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固态硬盘普通硬盘寿命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固态硬盘普通硬盘寿命

发布时间: 2022-06-10 22:10:19

⑴ 关于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问题

SSD固态硬盘相比传统HDD机械硬盘的优点是性能强、体积小、无噪音。固态硬盘在原理构造上基本上和我们应用普通机械硬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模拟扇区、模拟磁道等。

在固态硬盘内部,最核心的部分就算控制器了,是整个固态硬盘的核心,里面包括很多构架,比如读写算法、接口定义等。主要影响寿命的就是读写次数,在固态硬盘的算法定义中,修改一次才算一次真正读写。

以上内容意思解释:

固态硬盘内部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34nm的闪存芯片寿命约是5000次P/E,而25nm的寿命约是3000次P/E。随着SSD固件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写入量。

一个具体的例子,一款120G的固态硬盘,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普通用户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写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那么一年就有180次P/E。

SSD闪存类型中,SLI最为高端,P/E寿命大概为5000次;MLC是目前主流,性能、寿命适中,P/E寿命大概为3000次;而TLC则相对最便宜,理论上性能和寿命最差,P/E寿命大概为1000次以上。1000个P/E估算一下有好几年的理论寿命。

⑵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哪个寿命更长

单就寿命而言,机械硬盘的使用寿命要远高于固态硬盘,且从安全性和可靠性角度来讲,机械硬盘也远优于固态硬盘。至于原因,要从他们的内部结构开始讲起。

机械硬盘

顾名思义,机械硬盘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又大有方”的存储设备,它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盘片主要承担存储数据的作用。而工作原理也很简单,磁头沿盘片的半径运动,通过定位盘片的指定位置进行数据的读写。

优点

在业界,对于机械硬盘一直有着这样的评价:可用十年。什么概念呢?可能你的电脑已经换了三茬以上,那块机械硬盘还可以作为存储工具。这主要是因为,机械硬盘内部为机械结构,其使用寿命不受限于数据的吞吐量,只要内部结构没有受到损坏,便能够无限次数的使用下去。

汇总来看,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可以说在存储领域各有千秋,如果单就使用寿命而言,机械硬盘更适合作为存储数据的工具使用,据说曾经有研究发现,很久很久以前(超过十年,具体时间忘记了)的机械硬盘,现在通电够依旧可以正常使用。当然,如果你在纠结如何选择,不妨试试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的组合方式?固态做系统+软件,机械存储日常数据。

⑶ 刚买的新笔记本,里面是1t的固态硬盘,请问寿命大概能用多少年

1、ssd寿命公式:实际容量*擦写次数/每天写入次数*365。

⑷ 固态硬盘有寿命吗

有寿命,实际寿命主要看写入量,和通电时间,一般情况下,闪存颗粒不容易坏,先坏的都是主控或者其他元件,长时间通电和频繁大量写入都会严重影响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正常家用的话用个十年八年的都不会坏。

⑸ 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可以到多长时间

固态硬盘寿命一般是10-20年左右。固态硬盘闪存具有擦写次数限制的问题,这也是许多人诟病其寿命短的所在。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34nm的闪存芯片寿命约是5000次P/E,而25nm的寿命约是3000次P/E。随着SSD固件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写入量。一款120G的固态硬盘,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普通用户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写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3000个P/E能用20年(在实际使用中,用户更多的操作是随机写,而不是连续写,所以在使用寿命内,出现坏道的机率会更高)。另外,虽然固态硬盘的每个扇区可以重复擦写100000次(SLC),但某些应用,如操作系统的LOG记录等,可能会对某一扇区进行多次反复读写,而这种情况下,固态硬盘的实际寿命还未经考验。不过通过均衡算法对存储单元的管理,其预期寿命会延长。SLC有10万次的写入寿命,成本较低的MLC,写入寿命仅有1万次,而廉价的TLC闪存则更是只有可怜的500-1000次。(5)固态硬盘普通硬盘寿命扩展阅读TLC颗粒的固态硬盘,它的擦写次数大约为1000 P/E,如果我们每天给影驰ONE 120G SSD写入10GB的数据,那么SSD的寿命=120GB*1000/10/365=33年通常来说,在固态硬盘彻底坏掉之前,依然有机会进入到保护模式,以写保护的状态保全存储在盘内的数据完整,从而让用户有机会进行最后的备份。下图所示为东芝TR200的SMART信息,ID 167为SSD Protect Mode,正常原始值为零,可以读取和写入,当闪存寿命临近耗尽时数值变为1,只允许读取禁止写入。参考资料:网络 固态硬盘

⑹ 固态硬盘 机械硬盘 寿命

固态硬盘的寿命就是读写的次数,在固态硬盘的算法定义中,修改一次才算是真正的读写,比如120G的固态硬盘,需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能算读写一次。普通用户即使每天都要写入50G的文件,理论上也需要十几年才能到达它的寿命极限。
机械硬盘由于内部有盘片,磁头等运动部件,所以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不能承受振动。如果在理想的使用环境中,机械硬盘的理论寿命也可以达到十年以上。
但是大多数机械硬盘不能在理想环境中使用,在三到五年后就可能出现坏道。

⑺ 机械硬盘寿命长还是固态硬盘寿命长

大部分情况下,固态硬盘寿命长。
很多人认为机械硬盘比固态硬盘寿命长,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举个例子,120G的固态硬盘,需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能算读写一次,这只是针对新款的固态硬盘,普通用户即使每天都要写入50G的文件,也需要十几年才能到达它的寿命极限,所以说,你先把固态硬盘用到十年在考虑它的寿命问题吧。
再来看看机械硬盘,按照道理来说机械盘的寿命要比固态盘用的时间长,因为固态盘是做高速读取使用的,即便是固态盘达到了数据读写的次数上限,机械盘也依然可以工作,不过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在实际的使用中,机械硬盘其实更容易坏。机械硬盘的最怕的就是在工作的途中遭受震动,或者在使用的时候移动电脑,这些都会导致机械硬盘瞬间报废,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虽然现在的硬盘质量有所提升,但这种事情也不是不会发生。

⑻ 固态硬盘寿命多长时间

固态硬盘一般擦写次数普遍为3000次左右,按照使用情况,一般可以使用20年以上的时间。

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SSD一般的寿命是擦写3000次,以120G内存的硬盘为例,需要储存120G的内存,才算一次P/E,如果每两天完成一次PE,也需要3000*2/365=16.44年,但是一般每天的写入量到不了50G,因此使用时间还要更长。

基本结构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是固态硬盘的主要类别,其内部构造十分简单,固态硬盘内主体其实就是一块PCB板,而这块PCB板上最基本的配件就是控制芯片,缓存芯片(部分低端硬盘无缓存芯片)和用于存储数据的闪存芯片。

⑼ 固态硬盘一般寿命多长

固态硬盘寿命一般是10-20年左右。

固态硬盘闪存具有擦写次数限制的问题,这也是许多人诟病其寿命短的所在。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34nm的闪存芯片寿命约是5000次P/E,而25nm的寿命约是3000次P/E。

随着SSD固件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写入量。一款120G的固态硬盘,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普通用户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写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3000个P/E能用20年(在实际使用中,用户更多的操作是随机写,而不是连续写,所以在使用寿命内,出现坏道的机率会更高)。

另外,虽然固态硬盘的每个扇区可以重复擦写100000次(SLC),但某些应用,如操作系统的LOG记录等,可能会对某一扇区进行多次反复读写,而这种情况下,固态硬盘的实际寿命还未经考验。不过通过均衡算法对存储单元的管理,其预期寿命会延长。

SLC有10万次的写入寿命,成本较低的MLC,写入寿命仅有1万次,而廉价的TLC闪存则更是只有可怜的500-1000次。

(9)固态硬盘普通硬盘寿命扩展阅读

TLC颗粒的固态硬盘,它的擦写次数大约为1000 P/E,如果我们每天给影驰ONE 120G SSD写入10GB的数据,那么SSD的寿命=120GB*1000/10/365=33年

通常来说,在固态硬盘彻底坏掉之前,依然有机会进入到保护模式,以写保护的状态保全存储在盘内的数据完整,从而让用户有机会进行最后的备份。下图所示为东芝TR200的SMART信息,ID 167为SSD Protect Mode,正常原始值为零,可以读取和写入,当闪存寿命临近耗尽时数值变为1,只允许读取禁止写入。

⑽ 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寿命对比

机械硬盘一般寿命长些
固态硬盘主要是写入次数过多,就很快到使用年限了,MLC颗粒的寿命长一些,价格贵一些
所以固态硬盘最好不要作为下载盘,没事也别老往里面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