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更换组装机的硬盘
按下述步骤可以更换组装机的硬盘;
1)关机拔除电源后将组装机的机箱拆开,找到硬盘位,将四周的固定螺丝卸下;
2)将硬盘的SATA线与电源线拔除,SATA先于电源示例如下图,取下硬盘;
3)将新硬盘接入原SATA线与电源线,还原到原硬盘位,固定螺丝后,重新装好机箱;
4)接好电源,按电源键开机即可。
㈡ 如何安装双硬盘 组装电脑安装双硬盘图文解说
安装步骤如下: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笔者就以此方案为例。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自己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我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你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如图1所示。
小提示:如果你的主板和硬盘都支持ATA 66/100/133,那么务必要使用80针的IDE数据线。否则,如果使用40针的IDE数据线的话(即与光驱的数据线相同),将会影响硬盘传输速率。
四、设置CMOS参数
对于新的主板来说,一般都会自动检测硬盘参数。也就是说只要硬盘安装正确,就无须设置CMOS。对于一些老主板来说,可能就需要手动进行设置了。
启动计算机后,按“Del”键进入CMOS Setup程序的主菜单。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IDE硬盘驱动器自动检测)”并回车,可以看到第一、第二硬盘的所有参数,包括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工作模式等等。检测结果表明,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已经成功。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最后按快捷键“F10”或选择“Save And Exit Setup(存盘退出)”。退出CMOS Setup程序后,将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在开机自检时,能检测出硬盘参数就说明已安装成功。
㈢ 使用固态硬盘组装机器
从你的问题看,你是装台式机。
我虽然没有用固态硬盘装台式机,但是将笔记本的机械硬盘升级为固态硬盘做过不少,具体提升多少不好给个定量的数据,但是性能的提升非常明显,开机和打开文件的速度基本都能缩短一半以上的时间。
你的想法很正确,对于台式机没必要选太大的SSD,只要是系统盘用SSD就可以,因为大的SSD太贵,并且电子产品的降价速度还是很快的。
但是挑选和使用SSD有几个基本方面要多考虑:
1、SSD的性能主要看主控芯片,现在来说我比较喜欢采用Indilinx的主控,各方面的性能平恒并且都很突出,不像有的主控方案在某几项性能好。Intel 的大家也比较喜欢,主要是IOPS比较高,但是对于个人用户好像没什么用,另外Intel 的写入速度太慢了。
2、一定要找带缓存的,现在看这样的SSD性能都很好。
3、SSD要支持win7的Trim功能。SSD因为擦除机理上的特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碎片问题使性能会下降。有的SSD有自带碎片整理功能,但是我认为还是操作系统能够支持比较好,这样将来会通用一些,升级也不需要找SSD厂家。
4、要装Win7操作系统。Win7能够自动识别SSD,并且会关掉SSD不需要的功能,比如机械硬盘时代的文件预读功能等。
5、SSD的存储芯片有两种,MLC和SLC,现在民用的基本都是MLC,虽然寿命和性能不如SLC,但是价格低很多。
以上是我现在想到的几点,供你参考,你也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各种SSD的评测,会对你的选择有帮助的。
㈣ 台式组装机需要什么硬盘
首先你要调查下你电脑的硬盘接口,一种是ide的,如果是近两年买的一般都是SATA接口,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可以把机箱打开自己看一下,如果不会看的话,可以把你坏掉的硬盘型号打到网上查一下是什么接口的,我觉得西部数据的不错,你可以上网查一下,你说1t,2t什么的那个是硬盘的容量,就是能放多少东西,1024kb=1M
1024M=1G
1024G=1T
这个就是容量的换算法,性价比的话是1t比较高,西数的话是400左右,但我个人觉得500G的硬盘已经够用了,也不贵,300不到就能买个很好的了,而且现在的趋势是向固态硬盘发展,说不定以后就又要更新换代了呢,呵呵,如果楼主喜欢看片子的话1t可能还是需要的
㈤ 组装电脑硬盘怎么安装
固定好硬盘连接好硬盘的电源线数据线,最后开机启动电脑分区、格式化硬盘就可以了
㈥ 组装电脑如何选择硬盘 组装电脑选择硬盘方法
目前市面上的常见组合是: 固态硬盘 + 机械硬盘 组合,例如 128GB的三星固态硬盘 + 1TB的希捷机械硬盘
这样配置的还原是: 固态硬盘直接当系统盘,装系统。因为它启动快,运行快。
但目前固态硬盘的容量都不大,不适合存储数据,比如放个大电影之类的,因此额外加一块普通机械硬盘。 组合起来用。
固态硬盘个人比较推荐: 三星 或者 金士顿, 京东上面有,作为系统盘使用,120GB的空间足够了。 存储普通的数据就加个 希捷或者西数的普通硬盘即可,推荐1tb容量
㈦ 请问在网上看到的这种组装机配置怎么样硬盘准备自己换一个1T的机械硬盘,还需要注意什么
性能上已经可以了。虽然不是目前的顶级配置,目前大部分的游戏大作应该都可以在高效果下运行。当然开全高还不能保证。另外建议内存一定要升级成两根8g的双通道16g。现在很多游戏已经开始很吃内存了。系统一启动就已经耗去了两集不到的内存。如果只使用8g内存的话,等于只使用6g多的内存运行游戏。很容易造成游戏运行到一半卡壳。另外机械硬盘的话还是搞一2t或者3t的硬盘。贵不了几百元的。现在的游戏安装包越来越大。蓝光视频也越来越多。你会发现你的1t硬盘用不了多久就没了。
㈧ 自己组装电脑步骤
自己组装电脑步骤?组装方法
安装前
(最好是先洗一下手,或者摸一下金属物,释放人体本身上的静电,以免在组装计算机的时候击穿配件。)
在动手组装电脑前,应先学习电脑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结构、日常使用的维护知识、常见故障处理、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安装等。
安装配件
装机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实际需要购买配件。
如选购机箱时,要注意内部结构合理化,便于安装,二要注意美观,颜色与其他配件相配。一般应选择立式机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机箱,特别是机箱内的电源,它关系到整个电脑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W,有的处理器还要求使用300W的电源,应根据需要选择。
除机箱电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还有主板、CPU、内存、显卡、声卡(有的声卡主板中自带)、硬盘、光驱(有VCD光驱和DVD光驱)、软驱、数据线、信号线等。
除了机器配件以外,还需要预备要用到的螺丝刀、尖嘴钳、镊子等工具。
另外,还要在安装前,对室内准备好电源插头等。
基本步骤
组装电脑时,应按照下述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1) 机箱的安装,主要是对机箱进行拆封,并且将电源安装在机箱里。
(2) 主板的安装,将主板安装在机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装,在主板处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装所需的CPU,并且安装上散热风扇。
(4) 内存条的安装,将内存条插入主板内存插槽中。
(5) 显卡的安装,根据显卡总线选择合适的插槽。
(6) 声卡的安装,市场主流声卡多为PCI插槽的声卡。
(7) 驱动器的安装,主要针对硬盘、光驱和软驱进行安装。
(8) 机箱与主板间的连线,即各种指示灯、电源开关线。PC喇叭的连接,以及硬盘、光驱和软驱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
(9) 盖上机箱盖(理论上在安装完主机后,是可以盖上机箱盖了,但为了此后出问题的检查,最好先不加盖,而等系统安装完毕后再盖)。
(10) 输入设备的安装,连接键盘鼠标与主机一体化。
(11) 输出设备的安装,即显示器的安装。
(12) 再重新检查各个接线,准备进行测试。
(13) 给机器加电,若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表明初装已经正确,此时进入BIOS进行系统初始设置。
进行了上述的步骤,一般硬件的安装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电脑运行起来,还需要进行下面的安装步骤。
(14) 分区硬盘和格式化硬盘。
(15) 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统。
(16) 安装操作系统后,安装驱动程序,如显卡、声卡等驱动程序。
(17) 进行72小时的烤机,如果硬件有问题,在72小时的烤机中会被发现。
㈨ 组装电脑如何选择硬盘
SSD(固态硬盘)有钱就上,一般用在单独做系统分区,有开机速度快,系统稳定等功效!
普通机械硬盘一般都是西数或希捷为主。容量看你喜欢基本上现在都是1T左右的。很久没关注过了,机械也分:黑盘》蓝盘》绿盘。排名是以稳定性,价格,读存速度(由高到底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