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用电脑如何建立RAID
1、raid10就是由两个raid1组成raid0的级别,raid1需要两块磁盘,raid0也需要两块磁盘,所以raid10就需要四块磁盘,如下图先查看系统中磁盘信息。
❷ 华硕b460如何做raid
1. 电脑开机后,立刻按压键盘上的“delete”键,进入BIOS [EZ Mode],在Storage Information字段确认连接的硬盘可被识别
2. 按压键盘F7键,进入Advance Mode
3. 点选 [Advanced]页面并点选[PCH Storage Configuration]
5. 点选 [Boot]页面并点选[Launch CSM]选项并设置为[Disabled]
6. 按压键盘F10键,点选Ok保存选项,然后重启
7. 计算机重启后立刻按压键盘上的’delete’键,进入BIOS [EZ Mode]
8. 按压键盘F7键,进入Advance Mode
9. 点选[Advanced]页面并点选[Intel(R)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10. 点选[Create RAID Volume]选项
注意:无论组建或是删除RAID,原硬盘内数据都会被删除,请在执行操作前确认硬盘内所有重要数据皆已备份或转移。一旦执行建立或删除RAID后,原先硬盘内数据则无法再恢复
❸ 4个2t,4个4t如何做raid
最简单的选择:4个 2TB 的作为一组 RAID5,4个 4TB 的作为另一组 RAID5。
❹ 硬盘怎么组raid
硬盘做raid一种有7种:raid1,raid2,....raid7。
Raid0,所有磁盘同时读写,速度快,但是没备份,可靠性差。
Raid1,一半的磁盘做数据,一半磁盘做镜像,缺点,利用率低。
Raid3,其中一块做镜像,剩下的做数据。缺点,如果第一次读写错误,剩下的都错。
Raid5,一块盘做镜像,剩下做数据,但是校验码分散到剩下盘。
所以总得来说,一般服务器做阵列都是用raid5,所以建议你也用。
❺ 如何设置硬盘阵列
1、首先按F10进入BIOS,选择Advanced System Options,检查RAID配置存储控制器选项,然后单击Save。
❻ 硬盘RAID是什么意思,怎么搞
RAID就是一种由多块廉价磁盘构成的冗余阵列,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
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可以提升硬盘速度,增大容量,提供容错功能够确保数据安全性,易于管理的优点,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6)硬盘如何做raid扩展阅读
优点
提高传输速率。RAID通过在多个磁盘上同时存储和读取数据来大幅提高存储系统的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
在RAID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磁盘驱动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
这也是RAID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当时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RAID最后成功了。
通过数据校验提供容错功能。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提供容错功能,如果不包括写在磁盘上的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话。RAID容错是建立在每个磁盘驱动器的硬件容错功能之上的,所以它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在很多RAID模式中都有较为完备的相互校验/恢复的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镜像备份,从而大大提高了RAID系统的容错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冗余性。
磁盘阵列其样式有三种,一是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二是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三是利用软件来仿真。
外接式磁盘阵列柜最常被使用大型服务器上,具可热交换(Hot Swap)的特性,不过这类产品的价格都很贵。
内接式磁盘阵列卡,因为价格便宜,但需要较高的安装技术,适合技术人员使用操作。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
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
利用软件仿真的方式,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
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低幅度还比较大,达30%左右。因此会拖累机器的速度,不适合大数据流量的服务器。
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发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
文章中,谈到了RAID这个词汇,而且定义了RAID的5层级。伯克利大学研究目的是反映当时CPU快速的性能。CPU效能每年大约成长30~50%,而硬磁机只能成长约7%。
研究小组希望能找出一种新的技术,在短期内,立即提升效能来平衡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当时,柏克莱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效能与成本。
另外,研究小组也设计出容错(fault-tolerance),逻辑数据备份(logical data rendancy),而产生了RAID理论。
研究初期,便宜(Inexpensive)的磁盘也是主要的重点,但后来发现,大量便宜磁盘组合并不能适用于现实的生产环境,后来Inexpensive被改为independent,许多独立的磁盘组。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因此,冗余地)的方法。
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❼ 电脑硬盘怎样组raid0
备份数据,组建阵列以后两块磁盘中的数据都会清空,所以必须先把重要数据备份到其它存储设备上。
准备所需工具两块硬盘,三个sata数据线,硬盘阵列卡。硬盘阵列卡,种类繁多价格差异很大,我这里用的价格在百元以内,已经用了很长时间非常稳定,如果不知道买什么可以用和我一样的。
磁盘阵列的硬件安装,阵列卡安装到机箱适当位置固定,从主机电源找一根合适的电源线接到阵列卡电源接口,阵列卡两个输入接口通过SATA数据线分别接两块硬盘,输出接口通过sata数据线接到主板上。
整列卡的设置,一般阵列卡上会有说明,我这里以我的阵列卡为例介绍一下,阵列卡上有三个拨码开关,设置阵列卡的工作模式,我们这里是要做RAID0,按照说明三个拨码开关都拨到ON即可。
bios
设置,前面都做好了一次打开advanced→sata设备设置(sata
configuration)
,看到SATA2S上面出现JMicron
H/W
RA,这个是阵列卡的型号,不同的卡显示的不一样,这个就是组建好的磁盘阵列了。这里我的SATA1接的是固态硬盘,磁盘阵列接到了SATA2上。
然后就可以安装系统,测试读写速度,让你的电脑飞起来吧。我的系统在固态硬盘上所以就不用装系统了,
这里用的CrystalDiskMark这个测试软件,左侧是某关村的评测,
右侧是我自己的,完胜某关村的测评速度。
❽ 服务器怎么做RAID
1、首先服务器开机,出现下图界面按F10。
组成部分:
RAID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磁盘阵列作为独立系统在主机外直连或通过网络与主机相连。磁盘阵列有多个端口可以被不同主机或不同端口连接。一个主机连接阵列的不同端口可提升传输速度。
❾ 我的电脑有4块硬盘,一块128G固态,一块1TB固态,其余两块都是500G机械,请问怎么做RAID
你是要存储速度快?还是数据安全性?
你这个配置里面那个128G固态有点鸡肋。
做RAID用那两个500G机械盘。数据安全的话,用RAID 1。因为你要做RAID0追求存储速度,它也没固态的速度快啊。
开机BIOS里面有RAID设置目录或者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