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硬盘bf为1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硬盘bf为1

发布时间: 2023-05-30 14:06:10

① 求助求解HDTune硬盘检测到BF值一直在狂升!

换个软件版本看看 不同版本测试结果可能不准确罩碰
http://..com/question/325629069.html

另外可参考此贴物盯谈则燃
http://itbbs.pconline.com.cn/notebook/11557013.html

② 主引导区的硬盘分区表(DPT)

偏移地址 01BE
字节数 1
含义分析 分区类型:00表示非活动分区;80表示活动分区;其他为无效分区
偏移地址 01BF ~ 01C1
字节数 3
含义分析 分区的起始地址(磁头/扇区/柱面):通常第一分区的起始地址开始于1磁头0柱面1扇区,因此这三个字节应为010100
偏移地址轮衡 01C2
字节数 1
含义分析 常见的分区操作系统的类型:00 [none-use] 04 [DOS FAT16 <32M] 05 [EXTEND] 06 [DOS FAT16 >32M] 07 [NTFS (OS/2)] 0B [ FAT32] 83 [LINUX >64M]
偏移地址01C3 ~ 01C5
字节数 3
含义分析 该分区的结束地址(磁头/扇区/柱面)
偏移地址 01C6 ~ 01C9
字节数 4
含义分析 该分区起始逻辑扇区[在线性寻址方式下的分区腊颤做相对扇区地址]
偏移地址 01CA ~ 01CD
字节数 4
含义分析 该分区占洞笑用的总扇区数
注释: 注意分区的起始地址 (磁头/扇区/柱面) 和结束地址 (磁头/扇区/柱面) 中字节分配:
00000000 01000001 00010101 (第一字节为磁头,第二字节2~7位为扇区,第二字节0~1位和第三字节为柱面)
DPT 总共64字节(01BE--01FD),如上所示每个分区占16个字节,所以可以表示四个分区,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磁盘的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之和总共只能有四个的原因.

③ 硬盘BF数据最近一直在涨。前几天才7的,今天都11了,有没有问题求高手指教一下

硬盘工作的时候如果检测到超出允许的振动,会把磁头复位保护。正常的。

④ 请问 hd tune 检测出 bf这项数据有几百万 数值还一下多一下少 是日立的笔记本硬盘 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
0C 是启动次数察橘坦 ,按明天一次算,用了678天,就是还差2月到2年。
G-Sense Error Rate 加速度错误率 * 一般存在于笔记本硬盘和伍握企业级硬盘中,表示硬盘受到的可能导致故障的冲击败桐次数。
C0不正常关机次数。
一般硬盘坏道问题 多数看05、C4、C5,其他的影响不大,一般忽略不计。

⑤ 请问硬盘分区的结构

硬盘分区的主要结构说明:
(Cylinder柱面/磁道-Side磁头-Sector扇区地址以下简称为?-?-?)

《主分区》
名称 地址 长度(扇区)
-----------------------------------------------------------
主引导记录(Main Boot Record): 0-0-1 1
系统扇区(System Secotrs): 0-0-2,0-0-63 62
引导扇卖芹区(Boot): 0-1-1 1
FAT16系统中,此扇区包含BPB(BIOS Parameter Block)表,描述逻辑盘结构组成,包含
隐空胡藏扇区数目(从0-1-1开始计算)、FAT扇区数、FAT拷贝数、硬盘磁头总数、根目录表项
最大值等。
FAT32系统中,BPB表的偏移与FAT16不同,但表项基本相同。整个隐藏扇区部分都作为逻辑
盘的描述区域。
隐藏扇区(Hidden Secotrs):
FAT16 0-1-1 1
FAT32 0-1-1 32
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16 0-1-2 根据逻辑盘容量变化
FAT32 0-1-33 根据逻辑盘容量变化
说明:
FAT16的每个表项由2字节(16位)组成,通常每个表项指向的簇包含64个扇区,即32K字节。
逻辑盘容量最大为2047MB。
FAT32的每个表项由4字节(32位)组成,通常每个表项指向的簇包含8个扇区,即4K字节。
逻辑盘容量最小为2048MB。
对于C分区,在MBR的偏移01c2H处,FAT16为06H,FAT32为0CH。
*** 有关计算公式为:
每个扇区长度=512字节
总簇数=逻辑盘容量/簇容量
总簇数=FAT表长度(字节)/每个表项长度(字节)-2
FAT表长度=逻辑盘容量/簇容量*每个表项长度
FAT表的开始由介质描述符+一串“已占用”标志组成:
FAT16硬盘----F8 FF FF 7F
FAT32硬盘----F8 FF FF 0F FF FF FF 0F
每个有效的FAT结构区包含两个完全相同的拷贝:FAT1、FAT2
文件目录表(File Directory Table),即根目录区,又称为ROOT区:
紧跟在FAT2的下一个扇区,长度为32个扇区(256个表项)。如果支持长文件名,则每个表项
为64个字节,其中,前32个字节为长文件链接说明;后32个字节为文件属性说明,包括文件长
度、起始地址、日期、时间等。如不支持长文件名,则每个表项为32个字节的属性说明。
数据区(Data Area):
紧跟在FDT的下一个扇区,直到逻辑盘的结束地址。

《扩展分区》
名称 地址 长度(扇区)
-----------------------------------------------------------
扩展分区斗配拦(Extend Partition): ?-y-1 1
系统扇区(System Secotrs): ?-y-2,?-y-63 62
引导扇区(Boot): ?-(y+1)-1 1
其后各项与主分区相同……

扩展逻辑盘寻找说明:
1 在主分区的分区表中,寻找扩展分区的物理地址(道-头-扇)
2 在扩展分区地址所指扇区尾部,查找扩展分区表(扩展卷),结构与主分区表相同
3 扩展分区表的物理地址中,将磁头数加1,其余不变,则为第一个逻辑驱动器(如D盘)的BOOT扇
区物理地址
4 根据扩展驱动器的系统分类(FAT16/FAT32,以2048MB为界限),查看FAT表与ROOT区
5 如果还有E、F……等盘,则继续寻找符合要求的BOOT扇区,BOOT扇区规定在每个磁头的1号扇区

附录:分区表项结构说明
分区表自MBR扇区偏移01BEH开始,共4个分区,每个分区16字节;
第一个分区的结构如下:
偏移 值 说明
01BE 80 ;启动标志
01BF 01 ;分区开始的磁头号
01C0 01 ;分区开始的扇区号,低6位;柱面号,高2位
01C1 00 ;分区开始的柱面号,低8位
01C2 ?? ;分区类型,06=FAT16的C,0C=FAT32的C,05=扩展分区
01C3 ?? ;分区结束的磁头号
01C4 ?? ;分区结束的扇区号,低6位;柱面号,高2位
01C5 ?? ;分区结束的柱面号,低8位
01C6-01C9 ?? ;相关扇区数,通常为63
01CA-01CD ?? ;分区的总扇区数
分区表结束标志:
01FE 55
01FF AA

关于MS-DOS 6.xx以上版本的两个明显BUG的说明:
1 FDISK.EXE
在FDISK建立分区时,将对每个磁头的1号、7号扇区进行覆盖,填入512字节的F6;覆盖
区域范围从BOOT区开始,结束地址不详。
2 启动过程
在MS-DOS启动过程中(包括WINDOWS 9X启动的MS-DOS 7.XX),将搜索每个逻辑驱动器,
如果在扩展分区表中的某个逻辑盘的分区类型标志被病毒或其他因素(如王江民的KV???的
某个版本,为“惩罚”盗版……)改写为05H后,又将该分区指针指向硬盘头部的主引导记录,
那么……呵呵,你再看看你的硬盘还能启动吗?用软盘(MS-DOS 5.0以上版本)还能启动吗?
……要嘛改个字节,要嘛就用DOS 3.31(还找得到吗?)来启动……

分区算法:
Disk /dev/hda: 80.0 GB, 8002636185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9729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765 6144831 7 HPFS/NTFS
/dev/hda2 766 2805 16386300 c W95 FAT32 (LBA)
/dev/hda3 2806 9729 55617030 5 Extended
/dev/hda5 2806 3825 8193118+ 83 Linux
/dev/hda6 3826 5100 10241406 83 Linux
/dev/hda7 5101 5198 78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hda8 5199 6657 11719386 83 Linux
/dev/hda9 6658 7751 8787523+ 83 Linux
/dev/hda10 7752 9729 15888253+ 83 Linux

⑥ 计算机硬盘号怎么看

硬盘标识识别方法1. Seagate硬盘的编号比较简单,其识别方法为:"ST+硬盘尺寸+容量+主标识+副标识+接口类型"。 为了另大家容易理解,简单的表示形式为:ST"X,XXXX,XX,XXX",也就是说其硬盘编号可以分为四部分 首先,"ST"代表的是"Seagate",也就是说是希捷公司的产品。
然后第一部分的"X"是表示其硬盘外形和尺寸。"1"表示3.5英寸,厚度为41mm的全高硬盘;"3"表示3.5英寸,厚度为25mm的半高硬盘;"4"表示5.25英寸,厚度为82mm的硬盘;"5"表示尺寸为3.5英寸,厚度为19mm的硬盘;"9"表示为尺寸2.5英寸的硬盘。
第二部分的四个"X"是表示硬盘的容量,通常由3到4位数字组成,单位是GB。如:"1600"就是表示这硬盘的容量为160GB,而"400"或者"800"就表示其容量为40GB或者80GB了。
第三部分的两个"X"为硬盘标志,由主标志和副标志所组成。前一个数字是主标志,在Seagate的IDE硬盘中都是指硬盘的盘片数,如数字"2"则表示该硬盘采用了2张盘片。而在Seagate的SCSI硬盘中,其主标识则是指硬盘的转速了。有了主标识当然就会有副标识了,而后一个数字就是副标识。它是只有当主标识相同或者无效时,副标识才有意义。它一般代表硬盘的性能和代数,当数字越大,表示的代数越高,性能越好,此款硬盘也就越新。
第三部分的三个"X"主要由1到3个字母所组成,表示硬盘接口类型等。一般的桌面IDE硬盘较为简单,但如果包括了现在和早期的SCSI硬盘的话,其含义就变得较为复杂了。
2. 日立硬盘有180GXP和7K250两个系列,所以要辨别其编号比较复杂。180GXP系列沿用了IBM硬盘编号。其识别方法为:"IC+盘片尺寸+硬盘高度+容量+接口类型+系列型号+转速+缓存容量"
简单的表示形式为:IC"XX,X,XXX,XX,XX,XX-X",其硬盘编号可以分为七部分。
"IC"表示的是IBM公司的产品。
第一部分的两个"X"表示的是硬盘的外形和尺寸。"35"表示3.5英寸(88.9毫米),"25"表示2.5英寸(63.5毫米)的硬盘产品。
第二部分的"X"是表示硬盘的高度。"L"代表1英寸(25.4毫米),"T"代表0.49英寸(12.5毫米),"N"代表0.37英寸(9.5毫米)的硬盘产品。
第三部分的三个"X"表示的是硬盘的容量,单位是GB。如"180"就是表示该硬盘的容量为180GB,"080"等就是80GB了。
第四部分的两个"X"表示的是硬盘接口的类型。
"AV"表示为ATA接口
"UW"表示为Ultra160 SCSI 68-pin Wide的接口
"UC"表示为Ultra160 SCSI 80-pin SCA的接口
"XW"表示为Ultra320 SCSI 68-pin Wide的接口
"XC"表示为Ultra320 SCSI 80-pin SCA的接口
"F2"表示为FC-AL-2(2 Gbit)的接口
第五部分的两个"X"表示硬盘产品系列的型号。其"ER"表示Deskstar 60GXP系列,"VA"表示Deskstar 120GXP系列,"V2"表示Deskstar 180GXP系列。
第六部分的两个"X"表示为硬盘的转速,单位是RPM/分。其"04"表示为4200 RPM/分,"05"表示为5400 RPM/分,"07"表示为7200 RPM/分,"10"表示为10000 RPM/分,"15"表示为15000 RPM/分。
第七部分的"X"表示着硬盘缓存的容量,从Deskstar 180GXP开始启用。"0"表示为2MB缓存,"1"表示为8MB缓存。其中使用一个盘片的60GB产品缓存为2MB,使用两个盘片的80GB和120GB产品缓存有2MB和8MB两种,使用三个盘片的180GB产品缓存都为8MB,购买时要注意区分。以"IC35L180AVV207-1"这个编号为例,我们通过编号可以知道该硬盘是IBM公司生产的3.5英寸,高1英寸的硬盘,其总容量为60GB,采用Ultra ATA接口,为Deskstar 180GXP系列的产品,转速是7200 RPM/分,有着8MB的缓存。
3. 日立的7K250系列是继Deskstar 180GXP推出后的新品。其性能比早期的产品更出色,但是硬盘编号也发生了变化,造成了混乱。下面我们也来研究一下日立7K250系列的硬盘编号规律。
7K250系列的编号标注形式为"HDS+转速+系列的最大容量+该产品容量+产品系列代码+硬盘高度+接口类型+缓存"。
简单的表示为:HDS"XX,XX,XX,X,X,XX,X,X",硬盘编号也可以分为八个部分。
"HDS"表示为日立(HITACHI)的Deskstar系列硬盘产品。
第一部分的两个"X"表示硬盘的转速。如果其标注为"42","54","72","10","15"等的话,那么这个硬盘的转速分别为4200 RPM/分,5400 RPM/分,7200 RPM/分, 10000 RPM/分,15000 RPM/分。
第二部分的两个"X"表示的是该产品系列的最大容量,单位为GB。"25"就表示该产品最大容量为250GB。
第三部分的两个"X"表示为硬盘容量,单位有GB或者10GB。例如"80"就表示80GB,"25"就表示250GB。第四部分的"X"表示硬盘的代数。现在所有7K250系列都是字母"V"。
第五部分的"X"表示硬盘的高度。这里和上面的IBM编号是一样的。
第六部分的两个"X"表示硬盘的接口类型,有"AT"和"ST"。其分别代表为Ultra ATA100接口和Serial ATA150接口。
第七部分的"X"表示硬盘缓存的容量,有数字"2"和"8"。其分别代表为2MB缓存和8MB缓存的硬盘产品。
第八部分的"X"是硬盘的保留值,目前暂时为数字"0"。就以日立7K250系列"HDS722525VLAT80"的硬盘编号来做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其属于7200 RPM/分,最大容量为250GB和总容量为250GB的硬盘,高1英寸,采用的是Ultra ATA100接口并拥有8MB缓存。5. 西部数据的编号标注形式因产品系列而异,编号方式显得简洁明了,由12个数字或者字母所组成。在12个编号中,前6个编号为主编号,后面的6个编号为附加编号。其桌面市场的主打系列鱼子酱的标注方式为"厂商代号+容量+转速,缓存+接口类型"。
简单的表示为WD"XXXX,X,X-XX,X,X,XX",可以分为七个部分。
"WD"是"Western Digital"的简称,表示其为西部数据公司的产品。
前6位主编号:
第一部分的四个"X"表示为硬盘容量,通常由3到4位数字组成,单位为GB。其标识和希捷是一样的,如4位的"1200"代表120GB,3位的"800"则代表80GB。
第二部分的"X"表示为硬盘转速及缓存容量。
"A"表示转速为5400 RPM/分的鱼子酱硬盘
"B"表示转速是7200 RPM/分的鱼子酱硬盘
"E"表示转速是5400 RPM/分的Protege系列硬盘
"J"表示转速为7200 RPM/分,数据缓存为8MB的高端鱼子酱硬盘
"G"表示为转速拥有10000 RPM/分,数据缓存为8MB的最高端桌面硬盘Raptor系列
第三部分的"X"表示接口的类型。
"A"表示为Ultra ATA/66或者更早期的接口类型
"B"表示为Ultra ATA/100
"W"表示应用于A/V(数码影音)领域的硬盘
"D"表示为Serial ATA150接口
后六位附加编号:
对于后面的六位附加编号,笔者很抱歉,找不到相关于Serial ATA150接口规范的硬盘附加编号资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第四部分的两个"X"表示为OEM客户标志。如今西数面向零售市场的产品,其两个编号都是为数字"00"。如果作为其它字符的话,则为OEM客户的代码,不同的编号对应不同OEM客户,而这种编号的硬盘通常是不面向零售市场的。
第五部分的"X"代表硬盘单碟容量,单位是GB。"C"代表硬盘单碟容量为40GB,"D"代表66GB,"E"代表83GB。
第六部分的"X"表示同系列硬盘的版本代码,该代码随着不同系列而变。
"A"表示7200转/分,Ultra ATA100接口的BB系列;
"B"表示5400转/分,Ultra ATA66接口的AB系列;
"P"表示5400转/分,Ultra ATA100接口的EB系列;
"R"表示7200转/分,Ultra ATA100接口,具有8MB缓存的JB系列。
而在单碟66GB和83GB的产品中,还出现了"U","V"等其他字母,分别对应JB系列和BB系列产品。
最后部分的两个"X"表示为硬盘的Firmware版本。我们目前常见的一般都是"A0"。
我们以"WD2500JB-00EVA0"的硬盘编号作例子,我们从主编号可以知道这是一块西部数据公司出品的容量为250GB、7200转/分并且具有8MB缓存的硬盘。从后面的附加编号我们还可以看出这是西部数据面向零售市场,单碟容量为83GB的产品。其实,我认为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买西数硬盘看前面的6位主编号就可以得知性能了,加上了后面的6位附加编号反而还会增加了难度。
对于现在西数公司新出的Serial ATA150接口的硬盘,如主6位编号为"WD2500JD",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转速为7200 RPM/分,数据缓存为8MB,采用接口为Serial ATA150接口的硬盘。还有对于西数公司最高端桌面硬盘Raptor(猛禽)系列,其主编号"WD740GD"亦代表了大部分的信息,其"容量为74GB,转速拥有10000 RPM/分,数据缓存为8MB,采用Serial ATA150接口"这些信息我们也可以轻易的看出来。6. 因为产品线尚待扩充,目前三星硬盘均属SpinPoint系列,此系列又分为P和V两大类。编号标注形式为"系列型号+转速+容量+缓存+磁头数目+接口类型"。
我们亦可以简单的表示为"X,X,XXX,X,X"五部分。
第一部分的"X"表示硬盘产品系列。这里的"S"就表示为"SpinPoint"系列。
第二部分的"X"表示三星硬盘各系列不同转速的产品。
"V"表示V系列硬盘,转速为5400 RPM/分
"P"表示P系列硬盘,转速为7200 RPM/分
第三部分的三个"X"表示硬盘容量,通常有2到3位数字,其单位是GB。"080或者120"就表示为80GB或者120GB的硬盘产品,但如果缓存是8MB,它们的标志大多会变成"081或者121"。
第四部分的"X"表示硬盘磁头数,我们亦可以据"硬盘单碟容量=2×硬盘总容量/磁头数"这个公式来推算出单碟容量。
第五部分的"X"表示硬盘的接口类型。
"A"表示为E-IDE/ATA接口
"S"表示为SCSI 2接口
"U"表示为Ultra SCSI接口
"D"表示为Ultra ATA 66接口
"H"表示为Ultra ATA 100接口
"N"表示为Ultra ATA 33接口
"C"表示为Serial ATA150接口
我们拿编号为"SP1614C"的三星硬盘作例子,我们亦可以看出这是三星出品的SpinPoint家族7200转/分的P系列硬盘产品,其硬盘总容量为160GB,缓存容量为8MB,硬盘磁头数为4,采用Serial ATA150接口,硬盘单碟容量为2×160GB/4=80GB。IBM硬盘的识别方法为:系列号(此系列最大硬盘容量+转速)+硬盘类型+硬盘尺寸+转速+容量。以34GXP DPTA 372050为例——首先在硬盘系列号中的34代表此类型硬盘的最大容量为34GB,以GP为结尾的硬盘是5400转,以GXP结尾的硬盘是7200转;下面的DPTA代表的是DeskStar(桌面之星),PT代表的是34GXP与37GP两个系列硬盘,A代表此硬盘是ATA接口的硬盘;然后,看硬盘的型号,首位为3,代表此硬盘是3寸盘;后面跟着7,代表此硬盘的转速为7200RPM;再后面的2050代表此硬盘的容量为20.5GB。IBM硬盘在国内的总代理是新资源,要认准新资源的标志。
迈拓的硬盘的识别方法为:系列号+此系列硬盘最大容量+首位+容量+接口类型+碟头数。以金钻四代DiamondMax Plus40 53073U6为例——系列号中的DiamondMax Plus代表硬盘是金钻系列;然后40代表此系列硬盘最大容量为40GB,也代表了此硬盘是金钻四代硬盘(金钻三代及以前的数字是四个数字,代表单碟容量,而金钻五代的数字是60);首位没有什么大用处,只是说明一段时间罢了,最新的金钻系列硬盘都是5;后面的3073代表此硬盘的容量是30.7GB;U代表此硬盘接口是Ultra DMA/66接口,如果是D代表是Ultra DMA/33接口,如果是A代表是Ultra DMA/100接口;最后的6代表此硬盘有6根磁头,由此说明此硬盘有6÷2=3张盘片,如果是奇位数,那么就加1再除以2就是硬盘的盘片数了。迈拓硬盘在国内的总代理是蓝德电子,购买时认准LAND的标志。
昆腾硬盘的识别方法为:QM+硬盘尺寸+硬盘容量+系列号。以昆腾超能火球二代QM320500KX为例:QM代表昆腾硬盘;3代表硬盘是3寸硬盘;20500代表此硬盘容量是20.5GB;最后的KX代表此硬盘是超能火球二代硬盘。昆腾硬盘在国内的总代理现在是蓝德。
WD硬盘的识别方法为:类型+WD+容量+转速+型号。以WD Caviar WD400BB为例:WD Caviar代表西部数据的鱼子酱系列硬盘;WD代表西部数据;400代表此硬盘容量是40.0GB;第一个B代表转速是7200转,如果是A代表转速是5400转;第二个B代表此硬盘是新鱼子酱系列硬盘,如果是A代表此硬盘是旧的鱼子酱系列硬盘。
富士通硬盘的识别方式为:类型+尺寸+容量+接口+转速。以富士通MPF3204AH为例:MPF代表硬盘的类型,其中M代表富士通,P代表硬盘是IDE系列,如果为A就是SCSI系列;3代表此硬盘是3.5英寸硬盘;204代表此硬盘的容量为20.4GB;A代表接口为ATA接口;H代表转速是7200转,如果为T就是5400转。
现在市面上的硬盘种类繁多,每个厂商都为各自的产品进行了编号。一般说来,硬盘的编号决定着该硬盘的技术参数,如品牌及产品系列、外形尺寸、转速、容量、支持的接口类型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市场上主流硬盘型号的排列规则。一、 希捷硬盘型号
希捷硬盘主要有早期的金牌系列、U系列和酷鱼(Barracuda)系列等产品。
1.希捷1999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ATA系列硬盘型号
第一字段:由ST组成,代表希捷的标识符。
第二字段:由1个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的外形尺寸。3代表3.5英寸宽度,1英寸高度。
第三字段:由5个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的标准容量(这里表示17.24GB容量)。
第四字段:由1个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的转速。0代表7200rpm的硬盘;其它数字结尾(包括1、2)代表5400rpm的硬盘。
第五字段:由1个英文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支持的接口类型。A代表ATA/Ultra ATA/Ultra ATA/66(IDE/EIDE)接口;AG代表笔记本电脑专用的ATA接口;W代表Ultra Wide SCSI接口,其数据传输率为40MB/s;N代表Ultra Narrow SCSI接口,其数据传输率为20MB/s;W/FC代表光纤通道,可提供高达100MB/s的数据传输率,并且支持热插拔。2.希捷1999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SCSI系列硬盘型号
第一字段:由2个英文字符组成,代表希捷的标识符。
第二字段:由1个字符组成,代表硬盘的外型尺寸。1代表3.5英寸宽度;1.6英寸高度;3代表3.5英寸宽度;1英寸高度。
第三字段:由5个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的标准容量(这里表示18.2GB容量)。
第四字段:由1-3个英文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支持的接口类型及采用的技术。DC代表Differentia/80-pin SCA接口;FC代表Fibre Channel/40-pin SCA接口;FCV类似FC,但增加了缓存的大小;LC代表低电压的Differential/80-pin SCA;LCV类似LC,但增加了缓存大小;LW代表低电压的Differential/68-pin Wide SCSI接口;LWV类似LW,但增加了缓存大小;N代表SCSI/50-pin Narrow SCSI接口;ND代表Differential/50-pin Narrow SCSI接口;W代表SCSI/68-pin Wide SCSI接口;WC代表SCSI/80-pin SCA;WD代表Differential/68-pin Wide SCSI接口。3.希捷1999年1月1日以前生产的硬盘型号
第一字段:由ST组成,代表希捷的标识符。
第二字段:由1个字符组成,代表硬盘的外形尺寸。1代表3.5英寸宽,1.6英寸高;2代表5.25英寸宽,1.6英寸高;3代表3.5英寸宽�1英寸高;4代表5.25英寸宽,标准的高度;5代表3.5英寸宽,0.75英寸高;6代表9英寸宽;7代表1.8英寸宽;8代表8英寸宽;9代表2.5英寸宽,0.75英寸高。
第三字段:由2-5个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的标准容量(这里表示9.1GB容量)。
第四字段:由一两个英文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支持的接口类型。A代表ATA/Ultra ATA(IDE/EIDE)接口;AG代表ATA w/SafeWrite保护的接口;DC代表Differential/80-pin SCA接口;E代表ESDI接口;FC代表Fibre Channel/40-pin SCA接口;J代表SMD/SME-E接口;K代表IPI-2接口;LC代表低电压的Differential/80-pin SCA接口;LW代表低电压的Differential/68-pin Wide SCSI接口;N代表SCSI/50-pin Narrow SCSI接口;ND代表Differential/50-pin Narrow SCSI接口;NM代表SCSI/50-pin Narrow SCSI/Macintosh Comaptible接口;NV代表SCSI/50-pin Narrow SCSI接口;P代表PCMCIA(PC Card)接口;R代表ST412/RLL接口;S代表Syncronized Spindle或Synchonous SCSI;W代表SCSI/68-pin Wide SCSI接口;WC代表SCSI/80-pin SCA接口;WD代表Differential/68-pin Wide SCSI接口;X代表XT Bus(IDE)接口;Unspecified代表ST412/MFM接口。
第五字段:由2个英文字符组成,PR表示随硬盘附送安装软件和硬盘控制器。
第六字段:由1个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的存取时间。0代表标准;1代表快速。二、迈拓硬盘型号
迈拓硬盘的型号比较多,且比较乱。主要钻石、星钻(钻石十代以后的产品)、金钻三个系列,型号有91360D8、88400D8、7120AT、MXL-171、XT-8760S、LXT-213SY、MXT-540AL等。为了方便记忆,特将它们划分为三个字段:(图)
第一字段:由1-5个字符组成,它代表迈拓硬盘产品系列的标识符。9xxxx代表新款Diamond Max(星钻)和Diamond Max Plus(金钻)系列UDMA/33硬盘;8xxxx代表CrystalMax和旧款Diamond Max系列EIDE/UDMA/33硬盘;7xxxx代表大于1GB的IDE硬盘;7xxx代表小于1GB的IDE/SCSI硬盘;25xxx代表2.5英寸IDE硬盘;MXT代表IDE/SCSI硬盘;MXL代表PCMCIA硬盘;Flash代表采用PCMCIA Flash 内存卡;LXT代表IDE/SCSI硬盘;MX代表3.5英寸SCSIⅡ硬盘;Px代表Panther SCSI硬盘;RXT代表MaxOptix SCSI硬盘;XT代表MFM、RLL系列SCSI和ESDI硬盘。
第二字段:由三四个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的标准容量(这里表示13.6GB容量)。
第三字段:由1-3个字符或空缺组成,它代表硬盘支持的接口类型.Dx代表支持Ultra DMA33接口的EIDE;Ux代表持Ultra DMA66接口的EIDE;Ax代表IDE或 EIDE接口;Ex代表ESDI接口;Sx代表SCSI。
另外还有一些型号加前缀,如:K016420A和ST019100D,其中K代表硬盘的转速5400rpm;ST代表硬盘的转速7200rpm。三、昆腾硬盘型号
第一字段:由QM组成,它代表昆腾标识符。
二字段:由1个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的外型尺寸或采用的技术。2代表2.5英寸宽度;3代表3.5英寸宽度;5代表5.25英寸宽度;P代表Performance;L代表采用低费用技术。
第三字段:由3-5个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的标准容量(这里代表18.2GB容量)。
第四字段:由1个字符组成或空缺,它代表昆腾硬盘销售地域。R代表产品销往北美地区;B代表产品销往全球
第五字段:由2个字符组成,它代表昆腾硬盘产品系列的标识符。AL代表AtlasⅡ系列;AT代表Atlas系列;BF代表Bigfoot系列;CP代表Capella系列;CR代表Fireball CR系列;CX代表Fireball CX系列;CY代表Bigfoot CY系列;DA代表Daytona系列;EL代表Fireball EL系列;EM代表Empire系列;EN代表ProDrive LPS系列;EP代表ProDrive LPS系列;EU代表Europa系列;EX代表Fireball EX系列;FB代表Fireball系列;GM代表ProDrive LPS系列;GP代表Grand Prix系列;HN代表AtlasⅡ系列;KA代表Fireball Plus KA系列;KN代表Atlas IV系列;KX代表Fireball Plus KX系列;LB代表Fireball lct系列;LT代表Lightning系列;MU代表ProDrive系列;MV代表Maverick系列;PI代表ProDrive ELS系列;PX代表VikingⅡ系列;RR代表LPS系列;SA代表Saturn系列;SE代表Fireball SE系列;SG代表Pioneer SG系列;SR代表Sirocco系列;ST代表Fireball ST系列;TB代表LPS系列;TD代表Atlas Ⅲ系列;TM代表Fireball TM系列;TN代表Atlas 10K系列;TR代表Trailblazer系列;TS代表Bigfoot TS系列;TX代表Bigfoot TX系列;TY代表Atlas 10KⅡ系列;VK代表Viking系列;XC代表Atlas V系列。
第六字段:由1-3个英文字符组成,它代表硬盘支持的接口类型。S代表SCSI接口;A代表ATA/IDE接口;SW代表SCSI WIDE接口;SWD代表SCSI WIDE DIFF接口;SCA代表SCA SCSI接口;LW代表SCSI LVD接口;FC代表Fiber Channel接口内容是多了一点不过很全面的

⑦ 我用HD Tune检测硬盘后,怎么看出有没有问题,我看不懂

主要看05和C5,这个是有关硬盘是否出现坏道的参考值

HDTUNE检测项意思

检测项意思(来自网络,不可全信):

01 =Read Error Rate / (底层)数据读取错误率

指从磁盘表面读取数据时发生的硬件读取错误的比率,Raw值对于不同的厂商有着不同的体系,单纯看做1个十进制数字是派羡搏没有任何意义的。
*以上为Wiki上的英文翻译版本,此属性貌似存在分歧,有的说值高了好,有的说低了好,此处我们还是按照Wiki上的吧,反正只要 Worst不小于 Threshold 就行了。
**这里的Raw值也可能不同,比如我笔记本上的ST硬盘就Raw为0,而台式机上1.5T的ST就为227901540。

02 =Throughput Performance / 吞吐性能(读写通量性能)

Raw值越高越好
整体(普通)的硬盘驱动器的吞吐性能。如果这个属性的值一直在下降有很大的可能性是硬盘有问题了。
* 一般在进行了人工 Offline S.M.A.R.T. 测试以后才会有值。

03 =Spin-Up Time / 马达旋转到标准转速所需时间

Raw值越低越好
主轴旋转加速的平均时间(从零转速到完全运转(标准转速)[毫秒])。
单位也可能为秒。
如果是0的话证明这一项没有读对,或者是这一项的数据生成错误。不应该出现0的结果。

04 =Start/Stop Count / 启动/停止计派哪数

马达 启动/停止 周期的计数。当马达启动或硬盘完全停止工作后(断开电源)启动和硬盘从睡眠模式回复到先前状态,计数都会增加。
*一般来说开机一次这个就加1,也可以看做是通电次数,这一般是个寿命参考值,本身不具有任何指标性,购买硬盘时可以参考此值。

05 =Reallocated Sectors Count / 重新配扇区的计数

Raw值越低越好
对重新分配的扇区的计数,当硬盘发现一个 读取/写入/校验 错误时它将这个扇区标示为“重新分配”,并且将数据传输到一个特殊的保留区(空闲区)。这个过程也称为是“重定向”,这个重新分配的扇区叫做“重新映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硬盘当进行表面测试的时候是找不到“坏块”的,所有的坏块都被隐藏在重新分配的扇区中。然而,随着重新定位的扇区增加,读取/写入速度趋向于降低。Raw值通常代表一系列已经发现和重映射的坏扇区,因此,这个属性值越高,硬盘就有越多的扇区被重定位,所以这个值是越小越好。
* 理想情况下这个值应该为0,如果不为0也不要太惊慌,而是应该比较密切的关注这个值的变化情况:如果连续几周没有变化,那你应该可以放心的继续使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如果这个值持续攀升,那么请尽快备份所有数据,并考虑购买新硬盘。

06 =Read ***nel Margin / 读取通道边界

读取数据时通道的边界尘祥,这个属性的功能并不明确

07 =Seek Error Rate / 寻道错误率

磁头寻道错误的比率,如果机械定位系统中有局部的故障,那么寻道错误率会增加,这种故障是多种因素造成的。Raw值对于不同的厂商有着不同的体系,单纯看做1个十进制数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08 =Seek Time Performance / 寻道时间性能

Raw值越高越好
磁头寻道操作的平均性能,如果这个属性的值持续下降,这是机械子系统有问题的标志

09 =Power-On Hours (POH) / 累计通电时间

Raw值越低越好
通电时间计数,Raw值显示在通电状态下的总小时数(或者是 分钟,秒,取决于制造商)
磁盘加电时间。初始值的字段显示为此装置总开机时间的累计。
* 参考磁盘厂家给的该款硬盘的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可以估计故障概率。但是也有可能超过MTBF而不会出现故障,因为统计数据对于个体来说是不精确的,是一个寿命参考值,本身不具任何指标性。
**购买硬盘时可以看此值,新的硬盘一般为0或者几十以内,过分大的可能就是被人用过了。

0A =Spin Retry Count 或 Spin-up Retry Count / 旋转重试计数 或 马达重试计数

Raw值越低越好
马达重试启动尝试的的总数,这个属性存储马达尝试启动的到全速运转(第一次尝试失败的情况)的总数,这个属性的值的上升,是硬盘机械子系统有问题的标志
* 理想情况应该为0,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人为造成这个值的非故障升高,比如电压供给不足。

0B =Recalibration Retries / 校准重试

Calibration_Retry_Count / 校准重试计数
Raw值越低越好
这个属性指被要求重新校验的次数(第一次尝试失败的情况下)。这个属性的值的上升,是硬盘机械子系统有问题的标志

0C =Power Cycle Count / 通电周期计数

这个属性是指这个硬盘电源 开/关 周期的总数。
这是个寿命参考值,本身不具任何指标性。

0D =Soft Read Error Rate / 软件读出误码率(可校正读出误码率)

Raw值越低越好
报告给操作系统的未修正的读取错误。
高值暗示有扇区不稳定。

B7 =SATA Downshift Error Count / SATA 降档错误计数
西部数据和三星的属性。

B8 =End-to-End error / 端对端错误

Raw值越低越好
这个属性是HP的SMART IV技术的一部分,它表示传输通过高速缓存内存数据缓冲区后主机和硬盘驱动器间的校验数据不匹配。

B9 =Head Stability / 头稳定性

西部数据的属性。

BA =Inced Op-Vibration Detection / 感应运算振动检测

西部数据的属性。

BB =Reported Uncorrectable Errors / 反馈无法校正的错误

Raw值越低越好
不能使用硬件ECC恢复的错误总数。

BC =Command Timeout / 命令超时

Raw值越低越好
因为HDD超时导致放弃操作的数量,通常情况下,这个属性值应该等于0,如果这个只远远高于0,那么,很可能电源供应有很严重的问题,或者数据线被氧化。

BD =High Fly Writes / 高飞写入
Raw值越低越好
HDD生产商实现 一个飞行高度监视器来尝试对于检测到记录头正在飞出它的正常操作范围时的写入操作提供额外的保护,如果发生不安全的飞行高度条件,写入进程停止工作,信息将被重写或者重定向到磁盘上一个安全的区域。这个显示在硬盘生命周期内检测到的这些错误的总数。这个特性实现在大多数现代的希捷驱动器和一些西部数据的驱动器中,西部数据驱动器开始于 WD企业级WDE18300和WDE9180 Ultra2 SCSI硬盘驱动器,它将被包含在未来所有西部数据企业级产品中。

BE =Airflow Temperature (WDC) / 气流温度(西部数据)
Raw值越低越好
西部数据硬盘上的气流温度(和[C2]的 Temperature 数值一样,但是在有些型号上臂当前值会少50.此值已经废弃了)。

B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rom 100 / 从100开始的温差

Raw值越高越好
值和 (100 – 温度°C)相同, 允许制造商对于符合的最高温度设置一个最小限制(可能是希捷专有?)。

BF =G-sense Error Rate / 加速度错误率 或 震动侦测错误率

Raw值越低越好
因外来的冲击和震动导致的错误数。

C0 =Power-off Retract Count / 断电磁头缩回计数

Emergency Retract Cycle Count (Fujitsu) / 紧急回缩周期计数(富士通)
Raw值越低越好
磁头被载离媒体的次数计数。磁头能在没完全断电的前缩回。*这个属性所显示的数字表示这块磁盘自动关机(突然断电)的次数。

C1 =Load Cycle Count / 磁头伸出周期计数

Load/Unload Cycle Count (Fujitsu) / 磁头升降周期计数(富士通)
Raw值越低越好
从磁头零区域加载/卸载(升降)周期的次数。通常的便携式电脑(2.5英寸)加载(伸出)周期的寿命为200,000到600,000 ,一些便携式电脑的驱动器被设计成当5秒内没有任何活动时就卸载(缩回)磁头。许多Linux安装程序后台1分钟内只写入文件系统几次。因此,每小时可能有100或更多次的磁头加载(伸出)周期,并且可能在1年之内就超出磁头伸出周期额定值。
*这是一个寿命参考值,本身不具任何指标性。

C2 =Temperature / 温度

Raw值越低越好
当前的内部温度。
* 具体温度极限参考硬盘厂家各款硬盘的技术指标。

C3 =Hardware ECC Recovered / 硬件ECC校正

Raw值对于不同的厂商有着不同的体系,单纯看做1个十进制数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C4 =Reallocation Event Count / 重新分配事件计数

Raw值越低越好
重新映射操作的计数。这个属性的Raw值显示了总的尝试从重新分配扇区转移数据到空闲空间的次数。不管成功与否都会被记录。
* 这个计数就包含了上次读操作有错误的不稳定扇区。如果下次这些扇区读操作无错误,这个值可能减少。

C5 =Current Pending Sector Count / 目前待映射扇区数

Raw值越低越好
“不稳定”扇区总数(因为读取错误,等待重新映射)。如果一个不稳定的扇区随后能成功写入或读取,这个值将降低,这个扇区将不被重新映射。一个读写错误的扇区不会被重新映射(因为以后它有可能又能读写);取而代之的是,驱动器固件将记住此扇区需要被重新映射。并且会在当其被写入时重新映射。
*这里有个问题,即当被固件记录后,有些文章写到只有在写入出错的时候它才会被重新映射,而Wiki上的原文是“and remaps it the next time it's written.”故这里标记一下。

C6 =Uncorrectable Sector Count / 无法校正扇区数

Off-Line Scan Uncorrectable Sector Count (Fujitsu) / 脱机无法校正扇区数(富士通)
Raw值越低越好
读写错误不能被校正的扇区总数。这个属性值的升高意味着盘片表面有缺陷或者是机械子系统有问题。
* 这些扇区目前已经不能读取,如果有文件使用这些扇区,则操作系统会返回读取错误;当下一次写操作发生时硬盘会对扇区自动重定位;同时,重定位扇区计数 (Reallocated Sector Count)增加,这个值减少。

C7 =UltraDMA CRC Error Count / Ultra DMA CRC 错误计数

Raw值越低越好
在数据传输错通过接口电缆时被ICRC(接口循环冗余校验)所确定的错误总数。

C8 =Write Error Rate (Fujitsu) / 写入错误率(富士通)

Raw值越低越好
当写入一个扇区时错误的总数。
* 一般不为零也不要紧,但是如果持续快速升高,暗示盘体/磁头机械有问题。

C9 =Soft Read Error Rate / 软读出误码率(可校正读出误码率)

Raw值越低越好

CA =Data Address Mark errors / 数据地址标记错误

Raw值越低越好
数据地址标记错误(或供应商特有)

CB =Run Out Cancel / ECC错误发生率

ECC Errors (Maxtor) / ECC错误 (迈拓)

Raw值越低越好
ECC错误的数量。

CC =Soft ECC Correction / 软件ECC校正

Raw值越低越好
因软件ECC导致的错误总数。

CD =Thermal Asperity Rate (TAR) / 过温率

Raw值越低越好
因温度过高导致的错误数量。
*温度过高的频率,代表主轴马达可能受损,或是散热不良。

CE =Flying Height / 飞行高度
磁头离盘片表面的高度。太低将增加头部撞击机率,太高将增加读取错误机率。

CF =Spin High Current / 旋上高电流

Raw值越低越好
当前用来使驱动器马达旋转所用的电涌(电流)量。
*也有资料写:主轴马达旋转时所使用的电流量,耗电量变大意味着轴承可能磨损。

D0 =Spin Buzz

因电力不足所启动马达所需的重试次数。

D1 =Offline Seek Performance / 离线寻轨性能

驱动器内部测试时的寻道性能。

D3 =Vibration During Write / 写入时震动

写入时震动。

D4 =Shock During Write / 写入时受冲击

写入时受冲击。

DC =Disk Shift / 磁盘移位

Raw值越低越好
盘片对于轴心的位移距离(通常是由于冲击或者热涨冷缩),衡量单位未知。
*通常由强烈的撞击或坠落造成。

DD =G-Sense Error Rate / 加速度错误率(震动侦测错误率)

Raw值越低越好
因外来的冲击和震动导致的错误数。

DE =Loaded Hours / 作业时间

数据加载操作时所花费的时间。
(磁头电枢的运动)

DF =Load/Unload Retry Count / 磁头升降重试次数

磁头改变位置的次数。

E0 =Load Friction / 加载摩擦

Raw值越低越好
在运行时因机械部分的摩擦而产生的阻力。

E1 =Load/Unload Cycle Count / 磁头升降周期计数

Raw值越低越好
加载(伸出)周期总数。

E2 =Load 'In'-time / 载入时间

加载磁头的总时间(不计在停放区所花费的时间)。

E3 =Torque Amplification Count /扭矩放大计数

Raw值越低越好
尝试弥补盘片速度变化的次数。

E4 =Power-Off Retract Cycle / 断电磁头缩回周期

Raw值越低越好

E6 =GMR Head Amplitude / 巨磁电阻头振幅

“颠簸”(重复前进/后退磁头动作的距离)的振幅。

E7 =Temperature / 温度

Raw值越低越好
驱动器温度。

F0 =Head Flying Hours / 磁头飞行小时

磁头在定位的时间。
*这是一个寿命参考值,但本身不具任何指标性。

F0 =Transfer Error Rate (Fujitsu) / 传输错误率(富士通)

数据传输时连接被重置的次数的计数。

F1 =Total LBAs Written / 总 LBAs 写入

总 LBAs 写入。

F2 =Total LBAs Read / 总LBAs 读取

总 LBAs 写入。

有些S.M.A.R.T.工具报告它的Raw值是一个复数,实际是因为它是48位而不是32位的。

FA =Read Error Retry Rate / 读取错误重试率

Raw值越低越好

FE =Free Fall Protection / 自由落体保护

Raw值越低越好
检测到“自由落体”的次数

⑧ 硬盘故障处理全攻略参考

1、分区表错误的处理

故障现象:开机后,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 硬盘不能启动,可从软盘启动。

故障分析与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 3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您是否愿意修改,您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宽枯袜如果是病毒感染了分慎激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修复。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就先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用NDD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硬盘不仅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其实用FDISK分区,相当于用正确的分区表覆盖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用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可用此方法。

2、硬盘不能工作的故障原因和处理

故障现象:微机无法用硬盘启动,检查CMOS参数没有问题。用软盘启动后可转入C:u25552提示符,但是不能对硬盘进行任何操作。

故障分析与处理:用软盘启动后可转入C:u25552提示符,说明系统是可以识别硬盘驱动器的。硬盘不仅不能引导系统,而且也不能进行其他操作,说明故障原因可能是硬盘的主引导区或分区表遭到破坏,弄得硬盘不能正常工作。处理办法是从软盘引导系统,用“FDISK”命令对硬盘重新分区,然后再进行高级格式化,重装整个系统。因为有可能是病毒破坏系统,所以使用“FORMAT”命令加U参数进行高级格式化。

3、 启动时死机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开机后自检完毕,从硬盘启动时死机或者屏幕上显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故障分析与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的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4、 BOOT引导系统损坏引起的硬盘逻辑故障的处理

故障现象:机器上电启动,硬盘指示灯闪亮、屏幕出现:“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错误信息。

故障分析与处理:用BIOS中断程序读出BOOT区损坏程序段或分区表。如果是整个BOOT区损坏,则只好从另一台同类型的主机上读出BOOT区的信息,再写入故障机。硬盘的BOOT区被非法写入是常见的故障。因此,用户必须做好BOOT区的备份保护工作。

5、BOOT引导区标志“55AA”改变引起的硬盘逻辑故障

故障现象:机器上电启动,自检完毕,硬盘指示灯闪亮,屏幕出现:“DRIVE NOT READY ERROR INSERT BOOT DISKETTE IN A:”等错误信息,硬盘启动失败。用软盘启动成功,试图进入硬盘时,出现:“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错误信息。用DEBUG INT13中断程序调出BOOT区的内容,发现该区最后的结束标值“55AA”已被改变。

故障分析与处理:这类情况,大多数是非法程序、非法操作或病毒引起的。进入DEBUG状态。用INT13中断程序调出Boot区的记录,将最后败首两个字节改成“55AA”即可。

6、 DOS引导记录出错的处理

故障现象:开机后屏幕上出现:“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的提示信息。

故障分析与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5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的提示。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写DOS引导记录,也许您会认为格式化后C盘数据将丢失,其实不必担心,数据仍然保存在硬盘上,格式化C盘后可用Norton中的UNFORMAT恢复。如果曾经用DOS命令中的MIRROR或Norton中的IMAGE程序给硬盘建立过IMAGE镜像文件,硬盘可完全恢复,否则硬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全部丢失,根目录下的第一级子目录名被更名为DIR0、DIR1、DIR2……但一级子目录下的文件及其下级子目录完好无损,至于根目录下丢失的文件,可用Norton 8.0中的UNERASE再去恢复即可。综上所述,硬盘不能启动大都是由于硬盘上的主引导记录、DOS引导记录、三个系统隐含文件出现错误导致的,因此平时要养成备份主引导记录、DOS引导记录的好习惯,关键时刻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7、DOS内核文件损坏引起的硬盘逻辑故障?

故障现象:主机上电启动,自检完毕,转入硬盘启动,屏幕出现:“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或“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错误信息,用软盘启动后可进入硬盘,可显示出硬盘的信息和文件。

故障分析与处理:这是DOS操作系统3大文件之一损坏引起的故障。用同版本的DOS(或高版本)软件启动后,键入A:>sys c:回车即可。

8、逻辑D盘“丢失”的处理

故障现象:一台毒龙兼容机,硬盘为30GB,分为C、D、E、F、G盘。开机后硬盘无法引导,出现死机现象。用干净的软盘启动微机,转到C盘列目录文件都正常。转到其他盘时,系统提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故障分析与处理:从软盘启动成功,转C盘列目录正常。说明硬件和CMOS系统都没有问题,很可能是病毒造成死机和其他逻辑盘丢失。在软驱插入KV3000+杀毒盘,进入KV3000+主界面,按F6键,查看0面0柱l扇区上第l代码为:E80000BF 40008EDF 836DD306 8B45B3B1……第2、3代码正常。当查杀C盘显示:“Found NATAS/4744/GHOST-2(幽灵)Virus!in Boot Sector.Killed!OK!”说明第l代码已被NATAS/4744/GHOST-2(幽灵)病毒代码取代。病毒消除后,再按F6键,查看0面0柱1扇区第l代码已恢复正常。按Esc键退出,从硬盘启动正常,列C盘目录,原文件都存在。清除病毒使C盘恢复正常启动,解决了死机问题,但其他逻辑盘还是没找到,转道其他盘时系统仍提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可能该“幽灵”病毒发作把逻辑盘信息破坏了,清除了病毒也无法恢复逻辑盘数据。用干净DOS盘启动微机,用FDISK/STATUS查看硬盘分区状态,没显示逻辑驱动器信息。由于显示的分区信息充分说明逻辑D盘已经“丢失”,但扩展DOS分区还在。这时进入KV3000+,按F6键,按翻页键PgDn从第56扇区找到好的分区信息;按F9键将其恢复到0面0柱1扇区上。从C盘启动正常,对其他逻辑盘进行杀毒,没有病毒,而且能显示文件了。按Esc键,退回DOS进行察看,一切正常,逻辑盘已经恢复。

9、硬盘丢失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机器原工作正常,但一次开机之后,微机不能从硬盘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发现硬盘丢失,仔细观察启动过程,发现硬盘指示灯常亮不灭,启动速度明显变慢,在微机自检表格“Primary disk”一栏中, “LBA MODE 4 30731MB”变为“CHS MODE 0 30731MB”。检查CMOS的其他参数均正常。当天下午开机,故障自动消失。但是一周之后,又出现同样的故障。开机检查硬盘的连线,没有发现异常。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故障分析与处理上述故障的疑点有二:(1)硬盘的工作模式(应在CMOS设置环境中设定)自动地由原来的“LBA MODE 4 30731MB”变为“CHS MODE 0 30731MB”,此时硬盘丢失,而硬盘自动恢复时故障也自动消失。(2)一周后故障又重复出现。如果能够人为修改CMOS参数的因素,故障原因可能以下几点:1)病毒定时发作,或者某个应用程序修改了CMOS参数中的硬盘工作模式,造成重新启动时硬盘丢失。再联想到您的硬盘测试得分低,不能排除染毒的可能。2)重启动过程中硬盘指示灯常亮不灭且启动速度明显变慢的情况来看,有可能是硬盘驱动器本身质量差、性能不稳定所致,因此硬盘有时能够正常工作,有时又不能正常工作,在选中硬盘而又不能正常读写时,就会出现硬盘指示灯常亮不灭的情形。为确定是否是此种原因造成的,可以采用交换法把这个硬盘换到其他微机上试。 3)硬盘信号电缆部分引脚接触不良、电源电缆接地引脚接触不良都可能造成无法访问硬盘的故障。可以更换电缆,或者将电缆接头插入主板上另外一个IDE插槽试试。4)如果硬盘在本台微机上不能正常工作,而换到其他微机上可以正常工作,表示问题还可能与主板有关,例如接触不良、硬盘读写通道工作不稳定等,都可能造成上述故障。

10、 硬盘频繁损坏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电脑配置为:AMD毒龙750 CPU,联想K7B主板,现代128MB内存,太阳花TNT2 Pro显卡,希捷酷鱼II 20G硬盘,硬盘分为C、D、E、F 4个区。机器开始运行正常,但在运行4个月之后,发现C区损坏17个簇,D区损坏23个簇,后来重新格式化安装Windows系统,两个月后C、D两个区又损坏了15个簇,有时开机就会损坏2、3个簇,不知是何原因。

故障分析与处理:造成硬盘损坏的原因较多,除了硬盘自身的质量问题以外,还涉及到整个微机系统其他设备的工作状况和性能,以及用户的使用方法等问题,建议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 (1)因为没有明确说明硬盘再重新格式后,是否还存在坏簇的现象,因而不好确定硬盘是否真的有物理损伤,如有物理损坏最好与销售商联系,以确定是维修还是更换。(2)检查一下电源部分。一是微机自身部分电源工作情况;二是微机所用的交流电源电路上是否有一些高负载的用电设备,如空调、冰箱等,如有应撤除,因为这些设备在启动或工作时可能造成电源中出现一些峰值电压,使您的微机电源“不纯”而使硬盘损坏;三是如果用UPS或其他稳压电源,则应检查一下它的电源输出情况。(3)检查一下硬盘使用情况。如果经常使用一些内存需求很大的软件(如编写数据库),可考虑增加一些内存,从而减少在硬盘上进行大量的文件交换操作的时间。(4)检查文件碎片。最好定期扫描磁盘,以重组文件,这样可减少系统打开文件或保存文件时的“硬盘抖动”现象。(5)检查微机的工作环境。因为环境中一些较强的振动、烟雾、不适的温度、湿度都有可能成为硬盘的杀手。

11、查找硬盘困难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机器配置为:PIII 866EP CPU,技嘉815EP主板,现代128MB内存,希捷酷鱼II 20GB硬盘,七彩虹GFII MX显卡,集成声卡,长城1770U显示器,主板BIOS为Award BIOS。开机找不到硬盘,无法启动,在BIOS中使用自动侦测硬盘功能,需反复按回车键十几次后,才能找到硬盘并正常使用。主板BIOS版本已被更新,硬盘曾多次高级格式化,更换CMOS电池也无效。

故障分析与处理:经过BIOS反复查找,还是可以找到硬盘,说明硬件工作不稳定,时好时坏。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1)接触不良,可能是连接线接触不良,也可能是硬盘内部电路、主板上的接口内部电路等接触不良。后一种情况检查起来比较麻烦,往往反复检查也很难找到故障点。对于连接线接触不良问题可以重新连接,保证接触良好。如果怀疑是内部电路接触不良所致,可用替换法处理。大体上确定故障范围,再进一步检查接触不良的具体位置。 (2)硬件本身问题,这种情况只能用替换法检查。由于在业余情况下作一级维修很困难,找到故障之后,也只能更换板卡或硬盘。实际上如果是板卡或者硬盘内部出现接触不良的故障,也只能更换或送厂商维修。

12、 硬盘参数无法检测的处理

故障现象:电脑中主板配置为微星815E Pro,硬盘为IBM 20G。电脑在一次开机启动后,屏幕显示:“DISK BOOT FAlLURE,INSERT SYSTEM DISK AND PRESS ENTER”,根据提示信息放进系统软盘,用软盘启动成功后,键入“C:”后按回车键,无法进入硬盘。关闭电源,打开机箱,检查硬盘线与IDE插槽接触良好,重新开机启动,屏幕还是显示原来故障信息。按Reset键启动机器,按Del键进入CMOS设置主菜单(AWARD BIOS),选择 “IDF HDD AUTO DETECTION”栏,进行硬盘的自动检测,结果无法检测到硬盘。在多次冷启动后进入CMOS设置进行硬盘自动检测,都无法检测到硬盘。

故障分析与处理:从现象上看硬盘可能是损坏了,但是最近使用过程中对硬盘进行扫描没有发现任何损坏的扇区,完全损坏的可能性不太大,并且在无法启动前的最后一次关机是按照正常程序退出。将硬盘拆下来连接到另外一台机器上,开机启动后进入CMOS设置主菜单,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栏,检测到硬盘参数,能正常进入硬盘。将硬盘装回到原来的机器上,进入CMOS设置后能自动检测到硬盘的参数,恢复了正常启动。关机时按照正常程序退出,而下一次开机时无法用硬盘启动并且无法进人硬盘,这时有3种可能性:(1)硬盘线与IDE插槽接触松动了。(2)硬盘确实损坏了。(3)在关机时硬盘磁头没有回复到引导位置,而利用CMOS设置中自动检测硬盘功能又无法检测到硬盘参数。此时可以将硬盘拆下来装到另外一台机器上,利用不同的主板对硬盘的自动检测功能,对硬盘进行参数的自动检测,从而将硬盘磁头回复到引导位置,再装回原来机器,从而恢复正常启动。

13、 巧修IBM 20GB硬盘“坏道”

故障现象:新配电脑,配置为:赛扬II 733 CPU,磐英D3VA主板,IBM 20G硬盘,配置不久既无法正常使用,常常找不到硬盘,或报告硬盘有大量坏道,换上其他硬盘则正常。

故障分析与处理:把硬盘拆下来接到华硕CUSL2主板上检查,却一点问题也没发现。因为在原主板上换用其他硬盘,也没出现问题,说明原主板也没问题,看来是兼容性的问题了。将IBM硬盘装回原机器,但不是用IDE1接口而是使用IDE2接口,装好后经检查,问题解决。

14、硬盘零磁道损坏

故障现象:希捷30.2G硬盘,因在拆卸时不小心碰了一下,使硬盘无法正常引导,进入DOS状态欲对该硬盘进行格式化操作,系统显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为“零磁道损坏,硬盘无法使用”。

故障分析与处理:虽然现在的硬盘防震性能越来越好,但这种问题有时还是会遇到的,虽说是零磁道损坏了,但是通过一些工具软件一般还是可以修复。用诺顿工具包DOS下的PNU 8.0及以上版本可以修复,启动电脑用软盘进入DOS,进入该目录,运行其主程序NORTON.EXE,启动后为全中文界面,十分好用。然后可先选“补救盘RESCUE”选项对该硬盘的引导区、分区表等信息进行备份。接着选择“磁盘编辑器DISKEDIT”,成功运行后选“对象OBJECT”,选“分区表”后可看见硬盘的参数。其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信息就应该在0面0簇1扇。把其C盘的起始扇区从l面0柱1扇改为0面1柱1扇,移动光标手工修改即可,另外改动数值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后存盘后退出重启电脑,用“FORMAT”命令格式化后硬盘即可正常使用了。

15、格式化进程达到1XXX%?

故障现象:电脑开机自检完后便黑屏,无系统提示。用软盘启动后对C盘进行格式化,发现格式化很久后,还没有停止,且格式化进程已经到1XXX%了,立即终止程序,但按了Ctrl+C、Ctrl+F3键都没用,只有进行“冷启动”。

故障分析与处理:因为只是对C盘进行了格式化,不知道在格式化其他盘时,是否故障依旧,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可能是Format程序出了问题,把C、D盘甚至接下来的盘都格式化。因为逻辑分区都建立在一个硬盘上,是通过分区完成的,并没有物理界限,有时Format程序会辨认错误。重新分区后硬盘问题彻底解决。

16、 硬盘容量减少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安装Windows 2000,在安装过程中选择了多重启动形式,并选择把Windows 2000安装在NTFS 5格式的分区下,导致硬盘出错。经多次修复无效后,就用Disk Manager(DM)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接着重新启动后,硬盘就由原来的20G变成7.3G,剩下的.空间不见了。

故障分析与处理:NTFS 5格式尽管兼容FAT32格式,但按微软的规定,强行同时使用NTFS 5和FAT32格式化会导致不可预测的错误。安装失败和硬盘出错,应该都是由与这个原因引起的。但这种错误是不会导致硬盘容量减少的,所以关键问题应该出在对硬盘的低级格式化的过程中。后来发现低格时所用的DM是老版本的,有可能是该软件的版本太低,不兼容大容量硬盘。下载最新版本的DM,再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后重新启动,硬盘空间将全部回来。

17、超频导致硬盘故障

故障现象:电脑配置为:PIII 800EP CPU,精英P6ISM-II主板,金条128MB内存,昆腾20G硬盘,ACER 50X光驱,CPU超933MHz后,发现无法访问硬盘了。由于事先未备份硬盘相关数据,只好对硬盘进行低格,并重新分区,但操作完重启后,BIOS硬件自检,是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又遭破坏,将其低格了几秒钟(仅整理初始磁道),重启后硬件检测顺利通过,接着分区并格式化,但随着Windows 98的安装成功,用Debug写成MBR、DBR的备份文件,存入软盘,并用Ghost备份整个C盘。可新的故障又来了,当把硬盘模式在Windows中设置为DMA且重启后,系统连安全模式都无法进入。

故障分析与处理:软驱启动后一查,硬盘中的文件与目录不是改名便是残缺不全,根本无法读取,看来不是DMA的问题就是超频问题。只有将CPU降频使用。

18、 硬盘不能启动Windows 98

故障现象:一块20GB硬盘,安装Windows 98过程完全正常,但安装之后不能正常启动 Windows 98,在DOS下可以完全正常工作。经检查Windows 98光盘正常,CMOS参数无误,风扇曾停转,硬盘没有病毒也没有坏块。

故障分析与处理:这种现象经分析,问题不在硬盘,可能是在其他部件。通过该机的风扇曾经停转过的现象分析,认为有可能是CPU受到过损伤,把CPU降频使用,一切正常。其原因是DOS对于微机的要求较低,而Windows则对整个系统要求较高。在CPU或其他部件有缺陷时,Windows是不能正常工作的。

19、硬盘无法自举

故障现象:因为要装NT 4.0,所以使用PQMagic将硬盘由FAT32转化为FATl6,在重启计算机后,无法从C盘启动了。在CMOS中将启动顺序改为“A,C”,情况一样,改用从CD-ROM启动也一样,整个系统在自检完成后就进入死机状态,整个屏幕除了最上面的光标在闪烁外,没有任何启动的迹象,同时硬盘灯长亮。

故障分析与处理:初步判断是在用PQMagic进行FAT32到FATl6的转换过程中,硬盘的Boot扇区主引导记录或分区表遭到破坏,而系统在启动时(无论启动顺序如何)都将获得有关硬盘的一些信息(只要系统中存在硬盘),读不出来就一直循环读,这很有可能就是导致硬盘灯长亮的原因所在。 首先将硬盘接在另一台计算机的Second IDE接口上,作为第二主硬盘,在CMOS中正确设置它的参数后由另一硬盘启动系统,不进入Windows,直接进入DOS状态,在DOS下进入该盘的各分区,发现东西都还在,可以用dir看目录和文件,没有问题,看来硬盘不存在物理问题,至于无法启动的问题几乎可以肯定是硬盘的Boot扇区主引导记录或分区表遭到破坏所致。运行Debug调用该硬盘的分区表仔细看,没有问题。那么,极有可能是该硬盘的Boot扇区主引导记录遭到了破坏,恢复Boot扇区主引导记录就比较容易,从A盘或C盘传输一遍系统即可,执行“SYS D:”命令,结束后拆下引导硬盘,将故障盘接在第一个IDE接口上作为第一硬盘启动,顺利进入Windows。至此,此硬盘无法自举的问题已解决。

⑨ 我新买的4741G 硬盘是东芝的也卡顿,用工具测试C1和BF都是0 是什么原因啊

我的机消巧器开始也是这种状况,你去下载一个驱动人生,所有选判纯项划勾,选择最稳定驱拿冲键动,装完重启。
另外最好去购机的地点或者售后刷下韧体(只有东芝能刷),否则镀锡吧的硬盘特别容易出现坏道。
希望能帮到你。

⑩ 硬盘上bfMedia文件夹是什么文件夹

应该是暴风影音的自动缓存,我前天安装暴风影音之后卸载了也发现残留了这个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