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查询数据放入了redis中缓存,怎么查看缓存的数据
普通分页
一般分页做缓存都是直接查找出来,按页放到缓存里,但是这种缓存方式有很多缺点。
如缓存不能及时更新,一旦数据有变化,所有的之前的分页缓存都失效了。
比如像微博这样的场景,微博下面现在有一个顶次数的排序。这个用传统的分页方式很难应对。
一种思路
最近想到了另一种思路。
数据以ID为key缓存到Redis里;
把数据ID和排序打分存到Redis的skip list,即zset里;
当查找数据时,先从Redis里的skip list取出对应的分页数据,得到ID列表。
用multi get从redis上一次性把ID列表里的所有数据都取出来。如果有缺少某些ID的数据,再从数据库里查找,再一块返回给用户,并把查出来的数据按ID缓存到Redis里。
在最后一步,可以有一些小技巧:
比如在缺少一些ID数据的情况下,先直接返回给用户,然后前端再用ajax请求缺少的ID的数据,再动态刷新。
⑵ redis缓存中的数据怎么更新
伪代码如下,思路也清晰。
读写部分
if(redis){
读取redis数据
}else{
数据库读取,存redis+设置超时时间
}
更新部分
if(数据库update){
更新redis+设置超时时间
}
⑶ 如何用Redis缓存改善数据库查询性能
因为Redis具有在数据存储中快速读写数据的能力,所以它比关系型数据库更具有性能优势。但是,关键值数据存储是简单的;它们没有一个类似于
sql的查询语言或者结构化的数据模型。相反,它们有一个把键值作为与数值相关的标识符来使用的简单字典或哈希模式。管理员使用这些键来进行数值的存储和
检索。
键值存储是简单快速的,它可用于实现丰富数据模型和关系型数据库查询功能的良好匹配。但是,有时候还是使用键值与关系型数据库的组合为好。此外,还有很多商业支持的键值数据库,包括Redis、Riak和Areospike等。
为了运行一个优化热门查询性能的Redis缓存,首先应确定你希望缓存的查询结果。其中,应重点关注最常用的和最耗时的查询,然后确定应缓冲查询中的数据。为简便起见,缓存查询返回的所有列值。
为键值定义一个命名约定;可以使用行主键和列名的组合来构造密钥。例如,其主键ID为 198278的 产品描述可以‘198278:descry’的键值进行存储。确保你的命名规则是简单和规则驱动的,以便于使用最少的代码来实现键的程序化创建。
接下来,确定是运行Redis缓存作为自助管理服务还是运行亚马逊的ElastiCache。运行用户自己的Redis实例将赋予管理人员对缓存的完全控制权。而这一控制权意味着灵活性,例如当有超出容量的情况出现时,管理人员有使用现有保留实例的权力。
此外,当用户想要把应用程序从一家云计算供应商迁移至另一家时,他们会发现完整的管理控制权限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用户选择运行一个自助管理的Redis实例,可下载服务器。Redis的客户端支持30种以上编程语言——从Java和Python到Prolog和Smalltalk。
已经使用AWS环境的企业可能会想要使用ElastiCache。除了诸如托管打补丁这样的优点之外,亚马逊ElastiCache支持一系列高速
缓存优化的节点类型,具体包括从中型到2X的m3节点、从大型到8X的r3节点以及从微型到中型的t2节点。ElastiCache还支持一些上一代的节
点类型,例如选择m1、m2、t1和c1节点。
ElastiCache还支持多个可用区。如果有一个节点发生故障,一个读操作复制节点将取代故障节点。任何需要确保应用程序运行的DNS变更都是
自动完成的,同时会创建一个新的读操作副本。ElastiCache允许基于单位时间使用率的按需定价模式,以及一年期或三年期预付费的节点使用条款。完
整定价清单可以在这里找到。
如果使用Redis缓存和亚马逊ElastiCache,那么就可以从AWS管理控制台启动一个集群。除了设置Redis服务外,还需要修改应用程
序代码以便于能够使用缓存。一个常用的模式就是,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有一个键值,如果没有就执行一个SQL查询以检索数据,然后将其存储在缓存中。当缓冲
存满时,可以配置Redis删除旧数据,这样就不需要用户使用专门的代码来处理缓存存满的情况了。
⑷ redis怎么实现数据库的缓存
大致为两种措施:
一、脚本同步:
1、自己写脚本将数据库数据写入到redis/memcached。
2、这就涉及到实时数据变更的问题(mysql row binlog的实时分析),binlog增量订阅Alibaba 的canal ,以及缓存层数据 丢失/失效 后的数据同步恢复问题。
二、业务层实现:
1、先读取nosql缓存层,没有数据再读取mysql层,并写入数据到nosql。
2、nosql层做好多节点分布式(一致性hash),以及节点失效后替代方案(多层hash寻找相邻替代节点),和数据震荡恢复了。
⑸ 如何使用redis缓存加索引处理数据库百万级并发
1.总的老说,优化方案中只有两种,一种是给查询的字段加组合索引。另一种是给在用户和数据库中增加缓存
2.添加索引方案:面对1~2千的并发是没有压力的,在往上则限制的瓶颈就是数据库最大连接数了,在上面中我用show global status like 'Max_used_connections’查看数据库可以知道数据库最大响应连接数是5700多,超过这个数tomcat直接报错连接被拒绝或者连接已经失效
3.缓存方案:在上面的测试可以知道,要是我们事先把数据库的千万条数据同步到redis缓存中,瓶颈就是我们的设备硬件性能了,假如我们的主机有几百个核心CPU,就算是千万级的并发下也可以完全无压力,带个用户很好的。
4.索引+缓存方案:缓存事先没有要查询的数据,在一万的并发下测试数据库毫无压力,程序先通过查缓存再查数据库大大减轻了数据库的压力,即使缓存不命中在一万的并发下也能正常访问,在10万并发下数据库依然没压力,但是redis服务器设置最大连接数300去处理10万的线程,4核CPU处理不过来,很多redis连接不了。我用show global status like 'Max_used_connections'查看数据库发现最大响应连接数是388,这么低所以数据库是不会挂掉的。雷达下载更专业。
5.使用场景:a.几百或者2000以下并发直接加上组合索引就可以了。b.不想加索引又高并发的情况下可以先事先把数据放到缓存中,硬件设备支持下可解决百万级并发。c.加索引且缓存事先没有数据,在硬件设备支持下可解决百万级并发问题。d.不加索引且缓存事先没有数据,不可取,要80多秒才能得到结果,用户体验极差。
6.原理:其实使用了redis的话为什么数据库不会崩溃是因为redis最大连接数为300,这样数据库最大同时连接数也是300多,所以不会挂掉,至于redis为什么设置为300是因为设置的太高就会报错(连接被拒绝)或者等待超时(就算设置等待超时的时间很长也会报这个错)。
⑹ 查看redis缓存某个key里面有多少数据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类型)。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
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
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⑺ redis缓存原理
redis缓存原理是sql语句时key值,查询结果resultSet是value,当同一个查询语句访问时(select * from t_proct),只要曾经查询过,调用缓存直接返回resultSet,节省了数据库读取磁盘数据的时间。
redis的存储分为内存存储、磁盘存储和log文件三部分,配置文件中有三个参数对其进行配置。
save seconds updates,save配置,指出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这个可以多个条件配合,比如默认配置文件中的设置,就设置了三个条件。
appendonly yes/no ,appendonly配置,指出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的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
(7)redis缓存最新50条数据扩展阅读
redis的出现,很大程度补偿了memcached这类key/value存储的不足,在部 分场合可以对关系数据库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它提供了Java,C/C++,C#,PHP,JavaScript,Perl,Object-C,Python,Ruby,Erlang等客户端,使用很方便。
Redis支持主从同步。数据可以从主服务器向任意数量的从服务器上同步,从服务器可以是关联其他从服务器的主服务器。这使得Redis可执行单层树复制。
存盘可以有意无意的对数据进行写操作。由于完全实现了发布/订阅机制,使得从数据库在任何地方同步树时,可订阅一个频道并接收主服务器完整的消息发布记录。同步对读取操作的可扩展性和数据冗余很有帮助。
redis的官网地址,redis.io。(域名后缀io属于国家域名,是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y,即英属印度洋领地)
⑻ redis怎么缓存sql数据
利用redis做缓存服务器来缓解数据库查询压力是非常有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用户第一次点击页面的时候查询数据库, 然后将查询结果缓存在redis服务器中,缓存时间随你的数据改变时间而定,这样可大大降低数据库压力;下面是具体函数方法;
public function getSqlVal(){
//获取参数列表,这个参数随你需求而定,一般可能需要传入dbname,查询方式如fetchAll,查询语句等
$argv = func_get_args();
//假设这里现在只传入dbName和sql语句
$dbName = $argv[0];
$sql = $argv[1];
//现在把这个参数列表转成md5之后作为存redis的key值
$md5SqlKey = MD5(serialize($argv));
//下面通过一个redis函数来进行存取数据
$res = getRedisData($md5SqlKey);
//如果取到数据,说明已经缓存在redis服务器中, 直接取数据就好, 如果没有数据, 则再去数据库查询数据,再讲查询的数据存在redis服务器中
if(!empty($res)) {
return $res;
}
//后面是查询数据库操作,查询结果返回在$res中
getRedisData($md5SqlKey,$res); //讲返回结果存在redis中
return $res;
}
public function getSqlVal(){
//获取参数列表,这个参数随你需求而定,一般可能需要传入dbname,查询方式如fetchAll,查询语句等
$argv = func_get_args();
//假设这里现在只传入dbName和sql语句
$dbName = $argv[0];
$sql = $argv[1];
//现在把这个参数列表转成md5之后作为存redis的key值
$md5SqlKey = MD5(serialize($argv));
//下面通过一个redis函数来进行存取数据
$res = getRedisData($md5SqlKey);
//如果取到数据,说明已经缓存在redis服务器中, 直接取数据就好, 如果没有数据, 则再去数据库查询数据,再讲查询的数据存在redis服务器中
if(!empty($res)) {
return $res;
}
//后面是查询数据库操作,查询结果返回在$res中
getRedisData($md5SqlKey,$res); //讲返回结果存在redis中
return $res;
}
⑼ 用redis 做为数据缓存,怎么能把redis中的数据定时更新到mysql中
这是个有坑的方法,一般流量不大的情况可以用,比如,后台系统。但是前端用户流量大的场景下,一旦热数据缓存命中率发生问题,瞬间转移到数据库的请求会把系统搞死的。所以,不应该采用这种策略。
⑽ redis做缓存,怎么更新里面的数据
伪代码如下,思路也清晰。读写部分if(redis){读取redis数据}else{数据库读取,存redis+设置超时时间}更新部分if(数据库update){更新redis+设置超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