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固态硬盘论坛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固态硬盘论坛

发布时间: 2023-04-10 15:53:33

㈠ 固态硬盘稳定性怎么样

基本上只要不是质量问题,固态硬盘还是满稳定的,U盘容易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其实是多种原因的综合表现,简单归纳如下:

1、劣质扩容黑芯片。
2、多数主机的前置USB接口存在电压不稳定的情况。
3、主机电源供电不稳定。
4、不正确的插拔U盘。
5、静电击穿芯片。

下面来简单的解释一下:

劣质扩容黑芯片
,为了价格竞争,大量采用回收的黑片和增容片。单单一个A级4G的flash,估价是30,不包括主控,电路板,外壳,加工费,包装等等,如果能卖40元自己想吧。

如果大家谁是买的U盘远低于市场价格,弄了量产软件量产一下看看,多数容量也就7-8成,如果是增容的,不出5成也是可能的事情。

多数 主机的前置USB接口春在电压不稳定 ,大家一定要知道,台式主机前面的USB接口并不是主板上的,而是通过一个数据线接到主板上的,不少劣质机箱的前置USB面板的电路严重有问题,各种烧设备的情况是常有的事情,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测量一下,前置USB接口的电压应该是最高5V,略微高一点也可以接受。

主机电源供电不稳 ,这个情况受到影响的将不仅仅是USB设备了,硬盘故障,蓝屏,重启,光驱不读盘,或者无法开机。

不正确的插拔U盘 ,请不要在U盘读写数据过程中拔出U盘,这样容易造成数据的冗余错误,也就是不完整的数据有可能造成整个U盘的数据信息错误。即使没有数据的读写操作也不代表U盘是空闲状态,因为可能系统正在后台操作数据,因此一定要安全删除。


静电击穿芯片 ,这个些许专业的概念不做具体的解释了,就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从事芯片级维修的工程师们,在接触主板的时候都会带上橡胶手套,因为静电的电压是非常高的,一旦发生静电的放电现象会严重损坏芯片结构的。U盘也一样,当然我们不可能平时插拔个U盘也要带橡胶手套,这类情况不多见,使用如果平时环境容易产生静电做好接触电子设备前摸一下铁质接地物品放掉静电。

简单来说事情就是这样的,以上文章仅为参考帮助说明,并不做全面的可适用性保证,相关支持请点击右侧的微博进行讨论。

其它问题可以到 中关村在线-精编问答堂搜索
更多的关于电脑和网络的问题请到 中关村在线-硬件论坛 交流分享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㈡ 用了半年的固态硬盘掉速很严重了,要怎么样才能恢复如初,求详细的操作方法

遇到固态硬盘掉速严重的问题,可以下载相关辅助软件来解决问题,例如cclear等软件,作用相当于恢复出厂设置,因此,操作完以后,硬盘的运行速度会提升,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

㈢ 2015款 27寸 5K iMac低配版 升级SSD

前段时间刚从某鱼收了一台15年末的5K iMac,屏幕确实漂亮,内存也加到了32G,然而运行起来速度还是很慢,低配版配的是一块1G的机械硬盘,忍无可忍立马决定更换固态硬盘。上了各大论坛,看了N多视频,决定加一块500G的三星850EVO,其实这台iMac是配有PCI-E接口的,此接口的固态硬盘读写速度惊人,然而最终还是因为太贵放弃了。

决定开干后先把准备工作做足,由于系统本来就是新装的,里面东西并不多,所以先拿了一个60G的U盘作为Time Machine备份磁盘备份了一下系统。然后开始采购硬件和工具,先把硬盘架子买好,由于固态硬盘是2.5英寸,而机械硬盘是3.5英寸,所以如果直接把固态放进去的话就会没有支撑,从而导致只能荡在里面,所以转接架是必须的。然后又买了一套27寸iMac的拆屏工具,其中包含了贴纸、滚轮、吸盘、专用螺丝刀、手套等。最后下单一块500G固态硬盘。全部到货的当晚,就迫不及待的开搞了。

已经看了N多拆机视频,拿出工具首先就开始划开左上右的贴纸。

吸上吸盘,慢慢把玻璃屏玻璃与机身分离。

注意剥离机身后先不要着急拿下玻璃屏,上面还连接着两根线,右侧一根两侧往上一拨就可以出来,左侧的线有一个卡扣,需要把卡扣拨开,拿掉线后,再从里面慢慢把下面的贴纸划开,最终完美的拿下了玻璃屏。

拿下屏幕后机械硬盘就展现在你面前了,这台电脑前一位主人用了也有1年多了,里面还是积了不少的灰,直接吸尘器吸干净。

接下去首先拔掉硬盘上的sata接口,然后把硬盘左边的音响上下两颗螺丝拧掉,稍微一动一下音响,就露出了硬盘左侧固定的螺丝,这里我们只要松掉左侧的固定杆就可以了。

松掉后,硬盘就能直接从左侧抽出。记得把拆下来的硬盘四周4个黑色螺丝拧下来,需要装到转接架上。

这里遇到一个坑,买的转接架稍微有点不匹配iMac的硬盘支撑杆,拧上四个螺丝后,孔位对不上,没办法,只能把下面的两个孔位对准固定住,上面的螺丝会离孔位有点距离,无奈只能拿一根扎带固定住让它不晃动,暂时解决了问题。接下去把左侧支撑杆装回,再把音响装回,最后插上sata接口。

至此,硬盘的更换就算完成了,接下去是屏幕的复位。复位前,我这边还是选择保险一点,先把屏幕小心的搁在机身上,插上两根线,接上电源,开机恢复系统,以免硬盘有什么问题,或者安装的不对,导致还要返工,如果真的需要返工,而你又已经把屏幕复位了,那可就麻烦了,你还得再买一套贴纸,时间也就耽搁了。在恢复系统的间隙,我把老的贴纸移除,贴上了新贴纸,系统恢复比较慢,大概40分钟左右,相比直接网上恢复,还算是快的。

恢复系统这里也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可能是我比较小白,选择恢复系统的时候,目标盘怎么都不显示,等了半小时还不出来,重启了好几次,还想着是不是SSD有问题,后来突然恍然大悟,肯定是要先进磁盘工具把SSD格式化了啊,格式化的时候,就默认的配置就行,名字可以随便取,格式默认选择OS X 扩展(日志式),方案也是默认的GUID分区图。

查屏幕线的过程中,有些不完美,左侧的卡扣线很容易就插进去了,右侧的插线开始怎么也插不进,心想不对啊,苹果的东西怎么怎么难弄,用手电筒一照插口里面,坏了,有一根铜条被我用力过猛,插弯了。。。在这里要重点奉劝各位,右侧这根线一定要垂直插入,我猜测我肯定是斜着插,导致铜条位置不对,被压弯了。最后好在还没压断,我用镊子小心的将它复位了,不过也让我付出了插口前面的塑料片断了一小段的代价。

恢复还没完成的时候,我觉得应该不会继续返工了,于是直接把屏幕复位了,这里最好还是拿吸盘吸着提上去,先把下面搁住,两侧对齐后再慢慢往上贴,一旦两侧没有对齐,贴上了,想要再拿下来你就别想了。。。再买一套贴纸吧。。。

恢复好系统后测试一下速度,还算满意,使用起来熟悉的快感又回来了,加上5K屏,体验棒棒的!

最后忘记一点很重要的!未装上屏幕时通电,在操作时切记不要碰到电路板,上面有些金属部位是带电的,我在贴贴纸的时候,手指就被无情的咬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