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1394硬盘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1394硬盘

发布时间: 2023-03-27 03:04:49

‘壹’ 1394硬盘盒实际速度能达到多少

如果里面是SCSI硬盘(转速15000)可以达到320M,如果SATA接口大概100M左右。

‘贰’ 1394接口硬盘的速度实际速度能达到多少

首先我更正楼主的一个错误
USB2.0 速度是480Mbps是说传输带宽
而理论传输速度最好的只有他的
十分之一 48M/S
而实际的传输速度 只有12M/S算很正常了
因为实际传输带宽受很多方面的影响
比如逗型册
如山宏果几台设备共用一个USB通道,主控制芯片会对每台设备可以支配的带宽进行分配、控制,这时的传输速度就更低了。租州
就比如说你申请的电信 宽带 带宽是 2M
下载速度最稳定也时只能达到 200K/S
一样的只有他的十分之一
而1394理论是400M/S
而主机内部提供传输带宽资源没有那么大
所以传输速度只有 36M/S(网上数据)
USB硬盘接口的3倍左右吧

‘叁’ 移动硬盘是什么接口的是USB接口吗

一、移动硬盘按外置接口来分有四种类型:并行接口、USB接口、IEEE1394接口及SATA接口,它们的内置接口大都为IDE接口,是配合IDE接口的硬盘使用。

这四种类型接口分别有以下特点:

1、并行接口(即ATA接口)的硬盘盒是最早出现的硬盘盒,是通过电脑的并行接口与电脑连接,其特点是转输速度比较快、价格便宜,缺点是安装使用不方便,需要独立的开关电源;

2、USB接口的移动硬盘盒是目前的主流,其最大优点是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

3、IEEE1394接口又称Friewire接口(中文俗称“火线”),数据传输率高,IEEE1394a接口能提供100Mbps,200Mbps,400Mbps等多种传输格式;IEEE1394b能提供800Mbps的数据传输率。IEEE1394本来是苹果电脑上悄清面的接口,在普通台式机则比较少见;

4、SATA接口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凳轿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二、在移动硬盘上装操作系统的话,运行速度会比不上本地硬盘的运行速度,因为USB的读写速度有限制,另外USB口和电脑之间接触不一定良好。

(3)1394硬盘扩展阅读:

固态硬盘与移动硬盘的区别:

1、尺寸方面

固态硬盘的存储芯片非常小巧,即便加上外壳、控制电路和接口芯片,最终它的体积也不到移动硬盘的三分之一,启粗前放到手掌之中可能不会比一张信用卡大多少(但要厚一点)。

2、硬件方面

固态硬盘的工作原理有点像U盘,由于固态硬盘的数据存取不需要依赖机械式的磁头,也不需要借助那些价格昂贵的高密磁盘,所以固态硬盘可以做到无噪音工作,并且也不会像移动硬盘那样容易摔坏。

3、价格方面

与移动硬盘相比,固态硬盘的单价要高出1倍左右,甚至是同等价格其容量只有机械硬盘的1/3,或者说同等容量其售价却是机械硬盘的几倍以上,目前市场上比较主流的固态硬盘价格通常都在500元以上。

4、传输速度

固态硬盘的理论速度为移动硬盘的10倍以上,实际读写速度通常是移动硬盘的5倍以上、是普通U盘的20倍以上。一部高清电影、或者上千张的图片,可能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便可以从电脑拷贝到固态硬盘。

‘肆’ 移动硬盘1394接口和USB2.0接口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1394口1代的传输速度是400Mbps,还没有现在的USB2.0
480Mbps快,好处就袭答是系统资源占用答拿率1394要比USB少,但是一般的台式电脑都没有这个接口的,用起来远没有USB2.0方便拍举慧

‘伍’ 移动硬盘在笔记本上不能识别

分类: 电脑/网络 >> 硬件
问题描述:

新买的三星80G移动硬盘,在台式机上均无问题,但在插入笔记本(装的是WINXP系统)上后,提示无法识别的USB设备,后来单买了一条带加电接口的USB连接线,插上后提示高速USB设备,但仍旧无法识别和使用,请高手指点迷津!

解析:

系统无法识别移动硬盘的五种可能

为乎谈了能够便捷地存储大容量文件,很多朋友都购买了USB接口的移动硬盘,可是在使用的时候却发现系统无法识别移动硬盘。这是为什么呢?各位先不要着急,就让我们动手让移动硬盘为我所用吧。

一、设置CMOS参数

对于从来没有使用过USB外接设备的朋友来说,即使正确安装了驱动程序也有可能出现系统无法检测USB硬盘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主板默认的CMOS端口是关闭的,如果没有将其设置为开启状态,那么Windows自然无法检测到移动硬盘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重新开机,进入CMOS设置窗口,并且在“PNP/PCI CONFIGURATION”栏目中将“Assign IRQ For USB”一项设置为“Enable”,这样系统就可以给USB端口分配可用的中断地址了。

二、电源不足

由于USB硬盘在工作的时候也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如果直接通过USB接口来取电,很有可能出现供电不足。因此,几乎所有的移动硬盘都附带了单独的外接电源或者是通过键盘取电的PS2转接口,这时只要事先连接好外接电源或者通过PS2转接线与键盘连接好,确保给移动硬盘提供足够的电能之后再试试,这时应该可以正常使用了吧。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建议使用移动硬盘之前都确保有碧历足够的供电,否则很可能由于供电不足导致硬盘损坏。

三、USB延长线故障

除去上述两方面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USB接口类型不符导致移动硬盘无法使用。比如计算机配置的USB接口是1.1标准的,而购买的移动硬盘是USB 2.0标准的接口,这就要求连接计算机和移动硬盘的连接线必须支持USB 2.0标准。因为高速移动设备插入低速集线器,该设备可能不被正常安装,而有些朋友在使用移动硬盘的同时还使用优盘,为了方便就直接使用优盘附送的USB 1.1标准连接线,这样就导致USB 2.0标准的移动硬盘无法正确识别。只要将连接线更换为USB 2.0标准的即可解决此故障。

四、Windows版本太低

对于一些还在使用Windows 95或者Windows 97系统的朋友来说,即使计算机配备了USB接口,但是由于Windows 98之前的操作系统不支持USB外设,因此无论如何安装驱动程序、设定CMOS参数都无法让移动硬盘正常使用。对于这种情况,一种解决方法是将操作系统升级到Windows 98以上,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到微软官方站点下载相应的补丁程序让Windows 95/97能够识别移动硬盘。

五、系统设置不当

对于一些Windows 98用户来说,在安装好驱动程序之后,可以从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到移动硬盘图标,但是在资源管理器中却没有相应的盘符标识,这就是系统设置不当所致。在设备管理器中双击移动硬盘图标,并且点击弹出窗口中的“属性”按钮,此时可以看见断开、可删除、同步数据传输和Int 13单元四个选项,其中“可删除”一项前面系统默认是没有打勾的,只要勾选这个选项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看见新增的移动硬盘盘符了。

一言以蔽之,移动硬盘无法识别的故障原因比较多,但一般都不是USB接口或者移动硬盘本身的故障,因此需要大家在排除的时候多从周围关联部分考虑,相信你也可以顺利使用移动硬盘的。

--------------------------------------------------------------------------------

移动硬盘常见问题的解决

移动硬盘是一个非标准的u *** 设备,使用中远不如鼠标这样可靠,问题多多,这里就很多常见情况总结一下:

1、如果你的硬盘盒子是50元以下的,尤其是标着IBM字样的,请赶快换掉这个盒子。这种盒子早期还可以,自从03年起悔顷搜生产的质量就不可忍受了,很多的故障都发生在这种盒子上,如果您还爱惜你的硬盘,请换掉它。

2、移动硬盘分区不要超过2个。

3、使用200元以下盒子的移动硬盘最好都不要插在机器上长期工作,移动硬盘是用来临时交换数据的,不是一个本地硬盘。

相比于笔记本内置的,移动硬盘里面的笔记本硬盘时刻都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时间。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本地硬盘下载资料等,然后到移动硬盘上,而不是挂在机器上整夜下载。

这个说法等于给在u *** 1.1接口海量数据宣判死刑,如果要大量数据赶紧加个u *** 2.0卡吧。

4、不要给移动硬盘整理磁盘碎片,整理的方法就是把整个分区里面的数据都出来,再回去。

5、移动硬盘认不出或者会断线如何解决?

(1)不使用u *** 加长线,这种线的质量一般不太好,会使u *** 数据同步出错,使移动硬盘不能正常工作。不使用机箱上的前置u *** 接口,原因同前。尽量把移动硬盘插在原本的u *** 口上。

(2)淘汰你的劣质u *** 硬盘盒,更换劣质的数据线为带屏蔽层的优质u *** 线(就是比较好的盒子带的线)。

(3)u *** 接口兼容性不佳,非intel芯片组的主板有时候有u *** 兼容性差的问题,但是现在正在销售的主流芯片组里几乎只有nforce2了,传说新的bios和u *** 驱动改善了nforce2的u *** 兼容性,但是实践证明改善很有限。彻底解决这问题的方法只有购买一个pci的u *** 2.0卡,其他参见6。

6、如何解决供电不足的问题?(供电不足是5的一大原因)

(1)购买比较好的u *** 移动硬盘盒。

(2)购买4200转的笔记本硬盘做移动硬盘。不要买5400转的。不要相信硬盘上面标的电流值,那没有参考价值。实践证明 hitachi 的4200转诸型号比如 4k80 4k40 80GN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一般不买富士通或者东芝的,因为在大陆没有正式的渠道商。一般也不买st的,因为ST的硬盘一般都是5400的,尽管电流值标的是0.47A。

(3)购买笔记本电脑时,考虑一下一下u *** 口的供电能力。已经证明u *** 接口供电能力太弱的是:三星Q20/ dell 300m/X300;sony V505;IBM R40之前的几乎所有R;toshiba P2000/2010 ....u *** 供电能力差,多见于日韩系轻薄机。我最赞赏的就是IBM X31的u *** 口,不管移动硬盘(哪怕是5400转的);外置bo一律通吃,其供电能力不亚于一般台机。如果购买pci的u *** 2.0卡,要挑有4针辅助供电口的;如果购买笔记本用的pc卡u *** 2.0转接卡,要挑带一个变压器辅助供电的,好歹也要有带一个ps2辅助供电线的。

(4)移动硬盘盒子自身也有辅助供电线的,好盒子直接给一个变压器,差的盒子也有ps2或者u *** 的供电线,供电不足时当然要插上,即使u *** 口足够带动硬盘,如果不是短时间工作,建议也插上,u *** 接口的供电总是很勉强的。

7、千万不要混用供电线!

某个盒子的线就只给某个盒子用,某张pc卡的供电线只能给那个型号的卡用。

供电线的接口电压定义各有不同,乱插轻则烧盒子,重则烧硬盘。

8、如何让移动硬盘跑得更快?

大的文件肯定比细碎的小文件有效率,下面的的数据都是针对大文件的。

(1)u *** 1.1 必须升级为u *** 2.0。台机有pci的u *** 2.0卡, 笔记本有pc卡的u *** 2.0卡。买卡时不能贪便宜,100元以下的笔记本卡,50元以下的台机卡都不要买。

(2)硬盘的型号要新一点,一般02年起生产的盘都有跑到15M/s+的能力。

(3)u *** 接口 :首先供电要足。控制芯片 以NEC或者INTEL ICH4/5南桥带的为佳, 其次ALI ,最次VIA。不过这些芯片其实都有15M/S的能力,还要看pcb板的设计和做工。

(4)盒子要好。芯片的选择 ISD300 > ALI 5621> meson?(忘了型号)> GL811 =ALI (猥琐版,型号忘了,很小),NEC的桥接芯片很少用在硬盘盒子上,一般都是在光驱盒子里使用,NEC的也很不错,可以和ISD300相比。实际上GL811也有跑到18M/s的水平,和转接卡一个道理,速度更看pcb的设计与做工。卡和盒子,拣贵的买肯定没错的。

(5)本地硬盘也要足够快。

(6)u *** 1.1的速度是1M/s ,u *** 2.0的及格水平是10M/s, 如果不足10M/s, 那么在 笔记本硬盘,盒子,接口,本地硬盘之中至少有一个瓶颈。我用ASUS Intel 845PE主板,元古双接口盒子(ISD300),hitachi 80GN的硬盘,本地硬盘ST7200.7,速度可以达到 22M/s,同样平台用罄城GL811的盒子也达到了18M/s。22M/s已经几乎是硬盘传输速度的极限了,似乎这个时候u *** 2.0的带宽还没有喂饱。劣质u *** 卡甚至只能跑到4M/s足见差距。

(7)太多细碎的小文件也可以用winrar打包后再。

9、1394移动硬盘的专述:

(1)供电:机器自带的6针1394口额定电流为1A,已经足够带动所有移动移动硬盘,甚至台机硬盘。4针口不供电,必须给移动硬盘另外供电。pc卡接出来的1394也不能供电,必须给pc卡或者移动硬盘工供电。

(2)1394接口:以TI双芯片为最佳;ricoh的也很不错,不过很少出现在零售的卡里, IBM X系列板载的常常是ricoh的,ALI的还可以,VIA的最差(一般台机主板板载都是这个),不过还是那句话,做工比芯片重要。

(3)盒子:一般的移动硬盘的1394都是用oxford911 桥接的,没看到缩水的芯片。oxford922是一个更加优秀的IC,单芯片搞定u *** 2.0/1394双接口,现在已经有一些高档3.5寸硬盘盒使用,2.5寸的盒子还没有看到。PL-3507是台湾一家ic设计公司的产品,同样是单芯片双接口,性能待测,我刚看到产品。

(4)实测:我的平台用了一个TI双芯片的PCI1394卡, 元古双接口盒子(oxfd911),80GN,速度也是22M/S。曾经测试过的顶峰速度也有24M/s。而同样的盒子和硬盘在paq X1000(板载VIA1394IC),速度是17-18M/s。

(5)1394的最大优点是CPU占有率低。

10、妥善保护你的移动硬盘。

切忌摔打,轻拿轻放;

注意温度,太热就停;

干燥防水,先删再拔。

关于里面疑问的回答:

为什么不能给移动硬盘整理碎片呢?是整理碎片对硬盘不好吗?那笔记本是不是也要尽量少整理碎片呢?

1、外置硬盘通过一个u *** 接口和主机连接,如果同时数据上行和下行,速度会很低,而整理磁盘碎片的过程就是就是数据的频繁上行下行,由于速度慢,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 还不如出来再 回去。1394也是一个道理。

2、供电充足时分区数量和使用效果无关。

3、对于现在常见的金属移动硬盘盒,它的工作温度比内置的可爽多了。内置硬盘出问题更麻烦,所以我都是直接下载到移动硬盘的分区中,然后在分类备份。

分区的数量多了在接通时,卷标的弹出会很慢,与供电的问题倒是确实无关。

移动硬盘里面的硬盘工作环境恶劣不仅仅指温度,还有恶劣的供电状况, 简陋电路接出来的ide接口。

--------------------------------------------------------------------------------

如何识别USB动力不足

一般来说,USB设备插入到Windows 2000以上系统中时,它就能被系统自动识别出来,并且能够正常工作;可许多动力不足的USB设备插入到计算机系统后,常常会表现出如下故障现象:

1、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出USB设备,而且在安装该设备的驱动程序时也很正常;但安装完驱动程序后,却发现无法访问该设备中的内容,具体表现为无法找到该设备的盘符、无法使用该设备等。

2、计算机系统不能自动识别出USB设备,USB设备中的信号指示灯不亮或状态不正常,甚至USB设备还会发出不同寻常的声音,例如USB接口的硬盘要是动力不足的话,常常会听到硬盘“咔咔”的不正常运转声音。

3、在没有接入USB设备时,系统可以正常启动,可是一接入USB设备后,系统却不能正常启动,并且还出现错误提示,例如无法找到系统启动文件,或者系统启动文件受到损坏等。

4、计算机系统即使能够自动识别出USB设备,而且USB设备中的内容也能被访问到,但明显感觉到USB设备的访问速度比平时慢了许多,甚至USB设备在长时间工作时,该设备还会突然出现访问出错,或者计算机系统无缘无故地发生死机现象。

因此当你在使用USB设备的过程中,发现有上述故障现象存在时,必须赶快对它的动力之源进行一下检查,以免在排查故障的过程中多走弯路!

如何应对USB动力不足

一旦确认上述故障现象是由USB设备动力不足原因引起的话,你不妨参考如下方法来快速应对:

1、外接电源法

伴随着USB设备的各种技术指标的不断提高,它的工作电流也是“节节攀长”,例如一些转速特别快的移动硬盘,其工作电流有时已经达到1A标准,这样的功率已经超过正常功率的双倍,所以此时单纯依靠USB接口为USB设备提供足够的动力之源已经不是很现实的了。为此,我们在使用大功率USB设备时,必须为其配备单独的外接电源,这样才能保证USB设备和计算机系统的稳定。

2、接口替换法

现在不少USB设备生产厂商,为了让其生产出来的USB设备有足够的“用武之地”,常常会为USB设备提供几种不同的连接接口,一旦USB设备无法从USB接口中获得足够的动力之源时,还可以使用其他消耗功率少的端口来连接,从而确保USB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例如某些移动硬盘的USB接口连接到旧式主板上时,往往不能正常工作,可是如果用另外一个PS/2接口连接到计算机上时,移动硬盘就能正常工作了。

3、降低功率法

正常情况下,主板中的每个USB端口的供电电源为0.5A,如果USB设备正常工作时的额定电流超过这个标准的话,主板就会无法准确地识别该USB设备;此时,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选用消耗功率低的USB设备,或者选用有独立电源供电的USB设备,才能保证USB设备正常工作。

4、排除异已法

所谓“排除异已法”,就是将暂时用不到的其他USB设备从主板的USB端口中拔除出来,仅留下急需要工作的USB设备,这样可以让主板单独为该USB设备提供动力之源,从而确保该设备可以正常工作。考虑到新型主板中的每两个USB端口分为一组,每一组使用单独的电源供电,因此其他USB设备插入到与当前USB设备位于同一组中的端口上时,那么当前USB设备从主板中所获得的动力能量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当你发现当前USB设备动力不足时,一定要将其他暂时用不到的USB设备 *** ,或者将它插入到其他一组USB端口中。

如何预防USB动力不足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USB设备发生动力不足的现象,我们还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首先需要选用高配置的计算机来连接USB设备,因为高配置的计算机,其主板性能往往比较优越,那么它为USB端口提供的功率电流也要比旧主板高一些,这样的话USB设备插入到该主板上时就不容易发生动力不足的故障现象。其次在选用USB设备时,必须到正规销售商或代理商那里去购买,确保USB设备自身性能稳定、质量过硬。

--------------------------------------------------------------------------------

教你用好移动硬盘的几个小花招

现在移动硬盘的使用频率是越来越高了。尽管其使用方法很简单,可是不掌握一些操作技巧,还是有可能会碰到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从而影响你的操作效率。为此,本文特意总结了一些移动硬盘的使用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各位高效用好移动硬盘!

巧装移动硬盘驱动

大家知道,在Win2000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中使用移动硬盘时,是不需要安装驱动程序的;可是在Win98工作站中,就需要安装移动硬盘的驱动程序了。不过要是你的计算机中恰好没有光驱或软驱的话,那么安装移动硬盘的驱动程序就不那么容易了。其实,你可以在其他有软驱的Win98工作站中,先制作好Win98启动盘,然后再将移动硬盘连接到安装有Win2000系统的工作站中,并将Win98启动盘中的内容全部复制到移动硬盘中;接下来,再用Winzip之类的压缩工具,将移动硬盘的驱动程序打包成一个可执行程序,比方说u *** .exe,并将该可执行文件复制到移动硬盘中。以后,将移动硬盘插入到Win98工作站的USB端口中,并通过移动硬盘的系统引导功能,将Win98系统先启动到DOS环境中,然后在命令行状态下,利用“COPY”命令将移动硬盘的驱动程序“u *** .exe”文件复制到Win98工作站的硬盘中。下面,再次以正常方式启动Win98工作站,然后在Windows界面下,对“u *** .exe”文件进行自动解压,就可以得到移动硬盘的驱动程序了。以后你就能按常规方法,完成移动硬盘驱动程序的安装操作了。

当然,这种方法仅限于支持系统引导功能的移动硬盘,对于其他普通的移动硬盘,可能无效!

掌握正确插拔方法

尽管移动硬盘的USB端口支持热插拔,不过请不要随意插拔它。正确插入移动硬盘的方法是,在系统关机的情况下或者系统已经启动完毕的情况下,轻轻地将USB接口插入到计算机中,尽量避免在系统启动过程中或处理大容量数据信息的时候插入移动硬盘,以免造成系统CPU无法及时应答。对于移动硬盘的拔除操作,则更不能随意了;你一定要等到移动硬盘停止工作,再双击系统任务栏中的“拔下或弹出硬件”图标,然后在其后打开的图1界面中,将移动硬盘选中,再单击一下“确定”,等到屏幕提示你现在可以安全拔除了,才能将移动硬盘从计算机中移走。倘若由于插拔时机不当,造成移动硬盘突然“失常”的话,你不妨找到设备管理器中的“未知USB设备”,将其删除之后,再将移动硬盘从计算机中拔下来。

DOS下也玩移动硬盘

由于操作失误,导致Windows系统不能正常启动,经过各种方法“抢救”,都不能让其启动到Windows界面,不得已笔者想到了重装系统。但为防止系统中重要数据发生丢失现象,笔者想将它们复制到移动硬盘中;可是将USB移动硬盘插入到计算机USB端口,并将系统引导到DOS环境下后,发现系统无法找到移动硬盘对应的盘符,这是为什么呢?经查找资料发现,在DOS下USB端口正常是不工作的,那么连接在该端口上的任何设备都不会工作,移动硬盘当然也不例外。难道你就眼睁睁地看着手头中的移动硬盘,而不能使用它吗?

其实不然,你可以下载一款支持USB设备的DOS启动制作工具,然后将该工具解压到一临时目录,再双击其中的“makeboot.bat”命令,你将看到如图2所示的提示画面;根据提示插入空白软盘到软驱后,单击空格键,该程序将自动完成特殊DOS启动盘的制作。再用该启动盘引导系统,进入DOS环境后,移动硬盘就可以在DOS状态下识别了。怎么样,是不是很新鲜呀?

避免访问死机现象

有时候双击移动硬盘图标时,移动硬盘竟然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还能导致系统出现死机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由于操作者没有掌握正确的访问时机;比方说,在将移动硬盘刚刚插入到计算机后,你就开始访问移动硬盘的话,系统根本就不会反应过来,或者根本就无法及时响应你的请求,表现出来的现象自然就是死机或不应答了。正确访问移动硬盘的方法,就是等移动硬盘信号灯不再闪烁时,开始双击图标进行访问。此外,移动硬盘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也不能不停地双击图标,这样也比较容易造成死机现象。

快速恢复移动硬盘盘符

有时在使用移动硬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样一则奇怪现象,那就是明明安装好移动硬盘的驱动程序了,可就是无法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找到对应移动硬盘的盘符;那么如何才能让移动硬盘盘符“重见天日”呢?遇到这种现象,你必须进行如下的排查:

首先检查计算机主板中的USB端口是否被激活,要是没有被激活的话,就进入到CMOS设置页面,将“USB Controller”选项设置为“Enable”,要是有“OnChip USB”选项的话,也应该将其设置为“Enable”;当然在查看系统是否已经启用USB端口时,你没有必要打开CMOS设置页面,其实在系统设备管理器窗口中,就能查看到主板是否起用USB功能了;在Win2000系统中,要是看到设备管理器窗口中有“Standard OpenHCD USB Host Controller”选项的话(如图3所示),就表示计算机的USB2.0功能已经被启用了。倘若你在WinXP系统中,看到设备管理器窗口中有“PCI to USB Enhanced Host Controller”选项的话,也表明计算机的USB端口功能被激活;

在确保主板USB端口被激活后,再在设备管理器窗口中,双击USB端口控制器选项,然后进入“驱动程序”标签页面,检查一下USB端口控制器的驱动程序是否是最新的,要是不是最新的话,那么计算机USB端口标准可能就会与当前移动硬盘的USB接口标准不一致,从而造成移动硬盘盘符出现丢失现象。此时,你可以单击“更新驱动程序”按钮,然后逐步单击“下一步”按钮,当出现如图4所示的提示时,最好选中“Microsoft Windows Update”选项,接着再按照提示顺利完成驱动程序的更新操作;更新之后的USB端口,其接口标准就可能与当前移动硬盘的USB接口标准一致了.

倘若上面的方法仍然不能解决问题的话,你不妨检查一下计算机主板是否能为移动硬盘的USB端口,提供足够的供电电压;通常情况下,移动硬盘USB端口的工作电压为5V,工作电流为0.5A,一些旧式主板可能满足不了这个要求;考虑到这种因素,有的移动硬盘还带有PS/2接口,此时你不妨用这个接口来连接计算机,让移动硬盘恢复正常。

要是你在插拔移动硬盘时,没有按正确的方法进行,例如刚插入移动硬盘,又迅速将它 *** ,或者在移动硬盘指示灯频繁闪烁的过程中,“强行”拔除移动硬盘的话,都有可能导致移动硬盘图标丢失。此时,你可以在系统设备管理器窗口中,右击移动硬盘图标,从其后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并在随后的属性窗口中将“可删除”选中(只适合WinMe操作系统),接着将系统重新启动一下,移动硬盘就可能被重新正确识别了。

此外,要是移动硬盘自身性能不稳定,或者移动硬盘USB端口在频繁插拔之后出现松动的话,也会导致移动硬盘出现意外现象。此时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重新更换品牌较好、性能稳定的移动硬盘来替代。当然,要想避免移动硬盘USB端口出现松动现象,你可以用USB延长线来连接硬盘和计算机。

‘陆’ 购买硬盘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分类: 电脑/网络 >> 硬件
问题描述:

我想购买一个就硬盘,不知道要如何选择硬盘,买时要注意哪几个方面。请各位高手指点,谢谢。

解析:

硬盘是计算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器稳定性,那该如何选择购买硬盘呢?首先必须先知道目前市面上有哪些品牌的硬盘。目前在市面上主流的硬盘一般有:IBM、希捷、西部数据、迈拓这四个品牌,而在购买硬盘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以下的各个方面去考虑:

1、硬盘接口技术:硬盘接口技术和传输速率是不同名但是同样意义的称呼,传输速率又分为外部数据传输率和内部数据传输率。一般称外部数据传输率也为突发数据传输或接口传输率,指从硬盘的缓存中向外输出数据的速度。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接口技术是ATA 100和ATA 133,ATA 100硬盘数据传输理论上可以达到100MB/秒。不过在实际使用当中不管是那个品牌的硬盘都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虽然如此ATA-100接口却可以有效的减少CPU对数据传输的控制,可以让数据从硬盘直接传到内存上,降低了CPU的资源占用率,可以提高不少的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ATA133技术里面的数据外部传输速率已到了133MB/S,而新型S-ATA的出现,将使之进一步提高。但外部传输率对硬盘的影响不是最重要的,内部传输率也称最大或最小持续传输率,是指硬盘在盘面上的读取速度,这于外部数据传输率之间的差距很大,一般在20MB/S-40MB/S之间,一般来说内部传输率是评价一个硬盘性能的最重要标准,这与硬盘单碟容量及转速成正比,另外在这两个因素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技术的先进与否也能影响其内部传输率。因此在选购时应该关注一下内部数据传输率。在这个迅和方面,迈拓硬盘已经率先推出了ATA-133的硬盘—金钻七代,它的传输率更加得快,性能更加的稳定,金钻七代拥有有高达40GB的单碟容量,是7200转的高端硬盘外部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33MB/S。而且还使用了不少先进的技术。这款硬盘好是好不过大家也要考虑到主板支持不支持的问题,目前支持ATA-133的主板不是很多。所以着这个方面大家还是要多多地考虑。当然在硬盘接口上还有火线1394接口以及USB接口的硬盘。尤其是1394接口的硬盘性能出众,它不但可以像USB那样支持热插拔而且在传输的数率上是任何硬盘都达不到的,非常的迅速。可以大量并且快速的传输数据信息,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享受,不过高昂的价格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如果您银子够的话是可以考虑的。至于S-ATA就是未来的标准了,相信1、2年之内我们就可以应用得上咯!

2、硬盘转速:硬盘转速也有一说叫做“主轴转速”,转速的快慢可以直接的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目前市场上IDE硬盘的转速类型有4400prm, 5400prm, 7200prm,而最主流的硬盘转速就是7200RPM(Revolutions Perminute,转/每分钟),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森昌稿,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目前7200rpm的硬盘已经成为主流这是肯定的,但5400rpm的硬盘仍具有性价比高的优势。不过普通的消费者应该根据实际出发,没有必要一定要去选择高转速的硬盘,因为当硬盘的转速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温度升高、主轴磨损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负面影响并且在价格上同等存储空间的硬盘,7200转得要比5400转的贵出50到80元左右,而在实用性上来说普通的用户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此孝实惠,专业的用户可以选择高转速的硬盘因为在某些方面7200转得要比5400转确实高出一筹,理论上讲,7200rpm硬盘性能比5400rpm高了38%!

3、硬盘的单碟容量:所谓的单碟容量就是指一张硬盘盘片的容量,因为一个硬盘里面通常都有数张盘片的,单碟容量对硬盘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仅次于转速哦!而且单碟容量直接决定了硬盘的持续数据传输速度,单碟40GB 5400转的U6硬盘,比起以前的一些7200转的硬盘性能都要好,就是因为单碟容量巨大的缘故了。在硬盘许多技术发展的同时硬盘的单碟容量也在不断的上升,目前硬盘单碟容量最高的已经达到了40G,因为硬盘的高度是标准化,不会有所改变的,一般的硬盘的盘片数量不会大于4片也就是8面,因此硬盘的容量只能因为盘片的数量和单碟容量而产生变化,就目前而且,我们可以算出,最大容量的IDE接口的硬盘也不会超过40G*4片=120G。当然普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不用考虑到这些方面。不过专业用户就要考虑到,在硬盘转速相同的情况下,单碟容量大的比单碟容量小的硬盘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读取更多的文件,因此硬盘的传输速率也会加快。

4、硬盘的缓存:硬盘的缓存也叫做Cache,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硬盘的读过程是经过磁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通过缓存的一次次填充与清空、再填充、再清空才一步步地按照PCI总线周期送出去,所以缓存的作用不容小视,缓存的容量与速度可以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缓存为静态存储器,与我们认识的内存(动态存储器)不同,无须定期刷新,它的容量有128KB、256KB、512KB,甚至是2KB和8KB的。Cache是一些高速的DRAM,类型分为EDOSDRAM,有写通式和回写式两种。现在多数硬盘使用的都是可读写数据的回写式高速缓存,他比写通式缓存更能提高性能。从理论上讲Cache是越快越好,在西部数据推出的120G大容量硬盘中,由于采用了8M大容量Cache,在综合性能方面,遥遥领先与其它竞争对手。

5、超频的问题:许多朋友买电脑回家以后都喜欢超频使用。俺本人从来不赞成超频的(但是只是个人意见,保留!呵呵......)其实超频不光是CPU的超频能力和主板的性能所决定的,其它许多设备都是可以决定超频能否成功的关键,硬盘也是其中的一个设备,再CPU的外频上升的同时,硬盘的数据传输速率也会跟随上升的,如果硬盘自身承受不了,就会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造成超频失败,严重的还会引起数据丢失或者是系统崩溃。各位朋友可要小心一点哦!

6、硬盘噪音问题:硬盘噪音的是非常讨厌的事情,俺有好多次夜里玩游戏都是因为硬盘发出巨大的噪音从而被老爸强制关机(倒霉!)。的确烦人的噪音会让我们不舒服,其实这是有办法可以避免的,因为普通IDE接口的硬盘所采用的是铝基板作为盘片的,由于表面上是坑坑洼洼所以在高速运转礑时候会发出噪音,如果使用的是玻璃基板的硬盘您就会拥有更多的宁静。而且玻璃盘片运转起来比较平稳,散热快,抗震性能高。在这方面“蓝色巨人”IBM的玻璃硬盘非常的突出,目前IBM所有7200转的硬盘都是玻璃盘片的。

7、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和平均潜伏时间(Average Lateny Time):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需要的时间,一般在5ms~13ms之间,性能较好的一般在8ms左右。平均潜伏时间是指相对应数据所在扇区转到磁头的时间,一般在1ms~6ms。这几个数据均是越小也好。

8、附加技术:主要指硬盘的数据保护技术与防震技术,目前硬盘还是用户存储数据的主要场所,因此为了保障用户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各硬盘均基于自己的硬盘产品推出了相应了数据保护技术和防震技术。如昆腾推出的数据保护技术为DPS(Data Protection System,数据保护系统)其后续技术为DPS II,它的防震技术为SPS(Shock Protection System);而迈拓公司推出的数据保护技术为MaxSafe,其防震技术为ShockBlock;西部数据公司的数据保护技术为SafeGuide(数据卫士);希捷公司推出的数据保护技术则为SeaShield等。

‘柒’ 移动硬盘的理论读取和写入速度是多少

截至2015年,主流2.5英寸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约为50-100MB/s,写入速度约为30-80MB/s。

移动硬盘大多采用USB、IEEE1394、eSATA接口,能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不过移动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还一定程度上受到接口速度的限制,尤其在USB1.1接口规范的产品上,在传输较大数据量时,将考验用户的耐心。

而USB2.0、IEEE1394、eSATA移动硬盘接口就相对好很多。

USB2.0接口传输速率是60MB/s,USB3.0接口传输速率是625MB/s IEEE1394接口传输速率是50~100MB/s。

在与主机交换数据时,读个GB数量级的大型文件只需几分钟,特别适合视频与音频数据的存储和交换。

(7)1394硬盘扩展阅读:

移动硬盘技术参数

1.速度:速度是衡量移动硬盘性能的重要指标, 取决于硬盘的数据传输率和转速。

(1) 数据传输率

目前的USB1.1 接口能提供12 Mbps ; USB 2.0 接口能提供480 Mbps ;IEEE 1394a 接口能提供 400 Mbp ;IEEE 1394b 能提供 800 Mbps 的数据传输率。

但在实际应用中会因为某些客观的原因,减慢了在应用中的传输速率。

(2)转速

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有5400pm、7200rpm 等,高转速硬盘是现在台式机用户的首选 ;笔记本用户则是4200rpm、5400rpm 为主。

2.供电

为加强供电,2.5英寸USB移动硬盘一般会提供从PS/2接口或者usb接口取电的电源线。所移动硬盘以在移动较大文件等时候就需要接上PS/2取电电源线。

3.尺寸

目前移动硬盘按尺寸可以分为三种:3 .5 英寸台式机硬盘;2.5英寸笔记本硬盘;1.8英寸微型硬盘。

3.5英寸台式机硬盘,具有速衡悉磨度快、 容量大的优点,但体积 大、 重最大,携带不方便, 由于是为台式机设计的,防震性能差。

2.5 英寸笔记本硬盘是专门为笔记本设计的,尺寸、 重量较小, 在防震方面也有专门的设计, 抗震性能好,在目前移动硬盘中应用最多。

1.8寸微型硬盘,也是针对笔记本设计的,抗震性能好, 而且尺寸、 重量也是三者中最小的,但价格较高, 容量较小,普及较困难, 更适合于特殊需要的用户。

4.容量

容量是移动硬盘的存储空间,160G和250G是主流容量,但限于成本和实际使用需求,对于一般办公和家庭应用,选择80G甚至更低的40G已完全能够满足需要。

5.接口

目前,移动硬盘常见的数据接口有USB和IEEE1394两种。USB是目前移动硬盘的主流接口方式, 也是电脑几乎都有的接口咐斗, 具有可热插拔、标准统一、可外接多个设备等优点 。

USB 有两种标准:USB1.1 和USB2.0。USB2.0传输速度高达480Mbps,是 USB1.1接口的40倍。

6.防震

抗震性方面,2.5英寸笔记本硬盘的主轴都采用 了FBD (FluidDynamicBearing )液态轴承马达。

笔记本硬盘普遍采用“ 零接触” 磁头启停技陆李术。

在非工作状态下,磁头在停靠区,和盘片不接触。 工作时,磁头飞行高度较低, 先进的硅氧盘片表面光滑, 工作时磁头意外震动造成的划伤机率也大大减小。

‘捌’ 【【带1394火线接口的移动硬盘到底怎么样】】】

1394有400Mbps和800Mbps两种,而且1394供电是1500MA,不会出现供电不足的问题。最好使用带1394接口的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