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通过dos命令修复磁盘错误
一日朋友的电脑无法启动了,急呼笔者前去诊治。开机查看,显示如下信息:
starting
windows
98…
unknown
flash
type.
em
disk
disk
i/o
error
replace
the
disk,
and
then
press
any
key.
这是我第二次遇到同样的故障了。记得上次我曾先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又重新安装了windows
98系统及部分常用软件,花费了好几个钟头,尤其是安装这台机器的旧声卡驱动程序更是费了好大劲,难道这次又要重复一遍上次繁杂的步骤?一想起这些就有点不寒而栗,于是我决定找到一个更简便的解决办法。
我先尝试从软盘引导,成功,又试着进入c盘,用dir命令可列出文件目录,疑是c区上的引导文件被破坏,便执行了“sys
a:
c:”命令传递系统,完成后重新启动机器,故障依旧。
我想,硬盘无法引导,一般跟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出了问题有很大关系,而且我还依稀记得用“fdisk/mbr”命令可修复大部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何不赶快试试!于是立即从软盘启动,先执行了“fdisk/mbr”命令,再用“sys
a:
c:”传递系统文件,完成后重启电脑,c盘果然引导成功。可遗憾的是此时只能进入dos状态,无法继续启动windows
98。再仔细查看系统引导文件,发现其中的msdos.sys的字节数小了许多,修改此文件的属性后用edit查看其内容,果然少了许多命令行。我马上从另一台能正常启动的机器了一个msdos.sys文件,再次重启电脑,终于出现了
windows
98的界面,而且系统也恢复如初了。
从这次经历我总结出,在硬盘不能启动时,不要着急,要认真分析并一步一步地查找原因,试着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虽然对硬盘重新分区、格式化再重装系统可以彻底地解决问题,但费时费力,还破坏了原有的系统及数据,往往得不偿失。(主:以上是网上找的不是我写的!)
如果你动过机箱内硬件
现看看bois是否检查到你硬盘
如果没有的话就拔下硬盘与主板连接的电源线和排线
再重新插好
开机看看行不~
不行就格式化硬盘或叫师傅看看
B. 求硬盘分区表修复完全步骤,DOS命令
使用Fdisk.exe对硬盘进行分区步骤:
[1]使用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系统;
[2]显示"A:\>"后运行a:fdisk命令进入Fdisk程序;
[3]在Microsoft
Windows
98
Start
Up
Menu菜单下选择<1.Start
Computer
with
CD-ROM
Support>选项;
[4]如果待分区硬盘已有分区先删除有关分区,否则进入[5]。删除分区步骤如下:
<选择<4.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显示当前分区情况,其中,Partition为分区,Status为分区激活状态(A为激活),TYPE为DOS分区标识(PRI
DOS主DOS分区/EXT
DOS扩展分区),Volume
Label为卷标,Mbytes为空间大小,System为分区类型(如FAT32)
<选择<3.Delete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删除分区或逻辑盘。删除分区应当按以下顺序删除:Non-DOS
Partition(非DOS分区)>Logical
DOS
Drive(逻辑盘)>Extented
DOS
Partition(扩展DOS分区)>Primary
DOS
Partition(主DOS分区)。删除分区或逻辑盘时看提示输入正确的分区与卷标
[5]创建分区步骤如下:
<选择<4.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显示当前分区情况。若有分区存在,返回[4],否则接下一步
<选择<1.Create
Partition
DOS
Partition>创建主DOS分区,空间大小、分区类型以及卷标按配置文档设置。(注意,DOS下仅创建FAT32一个分区,其余规划分区将待系统安装完毕后使用Windows
2000进行分区)
[6]选择<2.Set
Active
Partition>选择激活分区。(按[5]步骤只有一个分区可以激活)
[7]退出Fdisk程序,重新启动。
C. dos下的磁盘格式化命令和恢复格式化命令是什么
3.格式:format〈盘符:〉[/s][/4][/q]
4.使用说明:
(1)命令后的盘符不可缺省,若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则会如下列提示:warning:all
data
on
non
——removable
disk
drive
c:will
be
lost
!
proceed
with
format
(y/n)?
(警告:所有数据在c盘上,将会丢失,确实要继续格式化吗?)
(2)若是对软盘进行格式化,则会如下提示:insert
mew
diskette
for
drive
a;
and
press
enter
when
ready…
(在a驱中插入新盘,准备好后按回车键)。
(3)选用[/s]参数,将把dos系统文件io.sys、msdos.sys及command.com复制到磁盘上,使该磁盘可以做为dos启动盘。若不选用/s参数,则格式化后的磁盘只能读写信息,而不能做为启动盘;
(4)选用[/4]参数,在1.2mb的高密度软驱中格式化360kb的低密度盘;
(5)选用[/q]参数,快速格式化,这个参数并不会重新划分磁盘的磁道和扇区,只能将磁盘根目录、文件分配表以及引导扇区清成空白,因此,格式化的速度较快。
(6)选用[/u]参数,表示无条件格式化,即破坏原来磁盘上所有数据。不加/u,则为安全格式化,这时先建立一个镜象文件保存原来的fat表和根目录,必要时可用unforrmat恢复原来的数据。
(二)unformat恢复格式化命令
1.功能:对进行过格式化误操作丢失数据的磁盘进行恢复。
2.类型:外部命令
3.格式:unformat〈盘符〉[/l][/u][/p][/test]
4.使用说明:用于将被“非破坏性”格式化的磁盘恢复。根目录下被删除的文件或子目录及磁盘的系统扇区(包括fat、根目录、boot扇区及硬盘分区表)受损时,也可以用unformat来抢救。
(1)选用/l参数列出找到的子目录名称、文件名称、大孝日期等信息,但不会真的做format工作。
(2)选用/p参数将显示于屏幕的报告(包含/l参数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送到打印机。运行时屏幕会显示:“print
out
will
be
sent
to
lpt1”
(3)选用/test参数只做模拟试验(test)不做真正的写入动作。使用此参数屏幕会显示:“simulation
only”
(4)选用/u参数不使用mirror映像文件的数据,直接根据磁盘现状进行unformat。
(5)选用/psrtn;修复硬盘分区表。
若在盘符之后加上/p、/l、/test之一,都相当于使用了/u参数,unformat会“假设”此时磁盘没有mirror映像文件。
注意:unformat对于刚format的磁盘,可以完全恢复,但format后若做了其它数据的写入,则unformat就不能完整的救回数据了。
unformat并非是万能的,由于使用unformat会重建fat与根目录,所以它也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操作不当可能会扩大损失,如果仅误删了几个文件或子目录,只需要利用undelete就够了
D. 硬盘坏道修复的cmd命令
1、点击开始,运行, 输入cmd , 然后在DOS提示符下输入:
chkdsk C: /f (C是指你要修复的那个磁盘盘符)
(4)dos修复硬盘命令扩展阅读:
硬盘日常保养的方法:
1、保持电脑工作环境清洁
硬盘以带有超精过滤纸的呼吸孔与外界相通,它可以在普通无净化装置的室内环境中使用,若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会被吸附到PCBA的表面、主轴电机的内部以及堵塞呼吸过滤器,因此必须防尘。还有环境潮湿、电压不稳定都可能导致硬盘损坏。
2、养成正确关机的习惯
硬盘在工作时突然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还会使磁头不能正确复位而造成硬盘的划伤。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机。
3、正确移动硬盘,注意防震
移动硬盘时最好等待关机十几秒硬盘完全停转后再进行。在开机时硬盘高速转动,轻轻的震动都可能盘片与读写头相互磨擦而产生磁片坏轨或读写头毁损。所以在开机的状态下,千万不要移动硬盘或机箱,最好等待关机十几秒硬盘完全停转后再移动主机或重新启动电源。
可避免电源因瞬间突波对硬盘造成伤害。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一下,尽量减少震动。
注意:硬盘厂商所谓的“抗撞能力”或“防震系统”等,指在硬盘在未启动状态下的防震、抗撞能力,而非开机状态。
4、保养读写过程中且忌断电
硬盘的转速大都是5400转和7200转,SCSI硬盘更在10000到15000转,在进行读写时,整个盘片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中,如果忽然切断电源,将使得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从而导致硬盘出现坏道甚至损坏,也经常会造成数据流丢失。
所以在关机时,一定要注意机箱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没有闪烁,即硬盘已经完成读写操作之后才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关闭电脑。硬盘指示灯闪烁时,一定不可切断电源。如果是移动硬盘,最好要先执行硬件安全删除,成功后方可拔掉。
5、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硬盘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有时候严重集尘或是空气湿度过大,都会造成电子元件短路或是接口氧化,从而引起硬盘性能的不稳定甚至损坏。
6、防止受震动
硬盘是十分精密的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时候,磁头与盘片也是接触的。硬盘在工作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容易造成磁头与资料区相撞击,导致盘片资料区损坏或刮伤磁盘,丢失硬盘内所储存的文件数据。
因此,在工作时或关机后主轴电机尚未停顿之前,千万不要搬动电脑或移动硬盘,以免磁头与盘片产生撞击而擦伤盘片表面的磁层。此外,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也要加倍小心,防止过分摇晃或与机箱铁板剧烈碰撞。
7、减少频繁操作
如果长时间运行一个程序(如大型软件或玩游戏),或是长期使用BT等下载软件,这时就要注意了,这样磁头会长时间频繁读写同一个硬盘位置(即程序所在的扇区),而使硬盘产生坏道。
另外,如果长时间使用一个操作系统,也会使系统文件所在的硬盘扇区(不可移动)处于长期读取状态,从而加快该扇区的损坏速度。当然,最好是安装有两个或以上的操作系统交替使用,以避免对硬盘某个扇区做长期的读写操作。
8、恰当的使用时间
在一天中,特别是夏天高温环境下。最好不要让硬盘的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而且不要连续工作超过8个小时,应该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关闭电脑,让硬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9、定期整理碎片
硬盘工作时会频繁地进行读写操作,同时程序的增加、删除也会产生大量的不连续的磁盘空间与磁盘碎片。当不连续磁盘空间与磁盘碎片数量不断增多时,就会影响到硬盘的读取效能。如果数据的增删操作较为频繁或经常更换软件。
则应该每隔一定的时间(如一个月)就运行Windows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进行磁盘碎片和不连续空间的重组工作,将硬盘的性能发挥至最佳。
10、使用稳定的电源供电
一定要使用性能稳定的电源,如果电源的供电不纯或功率不足,很容易就会造成资料丢失甚至硬盘损坏。
11、不要强制性关机
强制关机会使硬盘与指针产生强烈的摩擦,长期这样的话,硬盘会丢失信息,所以,一定要正确关机。
硬盘是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重要部件,计算机工作所用到的全部文件系统和数据资料的绝大多数部存储在硬盘中,同时,硬盘也足产生计算机软故障最主要的地方。所以硬盘就需要做好日常的维护,提高硬盘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E. 我想在DOS模式下检查一下硬盘,应该用什么命令
SACNDISK
2.语法详解
scandisk
scandisk
[drive:
|
/all]
[/checkonly
|
/autofix
[/nosave]]
[/surface]
scandisk
drive:/drvspace.nnn
[/checkonly
|
/autofix[/nosave]]
scandisk
/fragment
[drive:]filename
scandisk
/undo
[undodrive:]
3.参数说明
/all:检查所有的磁盘(不包括网络磁盘)。
/autofix:发现损坏的簇时,会把它们存放在FileXXX.CHK文件中,其中XXX由0到9999。
/checkonly:对磁盘进行了检测,但没有修复任何被损坏的数据。
/custom:使用该参数,命令会参考Scandisk.ini文件中的[custom]段落中的设定。
/nosave:使用/Autofix参数,删除丢失了族比保存文件更好。
/nosummary:不显示磁盘修复后的报告,直接返回DOS提示符。
/surface:执行表面扫描任务。
/mono:以黑白方式显示。
drive:默认的当前驱动器。
undodrive:该磁盘包含了撤消功能。
/clip:缩短长文件名到正常的8.3制格式。
/mount:装载压缩卷。
/nolost:不提示进行表面扫描,对本地磁盘不进行检查。
/text:Same
as
/NOUI.
(?)
/time:在进行表面扫描时,标记扇区比通常读取数据所花时间更长。些扇区可能完全的损坏了。就像在Scandisk.INI文件中的“ScanTime
Out=On”一样。
4.例举说明
例子1:要对C盘进行检测,C盘为非压缩磁盘,执行以下命令:
scandisk
c:
此时,SCANDISK将启动并检查系统是否存在错误。检查项目包括“Media
descriptor”(媒体描述符)、“File
allocation”(文件分配)、“Directory
Structure”(目录结构)、“File
system”(文件系统)、“Free
Space”(剩余空间)和“Surface
Scan”(表面检查)这几条。
每当检测到错误,它都会给你选择提示:“Fix
it”或“Don't
Fix
it”,选中“Fix
it”(修复)后,SCANDISK将会自动修复其错误。这样,一直等到每条错误都被修复,将会出现两条选择:“View
Log”和“EXIT”。选中“View
Log”,在随后的提示框中选择“OVERWRITE”(对象是Scandisk.log文件),然后“确定”。再按组合键“Ctrl+Alt+Del”
重启计算机即可。
注意:一定要在“View
Log”中将原有的Scandisk.log覆盖一遍。只有这样,才能使该文件保留修复后的正确扫描信息,使修复操作有效。
例子2:要对E盘进行检测,E盘为压缩磁盘,执行以下命令:
scandisk
e:
对于一个压缩磁盘,SCANDISK将首先检查其宿主磁盘(Host
Drive)。因为压缩磁盘并不是真正的磁盘驱动器,它以压缩卷文件(CVF)的形式存放在宿主磁盘上,压缩磁盘上的文件是否有效取决于其宿主磁盘,如果宿主磁盘发生错误,将导致压缩磁盘数据的损坏。检测宿主磁盘可以解决可能导致压缩磁盘错误的问题,然后才能有效地处理压缩磁盘上可能出现的错误。其操作与上面介绍的对非压缩磁盘的检测类似。
如果检测没有发现问题,在出现的对话界面中选择“Next
Drive”,对压缩驱动器进行检测。
F. 如何用DOS命令进行磁盘修复
开机时出现“operating
system
not
found”,“invalid
partition
table”。
windows98
DOS下输入fsisk.exe
/mbr
如果是win2000/xp的话进入恢复控制台,输入fixmbr回车后按Y确定
不知道怎样进控制台的就找个专业的工程师帮你!
如果你有超级启动盘的话
进入dos下
输入就可以了!
应该是装了系统没有激活硬盘!
G. DOS下修复磁盘坏道的命令是什么
最简单的方法:开始,运行, 输入cmd , 然后在DOS下输入:
chkdsk C: /f (C是指你要修复的那个磁盘盘符)
CHKDSK [volume[[path]filename]]] [/F] [/V] [/R] [/X] [/I] [/C] [/L[:size]]
volume 指定驱动器(后面跟一个冒号)、装入点或卷名。
filename 仅用于 FAT/FAT32: 指定要检查是否有碎片的文件。
/F 修复磁盘上的错误。
/V 在 FAT/FAT32 上: 显示磁盘上每个文件的完整路径和名称。
在 NTFS 上: 如果有清除消息,将其显示。
/R 查找不正确的扇区并恢复可读信息(隐含 /F)。
/L:size 仅用于 NTFS: 将日志文件大小改成指定的 KB 数。
如果没有指定大小,则显示当前的大小。
/X 如果必要,强制卷先卸下。
卷的所有打开的句柄就会无效(隐含 /F)。
/I 仅用于 NTFS: 对索引项进行强度较小的检查。
/C 仅用于 NTFS: 跳过文件夹结构的循环检查。
/I 和 /C 命令行开关跳过卷的某些检查,减少运行 Chkdsk 所需的时间。
H. 如何用DOS命令修复移动硬盘
工具:DOS系统,mhdd,pq,scandisk等。
在DOS系统中修复硬盘的命令有以下几个:
内部命令,可以直接使用,chkdsk命令
chkdsk [volume:][[Path] FileName][/f][/v][/r][/x][/i][/c][/l[:size]]
MS-DOS命令参数
volume:指定驱动器号(冒号分隔)、装入点或卷名。
[Path} FileName]指定需要 chkdsk 检查碎片整理的文件或文件集的位置和名称使用通配符(* 和 ?)可以指定多个文件。
/f修复磁盘上的错误。必须锁定磁盘。如果 chkdsk 无法锁定驱动器,则会显示一条消息,询问您是否希望在下次重新启动计算机时检查该驱动器。
/v当检查磁盘时,显示所有目录中每个文件的名称。
/r找到坏扇区并恢复可读取的信息。必须锁定磁盘。
/x仅在 NTFS 上使用。如果必要,首先强制卸载卷。该驱动器的所有打开句柄都无效。/x 还包含了/f 的功能。
/i仅随 NTFS 使用。对索引项执行充分检查,降低运行 chkdsk 的所用时间量。
/c仅随 NTFS 使用。跳过文件夹结构中的周期检查,减少运行 chkdsk 所需的时间量。
/l[:size]仅随 NTFS 使用。将日志文件的大小更改为由用户输入的大小。如果省略该参数,则 /l 会显示当前日志文件的大小。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
I. 引导分区修复的Dos命令
1。分区前,先得准备一张能够在A驱启动电脑的系统盘,盘里得有FDISK.EXE文件。
2。确信CMOS中"BOOT
SEQUENCE(启动顺序)"参数为“A,C”。插入启动盘,开机,至屏幕出现A:\>下键入:FDISK。回车,屏幕显示FDISK命令主菜单(FDISK
Options)选择3,删除原有分区。共4个选项。删除分区的规则依次是,删除非DOS分区,删除逻辑分区,删除扩展分区,删除基本分区。因此得按4321的顺序进行。
3。各个分区的大小自定。在FDISK命令主菜单中选择1,回车,建立DOS分区;屏幕显示建立分区菜单,共3个选项。建立分区的规则是123的顺序。建立DOS分区,选择建立菜单的1,回车。屏幕显示很多(汗~~)选择Y,就是所有区都划为C盘;选择N,才是选择分几个区。选择N,回车。又显示N多Englisn~~这是系统显示硬盘总容量,同时提问基本DOS分区(C盘)占多大?键入拟给盘区容量数值,或占百分比,回车,屏幕显示重新分后C盘的信息,表示基本DOS分区已经建立好,按Esc返回到FDISK命令主菜单。建立扩展DOS分区和逻辑驱动器,选择FDISK命令主菜单中的1,回车,屏幕显示建立分区菜单;再选择2,回车。屏幕显示已经分出C盘后的当前硬盘信息,N多英文~~因为硬盘只能有一个基本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所以如果不想使用非DOS分区,就按回车确认,将建立基本分区后的所有剩余硬盘空间全部作为扩展分区。千万不要改[]中的硬盘剩余字节数,要不剩余数值变小,你就亏大了~回车,屏幕显示在扩展DOS分区中建立逻辑驱动器的提示。。。。。就是系统询问在扩展分区中怎么分逻辑驱动器。如果设一个D盘,就按回车;如想多分,就输入给D盘的硬盘容量数值,回车。屏幕又显示分给的D盘信息,表示逻辑D盘已经建立,剩余空间给E盘,若想再分,就键入给E盘的数值,以次类推。全部应派容量分配完毕后,屏幕显示扩展分区中所有逻辑驱动器的信息。按Esc返回FDISK主菜单,系统用闪动的“Warning"提示还必须设置活动分区。建立活动分区,选择FDISK命令主菜单的2,回车。屏幕显示建立活动分区菜单,在空格[]内键入1:这时只能键入1,即将基本DOS分区设置为活动分区,回车。屏幕显示已设置好的活动分区信息:Status项下出现A,表示基本分区已被激活。按Esc返回主菜单。再按Esc,退出FDISK命令,屏幕显示将重启动电脑,此时DOS系统盘应在A驱中。电脑重启,等出现盘符A:\>,即宣告硬盘分区结束。
J. Win8下用DOS命令修复硬盘怎么做
1、点击开始,运行, 输入cmd , 然后在DOS提示符下输入:
chkdsk C: /f (C是指你要修复的那个磁盘盘符)
2、dos下修复命令包括全部参数:CHKDSK [volume[[path]filename]]] [/F] [/V] [/R] [/X] [/I] [/C] [/L[:size]]
volume 指定驱动器(后面跟一个冒号)、装入点或卷名。
filename 仅用于 FAT/FAT32: 指定要检查是否有碎片的文件。
/F 修复磁盘上的错误。
/V 在 FAT/FAT32 上: 显示磁盘上每个文件的完整路径和名称。
在 NTFS 上: 如果有清除消息,将其显示。
/R 查找不正确的扇区并恢复可读信息(隐含 /F)。
/L:size 仅用于 NTFS: 将日志文件大小改成指定的 KB 数。
如果没有指定大小,则显示当前的大小。
/X 如果必要,强制卷先卸下。
卷的所有打开的句柄就会无效(隐含 /F)。
/I 仅用于 NTFS: 对索引项进行强度较小的检查。
/C 仅用于 NTFS: 跳过文件夹结构的循环检查。
/I 和 /C 命令行开关跳过卷的某些检查,减少运行 Chkdsk 所需的时间。
3、chkdsk命令仅仅是修复表面的数据错误,远远不如期望的这么强大。真正的物理性坏道根本无能为力。如果硬盘真正出现严重的连续坏道,首先备份重要数据,及时更换硬盘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