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查看华为H3C路由器的日志
华三路由器上查看日志,
其实很简单的.
在超级终端下,直接用
dis
logbuffer
就行了.
如果是通过telnet的,
还需要在<>模式入
ter
mon
ter
d
然后再在[]模式下输入:
dis
logbufer
=======给你一个客户的示例:
<h3c>
<h3c>dis
log
<h3c>dis
logbuffer
Logging
buffer
configuration
and
contents:enabled
Allowed
max
buffer
size
:
1024
Actual
buffer
size
:
512
Channel
number
:
4
,
Channel
name
:
logbuffer
Dropped
messages
:
0
Overwritten
messages
:
2263
Current
messages
:
512
Ⅱ h3c智能管理中心怎么删除日志
日志转储,通过转储方式删除
Ⅲ 华为交换机日志保存6个月怎么设置
你可以直接在设置里面,然后点击我的日志,然后点击保存,时间就可以更改。
Ⅳ 华三交换机清空设置的方法
华三交换机清空设置的方法,如下:
在用户视图下“ <Quidway>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即可;
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
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4)华三日志缓存修改扩展阅读:
用户配置
<H3C>system-view
[H3C]super password H3C 设置用户分级密码
[H3C]undo super password 删除用户分级密码
[H3C]localuser bigheap 123456 1 Web网管用户设置,1(缺省)为管理级用户,缺省admin,admin
[H3C]undo localuser bigheap 删除Web网管用户
[H3C]user-interface aux 0 只支持0
[H3C-Aux]idle-timeout 2 50 设置超时为2分50秒,若为0则表示不超时,默认为5分钟
[H3C-Aux]undo idle-timeout 恢复默认值
[H3C]user-interface vty 0 只支持0和1
[H3C-vty]idle-timeout 2 50 设置超时为2分50秒,若为0则表示不超时,默认为5分钟
[H3C-vty]undo idle-timeout 恢复默认值
[H3C-vty]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123456 设置telnet密码,必须设置
[H3C-vty]undo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取消密码
[H3C]display users 显示用户
[H3C]display user-interface 显示用户界面状态
系统IP配置
[H3C]vlan 20
[H3C]management-vlan 20
[H3C]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0 创建并进入管理VLAN
[H3C]undo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0 删除管理VLAN接口
[H3C-Vlan-interface20]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配置管理VLAN接口静态IP地址(缺省为192.168.0.234)
[H3C-Vlan-interface20]undo ip address 删除IP地址
[H3C-Vlan-interface20]ip gateway 192.168.1.1 指定缺省网关(默认无网关地址)
[H3C-Vlan-interface20]undo ip gateway
[H3C-Vlan-interface20]shutdown 关闭接口
[H3C-Vlan-interface20]undo shutdown 开启
[H3C]display ip 显示管理VLAN接口IP的相关信息
[H3C]display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0 查看管理VLAN的接口信息
<H3C>debugging ip 开启IP调试功能
<H3C>undo debugging ip
DHCP客户端配置
[H3C-Vlan-interface20]ip address dhcp-alloc 管理VLAN接口通过DHCP方式获取IP地址
[H3C-Vlan-interface20]undo ip address dhcp-alloc 取消
[H3C]display dhcp 显示DHCP客户信息
<H3C>debugging dhcp-alloc 开启DHCP调试功能
<H3C>undo debugging dhcp-alloc
端口配置
[H3C]interface Ethernet0/3
[H3C-Ethernet0/3]shutdown
[H3C-Ethernet0/3]speed 100 速率,可为10,100,1000和auto(缺省)
[H3C-Ethernet0/3]plex full 双工,可为half,full和auto(缺省) 光口和汇聚后不能配置
[H3C-Ethernet0/3]flow-control 开启流控,默认为关闭
[H3C-Ethernet0/3]broadcast-suppression 20 设置抑制广播百分比为20%,可取5,10,20,100,缺省为100,同时组播和未知单播也受此影响
[H3C-Ethernet0/3]loopback internal 内环测试
[H3C-Ethernet0/3]loopback external 外环测试,需插接自环头,必须为全双工或者自协商模式
[H3C-Ethernet0/3]port link-type trunk 设置链路的类型为trunk,可为access(缺省),trunk
[H3C-Ethernet0/3]port trunk pvid vlan 20 设置20为该trunk的缺省VLAN,默认为1
(trunk线路两端的PVID必须一致)
[H3C-Ethernet0/3]port access vlan 20 将当前access端口加入指定的VLAN
[H3C-Ethernet0/3]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允许所有的VLAN通过当前的trunk端口,可多次使用该命令
[H3C-Ethernet0/3]mdi auto 设置以太端口为自动监测,normal(缺省)为直通线,across为交叉线
[H3C]link-aggregation Ethernet 0/1 to Ethernet 0/4 将1-4口加入汇聚组,1为主端口,两端需要同时配置,设置了端口镜像以及端口隔离的端口无法汇聚
[H3C]undo link-aggregation Ethernet 0/1 删除该汇聚组
[H3C]link-aggregation mode egress 配置端口汇聚模式为根据目的MAC地址进行负荷分担,可选为 ingress,egress和both,缺省为both
[H3C]monitor-port Ethernet 0/2 将该端口设置为镜像端口,必须先设置镜像端口,删除时必须先删除被镜像端口,而且它们不能同在一个端口,该端口不能在汇聚组中,设置新镜像端口时,新取代旧,被镜像不变
[H3C]mirroring-port Ethernet 0/3 to Ethernet 0/4 both 将端口3和4设置为被镜像端口,both为同时监控接收和发送的报文,inbound表示仅监控接收的报文,outbound表示仅监控发送的报文
[H3C]display mirror
[H3C]display interface Ethernet 0/3
<H3C>reset counters 清除所有端口的统计信息
[H3C]display link-aggregation Ethernet 0/3 显示端口汇聚信息
[H3C-Ethernet0/3]virtual-cable-test 诊断该端口的电路状况
VLAN配置
[H3C]vlan 2
[H3C]undo vlan all 删除除缺省VLAN外的所有VLAN,缺省VLAN不能被删除
[H3C-vlan2]port Ethernet 0/4 to Ethernet 0/7 将4到7号端口加入到VLAN2中,此命令只能用来加access端口,不能用来增加trunk或者hybrid端口
[H3C-vlan2]port-isolate enable 打开VLAN内端口隔离特性,不能二层转发,默认不启用该功能
[H3C-Ethernet0/4]port-isolate uplink-port vlan 2 设置4为VLAN2的隔离上行端口,用于转发二层数据,只能配置一个上行端口,若为trunk,则建议允许所有VLAN通过,隔离不能与汇聚同时配置
[H3C]display vlan all 显示所有VLAN的详细信息
S1550E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通过创建不同的user-group来实现,一个端口可以属于多个user-group,不属于同一个user-group的端口不能互相通信,最多支持50个user-group
[H3C]user-group 20 创建user-group 20,默认只存在user-group 1
[H3C-UserGroup20]port Ethernet 0/4 to Ethernet 0/7 将4到7号端口加入到VLAN20中,初始时都属于user-group 1中
[H3C]display user-group 20 显示user-group 20的相关信息
集群配置
S2100只能作为成员交换机加入集群中,加入后系统名改为"集群名_成员编号.原系统名"的格式.
即插即用功能通过两个功能实现: 集群管理协议MAC组播地址协商和管理VLAN协商
[H3C]cluster enable 启用群集功能,缺省为启用
[H3C]cluster 进入群集视图
[H3C-cluster]administrator-address H-H-H name switch H-H-H为命令交换机的MAC,加入switch集群
[switch_1.H3C-cluster]undo administrator-address 退出集群
[H3C]display cluster 显示集群信息
[H3C]management-vlan 2 集群报文只能在管理VLAN中转发,同一集群需在同一个管理VLAN中,需在建立集群之前指定管理VLAN
<H3C>debugging cluster
系统管理
[H3C]mac-address blackhole H-H-H vlan 1 在VLAN1中添加黑洞MAC
[H3C]mac-address static H-H-H interface Ethernet 0/1 vlan 1 在VLAN1中添加端口一的一个mac
[H3C]mac-address timer aging 500 设置MAC地址表的老化时间为500s
[H3C]display mac-address
[H3C]display arp
[H3C]mac-address port-binding H-H-H interface Ethernet 0/1 vlan 1 配置端口邦定
[H3C]display mac-address port-binding
[H3C]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H3C]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H3C>save
[H3C]restore default 恢复交换机出厂默认配置,恢复后需重启才能生效
[H3C]display version
<H3C>reboot
[H3C]display device
[H3C]sysname bigheap
[H3C]info-center enable 启用系统日志功能,缺省情况下启用
[H3C]info-center loghost ip 192.168.0.3 向指定日志主机(只能为UNIX或LINUX,不能为Windows)输出信息,需先开启日志功能,缺省关闭
[H3C]info-center loghost level 8 设置系统日志级别为8,默认为5.级别说明:1.emergencies 2.alerts 3.critical 4.errors 5.warnings 6.notifications 7.informational 8.debugging
<H3C>terminal debugging 启用控制台对调试信息的显示,缺省控制台为禁用
<H3C>terminal logging 启用控制台对日志信息的显示,缺省控制台为启用
<H3C>terminal trapping 启用控制台对告警信息的显示,缺省控制台为启用
[H3C]display info-center 显示系统日志的配置和缓冲区记录的信息
[H3C]display logbuffer 显示日志缓冲区记录的指定数目的日志信息
[H3C]display trapbuffer 显示告警缓冲区最近记录的指定数目的日志信息
<H3C>reset logbuffer 清除日志缓冲区的信息
<H3C>reset trapbuffer 清除告警缓冲区的信息
Ⅳ 如何将H3C路由器日志关闭,清空日志呢 DIS LOG 可以看到最后上的IP 最后TELNET上设备的MAC能不能查到
兄弟,后来咋弄的,我现在也这样了,最后那条执行的操作弄不掉,急
Ⅵ 如何查看H3C交换机的日志占用空间
楼上别忽悠人,manuinfo那是记录启动时候的boot-loader信息的文档,你可以用FTP将这个文档导出来看就清楚了。
S7500E的logbuffer一般都是1024K,你dis log,不要按空格,最前面会有你的logbuffer信息,有一项应该是logbuffer size:1024K,这个是你的日志最大能够存储的条目数,如果超过这个数量,那么会将最老的log删除,留下最新的log,依次过来。
Ⅶ 如何配置重做日志高速缓存的大小
数据库管理员应该要了解的是,重做日志文件的机制跟数据文件的管理机制类似。当因为数据更新、新建记录或者数据库结构变更产生重做记录时,其也不是马上写入重做日志文件中。而是先将重做记录写入到重做日志高速缓存中。等到符合一定的条件,再将重做记录写入到硬盘上的冲作日志文件中。这主要是为了性能的考虑。因为往内存中写入数据要比往硬盘中写入数据快几千倍。 重做日志文件对于Oracle数据库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上图所示, 当利用Update等数据操作语更新数据或者调整数据库物理机构时,数据库会先将相关的更改信息保存在数据高速缓存中。同时也会产生重做记录,这些重做记录也是保存在重做日志高速缓存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但是,如果这个重做日志缓存设置的不恰当的话,也会出问题。如当一个Update语句需要更新大量的数据时,则写一部份记录到重做日志高速缓存中,其空间就会满了,需要将重做记录写入到重做日志文件中。此时更新作业不得不暂时等待,因为此时无法将重做记录写入到重做日志高速缓存中。只有将现有重做日志高速缓存中的信息都写入到重做日志文件中后,系统才会清空重做日志缓存中的信息,系统才能够将更新的信息保存到重做日志高速缓存中。所以当这个等待的次数多了,那就会极大的影响数据库的性能。 不要让临时表空间影响数据库性能。 所以说,重做日志高速缓存是把双刃剑。若重做日志高速缓存大小合适的话,确实可以提高Update等语句的操作效率。但是如果设置的不合适的话,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反而会因为等待次数过多而影响到这些语句的执行效果。故在一些数据更新量比较大的系统中,特别需要进行成批更改的数据库中,调整重做日志高速缓存的大小也是改善数据库性能的一个重要举措。一、避免一个误区:重做日志高速缓存越大越好。 在配置重做日志高速缓存大小的时候,首先需要避免一个误区,即并不是说重做日志高速缓存越大越好。如果将重做日志高速缓存设置的很大,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重做日志高速缓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它是数据库启动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了的,是一块独享的内存区域。也就是说,如果给其分配了一定大小的区域之后,无论现在重做记录需要多少的高速缓存,其都会独占的享用这块区域。即使只用来1%,这多余的内容也不会给其他程序使用。而且,根据LGWR进程的规则,默认情况下一般当达到重做日志高速缓存大小的50%时,将会将重做日志高速缓存中的重作记录写入到重做日志文件中。所以如果将重做日志高速缓存设置的比较大的话,对于内存来说也是一种浪费。 提高Oracle数据库缓存命中率。 其次会降低重做日志文件的作用。虽然在有些书上说重做记录会随时写入到重做日志文件中。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一产生重做记录后不会马上写入到重做日志文件中,而是写保存在重做日志高速缓存中。然后根据重做记录的数量来决定写入到重做日志文件中的时刻。也就是说,在将数据高速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到数据文件中这个时间间隔内,重做记录会分几次写入到重做日志文件中。所以,重做日志文件中的信息也会有一个时间的延迟,不一定根数据库真实的内容保持同步。所以到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即使有重做日志文件的存在,也不一定能够恢复到故障的点(当然离故障的点很近,可能只差几秒)。当重做日志高速缓存空间越大的话,那么将重做记录写入到重做日志文件中的时间间隔会越长。此时数据库如果发生故障,则其丢失的数据相对来说会更多。所以说,虽然增加重做日志高速缓存的大小可以避免因为等待而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但是也会对数据的安全性对来一定的损害。故最后数据库管理员在设置这个重做日志高速数据缓存空间的时候,对于这个大小,还是要有一个分寸。切记,这个空间并不是越大越好。二、什么时候该修改重做日志高速缓存空间的大小? 是否需要修改这个重做日志高速缓存空间的大小,主要需要看数据库的运行状况。在上面的分析中,笔者提到过一个等待的概念。即在数据更新或则数据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用户进程等待重做日志缓存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如果这个等待的次数越多,显然说明用户在这等待的时间上占用了比较多的时间。为此需要根据这个等待到次数来确定是否需要重新调整重做日志高速缓存空间。在数据库中可以通过数据字典视图V$SYSSTAT来查询用户用户进程等待重做日志缓存的次数。在这个视图中,有一个叫做“重做缓存重分配”的纪录,英文名字为“redo buffer allocation retries”。这条记录的vlaue字段的值就表示用户进程等待重做日志缓存的次数。如果这个值为0的话,就表示用户进程在数据更新或者数据结构调整的时候,不需要等到重做日志高速缓存。所以性能是最佳的。但是这只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在数据库运行了一段时间后,这条记录的值往往不会为0,有时候会达到两位数、三位数等等。那么是否这个值越大,就越说明有需要调整重做日志高速缓存大小的必要呢? 这么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也太过于决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还需要借鉴另外一个值。在这张视图中,还有一条记录叫做“redo entries”。如果按名次排序的话,他们这两条记录是一前一后紧靠在一起的。通常情况下,如果把“redo buffer allocation retries”记录的Value值除以“redo entries”记录的Value值,如果大于0.01(即1%),则说明这个数据缓存大小可能并不是很合适,需要通过调整重做日志缓存大小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如果这个比率小于1%的话,即使用户进程等待的次数再多,一般也不需要调整其大小。因为此时用户的等待次数对于数据库的性能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从这里可以看出,并不是说用户进程的等待次数越多,就说明其大小越需要调整。一般我们都需要将用户进程等待次数与“redo 在Oracle数据库中,重做日志高速缓存的大小是由初始化参数log_buffer来控制的。在对其进行更改之前,有必要先查询一下这个参数的值。在数据库命令行中,可以通过show log_butter来查询重做日志缓存的大小。然后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在这个值的基础上增加重做日志高速缓存的大小。这个参数是一个动态的参数,可以在数据库运行期间修改这个参数。如果某个事务需要长时间运行、并且会产生大量重做记录的时候,通过参数增加这个参数的值,往往可以减少对重做日志文件的硬盘操作次数,从而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由于这是一个动态的参数,为此在更改的时候需要注意一点,即在下次数据库启动的时候是否需要将这个修改保留。如果需要的话,则在这个参数内存中的值的时候,同时需要更改初始化参数文件中的值。如果采用文本参数文件启动的话,需要手工更改参数文件。如果采用服务器参数文件启动的话,则可以在命令中指定其同时修改内存与服务器参数文件中的值。 最后笔者再次提醒一句,充作日志高速缓存并不是越大越好。通常情况下,需要将上面提高的两个记录进行对比,以1%作为其调整的关口。如果超过1%,则就可以通过调整重做日志高速缓存来达到改善数据库性能的目的。反之,如果值小于1%,那么即使增加了重做日志高速缓存的大小,也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相反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会浪费内存空间。所以,这个调整重做日志高速缓存时还需要谨慎行事。
Ⅷ 华为华3交换机和路由器本身能存多久的日志,大概
这个不一定,得看设备报错错误信息有多大,我之前有遇到华三的交换机没有配置STP因下接的交换机端口环路导致整个网络崩溃,从核心交换机的错误日志打印信息追踪到有环的交换机后,插上console错误日志直接不能以肉眼捕捉,拆除所有端口后日志一个小时都没停,好嘛,直接断电,断电后所有日志都自动清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