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难忘的访问的道理,短文讲了什么,请快点,谢谢了
陶行知改诗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到一所小学去参观,看到老师都不在,孩子们却自觉地组织起来,管理学校。他写诗赞道:“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陶行知把这首儿歌念给孩子们听时,大家都很喜欢。突然,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却批评说:“你这首诗不符合实际,‘大孩自动教小孩’,大孩自动,小孩就不自动吗?大孩教小孩,小孩就没有教大孩吗?如果真是大孩教小孩,那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陶行知听了先是一怔,觉得孩子的意见很对,连忙笑着说:“对!对!应该改正,只改一个字就行了。”陶行知将“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大孩互动教小孩”。
Ⅱ 难忘的一课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难忘的一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主要内容:
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2)难忘的访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扩展阅读:
课文写作背景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而遭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手段奴役台湾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归还中国。
Ⅲ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实施策略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六年级下第六课《沿着红军走的路》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时间是1935年春天,地点是四川省川北后方苍溪县,人物是儿童团的红小鬼们,事件起因是红军离开驻地,红小鬼们很着急;经过是12个儿童团员沿着红军走的路追赶大部队;结果他们终于追上了大部队。那么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就可以概括为1935年四川省苍溪县儿童团员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历时3个月,行程1000多公里,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大部分记叙文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概括。
二、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再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如六年级下第十二课《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全文总共只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讲的是人类如果有尾巴是怎样的外形,第二自然段讲的是如果人类有尾巴,尾巴有哪些功能,第三自然段讲的是如果人类有尾巴,人类尾巴有哪些特殊作用,最有一段总结希望人人都有一条使用而健美的尾巴。根据段意合并法我们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它会是怎样的外形、功能和作用。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但也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不能生搬硬套,以便读起来通畅连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的话会仍主要内容显得拖沓冗长而没有中心。
三、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文章标题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我们不言而喻,文章标题甚至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精髓之所在,这种方法对于不能很好把握文章中心的同学有很好的引领作用。如六年级下第二课《我爱篮球》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文章标题告诉我们“我”爱篮球,我们可以追溯我为什么爱篮球,又是怎样体现我爱篮球的,从我爱篮球这件事上我得到什么,通过我爱篮球这个标题,可以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我”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酷爱篮球,虽然由于疾病不得不放弃,但“我”却用当初对待篮球的热情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创造出了一片新天地。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在概括大意时不会偏离中心,还有很多课文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如三上第八课《大自然的声音》,六下第一课《花脸》等等。
四、取主舍次法
一篇课文有时候回描绘几件事情,我们不能一一赘述,这个时候就要分清主次,哪些是跟文章中心联系比较紧的,那些事只是起烘托作用,然后抓住主要事件来概括,这样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如五年级《我的老师》,这篇课文共15个自然段,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⑦我梦里寻师。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取舍呢,从文章内容来看前五件事写得概括,后两件事写得具体,这就告诉我们后两件事对于我来说更深刻,更有意义,也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依恋之情。所以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抓住后两件事,概括为: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在他身上发生了许多令我难忘的事,让我体会到蔡老师的“慈爱”“公平”和“伟大”,以及我对对蔡老师的热爱和依恋之情。这种概括方法的关键就是要抓住主要事件。
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从二年级开始就开始让学生学会找文章的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这种方法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在语文课文中涉及较多。如六年级上册老舍《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三年级上《卢沟桥的狮子、》《罗马速写》等等。
六、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桑娜在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归来的时候发现他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于是桑娜就把那两个孩子给抱了过来,她的心里很矛盾,因为她怕她的丈夫打她,不肯抚养着两个孩子。但是西蒙回来后最主动要求把孩子抱过来,表达了他们善良,宽厚的品质。还有莫泊桑的《项链》一文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概括。
Ⅳ 《难忘的访问》这一篇阅读短文的答案
1.校园里安放“琼斯的椅子”作用是:
要点:①纪念琼斯。②提醒人们珍爱生命。
2.“就在那一刻,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尊重的力量”句中的“那一刻”指的是:
①校长教育爱德华。②爱德华知错。说法举例:校长教育爱德华,爱德华知错的那个时候。
3.“这样能让犯了错误的人在一份高贵的赐予面前翻然醒悟”中的“高贵的赐予”是指爱与尊重。
4.你认为校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简要写出理由。
评价校长要点:尊重(或热爱每一个学生或教育形式益于学生成长,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荣辱感等)
简要写出理由且理由与观点应吻合。例:校长“惩罚”学生的方法是让他为客人参观校园做临时讲解员。巧妙地用“琼斯的椅子”教育学生懂得爱和尊重,懂得保护弱小者和无辜者。
5.把短文中描写爱德华心情变化的词语,按顺序填写在括号里。
(难为情)——(自豪)——(沉痛)——羞愧和自责
6.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①
①犯错误的男孩子在校长有意安排下,为我讲解学校橄榄球队取得的成绩和摆放“琼斯的椅子”的目的,从中他受到教育。
②我来到伦敦某学校访问,看见校长没有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我对校长的教育方法很有感慨。
③我来到伦敦某学校访问,看到男孩子知错就改,有集体荣誉感,懂得了保护弱小者和无辜者。我对校长的教育方法很有感慨。
7.
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Ⅳ 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简单概括
《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跟着孩子们一起朗读,一是说明“我”已经融进孩子们中间;二是说明“我”也很愿意学国语;三是说明“我”被师生的真挚感染了。
所有的人都是认真地、自发内心地学习国语。“我”只是所有台湾人中的一个代表,这是课文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既是“我”和师生共同的内容,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5)难忘的访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扩展阅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中日马关条约》侵占了自古以来就属于我国领土的台湾、澎湖列岛,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霸占了50年。本文讲的就是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先讲到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作者是怎样到乡村小学的。接着讲作者在小学里见到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情景。然后讲作者在礼堂里参观中国伟人像的感受。最后讲作者在这所学校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连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课文围绕这一中心,详写了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小礼堂这两件事,其他内容写得比较简略。
特别是把上课的过程作为重点,详细地叙述和描写。从我无意中走进一所乡村小学,到发现在一间教室里一位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从老师认真、吃力地书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到用闽南语和国语教孩子们读;从老师和孩子们严肃认真朗读到我也很自然地加入其中;从课上学习到课下交谈,都写得很详细,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Ⅵ 难忘的访问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时间顺序,《难忘的访问》主要内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Ⅶ 难忘的一课中概括主要内容怎么写
《难忘的一课》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7)难忘的访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扩展阅读: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相关事件
台湾光复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而遭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手段奴役台湾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归还中国。
由于台湾是在1945年10月25日光复的,当时的台湾行政公署于1946年8月颁布命令,明定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以示纪念。
Ⅷ 难忘的一课主要内容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8)难忘的访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扩展阅读:
相关事件
台湾光复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而遭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手段奴役台湾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归还中国。
由于台湾是在1945年10月25日光复的,当时的台湾行政公署于1946年8月颁布命令,明定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以示纪念。
Ⅸ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