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普京访问西方记者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普京访问西方记者

发布时间: 2022-12-06 13:07:09

⑴ 为什么说普京出国访问有如“紧急空降”

普京在执政的头19个月中出访了60余次,有77天在国外度过。有人形容,普京出国访问有如“紧急空降”。比如他在加拿大出席“八国会晤”,在那儿只待了46小时,来回要在飞机上度过30小时,而且时间正好黑白颠倒。然而普京深夜回到莫斯科后,第二天早上又飞到斯塔夫罗波尔去视察那里的水灾情况,连记者们也往往跟不上普京这种工作节奏。

⑵ 普京会上讲到中国被美记者打断,后来发生了什么

普京是世界上着名的硬汉总统,他以铁腕手段着称。对于一切不怀好意的行为和举动,都会给予强有力的反击,显出他“硬汉”风格的强硬。

在“国际北极论坛“会议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召开,参加大会的都是世界大国领导人。在会议上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在谈到中国的时候,突然被一名美国记者打断话题,为此普京显得很有点不高兴。

围绕着北极的国家一共就这么多,并不是每一个都听俄罗斯的话。这时候,应该让中国进场去和俄罗斯一同保护北极的自然环境。而且,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疯狂开发北极的自然资源,北极也因此变得伤痕累累,如果这样肆无忌惮的开采下去,最终危及的就是我们人类本身。

所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认识到,在开发北极资源上,必须必须要和中国建立伙伴关系。

最后,祝福中俄友谊天长地久。

⑶ 《普京大帝》第3节

前边我们说了,普京所在的克格勃已经是腐败不堪,到处弥漫着一股衰败的味道,而仍在情报处工作的他,却对此是毫不知情。

期间,还被上司安排接受了一项跨国的秘密任务。当时的苏联正处于与美国的冷战期,上司给普京的任务是去找几个外国人,通过引诱和敲诈,来让这些外国人心甘情愿的为苏联工作。说白了,就是让普京物色几个好点的外国人,将他们变成自己人,然后甘心沦为苏联的间谍。

普京想也没想,立马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决定打扮成体育工作人员这样的角色。就这样,普京穿了件毛皮大衣,手里拿了块象征他身份的体育雕像就出发了。也幸亏这雕像小,一只手就能拿动,这要是再大点,他就得改为用背驮了,一上街,人们估计都会把他当成个装卸工人。

普京就这样大大咧咧的上街了,在大街上以招聘运动员的名义,联系了很多来苏联学习交流的外国大学生。对这些外国大学生而言,普京这样的人实在是在普通了,个头也不高,身体也不强壮,而且长得也不帅,一点特点都没有。

其实,之所以让这些外国大学生能有这样的印象,主要还是普京的刻意为之,作为一名优秀的情报人员,得有这样的2个特点:一呢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有价值的消息;这第二呢就是要让对方很快忘记你的模样。

通过这种方式,普京给克格勃招来了几个外国人,可笑的是,到后来这些外国人即使和普京同处在一间办公室,也不认识他。就这样,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普京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经验,真正的成为了一个“专门从事和人打交道的专家”。

因为普京优秀的工作能力,很快就被提拔当上了克格勃第二情报处的副处长,被授予上校军衔。可是,这第二情报处的庙实在是太小了,已经容不下普京这条雄心勃勃的俄罗斯野狼了。

一年后,普京被派到莫斯科红旗学院培训,这是他真正走上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像007那样身手不凡的特工,在现实生活中到底存不存在呢?

其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专门的特工培训机构,尤其是像美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这方面更是重视。他们有专门的学校,专门的课本,随着这些机构的不断完善,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一种理念:特工可以培养出来,任何人都能被培养成为一名真正的高级特工。啧啧,这个学校真是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很是心驰神往啊,毕竟谁不想当一名十八般武艺的秘密特工呢。

同样的,莫斯科红旗学院就是这样的一个秘密特工培训机构。

既然是秘密培训机构,当然也就不能用自己真实的姓名了,当时的普京化名为普拉托夫,主要学习德国的相关经济、政党、体制等等一系列的课程。其实,从普京在这个学院专攻德国方面的内容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毕业后会被派往联邦德国或者民主德国。

果不其然,毕业后的普京被派往德累斯顿,就这样,开始了他在德国为期6年的间谍生涯。普京被派遣的时机正值二女儿刚出生,大女儿不足三岁,所以必须得努力工作给孩子们挣奶粉钱。

当时普京和全家人乔庄成了移民去德国定居,为了安全起见,他没有将这项秘密任务告诉家人,甚至于到后来离开德国的时候,家人也不知道。

很多人整天嚷着要出国,要去发达国家生活,你以为这些国家是你想生活就能生活的?普京在刚到德国的那些日子,就被德国的天价物价震撼到了,在苏联能买一袋面的钱,到了德国只够吃一顿饭,德国理个发的钱能在苏联买一套新衣服穿了。

啧啧,看来这人人向往的国外生活,也不是那么好过的。

很快,普京从苏联带来的钱就花光了,没办法,只能带着刚做完月子的老婆找了份工作干,自从来到了德国,全家人的衣服都是他老婆一手缝制,6年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期间打零工所挣得钱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和各种生活用品上。

就这样,普京白天扮演着普普通通的上班族这样的角色,晚上就动用各种手段秘密搜集情报,到周末的时候带着妻子女儿闲逛,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去酒馆喝一杯德国啤酒,与当地人唠唠家常,吐槽一下德国昂贵的物价。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在德国生活的6年里,他从来没有向妻子女儿透露过一点有关于工作的事情。即便是后来当了总统,也从来不在家里谈论工作。在外人眼里,他是俄罗斯总统,但在他家人看来,普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丈夫、父亲,以及儿子。

这就是普京的原则,工作就是工作,家庭就是家庭,这两者绝对不能混在一起。

所以啊,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无论在公司受了多大的罪,挨了多少老板的骂,或者说顶着怎样的压力,也不要随意的在家里发泄出来,毕竟谁的努力不是为了家人生活的更好呢,作为男的,很多时候,我们要顶住这股压力,与其说出来让家人担心,不如放在自己心里。

人家普京可是顶着随时被德国政府枪毙的危险在德国工作生活呢,我们所承受的这点压力,又算得上什么。

1990年的时候,德古的柏林墙被拆毁,长期被美国和苏联瓜分的两个德国终于实现了统一,而统一就意味着苏联的失败,普京这6年的工作也就付诸东流了,没办法,走的时候,他烧毁了所有文件,带着妻子黯然的离开了德国。

回到苏联的普京继续从事着间谍工作,因为长期处于情报侦查阶段的普京,很少接触到窃取资料,甚至暗杀他国首领的一些高度危险的任务。所以这日子也算过的平淡。

直到一件关乎他性命的事情出现。

在一次谍报工作中,苏联的派出去的14名间谍被敌国发现了,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因为一旦处理不合理,这14个人很可能就活着回不来了。可是本来应该承担这次任务失败责任的领导,却把责任推给了他的手下普京。

本来普京完全可以不必理会这种事,可是毕竟是14条人命,没办法,他只能亲自前往处理这件事。我们要知道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普京去解救这14个人的话,结局只有两种:

要么行动失败,自己和这14个人一块被杀,而他的家人除了丧失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外,只能得到一点政府的抚恤金。

要么行动成功,那么上司推诿给他的责任就落实了,他一样会被克格勃开除,甚至还有可能进监狱。

最后,普京凭借着出色的判断力,在他国还未来得及采取行动的情况下将这14个人带回了苏联。而这件事,普京从来没有和别人提及过,直到后来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在西方记者的追问下,他才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普京曾在采访的时候说过,在他从事特工工作的十几年里,从来没有杀过一个人,对他来说,任何行动都比不上人命来的珍贵,没有哪种事业能够抵得上一条人命。

这就是普京对生命的敬畏。

作为一个从事谍报工作十几年,从来没杀过一个人,没有一次喝醉过,除了工作要求外从来不去任何娱乐场所,甚至连理发,也是按照上司的要求,留着特定的发型。而即便是做到了这样,上司给普京履历的评价仅仅是及格。现在看来,这特工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不但面临着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危险,有时候即便是把命都搭上了,在上司面前也落不下好。

十几年的间谍生涯带给普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律。而自律,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

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大家明知道自律很重要,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你比方说,本来打算在放年假的时候多读几本书,兴冲冲的跑到书店买上书,可是一旦放了假,早上就是起不来,晚上就想和朋友出去玩,好不容易拿起了书,又被手机上的八卦消息给吸引了去,一晃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年过完了,书就压根没动过。

你再比方说,本来花了很多钱报了健身班,打算每天下班后去健身房训练半小时再回家,可是等真正到了执行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以上班累,下班还有事情要忙,经常加班这些理由不去健身房,久而久之,都忘记了自己还有报过健身班这件事。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有想通过自律来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可是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中途放弃。

其实,要想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其实很简单,首先在规划的时候,给自己的期望不要太高,先从一件小事做起,中途断过没关系,做好了就奖励自己,没做好呢也别自责,当这件事养成习惯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毫不费力的坚持了。

1990年的冬天,普京和家人回到了列宁格勒,因为当时的苏联处于即将解体的状态,全国经济处于一种大崩盘的状态,农民种不成庄稼,工人因为没有活干而纷纷下岗,就连间谍这种高危行业,也处于一种“失业”状态。甚至后来苏维埃政府连基本工资都开不出了,普京连续3个月都没领到工资,而第三个月底,家里是一分钱也没有了。

不过幸好,在三年前他就已经买好了房子,即便没有钱,住的问题暂时解决了。我们都知道,苏联是在1991年12月份解体的,而离蜗居在列宁格勒的普京来说,只有一年的时间。那么,作为一个前苏联的间谍,在面临他曾经效忠过的国家解体的时候,在干些什么呢?普京的间谍生涯会不会就此结束呢?

明天呢,我们将为您讲述,遭遇苏联解体危机后的普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政坛的。

关闭

书籍简介

他为俄罗斯而生,他是俄罗斯复兴的灵魂,他是一个个性鲜明的硬汉!他担任总统八年,使俄罗斯经济翻了八倍!他*可以被称为新俄罗斯的缔造者和舵手。当他以64.4%的高得票率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之时,竟然也饱含热泪。

其实,普京对于很多人仍然是一个谜。本书作者研究普京多年,他力求将一个鲜活、清晰、有血有肉的普京呈现给每位读者。书中资料丰富,史实准确客观,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真相,

目录

全部课程 >

同学们还在听这些课:

换一换

精选学习笔记 / 14

发表学习笔记

叶下阳光

04-25 11:59

工作就是工作,家庭就是家庭,这两者绝对不能混在一起。自律,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要想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其实很简单,首先在规划的时候,给自己的期望不要太高,先从一件小事做起,中途断过没关系,做好了就奖,普京,如何做好自己,一步一步走上成功

112

分享

云上太阳/p>

04-24 19:01

普京从苏联带来的钱就花光了,没办法,只能带着刚做完月子的老婆找了份工作干,自从来到了德国,全家人的衣服都是他老婆一手缝制,6年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期间打零工所挣得钱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和各种生活用品上。吃的苦中苦!方知人上人!自律的人就会成功!

4

⑷ 普京在任时做了些什么

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统,一开始就强调,他的外交战略为经济服务,其目标是确保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普京在积极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展关系的同时,主张建立多极化世界。他明确提出,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俄罗斯将致力于以所有国家间真正平等的伙伴关系为基础,促进新型国际关系的形成”。2002年,普京从国际形势和俄罗斯的国力出发,对外交政策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提出了对国际事务进行“有选择地参与”的构想。

普京上台后奉行亲西方政策,但在俄罗斯切身利益上从不轻易让步。普京外交战略的中心是,以发展同美国的关系为主导,带动和改善俄罗斯与北约和欧盟的关系,确保俄罗斯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逐步实现与欧洲的统一,让俄罗斯融人世界经济,最终使俄罗斯重新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普京首先将俄罗斯定位为欧洲国家,积极同欧洲国家建立“更密切的协作关系”。普京上台伊始就强调注意同欧洲国家发展关系。后来又多次重申他的这一战略思想。2002年,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强调,欧洲是俄罗斯外交的重点,俄罗斯的一贯立场是采取具体步骤实现与欧洲一体化,与欧盟建立统一的经济区。2002年5月28日,普京同北约19个成员国的首脑签署了关于建立俄—北约理事会的《罗马宣言》,宣布俄罗斯与北约成了“平等伙伴”关系。次日,普京又与欧盟领导人签署了俄欧关系5项原则声明。欧盟则承认俄罗斯是市场经济国家,表示支持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普京在奉行亲西方政策的同时,主张维持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的关系,以增强俄罗斯的国力。普京特别重视亚洲,把它看做未来经济竞争的重点。

强调同中国建立牢固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普京的重要外交战略之一。普京一上台就高度评价了俄中关系。他说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盟友之一,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已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两国领导人的高层互访和接触对两国各领域合作的进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两国无论在经济、文化领域,还是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都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层次”。普京同中国领导人进行定期互访,在朝鲜半岛局势、美国出兵伊拉克等重大国际问题上协调立场。普京“特别关注”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希望两国在能源、高科技、太空等领域拓展合作,同时加强在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他全家对汉语、中国文学和历史的兴趣都很浓厚。他的两个女儿都在学习中国武术,其中一个女儿已经开始学汉语。

加强同印度和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往来。目前,印度军队80%的装备来自俄罗斯。普京还对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持积极态度。通过采取这些举措,普京将俄罗斯的利益与苏联过去的利益连在了一起。

普京加强了同日本的往来,2003年1月,普京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签署了“日俄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他还说:“包括两国首脑在内,一致认为应该加速领土问题谈判。两国将竭尽全力消除过去留下来的两国发展的障碍。”

敢于同“邪恶轴心”国发展关系。尽管美国总统布什将伊拉克、朝鲜和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国家,普京为了俄罗斯的经济利益,仍然与这些国家发展关系。

此外,普京访问了美国的另一个“死对头”——古巴,结束了两国关系长达10年的“停滞时代”。

普京上台后,就紧紧围绕俄罗斯的经济利益和恢复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影响,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他以神秘的微笑,矫健自信的步伐征服了世界。

普京频繁外访,以同世界各国建立普遍联系。普京的第一件事是遍访周边国家,目的是保证周边地区的和平、安全和稳定。普京说过,邻居无法选择,同他们只能和睦相处,尽管他们各不相同。普京还到过蒙古,这不仅是由于它跟俄罗斯有共同边界,还因为对聪明的政治家来说,国家没有大小或强弱之分。据称,他在执政的头19个月中出访了60余次,有77天在国外度过。有人形容,普京出国访问有如“紧急空降”。比如他在加拿大出席“八国会晤”,在那儿只待了46小时,来回要在飞机上度过30小时,而且时间正好黑白颠倒。然而普京深夜回到莫斯科后,第二天早上又飞到斯塔夫罗波尔去视察那里的水灾情况,连记者们也往往跟不上普京这种工作节奏。普京出国访问讲究实效,一般不安排参观游览活动。有人说他哪儿都去过,可是哪儿都没有玩过,不是他不想玩,而是他感到没有时间。但他的收获却远远大于欣赏美景。普京通过出访和会谈,解决了同德国存在多年的转账卢布的计算问题,使俄罗斯欠德国的债务从90亿美元减少到5亿欧元,而且其中的3.5亿欧元已经偿还。债务反正早晚要还,而普京却选择在德国遭受水灾后立即将钱汇过去,使古板的德国人对俄罗斯顿生好感。普京出访期间敲定的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计划,简直就是对未来投资,为后代挣钱。

普京自2000年在斯洛文尼亚首次会晤布什以来,就与这位美国总统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布什喜欢看别人的眼睛,以此断定是否应该信任他们。普京是第一位被布什邀请到他的私人牧场做客的国家元首,两人以亲密的私人会晤取代了以往的繁复礼仪。普京赞扬“布什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是能力很强的政治家”。“他是我的好朋友,希望仍将是好朋友,尽管在伊拉克问题上存在分歧。”

普京为学英语,同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成了好朋友。普京喜欢用英语同布莱尔交谈,他们还一起看过歌剧,一起在酒吧喝啤酒开玩笑,还互相亲密地叫对方托尼和沃洛佳。

在2000年8月冲绳首脑会晤时,法国总统希拉克还未跟普京握手,但两人在圣彼得堡垂钓之后,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随着两人在美国出兵伊拉克问题上立场的接近,两人关系更加热乎了起来。2003年2月10日,普京赴法国就伊拉克问题协调立场,希拉克亲临机场欢迎,显示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如今,人们难以评判究竟是布莱尔,希拉克,还是八国集团的其他领导人谁跟普京更“铁”。普京同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关系也很密切,他亲临金正日61岁生日庆典,并为他送去了生日贺礼。日本新首相小泉暂时还未闯入普京的朋友圈,因其一登上首相宝座就迫不及待地针对领土问题发表了强硬的声明:要么全部归还,要么一点不给。普京为此而不急于跟小泉套近乎。普京让世界相信,俄罗斯愿意成为各国的伙伴。

⑸ 普京的一些言语

下面是普京近几年来的一些语录
1 我习惯于学会分出必要的时间,做点自己愿意的事。

2 从事柔道是我一生中自觉自愿的事,它不仅是一项运动,而且似乎是一门哲学,它教会我对待对手也要心怀敬意。

3 学习英语——对我来说有点儿像智力体育节目。

4 电影,我也很喜欢看。

5 书——当然很重要,但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家庭和朋友。

6 至于信仰,我倾向于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这个问题拿到公众场合去讨论。

7 全部生活都是由矛盾构成的,哪里没有矛盾了,哪里就将是一片荒芜。

8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需要鲜明地体现出一种品质——这就是宽容,依我看,宽容常常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9 人应当是自由的……

10 我喜欢做的事,我就欣然而为。

11 我觉得,没有弱点的人是没有的,每一代新人都将是更优秀的。

12 做事越多,人就越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还有许多事没有做。

13 我有一些很要好的朋友。

14 我现在的朋友,基本上还是中学时代的,或者是在大学学习期间的。

15 我从来不装样子。

16 我希望公民把我看作雇来打工的人。

17 求求你啦,最好别给我写小册子别塑半身像。

18 我虽然经常注意,但也不能总是露出一副令人愉快的笑脸。

19 偶尔也有颓废之感。

20 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

21让人民受苦了!

22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

23即便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也要及时造出新一代潜艇来,因为这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

24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25“我想这些年来,我一直是努力工作的,而且,我是真诚地工作的。人民一定感觉到了。我向你们保证,在今后的四年中,我将以同样的方式工作。”

26 “不能为了任何人都不明白的某种荒谬理想而工作,应该始终以现实为基础,为如今生活的具体人,为明天和后天生活的子孙后代而工作。”

27在回答西方记者关于俄罗斯政府是否会与车臣非法武装进行谈判时,普京义愤填膺地反问道:

“你们怎么不和拉登谈谈?为什么不把他请到布鲁塞尔或者白宫去谈判,问问他想要什么,然后给他想要的,让他安静地离开?”

普京意犹未尽地说道:“你们觉得不能和畜生做交易,我们为什么要和屠杀儿童的人谈判?没有人有权对我们进行道德说教,让我们和杀害儿童的人谈判!”

28我视察俄罗斯军队的时候不需要带保镖

29不能再不顾老人们的死活,不能再无动于衷地眼见贫穷的儿童哭泣!

30我们的后代将为伟大俄罗斯故事中的新篇章而骄傲,那些篇章将是我们共同写就的。”

31在国际妇女节前夕,我不能撒谎,因此,我承认我对家务事毫无兴趣。

32我从不酗酒,一小杯伏特加,仅此而已。酒精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我享受达到既定目标的快乐。如果有什么事情阻碍我,我就将其除去。

33我曾是很活跃的孩子,可以说就是淘气鬼。因为我不够高大,为了不辱斗士之名,我必须借助武力。刚开始打拳击,就被人打烂了鼻子。因此,开始练柔道。很快,我就发现了我的优势所在。我选择这个运动,是因为它可以让我称霸街头,我还发现,柔道让我改变。小淘气们的争斗变得无关紧要。体育使我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发展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它所蕴涵的哲学,是教你尊重合作者,为了目标不懈努力。在这个意义上,我就很不认同“结果不重要,重在参与”这个原则,它不适用于决策者,社会的缔造者,总而言之,对我来说,重要的是结果。

我没有任何遗憾。有一些事情,本可以有另外的处理方法,但既然那么做了,我也并不觉得遗憾,仅仅是内心有些不安和些许不满而已。

34我有几个朋友。我定期去看望他们,但并不经常,这些都是挚友,他们直言不讳地批评我。这甚至成了他们的主要消遣!对我来说,他们很重要,因为他们与政治没有任何瓜葛。

35我没有儿子,有两个女儿。我从不遗憾,在这方面,我很达观。对她们的期望,最重要的是爱情和发展。她们对未来有很多打算,但还没有做出决定。

36在确定石油管道方向时俄将首先从本国利益出

37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

尽管这个名字对全世界的人们都不曾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我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方式就是去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我的恶名去换取敌人的失败,用我的牺牲去赢得祖国和人民的胜利。

=================== 普京六年级的作文《我的理想》

38 “打架哲学”

普京第一次挨打,就悟出了一个受用终生的道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收获。普京回忆时提到:“当时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那小子看上去是个瘦猴。不过,我很快便明白了,他年龄比我大,力气也比我大得多。对我来说,这件事不啻是街头‘大学校’给我上的很重要的一课,由此使我得到一次获益匪浅的教训”。

“我从这一教训中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首先,是我做的不对。当时,那孩子只是对我说了句什么,而我却很粗鲁地把他给顶了回去,那话简直能把人噎死。实际上,我这样欺负人家是毫无道理的。因此,我当场就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第二,如果当时站在我面前的是个人高马大的壮汉,也许我就不会对他这样粗暴了。因为这孩子一眼看上去瘦骨伶仃,我才觉得可以对他撒野。但等我吃了苦头以后,我才明白,不论对谁都不能这样做,对任何人都应当尊重。这是一次很好的、有“示范意义”的教训!

第三,我明白了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我对错与否,只要能进行还击,就都应当是强者。可那孩子根本就没给我任何还击的希望。根本就没有希望!

第四,我应该时刻做好准备,一旦遭人欺负,瞬间就应当进行回击。瞬间!

总的来说,我打架,并没有什么鲁莽和过火的举动。不过,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成为胜者,那么在任何一次对打中,都要咬牙坚持到底。”

此外,普京还明确意识到,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卷入冲突。但一旦有什么情况发生,就应假定无路可退,因而必须斗争到底。原则上说,这一公认的准则是此后克格勃教给他的,但早在孩提时代他在多次打架中对此就已经烂熟于胸了。

此后,在克格勃的工作中,普京还掌握了另外一条准则:如果你不准备动武,你就不要拿起武器,不应该随意恫吓别人。只有在你决定开枪的时候,才须掏出手枪。小时候在街头需用拳头明确他与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时,他就是这样做的。一旦你下决心打这一架,那你就要坚持到最后。换句话说,不打则已,打则必赢!

39 2003年11月,在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会晤时敦促他们努力工作

不要年复一年地嚼鼻涕!

40 2003年6月20日,谈“铁腕”

证明“铁腕”的最简单方法莫过于用马刀把敌人的脑袋砍下来。

41 2003年6月6日,关于俄罗斯人才流失问题

这是一个好开始,这证明了这些“好”确实是“好”,如果这里的所有人都是蠢人,那就不会有挖墙脚的事情了。

42 2003年5月11日,在罗马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关于俄罗斯出兵伊拉克的问题

对,我们就是这么蠢。

43 2003年4月11日,接受意大利记者采访,谈霍多尔科夫斯基的问题

你必须一直遵守法律,而不是只是在他们抓住你的蛋的时候。

44 2002年11月13日,在奥斯陆会见德国大臣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反驳对方观点

我不想说你的观点就是放屁,尽管这确实是放屁,但我们会带着善意听取你的意见。

45 2002年1月15日,对一家波兰报纸谈俄罗斯将军

这些人都是聪明人,不比任何国家和他们干同样活的人笨。

46 2001年12月24日,访问布什家乡后

说实话,他家那个大农场一点也不让我兴奋。他此前肯定也犯嘀咕,不知道邀请一个前特务机关官员到家里做客是什么状况,但还好,小布什老爸也曾经干过这一行,当过CIA头头。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还算是“一家人”,感觉不错。

47 2001年7月9日,在一个司法论坛上谈罪犯

一看见这些罪犯,你就恨不得把他们亲手扼死——当然这只是冲动之语。

48 2001年5月28日,任命议会副议长后

我非常清楚就算我没罪,我也会被认定有罪。只要你今天坐在这里,这条辩证法就对你有效。你就算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你也是有罪的。

49 2000年12月24日,谈完美

如果一个人对事事都感到满意,那他就是一个白痴。一个健全的人应该拥有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记忆。

50 2000年11月11日,对学生们谈未来

我们都会像恐龙一样灭亡。

51 2000年7月13日,谈谦卑

我们对自己的优势了然于心,但是我们不会鼻子翘到天上,然后一事无成地挥霍我们的自然资源。

52 2000年1月11日,谈美国部署反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这次的动机和他们任何其他的动机没啥不同:把你的房子点了煮鸡蛋!

53 1999年9月24日,谈追捕恐怖分子

我们会在任何地方为恐怖分子设下圈套。如果我们在厕所抓住他们,拎着裤腰也要在厕所里把他们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