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萨德或被迫下台是怎么回事
3月30日,据新华社华盛顿报道,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在纽约表示,美国寻求解决叙利亚危机时不再优先考虑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去留问题。
叙利亚内战爆发初期,特朗普前任奥巴马立场强硬,要求巴沙尔下台。但随着叙内战愈演愈烈,“伊斯兰国”势力日益强大,奥巴马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的重心逐渐倾向打击“伊斯兰国”,在巴沙尔去留问题上的立场也逐渐软化。
⑵ 美国9天之内对库尔德武装从支持到打击是真的吗
1月23日据俄罗斯电视台报道,通过对美国近期在叙利亚问题上态度的梳理,可以发现美国的态度在9天之内发生了惊人转变,从支持库尔德武装,陡然转向支持土耳其打击库尔德武装。
1月13日: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宣布将在叙利亚建立一支3万人的所谓“边境安全部队”,以避免极端组织的“复苏”。据称,这一部队计划部署在叙利亚与土耳其、伊拉克的边境交界处,即库尔德武装控制的地界。其中1.5万人将由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成员组成,其余的1.5万人正在招募中。
俄媒认为,美国贸然宣布要组建“边境安全部队”,或许低估了土耳其的愤怒,随后又发布一连串似是而非的否认。这一系列结果都是美国在过去7年中在叙利亚施行“不连贯和注定要失败”的战略的象征。实际上各方可能更会质疑,为什么美国还在那里。对于叙利亚而言,这是自己的内部矛盾;土耳其是邻国,库尔德人长期以来想建立自己的国家,俄罗斯是应叙利亚政府邀请而来。美国目前不论倾向库尔德武装还是土耳其,或是叙利亚境内的其他力量,都表明美国仍然想在“后冲突阶段”保持自己的存在,但其他各方都比美国有更强的动机或合理性。所以俄媒认为,以美国目前的介入程度,最好消停一些,避免点燃导火索导致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⑶ 要叙总统阿萨德下台不再是美国优先考量是怎么回事
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莉表示,在叙利亚危机问题上,美国目前的优先考量不再是要叙总统阿萨德下台。
叙利亚内战爆发初期,特朗普前任奥巴马立场强硬,要求巴沙尔下台。但随着叙内战愈演愈烈,“伊斯兰国”势力日益强大,奥巴马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的重心逐渐倾向打击“伊斯兰国”,在巴沙尔去留问题上的立场也逐渐软化。
⑷ 对于库尔德人的独立公投,伊朗是什么态度
库尔德人建国事件一度闹的沸沸扬扬,周边几个国家几乎成联合之势包围库尔德,而库尔德人也非常强硬的想要趁机独立,但是在10月16日,伊拉克政府大军夺取了库尔德人掌控的石油重镇基尔库克时,伊拉克库尔德武装没有做出有组织的抵抗,并且与日前宣布愿意“冻结”公投结果,并寻求与伊拉克政府协商。
请注意,是“冻结”而不是取消,也就是说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忽然又解冻了。

最后,就是美国从中斡旋的结果。库尔德武装独立势必在中东引起更大的连锁反应,以目前美国在中东的连番失利情况,根本无法应对由此而引起的复杂局面,所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紧急访问,从中进行斡旋。库尔德武装在没有美国与以色列的支持下,没有实力与四个国家进行硬碰硬的独立战争。
所以伊拉克库尔德武装“冻结”公投结果,其实是综合考虑内部情况与外部环境之后,不得不进行的退步策略,但是绝对不会是从此和平,相反,当库尔德武装感觉羽翼丰满,实力充足的时候,必将在中东再次掀起更大的血雨腥风。
⑸ 土耳其接到美国解决签证风波请求有什么反应
土耳其总统府发言人卡林12号说,土方已接到美国有关解决两国签证风波的请求。
美国驻土大使馆8日宣布,出于安全考虑,即日起暂停在土耳其的所有非移民签证服务。土驻美大使馆随后也宣布采取对等措施。土耳其舆论认
为,美国暂停签证服务是为表达对雇员被捕的不满。美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一名当地雇员4号被逮捕,此人被控从事“政治和军事间谍活动”以及“图谋推翻宪法
秩序”,并曾与据信为“居伦运动”成员的多名警察局官员和现已潜逃的一名检察官有联系。9日,土方又传唤美国领馆另一名土耳其雇员。去年7月15日,土耳
其发生未遂军事政变,造成近250人丧生。土耳其政府认为居住在美国的土耳其宗教人士居伦是政变主谋,一再要求美方将其引渡回土耳其,并将居伦领导的“居
伦运动”列为恐怖组织。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是很重要的。
⑹ 7月15日发生了哪些国际和国内发生了哪些大事
7月15日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1.中国“海军蓝”访问亚平宁 意大利人看呆了
7月14日,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结束了在意大利为期4天的访问,收获了一大波“意粉”后离开了港口城市奇维塔韦基亚。
2.日本神奈川县发现的两具遗体被证实为中国籍姐妹
日本警方14日确认,13日夜间在神奈川县山林中发现的两具遗体确为此前被报失联的中国籍姐妹。
8.伊拉克举行阅兵庆祝解放摩苏尔
伊拉克政府15日在首都巴格达举行阅兵式,庆祝摩苏尔解放。伊拉克总理兼武装力量总司令阿巴迪率领国防部、内政部高官现场观看了阅兵式。
9.做最坏准备!布局脱欧英国“易捷”航空一分为二
英国廉价航空公司易捷14日宣布,为确保公司业务在英国脱离欧盟后不受影响,将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成立名为“易捷欧洲”的新公司。
10.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一公寓发生火灾致三人丧生
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一幢公寓14日发生火灾,现已造成三人死亡、至少12人受伤,数百人被迫从公寓紧急撤离。
⑺ 土耳其为何打叙利亚
过去十几年里,土耳其向伊拉克库尔德武装发动越境打击行动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次又是什么原因让埃尔多安将战争图纸上的红圈从伊拉克西移到叙利亚?
舆论普遍认为,美国上周宣布将在叙利亚库尔德地区组建“边境安全部队”,是此次出兵的导火索。按照美军计划,它将以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为主力,组建一支规模3万人的边境部队。有分析称,土耳其国内的库尔德问题已足够让其头疼;周边国家库尔德人的风吹草动,则让土耳其陷入更深的不安。如今,美方又要组建部队,名为反恐,实则“划地而治”,加强自己在中东的控制权。
“此次地面打击沿袭土耳其的一贯立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李伟建指出,“库尔德问题关乎土耳其的核心利益和底线问题。埃尔多安摆出‘不惜拼命’的架势,就是向美国发出信号——不能接受边境部队的存在。”
“土耳其借此机会向美国摊牌,”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孙德刚指出,“它希望将库尔德武装从阿夫林地区赶走,扶持‘叙利亚自由军’取而代之,使阿夫林成为阻止库尔德武装对土耳其构成威胁的缓冲区和安全带。”
有更深层的政治目标
土耳其举着打击恐怖分子的旗号出兵,也有评论称,土耳其的用意不止“自保”这么简单,这从行动目标的选择可见一斑。
专家认为,阿夫林地区靠近地中海,即将成为叙利亚各派争夺的焦点。首先,对于叙利亚库尔德人来说,一旦打通这个地区,它的力量便可以延伸到地中海。整个库尔德地区目前都处于其他国家包围中,没有出海口,阿夫林将给他们带来一条指向海洋的通道。其次,对于叙利亚政府而言,这里是其北上控制战略要点的十字路口。再者,对于土耳其来说,该地区可成为其推行“南下战略”的支点。
孙德刚指出,由此可见,军事进展只是土耳其的部分目标。更深层的政治目标在于,它希望以“叙利亚自由军”成为自己的代理人,在叙利亚北部扩大军事存在,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可能打一场有限战争
埃尔多安说,这将是一次快速行动。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也表示,“橄榄枝行动”将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推进,目的是在阿夫林建立一个纵深30公里的安全区。
战事真能如埃尔多安预想的那么顺利?
孙德刚认为,土耳其接下来可能将打一场“有限战争”。原因有几点:首先,它的目标很明确,赶走库尔德人,建立缓冲地带。第二,土耳其已与俄罗斯达成默契。“俄罗斯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帮巴沙尔政府解放全境,美土在库尔德控制区爆发有限的紧张关系,一定程度上符合其利益。”第三,尽管美土龃龉不断,但美国出言谨慎,似乎不希望事态扩大。美国防长马蒂斯表示,土耳其在袭击叙利亚境内目标前,已提前通知美国。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也已分别与土耳其和俄罗斯外长通了电话。
“对土耳其来说,打消美国的念头,阻遏这种势头,不让库尔德武装进一步变强,就是胜利。”李伟建指出,土耳其并非要用武力解决库尔德问题,这不可能实现,也与目前日内瓦谈判和筹划索契会谈的气氛相矛盾。可以说,它表现出来的决心似乎也起到了作用。美方态度已有所回缩,声称要“让叙利亚领土完整”,“不是成立单独部队”。“毕竟,对于一个正常国家来说,各派都不希望出现两支武装力量并存的局面。”
尽管此次土耳其是想用枪炮向美国表达立场,但美国的初衷并非针对土耳其。孙德刚指出,美国趁乱扶持以“人民保护部队”为代表的库尔德武装,矛头指向的是俄罗斯。目前,俄支持的巴沙尔政府已控制叙利亚三分之二土地,在此情况下,美国急需一个抓手、一名代理人,帮助其扩大军事存在、与俄形成南北对峙之势。从美国选择库尔德力量充当代理人开始,美土关系便注定要为美国的中东战略作出牺牲。
⑻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突访阿富汗所为何事
喀布尔10月23日消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23日突然到访喀布尔,并与阿富汗总统加尼举行会谈。这也是蒂勒森今年就任美国国务卿以来首次访问阿富汗。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8月21日公布对阿新战略,称美国不会从阿富汗撤军,美军将依据实际战况、而非提前拟定的时间表作出军事行动选择。不过,对于美国新战略,阿各界意见不一。阿富汗前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本月12日曾公开批评新战略,认为它着眼于战争,并未传达和平的信息,美国采取了错误的反恐策略,导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肆虐,进而造成大量平民遇害。
⑼ 被中东四国拉黑这一个多月 卡塔尔是怎么撑过来的
6月沙特等四国针对卡塔尔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如今这场断交风波已经超过两个月,这给卡塔尔经济带来了诸多影响。与此同时,卡塔尔正在积极地寻求解决危机的方案。8月9日,卡塔尔内政部宣布向80个国家公民实施免签,从而推动航空运输以及旅游业发展。
据央视报道,持续超过两个月的断交风波使卡塔尔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近期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了卡塔尔银行的信用评级,并预估今年的卡塔尔GDP增速将为2.4%,而在2006年至2014年,卡塔尔的GDP增速平均在13.3%左右。卡塔尔政府方面在此期间调整自身的进出口体系,比如调整食物供应链配置,建筑资源供应网,以及国际进出口资源网络等。专家认为,这次断交风波除了卡塔尔外,包括阿联酋在内的多国也受到了影响,如果持续下去对各方来说都没有好处,而相关斡旋进程还在继续,但短期内可能还无法解决。
自6月初的断交风波发生以来,为破解周边国家的封锁,卡塔尔已经从土耳其和伊朗空运食物,还开通了同阿曼的新航线运入建筑材料。不过,卡塔尔的旅游业还是遭遇到了重创,以往卡塔尔的游客数量有一半来自以沙特为主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国。而断交危机发生之后,卡塔尔航空飞往沙特等四国的航班全部取消,飞往欧洲、非洲等地的18个城市的航班,由于被禁止通过沙特等国领空也被迫叫停。
为了推动航空运输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卡塔尔发出“破局”新招。8月9日,卡塔尔内政部宣布向80个国家公民实施免签。据悉,免签计划即刻生效,惠及的80个国家位于欧盟申根区、拉丁美洲以及亚洲等地区。
除了免签政策以外,上周卡塔尔在海湾国家中更首开先例,通过一项法律草案,给予部分外籍人士永久居留权。连续的两个大动作不仅突破了先例,也是卡塔尔同其他海湾国家渐行渐远的一个重要标志。卡塔尔推出签证利好,意义远非吸引游客、带动经济这么简单,更多应从政治层面看待,在对外开放方面卡塔尔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前面。有关举动是对沙特等断交国的回击,并且打在了痛处。在卡塔尔放宽永久居住举措之后,很多评论说给沙特他们造成了巨大压力。像阿联酋甚至沙特这样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跟进,卡塔尔已经远远的走在了前面,如果这些国家不进行跟进,将越来越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其实在相当程度上对沙特还是一个威胁,沙特认为卡塔尔离经叛道,在很多做法上和沙特不保持一致,给沙特造成很大的困境,对沙特王室、沙特政府的统治造成很大的挑战,所以这实际是沙特打压卡塔尔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原因。卡塔尔这样的回击,相当程度上是打在了沙特的痛处。
长期僵持不下的局面,不管是对断交双方还是对美国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预计危机将在各方、特别是美方的推动下,最终朝着外交解决的方向发展。
长期的坚持对制裁卡塔尔的国家越来越事与愿违,一定程度上两败俱伤。与此同时,美国恐怕也难承受。蒂勒森派两个特使,一个是美国前任的驻阿曼的大使,一个是美国前驻在中东的海军的一个将领,曾经在美国前政府当过中东特使,现在这两个人作为特使来到科威特,用蒂勒森的话讲是要落实蒂勒森当时穿梭访问,化解这场危机。
⑽ 为什么特朗普解雇蒂勒森
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解除了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的职务。特朗普通过推特网站突发声明称,他将任命中央情报局局长迈克·蓬佩奥接替蒂勒森。
据美联社3月13日报道,特朗普当日早晨在推特上宣布了这一人事变动,就在4小时前,蒂勒森刚刚结束非洲之行回到华盛顿。有关特朗普对蒂勒森不满并计划替换他的传言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即便蒂勒森坚称他没有离开的打算。
特朗普在推特上说:“中情局局长迈克·蓬佩奥将成为我们的新国务卿。他会干的非常棒!感谢雷克斯·蒂勒森的服务。吉娜·哈斯佩尔将成为新的中情局局长。她是首位出任该职的女性。祝贺所有人!”
特朗普说,中情局副局长哈斯佩尔将接任蓬佩奥的职务。如果确认,哈斯佩尔将成为中情局首位女性局长。
报道称,特朗普随后在白宫对记者说,他是“自己”在最近作出这个决定的。他还说蒂勒森“现在会更高兴”。特朗普说,他已经和蒂勒森就此事“讨论了很长时间”,并且他们在伊朗核协议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他还同时称赞了即将就任的蓬佩奥。
两名熟悉情况的官员说,蒂勒森3月9日还在非洲访问时就被特朗普解职。没有迹象显示蒂勒森13日一早回国是因为他即将离职。但是蒂勒森将非洲之行缩短了一夜,他对记者说在非洲身体不适,因为要在半夜处理朝鲜问题等急事而没有睡好觉。
据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白宫高级官员说,对蒂勒森解职一事已经在多个层级讨论了很长时间,朝鲜的转变和邀请让这一决定更加紧迫。两名官员说,特朗普希望在即将到来的与金正恩会面和开展贸易谈判之前让一个新班子就位。
报道称,去年早有传言称特朗普与蒂勒森有矛盾。全国广播公司去年10月报道,蒂勒森称特朗普是个“白痴”,而蒂勒森实际上也从未予以否认。但蒂勒森一直坚称,他与特朗普的关系十分牢固,并对两人关系吃紧的传闻不予理会。
另据法新社3月13日报道,特朗普当日就其决定解除蒂勒森的职务并由蓬佩奥替任一事解释称,他与蒂勒森在伊朗核协议等问题上多有意见分歧。
特朗普说:“我们其实很合得来,但在一些事情上存在分歧。拿伊朗核协议来说,我认为协议很糟糕,但他认为还不错。我希望要么废除协议要么加以修改,但他的看法有点儿不同。因此说,我们的想法其实并不一样。”
副国务卿史蒂夫·戈德斯坦说,蒂勒森13日在被解职前没有与总统特朗普谈话,也没有被告知遭解职的原因。
戈德斯坦说:“国务卿当天早晨没有与总统交谈,不知道解职的原因。但是他很感谢有机会担任此职。”
报道称,蒂勒森在结束非洲之行后于当天黎明前回到华盛顿,几个小时后,特朗普突然宣布将他解职。
戈德斯坦说:“国务卿非常愿意留下,因为在关键的国家安全问题上已经取得了明确的进展。”
此外据路透社3月13日报道,蒂勒森离职是迄今特朗普内阁最大的人事变动,为这位共和党总统与这位65岁的埃克森美孚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之间历时数月的紧张关系画上了句号。
一名白宫高官说,特朗普3月9日要求蒂勒森离职,但不想在蒂勒森出访非洲期间宣布此事。
这名官员称,特朗普与蓬佩奥相处愉快。后者是代表堪萨斯州的前国会议员,被认为是政府中的效忠派。特朗普希望在他计划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晤和举行贸易谈判前让蓬佩奥就职。
报道称,蒂勒森在出任国务卿前没有外交和政治经验。他和特朗普多次发生政策分歧,其中包括在朝鲜和俄罗斯问题上。蒂勒森12日严厉批评俄罗斯毒害在英国的一名前俄间谍及其女儿。之前白宫新闻秘书桑德斯没有这样直接指责俄罗斯。
报道指出,当上周特朗普宣布将与朝鲜领导人举行会晤、成为首位这样做的现任总统时,蒂勒森似乎也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