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蒋经国离世,宋美龄知道后沉默许久,一句话令人心疼不已,这是怎么回事
与完美妈妈的形象相反,自古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将继母的形象描绘成可怕的,甚至孩子们听时也不会哭泣,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从纯身份的角度来看,继母实际上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身份 ,如果她仅判断此人是否具有身份可信赖,那么对于担任这一职务的妇女无疑是不公平的,我们今天谈论的是这样一个母子:宋美龄和姜景国,众所周知,宋美龄虽然一生富裕,但一生没有孩子,但蒋介石却不是那样,他实际上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姜敬国,另一个叫姜卫国。
这句话也使人感到苦恼,收起帷幕,敬拜母亲的河梁,看起来悲伤和眼泪干燥,即使孩子离开,也可以使母亲的眼泪变得模糊,更何况这种生与死的分离! 只要关系足够深,为什么不怕孩子是他自己的呢? 继母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是一个坏人,所以当这种角色出现在我们周围时,我们的第一个反应不应是拒绝,而是要看到它是谁,然后继续思考与他相处的方法,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② 蒋经国当年在上海展开的“打虎”行动为什么会铩羽而归
1948年夏秋之际,为控制通货膨胀,推行金圆券改革,蒋经国在上海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虎”运动,发出“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豪言壮语,然而最终却铩羽而归。1948年的夏天,南京国民政府刚从国民大会的喧嚣中平静下来,但蒋介石高兴不起来。一方面,共产党的军队步步紧逼,另一方面,政府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军费连年增长,物资严重匮乏。图为1948年,百姓在排队等待分配粮食。上海这座摩登之都,虽然在一月份经历了“舞女风潮案”,数千名舞女走上街头对抗政府的“禁舞令”,最后政府让步,十里洋场舞厅里依然喧嚣热闹。图为上海街头的人们,他们身后的广告牌告诉你这里的生活仿佛一切如常。而实际上,从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上海的物价共上涨3728倍,每年平均上涨14倍。到1948年夏天,上海的经济形势已经严峻到一触即崩的境地。图为上海市民排队领美国援助的粮食。为挽救经济危机,1948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发行金圆券,规定各地物价必须冻结在8月19日的水准上,不得提高,即“819防线”。金圆券改革方案主要由财政部长王云五提出。左图为行政院院长翁文灏,中图为王云五,右图为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蒋经国被派往上海稳定物价、主持改革,他时年三十八岁。他在上海出演的这一场风风火火的大戏――史称“上海打虎”。只不过,电闪雷鸣中华丽登台的这位主角,转眼间,身上便满是秋风落叶。图为手持《币制改革》的蒋经国。蒋经国的办公室设在九江路中央银行大楼三层。在每星期二和星期四的下午,他的办公室向民众开放。走进他办公室的人,有商人、妇女、劳工等等。图为蒋经国在办公室倾听小商贩的投诉。赴任之前,蒋经国曾对蒋介石说:“上海金融投机机关无不与党政军要人有密切关系,且作后盾,故将来阻力必大,非有破除情面,快刀斩乱麻之精神贯彻到底不可也。”到上海后,蒋经国又挑选一万多名青年,组成大上海青年服务队。在动员会上,蒋经国鼓动队员们,对付那些抵制币制改革的巨商、富户、官僚,要拿出武松打虎的勇气,所以金圆券改革又称“打老虎”。图为蒋经国在大上海青年服务队成立大会上讲话。蒋经国还表示:“本人此次执行政府法令,决心不折不扣,决不以私人关系而有所动摇变更。投机家不打倒,冒险家不赶走,暴发户不消灭,上海人民是永远不得安宁的。凡为资本家辩护的,就是资本家的走狗。”蒋经国组织了反对通货膨胀游行,借此来增加民众对他的行动的支持。画面上,一位装扮的奸商,正站在棺材上发表演说。棺材前张挂着一张大幅宣传画,画两旁的口号为:“谁危害金圆信用,咱们就砍他的头。”为方便市民投诉,上海各处设立了意见箱。许多便衣警察奉命在大街小巷各商店调查违反价格者和囤积者。图为上海市经济警察根据举报进入商家,检查是否有非法囤积的情形。蒋经国本人还时常微服出巡,发现贪赃受贿的官员即严惩不贷,将一批批违法商人游街示众。8月23日和27日,蒋经国两次指挥上海的军警,到全市库存房、水陆交通场所搜查。蒋经国专门设立了一个特别刑事法庭,专门惩处触犯其收兑、限价政策的“大老虎”。米商万墨林、纸商詹沛霖、申新纱厂老板荣鸿元等人,都曾因违反币制改革的规定被捕入狱。图为上海着名商人、百万富翁、林王公司总经理王春哲,因套购黄金外汇、参与黑市投机而被捕。蒋经国信奉这一座右铭:“我宁愿看到一个家庭痛哭,而不愿意看到满街的人痛哭。”1948年9月24日,王春哲在上海被警察处决。在王的豪宅里,全家嚎啕大哭。图为王春哲被行刑现场。在蒋经国的铁腕之下,上海各阶层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成金圆券。有人敷衍或藏匿就严惩。迫于威严,市民大多“主动”排队将手中的黄金、美钞换成金圆券。人们半个世纪的积蓄,就这么在一夜之间消失。蒋经国还抓了另一个上海滩的头面人物,这个人的被抓跟他的打虎失败有直接关系,他就是上海滩大佬杜月笙的三儿子、中汇银行经理杜维屏。他被捕的罪名是“囤货炒股”,在交易所外抛售永安纱厂股票2800股,被判8个月徒刑。图为站在法院公审台前的杜维屏和另外三位从犯。这惹恼了杜月笙。尽管他表面上说“币制改革,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为心所企求,经国先生执法如绳,不枉不纵,深致敬佩,何致以事涉私情,有所非议。”但事实上,杜月笙无法咽下这口气。他将了蒋经国一军,希望蒋一视同仁,去查扬子公司。扬子公司是什么来头?原来它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是蒋经国的表弟、宋美龄的外甥、孔祥熙的大儿子孔令侃。蒋经国查封了表弟的公司,孔令侃向宋美龄哭诉。宋美龄专程到沪,把两人约到孔宅面谈,蒋经国不从,表兄弟大吵一场,不欢而散。宋美龄转而求助蒋介石。蒋当时正在北平前线主持军事会议,被夫人紧急电召,连夜飞往上海处理家事。最后,孔令侃离开上海,转赴纽约,交给政府600万美元。扬子公司案成为蒋经国打虎的一大败笔。到1948年10月6日,上海共收兑黄金114万两、美钞3452万元、港币1100万元、银子96万两,合计价值2亿美元,占全国兑换总数的64%。豪门大户上交金银外汇者是少数,蒋最终拿到手的金银,基本上来自上海普通民众。图为金圆券贬值,人们拿麻袋领工资。
③ 问个问题噻,为什么蒋经国一张照片是纳粹军装
抗战开始前,中德关系很好,国民政府和德国官方经常来往,德国并没有侵略中国的想法,相距也太远,蒋经国羡慕德国经济、军事发展的成就,偶尔模仿一下也是有可能的。
④ 蒋经国一生之中到底有几个妻子
蒋经国一生之中只有1个妻子,即蒋方良。蒋方良出生于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Екатеринбург),自幼双亲亡故,并由姐姐安娜抚养长大。
由于她的父母是前沙俄贵族,因此被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关入劳改营。16岁时她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认识了被怀疑是美国间谍而被拘留的尼古拉·伊利札洛夫(即蒋经国),并在两年后的1935年3月15日结婚。
1935年12月他们的儿子蒋孝文出生。1938年又添了女儿蒋孝章。1945年,蒋方良生下次子蒋孝武。1948年,三子蒋孝勇诞生。
(4)蒋经国访问美国的照片扩展阅读:
1978年蒋经国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蒋方良从当年的副厂长夫人,成为台湾的“第一夫人”。但是在生活上,蒋方良一直保持着低调,她鲜少在媒体露面,台湾百姓对她极为陌生。
她与一位平凡无怨的主妇毫无不同,当丈夫经常加班或出差时,她只管把家庭照料好,虽有佣人,却常亲自动手洗窗帘。蒋方良和蒋经国一样,生活上不改当年在乌拉山区的简朴习惯。1988年蒋经国逝去之后,打击接踵而至,三个儿子的相继过世。
1989年,因糖尿病长年卧病在床的长子孝文,患咽喉癌过世。1991年,患有慢性胰腺炎的次子孝武突然暴毙。1996年在12月的酷寒中,蒋孝勇在病房与母亲永别。2000年,与蒋方良亲如姊妹的佣人“阿宝姐”,在服侍蒋方良五十多年后,回到大陆定居,蒋方良为此情绪低落。
她的女儿蒋孝章则长年定居美国。众所同情的,蒋方良是一位痀偻孤寂的孀妇,似乎只有在1992年当她接见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正、副市长,才是她神情最开心的一天。
网络-蒋经国
⑤ 蒋经国不让他的后代从政
是的,1985年12月15日蒋经国向“国民大会”发表讲话时,他更是明白地针对在他身后是否有蒋家人出现主政的问题,回答说:“既不能,也不会。”
1978年3月,年近古稀的蒋经国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成功地“子承父业”。而他培养接班人的计划,已早早开始。蒋经国有3个儿子,长子蒋孝文,次子蒋孝武,三子蒋孝勇。蒋孝文从小被娇生惯养,是出名的纨绔子弟、不良少年。
在蒋家三公子中,蒋孝武是最被看好的。他生性沉稳,年少时很少惹是生非,因此深得蒋介石父子的欢心。当年,蒋介石满怀希望这个孙子能够进入军界,掌握军权,所以给他取名孝武。为了让他接受正规的军事化教育,蒋介石还把他送到德国,后来因为蒋孝武对军事不感兴趣,又转学政治。
蒋经国对蒋孝武的培养路数,一开始就基本是对蒋介石培养他路数的复制。蒋经国从1976年起便让蒋孝武进入情报部门,之后使其担任多个部门要职,涉足了党务、军特、宣传等重要系统。并且,为了不使兄弟争权,蒋经国没让三子蒋孝勇涉足政界,而是安排他进入商界。
在接班的问题上,蒋孝武也曾踌躇满志,甚至在形象设计上也很费心思。蒋孝武遗传了母亲蒋方良的黄发蓝眼,但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具备“炎黄子孙”的血统,他把头发染成了黑色,同时,他还让专家特地设计了一种隐形眼镜,只要戴上它,眼睛就变成了黑色。这样,在接“中国人”的班时,就不会显得不伦不类。
当然,蒋孝武也不是没有“缺点”。蒋孝武的私生活比较放纵,绯闻很多。1968年8月,正在德国留学的蒋孝武与年仅17岁的瑞士籍华裔姑娘汪长诗邂逅相遇,半年后两人即在美国结婚,并生下一儿友松、一女友兰。但很快,汪长诗察觉丈夫身边时有女影星出没。于是,争吵随之蜂起。
在汪长诗离家出走以后,蒋家所有人都极力挽回汪长诗。而结婚7年的蒋孝武与汪长诗,最终选择了离异。此事曾使得蒋孝武在蒋经国心目中的地位跌落谷底。在蒋经国的想法里,一个连家里都摆不平的孩子,有什么资格谈接班?
为使蒋三世接班,蒋经国开始重用既无个人班底又对蒋家绝对忠诚的第三代人物,如陈履安、宋楚瑜、连战等人,目的就是让他们逐步抓到实权,以便为蒋孝武接班护航保驾。然而,“江南命案”的发生直接导致蒋经国传子部署失控。
江南(原名刘宜良)曾是《台湾日报》记者,后以《台湾日报》特派员身份来到美国,并加入美籍。在美国期间,江南开始撰写《蒋经国传》并在洛杉矶《论坛报》上连载,书中透露了蒋家的不少“秘辛”,令蒋经国恼羞成怒。
1984年10月15日,江南在旧金山遭枪杀。美国警方迅速破案,查明刺客是“竹联帮”帮主陈启礼等3人,他们是按照台湾当局“特工”部门的指示行事。当时,陈启礼留给“白狼”张安乐一卷保命录音带。张安乐携带录音带,在洛杉矶公示:“江南案”幕后另有指使者。
多年后,张安乐透露,当时要救兄弟,也要顾全大局,就把矛头对准了蒋孝武,让他替父受过。顿时,蒋经国和台湾当局在国际上名声扫地,美国人的态度也对蒋经国造成了强大压力。
蒋经国只好将蒋孝武“流放”到新加坡任“商务代表”,请好友李光耀代为看管。蒋孝武从此淡出政坛,蒋经国的接班人计划也就彻底破产了。
“江南命案”的发生,使蒋经国认识到,弄不好他会被后世戴上一顶“独裁暴君”的帽子。同时,对维系蒋氏独裁统治极为不利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台湾经济、文化的高度外向性。在一个小而准开放的社会,独裁统治面临巨大的国际道德非议。
为了挽救蒋家政权可能大权旁落的危局,宋美龄在“江南命案”发生后不久从美国飞回台湾,企图对重病缠身的蒋经国正在台湾实施的“返宪改革”游说国民党元老派人物,力求对蒋经国提供帮助,并为蒋氏政权将要结束前夕可能发生的交班障碍就近指点运筹。
但是,宋美龄纵有良苦用心,蒋经国却无意采纳。“江南事件”后的台湾政局早已不允许蒋经国再做“传子”之梦。
1985年8月16日,蒋经国在接受美国《时代》杂志专访时,特别声明:“台湾领袖将依法选举产生,从未考虑由蒋家人士继任。”从此,蒋家王朝的“世袭”制幻灭,民主宪政之门已经打开,台湾开始走上民主之路。
(5)蒋经国访问美国的照片扩展阅读
人物生平
蒋经国是蒋介石之子,又名建丰,俄语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1920年,蒋经国就学于上海有名的万竹小学。当时,蒋介石正追随孙中山在粤工作,就委托在上海经商的陈果夫对蒋经国予以照料。
1925年10月,蒋经国赴苏联留学,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不久加入苏联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公开反共反苏,使十七岁的蒋经国被贬到西伯利亚当列兵。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蒋经国发表声明,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1928年秋天,他又回到莫斯科,在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校学习。1935年,蒋经国在苏联与矿场女工芬娜结合,芬娜后来改名叫蒋方良。
1936年1月,蒋经国在苏联《真理报》发表谴责蒋介石的公开信。第二年,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被获准回国。从1925年10月留学,到1937年回国,蒋经国在苏联一共生活了12个年头。
回国以后,他的父亲蒋介石先安排他在奉化溪口故乡,读《孟子》、《曾文正公(曾国藩)家书》这类的古书,叫他“补课”和“洗脑筋”,还叫他阅读《总理全集》和《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这类的书。
上海沦陷以后,蒋经国先在南昌做些一般的工作,1938年,被任命为赣县县长。1939年以后,他曾经历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区保安司令、防空司令、防护团长、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部主任、江西省政府委员等职,但一直未取得什么成绩。
1944年1月,蒋经国担任了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并在这年10月参与了其父蒋介石发起的10万青年从军运动,任青年军总政治部主任。
1945年春天,蒋经国跟随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宋子文赴苏联谈判,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经国被任命为东北行营外交特派员。此后,他一直控制“三青团”,成为国民党一个派系的首脑,是他父亲的得力助手。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告“下野”以后,蒋经国陪着父亲退居溪口,后来在成都登机飞往台湾。在台湾他曾历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台湾国民党“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职。蒋介石病逝以后,1978年5月20日,蒋经国就任台湾第六任“总统”。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
蒋经国病逝以后,台湾成立了“蒋经国治丧委员会”,1月30日举行了遗体大殓仪式,后将遗体安放于桃园县大溪镇,准备将来运回大陆安葬。
大陆领导人对蒋经国的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并在1月14日发表了谈话,肯定了蒋经国先生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主张国家统一,表示要向历史作出交待,并为两岸关系的缓和作出一定的努力这一系列行动。
中共中央以及有关人士和蒋经国在大陆的亲属都向台北发去了唁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蒋经国
⑥ 1978年美国宣布将与中华民国断交是因为什么呢
1978年美国宣布将与中华民国断交是因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政府决定1979年1月1日起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蒋经国在1978年5月就任“总统”时,已知道美国总统卡特在当天派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与中国外交部长黄华举行建交会谈。蒋经国在接见美国记者访问时,重申台湾从不承认《上海公报》的有效性,“忠告”美国应考虑什么“与台湾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6)蒋经国访问美国的照片扩展阅读:
断交后,蒋经国对外发表声明,谴责“美国背信毁约”。随后,蒋经国召开国民党中常会紧急会议,宣告台美“断交“,并采取如下措施:
(一)军事部门全面戒备以防不测;
(二)“行政院经建会”会同“财政部”、“经济部”、“交通部”,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持经济稳定。
(三)原定于年底举行的“中央”民意代表选举延期举行,即日起停止各种竞选活动。
⑦ 蒋经国的孔雀东南飞计划是怎么回事,这段历史怎么回事
蒋经国的孔雀东南飞计划是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的故事情节,真实历史原型是蒋经国的币制改革计划。
1948年,国民党军事战场节节失败,在经济战线也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势下,蒋经国临危受命,去执行“扑灭奸商污吏,肃清腐恶势力,贯彻新经济政策”的“救国大任”。
可打掉杜月笙儿子之后,杜月笙公开表示,支持蒋经国打老虎,但是有本事就打扬子公司。蒋经国也满口应承。结果,就是扬子公司,直接导致蒋经国打虎失败。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蒋经国的“孔雀东南飞”行动命何其沧与方步亭推行币制改革,目的是从人民手中掠夺黄金白银外汇,蒋经国密令方孟敖执行“孔雀东南飞”行动,负责将掠夺来的黄金白银外汇运往台湾。
中共中央为了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和平解放全中国的更多城市,答应傅作义将军和谈要求,让方孟敖执行新的命令,让方孟敖及其飞行大队运走了国民党在北平金库的黄金白银外汇 。
(7)蒋经国访问美国的照片扩展阅读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告“下野”以后,蒋经国陪着父亲退居溪口,后来在成都登机飞往台湾。
在台湾他曾历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台湾国民党“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职。蒋介石病逝以后,1978年5月20日,蒋经国就任台湾第六任“总统”。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
蒋经国病逝以后,台湾成立了“蒋经国治丧委员会”,1988年1月30日举行了遗体大殓仪式,后将遗体安放于桃园县大溪镇。
⑧ 找一张照片,是张学良,蒋经国还有另外一个人坐在桌子前面的合影
姓名:王新衡 生卒:1908— 描述:亚洲水泥公司董事长 籍贯:浙江省慈溪 (1908--1987) 浙江慈溪人。早年曾被国民党选派至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与蒋经国同学。返国后投身国民党军政界,初在南京创办苏俄评论社,出版《苏俄评论》月刊,嗣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训研究班指导员、处长。 抗战期间任军统香港特别区少将区长、行政院上海市统一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抗战胜利后曾任保密局上海站站长,后任"立法委员"。 1949年去台,曾任国民党南方执行部主任委员。后转入企业界,历任亚洲水泥公司董事长、远东纺织公司常务董事。
⑨ 蒋经国为什么被认为是“对台湾贡献最大的
1960年年代,台湾经济稳定累积成长,在有力的政治与社会条件中,技术官僚得以发挥最大的才干,加上国际资本和技术几次转移,台湾成为有效率的接纳者。到了1960年代末期,赤贫人口大幅降低,许多台湾大学生毕业后就往美国跑,人民的生活已达小康的水平,唱歌,跳舞,打保龄球的娱乐活动如雨后春笋。如果说美国人努力影响蒋经国的看法,他们显然没有白费功夫,蒋经国几次访问美国,眼见美国生产力的强大,印象十分深刻。美国式的管理不是从上而下的教育和指令,而是法治文化中的契约精神,在这种遵守公共约定的自觉中,人人追求创新,力争上游。这种现象对于一向习惯于苏联式思辨的蒋经国而言,确实耳目一新。此外,最具说服力的仍然是发展的 事实本身,在美国受教育的知识菁英开始发挥影响力,他们根据所学结合台湾的情形所制定的发展方案,确实行之有效,使得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社会财富累积迅速。这样的成果使得任何人都不得不重视美式管理背后的思维逻辑,一开始是经济的,接着便是政治的。
⑩ 蒋经国上海打老虎”的经过 民国为什么失败了
1948年5月,国民党崩溃之势已成,前线溃不成军,后方动荡不定,蒋介石却仍然挣扎,派蒋经国为经济督导员,坐镇上海,由宣铁吾配合,希望消灭贪污,稳定物价,安定民心,以利前方。
蒋经国到上海后,在外滩中央银行二楼办公。此时和蒋过从最密的人,除宣铁吾外,还有王新衡。王当时是保密局上海站站长、上海市政府参事。蒋经国到上海后, 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一再宣称,要镇压奸商,抑平物价。宣铁吾为了配合,即在警备司令部成立经济缉查机构,专门缉捕奸商。蒋经国和宣铁吾的行动,对杜月笙无异于当头一棒,因为杜对于金钞外汇黑市、股票涨落和粮价升降等,是一只无形中的巨大黑手。
杜月笙的中汇银行,由儿子杜维屏任经理。杜看到蒋经国、宣铁吾来势凶猛,就计划将港币45万元,私自套汇外流。此事被王新衡知道,就悄悄报告了蒋经国。蒋 大为震怒,立即下令逮捕杜维屏,扣押在市警察局看守所内。王新衡是一位十分圆滑的两面人物,他既和蒋经国莫逆,又不想得罪杜月笙,故在杜维屏既将被扣时,又通风给杜,叫杜注意。这样一来,吓得杜对45万港币一时未敢下手。但事后,杜系的中汇银行和通商银行,还是漏夜赶造帐册,化整为零,零零碎碎地私套到香港,杜维屏被扣,当时务报以通栏标题报道,杜月笙威风扫地,在惊恐中曾一度避往香港。从表面上看,经此一击,金钞黑市的确下降许多。蒋经国觉得初战胜利,十分得意;但渐渐就感到事情棘手,因为“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找不到杜维屏套汇的罪证,就只可“雷声大,雨点斜,最后将杜交保释放了事。
此外,蒋经国和宣铁吾还办了以下这些和杜月笙多少有关的事:
一、严格按金圆券实行限价。蒋经国规定,凡一切商品的零售价格,全部冻结;商店不得转移,不得拒售,必须开门应市。但这确是个非常不彻底的治标办法。奸商囤积居奇,可说无孔不入,光靠军警力量,查不胜查,抄不胜抄,而门市商品则立即被抢购一空。未及一月,全上海开着的几乎全部是空店。资本家、店老板和老百姓都怨声载道,这个限价政策也就只好告终。
二、在扣押杜维屏的同时,蒋经国和宣铁吾也对兴风作浪的证券大楼和金钞黑市实行镇压,其中有名的一件就是逮捕“杨家将”。所谓“杨家将”,是指控制场外股票金钞黑市交易的杨长和、杨长仙和杨长庚三人,他们的绰号叫做“场外亨鼠牌”,意思是一群机警精明的“大亨老鼠”。“杨家将”也是直接或间接受到杜月笙的控制和影响的,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对杜的打击。但不到一月,随着限价政策的失败,蒋经国自认倒霉,就将“杨家将”交保释放。一场大公案,就此不了了之。
三、蒋经国和宣铁吾还曾集中力量,打击过孔氏豪门的“扬子公司”。宣铁吾利用他控制的《大众夜报》,以头版头条新闻,揭露“扬子公司”私套外汇的大案,还刊出了孔令侃的照片。但孔令侃毕竟不是杜维屏,蒋经国只是虚张声势,未敢下手。就在1948年10月初蒋介石到上海时,孔令侃和孔二小姐就亲自向宋美龄哭诉告状。当时蒋介石的心情正十分沮丧,因沈阳刚刚解放,廖耀湘和范汉杰兵团在辽西走廊全军覆灭。国民党已经尽失关外。在东平路官邸,蒋介石大发脾气,命令封闭《大众夜报》(同时封闭的还有吴绍澍的《正言报》),并当面斥责宣铁吾,说宣周围有共产党。其实,在《大众夜报》并无地下党。
蒋经国到底败给了谁?
问题不在于抓了谁,而在于任何人都无法和经济规律抗衡,缺乏物资供应,因为行政命令压制住的物价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金圆券发行仅15天,汉口、重庆和广州的物价就分别上涨了21%、40%和83%,唯独上海因为蒋公子的存在,还能勉强维系。另一方面,南京政府希望美国能提供5亿美元贷款帮助稳定金圆券,就如当初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发行法币那样。但此时杜鲁门政府已经抛弃了蒋介石,根本不可能有金融贷款。
10月8日,蒋介石从北平飞回上海,宋美龄跟他说了什么外人无从得知,但蒋介石和蒋经国谈过后,事情就悄然变化了。第二天,上海警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扬子公司所查封的物资均已向社会局登记”。最后,孔令侃离开上海,转赴纽约,交给政府600万美元,和杜家有关的永安公司以低于成本1/4的价格抛售了一批棉花,杜维屏便回了家。从表面看这些“大老虎”都向蒋经国低头,但物价最终还是狂飙突进,限价令在11月1日轰然倒塌。
经国打虎,以失败告终,但他不是输给老虎,而是败给一只看不见的手。就如《蒋经国传》里说的那样:“由于上海以外地区物价迅速攀升,商人和民众拥入城里,买尽一切商品、物资。虽然当年秋天浙江、江苏省谷物大丰收,上海却严重缺粮。原料也一样缺乏,生产商遂停止生产。”一年之后,1949年11月,坐镇上海的陈云给各地密发12道指令,命令全国的棉花纱布向城市集中,长江中游的集中到汉口,西北地区的集中至西安,华北的纱布集中津京。
接下来是粮食,陈云从11月开始命令东北每天往京津地区运粮食1000万斤,从四川征集4亿斤粮食援助上海,另外向国外增购4亿斤大米。内外夹击之下,以上海为首的投机商没法抵御全国集中的物资,面纱和粮食的价格开始跳水,上海投机商终于被接替南京政府的共产党人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