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ftp数据传输主动被动区别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ftp数据传输主动被动区别

发布时间: 2022-05-15 00:18:27

A. 什么是ftp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1) 主动模式

PORT中文称为主动模式,工作的原理: FTP客户端连接到FTP服务器的21端口,发送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登录成功后要list列表或者读取数据时,客户端随机开放一个端口(1024以上),发送 PORT命令到FTP服务器,告诉服务器客户端采用主动模式并开放端口;FTP服务器收到PORT主动模式命令和端口号后,通过服务器的20端口和客户端开放的端口连接,发送数据,原理如下图:

(3)两种模式的比较

从上面的运行原来看到,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的不同简单概述为: 主动模式传送数据时是“服务器”连接到“客户端”的端口;被动模式传送数据是“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的端口。

主动模式需要客户端必须开放端口给服务器,很多客户端都是在防火墙内,开放端口给FTP服务器访问比较困难。

被动模式只需要服务器端开放端口给客户端连接就行了。

B. ftp的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的区别

FTP协议有两种工作方式:PORT方式和PASV方式,中文意思为主动式和被动式。 PORT(主动)方式的连接过程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FTP端口(默认是21)发送连接请 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一条命令链路。当需要传送数据时,客户端在命令链路上用PORT 命令告诉服务器:“我打开了XXXX端口,你过来连接我”。于是服务器从20端口向客户端的 XXXX端口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一条数据链路来传送数据。 PASV(被动)方式的连接过程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FTP端口(默认是21)发送连接请 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一条命令链路。当需要传送数据时,服务器在命令链路上用PASV 命令告诉客户端:“我打开了XXXX端口,你过来连接我”。于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XXXX端口 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一条数据链路来传送数据。 从上面可以看出,两种方式的命令链路连接方法是一样的,而数据链路的建立方法就完 全不同。而FTP的复杂性就在于此。

C. ftp数据传输模式中的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在实际中的是怎么应用的

你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简单介绍一下:
Standard,也就是Active,主动方式,客户端发送PORT命令到服务器。
Passive,也就是PASV,被动方式,客户端发送PASV命令到服务器。

两者不同(有点枯燥,简单看看就行)
不同之处是由于PORT(主动)这个方式需要在接上TCP 21端口后,服务器通过自己的TCP 20来发出数据。并且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连接来传送档案。而PORT的命令包含一些客户端没用的资料,所以有了PASv的出现。而PASV模式拥有PORT 模式的优点,并去掉一些PORT的缺点。PASV运行方式就是当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连接请求时,就会自动从端口1024到5000中随机选择一个和客户端 建立连接传递数据。由于被动且自动建立连接,容易受到攻击,所以安全性差。

简单点:
很多防火墙在设置的时候都是不允许接受外部发起的连接的,所以FTP的Standard主动模式在内部网络的机器通过防火墙出去的时候受到了限制。因此常用的是被动模式,这样更为安全,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也易于操作。
如果你知道防火墙的原理和网络结构,那么主动和被动模式就比较好理解了。

D. 什么是ftp的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关于主动和被动FTP的解释,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两点:
1、主动FTP:
命令连接:客户端 >1024端口 -> 服务器 21端口
数据连接:客户端 >1024端口 <- 服务器 20端口
2、被动FTP:
命令连接:客户端 >1024端口 -> 服务器 21端口
数据连接:客户端 >1024端口 -> 服务器 >1024端口

E. Linux里面FTP主被动模式区别是什么

题主你好,

首先要说的是FTP的通信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发送命令 + 传输数据.

换种说法就是: 发送命令 与 传输数据 是走的两条道(不同的tcp连接).

发送命令 这条道方向是固定的, 总是由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请求把这条道铺起来.

传输数据 这条道方向就不是固定的了, 可能与 发送命令 一样, 也是由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请求, 还可能是反向的,即由服务端向客户端发起请求来铺起传输数据的这条道.

而题主的问题里所说的FTP主动被模式其实指的就是 传输数据 这条道的铺设到底是 谁向谁发起请求? 这里的主被动是根据 服务端 来说的, 即 服务端主动向客户端发起的就是所谓的主动模式, 反之,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的(服务端连接),即是被动模式

最后再说下区别: 一开始的ftp只有主动模式,即服务端主动向客户端发请求建立连接,然后利用建立的这个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但后来客户端这边的防火墙很多时候为了安全考虑只相信自己向外发送的请求, 不相信外面连进来的请求,会把从外向内的请求给截断,说白了就是数据传输这条道没建成, 数据肯定就传输不了的. 所以后来又开发了被动模式,让客户端主动向服务端发请求建立连接, 这样防火墙一看是从自己家主动发出去的,就不会拦截,这样路铺好了, 数据自然能成功传输了.

写在最后: 希望可以帮到题主, 欢迎追问.

F. FTP主动传输模式与被动传输模式的主要区分是什么 (简述

主动模式是由客户端指定端口,服务器主动去连接,其对于服务器的要求较高,若客户端一方在防火墙后,从外向内的主动连接通常易被阻挡。如进行内外机器映射,则须同时映射控制端口和数据传输端口,但由于数据端口是由客户端随机指定的并不固定,这也加大建立连接的难度。
被动模式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服务端的压力,由服务器指定端口,并等待客户端发起连接。

G. ftp的两种模式

一种是模式是一种主动连接,被动则相反.

H. 什么是ftp的主动模式,被动模式,如何设

在使用ftp的时侯,经常遇到ftp链接后出现文件列表错误的情况,只是因为ftp的模式不正确,如何设置ftp的工作模式,什么是主动模式,什么又是被动模式,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有什么区别,今天搜集了相关资料和常用ftp软件工作模式的设置的方法:
一、什么是PASV和PORT方式
(1)PORT其实是Standard模式的另一个名字,又称为Active模式。中文意思是“主动模式。
(2)PASV也就是Passive的简写。中文就是“被动模式。
二、两者不同
不同之处是由于PORT(主动)这个方式需要在接上TCP
21端口后,服务器通过自己的TCP
20来发出数据。并且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连接来传送档案。而PORT的命令包含一些客户端没用的资料,所以有了PASv的出现。而PASV模式拥有PORT模式的优点,并去掉一些PORT的缺点。PASV运行方式就是当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连接请求时,就会自动从端口1024到5000中随机选择一个和客户端建立连接传递数据。由于被动且自动建立连接,容易受到攻击,所以安全性差。
三、常见的FTP客户端软件PORT方式与PASV方式的切换方法
大部分FTP客户端默认使用PASV方式。IE默认使用PORT方式。
在大部分FTP客户端的设置里,常见到的字眼都是“PASV”或“被动模式”,极少见到“PORT”或“主动模式”等字眼。因为FTP的登录方式只有两种:PORT和PASV,取消PASV方式,就意味着使用PORT方式。
(1)IE:工具
->
Internet选项
->
高级
->
“使用被动FTP”(需要IE6.0以上才支持)。
(2)CuteFTP:Edit
->
Setting
->
Connection
->
Firewall
->
“PASV
Mode”
或File
->
Site
Manager,在左边选中站点
->
Edit
->
“Use
PASV
mode”

(3)FlashGet:工具
->
选项
->
代理服务器
->
直接连接
->
编辑
->
“PASV模式”。
(4)FlashFXP:选项
->
参数选择
->
代理/防火墙/标识
->
“使用被动模式”

站点管理
->
对应站点
->
选项
->
“使用被动模式”或快速连接
->
切换
->
“使用被动模式”。

I. 独家:主动模式FTP与被动模式FTP该如何选择

FTP是一种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来在不同的主机之间实现文件的传送。通常情况下完成一个文件的传输需要有命令连接通道与数据连结通道两个通道。而建立这些通道的方法不同,又有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的区分。在Linux操作系统上,vsFTPd是最常用的一个FTP软件,其支持这两种模式。为此系统管理员需要了解这两种连接模式的不同点,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企业的应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模式。一、主动模式的实现与特点。 无论是主动模式还是被动模式,其要进行文件传输都必须依次建立两个连接,分别为命令连接与数据连结。而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数据连结通道上。为了说明两者的差异,我将主要对这个数据连结进行比较详细的说明。 当FTP客户端需要登陆到FTP服务器上的时候,服务器与客户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身份验证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命令连接。如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的时候,客户端会随即的选择某个TCP端口来跟FTP服务器的21号端口进行连接,这主要是通过TCP三方握手来实现的。当三方握手完成之后,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便建立了命令连接通道。不过这个通道的用途是非常有限的,其主要用来传输FTP的相关指令。如查看文件列表、删除文件等等,而不能够用来在客户端与服务端进行文件传输。为此这个通道就被称之为命令通道。而跟数据传输相关的为数据通道。 到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了连接之后,可能客户端暂时不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如只是需要查看目录下的文件或则其他相关的动作。此时之需要命令连接通道就可以完成了。如果此时客户端需要往FTP服务器上上传或者下载文件的话,就需要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再建立一条额外的数据传输连接。当客户端发出数据传输的指令之后(如上传数据或者下载文件),客户端会启用另外一个端口监听等待连接,并利用先前建立的命令连接通道告诉FTP服务器其监听的端口号。然后FTP服务器会利用端口20和刚才的FTP客户端所告知的端口再次进行三方握手。三次握手成功后便建立了一条数据传输通道。注意此时数据连结通道建立的过程中,是FTP服务器的20号端口主动连接FTP客户端的,为此这种连接方式就叫做主动模式。 二、被动模式的实现与特点。 被动操作模式在建立命令连接通道的时候,跟主动操作模式是相同的。两者主要的差异就在于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上面。但是如果用户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则FTP客户端会通过命令通道告诉FTP服务器,如会向服务器发出一个PASV指令。这个指令就是告诉服务期,要采用被动模式建立连接。如果采用被动操作模式,服务期会选择自身的一个端口来进行监听连接(而在主动操作模式下是利用客户端的一个端口来进行监听连接),并再次利用命令连接通道告诉客户端“我为你开启了哪个端口,你要建立数据连接的话就跟我的哪个端口联系”。客户端在接到这个信息后,就会在自己操作系统上选择一个数据连接的通信端口,与服务器提供的端口进行三方握手,并最终建立起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 当企业的网络环境不同,两个操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是不同的。这主要是主动操作模式与被动操作模式在数据的传输通道建立上有一定的差异。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主动操作模式下,FTP服务器的20号端口是主动同客户端联系,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而在被动操作模式下,则FTP服务器是被动的等待,等待客户段与其的20号端口建立连接。不要小看这个细小的差异,这个差异却决定了两者应用环境的不同。 一般来说,如果这个FTP服务器只对企业的内部局域网客户提供文件传输的服务,那么基本上两者的应用效果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如果企业网络外部的用户也需要通过互联网与FTP服务器进行文件传输的话,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在数据通道建立的过程中,客户端会在另一个端口上监听等待连接,并利用命令连接通道告诉服务器其监听的端口好。然后企业的边界路由器会将FTP的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公网IP地址(假设企业由于公网IP地址有限,在边界路由器上通过NAT服务向外部用户提供FTP连接)。如果此时采用的是自动操作模式的话,则在连接这个数据通道的过程中FTP服务器会主动跟边界路由器的端口进行通信(因为FTP服务器认为这台边界路由器,其实就是NAT服务器,就是FTP客户段)。但是实际上不是,而且也有可能没有启用这个端口。为此客户端与FTP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最终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说,如果采用主动操作模式的话,当FTP服务器部署在NAT等服务器后面的时候,则FTP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只能够建立命令连接通道,而无法建立起数据传输通道。如果FTP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还有防火墙的话,在连接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以上类似的情况。 而如果是采用被动操作模式的话,是客户端主动跟服务期的20号端口进行连接的。为此在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的过程中,即使中间有NAT服务器或者防火墙,也会准确无误的连接到FTP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接口。所以说,如果在客户端与FTP服务器之间存在防火墙或者NAT服务器等类似设备的话,那么在FTP服务器部署的时候,最好采用被动操作模式。否则的话,很可能只能够建立命令连接通道,而无法进行数据传输。

J. ftp服务器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用默认被动连接的方式就可以了

主动连接方式没用过 不清楚

ftp软件都默认是这个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