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总理莫迪释放新信号,宣扬对邻国的“三不”政策是什么
印度国内的新冠疫情已经在失控的边缘徘徊,而且再加上蝗灾、失业、经济停滞以及党派斗争等的多重危机下,印度依然拿中印边境问题说事。在疫情还未得到平息,同时印度多种问题已经暴露,而在这个时候,印度总理莫迪没有集中国家力量去抗击疫情,而且去中印冲突一线视察军队的部署情况,还发表了一些鼓舞印度士兵的讲话,有一种厉兵秣马的架势。不过在外界看来莫迪亲临“前线”,实际上是要对外发出三种信号。
② 印度哪几个城市有中国使馆
中国驻印度首都新德里大使馆。
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20世纪 50年代,中印两国领导人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方交往密切。1959年西藏叛乱后,中印关系恶化。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1976年双方恢复互派大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
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1988年)、总统文卡塔拉曼(1992年)、总理拉奥(1993年)、副总统纳拉亚南(1994年)、总统纳拉亚南(2000年)先后访华。
国务院总理李鹏(1991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1993年)、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2001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2002年)分别访问印度。
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
双方发表《联合宣言》, 制定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2008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访华,两国签署《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
2010年是中国印度建交 60周年。5月,印度总统帕蒂尔来华进行国事访问。12月,温家宝总理访印,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联合公报》。2011年是“中印交流年”。
(2)印度总理访问中印扩展阅读
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致辞:
中国和印度互为重要邻国,既是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也是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印关系的影响超出双边范畴,具有地区和全球意义。
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印关系,把中印关系放在中国外交全局的优先位置。我们愿同印方一道努力,传承友好、增进互信、拓展合作,推动中印关系像长江和恒河一样生生不息、奔流向前。
中国驻印度使馆网站是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和中印关系的重要窗口。我们将向您及时呈现中国发展的精彩全貌,反映中印关系和使馆活动的最新动态,提供实用的信息和竭诚的服务。
③ 莫迪突访中印边境冲突地区,这么做会影响国际局势吗
莫迪突访中印边境冲突地区,这么做并不会影响国际局势,这只是印度高层的一次普通慰问活动!
④ 莫迪就中印对峙说了什么
中印在洞朗对峙持续,中方近日连续发出明确而强硬的表态后,印度5日说,印度总理莫迪今天表达了通过对话解决洞朗对峙的意愿。
3日晚,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杰在印度议会上院联邦院接受质询时就洞朗对峙回应,她表示,战争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印关系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梳理。有记者4日下午在印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上,问为何印外长只强调外交沟通,而放弃其他解决问题的手段,这是否意味着印度立场有所转变?印外交部发言人巴格雷称,“印度一直坚持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边境争议问题,而且这也是印中两国首脑所达成的共识,相信中方也会在此问题上信守承诺。”
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没有错,但是印方撤回自己国土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⑤ 莫迪访问中国的主要成果
莫迪访问中国的主要成果:进一步推动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一、访问中国的最大的成果在于中印签订220亿美元经贸协议。具体在于:
1、印度的Welspun Energy Pvt. Ltd.与天合能源(Trina Solar)签订了在印度建设光伏产业园区生产500MW光伏组件以及500MW的光伏太阳能模块的谅解备忘录。
2. 印度的Axis Energy Ventures India Pvt. Ltd.与中国的明阳风电集团公司及明阳风电与印度信实企业集团(Reliance ADA Group)共同出资的合资企业Global wind power Ltd.三方之间签订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谅解备忘录。
3. 印度的Adani Group与保利协鑫集团就在蒙德拉经济区(Mundra SEZ)建设光伏产业园区以及天然气行业合作签订了框架性协议。
4. 印度的Essel Solar公司与中国的晶澳太阳能公司签订了关于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设施的谅解备忘录。
5. 印度的Sun Group与中国的阿特斯阳光电力有限公司签订了五年内实现5000MW太阳能发电产能以及相关太阳能电池组制造计划的谅解备忘录 。
6. 印度的Wipro BPS与大连市人民政府及亿达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达成了设立大连离岸交付中心的协议 。
7. 印度的Bharti Airtel Ltd.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经印度电信管理局批准的设备购买融资协议 。
8. 印度的Bharti Airtel Ltd.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从中兴及华为购买设备的融资协议 。
9. 印度的GMR group与贵州国际投资集团签订了在Kakinada建设2000英亩的经济开发区生产高端设备的谅解备忘录 。
10. 印度古吉拉特邦工矿业管理部下属的工业促进局与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达成了在古吉拉特邦建设工业园区的协议 。
11. 印度的Autolite India Ltd.与谨之微进出口有限公司达成了在印度制造高科技生产资料的协议 。
12. 印度的Adani Power Ltd.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达成了关于蒙德拉电站工程一、二、三期项目融资协议 。
13. 印度的IL&FS limited与中国工商银行签订了关于基础设施租赁和融资的谅解备忘录 。
14. 印度的Bharti Airtel Ltd.与中国工商银行签订了关于信用融资的谅解备忘录 。
15. 印度的IL&FS Energy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达成了Nana Layja 4000MW火力发电站项目的协议 。
16. Jindal钢铁与电力公司(Jindal Steel and Power Ltd.)与中国工商银行达成了共同开展潜在项目的协议 。
17. 印度的Welspun Group与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达成了共同在古吉拉特邦开展钢铁项目的协议 。
18. 印度Bushan Power and Steel limited(BPSL)与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热轧钢卷项目的协议 。
19. 印度Adani ports and SEZ Ltd与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蒙德拉港与广州港之间建立“姐妹港”关系的协议 。
20. 印度EROS Group与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了中印电影领域共同合作和发展的协议 。
21. 印度EROS Group与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了共同拍摄玄奘电影的协议 。
22. 印度Infosys Technologies (China) Co., Ltd与贵州黔南自治州政府达成了在贵州黔南共同建立“中印信息产业服务走廊”的协议 。
23. 印度企业联合会与贵州省政府达成了关于推进印度企业参与IT建设的协议 。
24. 印度企业联合会与正和岛达成了增进中印私营企业间交流的协议 。
25. 印度的NIIT China与贵州贵安新区管委会签订了在IT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
26. 印度Aarvee Associates Architects Engg & Consultants Pvt Ltd.与中国Anchor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 。
二、为促进两国之间人文交流,印度向中国公民颁发电子旅游签证。
纳伦德拉·莫迪(英语:Narendra Modi,1950年9月17日-), 出生于印度瓦德拉嘎镇(又译瓦德纳加尔),印度政治家,现任印度总理。古吉拉特大学政治学硕士,2001年10月就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并连续三届担任此职。2014年5月16日,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投票结果揭晓,莫迪确定成为下一任印度总理。
2014年5月26日,印度新任联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正式宣誓就职。
2014年9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纽约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强调在世界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性并呼吁改革联合国。
2015年3月11日,纳伦德拉·莫迪在各国领导人工资中,排名第十一位。
⑥ 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总理会谈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先后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举行会谈。6月27日,尼赫鲁在欢迎周恩来的宴会上谈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说:“这些原则不但对我们两国适用,而且对其他国家也适用,对其他国家来说,这些原则很可以作为一个榜样。”随后,在6月28日发表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和6月29日发表的《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都正式宣布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
⑦ 中印关系的交往史
中、印二国均为世界文明古国,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有几千年历史。
1、汉代及以前
印度和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几乎没有政治接触。但是,自1世纪起这两个国家就已经进行了广泛而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特别是伴随着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国的过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关系承担着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和印度也有一定接触。在古印度文学中出现了一个被称为“Chinas”的民族,现在被认为就是在指中国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约公元前5世纪)中有着“China”的记录,这可能是在指秦国,也就是之后的秦朝。
孔雀帝国的首相,曾在塔克西拉大学担任过教授的考底利耶(公元前350-283年)在他的作品《政事论》即用“cina”词头将中国丝绸称为“cinamsuka”(“cina”丝绸服装)和“cinapatta”(“cina”丝束)。
在《史记》中,张骞和司马迁(使用了“身毒”来称呼印度河流域地区(在现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这一词应是来源于梵文中的“Sindhu”。当云南在1世纪被汉朝吞并时,中国政府报告在那里存在一个“身毒”社区。
2、唐朝至近代
在公元一世纪佛教开始从印度向中国传输后,许多印度的学者和僧人都前往中国,如早在401年,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中国,并将梵文佛经《修多罗》译成中文;
少林寺的创始人佛陀跋陀罗(约464-495年)和5世纪南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成为禅宗的创办人少林寺第一位禅师。
同时许多中国学者和僧侣也前往印度,如中国高僧法显于402年,访问印度并居住10年,之后他将许多梵文佛经译成了中文,其《佛国记》成为中印友好交往史上一部极具历史价值着作;
玄奘(602-664)和义净(635-713)。他们都曾在比哈尔邦的那烂陀寺学习。
7世纪玄奘于戒日王时期访问印度,在他的作品《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他前往印度的旅程,这后来启发了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创作了他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
(7)印度总理访问中印扩展阅读:
2000年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中印两国外交关系的逐步升温。
2002年中国总理朱镕基回访印度,主要谈论经济话题。
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对中国进行里程碑式的访问,其后中印关系得到显着提升。中国正式承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同时两国开始着手解决边界争端。
2004年,两国还计划开放锡金的乃堆拉山口和Jelepla通道,这对双方都有好处。2004是中印双边贸易的一个里程碑,双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
2005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班加罗尔以推动中印两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在演讲中,温指出“合作就像两座宝塔,一个硬件和一个软件。中印合作起来,我们就能在世界上占据领导地位。”温家宝表示21世纪将是“IT产业的亚洲世纪”。
在这次高层访问期间,还签订了几项协议以加深两国间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关系。关于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件事,温家宝起初似乎支持,但是在回国后又回到中立的位置。
2006年7月6日,中印重新开放乃堆拉山口,这是古代贸易路线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个通道。两国官员表示边界贸易的重新开放将帮助缓和该地区的经济孤立。
2007年5月,中国拒绝了一名来自阿鲁纳恰尔邦的印度行政官员的签证申请。
2008年1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访问中国,会见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并讨论了贸易、商业、国防、军事等双边议题。2008年7月,在第34届日本G8峰会上,胡锦涛和辛格友好会见。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印度向地震受害者提供了帮助。2008年是中印双边贸易的一个里程碑,贸易额超过了370亿美元。中印贸易额在2012年达到700亿美元。
2009年中国海军和印度海军在索马里海域一同执行一项反海盗任务。
2017年6月18日,印度与中国发生洞朗对峙事件,两国关系开始恶化,中印关系或陷20年最低谷 。
并且印度不断开始向边境增兵:4万印军集结中印边境 最近距中国仅500米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印关系
⑧ 中印两国总理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的重要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这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当时,中国政府代表团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开始谈判。31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印方代表团,在谈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发表谈判公报,并签署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两国政府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公报和协定中,把它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同年6月底,周总理先后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他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的《联合声明》都写进了这些原则,并进一步确认它适用于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发表了着名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宣言提出的十项国际关系原则包括了这五项原则的全部内容。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的14个国家,提出了我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特别联大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1988年,邓小平同志更明确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而且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和1974年第6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都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而且是其忠诚的奉行者。在这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⑨ 第一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元首是谁
第一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元首是:印度总理尼赫鲁。
1954年10月19日到30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
尼赫鲁对中国的迷恋,也一直感染着其家族的所有成员。随着尼赫鲁的病逝,中印关系步入低谷。
1966年,尼赫鲁的爱女英迪拉·甘地担任印度总理后,开始不断向中国发出解冻关系的友好姿态。1969年,英迪拉·甘地在印尼访问时表示:“尽管存在边界争端,但我没有看到来自中国的任何真正威胁。”
1976年,英迪拉·甘地克服国内阻力,主动派大使到中国,从而恢复了中断15年之久的中印大使级外交关系。正是有了那一系列的铺垫,才使拉吉夫·甘地1988年顺理成章地访华,并正式掀开中印关系友好新篇章。
(9)印度总理访问中印扩展阅读:
1954年尼赫鲁总理访华,与中国领导人奠定两国关系。1988年甘地总理访华,印中关系从此进入恢复和发展阶段。
1966年,尼赫鲁的爱女英迪拉·甘地担任印度总理后,开始不断向中国发出解冻关系的友好姿态。1969年,英迪拉·甘地在印尼访问时表示:“尽管存在边界争端,但我没有看到来自中国的任何真正威胁。”
1976年,英迪拉·甘地克服国内阻力,主动派大使到中国,从而恢复了中断15年之久的中印大使级外交关系。正是有了那一系列的铺垫,才使拉吉夫·甘地1988年顺理成章地访华,并正式掀开中印关系友好新篇章。
⑩ 印度总理访华是为了自己过来利益而来
国际关系,首脑来访,寻求共同点,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对中印两国来说,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所以,虽然彼此有一些利益冲突,但在最根本的发展利益面前,两国都没有犯糊涂。过去多年,美国、日本都在鼓捣印度对抗中国,并为此下了不少本钱,但是印度却并未真的亦步亦趋。中印两国的根本发展利益,是两国深入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和拓展的最根本原因和动力。
五大话题清单:
1.边界问题如何解决?中印边界领土争议已经开展了18轮谈判,取得一定积极效果,但实质性进展不大。有印度学者表示,目前有可能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时机。
2.如何正面回应“一带一路”?印度是“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重要国家,但印度对此还未做明确表态。莫迪总理此次访华对该问题的表态将为印度未来的相关策略定调。
3.争取中国支持印度“入常”表态?印度大国情结浓厚,美、俄、英、法已在不同场合表示支持印度的大国梦,中国也并未反对,一向表示理解并支持印度希望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主张通过“一揽子解决”方案兼顾各方利益。不难想象,该问题应该上了莫迪的话题清单。
4.说服中国开放市场?印中贸易逆差超过400亿美元。印度希望说服中方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让其医药、农业与IT产品能够出口到中国,缩小贸易逆差。
5.如何吸引中国投资?印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严重滞后,拖累印经济发展,争取中国更多投资参与印度制造业和基建项目符合印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