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打开nginx的缓存功能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打开nginx的缓存功能

发布时间: 2022-10-19 17:22:59

⑴ 基于Nginx设置浏览器协商缓存过程详解

一、强缓存与协商缓存的区别

强缓存:浏览器不与服务端协商直接取浏览器缓存

协商缓存:浏览器会先向服务器确认资源的有效性后才决定是从缓存中取资源还是重新获取资源

二、协商缓存运作原理

现在有一个这样的业务情景:后端的静态资源会不定时地发生更新,而因为浏览器默认使用强缓存,会默认从浏览器缓存中取到过时的资源。

现在我们希望浏览器每次获取资源的时候都向后端确认资源是否更新,就要设置浏览器使用协商缓存

那么后端如何判断资源是否更新了呢?这时就要用到Etag和Last-Modified两项响应头。

每次收到一个静态资源的请求时,后端都将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Last-Modified)、根据资源内容计算出来的Etag放在响应头给前端

前端收到响应后将这两项缓存起来,然后在下次请求同样资源的时候,将这两项的内容放到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这两项请求头中。

服务端收到这两项后,会与资源当前生成的Etag和Last-Modified做比较,如果两者都一致,说明资源没有更新,服务端会返回304空响应;否则,说明资源有更新,服务端会将完整的资源内容返回

实现

那么如何实现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使用nginx作为静态资源的服务器,再在响应头加上Cache-Control:no-cache就可以了。

下面来分步骤实现一下

1. 使用nginx作为静态资源的服务器

在nginx的配置中,将对静态资源的请求映射到资源的磁盘路径上

http {

  server {

  listen 80;

  ...

  location /picture/ {

    alias D:/luozixi/tcp_test/picture/;

    # alias是重定义路径

    # 比如访问127.0.0.1/picture/1_new.gif,则会映射为访问D:/luozixi/tcp_test/picture/1_new.gif

    # web应用根本不会收到请求,picture的请求都被nginx处理了

    # alias是替换,root是拼接

    autoindex on;

    }

  }

}

2. 重新加载nginx配置

3. 此时,请求静态资源的时候nginx会自动在response头中加上Etag和Last-Modified两项

4. 但是这时发现,如果不配置Cache-Contrl: no-cache,浏览器在下次请求这个资源的时候不会将请求发向后端,而是直接从缓存中获取资源

5. 在nginx中配置

location /picture/ {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no-cache;

  alias D:/luozixi/tcp_test/picture/;

}

6.清除浏览器缓存后第一次发起请求,会得到一个正常的200 Response,而且响应头里已经有了Cache-Control: no-cache,表示使用协商缓存

7.再次发起请求后,会发现请求头已经带上了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两项

8.服务端(nginx)收到这两项后,会与资源当前生成的Etag和Last-Modified做比较,如果两者都一致,说明资源没有更新,服务端会返回304空响应;否则,说明资源有更新,服务端会将完整的资源内容返回

另外,服务器验证If-Modified-Since的方式只是简单的字符串比较,即使资源的Last-Modified比If-Modified-Since要早,服务端仍认为资源有更新

9.浏览器在收到304响应后,会从浏览器缓存中取资源。因此速度非常块

三、no-cache与no-store的区别

no-cache表示不缓存过期资源,缓存会向服务器进行有效处理确认之后处理资源

而no-store才是真正的不进行缓存。

⑵ 宝塔nginx 视频缓存

题主想问的是宝塔nginx怎么视频缓存?宝塔nginx视频缓存方法:
1、获取清除清除指定URL的缓存安装介质。
2、编译并安装该插件。
3、验证nginx已经安装了缓存清除插件即可。

⑶ 【NGINX入门】3.Nginx的缓存服务器proxy_cache配置

本文介绍NGINX缓存机制,配置和参数说明。

如图所示,nginx缓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源服务器的处理请求压力。因为静态文件(比如css,js, 图片)中,很多都是不经常更新的。nginx使用proxy_cache将用户的请求缓存到本地一个目录。下一个相同请求可以直接调取缓存文件,就不用去请求服务器了。毕竟,IO密集型服务的处理是nginx的强项。

Nginx的缓存加速功能是由proxy_cache(用于反向代理和静态缓存)和fastcgi_cache(PHP动态缓存)两个功能模块完成。

Nginx缓存特点:

先上个例子:

因为我是在一台服务器上做试验,所以用了两个端口 80 和 90 进行模拟两台服务器之间的交互。

接下来讲一下配置项:

这里我设置了 图片 、 css 、 js 静态资源进行缓存。
当用户输入 http://wangxiaokai.vip 域名时,解析得到 ip:port 的访问地址。 port 默认为80。所以页面请求会被当前server截取到,进行请求处理。
当解析到上述文件名结尾的静态资源,会到缓存区获取静态资源。
如果获取到对应资源,则直接返回数据。
如果获取不到,则将请求转发给 proxy_pass 指向的地址进行处理。

这里直接处理 90 端口接受到的请求,到服务器本地目录 /mnt/blog 下抓取资源进行响应。

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我在第二段例子里,留了个彩蛋 add_header wall "hey!guys!give me a star." 。
add_header 是用于在报头设置自定义的信息。
所以,如果缓存有效的话,那么静态资源返回的报头,一定会带上这个信息。

(1)Nginx系列教程(3)nginx缓存服务器上的静态文件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52967

(2)proxy_cache
nginx 反向代理之 proxy_cache https://www.cnblogs.com/yyxianren/p/10832172.html

(3)Nginx使用upstream负载均衡和proxy_cache缓存实现反向代理
https://blog.51cto.com/13770206/2163952

⑷ Nginx缓存设置教程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ginx缓存设置案例详解,本篇文章通过简要的案例,讲解了该项技术的了解与使用,以下就是详细内容,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

在开发调试web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因浏览器缓存(cache)而经常要去清空缓存或者强制刷新来测试的烦恼,提供下apache不缓存配置和nginx不缓存配置的设置。在常用的缓存设置里面有两种方式,都是使用add_header来设置:分别为Cache-Control和Pragma。

对于站点中不经常修改的静态内容(如图片,JS,CSS),可以在服务器中设置expires过期时间,控制浏览器缓存,达到有效减小带宽流量,降低服务器压力的目的。

以Nginx服务器为例:

【背景】:Expires是Web服务器响应消息头字段,在响应http请求时告诉浏览器在过期时间前浏览器可以直接从浏览器缓存取数据,而无需再次请求。

【相关资料】

1、Cache-control策略

Cache-Control与Expires的作用一致,都是指明当前资源的有效期,控制浏览器是否直接从浏览器缓存取数据还是重新发请求到服务器取数据。只不过Cache-Control的选择更多,设置更细致,如果同时设置的话,其优先级高于Expires。

http协议头Cache-Control :

值可以是public、private、no-cache、no- store、no-transform、must-revalidate、proxy-revalidate、max-age

各个消息中的指令含义如下: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

其最终达到的就是等效于设置这三类html缓存技术:

⑸ Nginx相关知识点

Nginx是lgor Sysoev为俄罗斯访问量第二的rambler.ru站点设计开发的。从2004年发布至今,凭借开源的力量,已经接近成熟与完善。

Nginx功能丰富,可作为HTTP服务器,也可作为反向代理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支持FastCGI、SSL、Virtual Host、URL Rewrite、Gzip等功能。并且支持很多第三方的模块扩展。

Nginx的稳定性、功能集、示例配置文件和低系统资源的消耗让他后来居上,在全球活跃的网站中有12.18%的使用比率,大约为2220万个网站。

自行安装

正向代理: 代理服务器站在客户端那边就是正向代理;
反向代理: 代理服务器站在原始服务器那边就是反向代理;
详解参考点击 Nginx正向代理与反向代理

Nginx在做反向代理时,提供性能稳定,并且能够提供配置灵活的转发功能。
Nginx可以根据不同的正则匹配,采取不同的转发策略,比如图片文件结尾的走文件服务器,动态页面走web服务器,只要你正则写的没问题,又有相对应的服务器解决方案,你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玩。
并且Nginx对返回结果进行错误页跳转,异常判断等。如果被分发的服务器存在异常,他可以将请求重新转发给另外一台服务器,然后自动去除异常服务器。

如果你的nginx服务器给2台web服务器做代理,负载均衡算法采用轮询,那么当你的一台机器web程序iis关闭,也就是说web不能访问,那么nginx服务器分发请求还是会给这台不能访问的web服务器,如果这里的响应连接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客户端的页面一直在等待响应,对用户来说体验就打打折扣,这里我们怎么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这里我配张图来说明下问题。

如果负载均衡中其中web2发生这样的情况,nginx首先会去web1请求,但是nginx在配置不当的情况下会继续分发请求道web2,然后等待web2响应,直到我们的响应时间超时,才会把请求重新分发给web1,这里的响应时间如果过长,用户等待的时间就会越长。

下面的配置是解决方案之一:

如果使用upstream指令配置了一组服务器作为被代理服务器,服务器中的访问算法遵循配置的负载均衡规则,同时可以使用该指令配置在发生哪些异常情况时,将请求顺次交由下一组服务器处理。

状态值可以是:error|timeout|invalid_header|http_500|http_502|http_503|http_504|http_404|off

Nginx提供的负载均衡策略有2种:内置策略和扩展策略。
内置策略: 1.轮询;2.加权轮询;3.Ip hash;
扩展策略: 就天马行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啦,你可以参照所有的负载均衡算法,给他一一找出来做下实现。

Ip hash算法,对客户端请求的ip进行hash操作,然后根据hash结果将同一个客户端ip的请求分发给同一台服务器进行处理,可以解决session不共享的问题。

eg:

开启简单的缓存配置,只需要两个指令:proxy_cache_path和proxy_cache。
proxy_cache_path: 配置缓存的存放地址和其他的一些常用配置;
proxy_cache:指令是为了启动缓存;

相关配置说明:

该指令用于定义满足条件的响应不会被保存到缓存中。在条件字符串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不为空或者0,符合这样条件的响应才不会被缓存。
举例如下

其中,cookie_nocache、arg_nocache...皆为变量,可以根据你访问的匹配策略来设置,其值只有2类,0和非0;

访问匹配策略例如:

如果在此链式配置中,只要有一个值不为0,则不会cache;例如:

则不会被cache.

注:一般会配合proxy_cache_bypass共同使用;

该指令用于定义哪些情况不从cache读取,直接从backend获取资源;配置方式同proxy_no_cache。

给缓存数据定义一个键,例如

该指令用于设置缓存哪些HTTP方法,默认缓存HTTP GET/HEAD方法,不缓存HTTP POST 方法.。

设置不同响应码的缓存时间,当不指定响应码的时候,例如

只对响应码为200,301,302的访问请求资源设置缓存时间,此外可以个性化定制,例如:

此外,还可以在相应header里设置优先级更高的缓存有效时间:

不缓存包含在field的响应header,可以设置的值有:“X-Accel-Redirect”, “X-Accel-Expires”, “X-Accel-Limit-Rate”,“X-Accel-Buffering”, “X-Accel-Charset”, “Expires”, “Cache-Control”, “Set-Cookie” (0.8.44), and “Vary”。
如果上述的header field没有设置为忽略,则header filed中有“X-Accel-Expires”, “Expires”, “Cache-Control”, “Set-Cookie”, and “Vary”的话,响应会被缓存。

该指令用于设置缓存的最小使用次数,默认值为1

源站有问题时,nginx可以通过proxy_cache_use_stale指令开启容错能力,即使用缓存内容来响应客户端的请求。举例如下:

如上配置表示,当作为cache的NGINX收到源站返回error、timeout或者其他指定的5XX错误,并且在其缓存中有请求文件的陈旧版本,则会将这些陈旧版本的文件而不是错误信息发送给客户端。

使用NGINX,不需要建立一个RAID(磁盘阵列)。如果有多个硬盘,NGINX可以用来在多个硬盘之间分割缓存。举例如下:

在这份配置中,使用了3个独立的缓存,每个缓存专用一块硬盘,另外,3个独立的线程池也各自专用一块硬盘。

缓存之间(其结果就是磁盘之间)的负载均衡使用split_clients模块,split_clients非常适用于这个任务。
在 proxy_cache_path指令中设置 use_temp_path=off ,表示NGINX会将临时文件保存在缓存数据的同一目录中。这是为了避免在更新缓存时,磁盘之间互相复制响应数据。

通过访问日志,你可以得到用户地域来源、跳转来源、使用终端、某个URL访问量等相关信息;
通过错误日志,你可以得到系统某个服务或server的性能瓶颈等。
因此,将日志好好利用,你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打开nginx.conf配置文件: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日志部分内容: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main;
日志生成的到Nginx根目录logs/access.log文件,默认使用“main”日志格式,也可以自定义格式。
默认“main”日志格式:

参数明细表:

查看日志命令tail -f /usr/local/nginx/logs/access.log

打开nginx.conf配置文件去掉#注释见下图:

自定义某一个server配置的日志,使用“main”日志格式。

日志生成的到Nginx根目录logs/access.log文件,默认使用“main”日志格式,也可以自定义格式。

重新读取加载Nginx配置文件:

执行命令:nginx-s reload

网上一位老师写的log文件分解的脚本

此脚本执行时间根据自己公司情况来定,可以设置默认一天执行一次;

创建crontab设置作业

设置日志文件存放目录crontab -e

*/1 * * * * sh /usr/local/software/nginx/nginx_log.sh
此设置的为一分钟,如果设置一天自行修改;

默认的 nginx 配置文件 nginx.conf 内容如下

示例

几个常见配置项:

注意:

惊群现象:一个网路连接到来,多个睡眠的进程被同事叫醒,但只有一个进程能获得链接,这样会影响系统性能
每个指令必须有分号结束。

进入安装目录下的sbin

⑹ nginx缓存(proxy_cache模块)

缓存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客户端访问的时间局限性,将客户端访问过的内容做一个副本,在一定时间内存放到本地,当改数据下次被访问时,不必连接到后端服务器反复去查询数据,而是由本地保存的副本响应数据。

保存在本地的这些副本具有一个过期时间,超过该时间将会更新。判断一个副本数据是否为过期数据的办法有很多,可以使用保留时间来判断,也可以使用数据完整度来判断。

许多Web服务器还具有校验功能,就是当某些副本数据过期以后,先向后端服务器发送校验请求,后端服务器对这些数据进行校验,如果发现原数据和副本没有差别,则将过期副本重新置为可用副本。

以上nginx配置结合使用:

proxy_params文件的配置如下:

访问一次页面,并向 http://www.blogs-s.com:8080/api/ 发起一个接口数据请求,查看/cache/nginx目录下的缓存结果:

ngx_cache_purge是nginx的第三方模块,能够帮助我清除nginx中的缓存。

在之前的nginx编译安装中我们是没有把缓存的清除模块ngx_cache_purge编译进去的,如果启动了缓存,没有安装这个模块,在之后的调试中我们尝试去清除缓存时,将会出现异常:

这个异常是在指示我们,找不到该指令的驱动,需要按照相关模块。

ngx_cache_purge只是nginx的第三方模块,并不是某个特殊的软件,所以我们需要对nginx重新进行编译,操作如下:

配置nginx:

再一次启动nginx成功;

接下来进行缓存清除测试,访问: http://blogs.com/clear_cache/api/index.php , 访问这个连接将会清除接口: http://blogs.com/api/index.php 的缓存数据。

结果如下:

在项目开发中,不可能出现什么都需要缓存的数据,缓存仅仅适合去缓存查询频繁,但是不需要实时更新的数据,这个是它适合的场景,而我们上面的配置,只要是访问api接口目录就会缓存接口的数据,这样对于一些需要实时更新的接口数据来说是不合理的,需要控制好nginx的缓存去缓存什么以及不缓存什么

set 指令为变量设置,proxy_no_cache参数中的值可以设置多个,但是多个值中,只要有一个是不为0的,就会通过缓存响应数据。

该指令用于配置一块公用的内存区域的名称,该区域可以存放缓存的索引数据。这些数据在Nginx服务器启动时由缓存索引重建进程负责建立,在Nginx服务器的整个运行过程中由缓存管理进程负责定时检测过期数据,检索等管理工作。

该指令用于配置Nginx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数据时,不从缓存中获取的条件。这些条件支持使用Nginx 配置的常用变量。

看一个例子:

其中,Scookie_nocache、Sarg_nocache、Sarg_comment、Shttp_pragma 和Shttp_authorization 都是Nginx配置文件的变量,

该指令用于设置Nginx服务器在内存中为缓存数据建立索引时使用的关键字

如果我们希望缓存数据包含服务器主机名称等关键字,则可以将该指令设置为:

该指令用于设置是否开启缓存的锁功能。在缓存中,某些数据项可以同时被多个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填充。开启该功能后,Nginx服务器同时只能有一个请求填充缓存中的某一数据项,这相当于给该数据项上锁,不允许其他请求操作。其他的请求如果也想填充该项,必须等待该数据项的锁被释放。这个等待时间由 proxy_cache_lock_timeout 指令配置。

该指令用于设置缓存的锁功能开启以后锁的超时时间。具体细节参见proxy_cache_lock 指令的相关内容

其中,time为设置的时间,默认为5s。

该指令用于设置客户端请求发送的次数,当客户端向被代理服务器发送相同请求达到该指令设定的次数后,Nginx服务器才对该请求的响应数据做缓存。合理设置该值可以有效地降低硬盘上缓存数据的数量,并提高缓存的命中率。

其中,number为设置的次数。默认设置为1。

该指令用于设置Nginx服务器存储缓存数据的路径以及和缓存索引相关的内容

该指令设置比较复杂,一般需要设置前面三个指令的情形比较多,后面的几个变量与Nginx服务器缓存索引重建进程及管理进程的性能相关,一般情况下保持默认设置就可以了。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配置实例:

如果Nginx在访问被代理服务器过程中出现被代理的服务器无法访问或者访问错误等现象时,Nginx服务器可以使用历史缓存响应客户端的请求,这些数据不一定和被代理服务器上最新的数据相一致,但对于更新频率不高的后端服务器来说,Nginx服务器的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客户端提供不间断访问。该指令用来设置一些状态,当后端被代理的服务器处于这些状态时,Nginx服务器启用该功能。

该指令可以支持的状态如语法结构中所示。

该指令可以针对不同的HTTP响应状态设置不同的缓存时间,

该指令同于配置在什么情况下不使用cache功能

该指令配置是否在本地磁盘缓存来自被代理服务器的响应数据。这是Nginx服务器提供的另一种缓存数据的方法,但是该功能相对 Proxy Cache简单一些,它不提供缓存过期更新、内存索引建立等功能,不占用内存空间,对静态数据的效果比较好。

Proxy Store方法多使用在被代理服务器端发生错误的情况下,用来缓存被代理服务器的响应数据。

该指令用于设置用户或用户组对Proxy Store缓存的数据的访问权限,

有关Proxy Store方法的使用,我们通过官方给出的实例加深理解,在该实例中笔者通过注释对配置做了说明:

⑺ 如何利用Nginx的缓冲,缓存优化提升性能

使用缓冲释放后端服务器
反向代理的一个问题是代理大量用户时会增加服务器进程的性能冲击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很大程度上能通过利用Nginx的缓冲和缓存功能减轻。
当代理到另一台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连接速度会影响客户的体验:
从客户机到Nginx代理的连接。
从Nginx代理到后端服务器的连接。
Nginx具有优化这些连接调整其行为的能力。
如果没有缓冲,数据从代理的服务器发送并立即开始被发送到客户。如果假定客户端很快,缓冲可以关闭而尽快使数据到客户端,有了缓冲,Nginx 代理将暂时存储后端的响应,然后按需供给数据给客户端。如果客户端是缓慢的,允许Nginx服务器关闭到后端的连接。然后,它可以处理数据分配到客户端, 以任何可能的速度。
Nginx默认有缓冲设计,因为客户端往往有很大的不同的连接速度。我们可以用以下指令调节缓冲行为。可以在HTTP,server或 location位置来设置。重要的是要记住,大小size指令是针对每个请求配置的,所以增加超出你需求会影响你的性能,如果这时有许多客户端请求:
proxy_buffering:该指令控制缓冲是否启用。默认情况下,它的值是“on”。
proxy_buffers:该指令控制代理响应缓冲区的数量(第一个参数)和大小(第二个参数)。默认配置是8个缓冲区大小等于一个内存页(4K或者8K)。增加缓冲区的数目可以让你缓冲更多信息。
proxy_buffer_size:从后端服务器的响应头缓冲区大小,它包含headers,和其他部分响应是分开的。该指令设置响应部分的缓冲区大小。默认情况下,它和proxy_buffers是相同的尺寸,但因为这是用于头信息,这通常可以设置为一个较低的值。
proxy_busy_buffers_size:此指令设置标注“client-ready”缓冲区的最大尺寸。而客户端可以一次读取来自一个缓冲区的数据,缓冲被放置在队列中,批量发送到客户端。此指令控制允许是在这种状态下的缓冲空间的大小。
proxy_max_temp_file_size:这是每个请求能用磁盘上临时文件最大大小。这些当上游响应太大不能装配到缓冲区时被创建。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这是当被代理服务器的响应过大时Nginx一次性写入临时文件的数据量。
proxy_temp_path:当上游服务器的响应过大不能存储到配置的缓冲区域时,Nginx存储临时文件硬盘路径。
正如你所看到的,Nginx提供了相当多的不同的指令来调整缓冲行为。大多数时候,你不必担心太多,但它对于调整一些值可能是有用的。可能最有用的调整是proxy_buffers和proxy_buffer_size指令。
一个例子:、
proxy_busy_buffers_size 8k;
proxy_max_temp_file_size 2048m;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32k;
proxy_pass http://example.com;
配置代理服务缓存来减少响应时间
尽管缓冲可以帮助释放后端服务器以处理更多的请求,Nginx还提供了一种方法来缓存从后端服务器的内容,对于许多请求无需连接到上游。
配置代理缓存
要设置缓存用于代理内容,我们可以使用proxy_cache_path指令。这将创建区域保存来自被代理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该proxy_cache_path指令必须在HTTP上下文部分进行设置。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将配置一些相关的指令来建立我们的缓存系统。
# http context
proxy_cache_path /var/lib/nginx/cache levels=1:2 keys_zone=backcache:8m max_size=50m;
proxy_cache_key "$scheme$request_method$host$request_uri$is_args$args";
proxy_cache_valid 200 302 10m;
proxy_cache_valid 404 1m;
用proxy_cache_path指令,我们首先应该已经定义在文件系统中希望存储缓存的目录。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选择在/var/lib/nginx/cache目录。如果该目录不存在,你可以用正确的权限和所有权创建它:
sudo mkdir -p /var/lib/nginx/cache
sudo chown www-data /var/lib/nginx/cache
sudo chmod 700 /var/lib/nginx/cache
levels=参数指定缓存将如何组织。 Nginx将通过散列键(下方配置)的值来创建一个缓存键。我们选择了上述的levels决定了单个字符目录(这是散列值的最后一个字符)配有两个字符的 子目录(下两个字符取自散列值的末尾)将被创建。你通常不必对这个细节关注,但它可以帮助Nginx快速找到相关的值。
keys_zone=参数定义缓存区域的名字,我们称之为backcache。这也是我们定义多少元数据存储的地方。在这个例子里,我们是存储8 MB的key。对于每兆字节,Nginx可存储8000左右的条目。MAX_SIZE参数设置实际缓存数据的最大尺寸。
我们使用上面的另一个指令是proxy_cache_key。这个设置将设置用于存储缓存值的键。此键用于检查是否一个请求可以从高速缓存提供服务。我们将它设置成方案(http或https),HTTP请求方法,以及被请求的主机和URI的组合。
proxy_cache_valid指令可以被指定多次。它依赖于状态代码值使我们能够配置多长时间存储。在我们的例子中,我们对于后端返回200和302存储10分钟,404响应的一分钟过期。
现在,我们已经配置了缓存区,但我们仍然需要告诉Nginx什么时候使用缓存。
在我们代理到后端的location位置,我们可以配置使用这个缓存:
# server context
location /proxy-me {
proxy_cache backcache;
proxy_cache_bypass $http_cache_control;
add_header X-Proxy-Cache $upstream_cache_status;
proxy_pass http://backend;
}
使用proxy_cache指令,就可以指定该backcache缓存区被用于这个位置。 Nginx会在这里检查传递给后端有效的条目。
上述proxy_cache_bypass指令被设置为$ http_cache_control变量。这将包含一个指示器,用以指示该客户端是否被明确地请求一个最新的,非缓存版本。设置此指令允许Nginx正确处理这些类型的客户端请求。无需进行进一步的配置。
我们还增加了被称为X-Proxy-Cache的额外头。我们设置这个头部为$ upstream_cache_status变量的值。这个设置头,使我们能够看到,如果请求导致高速缓存命中,高速缓存未命中,或者高速缓存被明确旁 路。这是对于调试特别有价值,也对客户端是有用的信息。
关于缓存结果的注意事项
高速缓存能够极大地提高代理服务器的性能。不过,也需要明确的考虑配置缓存时候,要记住。
首先,任何用户相关的数据不应被高速缓存。这可能导致一个用户的数据被呈现给其他用户。如果你的网站是完全静态的,这可能不是一个问题。
如果你的网站有一些动态元素,你将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点。你如何处理要看是什么应用程序或服务器处理的后端处理。对于私人的内容,你应该设置Cache-Control头为“no-cache”,“no-sotre”,或者“private”依赖于数据的性质:
no-cache:
请求: 告知缓存者,必须原原本本的转发原始请求,并告知任何缓存者,需要去转发请求,并验证缓存(如果有的话).对应名词:端对端重载.
响应: 允许缓存者缓存副本.那么其实际价值是,总是强制缓存者,校验缓存的新鲜度.一旦确认新鲜,则可以使用缓存副本作为响应. no-cache,还可以指定某个包含字段,比如一个典型应用,no-cache=Set-Cookie.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告知缓存者,对于Set-Cookie字段,你不要使用缓存内容.而是使用新滴.其他内容则可以使用缓存
no-store:表示在任何时候收到的数据不被缓存。这对于私人数据是最安全,因为它意味着,该数据必须从服务器每次进行检索。
private:这表明共享的缓存空间不能缓存此数据。这可以用于指示用户的浏览器高速缓存数据,但代理服务器不应当考虑随后的请求数据有效。
public:这表明该响应是可在连接的任何点被高速缓存的公共数据。
一个相关的可以控制此行为报头是max-age头,其指示,任何资源应该缓存的秒数。
根据内容的敏感性,正确设置这些头,会帮助你利用缓存优势,同时保持你的私人数据安全,并使您的动态数据最新。
如果你的后端也使用Nginx,你可以设置使用过期指令,设置max-age来实现Cache-Control:
location / {
expires 60m;
}
location /check-me {
expires -1;
}
在上面的例子中,第一个块允许缓存一个小时的内容。第二块设置Cache-Control头为“无缓存”。要设置其他值,可以使用add_header指令,就像这样:
location /private {
expires -1;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no-store";
}

⑻ php怎么读取设置nginx缓存

nginx缓存
nginx有两种缓存机制:fastcgi_cache和proxy_cache
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两种缓存机制的区别吧
proxy_cache作用是缓存后端服务器的内容,可能是任何内容,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
fastcgi_cache作用是缓存fastcgi生成的内容,很多情况是php生成的动态内容
proxy_cache缓存减少了nginx与后端通信的次数,节省了传输时间和后端带宽
fastcgi_cache缓存减少了nginx与php的通信次数,更减轻了php和数据库的压力。

proxy_cache缓存设置
#注:proxy_temp_path和proxy_cache_path指定的路径必须在同一分区
proxy_temp_path/data0/proxy_temp_dir;
#设置Web缓存区名称为cache_one,内存缓存空间大小为200MB,1天没有被访问的内容自动清除,硬盘缓存空间大小为30GB。
proxy_cache_path/data0/proxy_cache_dirlevels=1:2keys_zone=cache_one:200minactive=1dmax_size=30g;

server
{
listen80;
server_namewww.yourdomain.com192.168.8.42;
indexindex.htmlindex.htm;
root/data0/htdocs/www;

location/
{
#如果后端的服务器返回502、504、执行超时等错误,自动将请求转发到upstream负载均衡池中的另一台服务器,实现故障转移。
proxy_next_upstreamhttp_502http_504errortimeoutinvalid_header;
proxy_cachecache_one;
#对不同的HTTP状态码设置不同的缓存时间
proxy_cache_valid20030412h;
#以域名、URI、参数组合成Web缓存的Key值,Nginx根据Key值哈希,存储缓存内容到二级缓存目录内
proxy_cache_key$host$uri$is_args$args;
proxy_set_headerHost$host;
proxy_set_headerX-Forwarded-For$remote_addr;
proxy_passhttp://backend_server;
expires1d;
}

#用于清除缓存,假设一个URL为http://192.168.8.42/test.txt,通过访问http://192.168.8.42/purge/test.txt就可以清除该URL的缓存。
location~/purge(/.*)
{
#设置只允许指定的IP或IP段才可以清除URL缓存。
allow127.0.0.1;
allow192.168.0.0/16;
denyall;
proxy_cache_purgecache_one$host$1$is_args$args;
}

#扩展名以.php、.jsp、.cgi结尾的动态应用程序不缓存。
location~.*.(php|jsp|cgi)?$
{
proxy_set_headerHost$host;
proxy_set_headerX-Forwarded-For$remote_addr;
proxy_passhttp://backend_server;
}

access_logoff;
}
}

fastcgi_cache缓存设置
#定义缓存存放的文件夹
fastcgi_cache_path/tt/cachelevels=1:2keys_zone=NAME:2880minactive=2dmax_size=10G;
#定义缓存不同的url请求
fastcgi_cache_key"$scheme$request_method$host$uri$arg_filename$arg_x$arg_y";

server{
listen8080;
server_namewww.example.com;
location/{
root/www;
indexindex.htmlindex.htmindex.php;
}

location~(|.php)${
root/www;
fastcgi_pass127.0.0.1:9000;

fastcgi_cacheNAME;
fastcgi_cache_valid20048h;
fastcgi_cache_min_uses1;
fastcgi_cache_use_staleerrortimeoutinvalid_headerhttp_500;

fastcgi_indexindex.php;
fastcgi_paramSCRIPT_FILENAME/scripts$fastcgi_script_name;
includefastcgi.conf;
#设置缓存的过程中发现无法获取cookie,经查需要定义这句话
fastcgi_pass_headerSet-Cookie;
}

log_formataccess'$remote_addr-$remote_user[$time_local]"$request"'
'$status$body_bytes_sent"$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http_x_forwarded_for';
access_log/httplogs/access.logaccess;
}
总的来说nginx的proxy_cache和fastcgi_cache的缓存配置差不多。
memcache缓存
在讨论memcache缓存之前,我们先了解下mysql的内存缓存吧
mysql的内存缓存可以在my.cnf中指定大小:内存表和临时表不同,临时表也是存放内存中,临时表最大的内存需要通过tmp_table_size=128M设定。当数据查过临时表的最大值设定时,自动转为磁盘表,此时因需要进行IO操作,性能会大大下降,而内存表不会,内存满了后,会提示数据满错误。
例:
createtabletest
(
idintunsignednotnullauto_incrementprimarykey
statechar(10),
typechar(20),
datechar(30)
)engine=memorydefaultcharset=utf8
内存表的特性:
1.内存表的表定义存放在磁盘上,扩展名为.frm,所以重启不会丢失
2.内存表的数据是存放在内存中,重启会丢失数据
3.内存表使用一个固定的长度格式
4.内存表不支持blob或text列,比如varchar与text字段就不会被支持
5.内存表支持auto_increment列和对可包含null值的列的索引
6.内存表不支持事物
7.内存表是表锁,当修改频繁时,性能可能会下降
转自:

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veda/detail/1405

下面我们来看看memcache,相对而言mysql的内存表限制较多。
memcache的用途
1.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
2.减轻数据库的负担
注:memcachelinux系统32位只支持4G内存,同时memcache最长保存时间为30天。

⑼ nginx 缓存机制

Nginx缓存的基本思路
基本思想是利用客户访问的时间局部性原理,对客户已经访问过的内容在Nginx服务器本地建立副本,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再次访问该数据,就不需要通过Nginx服务器再次向后端服务器发出请求,所以能够减少Nginx服务器与后端服务器之间的网络流量,减轻网络拥塞,同时还能减小数据传输延迟,提高用户访问速度。同时,当后端服务器宕机时,Nginx服务器上的副本资源还能够回应相关的用户请求,这样能够提高后端服务器的鲁棒性。

对于缓存,我们大概会有以下问题:
(1)缓存文件放在哪儿?
(2)缓存的空间大小是否可以限定?
(3)如何指定哪些请求被缓存?
(4)缓存的有效期是多久?
(5)对于某些请求,是否可以不走缓存?

解决这些问题后,nginx的缓存也就基本配置完成了,下面看详细配置过程
开启缓存

要使用缓存,首先要使用 proxy_cache_path 这个指令(必须放在 http 上下文的顶层位置),然后在目标上下文中使用 proxy_cache 指令

配置示例

proxy_cache_path 有两个必填参数,第一个参数为 缓存目录,第二个参数keys_zone指定缓存名称和占用内存空间的大小(注:示例中的10m是对内存中缓存内容元数据信息大小的限制,如果想限制缓存总量大小,需要用 max_size 参数)

proxy_cache 的参数为之前指定的缓存名称

缓存管理的相关进程
在缓存工作中有两个附加进程:
(1)缓存管理器
定期检查缓存状态,看缓存总量是否超出限制,如果超出,就移除其中最少使用的部分
(2)缓存加载器
加载器只在nginx启动后运行一次,把缓存内容的元数据信息加载到内存空间,如果一次性加载全部缓存信息,会大量消耗资源,使nginx在启动后的几分钟里变慢,为避免此问题,有3种加载策略:
loader_threshold – 指定每次加载执行的时间
loader_files – 每次最多加载的数量
loader_sleeps – 每次加载的延时
例如:
proxy_cache_path /data/nginx/cache keys_zone=one:10m loader_threshold=300 loader_files=200;
指定缓存哪些请求
nginx默认会缓存所有 get 和 head 方法的请求结果,缓存的key默认使用请求字符串
(1)自定义key
例如 proxy_cache_key " request_uri cookie_nocache arg_comment;
如果任何一个参数值不为空,或者不等于0,nginx就不会查找缓存,直接进行代理转发
综合示例

nginx 缓存机制
三分钟看懂Nginx服务器的缓存原理和机制

⑽ Nginx怎样设置浏览器缓存

浏览器缓存(BrowserCaching)

为了加速浏览器,浏览器在用户磁盘上,对最近请求过的文档进行存储。

当访问者再次请求这个页面时,浏览器就可以从本地磁盘显示文档,这样,就可以加速页面的阅览,缓存的方式节约了网络的资源,提高了网络的效率。


浏览器缓存可以通过expires指令输出Header头来实现,expires指令的语法如下

语法:expires[time| epoch | max |off]

默认值:expiresoff

作用域:http、server、location

用途:使用本指令可以控制http应答中的expires和Cache-Control的Header头信息,起到控制页面缓存的作用。


参数说明

Time,可以使用正数或负数,Expires头标的值,将通过当前系统时间加上设定的time值来获得。

epoch,指定expires的值为1January,1970,00:00:01 GMT。

Max,指定expires的值为31December 2037 23:59:59 GMT,Cache-Control的值为10年。

Off,表示不修改Expires和Cache-Control的值。

一个HTML页面,会引用一些JavaScript文件、图片文件、而这些格式的文件很少会被修改,则可以通过expires设置浏览器缓存。

比如,对常见格式的图片、Flash文件在浏览器本地缓存30天,对JS、CSS文件在浏览器本地缓存1小时,代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