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页缓存的生命周期是多少
有很多理由去解释理解ASP.NET页面生命周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要去理解什么地方放置什么特定的方法,什么时候我们应该设置什么相关的属性。如果去开发自定义的服务器控件,理解生命周期对纠正控件初始化时候的错误,以及使用view-state和后台代码设置属性是非常有用的。(控件事件只与ASP.NET页面相关)
页面生命周期要看它是否是第一次请求,还是回发(本身页面请求),最后决定是否到Web服务器。当一个网页被Web服务器请求时,在回发到web浏览器之前,会经过一系列步骤/事件(如初始化,控件实例化,state的恢复和保存,执行事件处理代码,渲染)。
如果我们正确地使用和操作页面生命周期事件,它对web应用程序开发会是一个非常方便和强大的工具。
2. 浏览网页留下来得缓存要多久才能清理,在那里怎样清理,是不是自动清理
在ie界面-工具-intelnet选项-intelnet临时文件-设置-使用的磁盘空间--------------其实在这里你只要把这个空间设置的小一点就可以,这样可以让系统尽快的替换老的临时文件,也不担心占用太大的空间,这里的文件其实不要去清理的,因为只是占你这点空间而已,不占其他资源,不会有拖累系统速度的说,没什么的! ----------我是一人团,参与比赛中,不作弊得分难,如满意快采纳,谢谢--------
3. 手机 浏览器html缓存 多长时间
手机浏览器html缓存时间是根据你手机浏览器自己设置的情况而定的,有些人手机经常清理垃圾,那么缓存同时会被清理掉。如果你不清理,会长时间缓存在手机上的
4. 浏览器的缓存要清理多久
打开360安全卫士电脑清理,选择浏览器清理就缓冲,这样清理速度快,清理彻底。
5. 网站缓存功能是什么意思
提前下载后储存在本地硬盘中
缓存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站性能,减轻频繁访问数据而给数据库带来的压力.再进一步,合理的缓存了某种数据形式,还会减轻程序运算时,对CPU带来的压力.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最基本的效率规则,操作内存中的数据比操作存放在硬盘上的数据是要快N个数量级的.操作简单的文本结构的数据比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快N个数量级.
目前缓存的做法分为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内存缓存,缓存数据存放在服务器的内存空间中,这种模式的效率是最高的.这里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服务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盲目的把所有数据都加在到内存中,将可能会导致服务器资源占用过多,而造成Web服务失败.
第二种模式就是文件缓存,缓存数据存放在服务器的硬盘空间中.存放格式有很多种类,如:文本格式,XML格式,二进制格式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服务器I/O的处理能力有限,当一次性读取过大数据时(>1M),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高效.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有一个合理的文件结构来解决了.但这已经不在我们本次要讲叙的内容范围内了.
6. 使用百度搜索出来的网页,缓存页面能保存多长时间
不是看时间,而是看缓存的数量,一般是200M
7. 百度网页缓存清除时间
你说的是不是
网络快照
?
这个大概是根据网页的存在时间来决定的
如果网页在很长时间都无法访问这个快照就会删除具体时间可能是半个月吧
8. 浏览器的默认DNS缓存时间是多久
如果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打开浏览器访问一个网站时,首先要查询浏览器自身的dns缓存,该时间是浏览器自身定义的,有些浏览器可以修改这个时间,像火狐默认定义缓存60秒。如果浏览器缓存中没有这个域名的记录,就会在OS的dns缓存中查询,该时间通常和dns response里的TTL(time to live)相关,但不一定一样,OS的dns缓存可通过注册表修改。如果还没找到记录,就会继续向路由器查询,查询仍无记录后才会向运营商的dns服务器查询。
9. IE缓存的默认过期时间是多少
过期时间设置为42天,系统也会提前两周提醒用户“您的密码将在14天后过期”,然后促使你修改密码。
10. 浏览器缓存机制
有dns的地方,就有缓存。浏览器、操作系统、Local DNS、根域名服务器,它们都会对DNS结果做一定程度的缓存。
DNS查询过程如下:
首先搜索浏览器自身的DNS缓存,如果存在,则域名解析到此完成。
如果浏览器自身的缓存里面没有找到对应的条目,那么会尝试读取操作系统的hosts文件看是否存在对应的映射关系,如果存在,则域名解析到此完成。
如果本地hosts文件不存在映射关系,则查找本地DNS服务器(ISP服务器,或者自己手动设置的DNS服务器),如果存在,域名到此解析完成。
如果本地DNS服务器还没找到的话,它就会向根服务器发出请求,进行递归查询。
浏览器本地缓存失效后,浏览器会向CDN边缘节点发起请求。类似浏览器缓存,CDN边缘节点也存在着一套缓存机制。CDN边缘节点缓存策略因服务商不同而不同,但一般都会遵循http标准协议,通过http响应头中的
Cache-control: max-age 的字段来设置CDN边缘节点数据缓存时间。
当浏览器向CDN节点请求数据时,CDN节点会判断缓存数据是否过期,若缓存数据并没有过期,则直接将缓存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否则,CDN节点就会向服务器发出回源请求,从服务器拉取最新数据,更新本地缓存,并将最新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CDN服务商一般会提供基于文件后缀、目录多个维度来指定CDN缓存时间,为用户提供更精细化的缓存管理。
CDN 优势
CDN节点解决了跨运营商和跨地域访问的问题,访问延时大大降低。
大部分请求在CDN边缘节点完成,CDN起到了分流作用,减轻了源服务器的负载。
http请求报文(request)
请求行
请求方法 空格 URL 空格 协议版本 回车符 换行符
请求头(通用信息头、请求头、实体头)
头部字段名 冒号 值 回车键 换行符
...
头部字段名 冒号 值 回车键 换行符
空行
回车符 换行符
实体主体(只有post请求有)
主体
http响应报文(response)
状态行
协议版本 空格 状态码 空格 状态码描述 回车符 换行符
响应头部
头部字段名 冒号 值 回车符 换行符
...
头部字段名 冒号 值 回车符 换行符
空行
回车符 换行符
响应正文
正文
浏览器初次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后拿到请求结果,会根据响应报文中HTTP头的缓存标识,决定是否缓存返回的结果,是则将请求结果和缓存标识存入浏览器缓存中
浏览器每次发起请求,都会现在浏览器缓存中查找该请求的结果以及缓存标识
浏览器 浏览器缓存 服务器
——————第一次发起http请求——————>
<——没有该请求的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
——————————————发起http请求——————————————>
<——————————返回该请求结果和缓存规则————————————
——将请求结果和缓存标识存入浏览器缓存——>
强制缓存就是向浏览器缓存查找结果,并根据该结果的缓存规则来决定是否使用该缓存结果的过程
强制缓存的情况分为三种:
1、不存在该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强制缓存失效,直接向服务器发起请求
2、存在该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但结果已经失效,强制缓存失效,使用协商缓存
3、存在该缓存结果和缓存标识,且该结果没有失效,强制缓存生效,直接返回该结果
控制强制缓存的字段:Expires,Cache-Control
Expires 是 HTTP/1.0 控制缓存的字段,值为服务器返回该请求的结果缓存时间
即再次发送请求是,客户端时间 小于 Expires的值,直接使用缓存结果
Cache-Control 是HTTP/1.1的规则,主要用于控制网页缓存,主要取值为:
public:所有的内容都缓存(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以缓存)
private:所有内容只有客户端可以缓存(默认值)
no-cache:客户端缓存内容,但是是否使用缓存则需要经过协商缓存来验证决定
no-store:即不使用强制缓存,也不使用协商缓存
max-age=xxx:缓存内容将在xxx秒后失效
Expires 是一个绝对值
Cache-Control 中 max-age 是相对值,解决了 Expires时期 服务端与客户端 可能出现时间差的问题
注:Expires和Cache-Control同时存在时,只有Cache-Control生效
协商缓存就是强制缓存失效后,浏览器携带缓存标识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由服务器根据缓存标识决定是否使用缓存的过程
协商缓存的两种情况:
1、协商缓存生效,返回304,继续使用缓存
过程:
浏览器 浏览器缓存 服务器
————————发起http请求————————>
<——该请求的缓存结果失效,只返回缓存标识——
————————携带该资源的缓存标识,发起http请求————————>
<—————————————304,该资源无更新————————————
——————获取该请求的缓存结果——————>
<——————返回该请求的缓存结果——————
2、协商缓存失败,返回200和请求结果
过程:
浏览器 浏览器缓存 服务器
————————发起http请求————————>
<——该请求的缓存结果失效,只返回缓存标识——
————————携带该资源的缓存标识,发起http请求————————>
<————————200,资源已更新,重新返回请求和结果———————
——将该请求结果和缓存标识存入浏览器缓存中—>
协商缓存的标识也是在响应报文的HTTP头中和请求结果一起返回给浏览器的
控制协商缓存的字段:
(1)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Last-Modified是服务器响应请求是,返回该资源文件在服务器最后被修改的时间;If-Modified-Since再次发起请求时,携带上次返回的Last-Modified的值,服务器将该字段值与该资源最后修改时间对比,决定是否用缓存
(2)Etag/If-None-Match:Etag服务器响应请求时,返回当前资源文件的一个唯一标识,由服务器生成之;If-None-Match是再次发起请求时,携带上次返回的唯一标识Etag的值,服务器收到后,将该字段值与该资源在服务器上的Etag对比,一致 则返回304,否则返回200
注:Etag/If-None-Match优先级高于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同时存在时只有Etag/If-None-Match生效
浏览器缓存分为:内存缓存 和 硬盘缓存
内存缓存特性:
(1)快速读取:内存缓存会将编译解析后的文件,存入该进程的内存中,便于下次运行时快速读取
(2)时效性:一旦关闭进程,进程内存清空
硬盘缓存特性:
永久性:直接写入硬盘文件中
复杂、缓慢:读取缓存对该缓存存放的硬盘文件进行I/O操作,重新解析
from memory cache:使用内存中的缓存
from disk cache:使用硬盘中的缓存
浏览器读取顺序:memory ——> disk
浏览器将js和图片等文件解析执行后直接存入内存缓存中,F5刷新页面时,from memory cache(使用内存中的缓存)
css文件存入硬盘中,F5刷新页面时,from disk cache(使用硬盘中的缓存)
参考文章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7962411
https://www.cnblogs.com/chengxs/p/1039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