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赫鲁晓夫对新中国的三大贡献,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三点还是要感激呢
说起来赫鲁晓夫这个人的上台之路就经过了一系列的运作,在斯大林死后,实权本来掌握在马林科夫与贝利亚手中,不过赫鲁晓夫开始隐在暗处,通过“合纵连横”拉拢了不少高层。
先是联合马林科夫搞掉了贝利亚,接着通过手段使得马林科夫主动辞职,开始了他的统治时期。不过毕竟他“得位不正”,跟他同资质同威望的高层还有几个,所以赫鲁晓夫需要一些“外力”来巩固自己的权位。
他把眼光放向了中国,中国当时的实力虽然比不上苏联,但也是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处好关系对他只有好处。
赫鲁晓夫给中国的第一个贡献就是归还了旅顺港口。
赫鲁晓夫给中国的第三个贡献就是在我国灾荒之时进行援助。
赫鲁晓夫曾以贷款的方式向中国援助了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古巴糖,这些物品对于当时的中国是极大的帮助。还钱是要还钱,但这些物资也拯救了不少人命。
而其他西方国家恨不得我国越惨越好,更不可能有什么援助了,所以赫鲁晓夫的这一举动也让当时的中国人心生感激。
2. 赫鲁晓夫简介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以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等重要职务。
赫鲁晓夫1894年出生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卡利诺夫卡,1918年加入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指挥斯大林格勒攻防战及基辅保卫战。1953年9月3日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58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期间,他于1956年主持召开苏共二十大,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此后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各领域均为活化,尤其是文艺获得解冻。同时,赫鲁晓夫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
外交方面,他的“秘密报告”震动了社会主义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20世纪60年代,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撤销了对中国的援助计划。在冷战中,赫鲁晓夫领导苏联与美国和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曾多次访问美国。1962年,他策划的古巴导弹危机一度使苏联和美国站在核战争的边缘,但最终危机得以平息。
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度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赫鲁晓夫“被退休”,从此被迫淡出政坛至1971年逝世。
(2)赫鲁晓夫访问新中国图片扩展阅读: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出生于俄罗斯南部一个名叫卡利诺夫卡的村庄(在今库尔斯克州境内)。他的父母亲都是贫苦的农民,家里有一位年长他两岁的姐姐。父亲不久就离家迁徙到顿巴斯一带工作,当过铁路工人、矿工和砖厂工人,挣到了足够的钱后又返回家中。
赫鲁晓夫在卡里诺夫卡接受过四年的学业,他的老师丽迪娅·舍甫琴科使他接触到了一些沙俄时代违禁书籍,并鼓励他继续接受教育。但家庭糟糕的财政状况使他不得不离开学校,并于1908年随父母移居到顿巴斯城市尤索夫卡。14岁的赫鲁晓夫在工厂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钳工。
3. 赫鲁晓夫第一次访问中国是什么时候
1954年!!!
4. 赫鲁晓夫是谁
01 中国的赫鲁晓夫是刘少奇,由于刘少奇较注重经济建设的方针同毛泽东的激进路线发生摩擦。鉴于苏联赫鲁晓夫在斯大林身后批判斯大林的教训,毛泽东将刘少奇看作是中国的赫鲁晓夫,并以防止修正主义为名,发动文革。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从六十年代初起,刘少奇全面主持恢复整顿工作,旨在修补大跃进造成的灾难后果,取得了一定经济收效。自此,刘少奇较注重经济建设的方针同毛泽东的激进路线发生摩擦。鉴于苏联赫鲁晓夫在斯大林身后批判斯大林的教训,毛泽东将刘少奇看作中国的赫鲁晓夫,并以防止修正主义为名,发动文革。
刘少奇于是成为文革的第一号对象——全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一九六八年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刘少奇被定为“叛徒内奸工贼”,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出党。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七日被押送到河南开封一座监狱“监护”,负责看守的中央办公厅负责人汪东兴等人拒绝为其提供一切必需的医疗条件。十一月十二日凌晨四时,刘少奇因病不准医治去世,终年七十一岁。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恢复他的名誉作了专门的决定。他的主要着作收入了《刘少奇选集》。
5.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的前前后后
长期以来,赫鲁晓夫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声誉是很差的,一直被看成是造成中苏关系恶化的罪魁祸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历代苏联领导人中,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为新中国做好事最多的正是赫鲁晓夫。
好事一,帮助中国的经济建设。如果说斯大林承诺援助中国建设的大型工业企业有50项,那么赫鲁晓夫当政11年中答应援建的项目则达286项,他还扩大了斯大林援建项目的设备供应范围。直到中苏关系开始恶化,苏联撤出专家时,大型企业已经建成的有120项,基本交完设备的29项,共149项。
好事二,把4个中苏合营公司的苏方股份移交给中国。1950年3月和1951年7月,中苏先后在莫斯科和北京签订了创办中苏石油公司、中苏有色金属公司、中苏民用航空公司以及大连中苏建造和修理轮船公司的协定。
好事三,帮助中国建立原子反应堆。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关于原子能问题,赫鲁晓夫同意先帮助中国建造一座小型原子反应堆。1957年10月,双方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同意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虽然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这一协定,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苏联援建的原子反应堆在培养我国核工业人才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好事四,归还旅顺口海军基地。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期间,提出将旅顺口海军基地归还中国。双方就此发表《联合公报》称,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鉴于朝鲜战争停止和印度支那和平恢复以来远东国际形势所起的变化,并且注意到中国国防力量的巩固和根据两国间已经建立的日趋巩固的友好合作关系,现议定苏联军队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基地撤退,并且将该地区的设备无偿地移交中国政府,撤退和移交工作应当于1955年5月31日前完成。苏军于5月25日撤退完毕。
好事五,废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秘密补充协定》。《秘密补充协定》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此后,毛泽东对此多次向苏联及其他外宾表示不满。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时暗示可以考虑放弃该协定。1956年5月10日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认定《秘密补充协定》已经不符合苏中之间现存的友好关系,建议予以废除。5月29日,中国政府复照表示同意。
好事六,改变卢布与人民币的比值。1956年10月23日中苏签订协定,对之前卢布与人民币的比价加以改进,按照当时两国国内60多种日用品的价格计算,协定规定双方正式比价保持不变,但是在非贸易兑换时每元人民币补贴4卢布,即实际比价改为1:6,即1元人民币相当于6个卢布。这个比价同人民币和卢布当时的实际购买力大体相符。1957年5月11日,苏联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交《备忘录》和《关于调整两国在1951年至1955年期间非贸易清算的议定书(草案)》,建议这一期间的非贸易支付均按1956年10月23日中苏非贸易支付协定规定的办法结算,苏方补偿中方9610万旧卢布。
好事七,在我国3年困难时期,赫鲁晓夫提出向我国提供粮食、食糖。1961年2月27日,赫鲁晓夫致函毛泽东,提出鉴于中国发生食品供应方面的困难,苏联愿意以贷款的形式向中国提供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古巴糖,并且表示10亿卢布的贸易逆差可以分5年偿还,不计利息。
6. 赫鲁晓夫的历史贡献
把苏联人民从对斯大林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
7. 赫鲁晓夫一生中,共访问过几次中国
赫鲁晓夫三次访华:
1、1954年9月29日参加国庆庆典赫鲁晓夫第一次访华
8. 赫鲁晓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的庆典访问期间签订了哪些协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的庆典访问期间,赫鲁晓夫同毛择东主席举行了几次会谈,双方在许多国际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他对中国的态度十分友好。苏联代表团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协定,发表了联合公报。协定中议定:从旅大撤军,将海军基地移交中国;把原来中苏共管的新疆石油公司、有色及稀有金属公司、大连造船公司中的苏联股份完全移交给中国,还签订了有关科技方面的合作。同意帮助中国建设211个大型工业企业。50年代中苏关系还是比较友好的。
9. 对赫鲁晓夫拍桌子的中国元帅是谁
对赫鲁晓夫拍桌子的中国元帅是陈毅元帅,事情是这样的,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按理说这样的举国欢庆的日子里,陈毅元帅更没有发火的理由了。其实不然,当时中国和印度发生了领土战争,而赫鲁晓夫由于在前期提过各种占中国便宜的条件遭拒之后,恼羞成怒。他扬言要把支援中国生产建设的各个领域专家撤回苏联,想以此报复中国。除此之外还他无赖的问了一句:“印度那么弱小,你们就为了一块荒山去打他们值得吗?”想要恶心中国。对此,毛主席刚回答完后,陈毅元帅问他道:“按照你的逻辑,自己的国家可以被弱小的国家所侵略?”赫鲁晓夫一听怒不可遏,大声的吼道:“你只是一个元帅,而我是主席,你没有资格这样和我说话。”军人出身的陈毅元帅听了这样的话,自然很愤怒,当场对着赫鲁晓夫拍了桌子,回吼道:“我不想跟你谈!”随即走了出去。赫鲁晓夫也着实被陈毅元帅这一拍惊了一下。
10. 赫鲁晓夫对中国的贡献
赫鲁晓夫对中国的贡献有1,帮助中国的经济建设。如果说斯大林承诺援助中国建设的大型工业企业有50项,那么赫鲁晓夫当政11年中答应援建的项目则达286项。他还扩大了斯大林援建项目的设备供应范围。如果说斯大林承诺援助中国建设的大型工业企业有50项,那么赫鲁晓夫当政11年中答应援建的项目则达286项。他还扩大了斯大林援建项目的设备供应范围。2,把4个中苏合营公司的苏方股份移交给中国。1950年3月和1951年7月,中苏先后在莫斯科和北京签订了创办中苏石油公司、中苏有色金属公司、中苏民用航空公司以及大连中苏建造和修理轮船公司的协定。3,帮助中国建立原子反应堆。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关于原子能问题,赫鲁晓夫同意先帮助中国建造一座小型原子反应堆。共和国成立5周年。关于原子能问题,赫鲁晓夫同意先帮助中国建造一座小型原子反应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