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光盘的缓存区大小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光盘的缓存区大小

发布时间: 2022-05-01 17:51:39

‘壹’ 硬盘分区时选择缓存区大小

1G=1024M
1M=1024KB
8192无论是M还是K都比64K大多了

‘贰’ 刻录机缓存容量的大小对光盘刻录有什么影响

摘要 在刻录的同时后续的数据再写入缓存中,以保持要写入数据良好的组织和连续传输。

‘叁’ 光盘是怎样存储信息的

通过激光扫射 最常见的普通光盘的工作原理是用镭射光读取盘片上的不同凹坑(PIT & LAND),由于反射的角度与 时间不同,判断0或1的数据。CD-R(一次写入多次读取)是在普通的CD盘片中加了一层染色层,光盘刻录机的镭射头所发出的光束强度可以随时变化,这样就能改变盘片染料层的状态。镭射光根据数据的不同,在空白的CD盘片上烧出可供读取的的反光点,数据也就被记录。CD-RW(多次写入多次读取)的原理与CD-R基本相同,只是染色层变成可改写的,不象CD-R用烧制这种破坏性办法。利用染料层的结晶/非结晶过程是一可逆反应,实现盘片内的资料可以反复擦写。但是由于染色层是相变的,它的反光讯号只有普通CD的20%,所以CD-RW不是什么CD-ROM驱动器都可以读的,不过将来的CD-ROM驱动器肯定可以读取CD-RW盘片。
每台CD-R/RW都内建有缓存区(Cache Buffer),是作为将资料写入光盘的暂存区。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刻录机将资料刻入盘片前,先把资料暂存在缓存区中,再从缓存区中将资料稳定地刻入光盘中。使用缓存区可以避免资料流程的不稳定性(如暂存器欠载),并提高刻录质量。缓存区的大小是衡量刻录机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缓存区越大,刻录的失败率就越小。
了解了它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常我们选择光盘刻录机的时候还要注意几个参数。首先是它的速度。光盘刻录机一般有两个技术指标,一是数据的读取速度,二是数据的写入速度。后者是光盘刻录机的重要技术指标,LG的刻录产品完全符合主流市场的需求,CED-8080B这一款刻录机分别支持2、4、8倍速的CD-R写盘速度,2、4倍速的CD-RW刻录速度。
光盘刻录机的兼容性也非常重要,兼容性分为硬件兼容性和软件兼容性,硬件兼容性是指支持的CD-R种类,市场上分为绿盘、金盘和蓝盘;软件是指烧录软件。目前烧录软件有很多,如:Direct CD、Packet CD、ab CD、Floppy CD等,支持软件越多,也就越方便用户的使用。
光盘刻录是一个对环境要求很高的过程,因为现在普遍整机的配置都能满足光盘刻录机的最低要求,而且,目前市场上大多的CD-RW像使用软盘一样简单,在一些技术革新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对CD-RW实施数据的拖放操作,所以,关键是要学会解决刻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使用光盘刻录机之前,建议运行 SCANDISK.EXE 和 DEFRAG.EXE(以后定期运行),提高系统写入和读出 光盘刻录机的性能。此外,为了避免一些硬件上的故障,要尽量选用高配置PC,好的盘片及好的外部环境。刻录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如:刻录用的CD - R/RW介质不良导致刻录时中止,出现错误画面及刻录完毕, 但读取时有数据损坏现象或读取性能降低; 使用PC性能差导致刻录中途停止,显示缓存区欠载的错误信息及刻录时的效果优良(抖动小),但再读取时数据损坏等等现象。
在进行刻录操作时遇到的最多的错误提示就是缓存区欠载。光盘刻录中要刻录的数据从主机到刻录过程结束,必须连续传输,当数据的传输不畅,刻录机的缓存区变空时发生刻录错误就叫缓存区欠载(BufferUnder run)。导致缓存区欠载的原因很多:如CD复制时源盘有错误或者读源盘的驱动器短时间内停止运转;源盘的文件读取速度低(CD-ROM)驱动器或网络驱动器;主机性能降低CPU速度,RAM容量,硬盘容量或硬盘速度);应用程序正在后台运行时(如屏幕保护程序);因PC的电源管理使PC机变成了节电方式;使用了硬盘压缩;刻录过多的小文件等。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公司采取的措施是:在使用说明书上详细说明系统最低要求和使用时注意事项。如果使用试刻失败时,推荐降低刻录的速度;或者把刻录速度改为2倍速,在CD复制模式中手动选择映象文件的刻录方法。
此外,合理的PC配置、正确的BIOS及操作系统设定、确保硬盘有足够空间和经常消除碎片都能保障刻录过程的顺利进行。

‘肆’ 缓存设置为多少为最佳

意思是磁盘缓存,通常设置为默认的
如果你通常是用BT下载的话,确实有必要设置一下磁盘缓存,因为在BT下载时会大量的随机读取硬盘,对硬盘还是有一定的伤害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要下载100M的文件,而该文件是被分成256K大小的块,按最少存在原则随机下载,而每个块再被分成16K的片的顺序请求,每次通讯就是以片为单位的。因此总的说是随机访问,但相邻片的顺次访问几率较大,因此可以以块为单位在内存中建立缓存。大多数BT软件在下载上传时通过统计标签可以看出缓存的效率:读/写命中率、磁盘读写请求频率和实际读写频率,就可以明显地看出牺牲一小部分内存作缓存对硬盘的保护作用。

其实知道磁盘缓存是什么东西意义不大,只要设置好缓存的大小就好了。一般Windows默认的512KB的Cache,这显然是不够的。具体的设置还是要看你电脑的内存大小的。只要你电脑的内存足够大(至少256MB以上,最好是512MB以上),如果内存是在256MB以上,一般将缓存设在16~32MB效果较好。

Windows修改大师软件的主要功能为:

1、 系统信息 。在系统信息中,Windows修改大师提供了系统硬件、软件信息检测功能,可以检测包括内存、硬盘、Modem、其他设备等;
2、 我的电脑 。提供对光驱缓存修改;缩短Ctrl+Alt+Del关闭无响应程序的等待时间;优化文件系统;加快程序运行;自动卸载DLL文件;个性化系统时间;提高软驱读写缓冲;显示隐藏本地磁盘等。
3、 磁盘缓存 。提供磁盘最小缓存、磁盘最大缓存以及缓冲区读写单元大小设置;优化页面、DMA通道的缓冲区、堆栈和断点值;优化队列缓冲区;协调虚拟机工作等。
4、 网络优化 。主要针对Windows的各种网络参数进行优化;较完整的网络探测模块,允许用户自定义添加端口;针对IE5/6的网络设置进行修改;对IE5/6的文件存取路径的修改;较全面的IE安全设置模块。
5、 开机安全 。防止ESC键登录;开机自动进入屏幕保护和自动桌面锁定;启用Word97宏病毒保护;禁止光盘自动运行;禁止使用MS-DOS方式;禁止Win2000的自动登录功能;禁止退出系统时保存环境变量等;另外,还提供了一个系统安全扫描模块,您可以通过软件自带的统一数据库编辑器编辑自定义的木马、病毒乃至文件数据,也就是自扩充功能,给那些需要更高级安全功能的用户。
6、 控制面板 。提供对控制面板常见项的设置,通过相关设置,您可以锁定相关功能,防止非法用户设置系统。另外,您还可以通过面板的集成功能对系统进行设置。
7、 我的桌面 。个性化您的桌面系统,例如去掉快捷方式的小箭头,去掉“快捷方式”,在桌面显示系统版本号,对桌面文字进行透明化处理,禁用活动桌面等,您还可以创建图标缓存。
8、 开始菜单 。修改开始菜单和菜单运行的速度;加速Windows刷新率;关闭菜单动画效果;关闭“开始菜单”动画提示等功能。设置开始菜单和菜单运行的速度;关闭菜单动画效果;关闭“开始菜单”动画提示、设置系统图标缓存等功能;每次退出系统时自动清除历史记录;显示相关的开始菜单项等。
9、 其他功能 。添加清除鼠标右键菜单和新建菜单;设置显示属性;更改系统安装盘的位置;对收藏夹中文件的地址进行更换,清理部分系统遗留的信息;您还可以对修改大师的系统加入密码功能,也可以选择设置完成后是否提示重新启动等。
10、 系统修复 。修复输入法图标、音量图标、去处IE分级密码等。
11、 垃圾扫描 。清理您的磁盘上的垃圾文件,您还可以自定义自己的垃圾文件。
12、 软件加速 。设置您常用的软件,提高启动速度。
13、 系统隐藏 。隐藏您的硬盘,您还可以隐藏文件夹。

‘伍’ CD、VCD、DVD光盘的容量一般各是多少

CD-R光盘容量标准是12cm CD-R的存储容量为700M,VCD是Video CD盘片属于CD,存储容量也在700M,DVD盘的容量是4.7G。

VCD在亚洲地区被广泛使用。在香港,VCD和DVD在发行市场上已完全取代录像带和镭射影碟的地位。VCD被认为会被DVD所取代,但是由于它的一些特点,还将保持一段时间的市场。VCD没有像DVD一样的区码限制,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任何兼容机器上观看。

有些节目因为成本问题,不会制作DVD或VHS录像带版本,购买者只能购买VCD版本。VCD比DVD廉价,制作成本也较低。当然,VCD缺乏DVD提供的很多额外特性,如多语言、多字幕、多角度,菜单、超链接及大容量等。

(5)光盘的缓存区大小扩展阅读:

保养维护

1、防震

虽然有些牌子的VCD机防震性能较好,但是大多数VCD机都不宜在有震动的地方使用,否则将影响其激光扫描精度,使音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使用VCD机时不宜经常搬动,更不可碰撞和冲击。就是在搬运时也应轻拿轻放,以免影响机内元件。

2、防尘

VCD机部件精密度高,如果有灰尘进入机内,会使其部件工作不正常,甚至还会造成损坏等严重故障。所以,VCD机应放置在清洁的环境中并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除尘时应在停机状态下利用电吹风冷吹或吸尘器吸的方式进行,不要经常拆机除尘。

3、防寒

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如将VCD机放置在门口、窗口等迎风处必然会使VCD机受到寒冷刺激。这样就会使VCD机因“感冒”而不能正常使用并加速元件老化而折寿。

4、防热

VCD机既怕寒又怕热。最好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不宜受阳光直射和靠近炉灶、取暖器等热源。不要把VCD机放在功放、稳压器上面,也要避免置于地毯、沙发和床垫等处,以免阻碍机子散热。

‘陆’ 光盘原理详解

光盘刻录的工作原理 我们最常见的普通光盘的工作原理是用镭射光读取盘片上的不同凹坑(PIT & LAND),由于反射的角度与 时间不同,判断0或1的数据。CD-R(一次写入多次读取)是在普通的CD盘片中加了一层染色层,光盘刻录机的镭射头所发出的光束强度可以随时变化,这样就能改变盘片染料层的状态。镭射光根据数据的不同,在空白的CD盘片上烧出可供读取的的反光点,数据也就被记录。CD-RW(多次写入多次读取)的原理与CD-R基本相同,只是染色层变成可改写的,不象CD-R用烧制这种破坏性办法。利用染料层的结晶/非结晶过程是一可逆反应,实现盘片内的资料可以反复擦写。但是由于染色层是相变的,它的反光讯号只有普通CD的20%,所以CD-RW不是什么CD-ROM驱动器都可以读的,不过将来的CD-ROM驱动器肯定可以读取CD-RW盘片。 每台CD-R/RW都内建有缓存区(Cache Buffer),是作为将资料写入光盘的暂存区。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刻录机将资料刻入盘片前,先把资料暂存在缓存区中,再从缓存区中将资料稳定地刻入光盘中。使用缓存区可以避免资料流程的不稳定性(如暂存器欠载),并提高刻录质量。缓存区的大小是衡量刻录机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缓存区越大,刻录的失败率就越小。 了解了它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常我们选择光盘刻录机的时候还要注意几个参数。首先是它的速度。光盘刻录机一般有两个技术指标,一是数据的读取速度,二是数据的写入速度。后者是光盘刻录机的重要技术指标,LG的刻录产品完全符合主流市场的需求,CED-8080B这一款刻录机分别支持2、4、8倍速的CD-R写盘速度,2、4倍速的CD-RW刻录速度。 光盘刻录机的兼容性也非常重要,兼容性分为硬件兼容性和软件兼容性,硬件兼容性是指支持的CD-R种类,市场上分为绿盘、金盘和蓝盘;软件是指烧录软件。目前烧录软件有很多,如:Direct CD、Packet CD、ab CD、Floppy CD等,支持软件越多,也就越方便用户的使用。 光盘刻录是一个对环境要求很高的过程,因为现在普遍整机的配置都能满足光盘刻录机的最低要求,而且,目前市场上大多的CD-RW像使用软盘一样简单,在一些技术革新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对CD-RW实施数据的拖放操作,所以,关键是要学会解决刻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使用光盘刻录机之前,建议运行 SCANDISK.EXE 和 DEF

‘柒’ “刻录器的缓冲区大小”是指什么意思缓存和缓冲意思一样吗

缓存是硬件与硬件之间为了调整速度不一致而存在的。比如说。你要把硬盘上面的数据刻到光盘上面,大致的过程是这样的。数据先读入到内存中,然后再传送到光盘上面,但是刻录机的速度比内存要慢得多,因此并不是读一点数据就写一点,而是先把这些数据存放在刻录机的缓存中,当存够一定数量的时候再进行写操作。这也就是为什么缓存的大小会影响到刻录的成功率的原因了。

‘捌’ 硬盘什么叫缓存区容量,

硬盘的缓存说专业点又叫作硬盘的缓冲区。所谓硬盘的缓冲区 (硬件缓冲)就是指的硬盘本身的高速缓存(Cache),它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高速缓存其实就是指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存取速度极快的DRAM内存,分为写通式和回写式。所谓写通式,就是指在读硬盘时系统先检查请求,寻找所要求的数据是否在高速缓存中。如果在则称为被命中,缓存就会发送出相应的数据,磁头也就不必再向磁盘访问数据,从而大幅度改善硬盘的性能。所谓回写式,指的是在内存中保留写数据,当硬盘空闲时再次写入,从这一点上而言,回写式具有高于写通式的更强大的系统性能。较早期的硬盘大多带有128kB、256kB、512kB等不等的高速缓存,目前的高档硬盘高速缓存大多已经达到1MB、2MB甚至更高至8M,在高速缓存的取材上也采用了速度比DRAM更快的同步内存SDRAM,确保硬盘性能更为卓越。如此观之,一块硬盘其缓存的容量多少可谓是至关重要。而缓存容量不断提升的意义正在于其可以更大地提高硬盘在工作过程中的执行效能,尤其是在运行一些重复硬盘读写工作的时候,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缓存(Cache memory)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和外界接口传输速度不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当硬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如果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硬盘的缓存主要起三种作用:一是预读取。当硬盘受到CPU指令控制开始读取数据时,硬盘上的控制芯片会控制磁头把正在读取的簇的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读到缓存中(由于硬盘上数据存储时是比较连续的,所以读取命中率较高),当需要读取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的时候,硬盘则不需要再次读取数据,直接把缓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就可以了,由于缓存的速度远远高于磁头读写的速度,所以能够达到明显改善性能的目的;二是对写入动作进行缓存。当硬盘接到写入数据的指令之后,并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而是先暂时存储在缓存里,然后发送一个“数据已写入”的信号给系统,这时系统就会认为数据已经写入,并继续执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盘则在空闲(不进行读取或写入的时候)时再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虽然对于写入数据的性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数据还在缓存里的时候突然掉电,那么这些数据就会丢失。对于这个问题,硬盘厂商们自然也有解决办法:掉电时,磁头会借助惯性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零磁道以外的暂存区域,等到下次启动时再将这些数据写入目的地;第三个作用就是临时存储最近访问过的数据。有时候,某些数据是会经常需要访问的,硬盘内部的缓存会将读取比较频繁的一些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再次读取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直接传输。

缓存容量的大小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各不相同,早期的硬盘缓存基本都很小,只有几百KB,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2MB和8MB缓存是现今主流硬盘所采用,而在服务器或特殊应用领域中还有缓存容量更大的产品,甚至达到了16MB、64MB等。

大容量的缓存虽然可以在硬盘进行读写工作状态下,让更多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以提高硬盘的访问速度,但并不意味着缓存越大就越出众。缓存的应用存在一个算法的问题,即便缓存容量很大,而没有一个高效率的算法,那将导致应用中缓存数据的命中率偏低,无法有效发挥出大容量缓存的优势。算法是和缓存容量相辅相成,大容量的缓存需要更为有效率的算法,否则性能会大大折扣,从技术角度上说,高容量缓存的算法是直接影响到硬盘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更大容量缓存是未来硬盘发展的必然趋势。

‘玖’ 刻录机缓存容量多大才合适

缓存的大小是衡量光盘刻录机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刻录时数据必须先写入缓存,刻录软件再从缓存区调用要刻录的数据,在刻录的同时后续的数据再写入缓存中,以保持要写入数据良好的组织和连续传输。如果后续数据没有及时写入缓冲区,传输的中断则将导致刻录失败。因而缓冲的容量越大,刻录的成功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