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mbr和guid分区哪个比较好
GUID分区。
1、分区信息信息储存:在MBR硬盘中,分区信息直接存储于主引导记录(MBR)中(主引导记录中还存储着系统的引导程序)。但在GUID硬盘中,不再有分区的概念,所有盘符的内容都在一段信息中存储。
2、容量:GUID磁盘分区支持最大卷为128 EB,并且每磁盘的分区数没有上限。而MBR磁盘分区只支持最大卷为2 TB,并且每个磁盘最多有4个主分区(或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和无限制的逻辑驱动器)的限制。
3、备份功能:GUID分区表自带备份。在磁盘的首尾部分分别保存了一份相同的分区表,因此当一份损坏可以通过另一份恢复。而MBR磁盘分区表一旦被破坏就无法恢复,需要重新分区。
(1)移动硬盘guid扩展阅读:
guid分区注意事项:
MBR支持win7版本系统以下的32位和64位。GUID(GPT)支持win7版本以上的64位系统(不支持32位系统),比如win8,win10系统。
MBR分区表:Master Boot Record,即硬盘主引导记录分区表,只支持容量在 2.2TB 以下的硬盘,超过2.2TB的硬盘却只能管理2.2TB,最多只支持4个主分区或三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下可以有多个逻辑分区,适用Win7版本以下的系统(包含Win7)。
㈡ 移动硬盘分区mbr gpt解析
移动硬盘分区mbr gpt解析
GPT带来了很多新特性,但MBR仍然拥有最好的兼容性。GPT并不是Windows专用的新标准—— Mac OS X,Linux,及其他操作系统同样使用GPT。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移动硬盘分区mbr gpt,欢迎阅读参考。
移动硬盘分区mbr gpt
在Windows 8或8.1中设置新磁盘时,系统会询问你是想要使用MBR还是GPT分区。GPT是一种新的标准,并在逐渐取代MBR。
GPT带来了很多新特性,但MBR仍然拥有最好的兼容性。GPT并不是Windows专用的新标准—— Mac OS X,Linux,及其他操作系统同样使用GPT。
在使用新磁盘之前,你必须对其进行分区。MBR(Master Boot Record)和GPT(GUID Partition Table)是在磁盘上存储分区信息的两种不同方式。这些分区信息包含了分区从哪里开始的信息,这样操作系统才知道哪个扇区是属于哪个分区的,以及哪个分区是可以启动的。在磁盘上创建分区时,你必须在MBR和GPT之间做出选择。
MBR的局限性
MBR的意思是“主引导记录”,最早在1983年在IBM PC DOS 2.0中提出。
之所以叫“主引导记录”,是因为它是存在于驱动器开始部分的一个特殊的启动扇区。这个扇区包含了已安装的操作系统的启动加载器和驱动器的逻辑分区信息。所谓启动加载器,是一小段代码,用于加载驱动器上其他分区上更大的加载器。如果你安装了Windows,Windows启动加载器的初始信息就放在这个区域里——如果MBR的信息被覆盖导致Windows不能启动,你就需要使用Windows的MBR修复功能来使其恢复正常。如果你安装了Linux,则位于MBR里的通常会是GRUB加载器。
MBR支持最大2TB磁盘,它无法处理大于2TB容量的磁盘。MBR还只支持最多4个主分区——如果你想要更多分区,你需要创建所谓“扩展分区”,并在其中创建逻辑分区。
MBR已经成为磁盘分区和启动的工业标准。
GPT的优势
GPT意为GUID分区表。(GUID意为全局唯一标识符)。这是一个正逐渐取代MBR的新标准。它和UEFI相辅相成——UEFI用于取代老旧的BIOS,而GPT则取代老旧的MBR。之所以叫作“GUID分区表”,是因为你的驱动器上的每个分区都有一个全局唯一的标识符(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GUID)——这是一个随机生成的字符串,可以保证为地球上的每一个GPT分区都分配完全唯一的标识符。
这个标准没有MBR的那些限制。磁盘驱动器容量可以大得多,大到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都没法支持。它同时还支持几乎无限个分区数量,限制只在于操作系统——Windows支持最多128个GPT分区,而且你还不需要创建扩展分区。
在MBR磁盘上,分区和启动信息是保存在一起的。如果这部分数据被覆盖或破坏,事情就麻烦了。相对的,GPT在整个磁盘上保存多个这部分信息的副本,因此它更为健壮,并可以恢复被破坏的这部分信息。GPT还为这些信息保存了循环冗余校验码(CRC)以保证其完整和正确——如果数据被破坏,GPT会发觉这些破坏,并从磁盘上的其他地方进行恢复。而MBR则对这些问题无能为力——只有在问题出现后,你才会发现计算机无法启动,或者磁盘分区都不翼而飞了。
兼容性
使用GPT的驱动器会包含一个“保护性MBR”。这种MBR会认为GPT驱动器有一个占据了整个磁盘的分区。如果你使用老实的MBR磁盘工具对GPT磁盘进行管理,你只会看见一个占据整个磁盘的分区。这种保护性MBR保证老式磁盘工具不会把GPT磁盘当作没有分区的空磁盘处理而用MBR覆盖掉本来存在的GPT信息。
在基于UEFI的计算机系统上,所有64位版本的Windows 8.1、8、7和Vista,以及其对应的服务器版本,都只能从GPT分区启动。所有版本的Windows 8.1、8、7和Vista都可以读取和使用GPT分区。
其他现代操作系统也同样支持GPT。Linux内建了GPT支持。苹果公司基于Intel芯片的MAC电脑也不再使用自家的APT(Apple Partition Table),转而使用GPT。
我们推荐你使用GPT对磁盘进行分区。它更先进,更健壮,所有计算机系统都在向其转移。如果你需要保持对旧系统的兼容性——比如在使用传统BIOS的计算机上启动Windows,你需要使用MBR。
移动硬盘正确使用方法
1、移动硬盘分区不要超过2个。
2、使用200元以下盒子的移动硬盘最好都不要插在机器上长期工作
移动硬盘是用来临时交换数据的,不是一个本地硬盘。 相比于笔记本内置的,移动硬盘里面的笔记本硬盘时刻都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时间。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本地硬盘下载资料等,然后到移动硬盘上,而不是挂在机器上整夜下载。 这个说法等于给在usb1.1接口海量数据宣判死刑,如果要大量数据赶紧加个usb2.0卡吧。
3、不要给移动硬盘整理磁盘碎片
整理的方法就是把整个分区里面的数据都出来,再回去。
4、移动硬盘认不出或者会断线如何解决?
(1)不使用usb加长线,这种线的质量一般不太好,会使usb数据同步出错,使移动硬盘不能正常工作。不使用机箱上的前置usb接口,原因同前。尽量把移动硬盘插在原本的usb口上。
(2)淘汰你的劣质usb硬盘盒,更换劣质的数据线为带屏蔽层的优质usb线(就是比较好的盒子带的线)。
(3) usb接口兼容性不佳,非intel芯片组的主板有时候有usb兼容性差的问题,但是现在正在销售的主流芯片组里几乎只有nforce2了,传说新的 bios和usb驱动改善了nforce2的usb兼容性,但是实践证明改善很有限。彻底解决这问题的方法只有购买一个pci的usb2.0卡,其他参见6。
5、如何解决供电不足的问题?(供电不足是5的一大原因)
(1)购买比较好的usb移动硬盘盒。
(2)购买4200转的笔记本硬盘做移动硬盘。不要买5400转的。不要相信硬盘上面标的电流值,那没有参考价值。实践证明 hitachi 的4200转诸型号比如 4k80 4k40 80GN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一般不买富士通或者东芝的,因为在大陆没有正式的渠道商。一般也不买st的,因为ST的硬盘一般都是5400的,尽管电流值标的是0.47A。
(3)购买笔记本电脑时,考虑一下一下usb口的供电能力。已经证明usb接口供电能力太弱的是:三星Q20/ dell 300m/X300 ; sony V505 ; IBM R40之前的几乎所有R;toshiba P2000/2010 ....usb供电能力差,多见于日韩系轻薄机。我最赞赏的就是IBM X31的usb口,不管移动硬盘(哪怕是5400转的);外置combo一律通吃,其供电能力不亚于一般台机。 如果购买pci的usb2.0卡,要挑有4针辅助供电口的;如果购买笔记本用的pc卡usb2.0转接卡,要挑带一个变压器辅助供电的,好歹也要有带一个 ps2辅助供电线的。
(4)移动硬盘盒子自身也有辅助供电线的,好盒子直接给一个变压器,差的盒子也有ps2或者usb的供电线,供电不足时当然要插上,即使usb口足够带动硬盘,如果不是短时间工作,建议也插上,usb接口的供电总是很勉强的。
6、千万不要混用供电线
某个盒子的线就只给某个盒子用,某张pc卡的供电线只能给那个型号的卡用。供电线的接口电压定义各有不同,乱插轻则烧盒子,重则烧硬盘。
7、如何让移动硬盘跑得更快?
(1)usb1.1 必须升级为usb2.0。 台机有pci的usb2.0卡, 笔记本有pc卡的usb2.0卡。买卡时不能贪便宜,100元以下的笔记本卡,50元以下的台机卡都不要买。
(2)硬盘的型号要新一点,一般02年起生产的盘都有跑到15M/s+的能力。
(3)usb接口:首先供电要足。控制芯片以NEC或者INTEL ICH4/5南桥带的为佳,其次ALI,最次VIA。不过这些芯片其实都有15M/S的能力,还要看pcb板的设计和做工。
(4) 盒子要好。芯片的选择 ISD300 > ALI 5621> meson?(忘了型号)> GL811 =ALI (猥琐版,型号忘了,很小),NEC的桥接芯片很少用在硬盘盒子上,一般都是在光驱盒子里使用,NEC的也很不错,可以和ISD300相比。实际上GL811也有跑到18M/s的水平,和转接卡一个道理,速度更看pcb的设计与做工。卡和盒子,拣贵的买肯定没错的。
(5)本地硬盘也要足够快。
(6) usb1.1的速度是1M/s ,usb2.0的及格水平是10M/s, 如果不足10M/s, 那么在 笔记本硬盘, 盒子, 接口,本地硬盘之中至少有一个瓶颈。 我用ASUS intel 845PE主板,元古双接口盒子(ISD300),hitachi 80GN的硬盘,本地硬盘ST7200.7, 速度可以达到 22M/s, 同样平台用罄城GL811的盒子也达到了18M/s。 22M/s已经几乎是硬盘传输速度的极限了,似乎这个时候usb2.0的带宽还没有喂饱。 劣质usb卡甚至只能跑到4M/s足见差距。
(7)太多细碎的小文件也可以用winrar打包后再。
;㈢ mbr和guid的区别是什么
格式的区别:
1、MBR有自己的启动器,也就是启动代码,而GUID分区表自带备份,在磁盘的首尾部分分别保存了一份相同的分区表。
2、MBR分区方案无法支持超过2TB容量的磁盘,以GUID分区表则可认到最大18EB。
简介
主引导记录(MBR),也被称为主引导扇区,是计算机开机以后访问硬盘时所必须要读取的第一个扇区。在深入讨论主引导扇区内部结构的时候,有时也将其开头的446字节内容特指为“主引导记录”(MBR),其后是4个16字节的“磁盘分区表”(DPT)。
以及2字节的结束标志(55AA)。因此,在使用“主引导记录”(MBR)这个术语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其到底是指整个主引导扇区,还是主引导扇区的前446字节。
㈣ 为什么将电脑文件复制到移动硬盘上时会显示“对于目标文件系统,文件过大”
摘要 您好,就描述,首先,这个跟你移动硬盘或者U盘的文件系统有关,目测出你的文件系统格式为FAT32,单个文件不能超过4G,当超过4G时,就会出现这种提示。
㈤ ssd硬盘分区,要选择“分区表类型”,MBR和GUID怎么选择
如果电脑原装系统是win8或者以上的,那么硬盘分区表格式为GUID(GPT)格式的;如果是win7以下的,那么一般就是MBR的。
主引导记录(MBR)是计算机开机后访问硬盘时所必须要读取的首个扇区,由分区程序产生的,不依赖任何操作系统,而且硬盘引导程序也是可以改变的,从而能够实现多系统引导。
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GUID Partition Table,缩写GPT)是一个实体硬盘的分区结构,用来替代BIOS中的主引导记录分区表。在GPT硬盘中,分区表的位置信息储存在GPT头中。
(5)移动硬盘guid扩展阅读
SSD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
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导航设备等诸多领域。
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商规产品(0~70℃)工规产品(-40~85℃)。虽然成本较高,但也正在逐渐普及到DIY市场。由于固态硬盘技术与传统硬盘技术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少新兴的存储器厂商。
厂商只需购买NAND存储器,再配合适当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态硬盘了。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ATA-2接口、SATA-3接口、SAS接口、MSATA接口、PCI-E接口、NGFF接口、CFast接口、SFF-8639接口和M.2 NVME/SATA协议。
㈥ 移动硬盘无损转换成GUID分区表会影响在其中的WTG吗
貌似会受影响的,因为引导不一样了,不过懂的话.修复下引导貌似也可行
㈦ 关于移动硬盘GUID分区表的求助
GUID可以随便调整分区,加减分区,可以引导OS X安装 启动,MBR都不行(外置硬盘的时候,MBR是不能引导的)所以推荐GUID分区32位的Win不认GPT分区列表的,不过装个新版的MacDrive,GPT+HFSJ的分区也是可以直接认的Apple分区图是给PPC用的
㈧ 移动硬盘选什么分区表GUID分区表还是Apple分区图
GUID可以随便调整分区,加减分区,可以引导OS X安装 启动,MBR都不行(外置硬盘的时候,MBR是不能引导的)所以推荐GUID分区。
32位的Win不认GPT分区列表的,不过装个新版的MacDrive,GPT+HFSJ的分区也是可以直接认的,Apple分区图是给PPC用的。
㈨ 3t移动硬盘如何分区
移动硬盘可以只分一个区,格式化一下就可以存数据了。3t移动硬盘如果想分为多个区,那就使用分区软件来给移动硬盘分区,可以自己选择分区个数、大小、类型等。不过3T的盘需要选择GUID分区表类型。 更多关于3t移动硬盘如何分区,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a5f677161583111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