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海外华侨访问廷安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海外华侨访问廷安

发布时间: 2022-06-01 15:34:19

㈠ 延安精神有哪四个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而得名。

其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哲学问题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着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写的。在这里,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

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精神内涵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

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着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用实事求是来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作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作坚持实事求是。
历史地位
解析

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它在现时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廉政建设效应

其一,延安精神的廉政建设效应。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魂,它所形成的一套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它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政府。美国记者斯蒂尔访问延安后,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在延安访问中,有三件事使我感动而且深刻起来。第一件是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 ‘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是货真价实的”。“不到延安实在不能深触到中国问题的内脏,到了延安使我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深化了。”“真的,我要在延安住上十天,那我一定也将变成一个共产主义者!”

南洋华侨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后说:“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

经济建设效应

其二,延安精神的经济建设效应。早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就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中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经过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走‘捷径’……。我们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也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是必然要以自力更生为主。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周恩来等同志的榜样,在艰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1989年9月视察延安时说:“把经济搞上去,靠什么方针?还得靠发扬延安精神,归根到底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勤俭建国。”
精神文明建设效应

其三,延安精神的精神文明建设效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发扬延安精神首先就是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对全体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教育,从而解决人们的“信仰危机”、“信心不足”的问题。其次,发扬延安精神,就要重视道德建设,用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风尚,克服和抵制“专已打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腐朽道德。最后,对全民族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反对铺张浪费、肆意挥霍、大手大脚的败家子作风。树立社会主义主人翁和“过紧日子”的思想。

总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在延安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一个根本着眼点就是引导和促进党的干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㈡ 延安精神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哪些现实意义

延安精神的廉政建设效应,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魂,它所形成的一套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它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政府。美国记者斯蒂尔访问延安后,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在延安访问中,有三件事使我感动而且深刻起来。第一件是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 ‘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是货真价实的”。“不到延安实在不能深触到中国问题的内脏,到了延安使我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深化了。”“真的,我要在延安住上十天,那我一定也将变成一个共产主义者!”南洋华侨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后说:“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待,总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在延安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一个根本着眼点就是引导和促进党的干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㈢ 有哪些爱国的华人华侨的事迹

峥嵘岁月 侨史佳话
华侨贡献巨大
抗战初期,海外侨胞有1000多万,其中90%在东南亚。“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的隆隆炮声,震撼了海外侨胞的心灵。抗日救国、救亡图存,世界各地华侨在抗战期间成立了900多个抗日救国团体,成为支援祖国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幅整齐的图表,清晰地表明了华侨对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
各地华侨慷慨捐输,认购公债达11亿元国币,占当时的国民政府在抗战时发行公债总额的1/3强;侨胞们捐出侨汇购买飞机,共达数百架,仅菲律宾华侨就捐50架飞机;各地侨胞捐的汽车上千辆,药品、衣物无数。
一张张发黄的图片,无声地述说着烽火狼烟中的赤子丹心。
旧金山中华会馆组织捐款;新加坡华侨的抗日集会上,儿童争相把节省的糖果钱塞进箱子;泰国侨领蚁光炎、美洲侨领司徒美堂捐款购买飞机。1938年11月,马来西亚华侨彭士馨率领南洋华侨司机回国服务团,跋涉14000余里,历时3个月到达延安,带来了两辆救护车和一批药品。
洛杉矶华侨李兆焕响应宋庆龄号召,为孩子们捐款捐物,并专程送到延安。1942年,中央决定将延安中央托儿所改名为洛杉矶托儿所……
奉献青春热血
陈列以大量史料,反映了当年广大华侨青年怀着满腔热血,漂洋过海,汇聚在延安宝塔山下,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情景。
当时在延安学习工作过的华侨有600多人,他们出身不同,经历各异,有的是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来到延安的,但他们都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少人后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军事、外交、教育、侨务等岗位上建功立业。有的为民族解放献出年轻的生命。
女英雄李林,印尼华侨,曾任八路军骑兵营教导员,1940年4月在晋西北英勇牺牲,年仅24岁。泰国华侨庄儒邦,在反“扫荡”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仅21岁。
老归侨、原兰州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谭岚,在一幅照片前伫立良久。照片上,一群泰国华侨青年出发赴延安时,在轮船上向亲人挥手告别。谭岚女士对记者说,她当时是一位华侨女学生,从曼谷取道香港,历经曲折到了西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希望她留在西安工作,她一定要去延安学习,然后到抗日前线去。她和几个同伴一路步行,三原、铜川、宜君、洛川、榆林桥、三十里埔、杜甫川,不知翻过多少山峁,穿过多少河沟,15岁的少女脚上起了无数水泡。“快看啊,宝塔,宝塔山!”一行人走近革命圣地时高兴得跳了起来,忘记疲劳狂奔一阵,从此投入了革命的大熔炉。
陈嘉庚访延安
1939年冬,国民党制造国共摩擦,引起海外华侨的不安,着名侨领陈嘉庚决定回国考察,探询真情。1940年3月,67岁的陈嘉庚组织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5月到延安访问。
6月1日下午,毛泽东在杨家岭接见了陈嘉庚和侯西反,由朱德作陪。谈话后,毛主席留陈嘉庚共进晚餐。一张陈旧的饭桌,上面铺着4张白麻纸,以代桌布。菜肴是以洋芋、豆腐等陕北农家菜为主,其中青菜、水萝卜等都是从毛泽东自己种的菜地里拔来的。唯一的一只黄焖鸡,还是几天前老乡送给毛泽东的。陈嘉庚看着这桌宴席,十分感慨。因为在重庆蒋介石以8万元巨款作为接待费用,请他吃饭,吃的是山珍海味。后来,他常对人说:“一党之领袖其艰苦朴素有如此者,令人钦佩。”
陈嘉庚耳闻目睹延安政治民主,上下团结,廉洁奉公,民风纯朴,对陕甘宁边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对共产党的正确认识和信任感。延安之行,是陈嘉庚先生人生的重大转折。他回到重庆作了一次报告,《新华日报》将其全文发表,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他回到新加坡在万人大会上讲话说:“我未去延安时,对中国前途甚为悲观,以为中国的救星还未出世,或还在学校读书。其实此人已经四五十岁了,而且已做了很多大事了。此人现在延安,他就是毛泽东。”他把延安同重庆作了对比,结论是:“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㈣ 收集五个海外华侨爱国的故事

1、陈志昆

1961年,陈志昆被委派到香港华侨商业银行担任副总经理的职位。由于熟悉中美两国的文化,陈志昆又不遗余力地为中美两国的友好交往而奔波,以尽一位爱国华侨应尽的义务。他促成了夏威夷代表团第一次赴北京考察、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后,他多次任美国跨国公司的中国顾问。为了更好地促进并推动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1974年,他成立了友结投资顾问公司,主要担负起中美两国贸易的咨询工作。

㈤ 哪一位在实地考察延安后,称这是一股东方的魔力

摘要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延安,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他从中发现一种独特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称作“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

㈥ 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着名演讲( )。

《青年运动的方向》。

《青年运动的方向》是毛泽东1939年5月4日在延安青年群众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曾刊载于当年6月1日出版的《中国青年》第1期,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现名。

《青年运动的方向》是指导中国青年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产生过重大作用和深远的积极影响。


(6)海外华侨访问廷安扩展阅读:

演讲背景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坚持全面抗战的人民战争路线。

大批爱国进步青年满怀着抗日救国的高度热忱和对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的仰慕心情,从日本占领区、国民党统治区以及海外异国他乡,冒着生命危险,突破日军和国民党设置的重重封锁线,跋涉千山万水,奔向延安。

大部分青年对于中国革命的性质、抗战的形势以及青年运动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还缺乏统一的坚定的认识,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中如何发挥作用也不甚了解,存在着若干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

㈦ 抗战后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到延安的

战时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来源甚广,罗瑞卿称抗大的学员,“他们中间的籍贯包括了中国二十七个省份,除青海与西藏外,任何一个省,都有学生在这儿学习”[18]。除此之外,到达边区的还有众多海外归来的华侨。为使知识青年能够顺利到达延安,以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为主的中共机构进行了严密的谋划和安排。
首先,开展身份甄别工作。武汉会战开始后,中共对青年学生的输送工作加大力度,要求“在南北交通线未中断以前,速在长沙动员招收一批男女青年赴延安,到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学习,为抗战培养干部”。长沙“八办”以“三步走”的方式开展工作。第一步,通过讲演、宣传、办训练班以及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等各项实际工作宣传党的政策,使学生认清当前的时局,激发青年学生的抗战热情。第二步,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彻底摸排,向学生讲明延安的实际情况,以自愿为原则。第三步,针对有意向的学生进行调查和登记。经调查后,发现青年学生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态度坚决,方向明确;二是受别人启发,想瞒着家庭,和朋友一道走;三是好奇,对共产党八路军抱有一种神秘感,想去看看;四是寻找一条出路。以前两个层次的人居多。”长沙“八办”对愿意留下的学生进行登记,盖上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公章,就算正式录取了。[19]537
南方局的输送工作亦复如此。据时任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救国联合会驻渝代表廖似光回忆,1940年之后有大批的爱国华侨要求去延安参加抗日活动。为做好统战工作,办事处事先把这些青年组织起来,将延安的现实情况向有意向去延安的人员进行说明,“告诉他们:延安要自己开荒耕地,吃小米,还要打仗,能吃得苦,身体受得了才去,不行就留下来。”名单由廖似光负责拟定,送交周恩来审批,钱之光负责负责路途上的经费和交代注意事项;童小朋负责发报,将赴延的车辆、人数、司机和带队人的姓名事先通知两安“八办”和延安党中央。[20]228而对于香港的知识青年和归侨相对比较宽松,“只要真诚表示拥护我党和我军,坚决参加抗日斗争,不怕艰苦,身体健康,自备旅费,同时填写一张简单的登记表,就可以去。” [21]655
武汉“八办”对学生的政治审查工作由张明秀和董必武负责。首先,在报名条件中就明显包含着初步政治审查的意图,报名者应当是1835岁,身体健康,高中文化(工农例外);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决心抗日救国;延安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都很差,要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学习结束后要服从学校统一分配;从武汉至延安的一切费用自理。其次,依据报名者填的表格,在实施个别谈话中进行二次政治审查,以确定是否录取。最后,由董必武把关,对没有问题或问题不大的人即认为合格,就由武汉“八办”写介绍信给西安“八办”,再由他们介绍到延安的学校或安吴堡青年训练班。[22]159
政审、筛选环节最值得一提的是安吴堡青训班的培训与审查。安吴堡青训班是指中共领导下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设立的“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和“战时青年训练班”。1938年,西安“八办”的工作报告明确规定“来历清楚,有救亡团体或负责人介绍者”方可投考延安的各类学校;但要先鉴定核实,然后呈交招生委员会。依据对知识青年的排查和分析,学生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由各地的八路军办事处和地下党如武汉‘八办、洛阳‘八办、陕豫川等地下党组织介绍来的;二是由社会知名人士及救亡团体如李公朴、邹韬奋、民先队等介绍来的:三是一些友军地方部队,要求为其培训人才而介绍来的;还有一类就是直接持学校介绍信或毕业证自发来的。”鉴于最后一类的学生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不明来意,西安“八办”就将他们安排在安吴堡青训班,以培训的名义进行甄别、审查。[23]261262安吴堡是自发北上的青年学生到达延安前要经过的一个重要关口,在此他们开始延安战斗生活的预演。
其次,为知识青年开具介绍信,并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1938年7月,康濯一行五人从长沙到达汉口,武汉“八办”开具了五个人去延安投考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的介绍信。同时,武汉“八办”建议他们“想办法搞一个去西北一带找国民党有关方面或找哪个大学等单位的公开介绍信,因为没有公开介绍信,路上不安全”。此后由“曹伯韩搞到了国民党驻湖南部队某师盖了关防大印的一封介绍信” 。[24]219223广州“八办”对于知识青年是开具介绍信到武汉或西安“八办”,转送延安。香港知识青年和归侨是先经过香港“八办”介绍到达广州,然后由广州“八办”介绍到武汉或西安“八办”,转送延安。1938年初,广东潮阳县达濠区青抗会成员汪涛、石虹就是从香港到广州,拿着广州“八办”主任云广英开具的一封交武汉“八办”、一封交西安“八办”的介绍信,而去的延安。[25]
知识青年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供给。但在战时,他们很难有切实的生活保障;特别是旅途的费用,严重困扰他们的行程。如1938年10月,文学青年康濯等人“从汉口到西安,连这以前的花销,船票、车票、住旅馆、吃饭,钱已不多了。在去西安的火车上,饭都不敢随便吃”。[24]221国民党军队连长邓乃觉执意要求去延安,终经长江局高层研究同意;但经济上也不宽裕,“走时就变卖了他的书籍、望远镜等以充路费。”[22]160来自上海战地服务团的刘克英、金沙一行人员于1938年3月8日从上海乘英国货轮经香港到达广州,在广州“八办”的帮助下辗转到西安。西安“八办”考虑到她们姊妹年龄较小且体质较差,安排他们乘坐汽车去延安,但是“这时我们身上的钱都不多了,不够乘汽车去延安的路费。于是我们四人就徒步去了延安。在途中,我们一路走、一路变卖身上带的东西”[26]119120。虽然中共发布的招生简章上明确规定,知识青年去延安是路费自筹,但是,针对一些经济上困难的学生,“八办”还是给予一定的资助。曾任武汉“八办”主任的钱之光回忆,1938年秋,武汉“八办”对前往延安的知识青年,“每人发给军服,并发零用钱,由办事处把他们送到江岸车站。”[27]1381938年经过武汉“八办”中转的人员,“他们中有一部分住在武汉‘八办招待所,大部分则由武汉‘八办出面联系旅社安排食宿。”[11]82由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介绍的湖南省宁乡县立第一女子学堂的王警吾、刘履中、紫非等人于1938年6月从长沙出发到达武汉,在武汉办事处住了几天之后才坐车北上的。[17]546endprint
第三,保证知识青年去延安的交通安全。所谓的交通安全主要是指防止国民党设卡拦截和道路安全问题。中共在国统区所开展的招生工作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1937年10月,在西安行营汇报会上,行营第二厅厅长谷正鼎说:“谷正纲由重庆来信告诉我,有好些朋友的子女都溜到延安去了,你们在西安干甚么的,为甚么不采取有效办法来制止?我们自己的儿女都不保了,都要跟着共产党跑了,我们就坐视不问吗?”随后,行营高层商定对策,一致认为必须采取有效办法,制止学生到延安去,并将意见汇报给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蒋鼎文“立即召集西安党政军各方面负责人开会研讨”[28]216,决定用“党政军各方面力量统一起来对付共产党”,并于11月成立西安特种会报组织。该组织“从1938年起作出决定,各地到延安去的青年学生,一律堵截扣留送交胡宗南负责的西安战干第四团管训。1939年冬,西安劳动营(即集中营)成立,其后由胡宗南接管,派谷正鼎负实际责任”。到1942年,谷正鼎称,“劳动营管训劳役的共产党、左倾青年先后有1000人,绝大部分是到延安去的学生,被西北各地驻军和宪兵在中途扣留送去的。”[28]218 “据1944年谷正鼎在汇报书上说,从1939年到1943年期间,仅在交口、碑亭、黄陵、耀县、三原、永乐店、咸阳等盘查站被截扣赴延安的男女青年就有2100多人(还不包括胡宗南的特务所扣留的)。”[29]176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由拦截学生直接变为对边区进行封锁,禁止任何学生模样的人员前往延安。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主要是指从西安到延安这一段路程。该段有“八百里秦川” 之称,途经咸阳—草滩—三原—耀县—铜官—宜君—中部—洛川—富县,全程不通火车,只有一条公路。交通工具只有汽车和畜力,余则步行,并且道路崎岖,危险如影随从

㈧ 延安三问的全文

一问:清贫的延安为何如此令人神往?

延安时期,尤其是“1940年冬,国民党政府不仅完全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和被服等物资,而且调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扬言‘不让一粒粮、一尺布进入边区’,断绝对边区的一切外来援助。”(《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第739页)再加上,“由于日军的残酷进攻,加上华北连年的自然灾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的困难局面。”“根据地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情况极端困难。有些地方抗日军民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用,没有菜吃,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同上,第740页)然而,全国各地的爱国志士、进步青年和海外青年华侨却不顾国民党当局的阻挠和迫害,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重重封锁,跋山涉水奔赴延安。

二问:艰难岁月,为何如此斗志昂扬?

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昭和18年(即1943年)的年度综合战报中写道:

“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军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二百多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十九万九千具敌遗体中,中共军也占半数。但与此相比较,在我方收容的七万四千俘虏中,中共军的比率只占一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共军交战意识的昂扬。”(朱德《论解放区战场》,转引自《心路沧桑》第172页)

三问:星罗棋布的根据地,为何无人“割地称王”?

在(抗战胜利后)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正规军队总人数达120余万人、民兵总数达220万人、遍布全国19个省的各大解放区,没有1人“割地称王”。

㈨ 1935年至1948年延安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是建立对外传播机构。1937年底在延安成立了对外交际处,1938年1月成立了“香港八路军办事处”,同年在武汉成立了国际宣传委员会,等等。这些机构成为我们党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积极向海外宣传党的形象。

二是借助外媒传播党的形象。1944年5月,美联社、合众社、塔斯社、《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国外媒体的6名记者随同西北参观团到达延安,毛泽东亲自安排接待工作,并修改了叶剑英撰写的长篇报告《中共抗战一般情况的介绍》。报告中详细披露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基本情况,并以确凿的事实批驳了诋毁党的形象的各类谣言。此后,一些外国媒体继续通过各种途径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情况,起到了形象纠偏的作用。

三是通过组织华侨支援国内抗日的机构,宣传党的形象。1938年,我们党成立中央华侨工作委员会,并于1942年成立海外工作委员会,组织海外华侨支援国内抗日战争,同时积极通过侨务机构,宣传党的理念和形象。我们党将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有机结合起来,拓展了受众群体,使党的政策主张扎根群众,先进形象深入人心。

(9)海外华侨访问廷安扩展阅读: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刚刚经历了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斗争,损失惨重;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新一轮的反共高潮,危机四伏;由于信息不对称、敌对势力的诋毁等原因,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存在诸多偏见。面对这些不利因素,中国共产党重视自身的形象传播,提升了党的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定位清晰、准确,主要体现在党的目标、品质、能力、作风等方面。具体来讲,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表现出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品质;团结党内外力量,具备领导革命、英勇善战的能力;凸显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的作风。几大因素综合为一体,向国内外展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形象。

参考资料:人民网-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及其历史经验

㈩ 延河,延安的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分别表示革命的什么精神呢

延河,延安的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等都是延安精神的组成部分。

“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它的内容丰富,源远流长。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

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

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3、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当时的最高领导人,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政论着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也是在这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4、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

“延安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骆驼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对任弼时同志道德品质和光辉人格的形象比喻。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代表,他体现着延安时期人民特有的品质和美德,是延安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如果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延安路则是“骆驼”踩出来的。这些“骆驼”同人民一道,共同背负着民族解放的重担,艰难地前行。

延安是历史的教科书,有关中国革命运动的问题在这里都有它的章节,有着极为详尽的阐释和说明。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10)海外华侨访问廷安扩展阅读

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它在现时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1、廉政建设效应

其一,延安精神的廉政建设效应。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魂,它所形成的一套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它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政府。

美国记者斯蒂尔访问延安后,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在延安访问中,有三件事使我感动而且深刻起来。第一件是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 ‘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是货真价实的”。

“不到延安实在不能深触到中国问题的内脏,到了延安使我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深化了。”“真的,我要在延安住上十天,那我一定也将变成一个共产主义者!”

南洋华侨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后说:“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

2、经济建设效应

其二,延安精神的经济建设效应。早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就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中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经过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走‘捷径’……。

我们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也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是必然要以自力更生为主。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周恩来等同志的榜样,在艰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

江泽民总书记在1989年9月视察延安时说:“把经济搞上去,靠什么方针?还得靠发扬延安精神,归根到底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勤俭建国。”

3、精神文明建设效应

其三,延安精神的精神文明建设效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发扬延安精神首先就是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对全体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教育,从而解决人们的“信仰危机”、“信心不足”的问题。

其次,发扬延安精神,就要重视道德建设,用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风尚,克服和抵制“专已打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腐朽道德。

最后,对全民族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反对铺张浪费、肆意挥霍、大手大脚的败家子作风。树立社会主义主人翁和“过紧日子”的思想。

总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在延安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一个根本着眼点就是引导和促进党的干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

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