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何谓“CMOS硬盘类型”
CMOS(,本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可由主板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CMOSRAM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有数据保存功能,而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
在计算机领域,CMOS常指保存计算机基本启动信息(如日期、时间、启动设置等)的芯片。有时人们会把CMOS和BIOS混称,其实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是用来保存BIOS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可由主板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CMOSRAM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有数据保存功能。而对BI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BIOS设置程序一般都被厂商整合在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特定的按键就可进入BIOS设置程序,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BIOS设置有时也被叫做CMOS设置。
早期的CMOS是一块单独的芯片MC146818A(DIP封装),共有64个字节存放系统信息。386以后的微机一般将MC146818A芯片集成到其它的IC芯片中(如82C206,PQFP封装),586以后主板上更是将CMOS与系统实时时钟和后备电池集成到一块叫做DALLDADS1287的芯片中。随着微机的发展、可设置参数的增多,现在的CMOSRAM一般都有128字节及至256字节的容量。为保持兼容性,各BIOS厂商都将自己的BIOS中关于CMOSRAM的前64字节内容的设置统一与MC146818A的CMOSRAM格式一致,而在扩展出来的部分加入自己的特殊设置,所以不同厂家的BIOS芯片一般不能互换,即使是能互换的,互换后也要对CMOS信息重新设置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CMOS(本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主要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操作人员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RAM芯片由系统通过一块后备电池供电,因此无论是在关机状态中,还是遇到系统掉电情况,CMOS信息都不会丢失。
由于CMOSRAM芯片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具有保存数据的功能,所以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早期的CMOS设置程序驻留在软盘上的(如IBM的PC/AT机型),使用很不方便。现在多数厂家将CMOS设置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按下某个特定键就可进入CMOS设置程序而非常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这种CMOS设置又通常被叫做BIOS设置。
可读写芯片
CMOS是主板上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于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和用户设定的某些参数。CMOSRAM由主板上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和更新可通过开机时特定的按键实现(一般是Del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可对CMOS进行设置。一般CMOS设置习惯上也被叫做BIOS设置。
CMOS的设置内容
大致都包含如下可设置的内容:
1.StandardCMOSSetup:标准参数设置,包括日期,时间和软、硬盘参数等。
2.BIOSFeaturesSetup:设置一些系统选项。
3.ChipsetFeaturesSetup:主板芯片参数设置。
4.PowerManagementSetup:电源管理设置。
5.PnP/PCIConfigurationSetup:即插即用及PCI插件参数设置。
6.IntegratedPeripherals:整合外设的设置。
7.其他:硬盘自动检测,系统口令,加载缺省设置,退出等
微电子学中的CMOS概念:
CMOS,全称,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采用CMOS技术可以将成对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集成在一块硅片上。该技术通常用于生产RAM和交换应用系统,在计算机领域里通常指保存计算机基本启动信息(如日期、时间、启动设置等)的RAM芯片。
CMOS由PMOS管和NMOS管共同构成,它的特点是低功耗。由于CMOS中一对MOS组成的门电路在瞬间要么PMOS导通、要么NMOS导通、要么都截至,比线性的三极管(BJT)效率要高得多,因此功耗很低。
在今日,CMOS制造工艺也被应用于制作数码影像器材的感光元件,尤其是片幅规格较大的单反数码相机。虽然在用途上与过去CMOS电路主要作为固件或计算工具的用途非常不同,但基本上它仍然是采取CMOS的工艺,只是将纯粹逻辑运算的功能转变成接收外界光线后转化为电能,再透过芯片上的数码—类比转换器(ADC)将获得的影像讯号转变为数码讯号输出。
相对于其他逻辑系列,CMOS逻辑电路具有一下优点:
1、允许的电源电压范围宽,方便电源电路的设计
2、逻辑摆幅大,使电路抗干扰能力强
3、静态功耗低
4、隔离栅结构使CMOS期间的输入电阻极大,从而使CMOS期间驱动同类逻辑门的能力比其他系列强得多
❷ cmos如何设置
开机 按住del键进入bios
AWARD BIOS设置和基本选项
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
用来设定日期、时间、软硬盘规格、工作类型以及显示器类型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用来设定BIOS的特殊功能例如病毒警告、开机磁盘优先程序等等
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组特性设定)
用来设定CPU工作相关参数
POWER MANAGEMENT SETUP(省电功能设定)
用来设定CPU、硬盘、显示器等等设备的省电功能
PNP/PCI CONFIGURATION(即插即用设备与PCI组态设定)
用来设置ISA以及其它即插即用设备的中断以及其它差数
LOAD BIOS DEFAULTS(载入BIOS预设值)
此选项用来载入BIOS初始设置值
LOAD OPRIMUM SETTINGS(载入主板BIOS出厂设置)
这是BIOS的最基本设置,用来确定故障范围
INTEGRATED PERIPHERALS(内建整合设备周边设定)
主板整合设备设定
SUPERVISOR PASSWORD(管理者密码)
计算机管理员设置进入BIOS修改设置密码
USER PASSWORD(用户密码)
设置开机密码
IDE HDD AUTO DETECTION(自动检测IDE硬盘类型)
用来自动检测硬盘容量、类型
SAVE&EXIT SETUP(储存并退出设置)
保存已经更改的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
EXIT WITHOUT SAVE(沿用原有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
不保存已经修改的设置,并退出设置
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
标准CMOS设定中包括了DATE和TIME设定,您可以在这里设定自己计算机上的时间和日期。
下面是硬盘情况设置,列表中存在PRIMARY MASTER 第一组IDE主设备;PRIMARY SLAVE 第一组IDE从设备;SECONDARY MASTER 第二组IDE主设备;SECONDARY SLAVE 第二组IDE从设备。这里的IDE设备包括了IDE硬盘和IDE光驱,第一、第二组设备是指主板上的第一、第二根IDE数据线,一般来说靠近芯片的是第一组IDE设备,而主设备、从设备是指在一条IDE数据线上接的两个设备,大家知道每根数据线上可以接两个不同的设备,主、从设备可以通过硬盘或者光驱的后部跳线来调整。
后面是IDE设备的类型和硬件参数,TYPE用来说明硬盘设备的类型,我们可以选择AUTO、USER、NONE的工作模式,AUTO是由系统自己检测硬盘类型,在系统中存储了1-45类硬盘参数,在使用该设置值时不必再设置其它参数;如果我们使用的硬盘是预定义以外的,那么就应该设置硬盘类型为USER,然后输入硬盘的实际参数(这些参数一般在硬盘的表面标签上);如果没有安装IDE设备,我们可以选择NONE参数,这样可以加快系统的启动速度,在一些特殊操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来屏蔽系统对某些硬盘的自动检查。
SIZE 表示硬盘的容量;CYLS 硬盘的柱面数;HEAD硬盘的磁头数;PRECOMP写预补偿值;LANDZ着陆区,即磁头起停扇区。最后的MODE是硬件的工作模式,我们可以选择的工作模式有:NORMAL普通模式、LBA逻辑块地址模式、LARGE大硬盘模式、AUTO自动选择模式。NORMAL模式是原有的IDE方式,在此方式下访问硬盘BIOS和IDE控制器对参数部作任何转换,支持的最大容量为528MB。LBA模式所管理的最大硬盘容量为8.4GB,LARGE模式支持的最大容量为1GB。AUTO模式是由系统自动选择硬盘的工作模式。
其它部分是DRIVE A和DRIVE B软驱设置,如果没有B驱动器,那么就NONE驱动器B设置。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我们的软驱类型,当然了绝大部分情况中我们不必修改这个设置。
VIDEO 设置是用来设置显示器工作模式的,也就是EGA/VGA工作模式。
HALT ON 这是错误停止设定,ALL ERRORS 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时将停机;NO ERRORS:当BIOS检测到任何非严重错误时,系统都不停机;ALL BUT KEYBOARD:除了键盘以外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ALL BUT DISKETTE:除了磁盘驱动器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ALL BUT DISK/KEY:除了磁盘驱动器和键盘外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这里是用来设置系统自检遇到错误的停机模式,如果发生以上错误,那么系统将会停止启动,并给出错误提示。
还有系统内存的参数:BASE MEMORY:基本内存;extended 扩展内存;other 其它内存;total MEMORY 全部内存。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ENABLED是开启,DISABLED是禁用,使用PAGE UP和PAGE DOWN可以在这两者之间切换。
CPU INTERNAL CORE SPEED:CPU 当前的运行速度;
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
CPU INTERNAL CACHE/EXTERNAL CACHE(CPU内、外快速存取);
CPU L2 GACHE ECC CHECKING (CPU L2‘第二级缓存’快速存取记忆体错误检查修正);
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快速开机自我检测)此选项可以调整某些计算机自检时检测内存容量三次的自检步骤;
CPU UPDATE DATA(CPU更新资料功能);
BOOT FROM LAN FIRST(网络开机功能)此选项可以远程唤醒计算机。
BOOT SEQUENCE(开机优先顺序)这是我们常常调整的功能,通常我们使用的顺序是:A、C、SCSI,CDROM,如果您需要从光盘启动,那么可以调整为ONLY CDROM ,正常运行最好调整由C盘启动.
BIOS FALSH PROTECTION(BIOS写入保护);
PROCESSOR SERIAL NUMBER(系统自动检测奔腾3处理器);
SWAP FLOPPY DRIVE(交换软驱盘符);
VGA BOOT FROM(开机显示选择);
BOOT UP FLOPPY SEEK(开机时是否自动检测软驱);
BOOT UP NUMLOCK STATUS(开机时小键盘区情况设定);
TYPEMATIC RATE SETTING(键盘重复速率设定);
TYPEMATIC RATE(CHARS/SEC,字节/秒);
TYPEMATIC DELAY(设定首次延迟时间)
SECURITY OPTION(检测密码方式)如设定为SETUP,则每次打开机器时屏幕均会提示输入口令(普通用户口令或超级用户口令,普通用户无权修改BIOS设置),不知道口令则无法使用机器;如设定为SYSTEM则只有在用户想进入BIOS设置时才提示用户输入超级用户口令。
Memory Parity Check:如果机器上配置的内存条不带奇偶校验功能,则该项一定要设为Disable,目前除了服务器外大部分微机(包括品牌机)的内存均不带奇偶校验.
PCI/VGA PALETTE SNOOP(颜色校正);
ASSIGN IRQ FOR VGA(分配IRQ给VGA)IRQ即系统中断地址。
OS SELECT FOR DRAM>64MB(设定OS2使用内存容量)如果正在使用OS/2系统并且系统内存大于64MB,则该项应为Enable,否则高于64MB的内存无法使用,一般情况下为Disable.;
HDD S.M.A.R.T. capability(硬盘自我检测)此选项可以用来自动检测硬盘的工作性能,如果硬盘即将损坏,那么硬盘自我检测程序会发出警报。
REPORT NO FDD FOR WIN95(分配IRQ6给FDD)FDD就是软驱。
VIDEO BIOS SHADOW(使用VGA BIOS SHADOW)用来提升系统显示速度,一般都选择开启。C8000-CBFFFF Shadow:该块区域主要来映射扩展卡(网卡,解压卡等)上的ROM内容,将其放在主机RAM中运行,以提高速度。
(注:网上找的,其实不用看那么多,看多了反而糊涂,只要知道基本的那点就行了)
❸ 进CMOS如何设置硬盘启动
一台电脑有多个可启动设备,需要在bios里调整启动顺序,切换不同的设备启动。
不同的bios,界面不一样。但使用的英文差不多,下面讲解一下步骤。不同的bios也大同小异。
1、开机进bios设置,可以看到boot device Priority,这个就是硬盘和其它设备的启动顺序的选择。
4、设置完毕,就可以启动了。
❹ 怎么在CMOS里改硬盘模式
不同的BIOS有不同的菜单,可以参考一下。
现在新的笔记本都是用SATA接口硬盘,但硬盘传输方式有两种设置:
一种是SATA模式(AHCI、增强模式);另一种是IDE(ATA、兼容模式)。
开机进入bios,config,Serial ATA 设置成 compatibility(兼容模式)
或者进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 设置界面;按方向键,选择Onchip IDE Device ,按回车,进入Onchip IDE Divice设置界面;按方向键,选择SATA -Mode ,按回车,选择 IDE
安装好操作系统后,再安装SATA驱动,再次重启,进入BIOS,把SATA Mode 设置为AHCI 模式。
网络经验:《安装操作系统:[22]硬盘模式》http://jingyan..com/article/5552ef473b6cf3518ffbc9d5.html
❺ 在cmos 中怎么将硬盘模式改为兼容模式拜托各位大神
BIOS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中, IDE Primary condary Master/Slave PIO 设定都为 Auto 模式, IDE Primary condary Master/Slave UDMA 设定都为 Auto 模式
❻ 电脑CMOS硬盘选择兼容模式 SATA硬盘打开时以IDE模式还是SATA模式打开啊
打开兼容模式就是硬盘默认工作在IDE模式,有的主板Legacy
IDE是IDE模式,Native
IDE是SATA模式,不同的bios叫法不一样
❼ BIOS模式下的硬盘模式更改在哪里
一、普通CMOS设置硬盘模式
1、按Delete或F2或F1进入BIOS,按↓选择Integrated Peripherals(集成外设)并回车;请参考下图进行操作:
❽ 怎么在COMS里把硬盘模式要设成IDE模式呢
进BIOS就是进CMOS,BIOS只是CMOS的一个人机对话接口界面,如果是台式机的话,在开机过程中按DELETE键就可以进去了,如果是品牌机,可以按F2之类的,不同的品牌机进BIOS按F几有时候不一样,现在常见的bios中SATA选项有AHCI/IDE两个选项,你如果装xp的话,要选择IDE模式,要不然装到一半,主机就会蓝屏,xp是不兼容AHCI模式的,装win7的话最好选AHCI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硬盘读写性能的发挥。
❾ 宏基笔记本电脑CMOS设置中如何把硬盘格式改变
开机或重启不停按“F2”键进入BIOS,然后选择“Advanced”,再选择“IDE
Configuration”,
最后选择“Onchip
SATA
Type”,选择想要更改的硬盘模式,按F10保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