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PU的二级缓存和频率谁更重要
CPU的二级缓存市存放CPU工作时要用到的数据,一般时最先用到的放到一级缓存里,排队的数据放到二级缓存里,一级和二级缓存传输数据用通道传递,优点直接、快。当二级缓存不够用时就会机器就会出现延迟、慢和卡等现象。
频率是在规定时间里能处理数据的多少,频率越高就越快。
总之,二级缓存和频率就像汽车
一样,二级缓存就是油箱里的油,而频率就是排量,也就是说如果排量很大而没有了油也是徒劳的。
所以:对于游戏而言主频1.8GHz
二级缓存是2MB的更好,一位游戏需要很多的数据交换大缓存可以放更多的数据,这样能达到性能平衡。反之,日常办公用主频是2.3GHz的,二级缓存是1MB的,数据量小但是速度更快。
以上是个人见解,希望对你要帮助
2. 主频和二级缓存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以为认为CPU的主频指的是CPU运行的速度,实际上这个认识是很片面的。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而且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CPU缓存(Cache Memory)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由此可见,在CPU中加入缓存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整个内存储器(缓存+内存)就变成了既有缓存的高速度,又有内存的大容量的存储系统了。缓存对CPU的性能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CPU的数据交换顺序和CPU与缓存间的带宽引起的。
最早先的CPU缓存是个整体的,而且容量很低,英特尔公司从Pentium时代开始把缓存进行了分类。当时集成在CPU内核中的缓存已不足以满足CPU的需求,而制造工艺上的限制又不能大幅度提高缓存的容量。因此出现了集成在与CPU同一块电路板上或主板上的缓存,此时就把 CPU内核集成的缓存称为一级缓存,而外部的称为二级缓存。一级缓存中还分数据缓存(Data Cache,D-Cache)和指令缓存(Instruction Cache,I-Cache)。二者分别用来存放数据和执行这些数据的指令,而且两者可以同时被CPU访问,减少了争用Cache所造成的冲突,提高了处理器效能。英特尔公司在推出Pentium 4处理器时,用新增的一种一级追踪缓存替代指令缓存,容量为12KμOps,表示能存储12K条微指令。
随着CPU制造工艺的发展,二级缓存也能轻易的集成在CPU内核中,容量也在逐年提升。现在再用集成在CPU内部与否来定义一、二级缓存,已不确切。而且随着二级缓存被集成入CPU内核中,以往二级缓存与CPU大差距分频的情况也被改变,此时其以相同于主频的速度工作,可以为CPU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
二级缓存是CPU性能表现的关键之一,在CPU核心不变化的情况下,增加二级缓存容量能使性能大幅度提高。而同一核心的CPU高低端之分往往也是在二级缓存上有差异,由此可见二级缓存对于CPU的重要性。
CPU在缓存中找到有用的数据被称为命中,当缓存中没有CPU所需的数据时(这时称为未命中),CPU才访问内存。从理论上讲,在一颗拥有二级缓存的CPU中,读取一级缓存的命中率为80%。也就是说CPU一级缓存中找到的有用数据占数据总量的80%,剩下的20%从二级缓存中读取。由于不能准确预测将要执行的数据,读取二级缓存的命中率也在80%左右(从二级缓存读到有用的数据占总数据的16%)。那么还有的数据就不得不从内存调用,但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小的比例了。目前的较高端的CPU中,还会带有三级缓存,它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在拥有三级缓存的CPU中,只有约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这进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为了保证CPU访问时有较高的命中率,缓存中的内容应该按一定的算法替换。一种较常用的算法是“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算法),它是将最近一段时间内最少被访问过的行淘汰出局。因此需要为每行设置一个计数器,LRU算法是把命中行的计数器清零,其他各行计数器加1。当需要替换时淘汰行计数器计数值最大的数据行出局。这是一种高效、科学的算法,其计数器清零过程可以把一些频繁调用后再不需要的数据淘汰出缓存,提高缓存的利用率。
CPU产品中,一级缓存的容量基本在4KB到64KB之间,二级缓存的容量则分为128KB、256KB、512KB、1MB、2MB等。一级缓存容量各产品之间相差不大,而二级缓存容量则是提高CPU性能的关键。二级缓存容量的提升是由CPU制造工艺所决定的,容量增大必然导致CPU内部晶体管数的增加,要在有限的CPU面积上集成更大的缓存,对制造工艺的要求也就越高
简单点说,电脑读取数据的时候先在CPU一级缓存里面寻找,找不到再到二级缓存中找,最后才到内存中寻找
因为它们的速度关系是 ——
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内存
而制造价格也是 ——
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内存
3. cpu主频高二级缓存小和主频低二级缓存高哪种优势
主频低的二级缓存相对不会高!因为主频低说明核心不达标,所以锁低主频,不达标的核心只能给他不达标的缓存!
4. CPU的主频是什么意思主频的单位又是什么二级缓存是什么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以为认为CPU的主频指的是CPU运行的速度,实际上这个认识是很片面的。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而且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CPU缓存(Cache Memory)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由此可见,在CPU中加入缓存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整个内存储器(缓存+内存)就变成了既有缓存的高速度,又有内存的大容量的存储系统了。缓存对CPU的性能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CPU的数据交换顺序和CPU与缓存间的带宽引起的。
缓存的工作原理是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缓存中查找,如果找到就立即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如果没有找到,就用相对慢的速度从内存中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缓存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不必再调用内存。
正是这样的读取机制使CPU读取缓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数CPU可达90%左右),也就是说CPU下一次要读取的数据90%都在缓存中,只有大约10%需要从内存读取。这大大节省了CPU直接读取内存的时间,也使CPU读取数据时基本无需等待。总的来说,CPU读取数据的顺序是先缓存后内存。
最早先的CPU缓存是个整体的,而且容量很低,英特尔公司从Pentium时代开始把缓存进行了分类。当时集成在CPU内核中的缓存已不足以满足CPU的需求,而制造工艺上的限制又不能大幅度提高缓存的容量。因此出现了集成在与CPU同一块电路板上或主板上的缓存,此时就把 CPU内核集成的缓存称为一级缓存,而外部的称为二级缓存。一级缓存中还分数据缓存(Data Cache,D-Cache)和指令缓存(Instruction Cache,I-Cache)。二者分别用来存放数据和执行这些数据的指令,而且两者可以同时被CPU访问,减少了争用Cache所造成的冲突,提高了处理器效能。英特尔公司在推出Pentium 4处理器时,用新增的一种一级追踪缓存替代指令缓存,容量为12KμOps,表示能存储12K条微指令。
随着CPU制造工艺的发展,二级缓存也能轻易的集成在CPU内核中,容量也在逐年提升。现在再用集成在CPU内部与否来定义一、二级缓存,已不确切。而且随着二级缓存被集成入CPU内核中,以往二级缓存与CPU大差距分频的情况也被改变,此时其以相同于主频的速度工作,可以为CPU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
二级缓存是CPU性能表现的关键之一,在CPU核心不变化的情况下,增加二级缓存容量能使性能大幅度提高。而同一核心的CPU高低端之分往往也是在二级缓存上有差异,由此可见二级缓存对于CPU的重要性。
CPU在缓存中找到有用的数据被称为命中,当缓存中没有CPU所需的数据时(这时称为未命中),CPU才访问内存。从理论上讲,在一颗拥有二级缓存的CPU中,读取一级缓存的命中率为80%。也就是说CPU一级缓存中找到的有用数据占数据总量的80%,剩下的20%从二级缓存中读取。由于不能准确预测将要执行的数据,读取二级缓存的命中率也在80%左右(从二级缓存读到有用的数据占总数据的16%)。那么还有的数据就不得不从内存调用,但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小的比例了。目前的较高端的CPU中,还会带有三级缓存,它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在拥有三级缓存的CPU中,只有约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这进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为了保证CPU访问时有较高的命中率,缓存中的内容应该按一定的算法替换。一种较常用的算法是“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算法),它是将最近一段时间内最少被访问过的行淘汰出局。因此需要为每行设置一个计数器,LRU算法是把命中行的计数器清零,其他各行计数器加1。当需要替换时淘汰行计数器计数值最大的数据行出局。这是一种高效、科学的算法,其计数器清零过程可以把一些频繁调用后再不需要的数据淘汰出缓存,提高缓存的利用率。
CPU产品中,一级缓存的容量基本在4KB到64KB之间,二级缓存的容量则分为128KB、256KB、512KB、1MB、2MB等。一级缓存容量各产品之间相差不大,而二级缓存容量则是提高CPU性能的关键。二级缓存容量的提升是由CPU制造工艺所决定的,容量增大必然导致CPU内部晶体管数的增加,要在有限的CPU面积上集成更大的缓存,对制造工艺的要求也就越高
简单点说,电脑读取数据的时候先在CPU一级缓存里面寻找,找不到再到二级缓存中找,最后才到内存中寻找
因为它们的速度关系是
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内存
而制造价格也是
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内存
5. 什么是电脑的主频和二级缓存
主频是CPU运算速度快慢的重要指标,所以主频越高,CPU处理数据当然就更快,但主频高到一定程度影响电脑的快慢就不那么明显,需要相应其他的硬件跟上,比如内存加大,毕竟电脑是很多硬件协同工作的机器!再说主频高了,发热量也高,影响散热!二级缓存就是高速动态内存,可以将CPU常用的数据存进来,需要用的时候直接读取他,这样比去取普通静态内存(就通常我们所说的内存)数据来的快一些!二级缓存的出现,使电脑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6. 主频和二级缓存各有什么作用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你不是要买CPU吗?人家所说的AMD2500
、P42.8=奔腾系列4主频是2800的、C4
2.8D什么的,那个后面带的数字就是主频,也就是他的运行速度,前面的字母是表示它的牌子,牌子后面的字母就是他的型号,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计算和处理,数值越大它也就计算的越快,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运行速度越快。
但是计算整体的运算速度不仅仅只依靠CPU的速度,它还依靠显卡显存,内存,内存频率、硬盘转速,硬盘缓存,CPU缓存、主板通道等等的限制,如果你其他的硬件不行的话,你上多高的CPU那速度也是它本身的50%左右,甚至不到50%。因为你其他的硬件速度跟不上的话,那就要占用你CPU的一切功能,那CPU肯定受不了,就会降低运算速度并且寿命也短。
二级缓存就是一级缓存的缓冲器:一级缓存制造成本很高因此它的容量有限,二级缓存的作用就是存储那些CPU处理时需要用到、一级缓存又无法存储的数据。同样道理,三级缓存和内存可以看作是二级缓存的缓冲器,它们的容量递增,但单位制造成本却递减。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二级缓存、三级缓存还是内存都不能存储处理器操作的原始指令,这些指令只能存储在CPU的一级指令缓存中,而余下的二级缓存、三级缓存和内存仅用于存储CPU所需数据。
7. 主频和二级缓存哪个对cpu性能影响大些
评论cpu要综合考虑,你给的两个因素,不足以评论一块cpu的好坏!一般有主频,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
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外频,前端总线(FSB)频率,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L3
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CPU扩展指令集。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制造工艺、指令集。核心。等
8. CPU的主频,二级缓存,三级缓存究竟对笔记本的运行速度有何影响
i5-480M是双核四线程处理器,可以简单理解为双核虚拟四核,性能比后两者有所提高。(I5-470UM也是同样,这两款性能均比I3-380有较大提升)
主频是指处理器内核工作的运行频率,越高的主频性能越好,但相应发热量、能耗也更高。
缓存是个临时文件交换区,就像把工具和材料搬上工作台一样,这样会比用时现去仓库取更方便(来自度娘),理论上讲也是越大越好,而三级缓存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进一步提高了CPU的运行效率。
您所说的三款处理器性能最好的是I5-480M,后两者为低能耗版本,类似于以前的CORE
2
U系列,续航能力较好,但因为主频较低,所以性能比之I5-480M有较大差距。
9. CPU的二级缓存和主频哪个对CPU影响大
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不同应用对缓存和主频的要求不一样的. 而且不同CPU的架构对二者的依赖性也不同.
比如毒龙处理器,只有64k的二级缓存.但是其性能确是十分强大的. 而 P4 3.0G 2M二级缓存. 和 AMD 的 3000+(实际2.0G) 1M 缓存 比起来, 两者性能差不多....
打个比方,你只是压缩文件. 赛扬4 2.4Ghz 处理器虽然只有 128K二级缓存. 但是要比 P41.6 快,虽然 P4 1.6 有 512K二级缓存. 但是频率相差了 800Mhz . 而且对于压缩文件,二级缓存起的作用不算特别大.
所以你硬要比较两者两个哪个对CPU影响大,那么可以把主频看得更重要. 因为主频高才是王道嘛... 而且主频可以通过超频来超高... 二级缓存却只能是固定的....
你要是把 赛扬4 2.0Ghz 超到 5G hz ,那还不比 P4 2.0 来得更快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