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移动硬盘的容量是35GB,只用了30GB,为何却提示只有780MB
这是一个算法问题,咱们的算法是1G=1024M=1024K=1024B,但是厂商是1G=1000M=1000K=1000B,缺少的就是算法差别的,这是共有的问题,你的硬盘没问题
⑵ 25寸和35寸硬盘的区别有哪些
3.5寸磁盘稍大厚,适宜台式主机配置使用,也可以外接合子作为移动硬盘使用。转入快读写能力强。达到每分钟7200转,数据接口sata3/6GB。反之2.5寸稍小和薄 多数是5400转设计也有7200转的,价钱稍贵。适宜于笔记本平台使用配置。也可以作为移动硬盘使用携带方便。
⑶ 下载过win10镜像以后,移动硬盘容量变成35G,是因为成功把移动硬盘变成启动盘了的原因
。。查看硬盘中下载了哪些大体积的文件啦,不是W10系统包的,就删掉它释放硬盘空间啦。
⑷ 移动硬盘哪个牌子的好
硬盘性能技术指标
现在常从宣传广告或者杂志报刊看到硬盘单碟容量多少多少,接口是ATA100,数据缓存为4MB等等,那这些指标是否影响硬盘的性能呢?影响硬盘性能的技术指标到底有那些呢?笔者作了个统计,现将其列于下面:
1、转速
毫无疑问,转速是硬盘的所有指标中除了容量之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性能参数了。任何一款硬盘的面世时,它的宣传材料中都会在第一条提到它的转速。转速对于硬盘随即传输速度和持续传输速度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它的机理我在本刊创刊号上有专题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目前,IDE硬盘主要由两个系列组成:5400RPM和7200RPM。
2、单碟容量
如果说转速是硬盘性能的第一要素,那么处于第二位的无疑应该是磁盘表面的磁记录密度。因为目前桌面IDE硬盘壳子里一般来说最多只能放进4张盘片,只有 IBM可以放5张。显然,靠增加盘片来扩充容量已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容量的需求是不可行的。只有提高每张盘片的容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桌面 IDE硬盘的标准尺寸是3.5英寸(盘片直径),因此,必须提高磁记录的密度。然而随着磁盘密度的提高,磁头就必须随之越来越灵敏。传统的MR磁头所能承受的最大单碟容量是4.5G左右。目前,单碟容量超过5G的硬盘已经全部使用了GMR磁头。
除了对于容量增长的贡献之外,单碟容量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提升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单碟容量的提高得益于磁道数的增加和磁道内线性磁密度的增加。磁道数的增加对于减少磁头的寻道时间大有好处,因为磁片的半径是固定的,磁道数的增加意味着磁道间距离的缩短,而磁头从一个磁道转移到另一个磁道所需的就位时间就会缩短。这将有助于随机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而磁道内线性磁密度的增长则和硬盘的持续数据传输速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现在的IDE硬盘早已不需要交错因子,磁盘每次从磁头下经过一圈,磁头所在磁道中的目标数据会被读取一次。而磁道内线性密度的增加使得每个磁道内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从而在盘片的每个圆周运动中有更多的数据被从磁头读至硬盘的缓冲区里。而新一代GMR磁头技术则确保了这个增长不会因为磁头的灵敏度的限制而放慢速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更高单碟容量的5400RPM硬盘有着比单碟容量较低的7200RPM硬盘更高的性能的原因。
因此,磁盘的单碟容量是仅次于转速的第二大性能参数,他直接的决定了硬盘的持续数据传输速度。而5400RPM和7200RPM两大系列中的不同代产品的最明显的差距也就是单碟容量了。
3、平均寻道时间
这就是磁头到达目标数据所在磁道的平均时间。这个时间和磁头平均潜伏时间(完全由转速决定)一起决定了硬盘磁头找到数据所在的簇的时间。这个时间直接影响着硬盘的随机数据传输速度。磁头平均寻道时间除了和上面讲述的单碟容量有关外,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还是磁头动力臂的运行速度。目前的主流硬盘中,除了西捷的ATA酷鱼稍快为7.6毫秒外。其余品牌的主流型号基本为8.5~9毫秒。
4、数据缓存
除了上面提到的3个因素以外,提高硬盘高速缓存的容量也是一条提高硬盘整体性能的捷径。
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数据从盘片到高速缓存的速度)和接口传输速度(从硬盘高速缓存到系统主存的速度)不同。因此需要缓存来做一个速度适配器。缓存对硬盘性能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数据的读取过程中,因此硬盘里的控制芯片便发出指令,将系统指令正在读取的簇的相邻的下一个或几个簇的数据读入硬盘高速缓存,当系统指令开始要读取下一个簇的数据的时候,硬盘便不需要重新开始一个读取动作,只需要将缓存中的数据传送到系统主存中去就行了。因为从硬盘缓存到系统主存的数据传输仅仅是电子运动,所以速度比硬盘做读取动作所需要的机械动作要快的多。因为数据在磁片上的存储是相对连续的,所以这个预读下一个簇的命中率是非常高的。缓存容量的加大可以使得更多的预读数据被容纳。
在数据写入磁盘的操作中,数据会先被从系统主存写入缓存,一旦这个操作完成,系统就可以转向下一个操作指令,而不必等待缓存中的数据写入盘片的操作的完成。这样系统等待的时间被大大缩短。缓存容量的加大使得更多的系统等待时间被节约。因此,缓寸的大小对于硬盘的持续数据传输速度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目前市面上主流硬盘的缓存几乎都已经加到了2M。而各个公司新推出的产品则更是通过缓存容量来把产品定位传达给市场。2M缓存说明是主流型号,512K缓存的则毫无疑问是定位于低端市场的廉价型号。
5、接口类型
接口也是影响硬盘性能得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硬盘所支持得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现在主流的硬盘接口类型为Ultra ATA/66,而最新的ATA接口则为Ultra ATA/100。自从98年中,这个Ultra ATA/66接口标准被提出以来,现在几乎所有新推出的IDE硬盘都无一例外地支持DMA66。不过由于硬盘盘片及磁盘技术的限制,目前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及连续数据传输还无法达到66MB/s,现在一般硬盘的传输率均在35~45MB/s之间,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充分发挥Ultra ATA/66的全部功效。
6、数据保护机制
随着硬盘容量和速度的提高,人们对硬盘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各个公司都开发了数据保护系统。
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西部数据的数据卫士。该技术建立于S.M.A.R.T.的基础之上,但又独立于S.M.A.R.T.,而具体的工作过程有些类似于微软的 ScanDisk(“数据卫士”技术与S.M.A.R.T.和ScanDisk完全兼容),只是更为自动化:当硬盘累计加电达到8小时后,一旦系统闲置超过15秒,硬盘即可自动检测并修复错误数据,如果在扫描过程中因系统恢复工作或关机而使扫描过程中断,硬盘都会在系统再次闲置(或开机后闲置)15秒之后继续扫描直到任务完成。进行一次全盘扫描,对4.3G硬盘只需8分钟,13G的硬盘也只要20分钟,堪称保护硬盘数据的好助手。
此外,还有IBM的DFT(Drive Fitness Test,驱动器性能检测)和昆腾的DPS(数据保护系统,Data Protection System),MAXTOR的MaxSafe和西捷的高达300G的防冲撞设计。这些保护机制都大同小异。
⑸ 希捷移动硬盘35英寸和25英寸的区别是什么
3.5寸硬盘是普通台式机硬盘,2.5寸的硬盘是笔记本硬盘。
在功能性和安全性上都一样,没有本质区别、数据安全性也是一样的。只是3.5的硬盘由于单片的容量比较大,所以时间会短一些,也就是会读写快一点。
2.5的USB供电,3.5的需要外接电源适配器,另外3.5的通常是7200转,2.5的5400转,2.5的方便携带,3.5的性价比高
加密U盘或移动硬盘上数据可以试一下U盘超级加密3000,加密后,不受电脑限制,可以在任意一台电脑上使用,具有完美的移动性。也可以用于电脑本机硬盘上的文件加密和文件夹加密
⑹ 3.5英寸移动硬盘是不是都得外接电源的
需要外接电源,否则不工作,USB接口供电不可能够的,3.5寸移动硬盘中使用的就是普通的台式机的硬盘,这种硬盘需要同时使用+12V和+5V电源驱动。而一个USB端口无法提供如此强度的电源,所以一般来说,都会配送电源线。
硬盘从体积上分类的话,可以分为3大主流品种。
1是3.5寸硬盘
2是2.5寸硬盘
3是1.8寸硬盘
3.5寸硬盘一般用于台式机,服务器等大型设备的机箱内的硬盘。也可以在外面套一个硬盘盒变成移动硬盘。但是3.5寸硬盘一般转速快,性能好,耗电量也高,所以套上硬盘盒之后一定要用外接电源。
2.5寸硬盘一般用于笔记本电脑。也可以套一个2.5寸移动硬盘变成移动硬盘,由于2.5寸盘设计上就是比较省电的,所以不需要外接电源,直接使用USB的电就可以了。
1.8寸硬盘一般用于一些小型便携设备,比如IPOD CLASSIC,一些大容量的MP3 MP4。
现在市面上卖的2.5寸或者3.5寸的移动硬盘实质上就是在硬盘外面套个硬盘盒。由于3.5寸硬盘的成本更低,所以3.5寸移动硬盘的价钱要远低于2.5寸的。另外,虽然3.5寸硬盘性能普遍高于2.5寸硬盘,但由于USB传输速度的限制,2.5寸的移动硬盘和3.5寸的移动硬盘在传输速度上是一致的。
⑺ 读书郎学生平板电脑g35移动硬盘中的视频无法播放怎么回事
你好,视频无法播放的原因是:
1.可能是下载的视频格式不支持播放。
2.可能是因为网络问题导致下载的视频文件出现错误,无法正常打开。
3.使用的视频软件出现问题,建议重新卸载再安装。
⑻ 移动硬盘与移动固态硬盘除了速度还有什么区别
移动硬盘自然与移动固态硬盘的固态级传输速度不能相比,差别很大,除此之外在耐用性、数据安全以及便携性等方便也是很有差别的。移动硬盘含有机械部件,一旦磕碰就有可能造成损坏,同时数据安全无法保证。另外容量越大的移动硬盘也更重,便携性和精致程度也很差,不适宜移动办公。移动固态硬盘则针对移动硬盘的短板进行了弥补,像我在用的aigo移动固态硬盘P1除了1084MB/s固态级速度外,防震抗摔低功耗,产品寿命大大延长,数据安全也有保障,而便携性方面,aigo移动固态硬盘P1也非常优秀,仅35g的重量,大小是名片的三分之一,随身携带也不累赘。以上就是移动硬盘与移动固态硬盘的区别,题主可以参考看看。。非常高兴你能采纳我的回答,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追问,谢谢
⑼ 移动硬盘 属性总大小35G 可用2G 打开后是空的 怎么解决 谢谢
中了一种病毒吧,我U盘也遇过,文件夹选项里显示隐藏文件你肯定试过了吧,还有把显示隐藏文件选项上面那个[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前面的勾点掉,就能看到系统文件,既然你可用2G,证明里面东西还在。复制出来还是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