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硬盘的工作原理
硬盘的主要构件包括马达、盘片、磁头和控制系统等等。其中,盘片和磁头是硬盘最为核心的部件,它们负担着数据的存储以及读取和写入的重任。
我们俗称的“玻璃盘片”或者“铝盘片”仅仅指的是盘片基体材料,盘片的结构其实并不简单。为了能够记录大量的信息,并且快速准确地被磁头读取和写入,需要先进的磁记录物质和辅助涂层。一张硬盘盘片的单面由多个不同的层复合而成,最上层是有机氟高分子材料组成的润滑层,保证磁头更加平稳地运行;接下来是由坚硬的碳材料构成的保护层,保护数据层不受物理损坏。再下面的磁记录层呈三明治结构,在两层钴-铂-铬-硼磁记录介质层(反铁磁性耦合介质,AFC)中间夹有厚度仅有0.6nm的金属钌层(仙女之尘技术)。磁记录层之下还有铬底层,然后才是盘片基体材料。
硬盘存储密度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磁头技术的配合。磁头技术也经历了多次革命,为了满足越来越高的存储需要,磁畴的尺寸越来越小,因此磁头的尺寸也变得越来越小,但同时效率却越来越高。从老式的锰铁磁体磁头到磁阻磁头,目前大量使用的巨磁阻磁头也已历经数代,未来还将出现隧道磁阻磁头和电流垂直平面磁头等更加先进的磁头。
❷ 硬盘和硬件是一个意思么
不是,硬盘是硬件的一种,它的概念包含于硬件的概念中。
硬件的概念:
硬件(英文名Hardware)是计算机硬件的简称(中国大陆及香港用语,台湾作硬体),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
简言之,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从外观上来看,微机由主机箱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箱内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各种扩展卡、连接线、电源等;外部设备包括鼠标、键盘等。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个逻辑部件组成。
硬盘的概念: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盘片组成。盘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盘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磁头复位节能技术:通过在闲时对磁头的复位来节能。
多磁头技术:通过在同一盘片上增加多个磁头同时的读或写来为硬盘提速,或同时在多盘片同时利用磁头来读或写来为磁盘提速,多用于服务器和数据库中心。
❸ 磁盘和硬盘是不是一个概念
不是的,硬盘只是磁盘的一种。
早期计算机使用的磁盘是软磁盘(soft disk,简称软盘),如今常用的磁盘是硬磁盘。软盘在早期计算机上必备的一个硬件,也是计算机上面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的读写是用过软驱也就是软盘驱动器来完成的。
1973年IBM才宣布推出第一个现代“温彻斯特”磁盘驱动器3340,使用了密封组件、润滑主轴和小质量磁头。一般硬盘指的就是这种简称HDD,全名温彻斯特式硬盘。
(3)硬盘有机物扩展阅读:
软盘的相关发展历史:
1、1976年 Alan Shugart研制出5.25英寸的软盘,售价390美元,后来用在IBM早期的PC中。Alan Shugart后离开IBM创办了希捷(Seagate)公司,他也被尊为磁盘之父。
2、1979年索尼公司推出3.5英寸的双面软盘,容量875KB,到1983年已达1MB。
3、20世纪90年代 3.5英寸/1.44MB软盘一直是PC的标准的数据传输方式之一新的发展趋势。
4、随着U盘的风靡、光盘刻录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曾经是应用最广泛的软盘驱动器将淡出人们的视线,但软盘驱动器为计算机的发展所做出的卓着贡献将永存史册。
❹ 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和哪个好
固态硬盘更好,区别如下:
1、性能方面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构造是完全不同的。固态硬盘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固态硬盘最大的优势就是几乎没有寻道时间,固态硬盘在操作系统中就是一个普通的盘符,用户可以完全把它作为存储介质来使用。
6、抗震能力
传统的机械硬盘内部有高速运转的磁头,其抗震能力很差,因此一般的机械硬盘电如果是在运动中或者震动中使用,很容易损坏硬盘。
而机械硬盘采用芯片存储方案,内部无磁头,不怕碰撞、冲击、振动,具备超强的抗震能力,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7、工作温度范围更大
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摄氏度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摄氏度,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
❺ 简述下硬盘的工作原理
硬盘分为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两者,各类型原理如下:
1、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由磁盘、马达和磁头等机械部件组成,当机械硬盘需要读取数据时,磁头需要移动到相应的位置,读取磁盘上的数据,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称之为寻道时间和潜伏周期。
2、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的内部构造包括PCB板、主控制器芯片和闪存芯片。其中最基本的单位就是闪存芯片,这是一种非易失性内存芯片,通过充电、放电的方式写入和擦除数据。
(5)硬盘有机物扩展阅读:
由于HDD在运行时需要转动,所以抗震能力和性能比较弱,而且待机转动时功耗也更高一些(停转除外),读写时会有明显“吱”的声响;由于SSD没有机械结构转动,所以抗震能力很强,性能也更好,同时功耗也低很多,工作时没有声音。
另外容量方面,2.5英寸HDD的容量可以做到最高4TB,主流为1TB和2TB,而SSD即使迎来QLC,目前主流容量还集中在256GB和512GB。SSD是完全可以做大容量的,但由于价格问题,中等容量SSD更容易被接受。
❻ 硬盘的结构及组成
文件系统结构,理解文件系统,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硬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