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TA、SATA接口硬盘是怎么样详细
1、ATA是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的缩写。ATA是广为使用的IDE和EIDE设备的相关标准。是计算机上的附加设备。它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在PC机上连接硬盘。
(1)硬盘线ata扩展阅读:
SATA硬稿简盘与普通ATA硬盘选购总体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根据个人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和容量;选择好的代理商避免买到水货或者返修货;看售后服务和质保年限。
这些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除此之外我们在选择SATA硬盘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原生SATA、桥接SATA
原生SATA:SATA硬盘是采用串行的连接方式,与以往相比主要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进行检查,若发现错误数据会自动矫正,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并且串行接口具有简单的构架结构,具有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等优点,不过目前为止还没有操作系统支持热插拔这项功能,要等到微软的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Longhorn面世后才能享受到这项功能带来的便利。
总之,只有具备以上技术的硬盘我们才称它为原生SATA硬盘。
桥接SATA:因传统ATA并行接口硬盘应用的历史比较长,目前很多主板还是以并行ATA为主,当SATA推出后不可能把所有的并行接口都全部换成串行接口。
所以为了替代现有的并行接口,各厂商采用了加入桥接芯片的方法,实现并行串行的过渡,这样就把并行数据转换成为了串行数据。
不过采取此技术的缺点是数键镇裤据传输速度只能达到原生SATA速度的一半,所以这样的桥接SATA硬盘在性能上远远不如原生SATA硬盘。
目前常见的桥接芯片为Marvell80i8030芯片,一般会镶嵌在硬盘的电路板上,有此芯片的硬盘就是利用桥接芯片的转换,从而实现桥接SATA的硬盘。
而真正的原生硬盘,例如希捷的7200.7Plus硬盘,采用LSILOGIC芯片无需经过桥接和串行到旅激并行数据的转换便可以发挥SATA硬盘的真正优势。
2、传输速率
目前硬盘主流内部传输速率在60Mb/s,远远没有达到采用SATA接口150Mb/s的理想速度,而硬盘内部传输速率主要由主轴转速和单碟容量所限制,所以想要充分发挥SATA接口硬盘的性能,在选购硬盘时应尽量选择传输速度大的产品。
目前主流SATA硬盘都采用了8M缓存和7200转甚至更快,单碟容量都达到了大于80GB,其总容量也在120GB以上,所以如果不是此组合的SATA产品,在选购时还需谨慎。
SATA硬盘配件选择:
SATA硬盘数据线以及电源接口和传统并行硬盘存在很大不同,它不同于传统电源的D型供电接口,而采用的是15针的L型插头和专用的数据线。
一般情况下支持SATA接口的主板都会自带SATA数据线,但并不配备SATA硬盘专用L型接口的电源线,所以在购买SATA硬盘的同时一般还要注意购买一根D形转L形的电源线转接插头。
如果主板没有配备专用的SATA数据线,还需要再买一根专用的SATA数据线。
B. 硬盘的ATA、SATA是什么意思
ATA硬盘一般使用IDE接口,分为PATA硬盘(即parallelATA,并行ATA硬盘接口规范)和SATA硬盘(即serialATA,串行ATA硬盘接口规范)。
区分
PATA与SATA的区分
PATA的全称是ParallelATA,就是并行ATA硬盘接口规范,现在已经不常见。PATA硬盘接口规模已经拍液具有相当的辉煌的历史了,而且从ATA33/66一直发展到ATA100/133一直到目前最高的ATA150。而SATA硬盘全称则是SerialATA,即串行ATA硬盘接口规范,为目前常见类型。
目前PATA100硬盘的一般写入速度为65MB/s,而第一代SATA硬盘的写入速度为150MB/s,第二代SATA硬盘的写入速度则高达300MB/s,整整比第一代的速度提高了一倍。同样,辩册第三代SATA硬盘的最大写入速度则达到了600MB/s,比第二代速度提高一倍。SATA硬盘接口规范的出现其实就要取代PATA,就和DDR取代SDRAM一样。
拓展资料
SATA优势
串行接口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传输速度快,执行效率高。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携贺宏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C. ATA硬盘的“ATA”代表什么意义
分类: 电脑/网络 >> 硬件
问题描述:
ATA硬盘的“ATA”代表什么意义?
解析:
ATA是AT Attachment的缩写,意思是AT计算机上的附加设备。ATA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在PC机上虚搜连接硬盘。 ATA标准从1994年至今共经历了7代标准,现在简述如银誉亮下: ATA-1(1994):是最早的IDE标准。 ATA-2(1996):是EIDE的标准,支持PIO3,4和DMA 1,2传输方式,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16MB/s。 ATA-3(1997):引入了SMART和安全特性,没有制定新的传输标准。 ATA-4(1998):着名的“UDMA33”标准。引入了新的ATA命令和协议,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33MB/s。 ATA-5(2000):增加了一些新锋宽的ATA命令。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66MB/s。 ATA-6(2000):UDMA100。 ATA-7(2002):UDMA133。
你所说的ATA是广为使用的IDE和EIDE设备的相关标准。
其中就包含了 PATA和SATA
PATA就是Parallel ATA:并行ATA
Ultra ATA/133之前(包括Ultra ATA/133)都是PATA
SATA 就是Serial ATA :点对点串行ATA
它因为有更轻薄、更灵活的的接线
支持热插拔、功耗更低、安装简便性、内部散热以及驱动器配置方面带来很多的好处、数据传输速率更快等优点
将慢慢代替PATA成为硬盘接口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