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降a硬盘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降a硬盘

发布时间: 2023-04-19 14:58:32

A. 怎样转换硬盘格式

windows系统自带的工具就可以

B. 硬盘速度变慢了怎么办

硬盘速度变慢了怎么办

硬盘速度变慢怎么办

Q:我家中机器所使用的硬盘是希捷酷鱼80GB(PATA接口/7200rpm/2MB缓存),一直工作正常。前两天我将它换到办公室的机器中使用,结果发现拷贝数据时速度非常慢,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电脑知识网推荐

A:在排除硬盘自身的故障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硬盘使用了仅支持ATA33规范的40Pin数据线,导致硬盘数据输出速度明显下降;2.硬盘数据线方向接错了。因为80Pin的ATA 66/100数据线是有方向的,接错后(接主板IDE插槽的那头和硬盘相接)硬盘虽然能工作,但会影响正常的数据读写,并导致速度下降;3.硬盘的DMA(直接内存存取)通道被关闭,无法使用DMA数据传输方式,而采用传统数据块传输方式,致使传输率大大下降;4.硬盘数据读写电路、接口电路或主板IDE接口电路出现问题,造成数据传输率降低。

双核变单核的原因

朋友新配了一台Core2 Duo E7400的双核电脑,让装机员装好Windows XP后直接抱回了家,结果不经意间打开任务管理器,发现CPU使用记录只显示了一个核心,顿时慌了,以为买到了假货。笔者过来检查,发现在设备管理器里的确有两个核心,为什么任务管理器里就一个核心?再仔细一看,原来任务管理器CPU使用记录被设置为了“所有CPU一张图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估计是装机员偷懒用Ghost给他装的盗版Windows XP,才出现这样的错误。在任务管理器里的“查看”选项卡的“CPU记录”里手动把“所有CPU一张图表”改为“每个CPU一张图表”,问题就解决了。

开机几秒自动断电

这是朋友的一台老电脑,配置是Athlon64 X2 3600+和C61G主板,用了有几年了,最近突然开不了机,现象为按下机箱电源键,系统通电启动后不到10秒就自动关机了。笔者帮着开箱检查了硬件,还把整个平台都从机箱里拿出来单独开机,却又一切正常。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顺手按了几下机箱的电源键,发现有些粘滞,按下去要过一会儿才能弹起来……原来问题在这里,由于机箱开关按下去接触的时间太长,而主板的Power on信号导通超过5秒就会强制关机——真让人无语,谁会想到是这个破机箱电源键的问题呢?换机箱了事。

hdmi没有声音怎么办

笔者最近买了一台32英寸的液晶电视,放在卧室与电脑用HDMI线连接看电影,而电脑上面还用VGA线连接了一台19英寸的LCD显示器,两个显示设备采用了双屏扩展显示的方式。最近发现电视在放电影的时候不出声,经过一番研究,找到其中缘由,特与大家分享。

故障分析

我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显卡是Radeon HD4650,用HDMI线与液晶电视相连,音频信号自然是来自Radeon HD4650内置的音频单元,而在出故障的时候,很显然是音频信号没有从HDMI接口传输到电视上去。这时打开音频控制面板,发现音频设备显示的是主板集成的Realtek HD声卡——主板的声卡根本没和任何音响设备连接,怎么可能出声?按照以往的印象,正常使用时音频设备这里应该还要显示一个ATI HD Audio设备的,但出故障的时候它却不见了。无奈只好重装显卡驱动,安装完之后它又出现在了音频设备中。

故障解决

看来是驱动文件丢失的问题导致ATI HD Audio设备消失,重装驱动后,在音频控制面板中将它设置为默认设备,并勾选“只适用默认设备”(因为只需要用这台电脑在电视上看电影,平时用来办公时不需要发声),重启电脑后一切正常了。

如何提升H55的高清性能

今年Intel发布的Core i3处理器与H55的组合成为很多HTPC玩家关注的热点,到底它的高清能力怎么样,要如何去发挥它的硬件解码功能,相信也是很多玩家关注的,笔者在这里就把自己玩H55平台高清解码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Clarkdale图形核心的视频功能

对比Intel上一代的整合GMA X4500 HD图形核心,Clarkdale进一步增强了HDTV硬件解码能力,其具备的Intel Clear Video HD技术能够真正硬件解码MPEG2、VC-1和AVC(H.264)等不同编码格式的1080P高清视频,可支持码率高达40Mb/s的Blu-Ray Full Framerate影像播放。并且增加了Dual Stream解码技术,能够同时对两部1080P HDTV进行双流解码。在音频方面更是增加了对Dolby TrueHD及DTS-HD MasterAudio等无损音频源码输出的支持。所以用它来搭建HTPC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不过要发挥出它全部的硬解码能力,还需要进行一番设置才行,请看后面的详细介绍。

实战H55平台高清硬解码

测试平台:

CPU:Core i3 530 (2.93GHz,GPU:733MHz)

主板:微星 H55-E33

内存:金士顿 DDR3 1333 2GB×1

(共享128MB显存)

电源:航嘉磐石400

软件环境:Windows7 旗舰版

Intel系列芯片组显示驱动15.17.1.2086版For Vista-32/Win7-32

CyberLink PowerDVD 9

暴风影音、射手影音、完美解码、终极解码

虽然Clarkdale图形核心能够支持MPEG2、VC-1、AVC(H.264)等1080P高清视频的硬件解码,但由于刚上市不久,目前的很多播放软件对其支持仍不够完善。下面随笔者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正确开启Clarkdale图形核心的硬件解码功能。测试平台中选用了目前主流的Core i3 530 + H55主板的搭配,并且使用NVIDIA和AMD的主流显卡进行硬件解码能力的对比测试。

由于Intel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的显示驱动中并未加入对高清视频硬件解码功能的支持,因此如果要开启Clarkdale图形核心的硬解功能,必须要选用Vista或者Windows7操作系统。接下来介绍几个常用播放软件的硬解码开启方法。

CyberLink PowerDVD 9

作为最早支持显卡硬件解码的老牌播放软件之一的PowerDVD,在对Clarkdale图形核心的兼容上非常的完美,我们只需在右键“配置”菜单中调出视频设置菜单,勾选“启用硬件加速(Intel ClearVideo)”就能够打开硬件功能(图1)。在播放过程中点击“信息”选项卡,能够看到 “视频加速器:DirectX VA”显示为“使用中”,说明已经正确开启了显卡对高清视频的硬解码功能(图2)。

暴风影音、射手影音

在暴风影音播放器中开启硬件解码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打开高清视频后,在播放界面的左下方点击“开启高清视频方案”,选择菜单中的“Intel 解决方案(Vista_Win7)( 默认)”,就能够顺利开启硬件解码(图3)。

射手影音虽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播放软件,但对Clarkdale图形核心硬件解码的支持也比较好,在播放影片过程中,进入右键菜单的“画面”选项中,勾选“启用硬件加速”即可,非常方便(图4)。

完美解码、终极解码

完美解码与终极解码都是在高清玩家中使用率非常高的播放软件,但很可惜这两款播放器都没有提供预先设置好的针对Intel集成显卡的高清硬件方案。不过不用担心,我们完全可以手动进行添加设置。首先把两款播放软件中首选的播放器均设置为KMplayer,接着打开KMplayer播放器,进入右键菜单中的“选项→参数设置”子栏目,打开“滤镜控制→解码器使用→外部视频解码器”菜单,点击“搜索外部解码器” →“在扫描后添加”,软件就会自动搜索系统中已经安装的所有可用的视频解码器,并在菜单中列出来。

接着我们打开暴风影音,点击“高级选项”的“高清”子菜单,进入右方对话框的“详细设置”选项中,就可以看到“Intel 解决方案(Vista_Win7)( 默认)”中各种分离器、解码器的详细配置情况(图5)。记录下这些详细设置,然后进入KMplayer播放器的“滤镜控制→分离器”、“解码器使用”设置菜单中(图6),把各个针对MPEG2、VC-1、AVC(H.264)不同编码的分离器、解码器均按照暴风影音的上述方案进行修改设置,然后保存退出。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一步,进入完美解码的解码设置中心,把“视频渲染器”改为“EVR 增强型渲染C/A”(图7),或者进入终极解码的设置中心,把“视频输出”设置为“增强型渲染—EVR”(图8)。经过上述设置之后,用完美解码或者终极解码软件进行高清播放时就能够顺利开启显卡的硬解码功能。

从上面的测试中可以看到,Clarkdale图形核心的高清硬件解码能力非常突出,整体表现不输于NVIDIA和AMD的主流独立显卡,不过在XP下无法使用硬件解码功能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遗憾。Clarkdale图形核心的出现,让Intel有了与两大显卡巨头争夺HTPC显卡市场份额的实力。Clarkdale图形核心不仅支持高清视频硬件解码,还提供了对无损音频的解码功能,在以后的文章中将会继续为大家介绍如何使用H55平台进行Dolby TrueHD及DTS-HD MasterAudio等无损音频源码的输出。

博士点评>>

Core i3和H55的发热量和功耗都很低,无论是软解码还是硬解码能力都比较不错,用来做HTPC平台是很好的选择,而高清硬解码的播放软件设置一直是个难点,对于很多玩家来说,在这些需要手动设置解码器、分离器、渲染模式的播放软件面前都只能望而却步。本期我们的DIY明星林以诺和大家分享了他在玩H55平台硬解码方面的'经验和技巧,相信也解决了不少朋友的难题。如果你也有什么DIY的经验技巧,也不妨拿出来和大家分享,DIY研究所就是展现你能力的舞台。

ghost速度太慢怎么办

笔者的朋友买了一台配备了四核2.40GHz处理器、2GB内存的电脑,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发现使用Ghost备份/还原系统的速度很慢,每分钟只有160MB~180MB,这明显是不正常的。

影响Ghost速度的原因

我们知道,影响备份/还原速度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备份时选择不同的压缩比,会有不同的备份还原速度。

在用Ghost做镜像文件的时候有三个选项:fast、normal、high,分别指的是三种压缩比模式。选择fast则是较低的压缩比,做出来的镜像文件比较大,但是速度非常快;选择high则是较高的压缩比,做出来的镜像文件较小,可以省下不少空间,但是进行的速度却非常慢。那么在还原的时候,也就是在解压缩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情况。

2.主板BIOS中有关磁盘工作方式的设置。

磁盘的工作方式也会对备份/还原系统的速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几点,可采取以下办法:

1.现在的硬盘容量都比较大,如果硬盘空间不是特别紧张的话,建议选择低压缩(fast模式),这样备份还原的速度就快。这里笔者就选择了fast模式。

2.在主板BIOS中优化设置。启动时,按DEL键(或F2键,BIOS不同则按键有所不同)进入BIOS设置,选择Integrated peripherals(管理主板集成设备和端口的选项),再选择Onchip IDE Device(IDE设备,主要包括硬盘和光驱设备),接下来可以看到:IDE HDD Block Mode(IDE硬盘块模式),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和Enabled(开启)。

这里笔者选择了Enabled,可以允许硬盘用快速块模式(Fast Block Mode)来传输数据。打开之后,就能加快备份/还原的速度。

经过以上调节,朋友的电脑用Ghost备份/还原的速度终于突破1GB/min了,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速度。

;

C. 硬盘NTFS和FAT有什么区别

文件分配表(FAT)
一种供MS-DOS及其它Windows操作系统对文件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文件系统。文件分配表(FAT)是当您使用FAT或FAT32文件系统对特定卷进行格式化时,由Windows所创建的一种数据结构。Windows将与文件相关的信息存储在FAT中,以供日后获取文件时使用。

FAT32
一种从文件分配表(FAT)文件系统派生而来的文件系统。与FAT相比,FAT32能够支持更小的簇以及更大的容量,从而能够在FAT32卷上更为高效的分配磁盘空间。

NTFS文件系统
一种能够提供各种FAT版本所不具备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与先进特性的高级文件系统。举例来说,NTFS通过标准事务日志功能与恢复技术确保卷的一致性。如果系统出现故障,NTFS能够使用日志文件与检查点信息来恢复文件系统的一致性。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中,NTFS还能提供诸如文件与文件夹权限、加密、磁盘配额以及压缩之类的高级特性。

在NTFS、FAT与FAT32间进行选择

在运行Windows XP的计算机上,您可以在三种面向磁盘分区的不同文件系统--NTRS、FAT和FAT32--中加以选择。其中,NTFS是强力推荐您使用的文件系统,与FAT或FAT32相比,它具有更为强大的功能,并且包含Active Directory及其它重要安全特性所需的各项功能。只有选择NTFS作为文件系统,您才可以使用诸如Active Directory和基于域的安全性之类特性。

NTFS和FAT32的选择
Win 2000可以同时支持FAT32和NTFS两种文件系统,FAT32长于与Win 9X的兼容性,NTFS长于系统安全性。在满足应用的前提下,怎样设置文件系统才能充分发挥Win 2000的特性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FAT32和NTFS两种文件系统各有哪些特点。
FAT32文件系统
在推出FAT32文件系统之前,通常PC机使用的文件系统是FAT16。像基于MS-DOS,Win 95等系统都采用了FAT16文件系统。在Win 9X下,FAT16支持的分区最大为2GB。我们知道计算机将信息保存在硬盘上称为“簇”的区域内。使用的簇越小,保存信息的效率就越高。在FAT16的情况下,分区越大簇就相应的要增大,存储效率就越低,势必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并且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的不断提高,FAT16文件系统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系统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了增强的文件系统FAT32。同FAT16相比,FAT32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同FAT16相比FAT32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支持的磁盘大小达到2TB(2047GB),但是不能支持小于512MB的分区。基于FAT32的Win 2000可以支持分区最大为32GB;而基于 FAT16的Win 2000支持的分区最大为4GB。
2. 由于采用了更小的簇,FAT32文件系统可以更有效率地保存信息。如两个分区大小都为2GB,一个分区采用了FAT16文件系统,另一个分区采用了FAT32文件系统。采用FAT16的分区的簇大小为32KB,而FAT32分区的簇只有4KB的大小。这样FAT32就比FAT16的存储效率要高很多,通常情况下可以提高15%。
3. FAT32文件系统可以重新定位根目录和使用FAT的备份副本。另外FAT32分区的启动记录被包含在一个含有关键数据的结构中,减少了计算机系统崩溃的可能性。
NTFS文件系统
NTFS文件系统是一个基于安全性的文件系统,是Windows NT所采用的独特的文件系统结构,它是建立在保护文件和目录数据基础上,同时照顾节省存储资源、减少磁盘占用量的一种先进的文件系统。使用非常广泛的Windows NT 4.0采用的就是NTFS 4.0文件系统,相信它所带来的强大的系统安全性一定给广大用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Win 2000采用了更新版本的NTFS文件系统——NTFS 5.0,它的推出使得用户不但可以像Win 9X那样方便快捷地操作和管理计算机,同时也可享受到NTFS所带来的系统安全性。
NTFS 5.0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NTFS可以支持的分区(如果采用动态磁盘则称为卷)大小可以达到2TB。而Win 2000中的FAT32支持分区的大小最大为32GB。
2. NTFS是一个可恢复的文件系统。在NTFS分区上用户很少需要运行磁盘修复程序。NTFS通过使用标准的事物处理日志和恢复技术来保证分区的一致性。发生系统失败事件时,NTFS使用日志文件和检查点信息自动恢复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3. NTFS支持对分区、文件夹和文件的压缩。任何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对NTFS分区上的压缩文件进行读写时不需要事先由其他程序进行解压缩,当对文件进行读取时,文件将自动进行解压缩;文件关闭或保存时会自动对文件进行压缩。
4. NTFS采用了更小的簇,可以更有效率地管理磁盘空间。在Win 2000的FAT32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分区大小在2GB~8GB时簇的大小为4KB;分区大小在8GB~16GB时簇的大小为8KB;分区大小在16GB~32GB时,簇的大小则达到了16KB。而Win 2000的NTFS文件系统,当分区的大小在2GB以下时,簇的大小都比相应的FAT32簇小;当分区的大小在2GB以上时(2GB~2TB),簇的大小都为4KB。相比之下,NTFS可以比FAT32更有效地管理磁盘空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磁盘空间的浪费。
5. 在NTFS分区上,可以为共享资源、文件夹以及文件设置访问许可权限。许可的设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允许哪些组或用户对文件夹、文件和共享资源进行访问;二是获得访问许可的组或用户可以进行什么级别的访问。访问许可权限的设置不但适用于本地计算机的用户,同样也应用于通过网络的共享文件夹对文件进行访问的网络用户。与FAT32文件系统下对文件夹或文件进行访问相比,安全性要高得多。另外,在采用NTFS格式的Win 2000中,应用审核策略可以对文件夹、文件以及活动目录对象进行审核,审核结果记录在安全日志中,通过安全日志就可以查看哪些组或用户对文件夹、文件或活动目录对象进行了什么级别的操作,从而发现系统可能面临的非法访问,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这种安全隐患减到最低。这些在FAT32文件系统下,是不能实现的。
6. 在Win 2000的NTFS文件系统下可以进行磁盘配额管理。磁盘配额就是管理员可以为用户所能使用的磁盘空间进行配额限制,每一用户只能使用最大配额范围内的磁盘空间。设置磁盘配额后,可以对每一个用户的磁盘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控制,通过监测可以标识出超过配额报警阈值和配额限制的用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磁盘配额管理功能的提供,使得管理员可以方便合理地为用户分配存储资源,避免由于磁盘空间使用的失控可能造成的系统崩溃,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7. NTFS使用一个“变更”日志来跟踪记录文件所发生的变更。
小提示(选取FAT32和NTFS的建议)
在系统的安全性方面,NTFS文件系统具有很多FAT32文件系统所不具备的特点,而且基于NTFS的Win 2000运行要快于基于FAT32的Win 2000;而在与Win 9X的兼容性方面,FAT32优于NTFS。所以在决定Win 2000中采用什么样的文件系统时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1. 计算机是单一的Win 2000系统,还是采用多启动的Win 2000系统;
2. 本地安装的磁盘的个数和容量;
3. 是否有安全性方面的考虑等。
基于以上的考虑,如果要在Win 2000中使用大于32GB的分区的话,那么只能选择NTFS格式。如果计算机作为单机使用,不需要考虑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更多地注重与Win 9X的兼容性,那么FAT32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计算机作为网络工作站或更多的追求系统的安全性,而且可以在单一的Win 2000模式下运行,强烈建议所有的分区都采用NTFS格式;如果要兼容以前的应用,需要安装Win 9X或其它的操作系统,建议做成多启动系统,这就需要两个以上的分区,一个分区采用NTFS格式,另外的分区采用FAT32格式,同时为了获得最快的运行速度建议将Win 2000的系统文件放置在NTFS分区上,其它的个人文件则放置在FAT32分区中
NTFS适合你吗?
在多操作系统中是否选择将FAT32转换为NTFS,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如果重在性能和安全方面,那么可以将FAT32转换为NTFS;如果重在可操作性和兼容性方面,应该保持FAT32,不进行转换,因为支持FAT32的操作系统更多。而NTFS对Windows Me和以前的Windows版本并不兼容。建议除Windows XP/2003外的系统用FAT32。
将FAT32转换为NTFS
在Windows 2000/XP中,可以在命令提示符状态下键入“convert E:/FS NTFS”(假设E盘原来使用的是FAT32),回车后,在下次重启时自动将E盘转换为NTFS文件系统。转换时最好整理一下磁盘碎片加快转换速度,并且把数据备份到其他不转换的分区中。
将NTFS转换为FAT32
将NTFS转换成FAT32相对比较复杂,在不需要旧的文件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Windows 2000/XP的安装光盘来完成转换,在安装时,选择“用FAT文件系统格式化磁盘分区”。如果你需要保存原来的文件,可以用Partition Magic For DOS来转换,不过这种转换的速度比较慢,数据也容易丢失,因此强烈建议转换前备份好数据。
转换问题多
如果当前的磁盘分区已经采用了NTFS文件系统,而且已经保存了许多资料,包括加密的文件或文件夹,这时转换为FAT32就会出现加密文件无法访问的问题,而且因为两种文件系统采用的文件命名方式不同,在转换后文件名会出现问题
该不该选用NTFS文件系统?
Windwos 9X 普及的时候已有Windows NT系统,由于Windows NT系统多用于商业平台,一般家用机都是安装Windows 9X , 在Windows 2000 推出的时候,因为其庞大的体积与众多用应用程序还有与Windows 9X 全然不同的一些操作方式,所以普通用户都没有接触过Windows 2000 , 当然也就没有用过NTFS文件系统。当然NT 3.X 与 NT 4.X系统是很早就出来的,但也是很少有人问津,因为它跟本不适合家用,这里也不多说了。 XP的推出让人耳目一新,越来越多的人安装了XP,但也就引发了他们必需面对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贴子的标题《该不该选用NTFS文件系统?》。
在运行Windows 2000/XP的计算机上,NTFS是系统推荐使用的文件系统,NTFS是最容易处理大容量硬盘的文件系统,NTFS文件系统能够提供目录的各种新功能和其他比较重要的安全功能。使用NTFS文件系统对分区进行格式化时分区中的碎片会更少,性能也会更高。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早先的Windows 9.x 系统是无法直接访问NTFS分区的,听说有补丁,但也不是万能的。所以,如果你还不愿意放弃windows 9.X系统的话,这个文章可能对你没有什么用处。
NTFS分区方式的优点。
自从Windows2000开始,微软开始推荐大家使用NTFS的磁盘格式,其后推出的XP更是要配合这种磁盘格式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性能优势。不仅仅是微软推广的缘故,NTFS的磁盘格式由于其自身的技术优势,配合目前硬件、网络发展的趋势的作用,正逐渐被广大用户接受。
1、大硬盘带来的影响。
现在的硬盘容量正以倍数在增长,每半年就增加一倍甚至更多,价格却在降低。这样基于传统的FAT文件系统的分区方式,就将逐步体现出其先天不足之处了——我们先来看看FAT32,FAT32是FAT文件系统的增强版本,可用在容量为512MB到2TB的驱动器上,虽然如此,以FAT32的格式,如果划分太大的分区空间,由于其磁盘的簇相对过大,在储存多个小文件的时候,将造成空间利用上的极大浪费。
相对而言,NTFS的磁盘格式的簇相当地细,就能有效地利用磁盘空间,而且不容易产生碎片。另外,NTFS的磁盘格式在处理单个巨大的文件的时候如进行视频捕捉、编辑的时候,也比FAT系统有优势。随着海量硬盘的发展,使用NTFS的分区格式将越来越必要——你总不希望把分区数划分满24个字母的盘符来迁就分区容量吧?所以,微软推荐使用NTFS而不是FAT32文件系统格式化大于32GB的分区是有其道理的。
2、新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Windows的过渡,微软很可能会采取放弃兼容DOS的安装和维护操作系统的方式,即光盘启动后直接采用全新的直接图形化界面进行下几代Windows的安装,这样可以避开DOS模式的内存配置环境对安装Windows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可让很多破解其激活设置的程序失效(DOS环境下内存配置对新手来说比较复杂,很多人安装XP失败除了硬件兼容问题外,是由于这个原因);同时对最终用户来说,新的安装模式可在安装的时候更好地分析用户的硬件系统,提供更多的友好提示和更强的故障解决功能。使用图形界面直接管理安装任务的话,基于第一点叙述的原因,Windows很可能会要求用户用NTFS先格式化新一代海量硬盘超过32G的分区,才能继续进行安装。也可能通过在新的操作系统里去掉对FAT系统的支持,来强行推广NTFS磁盘格式。
3、联网和多PC连接导致的用户安全和管理问题
以后的电脑进行在线工作和娱乐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互联网在世界各地进一步普及,在线的电脑的安全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而且很多人家里由于升级,已经有超过了一台的电脑。只有使用NTFS,Windows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可管理性才能真正得到保障。无论是接入INTERNET还是用户自己在家里组建局域网,NTFS都将使用户更灵活地配置和管理计算机资源。NTFS的磁盘配额、用户权限和个人文件加密等等功能、和网络应用方面的优势,已经有很多资料介绍了,此处不再重复。
另外,NTFS支持基于UNIX服务的POSIX标准,可移植性也很强。这保证了它和其他网络平台的兼容性。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Windows还是占垄断地位的操作系统。从目前情况看,微软保持其软件业龙头的地位还是不成问题的。超过500G的海量硬盘在明年年底或是后年初就可能会出现了,这是推动NTFS磁盘格式成为主流分区格式的最强大动力之一。
由以上的几点可看出,针对家用PC而言,使用NTFS的最大的好处是第一点,也就是NTFS对大硬盘有着更好的支持与利用,第三点主要是针对商业型用户,这里我也想对那些入门级用户说一声,如果你使用了NTFS且对NTFS的磁盘配额、用户权限和个人文件加密等等功能不是很了解,最好不要随意设置目录的权限,不然可能会有着意想不到的后果。
细数NTFS的四大优点
1.具备错误预警的文件系统
在NTFS分区中,最开始的16个扇区是分区引导扇区,其中保存着分区引导代码,接着就是主文件表(Master File Table,以下简称MFT),但如果它所在的磁盘扇区恰好出现损坏,NTFS文件系统会比较智能地将MFT换到硬盘的其他扇区,保证了文件系统的正 常使用,也就是保证了Windows的正常运行。而以前的FAT16和FAT32的FAT(文件分配表)则只能固定在分区引导扇区的后面,一旦遇到扇区损 坏,那么整个文件系统就要瘫痪。
但这种智能移动MFT的做法当然并非十全十美,如果分区引导代码中指向MFT的部分出现错误,那么NTFS文件系统便会不知道到哪里寻找MFT ,从而会报告“磁盘没有格式化”这样的错误信息。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分区引导代码中会包含一段校验程序,专门负责侦错。
2.文件读取速度更高效!
恐怕很多人都听说NTFS文件系统在安全性方面有很多新功能,但你可否知道:NTFS在文件处理速度上也比FAT32大有提升呢?
对DOS略知一二的读者一定熟悉文件的各种属性:只读、隐藏、系统等。在NTFS文件系统中,这些属性都还存在,但有了很大不同。在这里 ,一切东西都是一种属性,就连文件内容也是一种属性。这些属性的列表不是固定的,可以随时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会在NTFS分区上看到 文件有更多的属性。
NTFS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属性可以分成两种:常驻属性和非常驻属性,常驻属性直接保存在MFT中,像文件名和相关时间信息(例如创建时间 、修改时间等)永远属于常驻属性,非常驻属性则保存在MFT之外,但会使用一种复杂的索引方式来进行指示。如果文件或文件夹小于1500字节 (其实我们的电脑中有相当多这样大小的文件或文件夹),那么它们的所有属性,包括内容都会常驻在MFT中,而MFT是Windows一启动就会载入 到内存中的,这样当你查看这些文件或文件夹时,其实它们的内容早已在缓存中了,自然大大提高了文件和文件夹的访问速度。
小提示
为什么FAT的效率不如NTFS高
FAT文件系统的文件分配表只能列出了每个文件的名称及起始簇,并没有说明这个文件是否存在,而需要通过其所在文件夹的记录来判断, 而文件夹入口又包含在文件分配表的索引中。因此在访问文件时,首先要读取文件分配表来确定文件已经存在,然后再次读取文件分配表找到 文件的首簇,接着通过链式的检索找到文件所有的存放簇,最终确定后才可以访问。
3.磁盘自我修复功能
NTFS利用一种“自我疗伤”的系统,可以对硬盘上的逻辑错误和物理错误进行自动侦测和修复。在FAT16和FAT32时代,我们需要借助 Scandisk这个程序来标记磁盘上的坏扇区,但当发现错误时,数据往往已经被写在了坏的扇区上了,损失已经造成。
NTFS文件系统则不然,每次读写时,它都会检查扇区正确与否。当读取时发现错误,NTFS会报告这个错误;当向磁盘写文件时发现错误, NTFS将会十分智能地换一个完好位置存储数据,操作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在这两种情况下,NTFS都会在坏扇区上作标记,以防今后被使用。这 种工作模式可以使磁盘错误可以较早地被发现,避免灾难性的事故发生。
有些人发现当把磁盘转换为NTFS文件系统后,用磁盘扫描程序就很难发现磁盘错误了。经过前面的介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吗?
4.“防灾赈灾”的事件日志功能
在NTFS文件系统中,任何操作都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事件”。比如将一个文件从C盘复制到D盘,整个复制过程就是一个事件。事件日志一直 监督着整个操作,当它在目标地——D盘发现了完整文件,就会记录下一个“已完成”的标记。假如复制中途断电,事件日志中就不会记录“已 完成”,NTFS可以在来电后重新完成刚才的事件。事件日志的作用不在于它能挽回损失,而在于它监督所有事件,从而让系统永远知道完成了 哪些任务,那些任务还没有完成,保证系统不会因为断电等突发事件发生紊乱,最大程度降低了破坏性。
5.我是否需要哪些附加的功能?
其实,NTFS还提供了磁盘压缩、数据加密、磁盘配额(在“我的电脑”中右击分区并并行“属性”,进入“配额”选项卡即可设置)、动态 磁盘管理等功能,这些功能在很多报刊杂志上介绍的比较多了,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NTFS提供了为不同用户设置不同访问控制、隐私和安全管理功能。如果你的系统处于一个单机环境,比如家用电脑,那么这些功能对你意义 不是很大。
小提示
从FAT转换过来的NTFS,性能有折扣
如果分区是从FAT32转换为NTFS文件系统的(使用命令为“CONVERT 驱动器盘符 /FS:NTFS”),不仅MFT会很容易出现磁盘碎片,更糟糕的是,磁盘碎片整理工具往往不能整理这各分区中的MFT,严重影响系统性能。因此, 建议将分区直接格式化为NTFS文件系统。
参考资料:http://www.microsoft.com/china/windowsxp/pro/using/itpro/managing/convertfat.asp

D. 三星ssd的RAPID模式有实用价值么

日常使用下,三星SSD的RAPID模式并没有实用价值。


E. 硬盘的AHCI模式比SATA模式强在哪里

硬盘没有SATA模式,SATA是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

AHCI(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AHCI通过包含一个PCI BAR(基址寄存器),来实现原生SATA功能,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串行 ATA 功能。AHCI模式需要安装AHCI驱动。

AHCI模式是专门为SATA接口而设计,支持SATA接口特性,诸如本机命令队列(NCQ)和热插拔。但是需要用户在BIOS中选择AHCI模式,方便操作系统自动加载AHCI驱动。

(5)降a硬盘扩展阅读

主板的SATA接口的工作模式,BIOS中常见的选项有以下三种:RAID(部分技嘉主板叫XHD)、AHCI、IDE、NVM Express。

1、IDE模式,IDE模式是这三种之中兼容性最强的模式,几乎没有不能正常使用的SATA硬盘,但也是硬盘性能最差的工作模式。

2、AHCI模式,消费级产品上常见的AHCI模式的全称是SATA AHCI(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译为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相较于IDE模式主要的区别是增加了热插拔、NCQ、TRIM(针对固态硬盘)等功能。如果需要使用固态硬盘的话,建议将SATA接口设为AHCI模式。当然支持NCQ的机械硬盘也最好让它工作在AHCI模式下。

3、RAID,RAID的全称是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译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用于将多块物理硬盘组合成一个逻辑硬盘,根据阵列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提升逻辑硬盘性能、提升数据安全性、同时提升逻辑硬盘性能与数据安全性等三种效果。

4、NVM Express(NVMe),或称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是一个逻辑设备接口规范。他是与AHCI类似的、基于设备逻辑接口的总线传输协议规范(相当于通讯协议中的应用层),用于访问通过PCI-Express(PCIe)总线附加的非易失性内存介质。

F. 在手机上面的歌曲,怎么定调定在降a调上

1单单播放的话用含有EQ插件的播放器就可以了。使用CoolEditPro可以对音乐做大量的改动剪切合并降噪插入还要你要的改调子的东东都有迅雷搜索下肆哗脊载去。2可以通过在音乐设置里面调节均衡器就可以实现了。3打开软件,“文件”-“打开文件”把需要降调的音乐文件导入。然后双击伴奏文件或者点击界面左上方的切换按裂渗钮,如下图所示,进入单音轨编辑界面。4选择菜单栏“效果”-“变速/变调”-“变速器”(这里不是选变调器哦)。如下图,还芦乱有第二种方式就是在左边的效果选项栏中进入变速器窗口。5打开“变速”编辑窗,如下图,“变换”开始应选为“无”,防止软件开始可能会变调,原速的“比率”为100的,可以选一下为好。“预览”试听看是否原速。6变速模式选“变调”(保持速度),精度可选高精度。再打开“变换”下拉选项框,如下图,降调选择有“b”号的,1b为降一个调,也就是降低半音,2b为一个全音;以此类推,升调选择有“#”号的,方法和降调一样。预览满意后,点击“确定”。7后,我们就可以将降调的伴奏保存到电脑硬盘上了。选择菜单栏“文件”-“另存为”。8选择保存目录,定义文件名称,按需要选择保存类型,“保存”即可。

G. 怎么样降低硬盘转速

迈拓官方有发布一个静音工具软件,适用于以下MAXTOR硬盘:
- DiamondMax Plus 40 UDMA/100
- DiamondMax 60 UDMA/100
- DiamondMax VL 30 UDMA/100
- D540X
- D740X
- Fireball 3
- DiamondMax 8 and 16
- DiamondMax Plus 9

此软件名称: AMSET.EXE
下载地址:http://www.lander.com.cn/maxtor_soft_show.asp?id=16

还有它的升级版:
软件名称:颂纳 AAMSet
版 本: 3.26
适用平台: DOS
文件大小: 165KB
发布时间: 2006-01-05
软件简介: Maxtor硬盘静陵弯音工具AMSET的升级版,野汪没可识别串口硬盘。
下载地址:http://www.lander.com.cn/maxtor_soft_show.asp?id=20

你可以下载此软件试一试有没有效果。

H. 详谈硬盘的正确使用维护及优化的技巧

详谈硬盘的正确使用维护及优化的技巧

详谈硬盘的正确使用维护及优化的技巧

一、使用

硬盘是集精密机械、微电子电路、电磁转换为一体的电脑存储设备,它存储着电脑系统资源和重要的信息及数据,这些因素使硬盘在PC机中成为最为重要的一个硬件设备。虽说名牌硬盘的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可超过2万个小时——按每天工作10小时计算其能正常使用5年以上,但如果使用不当的话,也是非常容易就会出现故障的,甚至出现物理性损坏,造成整个电脑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下面笔者就先说一下如何正确地使用硬盘。

1、正确地开、关主机电源

当硬盘处于工作状态时(读或写盘时),尽量不要强行关闭主机电源。因为硬盘在读、写过程中如果突然断电是很容易造成硬盘物理性损伤(仅指AT电源)或丢失各种数据的,尤其是正在进行高级格式化时更不要这么做——笔者的一位朋友在一次高格时发现速度很慢就认为是死机了,于是强行关闭了电源。再打开主机时,系统就根本发现不了这块硬盘了,后经查看发现“主引导扇区”的内容全部乱套,最可怕的是无论使用什么办法也无法写入正确的内容了……

另外,由于硬盘中有高速运转的机械部件,所以在关机后其高速运转的机械部件并不能马上停止运转,这时如果马上再打开电源的话,就很可能会毁坏硬盘。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而已,笔者并没有遇到过因此而损坏硬盘的事,但对于这样的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保险至上!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在关机后马上就开机,我们一定要等硬盘马达转动停稳后再次进行开机(关机半分钟后),而且我们应尽量避免频繁地开、关电脑电源,因为硬盘每启动、停止一次,磁头就要在磁盘表面“起飞”和“着陆”一次,如果过于频繁地话就无疑增加了磁头和盘片磨损的机会。

2、硬盘在工作时一定要防震

虽然磁头与盘片间没有直接接触,但它们之间的距离的确是离得很近,而且磁头也是有一定重量的,所以如果出现过大的震动的话,磁头也会由于地心引力和产生的惯性而对盘片进行敲击。这种敲击无疑会导致硬盘盘片的物理性损坏——轻则磁头可能会划伤盘片,重则就会毁坏磁头而使整个硬盘报废,而且由于磁道的密度是非常大的——磁道间的宽度只有百万分之一英寸,如果在磁头寻道时发生震动的话就极有可能会造成读、写故障,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将电脑放置在平稳、无震动的工作平台上,尤其是在硬盘处于工作状态时一定要尽量避免移动硬盘,而且在硬盘启动或停机过程中更不要移动硬盘。

3、尽量不要对硬盘进行压缩

笔者所说的压缩是指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磁盘空间管理”所进行的压缩。在把硬盘用该程序进行压缩之后只要当压缩卷文件逐渐增大时,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就会大大地减慢,而且读盘次数也会因此变得频繁。这无疑会对硬盘的发热量和稳定性产生影响,以及威胁使用寿命,所以如果硬盘容量够用的话您根本就没有必要为了看那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剩余空间”而去使用这种硬盘压缩技术。

二、维护

现在的硬盘容量是越来越大(主流在80G以上),转速也越来越快(主流在7200r/min以上),这使许多软件爱好者和游戏迷们欢呼雀跃,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硬盘一但出现什么问题的话,那么存储在硬盘上的各种宝贵数据就有可能会付之东流了。据笔者的维修经验来看,在电脑故障中有1/3的故障是硬盘故障——包括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而其中有相当多的故障是用户未能根据硬盘的特点而采取必要的维护保养措施所致。

因此做好硬盘的日常维护工作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是使用电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笔者就简单说一下硬盘的日常维护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1、千万不要擅自将硬盘拆开

众所周知,如果灰尘进入到了硬盘内部的话,那么磁头组件在高速旋转时就可能带动灰尘将盘片划伤或将磁头自身损坏,这时势必就会导致数据的丢失,硬盘寿命也可能就此终了,所以硬盘在制造和装配时是在绝对无尘的环境下进行的。对于普通个人用户来说是根本就不可能制造出绝对无尘的环境,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擅自将硬盘拆开,否则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硬盘内的话可不是闹着玩的。当然,如果硬盘已经损坏,您想拆开研究一下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2、尽量保持电脑所在房间的清洁

上面已经说到了绝对不能让灰尘进入硬盘内部,但我们使用硬盘时并不能保证其处在无尘环境中啊?硬盘之所以可以在普通无净化装置的室内环境中使用,是因为其带有超精过滤纸,硬盘正是通过过滤纸上的微小孔隙与外界相通的,故不必担心灰尘会进入硬盘内部,但如果工作环境中的灰尘过多的话,灰尘就会被吸附到硬盘主控电路板、主轴电机的内部,严重时甚至会堵塞过滤器进而对硬盘的散热构成威胁,所以我们必须保持电脑工作室内的清洁——至少每天要擦拭一遍电脑工作台(电脑桌),每天扫一次地,两天用水拖一回地面。除了要注意环境清洁外,我们还要对硬盘自身进行定期除尘,通常一年进行一次除尘也就行了,方法是在断电时拆下硬盘后用白色软油漆刷将灰尘轻轻扫干净即可。

3、在DIY时要正确移动硬盘,而且要做好防震措施

很多硬盘厂商都反复说自己的产品“抗撞能力”非常强或“防震系统”非常好等,但这些都是指硬盘在非工作状态(即未加电)下的防震、抗撞能力,如果在开机状态下就不会有这么好的“功夫”了,所以当我们进行DIY或对拷数据需要移动硬盘时,最好是在硬盘正常关机后并等磁盘停止转动后(听到硬盘的声音逐渐变小并消失)再进行移动。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关机后的短时间内磁头仍在磁盘上方飞转或转速缓缓下降,这时如果移动硬盘的话是很容易造成物理性损坏的,所以说无论是移动电脑时还是拆卸移动硬盘时,我们都应养成关闭机器半分钟以后再动手的习惯(注:虽然有些故障的维修中要用到热插拔硬盘,但您还是最好不要带电进行热插拔),而且在硬盘的拆卸、安装之间移动的距离较远时更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是严禁磕碰的,这时我们可以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一下再进行移动。笔者强烈建议您在购买新硬盘后不要把包装扔掉,这样以后想移动硬盘时就可使用原包装了,就能尽量减少移动中的震动。

另外,由于我们的手上经常会带有静电,偏偏静电又很有可能会击穿硬盘上的某些元器件而导致硬盘损坏,所以我们在移动硬盘时最好是用手捏住硬盘的两侧,尽量避免手与其硬盘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而且要轻拿轻放,尽量不要磕碰或者与其他坚硬物体相撞。注:电脑的外壳尽量要和大地相接——即为电脑接好地线,这样能有效防止硬盘在使用时受到静电的干扰。

4、保证硬盘散热良好,避免硬盘因高温而出现问题

硬盘温度直接影响着其工作状况(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硬盘在工作中的温度以20~25℃为理想。当然,这只是理想,在夏季时环境温度都要远高于25℃,所以如果能保持温差(硬盘表面温度-环境温度=温差)在10℃左右就行了。至于温度过高会有什么现象我想大家都会比较有印象的:)。轻则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常死机)或丢失数据,重则就会产生硬盘坏道。

那怎么来为硬盘降温呢?首先要把硬盘同光驱等发热大户放得远一些,然后再到市场上买一个名牌硬盘散热风扇,当然,如果您不想花那么多钱的话,也可为硬盘增加散热片——经笔者试验发现硬盘最怕热的部分是背部电路板上的集成块,至于硬盘内部部分在夏季室温状态下基本上不会怕什么所谓的“高温”,所以我们只要给发热严重的集成块加上散热片同样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加装散热片的方法很简单:首先您在开机20分钟后用食手逐一触摸电路板上集成块的正中心,切记千万不要触及电路板上任何金属、引脚、铜铂线路部分,然后把所有温度比较烫手的集成块记下来并关机断电。下面您要做的就是为这些烫手的集成块“量身制作”散热片了,散热片选材最好是用铝合金,其表面积当然是越大越好了。至于散热片的选料和制作方法我就不多说,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只是固定散热片的方法我要说一下:做好的散热片要接触集成块的那一面(要略小于集成块表面积),首先您要在中写有“导热硅脂”字样处涂上适量的乳白色导热硅脂,然后在阴影部分涂上些“氯丁胶”,接下来您只要把该散热片轻压到相应的集成块正中心就行了,其它的散热片安装方法也是一样,等您全部完成加装后只要再让硬盘静置30分钟以上就可装机正常使用了。注:经过切割的散热片一定要将上面的毛剌用小什锦锉锉掉。

5、尽量保持硬盘使用环境的湿度不要太低

对于硬盘来说,并不是十分怕潮气的——主要是硬盘上的元器件均为贴片元件,而且接插件部分均已镀金,所以并不会受到氧化的威胁。但如果湿度过低就很容易产生静电,所以您所在地区如果非常干燥的话,那么您最好是每半天在地上洒一些水来提高湿度,且室内尽量不要铺地毯。

6、硬盘同样要防止电磁干扰

硬盘防电滋干扰的方法很简单,除上面提到的正确接地外,只要让硬盘距离大功率音箱(无磁音箱除外)以及中、高功率的电机类产品(如电风扇)等高磁物品1米以上就行了(其实中、低功率电风扇的电磁干扰并不严重)。另外,如果您的CPU的主频已经非常高了,那么您就不要再超频了——因为超频也会产生电磁干扰。

7、电压不稳的地区要为电脑配一个UPS电源

电压不稳是硬盘的大敌之一,它轻则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或硬盘坏道,重则会造成硬盘的永久性损坏,所以说您所在地区的电源电压如果不太稳的话,您最好为电脑配一个名牌在线不断电式UPS电源。切记不要用常见的普通电源稳压器来代替UPS电源,这样的稳压器有时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8、不要对硬盘进行频繁的格式化操作

有些朋友在重装系统时习惯对硬盘进行高级格式化操作,有时中了某个病毒也在所难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但笔者建议您最好是采用硬盘镜像备份的方法来解决上面的问题,最好不要经常进行高级格式化,因为高级格式化会缩短硬盘的正常使用寿命。同高级格式化一样,低级格式化也会降低硬盘的使用寿命,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不要对硬盘频繁地进行低级格式化操作。当然,笔者的意思并不是说格式化操作就不能用了,只是除非您已经万不得已了,否则最好是少用,甚至不用。

9、要定期进行磁盘扫描

要养成定期在WINDOWS下进行磁盘扫描的习惯,这样能及时修正一些运行时产生的错误,进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磁盘坏道的出现。在“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中运行“磁盘扫描程序”即可见到如图2所示的扫描操作界面,我们要在“自动修复错误”前加上小勾,选择好要扫描的驱动器后按“开始”就行了,通常我们只要一个月进行一次扫描就即可。

另外,当我们的电脑非正确关机(如因严重死机而不得不强行关闭电源等)后再次开机时系统会要求我们对硬盘进行扫描,由于在DOS状态下无法进行自动修复错误,所以您可跳过不进行扫描,但一定要记住系统要求扫描的是哪些驱动器,等进了WINDOWS之后要把这些驱动器进行一次扫描及修复工作。注:仅指“WINDOWS

98SE”及以前的操作系统。

10、要做好病毒和特洛依木马程序的预防工作

很多计算机病毒都是针对硬盘设计的,比较常见的诸如硬盘逻辑锁、CIH病毒等。当然,还有一些木马程序也是很有破坏性的——很多黑客会利用木马对您的电脑进行删除或格式化等操作(如图3所示的冰河等),如果您的硬盘是因为这些因素而出现故障的话可以说是比较“冤枉”的,所以我们平时应定期用杀毒软件对硬盘进行病毒扫描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当然,我们不能光是依赖于消极查杀,我们还要经常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其实以上的方法都是比较被动的,所以笔者建议您还是以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为主,切断传播途径并不是很难,只要小心一点就行了:①在用QQ聊天时,如果对方发来了一个网址的话,您最好不要去进行链接浏览,很多恶意代码网站都喜欢用这个方式进行传播;

②虽然很多病毒都是由附件进行传播的,您只要不加开陌生附件就没事,但有些病毒已经改进成一查看邮件就会自动执行附件了或邮件本身带有恶意代码,所以您收E-MAIL时最好先用“Foxmail”之类的软件进行远程查看邮件头。如果是陌生人发来的邮件的话就要小心了,尤其是有各种诱惑性的邮件(如某某号码大放送、某某送大礼之类的)更要小心,说是小心,其实就是把这样的邮件直接远程删除掉,对于英文邮件最好是先翻译后再确认是否要收取,对于那些有色情内容的邮件您就不要再想了,还是删除为妙;

③尽量不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或光盘,如果非用不可的话,要先把光驱的自动运行功能关闭(放入光盘时按住“Shift”不放可暂时关闭),然后再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毒后确认没有病毒再使用;

④在网上的各个互动区域(如论坛)不要得罪人,有时您如果得罪的是一个心理变态的黑客的话,那么您的网络安全可就悬了。

虽然以上这些方法可以杜绝相当一部分的`病毒传播到您的电脑中,但有时还是会不幸中招,所以笔者建议您最好先用“超级兔子注册表优化”将正常的注册表进行备份,同时它还会把一些重要的系统文件也一同备份,很多病毒都是要依靠注册表和这些系统文件的,所以一旦出什么问题的话您只要再用“小兔”恢复一下就行了,这一方法能摆平很多病毒和木马程序的侵扰。

11、将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及DOS引导记录进行备份,以防不测

如果担心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等重要信息不幸被某病毒或某位黑客给破坏了的话,我们可用一个小巧的软件(大小仅17.5KB)——“三茗硬盘医生”把这些重要数据在硬盘正常时进行备份,在出故障时只要再用它进行恢复就行了,该软件的操作界面如图4所示,它能分析硬盘是否存在错误且是什么错误,如果有错误的话,您可用“修理硬盘”功能进行相应的修复。该软件的使用方法是非常简单的,笔者就不多说了,您只要一看一试就会明白了,而且其正下方的说明向导是非常实用的,您只要按说明向导去做就不会出错了。另外我们一定要把该软件放到启动软盘上再运行,这样就能将备份的信息保存到软盘中了,而且恢复起来也要方便一些,方法是:选择“工具箱”并按回车后就会出现查看、备份和恢复操作界面(如图4-1所示),其中的“主引导扇区”包括“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其中的“系统引导扇区”包括DOS引导记录等信息。笔者建议您在硬盘正常的时候将这两个扇区全备份下来,以后只要这些信息出了什么无法自动修复的问题的话,只要把备份的信息恢复一下就行了。

12、不要对硬盘进行超频使用

很多DIYer们都喜欢对电脑的CPU进行超频使用,不过有时提高了CPU外频后,硬盘却出了问题——频繁死机或硬盘发热严重、甚至出现逻辑或物理坏道,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在CPU进行了超频后硬盘仍能正常工作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众所周知,IDE接口的硬盘要接受PCI总线频率的驱动,按照PCI总线的设计规范来讲其标准的工作速度不得超过33MHz,当CPU的外频被提高后,PCI总线的频率也会随之被提高,这时就会为硬盘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毕竟硬盘和内存不一样,它主要是靠机械机构工作的,所以在频率升高之后,有些硬盘就会出现丢失数据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数据的永久性损毁。

通常来讲,在PCI总线的频率为33MHz时,任何没有硬件故障的硬盘都不会出问题,但到37MHz时就有一些硬盘会出现问题了,等到了41MHz时,几乎所有硬盘都不能正常工作了!另外如果硬盘是工作在UDMA模式下的话,其就更不适于超频工作了,诸如富士通、IBM(5400r/min)和迈拓的一些硬盘在打开了UDMA模式后甚至根本就不能进行超频工作。

正是由于上面提到的诸多原因,现在几乎所有主板都采用了PCI分频技术,而且有一些主板允许您在BIOS设置中进行手动调节,在CPU未超频时您并不用更改设置,但如果您对CPU进行了超频的话,那么您就一定要把PCI的频率设置在33MHz上,以免日后出现“事故”而后悔莫及。

13、当硬盘出现物理坏道时要及时进行处理

物理坏道对于硬盘来讲就是“癌症”,当硬盘出现物理坏道时,即使是一个坏簇也不能大意,因为其很快就会扩散成一大片,虽然我们可以把坏簇划做一个分区并通过屏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笔者强烈建议您还是赶快更换一个新的硬盘为上策——毕竟现在硬盘已经很便宜了,当然,硬盘如果还在保修期内的话应尽快找商家或厂家进行更换(或维修)。

三、优化

以上两大点说的全是防止硬盘发生故障的方法,虽然可有效保障硬盘能达到正常使用寿命,但这些方法并不能把硬盘的最高性能发挥出来。好在对硬盘进行一些优化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硬盘最高性能了,而且对于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再谈谈硬盘的优化方法。

1、一定要打开硬盘的DMA传输模式

打开硬盘的DMA传输模式不仅能提高传输速率,其读起盘来也不会老是要响上一阵了,而且还会让硬盘的CPU占用率降得很低。虽然不能达到SCSI硬盘那么低的CPU占用率,但比未打开之前可要强得多了,CPU还会因此而有一些加速效果。我们通常只要把主板的驱动程序安装好就可以自动打开DMA传输模式了,当然,如果没有自动打开的话,在您确定BIOS设置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您可在“设备管理器”中手动将其打开。

注:如果您的硬盘使用的是40芯硬盘线而并非80芯硬盘线的话,那么您是不可能打开DMA模式的,您一定要更换80芯的线才能使用该模式,当然,对于新电脑来说很少存在这种情况。

2、在WINDOWS系统中要关闭硬盘的自动挂起功能

WINDOWS系统为了防止电脑“发呆”过久而损坏显示器和硬盘,系统就默认规定“发呆”一定时间后会自动挂起显示器和硬盘,何为“发呆”呢?就是当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对硬盘进行任何读、写操作时系统就会认为其在“发呆”,这对于小内存的电脑确实有好处,但现在多数电脑的内存都在128MB以上,有的甚至已经高达1GB了,大内存就意味就读、写硬盘的次数会明显减少,如果在拥有256MB内存的电脑上玩中、小型游戏的话,只有刚开始系统需要读硬盘,等把整个游戏都读到内存中后就不会再读、写硬盘了,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系统就会认为硬盘在“发呆”而将硬盘挂起,等玩完游戏再回到桌面时就会因硬盘处于挂起状态而死机(笔者多次遇到此类故障!),久而久之无论是对于系统还是对于硬盘都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在“控制面板”的“电源管理”中将“关闭硬盘”这项的时间设置为“从不”。

3、定期对硬盘的垃圾文件进行清理

系统只要在使用,就会产生垃圾文件。硬盘上的垃圾文件通常占用的空间并不是很大,但它们的数量却非常多,有时会多达几千个垃圾文件。这样就会造成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变慢,而且读盘的次数也会更为频繁(碎片增多所至),所以我们必须定期对硬盘的垃圾文件进行清理。

目前软件市场上有很多软件都能对硬盘的垃圾文件进行清除,在这里笔者推荐您使用国产的软件——“完美卸载”之“硬盘垃圾清理工具”(可在各大下载网站下载到),其运行界面如图5所示,该软件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扫描速度也非常快,而且扫描垃圾文件的范围也是非常广的——基本上不会漏掉垃圾,而且安全性也是非常高的——并不会将有用的文件删除,其注册费也并不算太高。

笔者建议您每一个月进行一次清理工作,如果您常上网或经常对硬盘进行写、删操作的话,最好是一周清理一次。

4、将一些临时、系统文件夹设置到非系统盘上

通常系统都是把一些常用的临时文件夹设置在系统所在盘(多数用户为C盘)上,这样做对于那些经常上网和经常安装、卸载软件的用户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系统所在盘的磁盘碎片会越来越多,碎片的增多就会使操作系统的整体运行速度越来越慢,硬盘读盘的次数会越来越频繁,硬盘的发热量会越来越大,操作系统会越来越不稳定直至崩溃。所以我们要手工将一些临时、系统文件夹设置到非系统盘上,方法很简单,我们只要在“完美卸载”的另一个组件软件——“系统磁盘性能调整工具”中进行一些相关设置就行了,其操作界面如图6所示,其中我们要调整的就是“常用文件夹调整”中的内容,您可自行设置,笔者建议您最好是将程序软件全部安装到C盘上,而D盘上就用来存放那些“常用文件夹”,调整完毕后只要按一下右下角的“调整”钮并重新启动电脑即可完成设置。

5、为了防止系统所在盘产生磁盘碎片,我们还要将交换文件(虚拟内存)设置为固定值

系统在默认状态下是让WINDOWS管理虚拟内存,这样就会造成虚拟内存的大小经常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会产生磁盘碎片,而且系统默认是将虚拟内存放到C盘上,为了防止系统所在盘产生大量磁盘碎片,我们要将虚拟内存设置固定值,而且要将其放到D盘上,方法是:先按住“Alt”键并双击“我的电脑”,然后再进入“性能”选项卡,单击其中的“虚拟内存”按钮,在出现的“虚拟内存”对话框中选择“指定虚拟内存设置”,然后将“硬盘”设置成D盘并将最大值和最小值均设为100MB~400MB之间(物理内存的1.5~3倍)的一个固定值——即最大值等于最小值(如图7所示),如果修改后发生了什么问题的话,您可适当增大这个固定值。

另外,当您将虚拟内存设置成固定值后就可以将C:WINDOWS目录中的“Win386.swp”文件(几十MB甚至更大)删除掉了(可用“查找”功能),此时它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注:在设置虚拟内存之前一定要用系统自带的磁盘整理软件先整理一下才会有明显地效果,而且其对硬盘的加速效果也就会十分明显了。

6、要定期整理硬盘的碎片

我们都知道,对硬盘的碎片进行整理可以提高硬盘的运行速度,虽然通过上面的优化方法已经可以减少系统所在盘的碎片了,但其它盘的碎片却会变多了,所以对于存放“常用文件夹”的硬盘来说最好是两个月进行一次碎片整理,至于不是经常进行写操作的分区您只要半年左右整理一次也就可以了。

笔者建议您使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软件而不要使用第三方软件进行整理,虽然系统自带软件的整理速度和第三方软件无法相提并论,但我们毕竟是很长时间才整理一次啊,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整理效果最好且免费的自带软件呢?

注:说是使用自带,笔者还是建议您使用WINDOWS

ME自带的整理软件(整理速度非常快),如果您用的系统是WIN95或WIN98或WIN98SE的话可到“http://www.100free.com/jyun/”处下载ME自带的碎片整理程序(与superfassst!``98在同一下载页面),当然,要在WIN95(97)下使用的话须先将IE升级为5.0以上版本。

7、设置适当的磁盘缓存

磁盘缓存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几乎所有软件的运行速度和性能,系统默认状态是让WINDOWS自己管理,但WINDOWS通常都是非常保守的,这样就会制约硬盘性能,所以我们就要自行进行设置以提高硬盘性能,方法是:先打开“C:WINDOWSSYSTEMSYSTEM.INI”文件,然后在[vcache]下分三行加入MinFileCache=2048

;

I. 磁盘阵列更换硬盘后出现“已降级”的问题,如何处理

1、首先使用命令:mdadm -D /dev/md0,查看linux中的md0的磁盘阵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