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访问学者是什么意思
访问学者是指以进修和研究为目标的留学人员,属于公派留学人员中的一种。派遣访问学者是国内高等学校学习和交流先进经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校际间进行前沿学术交流的一种途径。
公派出国进修人员或访问学者,在国外期间不得攻读学位,但如果在规定进修期内已完成出国前确定的进修或研究课题计划,国外的导师和学校愿授予学位则可以接受。
(1)国内访问学者导师职称扩展阅读
国内访问学者通过在国外短期的学习和工作,可以接触和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动态,扩展视野,提高学术水平,为回原单位后发挥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的作用打下基础。国内访问学者在导师指导下,以参加科研为主,协助指导研究生、参加编写教材或其他教学工作,导师全面负责培养工作。期限一般为半年至一年。
‘贰’ 访问学者对应的职称
访问学者对应的职称根据自己的职称填写即可。
国内访问学者对评职称有用。国内访问学者是指中国一般高等学校为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派往某些条件较好的高等院校进修的教师。
一般应为副教授,并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接受单位应由博士生导师或学术造诣较高的教授担任指导教师。
‘叁’ 访学学者的概念是啥
怀 德 访学为您解答,在大家的概念里,访学应该是高校教授这样一群高级知识分子们,远赴海外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对访学的官方注解是:‘旨在促进教育、艺术、商业科学领域内人员的知识和技术交流。参加者包括赴高等教育机构任教或人事研究工作的教授、专门人事研究工作的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
但其实,一份高大上的访学邀请函也许离我们并没那么远。无论是学生(从小学到博士)、教师(从幼儿园到大学)、医生、媒体工作者、政府公务人员或是律师、设计师、工程师、企业工作人员等,只要在某一领域累积了一定学习或工作经历,勇敢去尝试,都可能实现名校访学。
访学半年以上可以获得使馆发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证明’一般一年左右,最长时间不同国家不一样。公派的话国内的职称还保留,现在很多教育单位入职或事业单位晋升都要求有海外经历,访学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肆’ visiting fellow 和visiting scholar 有什么区别吗
visiting fellow :客座研究员
visiting scholar:访问学者
前者一般针对博士后人员或高级职称人员,有一定报酬,并需实质性参与对方的研究工作。
后者分为一般的访问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研究任务(也是也会视导师而定参与课题或担任助教,但不普遍),一般不从导师处得到固定报酬(不排除零时报酬)
‘伍’ 国内访问学者对访问者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访问学者一般是做研究的,首先会对学术水平的提升有帮助;
到处走访学习,增长见闻与阅历;
结交更多相同知识领域内的学术同仁,积累人脉资源;
有走访调研产生的消费,才能佐证科研经费的使用,获得报销。
常听到有的人闭门造车地搞研究,后来又抱怨很难拿到经费,究其原因,是这种“足不出户”的研究,在实用性和社会受益面上很难证明,而且足若不出户,很多资料只能是通过查阅和引用,特别容易造成剽窃嫌疑,如今大多垃圾论文就是这么东拼西凑而来的。读了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只有阅人无数,方能写万卷书。
‘陆’ 访问学者属于什么职称
访问学者属于留学人员职称。
访问学者是指以进修和研究为目标的留学人员,属于公派留学人员中的一种。派遣访问学者是国内高等学校学习和交流先进经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校际间进行前沿学术交流的一种途径。公派出国进修人员或访问学者,在国外期间不得攻读学位,但如果在规定进修期内已完成出国前确定的进修或研究课题计划,国外的导师和学校愿授予学位则可以接受。
‘柒’ 博士后与访问学者有什么区别
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内的科研流动站或企业的科研工作站从事一定时期研究工作的经历,博士后出站时须写出类似博士毕业论文的出站报告。但博士后并不是一种学位而是一种工作经历。
与之相比,访问学者则相对随便一些,高等学校接受国内访问学者是为一般高等学校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重要形式,也是进行校际学术交流的一种途径。
A学校的老师去B学校作访问学者,该老师的能力会得到提升,会学到很多东西,因此,虽然以后可能还在A学校工作,但并不能说作访问学者是没用的,毕竟你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能力。
‘捌’ 申请访问学者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申请访问学者需要满足的条件如下所示: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
2、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具有国外永久居留权。申请时应为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科研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或在校学生,年龄满18周岁。
4、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5、符合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外语条件及留学国家、留学单位的语言要求。
7、须为国内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科研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申请人原则上应主持或参与研究项目、课题,出国研修计划应紧密结合在研项目、课题、所在单位重点工作。
8、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66年1月5日以后出生),本科毕业后应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硕士毕业后应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对博士毕业的申请人无工作年限要求。
(8)国内访问学者导师职称扩展阅读:
访问学者人员要求
高级研究学者
申请时年龄不超过55岁,教学科研人员应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申请人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骨干。
2、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当年确定支持的创新团队中的骨干或“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
3、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④中央国家机关、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级行政管理人员,须具有或相当于副司局级(含副司局级)以上行政职务。
CSC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
申请时年龄不超过50岁。本科毕业后一般应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硕士毕业后一般应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对博士毕业的申请人,没有工作年限的要求。
博士后研究申请人应为国内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具有博士学位、具体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的优秀在职青年教师或科研人员。申请时距其博士毕业时间应在3年以内,年龄不超过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