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IDE线是什么 在哪里
IDE就是谨戚连接光驱,连接橘敬硬盘上的线,光驱和硬盘就圆晌慎两种线相连,一种是连接到电源上的,那是电源线,一种是连接到主板上的,叫数据线也叫IDE接口线
㈡ IDE硬盘如何跳线
同一根线,一个硬盘跳在MASTER(主)一个跳在SLAVERY(从)就行
接到IDE线中间接口那个是从盘
你这个应该是右数第一个是MASTER。第二个是 SLAVERY
启动盘的顺序还要在BIOS里设置下
㈢ IDE硬盘跳线设置
IDE硬盘跳线设置
跳线的三种设置:master(主盘)、slave(从盘)、cable select(根据在数据线上的位置决定主从)。如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IDE硬盘跳线设置,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小提示: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
一、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笔者就以此方案为例。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自己决定。
二、 并口硬盘 设置 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我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你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
笔者曾经看到一块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
三、安装硬盘与数据线
打开机箱,将硬盘装入机箱的3.5英寸安装架,并用螺钉固定。将第一根IDE数据线未端插入老硬盘的IDE接口,IDE数据线中端插入新硬盘的IDE接口。而且,IDE数据线的Pin1(也就是红边)必须与硬盘和IDE接口的Pin1相连接。最后再将梯形的'四针电源插头接到硬盘的电源插座上。
将IDE数据线接到主板的IDE插槽中,同样也要将IDE数据线的红边对准IDE插槽的Pin1。一般来说,主板上会有两个IDE插槽,将80针或40针的IDE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入这个主板上第一个IDE插槽中。
小提示:如果你的主板和硬盘都支持ATA 66/100/133,那么务必要使用80针的IDE数据线。否则,如果使用40针的IDE数据线的话(即与光驱的数据线相同),将会影响硬盘传输速率。
四、设置CMOS参数
对于新的主板来说,一般都会自动检测硬盘参数。也就是说只要硬盘安装正确,就无须设置CMOS。对于一些老主板来说,可能就需要手动进行设置了。
启动计算机后,按“Del”键进入CMOS Setup程序的主菜单。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IDE硬盘驱动器自动检测)”并回车,可以看到第一、第二硬盘的所有参数,包括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工作模式等等。检测结果表明,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已经成功。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最后按快捷键“F10”或选择“Save And Exit Setup(存盘退出)”。退出CMOS Setup程序后,将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在开机自检时,能检测出硬盘参数就说明已安装成功。
不过在格式化硬盘时一定要注意“盘符交错”问题。例如你已将新硬盘分为三个区,格式化D盘时,千万不能输入“format D:”,而是要输入“format E:”,否则你只会格式化老硬盘的C盘。建议在格式化新硬盘之前不要挂接老硬盘,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
其实安装双硬盘的过程比较简单,只要你能细心一般就可以顺利完成。如果你的主板比较老,安装双硬盘之后,如果出现在通电自检时就可能死机、锁住,或者硬盘容量显示错误等现象。那么很可能是遇到了硬盘容量限制问题,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实现容量利用。
IDE接口硬盘安装方法
一般家用电脑只安装一块硬盘。
第一步:查看主板说明书或到网站上看看,确认主板BIOS支持大硬盘,戴上胶皮手套,或用手摸一下墙壁,将身上的静电放掉。
第二步:拆开硬盘包装盒,认清硬盘数据线和主板上的IDE接口。主板上一般有两个IDE接口,在接口旁边标记有“IDE1”、“IDE2”,也有标记为“IDEO”和“IDE1”的。“IDE1”优先于“IDE2”,因此,一般都把硬盘接在“IDE1”上,把光驱等接在“IDE2”上。现在的主板硬盘都是SATA接口,有SATA1、SATA2硬盘接在SATA1接口上。硬盘、光驱、软驱等设备必须安装在机箱中,硬盘安装在靠中间位置的3.5英寸插槽中。
第三步:固定硬盘。只安装一块硬盘可以不设置跳线。将硬盘放到插槽中去时,注意手指尽量不要接触硬盘底部的电路板,对准插槽轻轻往里推,到硬盘上的螺孔与机箱上的螺孔对正为止。硬盘的两边各有两个螺孔,上螺钉的进深要均衡,不要先拧好一边再去拧另一边。
第四步:在主板上找到“IDE1”,从主板包装盒中找出IDE数据线,选择标有“System”字样的端口(离数据线中间那个接头距离最远的一头)与主板上的IDE接口相连,选择标有“Master”字样的另一头与硬盘相连。硬盘数据线采用防反插设计,只要对准缺口是不会插反的。第五步:连接电源线。随便从机箱电源输出插头中找一个空闲的大四芯插头插入硬盘的电源接口即可。
;㈣ IDE硬盘电源线有四根,谁清楚都是干什么用的
普通硬盘和光驱的电源接口为D型口,由4芯组成,其中红线所对应的+5V电压输入,黄线对应输出的是+12V电压,两条黑线为接地,5芯SATA电源线多了一组+3.3V,可以减少瞎液硬盘内部供电二次转换时带来的损耗,减少发热量,让硬盘持续供电更加磨迟物稳定。
PATA电源线接口,右侧为SATA电源线接口,可完成电源线的转换。IDE电源线分红,黑蓝三色,其针脚定义可以按颜色来区分: 红色线为5V电源,黑色线为GND,黄色线为12V电源。
(4)硬盘ide线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不要把硬盘和光驱接在同一个IDE插槽上,否则有可能出现问题。这一点在VIA芯片组主板比较明显,在Intel芯片组上则很少出现。
2、当第二IDE接口上仅连接一个光驱,而不连接其它IDE设备时,最好将光驱设为主盘,不要设为从盘,否则系统可能旦吵会出现找不到此光驱的情况。
3、硬盘电源线必须按正确方向接入,否则会引起硬盘电路损坏。
4、硬盘跳线必须严格遵从硬盘厂商提供的模式进行主从设置。
5、一条数据线挂接两个硬盘时,必须严格按照数据线蓝色端接主板IDE口,数据线远端接主硬盘IDE口的国际标准。
㈤ 电脑主板装IDE硬盘的排线怎样接SATA硬盘
在电源上找一根SATA电源线,接口匹配插上就行!
这时候你可以进BIOS进入BOOT选项,将原先那快盘设置成第一启动项!然后F10退出保存重启。
主板还提供IDE接口肢激中的,可以直接连接即可使用。由于SATA硬盘与IDE硬盘没有冲突,不需要设置主从。
主板只有SATA端口,不再提供IDE接口的,可以使用IDE转SATA接口的转接卡,将IDE硬盘连接到SATA接口使用。
㈥ 电脑主板装IDE硬盘的排线怎样接SATA硬盘
在电源上找一根SATA电源线,接口匹配插上就行!如果没有这样的接口可以去电脑城买一根电源接口转接线,旁档就是白色D四芯转sata的逗敏接口线,然后插在上面。这时候你的电脑就是双硬盘了!但是启动的时候可能会出问题!就是电脑将这块硬盘作为启动盘,但是这块盘没有系统,所以黑屏没法启动!这时候你可以进BIOS进入BOOT选项,将原先那快盘设置成第一启动项!然后F10退出保存重启。x0dx0ax0dx0a将SATA设为主硬盘,x0dx0aIDE设为从硬盘(用跳线帽设山启枝置)x0dx0a在分区时,将IDE硬盘分区标记全部去掉(全部设置为非系统,非活动)x0dx0a而把SATA硬盘的一个分区,设为可引导系统的主分区x0dx0a进入BIOS设置程序调整SATA Mode,设为Compatible(兼容IDE模式)x0dx0ax0dx0a在SATA主分区中,装操作系统,IDE中的分区可作为其他非系统盘使用。
㈦ 什么是ide接口硬盘
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电子集成驱动器,是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
IDE接口实质上是存储设备与计算机连接的标准方式。而IDE并不是该接口标准的真正技术名称。它原来的名称是AT附加装置(AT Attachment, ATA),表示该接口最初是为IBM AT计算机开发的。
(7)硬盘ide线扩展阅读:
早期的IDE接口有两种传输模式,一个是PIO(Programming I/O)模式,另一个是DMA(Direct Memory Access)。
Enhanced IDE使用扩充CHS(Cylinder-Head-Sector)或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寻址的方式,突破528MB的容量限制,可以顺利地使使用容量达到数十GB等级的IDE硬盘。
并行ATA总线只是简单的CRC校验,一旦接收方发现数据传输出现问题,就会自行将这些数据丢弃、然后要求重发,这也造成了一定的性能损失。
㈧ 什么是硬盘上的跳线IDE线又是什么
分类: 电脑/网络 >> 硬件
解析:
“跳线”从外观上看就是镶嵌在主板、声卡、硬盘等设备上的小金属棍(跳线柱),以及套在这些金属棍上的小夹子(跳线夹)。跳线的作用是调整设备上不同电信号的通断关系,并以此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如确定主板电压、驱动器的主从关系等等。当跳线夹同时套上两根跳线柱的时候,就表明将这两根跳线柱连通了,如果只套上一根或没有套上,就说明是断开的。调整跳线非常重要,如果跳错了,轻则死机,严重的甚至可以烧毁整个设备,所以在调整跳线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核对跳线名称、跳线柱编号和通断关系。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举毁纳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正没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余轮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
㈨ 电脑硬盘IDE线怎么接
ide硬盘线和sata硬盘线不同。外观就不同,看下图。
sata数据线只能接一个设备,而ide数据线可以同时接两个设备。
当然,只接一个也毫无问题。但在接两个设备的时候,需要设置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
一般,两盘接在ide线的短端,长的一端接主板(ide插座或找标注为ide1的插座)。然后主盘要把跳线跳在master上,从盘跳到slave上。光驱一般默认是slav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