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移动硬盘18寸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移动硬盘18寸

发布时间: 2022-05-12 17:02:33

‘壹’ 什么是移动硬盘的尺寸一般多大的

1、移动硬盘(盒)的尺寸分为1.8寸、2.5寸和3.5寸三种。
2、判断他的们的厌上可以用尺子量一下对角线有多少厘米,换算成英寸就可以了。
3、1英寸(in)=2.54厘米(cm)。
移动硬盘:

动硬盘(Mobile Hard
disk)顾名思义是以硬盘为存储介质,计算机之间交换大容量数据,强调便携性的存储产品。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移动硬盘都是以标准硬盘为基础的,而只有很少
部分的是以微型硬盘(1.8英寸硬盘等),但价格因素决定着主流移动硬盘还是以标准笔记本硬盘为基础。因为采用硬盘为存储介质,因此移动硬盘在数据的读写
模式与标准IDE硬盘是相同的。移动硬盘多采用USB、IEEE1394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可以较高的速度与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截至2009年,主流
2.5英寸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约为15-25MB/s,写入速度约为8-15MB/s。

‘贰’ 移动硬盘的1.8寸和2.5寸有什么区别

2.5寸:一般笔记本用的,小一点,携带方便! 1.8寸:现在很多厂家都出了1.8寸的硬盘,一般都是给超薄笔记本用的,更小,就是价钱贵一点 2.5的容量20G-120G不等,平均寻道时间都是12S,转速有4200的,有5400的,也有7200的,缓存有2M的,也有8M的! 1.8寸的好像现在都是40G左右,转速4200,缓存2M 一般硬盘传输速度都是100,而现在的SATA硬盘第一代已经是150了,第二代300,第三代600,而且支持热插拔,SATA硬盘在3.5寸的硬盘上已经普及,2.5的有的也有就是贵,1.8的还没发现有SATA的 它们都用的是USB接口的,可以随便用 盒装的和原装的都一样,如果你经常要拿硬盘出门,我感觉还是2.5的好!容量大小你就自己看如果装游戏还是60的好,自己用的,没必要太好!硬盘加盒子,60G、5400转、2M缓存足够了! 硬盘和盒子最好买牌子的!质量有保证……

‘叁’ 移动硬盘买多大的合适

您好。移动硬盘主要用于备份数据和扩展电脑自带硬盘,如果您觉得您电脑中有重要数据需要备份或电脑自带硬盘不够大同时又有很多想保存下来的各类数据(比如电影、音乐、书籍、应用程序安装版等等),那您就有必要选购一款移动硬盘了。
从个人的使用经验来看(我手中移动硬盘3大品牌western
digital,seagate和toshiba都有用过,均为usb3.0接口),向您陈述如下:
1.western
digital做工比较好,速度一般,稳定性不错;
2.seagate做工一般,速度较慢,稳定性比较好;
3.toshiba做工不太好,速度较快,稳定性一般。
其实上述3大品牌的移动硬盘的质量都还是可以的,关键看您自己是否有哪方面的偏好。强烈建议您入手1t的2.5吋移动硬盘,随身携带非常方便,价格400~500元左右。500g的移动硬盘与1t的移动硬盘相比性价比过低,不推荐购买。同样技术规格的上述3款移动硬盘价格上western
digital>seagate>toshiba。
目前1部高清电影少则1~2g,多则3~4g,您自己可以算算看,即便是1t的移动硬盘(为简便起见1t=1000g),至多也只能存250~500部左右高清电影。
还有强烈建议网购移动硬盘,京东/易迅/亚马逊都可以的。
希望对您有用。
谢谢。

‘肆’ 移动硬盘2.5英寸和1.8英寸分别是多大

所有的2.5寸硬盘的宽度都是70mm,长度取决于厂商的的产品设计,一般为100mm左右。
高度则有多种规格:由于内部封装的盘片数量的影响,导致常用的2.5寸硬盘有三种厚度,分别为7mm,9.5mm以及12.5mm。

1.8寸硬盘的长度,宽度,厚度分别为:70×60.1×8 mm

‘伍’ 移动硬盘怎么选

常见的移动存储设备有U盘,移动硬盘。移动硬盘又分SSD固态移动硬盘和HDD机械移动硬盘。下面小编就给各位详细介绍一下如何挑选适合你的存储设备。

1,外形大小,携带是否方便。

U盘的体积最小,最小的只有几厘米,携带最是方便,口袋,钥匙扣上,都可以。

移动硬盘分1.8寸,2.5寸,3.5寸,三种体积,适合放在工具包里,而且如果选的是机械盘,更需要一个能减震的硬盘包来保护你的移动硬盘。

2,USB2.0,3.0,3.1的区别

USB2.0接口只有四针脚,3.0一般是蓝色接口,并排五针脚,后排四针脚,USB3.1常见有type-a,type-b,type-c接口,目前市面多用于U盘,容量偏大,价格偏贵。

传输速度换算成MB的话,USB2.0理论值是60MB,实际传输速度大概在20-40MB每秒,USB3.0理论值达到600MB,实际应用大概100-150MB,USB3.1理论值1.3G,实际应用大概在500-700MB左右.

3,存储介质的区别

U盘和SSD固态盘都是闪存,但是U盘缓存几乎都是没有的,传输速度不如SSD移动硬盘,HDD一般多盘片组成,单盘片容量大,数量少的,整体性能会更高一点。转速5400的多是1.8寸和2.5寸,转速7200多是3.5寸,速度相对快点,比SSD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总结:用于移动办公存储一些文档的,建议使用U盘,价格低,携带方便。

用于中型文件携带的,建议SSD移动硬盘,速度快,轻巧,而且SSD不像HDD那么娇弱,会震坏。

用于大型文件传输的,建议HDD移动硬盘,存储量大,缺点传输速度满,预算够多的话,推荐大容量的SSD移动硬盘。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点个赞呗!

‘陆’ 移动硬盘啥牌子的好有排行榜吗需要注意什么几寸几寸的是什么意思

移动硬盘的牌子有三种:
第一种是盘芯原厂,也就是能做盘芯的品牌,如西数、希捷、三星、日立、东芝,他们做移动硬盘主要是为了出盘芯。优点是名气大,品质好,缺点是假货多,型号选择性少。
第二种是专业品牌,也就是专门做移动硬盘的牌子,如力杰。力杰做移动硬盘是行业里最专业,基本什么类型的移动硬盘力杰都有,主要特点是数据安全方面做的好,加密,抗震,各种接口,各种样式,选择性多,功能性强大。但缺点是名气目前还不大,了解的人少。
第三种是综合品牌,如爱国者、纽曼。这样的品牌只要是数码产品,能赚钱的他们都做,优点是品牌名气大,缺点是专业度不够,价格也偏高。说白了,这类品牌卖的是牌子。

在淘宝商城上看销量,可以了解到排名,排第一是西数,第二是力杰,基本上国际品牌第一就是西部数据,国产品牌第一就是力杰。

买移动硬盘最好还是买原装的,而且要买3年质保的,不是3年质保的都要注意,很有可能是1年保的返修盘,除了西数、希捷、三星、日立、力杰、爱国者这些名牌,有些二线品牌也会干这种事情,所以买的时候要慎重。选好牌子以后,去专卖店买,贵一点点也放心,毕竟是要用几年的东西。

移动硬盘根据大小有1.8寸、2.5寸、3.5寸三种规格,我们常用的是2.5寸盘,性价比和便携性最适合现在人使用。1.8寸虽然便携性好,但价格比较贵,性价比不高。3.5寸价格便宜,但谁会带一个板砖到处跑。。。所以最佳选择还是2.5寸,价格合适,便携性高。

‘柒’ 想买个1.8寸的移动硬盘,请问买组装还是原装,还有牌子问题,怎么分辨真伪哪些参数要注意价格问题

硬盘的基本参数
一、容量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
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1024MB。但硬盘厂商在标称硬盘容量时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们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会比厂家的标称值要小。
硬盘的容量指标还包括硬盘的单碟容量。所谓单碟容量是指硬盘单片盘片的容量,单碟容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平均访问时间也越短。
对于用户而言,硬盘的容量就象内存一样,永远只会嫌少不会嫌多。Windows操作系统带给我们的除了更为简便的操作外,还带来了文件大小与数量的日益膨胀,一些应用程序动辄就要吃掉上百兆的硬盘空间,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因此,在购买硬盘时适当的超前是明智的。近两年主流硬盘是80G,而160G以上的大容量硬盘亦已开始逐渐普及。
一般情况下硬盘容量越大,单位字节的价格就越便宜,但是超出主流容量的硬盘略微例外。时至2008年12月初,1TB(1000GB)的希捷硬盘中关村报价是¥700元,500G的硬盘大概是¥320元。
二、转速
转速(Rotation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几种,高转速硬盘也是现在台式机用户的首选;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则是4200rpm、5400rpm为主,虽然已经有公司发布了7200rpm的笔记本硬盘,但在市场中还较为少见;服务器用户对硬盘性能要求最高,服务器中使用的SCSI硬盘转速基本都采用10000rpm,甚至还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产品很多。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但随着硬盘转速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温度升高、电机主轴磨损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负面影响。笔记本硬盘转速低于台式机硬盘,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笔记本内部空间狭小,笔记本硬盘的尺寸(2.5寸)也被设计的比台式机硬盘(3.5寸)小,转速提高造成的温度上升,对笔记本本身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噪音变大,又必须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这些都对笔记本硬盘制造技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转速的提高,而其它的维持不变,则意味着电机的功耗将增大,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就越多,电池的工作时间缩短,这样笔记本的便携性就受到影响。所以笔记本硬盘一般都采用相对较低转速的4200rpm硬盘。
转速是随着硬盘电机的提高而改变的,现在液态轴承马达(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s)已全面代替了传统的滚珠轴承马达。液态轴承马达通常是应用于精密机械工业上,它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这样可以避免金属面的直接摩擦,将噪声及温度被减至最低;同时油膜可有效吸收震动,使抗震能力得到提高;更可减少磨损,提高寿命。
三、平均访问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体现了硬盘的读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即: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
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盘的磁头移动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当然越小越好,目前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通常在8ms到12ms之间,而SCSI硬盘则应小于或等于8ms。
硬盘的等待时间,又叫潜伏期(Latency),是指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一般应在4ms以下。
四、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Data Transfer Rate)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硬盘数据传输率又包括了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称为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
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它标称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
目前Fast ATA接口硬盘的最大外部传输率为16.6MB/s,而Ultra ATA接口的硬盘则达到33.3MB/s。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最快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五、缓存

与主板上的高速缓存(RAM Cache)一样,硬盘缓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系统前后级读写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以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目前,大多数SATA硬盘的缓存为8M,而Seagate的“酷鱼”系列则使用了32M Cache。

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盘,英文名:Hard Disc Drive 简称HDD 全名 温彻斯特式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盘片组成。这些盘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1、1956年,IBM的IBM 350 RAMAC是现代硬盘的雏形,它相当于两个冰箱的体积,不过其储存容量只有5MB。1973年IBM 3340问世,它拥有“温彻斯特”这个绰号,来源于他两个30MB的储存单元,恰是当时出名的“温彻斯特来福枪”的口径和填弹量。至此,硬盘的基本架构被确立。
2、1980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开发出5.25英寸规格的5MB硬盘,这是首款面向台式机的产品,而该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
3、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术令磁头灵敏度大大提升,使盘片的储存密度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数十倍,该技术为硬盘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础。1991年,IBM应用该技术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硬盘
4、1970年到1991年,硬盘盘片的储存密度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从1991年开始增长到60%~80%;至今,速度提升到100%甚至是200%,从1997年开始的惊人速度提升得益于IBM的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技术,它使磁头灵敏度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了储存密度
5、1995年,为了配合Intel的LX芯片组,昆腾(Quantum)与Intel携手发布UDMA 33接口——EIDE标准将原来接口数据传输率从16.6MB/s提升到了33MB/s 同年,希捷开发出液态轴承(FDB,Fluid Dynamic Bearing)马达。所谓的FDB就是指将陀螺仪上的技术引进到硬盘生产中,用厚度相当于头发直径十分之一的油膜取代金属轴承,减轻了硬盘噪音与发热量
6、1996年,希捷收购康诺(Conner Peripherals)
7、1998年2月,UDMA 66规格面世
8、2000年10月,迈拓(Maxtor)收购昆腾
9、2003年1月,日立宣布完成20.5亿美元的收购IBM硬盘事业部计划,并成立日立环球储存科技公司(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Hitachi GST)
10、2005年日立环储和希捷都宣布了将开始大量采用磁盘垂直写入技术(perpendicular recording),该原理是将平行于盘片的磁场方向改变为垂直(90度),更充分地利用的储存空间
11、2005年12月21日, 硬盘制造商希捷宣布收购迈拓(Maxtor)
12、2007年1月,日立环球储存科技宣布将会发售全球首只1Terabyte的硬盘,比原先的预定时间迟了一年多。硬盘的售价为399美元,平均每美分可以购得27.5MB硬盘空间。
13、2007年11月,Maxtor硬盘出厂的预先格式化的硬盘,被发现已植入会盗取在线游戏的帐号与密码的木马[1]。
14、.以下是近年来关于硬盘容量和单位价格的趣味数字
1995年 200MB~400MB 大于4000元/GB
1996年 1.2GB~2.1GB 1500元~2000/GB
1998年 1.2GB~2.1GB 200元~250元/GB
2000年 4.3GB~6.4GB 40元/GB
2002年 10GB~20GB 20元/GB
2004年 40GB~80GB 6.9元/GB
2005年 80GB~160GB 4.5元/GB
2006年 80GB~250GB 3.8元/GB
2008年 160GB~1.5TB 0.8元/GB
未来的发展趋势
希捷存储新技术:2009年出2500G硬盘
硬盘记录密度越大就可以实现越大的磁盘容量,希捷最近发布的160GB 5400rpm 2.5英寸
垂直纪录笔记本硬盘的纪录密度是每平方英寸135Gbits,东芝最新展示的2.5英寸硬盘每平
方英寸纪录密度是188Gbits,而在加州硅谷的IDEMA DiSKON展会上,希捷展示了1种磁记录
设备,每平方英寸可以纪录421Gbits数据!
希捷CEO Bill Watkins表示,在纪录密度上的突破将开启数字革命,硬盘在各种存储需
求上可以持续保持领先优势。根据希捷的新闻稿,希捷宣称采用421Gbits/平方英寸密度制
造的1.8英寸硬盘可以容纳275GB数据,2.5英寸硬盘可以容纳500GB数据,而全尺寸的3.5英
寸硬盘则可以容纳2.5TB数据,预计希捷将在2009年拿出全尺寸3.5英寸2.5TB容量的硬盘。
日立2010年推5000G硬盘 等同半个人脑存储量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立日前宣布,将于2010年推出5TB(5120G)硬盘,从而向新兴的固态
硬盘发起挑战。
如今,固态硬盘逐渐蚕食传统硬盘业务, 尤其是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但是,这并不意
味着传统硬盘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硬盘专家日立的做法是,尽可能提升硬盘的存储空间。据悉,日立计划于2010年推出5TB
3.5英寸商用硬盘。该硬盘采用了电流正交平面垂直巨磁阻(CPP-GMR)技术,使每平方英寸的
存储密度达到1TB。
至于5TB的硬盘能够存储多少内容, 日立高管Yoshihiro Shiroishi称:“到2010年,2
块硬盘的存储量就与人类大脑的存储量相当。
2009年3月,西部数据推出四碟装2TB硬盘,将传统硬盘的总容量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5.25英寸硬盘;早期用于台式机,已退出历史舞台。
3.5寸台式机硬盘;风头正劲,广泛用作各式电脑。
2.5寸笔记本硬盘;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桌面一体机,移动硬盘及便携式硬盘播放器。
1.8寸微型硬盘;广泛用于超薄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及苹果播放器。
1.3寸微型硬盘;产品单一,三星独有技术,仅用于三星的移动硬盘。
1.0寸微型硬盘;最早由IBM公司开发, MicroDrive微硬盘(简称MD)。因符合CFII标准,所以广泛用于单反数码相机。
0.85寸微型硬盘;产品单一,日立独有技术,已知仅用于日立的一款硬盘手机

‘捌’ 我用移动硬盘玩游戏对硬盘损伤大吗

移动硬盘和电脑硬盘寿命不一样,而且长时间把移动硬盘插在机器上是非常伤硬盘的。

用移动硬盘工作是在非常恶劣,高温低电压,这样对盘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文件直接放到台式硬盘中,然后拔掉移动硬盘。大致估算,如果你每天就这么插着移动硬盘玩游戏不拔的话,移动硬盘寿命应该是在半年——1年半左右。而且台机硬盘的寿命应该是它的10倍。

(8)移动硬盘18寸扩展阅读

技术参数

一、速度

速度是衡量移动硬盘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主要取决于硬盘的数据传输率和转速。

1、 数据传输率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强调的是内部传输率(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 ), 而移动硬盘则更多是指其接口的数据传输率。 因为移动硬盘是通过外部接口与系统相连接, 其接口的速度就限制着移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 虽然目前的USB1.1 接口能提供12 Mbps ; USB 2.0 接口能提供480 Mbps ;IEEE 1394a 接口能提供 400 Mbp ;IEEE 1394b 能提供 800 Mbps 的数据传输率,但在实际应用中会因为某些客观的原因 (例如存储设备采用 的主控芯片、 电路板的制作质量是否优 良等),减慢了在应用中的传输速率。

2、转速

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一 般有 5400pm、7200 rpm 等,高转速硬盘是现在台式机用户的首选 ; 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则是 4200 rpm、5400 rpm 为主, 虽 然 已 经有公司 发布了7200rpm 的笔记本硬盘, 但在市场中还较为少见。

二、供电

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2.5英寸USB移动硬盘工作时,硬盘和数据接口由USB接口供电。USB接口可提供0.5A电流,而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工作电流为0.7~1A,一般的数据拷贝不会出现问题。但如果硬盘容量较大或移动文件较大时很容易出现供电不足,而且若USB接口同时给多个USB设备供电时也容易出现供电不足的现象,造成数据丢失甚至硬盘损坏。为加强供电,2.5英寸USB移动硬盘一般会提供从PS/2接口或者usb接口取电的电源线。所移动硬盘以在移动较大文件等时候就需要接上PS/2取电电源线。(3.5寸的移动硬盘一般都自带外置电源,所以供电基本不存在问题。IEEE1394接口最大可提供1.5A电流,所以也无须外接电源)

三、尺寸

目前移动硬盘按尺寸可以分为三种:3 .5 英寸台式机硬盘;2.5英寸笔记本硬盘;1.8英寸微型硬盘。 其中3.5英寸台式机硬盘,具有速度快、 容量大的优点,但体积 大、 重最大,携带不方便, 且由于该硬盘是为台式机设计的,防震性能差,不过在价格和容量方面仍有一定的优势2.5 英寸笔记本硬盘是专门为笔记本设计的, 尺寸、 重量都较小, 在防震方面也有专门的设计, 抗震性 能好,在目前移动硬盘中应用最多。1.8寸微型硬盘,也是针对笔记本设计的,抗震性能好, 而且尺寸、 重量也是三者中最小的,但其价格较高, 容量也较小,普及比较困难, 更适合于特殊需要的用户。

四、容量

容量是移动硬盘的存储空间。2006年,主流硬盘容量由160G提升至更大容量。 目前,250G和320G的产品性价比相当好。 全球最大单盘容量达到750G,320G产品市场己经相当成熟,价格也很合理。而400G或以上产品则还属高价系列,普通用户很少考虑。虽然160G和250G是主流容量,但限于成本和实际使用需求,对于一般办公和家庭应用,选择80G甚至更低的40G已完全能够满足需要。

五、接口

接口类型是指该移动硬盘所采用的与电脑系统相连接的接口种类,而不是其内部硬盘的接口类型。因为移动硬盘要通过接口才能与系统相连接, 因此接口就决定着与系统连接的性 能表现和数据传输速度。 目前,移动硬盘常见的数据接口有USB和IEEE1394两种。USB是目前移动硬盘的主流接口方式, 也是电脑几乎都有的接口, 具有可热插拔、标准统一、可外接多个设备等优点 。USB 有两种标准:USB1.1 和USB2.0。USB2.0传输速度高达480Mbps,是 USB1.1接口的40倍。USB2.0需要主板的支持,可向下兼容。同品牌USB2.0移动硬盘盒比USB1.1的要贵30~50元 , 但由于其速度的巨大差异,USB2.0已成为市场的主流。

移动硬盘_网络

‘玖’ 移动硬盘2.5寸的、3.5寸的、1.8寸的哪个好

这要根据你的需求来定,如果单纯进行数据备份或存放高清影片,就选3.5的,存储量大。如果你用移动硬盘是为了移动办公,就可以选2.5的,便于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