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新式硬盘接口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新式硬盘接口

发布时间: 2022-05-10 18:40:32

A. 硬盘接口有哪几种怎么区分

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光纤通道和SAS五种。

查看硬盘接口类型可以通过实际硬盘接口和连接线对比观察

1、IDE接口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

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并且提供与SATA硬盘的兼容性。

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具体来说,二者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物理层和协议层的兼容。

在物理层,SAS接口和SATA接口完全兼容,SATA硬盘可以直接使用在SAS的环境中,从接口标准上而言,SATA是SAS的一个子标准,因此SAS控制器可以直接操控SATA硬盘,但是SAS却不能直接使用在SATA的环境中,因为SATA控制器并不能对SAS硬盘进行控制;

在协议层,SAS由3种类型协议组成,根据连接的不同设备使用相应的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串行SCSI协议(SSP)用于传输SCSI命令;SCSI管理协议(SMP)用于对连接设备的维护和管理;SATA通道协议(STP)用于SAS和SATA之间数据的传输。

因此在这3种协议的配合下,SAS可以和SATA以及部分SCSI设备无缝结合。

B. 硬盘有哪几种接口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
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
统性能好坏。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
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在高
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SATA是种新生的硬盘接口类型,还正出于市场普及阶段,在家用市场中有着
广泛的前景。SATA现在又分为SATA1和SATA2两种,后者的速度要比前者的速度快,更加的稳定些
在IDE和SCSI的大类别下,又可以分出多种具体的接口类型,又各自拥有不同的技术规
范,具备不同的传输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着一种具
体的硬盘接口,各自的速度差异也较大。。。

C. 移动硬盘有哪几类接口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移动硬盘按外置接口来分有四种类型:并行接口、USB接口、IEEE1394接口及SATA接口,它们的内置接口大都为IDE接口, 是配合IDE接口的硬盘使用。

这四种类型接口分别有以下特点:

1、并行接口(即ATA接口)的硬盘盒是最早出现的硬盘盒, 是通过电脑的并行接口与电脑连接, 其特点是转输速度比较快、价格便宜, 缺点是安装使用不方便, 需要独立的开关电源;

2、USB接口的移动硬盘盒是目前的主流, 其最大优点是使用方便, 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

3、IEEE1394接口又称Frie wire接口(中文俗称“火线”), 数据传输率高, IEEE1394a 接口能提供100Mbps, 200Mbps, 400Mbps等多种传输格式; IEEE1394b 能提供 800 Mbps 的数据传输率。IEEE1394本来是苹果电脑上面的接口, 在普通台式机则比较少见;

4、SATA接口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 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 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拓展资料:

移动硬盘(Mobile Hard disk)顾名思义是以硬盘为存储介质,计算机之间交换大容量数据,强调便携性的存储产品。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移动硬盘都是以标准硬盘为基础的,而只有很少部分的是以微型硬盘(1.8英寸硬盘等),但价格因素决定着主流移动硬盘还是以标准笔记本硬盘为基础。

因为采用硬盘为存储介制,因此移动硬盘在数据的读写模式与标准IDE硬盘是相同的。移动硬盘多采用USB、IEEE1394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可以较高的速度与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截至2009年,主流2.5英寸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约为15-25MB/s,写入速度约为8-15MB/s。

D. 硬盘有几种接口分别是什么

硬盘有以下几种接口:

1、SATA接口:

这是目前主流的接口类型,机械硬盘基本就是这个接口。固态硬盘也一样,采用2.5英寸设计,很方便习惯用笔记本的人进行升级。

2、mSATA接口:

这个接口其实就是迷你版SATA接口,这种接口的固态硬盘非常小,厚度不到5mm,因此占用空间很低,非常适合轻薄本。mSATA接口固态硬盘虽然小,但是速度上并不差,和SATA接口的SSD读写速度是基本一致的,当然这是理论上。

3、NGFF接口:

这是Intel为超极本特别做出的一款接口,如果闪存芯片只放在PCB板一面的话,不到3mm厚度,两面也不到4mm厚度,要比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更加小巧。超极本常用这种类型。

速度上,采用PCI-E X2的NGFF接口的SSD读取最高可达700MB/s,写入可达550MB/s,相比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来说更快。

NGFF接口的固态硬盘与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相比,厚度与宽度都差不多,但是长度差距很多,厂商一般通过增加长度的方式来加大容量。

4、PCLE接口

苹果笔记本所采用的PCLE,这是与PCI-E总线相联,同时采用mSATA接口的SSD,读写能达到800MB/s左右。

5、ATA 全称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用传统的40-pin 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的,外部接口速度最大为133MB/s,因为并口线的抗干扰性太差,且排线占空间,不利计算机散热,将逐渐被SATA 所取代。

6、SCSI

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而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7、光纤通道

光纤通道的英文拼写是Fibre Channel,和SCSI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

光纤通道硬盘是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光纤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远程连接、连接设备数量大等。

8、SAS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

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并且提供与SATA硬盘的兼容性。

E. 电脑的硬盘接口分别有哪几种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

1.
区别
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sata是种新生的硬盘接口类型,还正处于市场普及阶段,在家用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前景。在ide和scsi的大类别下,又可以分出多种具体的接口类型,又各自拥有不同的技术规范,具备不同的传输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着一种具体的硬盘接口,各自的速度差异也较大。
ide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

常见的2.5英寸ide硬盘接口
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

scsi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scsi接口
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而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光纤通道光纤通道的英文拼写是fibre
channel,和scis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光纤通道硬盘是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光纤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远程连接、连接设备数量大等。
光纤通道是为在像服务器这样的多硬盘系统环境而设计,能满足高端工作站、服务器、海量存储子网络、外设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等系统对高数据传输率的要求。

sata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

sata硬盘接口
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sataii接口sata
ii是在sa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1.5gbps(150mb/sec)进一步提高到了3gbps(300mb/sec),此外还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等一系列的技术特征。单纯的外部传输率达到3gbps并不是真正的sata
ii。
sata
ii的关键技术就是3gbps的外部传输率和ncq技术。ncq技术可以对硬盘的指令执行顺序进行优化,避免像传统硬盘那样机械地按照接收指令的先后顺序移动磁头读写硬盘的不同位置,与此相反,它会在接收命令后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的磁头将以高效率的顺序进行寻址,从而避免磁头反复移动带来的损耗,延长硬盘寿命。另外并非所有的sata硬盘都可以使用ncq技术,除了硬盘本身要支持
ncq之外,也要求主板芯片组的sata控制器支持ncq。此外,ncq技术不支持fat文件系统,只支持ntfs文件系统。
由于sata设备市场比较混乱,不少sata设备提供商在市场宣传中滥用“sata
ii”的现象愈演愈烈,例如某些号称“sata
ii”的硬盘却仅支持3gbps而不支持ncq,而某些只具有1.5gbps的硬盘却又支持ncq,所以,由希捷(seagate)所主导的sata-io(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ta国际组织,原sata工作组)又宣布了sata
2.5规范,收录了原先sata
ii所具有的大部分功能——从3gbps和ncq到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热插拔(hot
plug)、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以及比较新的esata(external
sata,外置式sata接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采用较早的仅支持1.5gbps的南桥芯片(例如via
vt8237和nvidia
nforce2
mcp-r/mcp-gb)的主板在使用sata
ii硬盘时,可能会出现找不到硬盘或蓝屏的情况。不过大部分硬盘厂商都在硬盘上设置了一个速度选择跳线,以便强制选择1.5gbps或3gbps的工作模式(少数硬盘厂商则是通过相应的工具软件来设置),只要把硬盘强制设置为1.5gbps,sata
ii硬盘照样可以在老主板上正常使用。
sata硬盘在设置raid模式时,一般都需要安装主板芯片组厂商所提供的驱动,但也有少数较老的sata
raid控制器在打了最新补丁的某些版本的windows
xp系统里不需要加载驱动就可以组建raid。

F. 硬盘用什么接口

  1. 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SAS和光纤通道五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SCSI接口道只用于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SATA主要应用于家用市场,SATA、SATAΙΙ、SATAΙΙΙ,是现在的主流。

  2.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

  3. IDE接口硬盘一般就是我们俗称的并行规格的PATA硬盘,目前大多数台式存储系统采用的都是称为Ultra-ATA的并行总线接口硬盘产品,这样的规格技术是自80年代以来一直被应用在桌上型系统作为主流的内部储存互连技术,由于运用领域十分广泛时间又较长,所以成熟的技术带来的是大规模集成制造的低成本和飞速发展的大容量。

  4. 由于长时间的没有改变,在数据的传输上来看,这种IDE接口硬盘显得有一些滞后,因为目前主流的PATA硬盘仅能支持ATA/100和ATA/133两种数据传输规范,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 每秒100或133MB,这仅可以满足目前一般情况下的大容量硬盘数据传输。另外,这类硬盘所使用的80-pin数据线在机箱内部杂而乱,它会阻碍空气在机箱里的流动,从而影响到系统的散热。虽然劣势明显,不过对于一些原来老用户来说,由于原有的主板平台并不支持SATA接口,这种IDE接口的PATA大容量硬盘还是首选,还有一些用户认为这类型的硬盘在技术上成熟、稳定,所以也选择这类型的PATA硬盘。

  5. 由英特尔、戴尔、希捷、Maxtor以及APT等厂商所组成,推出了就硬盘而言的新技术规格,Serial ATA,它为串行接口,在IDF Fall 2001大会上,希捷宣布了Serial ATA 1.0标准,正式宣告了SATA规范的确立这也是硬件新近颁布的一种的标准。

  6. 第二代SATA的传输速度为300MB/s,不过第三代的SATA产品的传输速度已经提高至600MB/s。从速度这一点上,SATA已经远远把PATA硬盘甩到了后面。另外,在传输方式上SATA也比PATA高人一等。SATA采用的是单通道传输,PATA是多通道传输。有些朋友可能从字面上误认为,PATA的多通道应该比SATA的单通道快,其实不然。

  7. 因为SATA的单数据通道并没有象PATA那样限制速度频率。SATA传输线的传输速度比PATA要快了近30倍。PATA必须在数据线中一次传输16个信号,如果信号没有及时到达或是发生延迟,错误数据就会产生。因此比特流传输的速度必须减缓以纠正错误。而SATA一次只传输一个比特的数据,此时比特流的传递速度要快得多。这就好比是运球游戏,每次运一个球要比一次运16个球容易的多。还有,SATA另一个进步在于它的数据连线,它的体积更小,散热也更好,与硬盘的连接相当方便。与PATA相比,SATA的功耗更低,这对于笔记本而言是一个好消息,同时独有的CRC技术让数据传输也更为安全。

  8. 在技术特点来看,不得不承认PATA硬盘在安装、传输速率及功耗、抗震、噪声等多方面都要逊于SATA硬盘。因为SATA硬盘它具有更快的外部接口传输速度,数据校验措施更为完善,SATA 1.0规范规定的标准传输率可以达到150MB/S,这样可以充分发挥Serial ATA接口的性能优势,因为ATA100的理论数值是100MB/s,即便是ATA133也最高为133MB/s。另外在安装上首先SATA的连接线非常方便,而且SATA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支持热插拔。串行SATA方式通过更好的数据校验方式,信号电压低可以有效的减小各种干扰,从而大大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而且新式的SATA硬盘连接线也更加有利机箱内部的散热。

  9. SATA并非只有优点,在缺点上也是显而易见,由于SATA规格还不十分成熟,这种类型的硬盘对外频要求要比并行规格硬盘高,如果用户有超频的情况这时一定要注意,因为它就会常常出现找不到硬盘或数据损坏的情况。目前支持SATA 2.0的硬盘也已经推出,相信不久SATA 3.0也会出现在市场中,但并非标准越高就越好,就目前而言这种SATA2.0规范的硬盘主要还是针对服务器和网络存储应用,如普通消费者选择SATA 1.0规范的硬盘产品足以。

G. 硬盘的接口类型有哪些

硬盘的接口主要有ata接口,俗称并口,sata接口,俗称串口,还有新近流行的m.2接口,此外,一些老的服务器专用硬盘还有sas接口。

H. 电脑的硬盘接口类型有几种,现在主流硬盘是什么接口,与传统硬盘比较有什么区别

机械硬盘主要接口有IDE, SCSI,SAS,SATA,还有不常见的如FC接口,主流是SATA接口。固态硬盘主要接口是有SATA、SATA Express、U.2、mSATA、M.2、PCIe和SAS,主流是m.2。

I. 硬盘的接口分为几种类型

1、SATA接口:这是目前主流的接口类型,机械硬盘基本就是这个接口。固态硬盘也一样,采用2.5英寸设计,很方便习惯用笔记本的人进行升级。

2、mSATA接口:这个接口其实就是迷你版SATA接口,这种接口的固态硬盘非常小,厚度不到5mm,因此占用空间很低,非常适合轻薄本。

3、NGFF接口:这是Intel为超极本特别做出的一款接口,如果闪存芯片只放在PCB板一面的话,不到3mm厚度,两面也不到4mm厚度,要比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更加小巧。超极本常用这种类型。

接口技术

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硬盘的接口

J. 现在的硬盘接口分几种

笔记本上换的话是SATA2 目前的主流机子已经升级到了6GB/s的SATA3 购买3硬盘接到2的主板接口上是可以工作的,但是只能工作在2的速率上 另外,台式机你把机箱打开看主板上硬端口旁边儿有印刷标明他是几代的接口或者在网上查主板型号主要是南桥芯片决定的,除大众化的SATA接口外,其他硬盘需要主板接口支持,需要购买友支持这种接口的主板 家用机子新一代的主板搭载SATA3接口速度是可以满足日常需要的 由其他大数据处理量要求了可以用SCSI接口硬盘或者或者买支持磁盘阵列的主板 组一个R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