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彭斯说朝鲜是亚太"最危险的威胁"
4月19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正在日本访问的美国副总统彭斯当日在美国海军横须贺基地的核动力航母“罗纳德·里根”号上发表演讲,他指出朝鲜是亚太地区“最危险的威胁”。
此外,彭斯还重申《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适用于中国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
❷ 美国为什么帮助以色列
在圣经上有一个预言,那就是以色列的复国。我们都知道,以色列其实是基督教的发源地,因为以色列犹太人的不信奉上帝的话语,所以被上帝灭国,但是在圣经上预言以色列在多少年后,会重新建立自己的王国,所以以色列在1948年的时候,真的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这一点离不开美国的支持。
而这群人就是最后建立以色列王国的一部分人。所以以色列在军事技术方面给予我们很多的帮助,这一点无需质疑。所以做人还是应该多做好事,中国的军事如此强大和以色列这个国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美国对以色列也只能无可奈何,因为信仰。
❸ 分析伊拉克战争得失,美国最终给伊拉克人民留下些什么
美国政府不顾国内外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地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在伊战爆发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诸多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这场战争使美国在人员、经济、政治和国际声望等方面付出巨大代价。伊战究竟如何收场,美国各界也在争论和反思。多数人认为,伊拉克战争5年来已成为美国之痛。
无法取胜
美国着名时政记者卡普兰指出,如果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那么战争胜利的标志应是实现发动战争的政治目标。从这个角度看,伊拉克战争无法取胜。
众所周知,布什政府发动伊战的表面理由是消除恐怖威胁,但深层动机一是在中东推行美式“民主”,二是扩大美国战略利益。但5年过去,战争达到的唯一目标似乎只剩下“推翻萨达姆暴政”了。
伊战爆发以来,美国面临的恐怖威胁有增无减。美情报机构去年7月发表的报告承认,“基地”组织正卷土重来,并已获得对美本土发动袭击所需的大部分能力。伊拉克则动乱不止,成为恐怖分子孳生的温床。伊拉克新政府迄今无法独自履行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治安的基本职能。对伊拉克民众而言,和平安宁的生活仍然可望而不可即。
在战略上,伊拉克战争使美国的宿敌伊朗在中东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而且,战争限制了美国应对世界其他挑战的能力,使美国在外交上陷入被动。德国《时代》周报社长约弗指出,伊战降低了美国的战略地位。驻伊美军作战场景[资料图片]
代价沉重
《纽约时报》记者、两届普利策奖得主彭斯指出,为伊战的巨大付出,早已超出了美国人心目中的“合理代价”。事实上,美国民众还在不断为伊战付出生命和经济代价。最新民调显示,63%的民众认为伊战不值得打,而60%的人认为发动伊战是个错误。
迄今,美军在伊拉克已死亡近4000人,伤残近3万人,约10万名曾在伊拉克服役的军人被诊断出患有心理疾病。按照美国国会估算,到今年9月,美国用于伊战的开支累计将达6070亿美元,是布什政府原先估计的10倍,如果加上治疗伤员和偿还债务利息等隐性开支,伊战的开支将更为庞大。
毫无疑问,伊战使美国实力受到拖累。在硬实力方面,美国霸权的主要支柱——军队因伊战而兵力紧张,装备损耗严重。调查显示,美军六成校级以上军官认为,与5年前相比,美国军事实力受到削弱。在软实力方面,调查显示,美国的声望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明显下滑。驻伊美军虐囚、滥杀无辜等各种丑闻频发,遭到世人谴责。
更何况,美国发动伊战未经联合国授权,师出无名。其所指控萨达姆的两大罪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串通恐怖分子,至今查无实据。因此,美国的国际公信力大打折扣。乔治敦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伊战,美国的领导能力已受到不少盟友的质疑。
出路何在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国际事务中心主任罗森巴赫等许多专家认为,从目前态势看,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很可能仍要持续下去,少则4年,多则7、8年。与此同时,厌战早已成普遍情绪,美国政府面临的撤军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美国朝野也在思考,伊拉克问题的最佳出路在哪里?但由于出发点不同,各方迄今仍莫衷一是。
布什总统、军方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都力主坚持原有政策,将伊战进行到底,直到最后“获胜”。布什在伊战5周年之际仍然坚称,这场战争“值得打”。分析人士认为,如此一来,美国必将在伊拉克越陷越深。
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都主张尽快开始撤军,但他们拿不出使公众普遍信服的具体实施方案。一些民间反战人士和独立人士如“反战母亲”希恩和着名左翼知识分子、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乔姆斯基等则呼吁,美国不仅需要立即撤军,而且要放弃热衷输出“民主”、“自由”和干涉别国事务的“帝国思维”。
但是,作为整个国家而言,美国很难做到这种“触及灵魂深处”的反省。这也从一个更深的层次说明,为什么伊战久拖不决,悲剧难以结束。
❹ 美国为了跟欧佩克抢市场份额,并且美国的胃口还不小,第一个目标就是原油需求大国印度。为什么不是中国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1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和印度总理莫迪在新加坡会面。彭斯对印度支持美国对朝施压表示感谢,并表示期待美印两国找到更多合作方式,最终为朝鲜半岛带去长久的和平。莫迪随后表示印度将从美国进口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
此前美媒批评特朗普制裁伊朗、又公布豁免名单的策略毫无章法,但是现在看来,他似乎是下一盘棋,最终目标则是石油定价权。市场普遍认为,一旦美国从石油进口国转为出口国,油价上涨只是时间问题了。到时候,已经实现能源独立的美国说不定能挤走欧佩克坐上“原油霸主”的宝座。
❺ 美副总统彭斯访日演讲说了什么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4月19日,正在日本访问的美国副总统彭斯当日在美国海军横须贺基地的核动力航母“罗纳德·里根”号上发表演讲,他强调了日美同盟的重要性。彭斯指出朝鲜是亚太地区“最危险的威胁”。
共同社指出,朝鲜25日将迎来朝鲜人民军建军纪念日,当前正保持强硬姿态。特朗普政府在加强施压的同时,也期待中国发挥对朝影响力,探索外交解决之路。
❻ 历史上的四月三日发生过什么事
4月 3 日收录 9 件大事:
地图学家裴秀逝世(271年)-----
裴秀(224—271),字秀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西晋地图学家。曾任延尉、尚书、尚书仆射,武帝时官至尚书今、司空。
裴秀在总结前人制图的基础上提出“制图六体”即从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6个方面绘制地图,即地图绘制上的比例、方位、距离、地形、角度、曲直等原则。
自西晋至明末,中国的绘制地图工作者一直都遵循着这些原则,为中国制图学奠定了科学基础,在世界地图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裴秀所绘《禹贡地域图》18篇是当时最为完备而精详的分区地图。裴秀的《地形方文图》是缩简的晋朝地图,流传达数百年。
公元271年4月3日(晋泰始七年三月初七日)因病去世。
美国文学之父欧文诞辰(1783年)-----
华盛顿·欧文是美国着名作家,他于1783年4月3日出生在纽约一个富商家庭。欧文从少年时代起就喜爱阅读英国作家司各特、拜仑和彭斯等人的作品。中学毕业后,他遵从父命在律师事务所学习法律,但他的志趣却在文学方面。
1802年,19岁的欧文在《早晨纪事报》上发表了几篇书信体散文,崭露头角。后来他因病赴欧洲休养,游历了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作了大量旅途笔记,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809年,他的第一部作品《纽约外史》以“迪德里希·尼克博克”的笔名出版。这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诙谐之作,充分显露出欧文的幽默才能。《纽约外史》出版后,欧文便成为纽约文坛风靡一时的人物。在这之前,美国虽然获得独立已有三十余年,但在文学方面却始终未能摆脱英国的束缚,创作出足以代表这个新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作品来。欧文运用本国题材写出的《纽约外史》这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对于促进美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815年,欧文再度赴英。他游遍英国的名胜古迹,怀着对英国古老文明的仰慕和对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向往,写出了着名的《见闻札记》和风格类似的《布雷斯勃列奇田庄》。《见闻札记》是欧文的代表作,包括小说、散文、杂感等32篇,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和富于幻想的浪漫色彩,描写了英国和美国古老的风俗习惯以及善良淳朴的旧式人物。这部作品在英国出版后,受到欧美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826年,欧文到西班牙搜集了许多有关哥伦布的珍贵资料,游历了格拉纳达的名胜,并在阿尔罕伯拉宫逗留了将近三个月。这一切激起了他对研究西班牙历史的兴趣。1929年前后,他写了三部有关西班牙的着作:《哥伦市传》、《攻克格拉纳达》和《阿尔罕伯拉》。在这些作品中,欧文以讲故事的形式,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歌颂了摩尔人为追求自由幸福而进行的斗争。
写了《阿尔罕伯拉》之后,欧文的创作热情便衰退了。1832年,他回到了阔别17年的祖国。他的晚年,除了当过几年美国驻西班牙公使外,绝大部分是在家乡度过的。1859年11月28日,欧文与世长辞。美国人民为了怀念这位在文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作家,在纽约下半旗致哀,而欧文的许多优秀作品则被人们传诵至今,成为珍贵的文学遗产。他本人更被尊为“美国文学之父”。
广州人民取得反英军入城斗争第二次胜利(1847年)-----
1846年在英国公使德庇时胁迫下,两片总督耆英与广东巡抚联合发布准许英人入城的告示。群众将告示撕毁,耆英派知府刘浔与英人密订人城日期,数千名群众闯入府衙,将刘浔的朝珠、公服烧毁,德庇时被迫将兵带回香港。
1847年4月3日(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八日),德庇时再次提出入城要求,并把兵船闯入省河,由于广州人民的斗争,英方没有得逞。但耆英与英方密约两年后开放广州。
到了1849年4月英国公使文朝以两年已满,要求履约入城。继任粤督的徐广缙看到人民的激烈反抗,不敢实行密约。英国侵略者又使用武力威胁,把兵船再次驶入省河。广州各乡社学勇10万多人齐集在珠江两岸示威,迫使文翰放弃人城要求。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1865年)-----
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由资产阶级与种植园奴隶主联合执政。不过南北两地依旧各行其道:美国南方在种植园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着黑奴制北方则发展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制。
到了19世纪中叶,这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南部奴隶制度成为美国社会经济中的主要障碍。1860年,以呼吁维护联邦统一、反对奴隶制扩张而着称的林肯当选了美国第16届总统,南方奴隶主感到大权旁落,于是开始制造分裂,蓄意发动叛乱,于1861年初,在南方成立“南部各州同盟”。4月12日,南方叛军炮击联邦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公然挑起国内战争。4月15日,林肯被迫宣布南方为叛乱州,征召7.5万名志愿军,为恢复联邦统一而战。
相比之下,无论在州数、人口、工业生产、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军事力量还是政治上的得道多助方面,北方均占有绝对优势,然而战争初期联邦军队却频频失利。这是因为南方军队有备而来夺得了主动权,更是因为林肯政府将最敏感的奴隶制存废问题搁置在了一边。1861年7月,在离华盛顿40公里的马那萨斯城发生第一次会战,联邦军被人数较少的南方军击败,华盛顿几乎失守。此后,群众举行了示威**,要求解放奴隶,分给农民土地,挽救危局。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林肯政府及时采取了两项重大改革措施。1862年5月20日,政府颁布了《宅地法》,9月22日,又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这以后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联邦军逐渐掌握了各战场的主动权。
1863年夏联邦军转入反攻,继7月1日—3日取得葛底斯堡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后,又于7月4日攻陷密西西比河下游的维克斯堡,摧毁了同盟军的进攻力量,彻底扭转了战局。而后,联邦军采用新战略积极进攻,到1864年底,南方几乎陷于瘫痪状态。
1864年11月,林肯以绝对多数再度当选总统,南方败局已定。
1865年4月3日,联邦军攻克里士满。4月9日,同盟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率部2.8万人向联邦军投降,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结束,美国恢复统一。
邹容死于上海狱中(1905年)-----
邹容的《革命军》一书鼓舞了无数志士仁人 1905年4月3日,邹容病死于上海租界华德路西牢,年仅20岁。离出狱之期仅70余日。
邹容,生于1885年,四川巴县人。他的《革命军》一书鼓舞了无数志士仁人。他是一个年轻的革命鼓手和勇士,他让整个民族热血沸腾 1903年6月29日,“《苏报》案”发生,7月1日,邹容自到英租界巡捕房投案。1904年5月,邹容被判刑2年。
章炳、邹容在判决之后被国在提篮桥租界监狱里,分居斗室,每天做工8小时,缝衣、烧饭,吃着恶劣的饭食。他们抽空吟诗、写作,还读些旧籍、佛典,但最关心的还是狱外的政治动向。每逢探监时间,蔡元培等轮流给他们带来新的消息,许多不相识的革命志上,如禹之谟。卞鼐、吴樾等也前来探望或寄信慰问。
1905年2月,邹容因经年累月地遭受折磨而病倒,但监狱拒绝他出去看病,直到病情已十分险恶,才允许保释出狱。出狱前一天,搀赴工部局医院,医师给药一包。邹容回狱服药,即在夜半死去,死时口吐鲜血,人们怀疑是被毒死,一时传闻极广。日本东京留学生专门派遣张继来沪调查此事。4日,邹容遗体由《中外日报》馆备棺殡殓。
4月5日.中国教育会在愚园召开邹容追悼会,50余人出席。次日.在爱国女学校再次会议,讨论邹容善后事。议决棺枢暂停会馆,“一面择地,一面通知家属”。
17日,《时报》刊载《告邹容亲友启事》,说明邹容遗体因送至四川巴县“路远力绵”,决定安葬于上海。后由革命志士刘三“献其宅畔空地为邹容墓穴”,刘三冒着危险将灵枢运到上海县华泾乡,葬在自己的地里,人们称誉刘为“义士”。邹容临终前,作《绝命辞》,其中有言:“愿力能生千猛士”。他仍念念不忘埋葬清王朝。
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加冕(1930年)-----
塞拉西一世(1892—1975),埃塞俄比亚皇帝。出身于哈拉尔省王族家庭,早年曾任省长、总督。
1916年为摄政王和皇储。
1930年1月,埃塞俄比亚女皇位达图病故。
他于1930年4月3日加冕为皇帝,称塞拉西一世。
次年,颁布了埃塞俄比亚第一部宪法,采取了某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935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军队30万人,在英、法、美的纵容下,入侵埃塞俄比亚。他领导埃塞俄比亚人民英勇投入保卫祖国的独立战争。
1936年5月,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被意军占领。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
在二次大战中,1941年英军从意军手中夺取了亚的斯亚贝巴,塞拉西一世重新复位。
1971年曾访问过中国。
1974年9月在军人政变中被废黜。
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成立(1946年)-----
1945年12月16—26日,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论战后欧洲和远东的一些重大问题。会议决定战后对日实行管制。
据此,由苏联、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代表组成的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于1946年4月3日在东京成立,委员会的任务是为了实施《波茨坦公告》,保证实施日本投降条款并就日占领和管制问题与盟国占领军最高统帅进行“协商”与“提出建议”。由于莫斯科外长会议结盟军最高统帅(当时为美国的麦克阿瑟)赋予了较大的权限,因此盟军对口管制委员会的权力实际上有名无实,仅作为盟军最高统帅的一个咨询机构。
1952年4月,《旧金山和约》生效后,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即被美国非法解散。
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1949年)-----
1949年3月24日至4月3日,全国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今北京)举行。出席代表411人,通过关于当前任务的决议;选举蔡畅、邓颖超、何香凝、张琴秋、康克清等51人为执行委员。正式宣告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简称“全国妇联”)成立。
1957年9月,改名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它是团结各族各阶层妇女的群众组织。基本任务是:团结教育全国妇女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鼓励妇女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保护妇女儿童利益;联合世界爱好和平的妇女,支持各国妇女的进步运动。《中国妇女》杂志,是它的机关刊物。
中国动物学家伍献文逝世(1985)-----
伍献文(190O~1985),浙江瑞安人。
1921年甫高师毕业,1928年厦门大学毕业,1929年留学法国,1932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央研究院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院士,中央大学教授。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及名誉所长、武汉分院院长、生物学部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鱼类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武汉市主委、湖北省筹委会主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他还是伦敦林奈学会会员。
主要着作有《中国比目鱼类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系统学的研究》、《中国鲤科鱼类志》、《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等。
安理会通过海湾正式停火决议(1991年)-----
联合国安理会今天以12票赞成,1票反对和2票弃权通过提出的关于在海湾地区正式停火的第687号决议。古巴反对,也门和厄瓜多爾尔尔弃权。
决议要求伊拉克承认它和科威特于1963年签订的两国边界协议。这一协议所规定的边界线比现在的边界向伊拉克一侧推进5至8公里。
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接受在国际监督下销毁、拆除所有生物和化学武器以及射程超过150公里的弹道导弹。决议还规定在1963年伊科两国商定的边界的伊拉克一侧10公里和科威特一侧5公里的范围内建立一个非军事区,并在这一非军事区派驻一支联合国军事观察员部队。
停火决议取消了对伊拉克的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禁运,但继续禁止向伊拉克出售武器和军事技术。
决议规定,待伊拉克正式通过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表示接受该决议的所有条款后,正式停火才生效。
❼ 杀戮一代的剧情介绍
1 Get Some David Simon & Ed Burns Susanna White July 13, 2008
伊拉克战争开始后海军陆战队按照命令驻扎在科威特的Mathilda营地为进入伊拉克做着准备;《滚石》杂志的记者被派到陆战队随军采访。
2 The Cradle of Civilization Ed Burns & Evan Wright (剧本)
David Simon & Ed Burns (故事) Susanna White July 20, 2008
鉴于动荡的现状,中士Colbert尝试着让他的队伍保持精神集中。第一侦察营调整了他们的进攻计划,并在Nasiriyah和Al Gharraf第一次与敌人接触。
3 Screwby Ed Burns (剧本)
David Simon & Ed Burns (故事) Susanna White July 27, 2008
B连等待他们下一个侦察任务,在第一次交火后幸存下来;连长要求炮兵轰炸一个不存在的火箭筒小队;排长试图在危险情况下控制局势;营长指定一个新的非常紧急的任务,在A连炮轰Ar Rifa之后。
4 Combat Jack David Simon (电视剧)
David Simon & Ed Burns (故事) Simon Cellan Jones August 3, 2008
大家还在为了占领机场而放弃时间修理补给车的事情抱怨着的时候,B连又开始启程,向西前进,检查一个村子,并在Al Havy城外设立路障。同时,A连奉命去寻找一名在Al Shatra陆战队员的尸体,但他们的任务被CIA的行动延误。
5 A Burning Dog Evan Wright (剧本)
David Simon & Ed Burns (故事) Simon Cellan Jones August 10, 2008
B连还是不断的遇到不友善的居民,并试图改善关系;战场上关于敌人的情况,得到的答案总是比新遇到的问题少;Al Muwaffiqiyah设置的路障考验着海军陆战队的交战规则。
6 Stay Frosty Ed Burns (剧本)
David Simon & Ed Burns (故事) Simon Cellan Jones August 17, 2008
在第一侦察营完成不熟悉的任务-疏散上百名逃离巴格达的平民之后,他们开始觉得是否已经完成了在这场战争中自己的任务。但Godfather还有其他任务让自己的士兵重新回到战场上来。
7 Bomb in the Garden David Simon (剧本)
David Simon & Ed Burns (故事) Susanna White August 24, 2008
到达巴格达之后,B连被这座城市的规模所震惊;第一侦察营开始了他们在巴格达的日常巡逻,这是他们发现遇到阻碍的程度是他们和伊拉克人所想象不到的。
❽ 微妙时刻,美国副总统彭斯突访伊拉克, 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他去拜访伊拉克有三个目的:第一安抚当地的库尔德人,第二表明美国是非常注重人道主义的,一直都没有忘记伊拉克,第三提高军队中的士气,稳定军心。彭斯访问伊拉克带着满满的政治目的,当然最主要是还是稳定军队中的士气,也是帮特朗普拉一下选票。
三、安抚军心
彭斯代表特朗普访问驻扎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这让基地里面的军心十分稳定,士气高涨。当然彭斯是想展示特朗普富有人情味的一面,说白了也是想为特朗普拉票,帮助特朗普在竞选的时候获胜。
❾ 美副总统中东遇冷是什么情况
当地时间2018年1月21日,以色列Lod,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抵达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对以色列展开访问。
鉴于美方做法曾遭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在中东多个国家引发抗议示威。本次访问期间,这名美国副总统因耶城地位问题在约旦和埃及“碰壁”也在意料之中。
静等后续发展。
❿ 古代、近代、现代的送行诗~~急啊~~快~~有悬赏分的
1.赠汪伦------李白
李白登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5.送别------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6.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别董大------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洲。
与君别离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
儿女共沾巾。
10.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12.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送行诗一首
——江山
道一声:且莫走。
留一步——可肯回头?
我只道万山憔悴始是秋,
怎知是寒江冷月傍孤舟。
就与你说秋。
可知人来时千枝俏笑弄风华,
人去时花花落发。
怎么知我墙内蔷薇攀墙外篱笆?
攀出丝丝牵挂。
犹来狂风只在古道哭,
惊雷偏在昏时打。
长梦苏醒时,
又听村村潇潇雨下。
且由了它。
14.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15.清听松声留过客,风随花影送行人.-----辛弃疾
16.送别诗
作者: 佚名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7.送别
作者: 席慕蓉
不是所有的梦 都来得及实现
不是所有的话 都来得及告诉你
疚恨总要深植在离别后的心中
尽管 他们说
世间种种最后终必成空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 我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
错过今朝
今朝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余生将成陌路 一去千里
在暮霭里向你深深俯首 请
为我珍重 尽管 他们说
世间种种最后终必 终必成空
18.还有七分三十秒
——送原原离开北京
还有七分三十秒
朋友 你就将离开这座城市
目的地已经开始一点点地收线
将你拉回雪花飘落的北国
火车的轮子还没有启动
你的双脚还稳稳的站在北京的土地上
而离别已经成了不可动摇的真理
只是还能伫立七分三十秒
还有七分三十秒
朋友 放下你手中的事情
丢下我伤心的情绪
再让我为你唱支歌曲
我不会再吝啬自己的表达
不管是眼泪还是微笑
我都尽可能让你知道我的不舍
虽然还只能表达七分三十秒
友情是不会干涸的流水
在你飘向故乡时 我的思念
已经涓涓跟着你流去
相信一定不只是七分三十秒
19.《送别》
眼角下
魔王的鲜血流淌
晶莹恐怖的诅咒
是谁让又孤独
我坚决不饶恕
噩梦还未被爱躯散
灌进沉默的冰凉
知道你灵魂开始远走
我在风雨中狂怒
知道我肉体无法让你停留
眼眶中的鲜血挣扎
涌进哭泣的潮流
我不会饶恕
诅咒撕碎了天空
把阳光做成屏障
封闭你离去的道路
我无法让爱
化成万丈光芒
让你看到伟岸的一幕
我懦弱的千思万想
只让你停留远离的脚步
我真的还没有爱够
让我世界全部惆怅
让你把我激情全部带走
我憎恨的万语千嘶
只因伤口无法住流
在疼痛中挣扎
呼喊着你的名字
身影暗淡
让思念印满你的足迹
这未结局的爱
留我孤单哭泣陈述
20.Robert Burns
罗伯特·彭斯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s like a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哦,爱人像红红的玫瑰,
六月初绽芬芳;
哦,爱人像美妙的乐曲,
旋律轻轻流淌。
As fair as thou, 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o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好姑娘,散发美丽光芒,
爱你情深意切;
亲爱的,我要永远爱你,
直到四海枯竭。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I will love thess till,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亲爱的,直到四海枯竭,
太阳烧裂岩石;
亲爱的,我要永远爱你,
只要尚存一息。
And fare thee well, 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 it ware ten thousand mile.
再见吧,我唯一的爱人!
不过别离片刻!
亲爱的,我会与你重逢,
纵使万里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