名是b的,) 或者1=1 的所有用户的数量。
可以看到SQL的语意发生了改变,为什么发生了改变呢?,因为没有重用以前的执行计划,因为对注入后的SQL语句重新进行了编译,因为重新执行了语法解析。所以要保证SQL语义不变,即我想要表达SQL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不是别的注入后的意思,就应该重用执行计划。
如果不能够重用执行计划,那么就有SQL注入的风险,因为SQL的语意有可能会变化,所表达的查询就可能变化。
在SQL Server 中查询执行计划可以使用下面的脚本:
DBCC FreeProccache
select total_elapsed_time / execution_count 平均时间,total_logical_reads/execution_count 逻辑读,
usecounts 重用次数,SUBSTRING(d.text, (statement_start_offset/2) + 1,
((CASE statement_end_offset
WHEN -1 THEN DATALENGTH(text)
ELSE statement_end_offset END
- statement_start_offset)/2) + 1) 语句执行 from sys.dm_exec_cached_plans a
cross apply sys.dm_exec_query_plan(a.plan_handle) c
,sys.dm_exec_query_stats b
cross apply sys.dm_exec_sql_text(b.sql_handle) d
--where a.plan_handle=b.plan_handle and total_logical_reads/execution_count>4000
ORDER BY total_elapsed_time / execution_count DESC;
Ⅱ mybatis 为什么可以防止sql注入
因为在mybatis中,”${xxx}”这样格式的参数会直接参与sql编译,从而不能避免注入攻击。但涉及到动态表名和列名时,只能使用“${xxx}”这样的参数格式,所以,这样的参数需要程序开发者在代码中手工进行处理来防止注入。
#xxx# 代表xxx是属性值,map里面的key或者是你的pojo对象里面的属性, ibatis会自动在它的外面加上引号,表现在sql语句是这样的 where xxx = 'xxx' ;
$xxx$ 则是把xxx作为字符串拼接到sql语句中, 比如 order by topicId , 语句这样写 ... order by #xxx# ibatis 就会翻译成order by 'topicId' (这样就会报错) 语句这样写 ... order by $xxx$ ibatis 就会翻译成 order by topicId
#将传入的数据都当成一个字符串,会对自动传入的数据加一个双引号。如:order by #user_id#,如果传入的值是111,那么解析成sql时的值为order by "111", 如果传入的值是id,则解析成的sql为order by "id".2. $将传入的数据直接显示生成在sql中。如:order by $user_id$,如果传入的值是111,那么解析成sql时的值为order by user_id, 如果传入的值是id,则解析成的sql为order by id
所以说#方式能够很大程度防止sql注入。
Ⅲ 什么叫做SQL注入,如何防止请举例说明。
所谓SQL注入式攻击,就是攻击者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的输入域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在某些表单中,用户输入的内容直接用来构造(或者影响)动态SQL命令,或作为存储过程的输入参数,这类表单特别容易受到SQL注入式攻击。常见的SQL注入式攻击过程类如: ⑴ 某个ASP.NET Web应用有一个登录页面,这个登录页面控制着用户是否有权访问应用,它要求用户输入一个名称和密码。 ⑵ 登录页面中输入的内容将直接用来构造动态的SQL命令,或者直接用作存储过程的参数。下面是ASP.NET应用构造查询的一个例子: System.Text.StringBuilder query = new System.Text.StringBuilder("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login = ’")。Append(txtLogin.Text)。Append("’ AND password=’")。Append(txtPassword.Text)。Append("’"); ⑶ 攻击者在用户名字和密码输入框中输入"’或’1’=’1"之类的内容。 ⑷ 用户输入的内容提交给服务器之后,服务器运行上面的ASP.NET代码构造出查询用户的SQL命令,但由于攻击者输入的内容非常特殊,所以最后得到的SQL命令变成: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login = ’’ or ’1’=’1’ AND password = ’’ or ’1’=’1’. ⑸ 服务器执行查询或存储过程,将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服务器中保存的身份信息进行对比。 ⑹ 由于SQL命令实际上已被注入式攻击修改,已经不能真正验证用户身份,所以系统会错误地授权给攻击者。 如果攻击者知道应用会将表单中输入的内容直接用于验证身份的查询,他就会尝试输入某些特殊的SQL字符串篡改查询改变其原来的功能,欺骗系统授予访问权限。 系统环境不同,攻击者可能造成的损害也不同,这主要由应用访问数据库的安全权限决定。如果用户的帐户具有管理员或其他比较高级的权限,攻击者就可能对数据库的表执行各种他想要做的操作,包括添加、删除或更新数据,甚至可能直接删除表。二、如何防范? 好在要防止ASP.NET应用被SQL注入式攻击闯入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只要在利用表单输入的内容构造SQL命令之前,把所有输入内容过滤一番就可以了。过滤输入内容可以按多种方式进行。 ⑴ 对于动态构造SQL查询的场合,可以使用下面的技术: 第一:替换单引号,即把所有单独出现的单引号改成两个单引号,防止攻击者修改SQL命令的含义。再来看前面的例子,“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login = ’’’ or ’’1’’=’’1’ AND password = ’’’ or ’’1’’=’’1’”显然会得到与“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login = ’’ or ’1’=’1’ AND password = ’’ or ’1’=’1’”不同的结果。 第二:删除用户输入内容中的所有连字符,防止攻击者构造出类如“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login = ’mas’ —— AND password =’’”之类的查询,因为这类查询的后半部分已经被注释掉,不再有效,攻击者只要知道一个合法的用户登录名称,根本不需要知道用户的密码就可以顺利获得访问权限。 第三:对于用来执行查询的数据库帐户,限制其权限。用不同的用户帐户执行查询、插入、更新、删除操作。由于隔离了不同帐户可执行的操作,因而也就防止了原本用于执行SELECT命令的地方却被用于执行INSERT、UPDATE或DELETE命令。 ⑵ 用存储过程来执行所有的查询。SQL参数的传递方式将防止攻击者利用单引号和连字符实施攻击。此外,它还使得数据库权限可以限制到只允许特定的存储过程执行,所有的用户输入必须遵从被调用的存储过程的安全上下文,这样就很难再发生注入式攻击了。 ⑶ 限制表单或查询字符串输入的长度。如果用户的登录名字最多只有10个字符,那么不要认可表单中输入的10个以上的字符,这将大大增加攻击者在SQL命令中插入有害代码的难度。 ⑷ 检查用户输入的合法性,确信输入的内容只包含合法的数据。数据检查应当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执行——之所以要执行服务器端验证,是为了弥补客户端验证机制脆弱的安全性。 在客户端,攻击者完全有可能获得网页的源代码,修改验证合法性的脚本(或者直接删除脚本),然后将非法内容通过修改后的表单提交给服务器。因此,要保证验证操作确实已经执行,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服务器端也执行验证。你可以使用许多内建的验证对象,例如RegularExpressionValidator,它们能够自动生成验证用的客户端脚本,当然你也可以插入服务器端的方法调用。如果找不到现成的验证对象,你可以通过CustomValidator自己创建一个。 ⑸ 将用户登录名称、密码等数据加密保存。加密用户输入的数据,然后再将它与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比较,这相当于对用户输入 的数据进行了“消毒”处理,用户输入的数据不再对数据库有任何特殊的意义,从而也就防止了攻击者注入SQL命令。 System.Web.Security.FormsAuthentication类有一个 ,非常适合于对输入数据进行消毒处理。 ⑹ 检查提取数据的查询所返回的记录数量。如果程序只要求返回一个记录,但实际返回的记录却超过一行,那就当作出错处理。
Ⅳ 什么是sql注入,怎么防止sql注入
原理
SQL注入攻击指的是通过构建特殊的输入作为参数传入Web应用程序,而这些输入大都是SQL语法里的一些组合,通过执行SQL语句进而执行攻击者所要的操作,其主要原因是程序没有细致地过滤用户输入的数据,致使非法数据侵入系统。
根据相关技术原理,SQL注入可以分为平台层注入和代码层注入。前者由不安全的数据库配置或数据库平台的漏洞所致;后者主要是由于程序员对输入未进行细致地过滤,从而执行了非法的数据查询。基于此,SQL注入的产生原因通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不当的类型处理;②不安全的数据库配置;③不合理的查询集处理;④不当的错误处理;⑤转义字符处理不合适;⑥多个提交处理不当。
攻击
当应用程序使用输入内容来构造动态sql语句以访问数据库时,会发生sql注入攻击。如果代码使用存储过程,而这些存储过程作为包含未筛选的用户输入的字符串来传递,也会发生sql注入。sql注入可能导致攻击者使用应用程序登陆在数据库中执行命令。相关的SQL注入可以通过测试工具pangolin进行。如果应用程序使用特权过高的帐户连接到数据库,这种问题会变得很严重。在某些表单中,用户输入的内容直接用来构造动态sql命令,或者作为存储过程的输入参数,这些表单特别容易受到sql注入的攻击。而许多网站程序在编写时,没有对用户输入的合法性进行判断或者程序中本身的变量处理不当,使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隐患。这样,用户就可以提交一段数据库查询的代码,根据程序返回的结果,获得一些敏感的信息或者控制整个服务器,于是sql注入就发生了。
防护
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永远不要信任用户的输入。对用户的输入进行校验,可以通过正则表达式,或限制长度;对单引号和
双"-"进行转换等。
2.永远不要使用动态拼装sql,可以使用参数化的sql或者直接使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查询存取。
3.永远不要使用管理员权限的数据库连接,为每个应用使用单独的权限有限的数据库连接。
4.不要把机密信息直接存放,加密或者hash掉密码和敏感的信息。
5.应用的异常信息应该给出尽可能少的提示,最好使用自定义的错误信息对原始错误信息进行包装
6.sql注入的检测方法一般采取辅助软件或网站平台来检测,软件一般采用sql注入检测工具jsky,网站平台就有亿思网站安全平台检测工具。MDCSOFT SCAN等。采用MDCSOFT-IPS可以有效的防御SQL注入,XSS攻击等。
Ⅳ 什么叫sql注入,如何防止sql注入
sql注入其实就是在这些不安全控件内输入sql或其他数据库的一些语句,从而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到吗影响到数据库的数据。防止sql注入,可以在接受不安全空间的内容时过滤掉接受字符串内的“'”,那么他不再是一条sql语句,而是一个类似sql语句的zifuc,执行后也不会对数据库有破坏。
如:下面这一段是找的
username = request("username") //获取用户名 这里是通过URL传值获取的
password = request("password") //获取密码 也是通过URL传值获取的
sql="select * from userlist where username = '" & username & "' and password = '" & password & "'"--------如果某个人知道某个用户名是admin,常常有人网站的管理员用户名就是admin,这是密码可以选用'or 1 or ',
那么sql="select * from userlist where username = 'admin' and password = '' or 1 or ''",显然1是恒真的,那么验证密码就通过了。补充:
防止的方式比较多,比如可以限制username,password中出现"'"这些字符,一般网站都是只允许数字,字符,下划线的组合,这可以通过javascript验证。也可以采取用存储过程代替sql拼接,等等。
Ⅵ 如何防止sql注入攻击
1,避免将用户提供的输入直接放入SQL语句中,最好使用准备好的语句和参数化查询,这样更加安全。
2,不要将敏感数据保存在纯文本中,加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私有或机密数据,这样可以提供另一级保护,以防止攻击者成功地排出敏感数据。
3,将数据库用户的功能设置为最低要求,这将限制攻击者在设法获取访问权限时可以执行的操作。
4,避免直接向用户显示数据库错误,攻击者可以使用这些错误消息来获取有关数据库的信息。
5,对访问数据库的Web应用程序使用防火墙,这样可以为面向Web的应用程序提供保护,可以帮助识别SQL注入尝试;根据设置,还可以帮助防止SQL注入尝试到达应用程序。
6,定期测试与数据库交互的Web应用程序,这样做可以帮助捕获可能允许SQL注入的新错误或回归。
7,将数据库更新为最新的可用修补程序,这可以防止攻击者利用旧版本中存在的已知弱点或错误。
Ⅶ 参数化查询为什么能够防止SQL注入
SQL注入主要的是因为文本框的内容和SQL连接以后会改变SQL的语义,例如文本框包含单引号什么的 参数化查询就可以将这些内容独立作为参数,本身的语句不会改变。
Ⅷ 什么是sql注入如何防止sql注入
SQL注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数据库攻击手段,同时也是网络世界中最普遍的漏洞之一,简单理解就是恶意用户通过在表单中填写包含SQL关键字的数据来使数据库执行非常规代码的过程。
问题来源是,SQL数据库的操作是通过SQL语句来执行的,而无论是执行代码还是数据项都必须写在SQL语句中,也就导致如果我们在数据项中加入了某些SQL语句关键字,比如SELECT、DROP等,这些关键字就很有可能在数据库写入或读取数据时得到执行。
解决方案
方案一:
采用预编译技术
使用预编译的SQL语句,SQL语句的语义不会是不会发生改变的。预编译语句在创建的时候就已经将指定的SQL语句发送给了DBMS,完成了解析,检查,编译等工作,所以攻击者无法改变SQL语句的结构,只是把值赋给?,然后将?这个变量传给SQL语句。当然还有一些通过预编译绕过某些安全防护的操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搜索一下。
方案二:
严格控制数据类型
在java、c等强类型语言中一般是不存在数字型注入的,因为在接受到用户输入id时,代码一般会做一个int id 的数据类型转换,假如我们输入的是字符串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下,程序就会报错。但是在PHP、ASP这些没有强调处理数据类型的语言,一般我们看到的接收id的代码都是如下等代码。
方案三:
对特殊的字符进行转义
数字型注入可以通过检查数据类型防止,但是字符型不可以,那么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特殊的字符进行转义了。比如在MySQL中我们可以对" '
"进行转义,这样就防止了一些恶意攻击者来闭合语句。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安全函数来转义特殊字符。如addslashes()等,但是这些函数并非一劳永逸,攻击者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绕过。
Ⅸ 为什么PrepareStatement可以防止sql注入
其实是预编译功能,用preparedstatement就会把sql的结构给数据库预编译。
SQL注入 攻 击 是利用是指利用 设计 上的漏洞,在目 标 服 务 器上运行 Sql语 句以及 进 行其他方式的 攻 击 ,
动态 生成 Sql语 句 时 没有 对 用 户输 入的数据 进 行 验证 是 Sql注入 攻 击 得逞的主要原因。
对 于 JDBC而言, SQL注入 攻 击 只 对 Statement有效, 对 PreparedStatement 是无效的, 这 是因 为 PreparedStatement 不允 许 在不同的插入 时间 改 变查询 的 逻辑结 构。
如 验证 用 户 是否存在的 SQL语 句 为 :
select count(*) from usertable where name='用 户 名 ' and pswd='密 码 '
如果在 用 户 名字段 中 输 入 ' or '1'='1' or '1'='1
或是在 密 码 字段 中 输 入 1' or '1'='1
将 绕过验证 ,但 这种 手段只 对 只 对 Statement有效, 对 PreparedStatement 无效。
PreparedStatement 相 对 Statement有以下 优 点:
1.防注入攻击
2.多次运行速度快
3.防止数据库缓冲区溢出
4.代 码 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