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兰湾在哪里(地图)
金兰湾港位于越南东南部,在庆和省南部海岸。距离南沙群岛约600公里,港湾深入内陆17公里,由两个半岛合抱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组成。该港入口狭窄,地势险要,便于防御,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其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称为亚洲第一军港。
(1)印度总统访问金兰湾扩展阅读
金兰湾的历史重要性
1、在法属印度支那时期
此地多作为军事基地。日俄战争中,波罗的海舰队停靠于此。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也使用此军港。
2、越南战争期间
1960年代,南越政府将金兰湾租给美国作为军事基地。1979年,苏联同越南签订协议,无偿租用金兰湾25年,用于控制东南亚地区和其沿海一带。1992年5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因财政困难于2002年5月2日撤出金兰湾。
3、近代
2003年,该地的空军基地被改建为民用的机场。
2016年3月,该基地的一部分被改建为专门服务外国舰船的国际新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兰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兰湾军事基地
② 金兰湾以前是否是中国的
从来没有属于过中国,秦朝名将赵陀在当时岭南一带建立的南越国虽然其疆域最大时也包括了越南,但只是与广西接壤的北部区域,势力范围尚未达到金兰湾。金兰湾港位于越南东南沿海的富庆省,水域总面积为98平方公里,分为内港和外港,海湾水深为16—25米,最深处达32米,万吨轮可自由进出,可同时停泊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舰船约40艘或4万吨以下的舰船100余艘。该港入口狭窄,地势险要,便于防御,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金兰湾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通道,距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际航线只有1小时航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75年越南统一之前,法、日、美等国曾先后使用过金兰湾基地,其中,美国于1965—1967年曾耗资3亿多美元对金兰湾港进行扩建,其中包括一个机场、两条2800米长的跑道和机库。
③ 金兰湾的苏联基地
金兰湾港位于越南庆和省东南部,水域总面积为98平方公里,分为内港和外港,海湾水深为16—25米,最深处达32米,万吨轮可自由进出,可同时停泊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舰船约40艘或4万吨以下的舰船100余艘。该港入口狭窄,地势险要,便于防御,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金兰湾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通道,距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际航线只有1小时航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④ 曾被俄国,法国,英美等国占领,越南的金兰湾有这么好吗
金兰湾是由冲空山和凤凰山,两座半岛和包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它的地理位置特别好,金兰湾是越南东南部重要的军港、海军基地,位于庆和省南部海岸。内港金兰面积约60平方公里,长20公里,宽6公里,可以停泊航空母舰及上百艘舰艇,主要港口和基地位于内港西岸的8位空军基地,在金兰半岛南端金三角设有通讯中心,金兰港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深水两港之一。
金兰湾作为越南中南部的南海海湾,南北长约32公里,宽16公里,外湾平巴湾,以金兰角外的平坝岛为屏障,内湾金兰湾湾口仅1.6公里不受季风和台风袭击,西岸的巴巍港曾是法国海军的重要军事基地。总体来说,金兰湾的地理位置特别好,是非常重要的军事基地。
⑤ 跪求:近来国际国内大事
二、国际部分:
欧元区领导人意外达成的协议立即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国债收益率下降,从而使两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一结果也带来了暂时平息当前危机的希望。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于刚刚达成的旨在向那些困难国家提供援助的协议感到满意。欧元区财长已经同意向西班牙贷款1000亿欧元,以使该国能够为其银行重新注资。
日本执政党民主党52名国会议员7月2日以日本首相、民主党代表(党首)野田佳彦不同意撤销提高消费税率法案为由,向民主党干事长舆石东提交了退党申请。继小泽率众脱离民主党之后,民主党内部国会议员的陆续出走,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也表示出退党之意。民主党干事长担忧地称,“民主党进入危机状态,政权可能崩溃。”野田内阁支持率跌至21.3%,再创新低,不支持率则高达60.3%,已经进入濒临倒台的“危险水域”。
巴西监狱日前再次推出减刑新招:允许在押犯人蹬自行车发电——每人蹬车满16小时即可获得减刑1天的奖励。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7月4日宣布,该中心的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均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上帝粒子”自旋为零,其他粒子将在它的作用下产生质量,为宇宙的形成奠定基础。
综合日本媒体报道,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进行调查取证的国会“事故调查委员会”7月5日下午发表最终调查报告,首次将事故的根本原因定性为“人祸”,而非自然灾害。7月29日,约1.5万人参加日本东京反核电大游行。国会议员、着名作家等都参与其中,并“包围”日本国会议事堂。
墨西哥联邦选举委员会7月6日公布本次总统选举的最终计票结果,革命制度党候选人培尼亚?涅托以38.21%的得票率高居4名总统候选人之首,正式当选墨西哥下一任总统。
由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叙利亚之友”会议发表最终声明,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出台一项决议,以制裁为后盾,迫使大马士革接受政治过渡方案。这次会议旨在促使联合国依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出台决议,按照第41条的规定,威胁进行制裁或采取外交行动。7月19日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对西方提出的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投了否决票。由于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提出的涉叙决议草案没有得到通过。在叙利亚表示将可能对外来侵略使用化学武器之后,西方国家一片哗然。美国总统奥巴马警告叙总统阿萨德,不要使用这种武器,否则国际社会和美国将让他们承担责任。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7月7日突访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宣布把阿富汗定为美国“重要非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阿富汗重建问题国际会议7月8日日通过《东京宣言》,明确国际社会到2015年将向阿富汗提供超过16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宣言同时对阿富汗政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7月11日,希拉里?克林顿访问老挝,由此成为近50多年以来首位踏上老挝这片土地的美国国务卿,老挝总理通邢?塔马冯以及外长通伦?西苏里在万象接见。在双方会谈中,希拉里着重谈及湄公河流域环境问题,投资机遇问题以及两国联手清除数百万吨遗留炸弹的问题。这些遗留炸弹是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军队有意丢在老挝境内的。
美国财政部7月12日宣布对伊朗50多家涉及核和弹道导弹项目的实体实施制裁。上述50家实体中,一些所谓“挂名公司”、航运公司和20家金融机构被指帮助伊朗政府规避制裁而遭到美国财政部制裁,其中包括伊朗国家油轮公司及其58艘船只和27家下属机构。
曾经因拦海大堤的建成而改变其疆域版图的荷兰,在7月11日又迎来历史性的时刻。鹿特丹港口的“马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工程当天实施堤岸合围,这使得荷兰人又从大海中营造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陆地。鹿特丹港口目前是欧洲第一大港口。
第四十五届东盟外长会7月1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闭幕,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一个共同体,共同的命运”,因菲律宾刻意借南海问题搅局,会议未能发表联合公报,这在东盟成立45年来的历史上实属首次。7月20日下午,柬埔寨外交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东盟外长的《联合声明》,就东盟关于南海问题提出了六项原则,声明强调全面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但没有提及中菲黄岩岛冲突。东盟外长还通过声明表示,将继续按照东盟有关文件的精神,就这些原则进行深入磋商。
亚的斯亚贝巴消息:应刚果(金)要求,大湖地区国际会议就刚果(金)东部问题决定决定,在联合国与非盟的帮助下,立即组建一支多国部队,以根除包括“3月23日运动”与“解放卢旺达民主力量”在内的非法武装组织带来的对地区安全的危害。
德国议会下院通过了一项新法,允许政府出售民众信息给私营企业,让德国百姓和反对党强烈不满。修改之后的新法指明,如果本人不书面声明反对,政府就可以任意将个人信息售卖给商业公司,并且从中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7月22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消息人士对中东媒体透露,哈马斯正考虑宣布在加沙地带独立建国。另据巴勒斯坦外长马勒基22日说,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将寻求阿盟成员国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的申请。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7月23日宣布,将德国、荷兰和卢森堡三国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为“负面”,这意味着欧洲三个“优等生”的AAA主权信用级别面临降级危险。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7月30日出访德国,与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和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举行会谈,全球经济和欧债危机是会谈主题。
美国航天局表示,格陵兰岛上的冰层从7月8日起“几乎全面融化”,这种反常现象令研究人员惊讶莫名。3颗人造卫星的观察数据显示,此次格陵兰岛冰盖融化的面积之大极为罕见。
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时间7月27日晚在伦敦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开幕。
日本防卫白皮书在7月30日向外界发布,在关于各国形势的叙述中,日本为中国用了最多笔墨,写下的“罪状”包括中国军费24年增加30倍、海军舰艇“常态化”进出太平洋,以及中国军事不透明让整个国际社会不安等。
7月25日,新当选的印度总统普拉纳布?慕克吉(车上穿黑衣者)在首都新德里举行的就职庆典上检阅仪仗队,在印度议会大厦宣誓就职。印度南部安得拉邦内洛尔镇附近,一列火车7月30日突发大火,至少造成47人死亡25人受伤。当地时间7月30日凌晨2时35分,印度北部电力传输网发生故障,造成多个邦大面积停电,北部地区超过3亿居民受到影响。本次大面积停电被认为是印度11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停电事故。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本月26日至30日访问俄罗斯,其间分别会晤了俄总统普京和总理梅德韦杰夫。越南同意俄在越南重要军港金兰湾建物资技术保障站,但同时,越方强调无意将本国领土转交给外国用作军事基地
⑥ 金兰湾军事基地的重建越南金兰湾基地
俄罗斯海军参谋部6日表示,俄罗斯应重新返回越南金兰湾军事基地。海军方面最已完成了有关重新恢复金兰湾军事基地工作的资料论证。如果做出政治上的决定,海军可在3年的时间内重新启动金兰湾军事基地。
俄罗斯海军说,重新进驻金兰湾,可保障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活动,能帮助俄海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打击海盗。一名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说,从经济上考虑,俄罗斯支付金兰湾的租赁费用将比海军派遣补给船随同军舰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活动便宜。
俄罗斯《独立报》援引海军消息来源的话说,俄罗斯这次会以租赁的形式返回金兰湾。租赁期将至少达25年,而且租赁期满后可延长。在本月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越南时,双方可能签署相应协议。 俄罗斯前海军参谋长科拉夫前科说,如果俄罗斯仍然把自己看成是海洋大国,俄海军重返金兰湾是必然的举动。一名俄罗斯国防部前高级将领说,如果能重返金兰湾,那意味着俄罗斯取得了一次巨大的地缘政治胜利。
苏联航空母舰曾在金兰湾补给停留。苏联核潜艇、战略轰炸机以及其他大型水面舰艇和海军陆战队都曾常驻金兰湾。苏联当年还在金兰湾兴建了大型卫星侦察、通讯以及导弹防空设施。 不过,罗克申认为,俄罗斯重返越南金兰湾的可能性不大。“越南领导层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不允许在越南境内设立外国军事基地。俄海军重返金兰湾等于违反了这一原则,越南领导人未必能同意俄海军再次进驻金兰湾。”
俄罗斯前黑海舰队司令科莫耶多夫说,苏联解体后,俄太平洋舰队没有一艘新型舰艇服役,即使越南同意俄罗斯重返金兰湾,俄海军也没有足够军舰能像苏联时代那样常驻金兰湾。但也有俄罗斯媒体认为,越南从俄罗斯购买了大批潜艇和水面舰艇以及海军战斗机,这些武器装备可能部署在金兰湾,不排除俄罗斯同越南共同使用金兰湾的可能。
⑦ 金兰湾的历史
1975年越南统一之前,法、日、美等国曾先后使用过金兰湾作为军事用途或海军基地。
法国占领印度支那后,将金兰湾开辟成大型商港,军舰也可以在此加煤补给作为军舰停泊点(只补给,不是正规的军港)。但是法国远东舰队(或称“法国太平洋舰队”)主要停泊点不是金兰湾而是东京湾(北部湾)和上海港,在印度支那的主要休整地是海防港(现在越南海防)。
日俄战争中法国是沙俄盟友,沙俄第二太平洋舰队在1904年9月底抵达金兰湾休整加煤补给,沙俄波罗的海舰队的上百艘战舰曾聚集于此。2个月后出海去海参崴(途中爆发了“黄海大海战”)。沙俄是最先将金兰湾作为大型军港使用的。
1935年,法国开始在此修建海军基地。1940年,金兰湾被日本帝国占据,成为其入侵马来亚和荷属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的基地。
1945年到1954年,法国进驻。其后,美国于1965~1967年曾耗资3亿多美元对金兰湾港进行扩建,其中包括一个机场、两条2800米长的跑道和机库。
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军事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973年到1978年,苏联的军备开支比美国多出近1000亿美元。随着军事实力的不断增长,苏联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当时的苏联领导人甚至宣称,“地球上没有一个角落不在苏联的考虑之列”。于是,苏联向西方世界发动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攻势,其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也酝酿成熟,并付诸实施。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越南实现统一,军事实力大幅提升,越军人数达到100万,且拥有美国撤军时留下的价值几十亿美元的美制新式武器装备,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在各自的战略利益驱使下,苏越关系迅速升温。
1975年10月,越南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对苏联进行了抗美战争后的首次访问,苏联动员了100万群众夹道欢迎。
从1976年起,苏联加大了对越南的军事援助,平均每年为10亿美元,越南对苏联的依赖性日益加大。
1978年6月,在苏联的帮助下,越南成为“经互会”的正式成员国;11月,苏联与越南签署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
作为苏越结盟的重要条件之一,越南在1979年将金兰湾基地交由苏联使用,苏越双方签订了为期25年的租约,此后,苏联在金兰湾部署了海军补给设施和电子侦听装备。这样一来,金兰湾成为苏联在东南亚推行霸权的跳板,它在西太平洋的前哨从海参崴向南延伸了2000海里,推进到南海和暹罗湾,逼进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马六甲海峡。
苏联在东南亚的扩张,同它从阿富汗向海湾的推进,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局面。苏联已经把它的西线(欧洲)同东线(亚太)、南线(中东、海湾)连接起来,从而为完成其全球战略部署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20世纪70年代,苏联扩张战略体现为三条战线:西线、南线和东线。
西线是苏联与美国争夺的重点,苏军3/4的兵力部署在苏联欧洲本土和东欧,总数达320万人,另外还部署了80%左右的中远程导弹,70%的海军力量,74%的空军和空防军力量。这些力量的投放使得苏联军事实力在欧洲占据了优势地位。
在南线,苏联加紧推行南下战略,大力加强对中东、非洲的渗透和扩张,直通南方油源和资源通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从侧翼围堵欧洲。1979年12月,苏联出兵10万大举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对外扩张的严重升级。苏联企图利用阿富汗的战略地位和已经被其控制的南也门,从东北和西南两翼向波斯湾地区展开钳形攻势,打开南下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大门,以形成对欧洲的迂回包抄之势。
在东线,苏联积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1978年11月,苏联同越南签订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此后,越南实际上变成了苏联南下扩张的前进基地。苏联支持越南前领导人黎笋的“印度支那联邦”计划,并将原美军在越南的海军基地金兰湾变为苏联的海军基地。在这以后,苏联将其侵略扩张的东线与南下战略联系起来,进而将东西两线联系起来。
1979年5月2日,在中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两个月后,苏联和越南签订了苏联海军使用金兰湾作为物资技术保障站的协议,期限25年。之后这里建成了苏联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全部基础设施都进行了改造,附近机场常驻一个独立混成航空团。根据条约,港口内可最多可部署10艘水面舰只、8艘潜艇和6艘辅助船只。金兰湾物资技术保障站主要执行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第17分舰队舰艇的后勤和技术保障任务,保证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执行作战任务的苏联海军官兵在此休整。基地油库容量7000吨。苏军在金兰湾部署了反潜和导弹武器基地,以及技术维护部队。军事设施的警卫和防御则由苏联海军陆战队分队负责。
1979年2月28日,苏联海军第一批后勤辅助舰船进泊岘港。至这一年年底,共有35艘次舰船在岘港和金兰湾港口作短暂休整。
1980年1月,苏联太平洋舰队开始派舰船赴南海值勤。同年6月,进驻岘港的舰队改驻金兰湾。
1980—1982年间,到金兰湾进行休整的苏联舰船经常保持在10—15艘,其中“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曾先后于1980年和1982年两次赴南海活动,并三次在金兰湾进行补给休整。
1980年6月后,进驻岘港的战斗机全部改驻金兰湾机场。金兰湾机场平时保持4架飞机,每两个月轮换一次。从1983年开始,苏联在南海活动的各型舰船逐步增多,并逐渐趋于稳定。苏联派驻金兰湾舰船通常保持在20—30艘,其中作战舰船有4—6艘,每半年轮换一次;其余为后勤辅助舰船,每3—4个月轮换一次。
1983—1987年,苏军海军舰船以金兰湾为基地在南海海域进行演习、训练和侦察。1983年11月,苏联太平洋舰队航空兵还自本土派出9架“獾”式图—16型轰炸机进驻金兰湾机场。
自1979年以来,苏联先后对金兰湾基地的码头、机场进行了扩建,并修建了两座卫星通信站。1984年初,苏联将其海军陆战队1个营的兵力部署于金兰湾。第二年,苏联与越南在金兰湾成立了联合军事基地司令部,并配备了各种侦察设备和人员。到这一年年底,金兰湾基地已成为苏军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
20世纪80年代,金兰湾作为苏美海上军事抗衡的重要桥头堡,是苏联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在正常情况下,该基地驻军最多达4000到7000人,部署一个中队的16架图—16轰炸机和一个中队的14架“鞭挞者”式米格—23战斗机。远航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的苏联军舰都在这里加油、补给和修理,常驻金兰湾基地的苏军人员及家属达1万余人,美国情报部门称该设施是“苏联境外第三大设施”。
1988年4月,苏联海军撤出了在南海值勤的导弹巡洋舰,此后基本上停止了向那里派驻大型水面作战舰只担负值勤任务。1989年10月,苏联撤出了驻金兰湾的通信指挥舰,并撤走了海军陆战营的部分人员和装备。1988—1991年上半年,苏联海军在金兰湾只保持了10—15艘舰船。1991年下半年,太平洋舰队又从金兰湾撤走约3/4的军舰和飞机。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金兰湾基地的使用权。
但俄罗斯和越南在金兰湾基地使用问题上的分歧加大。越南计划将金兰湾转为民用,于是不断向俄罗斯施压,试图迫使其撤军。在俄罗斯看来,随着其军事战略的收缩,金兰湾基地的军事价值也明显降低,加之俄罗斯国内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昂贵的费用。在此情况下,俄罗斯加快了从金兰湾基地撤军的步伐。
1991年12月22日,驻扎在金兰湾的最后一艘大型军舰、8000吨的“斯皮罗诺夫海军上将”号驱逐舰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由于经费不足,加之管理不善,原驻金兰湾的一艘舰艇上的4名海军预备军官因营养不良和过度操劳而死。此外,燃料短缺也极大地影响了舰艇出海航行。同时,越南也不断采取措施,限制俄罗斯人员进出基地并加强基地的巡逻和对进出金兰湾港的俄罗斯船只和飞机进行严格审批。至1992年3月,俄罗斯在金兰湾仅保持有3艘后勤船只,驻扎在金兰湾的军事人员和随军家属逐步减少到1000人。
1995年12月12日,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的5架苏-27战斗机,在结束了马来西亚国际航展的返途中,有3架飞机在越南金兰湾军事基地上空神秘地失踪了。金兰湾的悲剧夺去了俄空军4名优秀特技飞行员的生命。这是俄空军历史上惨痛的一天,也是世界特技飞行表演史上悲痛的一天。
20世纪90年代,俄越两国不断就金兰湾的租金问题进行磋商,但两国有关这一问题的谈判最终由于租借价格问题而搁浅。
2000年9月,俄罗斯勾销了越对俄110亿美元债务中的85%,但越南继续要求俄每年缴付4亿美元的金兰湾租金。按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根本无力承担,于是只好放弃。
2001年俄罗斯领导层决定不再延长与越南的条约,提前解散了金兰湾海军物资技术保障站,最后一批俄罗斯军人于2002年5月离开金兰湾
⑧ 俄罗斯当年为何放弃了金兰湾军事基地
金兰湾位于越南东南海岸庆和省境内,整个区域被高约 400 米的山岭环绕,可以部署各种型号的防空导弹和各种口径的高射炮群,有效保护港口内停靠的舰支和设备。金兰湾水域总面积 98 平方公里,水深 16 ~ 25米,最深处 32 米,万吨轮可自由出入,可同时停泊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舰船约 40 艘或 4 万吨以下的舰船 100 余艘。
金兰湾归属的变迁,实则是自上世纪以来各大国在东南亚实力博弈的反映,作为中南半岛的传统宗主国,法国在清末就染指越南,并将此划定为自身势力范围,随着其实力的衰退,美国又闯入进来,再后来是苏联。对越南这个倒霉蛋来说, 只能听之任之。
上世纪80年代,越南第一次对金兰湾有了话语权,随着“革新开放”的展开,越南不再把国家安全的希望寄托在遥远的苏联或者俄罗斯身上,对他们的热情也逐渐消退,而与中国关系的缓解让越南有了自主的底气,前些年伴随越南与美国关系的解冻,一度传出美国重返金兰湾的消息,现在看来不过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说法,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让两国百姓积怨甚深,想要重归于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这些年,越南经济改革有模有样, 国力逐渐增强,民族情绪也开始发生变化,无论哪个国家,想要进驻金兰湾,都要冒一定的风险,更大的可能是,越南以此为筹码,在大国之间闪躲腾挪,为自身争取更大的利益。当然,经济发展看不到起色的俄罗斯,恐怕没有实力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了。
⑨ 为什么说如果越南出租金兰湾给美国,会引发政权危机
越南这个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复无常,谁强大靠着谁,谁给的利益多跟谁,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说的就是越南,国际上不乏这样的国家,但偏偏这样的国家混都不错。这样国家谁都愿意交,但对于越南而言,他如此言而无信恐怕难以在国际社会交道真正的“朋友”。越南和美国曾经发生了二战以后最为惨烈的战争,但建交二十五年来,两国却成为“最好”的朋友,国际政治的现实可见一斑。而越南为何于美国交好也就是不言自明的了。
俄罗斯对此多次告诫越南,不要记吃不记打,还想被分裂一次,美国人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做占的。任何事都会成为导火索的。越南想在中美之间走钢丝。这不是你可以玩的游戏。如果越南真把金兰湾租给美国,那么越南政权被颠覆日子就为期不远了。
⑩ 金兰湾的简介
金兰湾港位于越南东南部,距离南沙群岛约600公里,该港入口狭窄,地势险要,便于防御,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其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称为亚洲第一军港。
由冲空山和凤凰山两半岛合抱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外港平巴,水深30米以下,湾口宽三、四千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内港金兰,面积60平方公里,水深1—16米,湾口宽仅1,300米,湾长20公里,宽6公里,可停泊航空母舰及成百艘舰艇,战略地位重要。主要港口和基地位于内港西岸的巴巍。空军基地在金兰半岛上。半岛南端金兰角,设有通讯中心。
金兰湾是世界最佳天然深水港之一,在越语中意为“淡水泊”。位于越南东南海岸庆和省境内,北纬12度线上,四周被高约400米的群山环绕,由冲空山和凤凰山两半岛合抱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
外港平巴,水深30米以下,湾口宽三、四千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内港金兰,面积60平方公里,水深1—16米,湾口宽仅1,300米,湾长20公里,宽6公里,可停泊航空母舰及成百艘舰艇。
港湾深入内陆达17公里,宽6公里,水域面积100多平方公里。湾内平均水深16至25米,最深处达32米。由于水深湾阔,港内可停泊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上百艘万吨级大型军舰。主要港口和基地位于内港西岸的巴巍。空军基地在金兰半岛上。半岛南端金兰角,设有通讯中心。
位于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路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同时,金兰湾距离中国南海较近,也是其战略价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