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映泰缓存的作用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映泰缓存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2-06-19 02:13:49

Ⅰ CPU缓存有几种,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两种
L1一级缓存
L2二级缓存

Intel缓存的左右跟AMD有区别

INTEL的 L1 是数据代码指令追存缓存
AMD L1是实数据读写缓存

Intel
L1的概念是 I L1里存着 数据在L2里的地址
L1 不存实际数据 所以大家看到 Intel CPU的 L1 都比较小

AMD
L1 里存着实际数据 当L1 满了时 再存L2
所以大家看到AMD CPU 的L1比较的大 一般为128K

因为L1比L2的延迟小速度快 所以在缓存上 AMD CPU 比 Intel CPU的效率更高

而说起L2 的大小
INTEL CPU 超大L2 其实在一般使用中并没起到什么作用 反而成了来浪费消费者钱的用途。

Ⅱ 缓存起什么作用的

CPU进行处理的数据信息多是从内存中调取的,但CPU的运算速度要比内存快得多,为此在此传输过程中放置一存储器,存储CPU经常使用的数据和指令。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可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一级缓存
即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中,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由于缓存指令和数据与CPU同频工作,L1级高速缓存缓存的容量越大,存储信息越多,可减少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次数,提高CPU的运算效率。但因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有限的CPU芯片面积上,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二级缓存
即L2 Cache。由于L1级高速缓存容量的限制,为了再次提高CPU的运算速度,在CPU外部放置一高速存储器,即二级缓存。工作主频比较灵活,可与CPU同频,也可不同。CPU在读取数据时,先在L1中寻找,再从L2寻找,然后是内存,在后是外存储器。所以L2对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Ⅲ 电脑缓存是什么以及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CPU缓存(Cache Memory)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由此可见,在CPU中加入缓存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整个内存储器(缓存+内存)就变成了既有缓存的高速度,又有内存的大容量的存储系统了。缓存对CPU的性能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CPU的数据交换顺序和CPU与缓存间的带宽引起的。

缓存是为了解决CPU速度和内存速度的速度差异问题。内存中被CPU访问最频繁的数据和指令被复制入CPU中的缓存,这样CPU就可以不经常到象“蜗牛”一样慢的内存中去取数据了,CPU只要到缓存中去取就行了,而缓存的速度要比内存快很多。

Ⅳ 缓存的作用!

作用是存放临时数据,和内存类似,不过速度更快,价格昂贵.
不只cpu很多处理器都有缓存.显卡,和好的声卡都有

太多了不说了,也没用,总之就是缓存越大,速度越快越好!

Ⅳ 缓存文件夹的作用是什么

电脑缓存文件夹的作用和处理
无论你使用的是哪一种浏览器,其中的磁盘缓存将直接决定你浏览器的工作效率,尽管缓存是一种改善浏览器性能极为有效的一种手段,但使用不当也许会影响你工作。
1.浏览器磁盘缓存的工作原理
当设置一定量的磁盘缓存后,浏览器上网工作时会把从网上读出的网页、图像以及其它数据存放在磁盘缓存之中,并建立相应的文档索引。在浏览器以后的工作中,将首先检查磁盘缓冲区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数据,如果有,则直接从本地磁盘上读出,不再从网上下载,所节省的时间是显而易见的。
2.浏览器确实需要一定量的缓存
从上面的原理可以看出,磁盘缓存的存在是相当必要的,并且需要一定的容量。
如果缓存容量设置的太小,所能存放的数据量小,大部分数据需要重复下载,并且系统自动频繁清除缓存中的数据,会使浏览速度明显下降。
3.磁盘缓存不可设置太大
浏览器的缓存作用虽大,但切记不可设置太大,当你的磁盘缓存中存放的数据量过于庞大时,浏览器每打开一个网页前将搜索冗长的文档,会使你的硬盘频繁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将长于从网上下载数据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磁盘缓存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4.缓存多少为好
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没有固定的标准,要视硬盘、机器的速度来灵活调整。当你无法找到设置缓存长度的依据时,使用浏览器的缺省参数即可。如果硬盘的容量可观,可适当加大一些,如果机器的速度太慢,可适当减小一些。因为主频低的机器查找硬盘文档需要的时间更长,具体可通过观察浏览器和硬盘工作的状态而定;
5.缓存可能导致浏览器故障
磁盘缓存有时确实可以导致浏览器故障,最为典型的现象有两种。一种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有时打开一个网页时硬盘不停的工作,需要很长的时间才有反应。这是因为缓存太长以及缓存中数据太多造成的。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浏览器干脆不工作,无法打开任何网页。这是因为缓存中的数据文档混乱或者已经破坏造成的。解决上述故障的办法是减小缓存尺寸或者清理缓存中的数据。
6.缓存在哪里
每种浏览器都把一个特殊的文件夹作为缓存使用,在系统的缺省状态下,IE(包括3.0和4.0等版本)的磁盘缓存在 “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Files”文件夹中.
7.清除缓存的方法
IE浏览器和网景的高版本浏览器均带有自动清除磁盘缓存功能,比如在IE4.0中通过菜单“查看”---“internet选项”-“常规”打开设置页面,按上“internet临时文件”栏中的“删除文件”按钮即可;在NETSCAPE通信4.03版本中通过菜单“编辑”---“首选项”打开设置窗口,选择“高级”中的“缓存”窗口,按下“清磁盘缓存”按钮即可;对于低版本的不具备自动删除功能的浏览器,可直接删除缓存文件夹中的内容,同样上述的任何浏览器也可采取这种方法清除缓存,并且极为彻底。
8.使用缓存后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使用缓存后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网页不能自动更新,虽然缓存的工作方式理论上可自动检测网页是否更新,但实际使用中往往每次都是读出的旧网页内容,这样网上内容发生变化时你也不会了解。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必须随时按下浏览器的“重读”或“Reload”按钮;也可在浏览器中进行相应设置,IE在缓存设置页面中都具有检查新网页设置项,一般为三种选择“每页时检查”、“每次启动时检查”及“从不检查”,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9.更改缓存位置
高版本的浏览器缓存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选择任一个文件夹作为缓存,这一点非常有用,比如在C盘空间紧张时把缓存移到其它分区,还有为了方便可把缓存放到一个易操作的地方比如桌面上。IE的修改方法如下:
先在适当地方建立一个文件夹,之后通过“查看”---“internet选项”-“常规”打开设置页面,按下“internet临时文件”中的“高级”按钮,再按下“移动文件夹”并指定你新建的目录即可;在NETSCAPE导航器中通过菜单“编辑”---“首选项”打开设置窗口,选择“高级”中的“缓存” 窗口,按下“选择文件夹”
按钮即可。
10.设置缓存大小
IE6.0设置缓存方法如下: 打开“查看”菜单中的“Internet选项”,按下“internet临时文件”栏中的“设置”按钮,通过移动滑动杆即可改变缓存的大小;

Ⅵ 映泰S150用的慧荣SMI 2258有什么好处吗为啥一直强调用这款主控呢

说那么些废话一句话,2258带缓存 带缓存 带缓存 这个很重要

Ⅶ 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缓存的作用:

1、预读取

当硬盘受到CPU指令控制开始读取数据时,硬盘上的控制芯片会控制磁头把正在读取的簇的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读到缓存中(由于硬盘上数据存储时是比较连续的,所以读取命中率较高),当需要读取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的时候。

硬盘则不需要再次读取数据,直接把缓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就可以了,由于缓存的速率远远高于磁头读写的速率,所以能够达到明显改善性能的目的。

2、写入

当硬盘接到写入数据的指令之后,并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而是先暂时存储在缓存里,然后发送一个“数据已写入”的信号给系统,这时系统就会认为数据已经写入,并继续执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盘则在空闲(不进行读取或写入的时候)时再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盘片上。

3、临时存储

有时候,某些数据是会经常需要访问的,像硬盘内部的缓存(暂存器的一种)会将读取比较频繁的一些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再次读取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直接传输。

(7)映泰缓存的作用扩展阅读:

缓存分类:

1、静态缓存:是在新内容发布的同时就立刻生成相应内容的静态页面,比如:2003年3月22日,管理员通过后台内容管理界面录入一篇文章后,并同步更新相关索引页上的链接。

2、动态缓存:是在新内容发布以后,并不预先生成相应的静态页面,直到对相应内容发出请求时,如果前台缓存服务器找不到相应缓存,就向后台内容管理服务器发出请求,后台系统会生成相应内容的静态页面,用户第一次访问页面时可能会慢一点,但是以后就是直接访问缓存了。

Ⅷ 缓存的主要意义

缓存工作的原则,就是“引用的局部性”,这可以分为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空间局部性是指CPU在某一时刻需要某个数据,那么很可能下一步就需要其附近的数据;时间局部性是指当某个数据被访问过一次之后,过不了多久时间就会被再一次访问。对于应用程序而言,不管是指令流还是数据流都会出现引用的局部性现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播放DVD影片的时候,DVD数据由一系列字节组成,这个时候CPU会依次从头处理到尾地调用DVD数据,如果CPU这次读取DVD数据为1分30秒,那么下次读取的时候就会从1分31秒开始,因此这种情况下有序排列的数据都是依次被读入CPU进行处理。从数据上来看,对于Word一类的应用程序通常都有着较好的空间局部性。用户在使用中不会一次打开7、8个文档,不会在其中某一个文档中打上几个词就换另一个。大多数用户都是打开一两个文档,然后就是长时间对它们进行处理而不会做其他事情。这样在内存中的数据都会集中在一个区域中,也就可以被CPU集中处理。
从程序代码上来考虑,设计者通常也会尽量避免出现程序的跳跃和分支,让CPU可以不中断地处理大块连续数据。游戏、模拟和多媒体处理程序通常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以小段代码连续处理大块数据。不过在办公运用程序中,情况就不一样了。改动字体,改变格式,保存文档,都需要程序代码不同部分起作用,而用到的指令通常都不会在一个连续的区域中。于是CPU就不得不在内存中不断跳来跳去寻找需要的代码。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办公程序而言,需要较大的缓存来读入大多数经常使用的代码,把它们放在一个连续的区域中。如果缓存不够,就需要缓存中的数据,而如果缓存足够大的话,所有的代码都可以放入,也就可以获得最高的效率。同理,高端的数据应用以及游戏应用则需要更高容量的缓存。

Ⅸ 缓存的功能作用

硬盘的缓存主要起三种作用: 有时候,某些数据是会经常需要访问的,像硬盘内部的缓存(暂存器的一种)会将读取比较频繁的一些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再次读取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直接传输。缓存就像是一台计算机的内存一样,在硬盘读写数据时,负责数据的存储、寄放等功能。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数据读写的时间以提高硬盘的使用效率。同时利用缓存还可以让硬盘减少频繁的读写,让硬盘更加安静,更加省电。更大的硬盘缓存,你将读取游戏时更快,拷贝文件时候更快,在系统启动中更为领先。
缓存容量的大小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各不相同,早期的硬盘缓存基本都很小,只有几百KB,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16MB和32MB缓存是现今主流硬盘所采用,而在服务器或特殊应用领域中还有缓存容量更大的产品,甚至达到了64MB、128MB等。大容量的缓存虽然可以在硬盘进行读写工作状态下,让更多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以提高硬盘的访问速率,但并不意味着缓存越大就越出众。缓存的应用存在一个算法的问题,即便缓存容量很大,而没有一个高效率的算法,那将导致应用中缓存数据的命中率偏低,无法有效发挥出大容量缓存的优势。算法是和缓存容量相辅相成,大容量的缓存需要更为有效率的算法,否则性能会大大折扣,从技术角度上说,高容量缓存的算法是直接影响到硬盘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更大容量缓存是未来硬盘发展的必然趋势。

Ⅹ 处理器中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缓存(Cache)大小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结构与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简单地讲,缓存就是用来存储一些常用或即将用到的数据或指令,当需要这些数据或指令的时候直接从缓存中读取,这样比到内存甚至硬盘中读取要快得多,能够大幅度提升CPU的处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