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stm32f407 dma传输数据错位是什么原因
LZ直接去买磷酸铁锂不就完了吗? 单节磷酸铁锂电池的标称电压是3.2V,空载3.7V,带载会降压,放电过程中,电压会维持在3.4V-3V,低于3V就没电了,放电截止电压2.5V。
㈡ 用DMA方式获取一帧数据后,存入一个缓冲区,从缓冲区读取数据发现每一帧都少3到4个点,为啥
申明一个数据,然后拷贝数据就行了啊。
char szData[1024]; // 申请1024个字节的数组szData
char* pData;// 假如从串口接收到的数据的指针为pData,数据长度为80个字节
memecpy(szData,pData,80);// 把收到的80个字节缓存到szData中
㈢ STM32 DMA问题
STM32的DMA有多路!例如F103zet6有DMA1
7路
DMA2
5路,共计12路DMA通道。
使用三个不同外设分别配置三个通道即可!要注意每个外设对应的通道是手册中固定的,不能自己定义。同时避开冲突的外设即可。
举例:ADC1,TIM2_CH3,TIM4_CH1三个外设通道可配置为DMA1_CH1
。使用此三个外设时必须配置为此通道,且此三个外设不可同时使能配置使用!
㈣ STM32 DMA 问题
下面的描述可以帮你理解DMA,具体使用自行查手册,读代码
DMA每一个通道可以视作一个独立的外设, 有一个源地址寄存器(),一个目标地址寄存器,
一个传输次数寄存器,若干控制寄存器
可以将传输过程视作一个额外的cpu在启动之后,开始执行如下代码:
UDdst * pDst; //UDdst可以是 u8 u16 u32 任意
UDsrc * pDst; //UDsrc 可以是 u8 u16 u32
while(TransCNT)
{
if(触发了一次传输) //一般来说指定了特定硬件功能(P2P,P2m,M2P)的话, 触发型号是外设电路给到DMA电路的,有时候启动传输会作为传输过程的第一个触发信号(比如用M2P模式发送若干数据至串口,启动时直接触发一次,后续触发则是传输完成时串口外设电路发送给DMA)
{
*pDst = *pSrc; TransCNT--;
if(源地址自动增 ==true)pSrc++;
if(目标地址自动增==true)pDst++;
}
}
㈤ STM32 H7 DMA循环工作状态时如何设置缓冲区大小
工作时是不能修改的吧。你可以等它中断触发后修改,或者暂停dma读出数据后修改。
㈥ stm32 DMA传送数据问题
判断发送标志位
我们自己发送的时候也是先看发送是否完成再发下一个
DMA也是
㈦ 关于STM32的ADC使用DMA时的设置问题
DMA_BufferSize用以定义指定DMA通道的DMA缓存的大小,不一定需要与通道数量一样,根据需要设置不同长度。
ADC多通道时,通道的数据会按顺序存在目标地址。
㈧ STm32的DMA实验问题
对于硬件uart(串口)来说收到的数据总是放到一个指定的寄存器,对于你这个case来说就是0x40004804这个地址,对于dma每次只能到这个地址来读取数据,所以对于dma源地址来说它是固定不变的。但是dma的目的地址是可以不断增加的。
㈨ 关于stm32串口使用DMA接收数据的问题
USART_DMACmd(USART2,USART_DMAReq_Tx,ENABLE); //使能串口2的DMA发送
/*等待DMA传输完成,实际应用中,传输数据期间,可以执行另外的任务 */
while(1)
{
if(DMA_GetFlagStatus(DMA1_FLAG_TC7)!=RESET) //判断通道7传输完成
{
SZ_STM32_LED1Toggle();
SZ_STM32_LED2Toggle();
DMA_ClearFlag(DMA1_FLAG_TC7);//清除通道7传输完成标志
}
看不到你写的程序 给你个DMA中断提示
㈩ stm32 多路AD转换采用DMA方式,不稳定,模拟量已经没有变了,但是多次转换的数值却不一样,会有10%多的跳变
你把AD的采样时间搞常一些,ADC_SampleTime大些;如果还不行估计是AD供电的VDDA和VSSA不够稳定,你测下,在采样的同时,VDDA和VSSA两端的电压是否变化,如果变化比较大,你就需要从新设计下这个电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