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美国海军上将访问越南河内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美国海军上将访问越南河内

发布时间: 2022-10-29 14:19:12

1. 美国的布尔达海军上将勋章事件

是一次军事上的功勋误判事件,主人公是布尔达,布尔达上将是美国海军史上唯一一位从应募入伍的水兵,一路晋升到最高阶作战部长的军官。

1. 但因被《新闻周刊》记者海克沃斯发现,布尔达在公开场合佩戴的勋表中,在海军成就勋章与海军褒扬勋章勋表上附有与其在越南经历不符的V字缀饰(海克沃斯本人为退役陆军上校对勋章勋表规定有一定认识)。

2. 因此向布尔达探询此事,并表示将对此进行调查。虽然布尔达在越战时期的上司,前任海军作战部长朱姆沃尔特上将立即出面澄清布尔达已获授权佩戴V字缀饰,但海军记录管理委员会最终裁决,布尔达没有权利佩戴只有实际参与与敌军直接交战的行动,并在作战中有特别英勇表现的人才能佩戴的V字缀饰,稍后布尔达便在1996年5月16日举枪自尽。

3. 美国军人左胸前佩戴有资历章,其中包含了该军人在服役期间参加的战役和所受奖励。杰里米·布尔达参加过越战和波斯尼亚战争,他在一些公开场合中佩戴过两枚战斗杰出勋章(称“V”字勋章)分别代表:海军和陆战队荣誉奖与海军和陆战队员成就奖,而这两枚勋章本应该是在越战中直接参与战斗并英勇表现的官兵。

4. 布尔达海军上将生前曾表示,他不想让指责海军的人以此为把柄,损害海军的形象,为了维护个人诚信和军人荣誉,他决定以这种方式结束此事件。

2. 2000年11月世界发生重大事件

●第 55届联大第一委员会(裁军和国际安全委员会) 1日以 78票赞成、 3票反对的压倒多数通过了中国、俄罗斯等国共同提出的关于“维护和遵守”《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导条约》)的决议草案。同一天,联大会议还一致作出决定,同意接纳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为联合国会员。
●泛非艾滋病问题国际会议 4日下午在美国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闭幕。来自 10多个受艾滋病侵扰严重的非洲国家的高级代表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帮助非洲国家有效地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
●美国大选于 7日在美国全境开始投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参加了投票。
●埃及外长穆萨 7日自开罗宣布,埃及与伊拉克恢复外交关系。
●伊斯兰会议组织外长会议 1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会议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野蛮行径,表示坚决支持巴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权利。
●亚太经合组织第 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6日在文莱的斯里巴加湾举行,会议通过了《领导人宣言》,并决定下一次会议将于明年 10月在上海举行。
●美国总统克林顿于 16日午夜抵达河内,开始了对越南为期 4天的访问。这是越南战争结束以来美国总统第一次正式访问越南。
●第 10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 18日在巴拿马城举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又一次挫败暗杀阴谋。
●秘鲁总统藤森 20日从日本向秘鲁国会发出辞呈,请求辞去共和国总统职务。秘鲁国会 21日举行会议,拒绝了藤森的辞呈,以“不能胜任为由”将其罢免。秘鲁国会主席帕尼亚瓜 22日宣誓就任秘鲁总统。
●东盟—中日韩领导人会晤 24日在新加坡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东亚合作前景进行了探讨,取得广泛的共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6次缔约方大会,在延长一天后因仍然无法达成预期协议于 25日中断会议。许多国家和环保组织认为,美国的态度是导致海牙气候会议失败的原因。美国缺乏通过自身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诚意。
●韩国和朝鲜 28日在板门店举行首次军事事务级会谈,讨论有关修复通过非军事区的“京义线”铁路和铺设汶山至开城的公路所涉及的军事保障问题。
●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 28日再次爆发多起武装冲突,造成包括 7名军人在内的 17人丧生, 30多人受伤。(汝生)

《人民论坛》 (2000年第十二期)

3. 越南跟美国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未来的越南的走向是什么

越南和美国的关系现在是越来越好,美国想要在南海占领优势首先就是和越南达成一致,所以在军事上面合作越来越多。


更加让人惊讶的是,美国还邀请越南参加了海上的军事演习。这场于国际海事演习预计将动员参加的国家非常多、军事规模也很大,可以说是这次的军事演习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以后越南的形势也有了一个答案了,就是依据美国的力量来壮大自己国家的军事力量,形成一个在东南亚的一个新的合作联盟。这是美国第一次邀请越南参加国际军演。也标志着越南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4. 中国还有多少的领土没有收复,大概有多少平方公里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尚未收回的领土主要有台湾,然而除了台湾以外,印度、东
盟一些国家和日本等还占据着中国相当一部分领土。

一、中印边境

印度与我国存在着领土争端,并坚持不合理的领土要求。目前,双方边界沿用历
史上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有8块,面积达12.5万平方
公里。其中东段9万平方公里、中段2千平方公里均为印方控制;西段3.3平方公里
为我方控制。

二、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数目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组珊瑚
礁群。西面隔南海主要航道与越南相望;东面隔南海辅助航道与菲律宾相邻;最
南面的曾母暗沙距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来只有几十海里;北面的太平岛距西沙群
岛约400海里。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以说它是控制南中国海的钥匙。而
且,其周围海域资源十分丰富,仅石油蕴藏量就达200亿吨,确系中华民族繁衍发
展所需的一个资源宝库。我国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宣布的领海、大
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总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只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叁分之
一,而美、日、菲、越、印尼、印度等国宣布的管辖海域面积却相当于本国陆地
面积的3倍以上,甚至达10倍。南沙群岛由230多个岛、礁、滩和沙洲组成,虽然
单个岛礁的面积很小(最小的太平岛只有0。43平方公里),但是分布面积却达24。
4万平方海里,约8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国土总面积的叁分之一以上。南沙
群岛地处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道要冲,南中国海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海上通道,每
天约有400艘船只通过这里。南沙群岛不仅能扼制南海的海上交通线,而且能对马
六甲、巽他和望加锡等海峡(美国要控制的咽侯点)产生重大影响。伦敦出版的《
南方》杂志88年6月号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谁控制了斯普拉特利(南沙群岛),谁就
取得了这个地区的一张王牌。各占据我南沙岛屿的国家都在把南沙问题推向国际
化,以图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肆意掠夺南海资源。按已知储量和目前开采量计算
,南沙海域的海底石油尚能开采17年,天然气尚可开采40年。在1986年以前,越
南是石油进口国,石油产量只有6万吨。自从80年代开始大量掠夺南海石油以来,
91年石油产量超过450万吨,目前石油产量已达700万吨,成为越南经济支柱产业
和石油输出国。马来西亚自从在中国南海发展海上石油生产后,经济发展非常迅
速,石油出口总值已超过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0%,海上石油年产量超过3000万吨。
就连文莱这个只有5770平方公里、人口27万的小国,也使从南海掠夺的石油成为
其主要收益。

目前南沙岛群中中国仅控制着9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大部分岛屿
都不在中国控制之中。有关国家抢占我南海岛礁约50个。这些国家分别是:

越南占据着南沙的28个岛礁,是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为有效占领这些岛
礁,避免军事冲突,越南一方面于95年7月派一名副外长率代表团访问北京,寻求
建立一个由双方参加的专家小组,努力减缓政治紧张局势,寻求权宜之计一方面
于同月28日加入东盟、邀请马来西亚、荷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法国和日
本的公司来位于南沙海域越南所谓的大陆架进行石油开采、拉拢美俄发展与美俄
的军事关系等行动来寻求靠山。越南已允许少量的俄罗斯海军驻扎在金兰湾基地
,并分别于94和95年迎接了美军太平洋总部拉森上将和麦克海军上将访问越南。

菲律宾占据9个。菲是抢占南沙国家中海军最弱的。为了有效争夺南沙,菲律宾
采取了一些寻求国际支持的措施。1992年,菲律宾倡导东盟和睦与合作条约,该
条约要求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两年后,它与美国一家公司签订合同,对巴拉望岛
西部有争议的水域进行了所谓的地质研究。菲律宾的行为引起中国方面的愤慨。
作为反应,中国在南沙的美济礁树立标志物,修建渔民用的棚房。菲律宾认为美
济礁属于菲,因此进行了破坏,并扣留了在巴拉望西部80公里处捕鱼的中国渔民
。这就是中菲美济礁争端。后来,菲方全部释放了渔民。据称,菲方所做的这一
切,都是由于当时进行的选举所引起的。菲律宾发言人谈及这个问题时,引用了
菲律宾与美国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该条约称,一旦菲军遭到进攻,菲将与美进
行双边磋商。或许是这一条款的原因,美国国务卿提醒中国外长:美国与菲律宾
有条约义务。

印度尼西亚2个。经济上与埃克森公司签订了合同,共同开发印尼纳土纳群岛东
北250公里处的油气资源。此处部分属于南沙水域。军事上印尼加强了那个地区的
空中巡逻,并鼓励人们去纳土纳群岛定居。此外,印尼还暗中敦促美国在南沙争
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马来西亚抢占9个。

文莱 1个。

叁、钓鱼岛

钓鱼岛是台湾省附属岛屿,位于东海大陆架边缘,早在15世纪就已归中国管辖,
这已为大量历史文献所证明。而日方却强词夺理,声称钓鱼岛是位于冲绳岛西南
的小岛屿。根据当年归还冲绳协定而属于日本,是日本固有领土。日本一些人所
谓在1895年已将该岛"编入日本领土"的说法,实际上是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将其
窃取的。日本在1945年投降后,按波茨坦公告,钓鱼岛与台湾已一并归还中国,
理所当然是中国领土。1996年7月14日,日本政府单方面采取措施,加速钓鱼岛等
岛屿的日本国土化。东京都内的一个政治团体在钓鱼岛上设置灯塔,其目的是:
如果灯塔被承认,那么钓鱼岛作为日本固有领土应付被国际上承认,从而确定日
本对该岛的实际管辖权。面对这一挑衅,中国政府坚决要求日方拆除这一灯塔。
除此之外,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附近的大陆架中间线问题上发生分歧。日方认为该
大陆架从中国一直延伸到日本,从中间线以东属于日本的权益范围,中国勘探船
只一经越过中间线,就侵入了日本领海。而事实上,大陆架在冲绳的西侧就已经
断开,中国大陆架当然属于中国的权益范围。

钓鱼岛虽然本身5个小岛才7万多平方公里,但周围石油储量30-70亿吨,年捕鱼量
15万吨。日本争夺钓鱼岛目的就是通过侵占岛屿与中国平分东海大陆架,多占中
国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获得15万吨以上的渔业资源,攫取中国东海海底
油气资源的一半多。妄图在军事上实现"千海里防卫"的设想。据此,将其防卫
范围由冲绳向西推远300多公里,对中国沿海地区实施舰、机抵近侦察和监视。而
且还可以削弱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海峡军事功能的发...

5. 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

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

林徽因说: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

1965年,美国海军上将斯托克代尔在越战中被俘,被关押在河内希尔顿战俘营里。作为被俘的最高级别将领,斯托克代尔没有受到任何优待,先后遭受了20多次拷打。他曾一度怀疑自己能否活着出去,直到8年后获释回国。

管理学家吉姆听说了斯托克代尔的事迹后,问:“8年时间你有很多同伴不幸遇难,为何你能熬过来?”

斯托克代尔想了想:“我一直渴望活着出去见到家人,这个愿望一直支撑着我。”

可是那些死去的人,应该也渴望见到亲人吧?吉姆不解地问:“那你同伴中最先死去的是哪些人呢?”

斯托克代尔遗憾地答道:“是那些过于乐观的'人,他们总盼望圣诞节就可以被特赦,可是节日过后没能如愿,于是又想复活节可以,结果还没被释放……这样失望一次接着一次,不久后便郁郁而终。”

停歇片刻,斯托克代尔长叹了口气,讲起发生在监狱的事。由于各自被关禁在不同的牢房,同胞们彼此看不到,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秘密传递信息的方式,约定相互敲墙,以敲击的节奏来代替英文字母。开始时,大家都用敲墙来鼓励对方,节奏也严格按照约定。可是没多久,就有人破坏了规矩,经常在节日前后用急促的敲击来宣泄情绪,节奏与平日大相径庭。越来越多的人烦躁地敲着,监狱里喧闹不堪,此后死去的人也日益增多……

“有节奏地敲墙,其实是大家表达活着出去愿望的方式;敲墙节奏如果杂乱无章,则将适得其反。”最后,斯托克代尔语重心长地说,“这是非常深刻的教训。一个人不能对未来失去信念,但也不要盲目乐观,现实世界永远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残酷。”

心理记:记得小说《灵山》里说的一段话,“历世间大喜大悲、惊心动魄之事,莫自伤形骸、莫如死灰槁木、莫激忿癫狂,神魂不欲疯魔必有所寄,所寄莫失。”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心有所寄,所寄莫失。下面是林徽因写的另一篇道理相似的短文,希望能相互印证: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

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生命中有太多的挫折,让我们来不及去消化,它无声无息地来了。或许是在安静中,或许在喧闹中,它们不像蚊帐,静静地呆在那里,我们可以随时掌握它的动向,它也不会变质,不会突然变成凉席。但是挫折却会,也许我们正处在兴奋中,也许我们正在欢呼,下一秒它便向我们袭来,就像我们正在庆祝着高考结束的时候,殊不知,我们即将离开校园,以后便要各自天涯,以后要如何相聚。又是失意。而我们要做的是安静下来,要不慌不忙的坚强,要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缘便会相聚,无缘,我们注定错过。

安静是一种状态,要的是君子厚积而薄发,要默默地接受蜕变,也许我们高飞的翅膀还稚嫩,那么我们就去收集力量吧。也许此刻我们会被打败,但是最后谁是胜者还不一定呢。今天也许我们总是受到压制,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但是我们可以暂时隐忍,像卧薪尝胆,不慌不忙地积累力量,当我们哪一天强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当强者,我们便收获坚强。就像蒙古包蚊帐,看起来虽小,但是,撑起来,却是可以包容比它强大的东西。

;

6. 美国总统访问越南要解决哪些问题吗

特朗普于11月10日下午抵达越南岘港,将参加在当地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越南展开正式访问。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2017年APEC高官会主席、越南外交部副部长裴青山7日表示,特朗普此访是其就职后首次访问越南,充分体现出美国对越南的关注,也是美国履行对亚太地区合作与繁荣的承诺的举措。越美于2013年建立的全面伙伴关系正蓬勃发展,此次访越的目的在于加强双边关系,使其符合于亚太地区的发展趋势。

美国总统访问越南要解决问题有:

美越防务合作继续升温

根据白宫网站日前公布的信息,继10日访问岘港之后,特朗普11日将飞抵越南首都河内,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特朗普将与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和其他高级官员举行会晤,届时两国将强调美越全面伙伴关系的活力。

《海峡时报》报道分析指出,特朗普将前往越南首都访问这一安排有重要意义。越南外交学院副院长陈越泰(Tran Viet Thai)对《海峡时报》表示,期望特朗普此行会谈及美国政府对越南所许下的承诺。

2016年5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访越期间宣布,美国将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武器销售禁令,但对越武器出口须“逐笔审议”。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在与奥巴马会谈后的记者会上说,越南对此表示赞赏,并称这显示出两国关系已经“完全正常化”。

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继续加强美越两国的防务合作。

阮春福今年5月访美前夕,美国向越南海岸警卫队赠送了六艘巡逻艇及一艘巡逻舰。5月31日特朗普在白宫与阮春福会谈时表示,双方将加强防务等领域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阮春福访美期间,还与特朗普讨论了航母访越事宜。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今年8月与到访的越南国防部长吴春历会谈期间,五角大楼宣布,2018年将派一艘航空母舰访问越南。这将是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航母首次访问越南。

新华社报道称,美越军事交流频繁的背后,是美越关系升温,美国把越南视为在东南亚的重要伙伴,越南则借助美国增强自身影响力,搞区域制衡。

对此,许利平表示,美越在防务领域的合作是相互利用的,这种合作都是基于两国短期目标的考量,并非是服务于美越长远国家利益的打算。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对澎湃新闻分析道,尽管美国和越南在继续防务合作,但几乎不可能取得突破。两国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美越两国的防务合作带有各自的目的,必然不会深刻。

此外,《海峡时报》报道援引越南胡志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张明武(Truong-Minh Vu)的话认为,在越南国内,因为越战等众多因素,与美国加强军事联系仍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就在上个月,越南中央军委常委、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上将赴美出席2017年越美国防政策对话框架会议期间,在与美国国防部战俘及战斗失踪人员家属联合会负责人格里菲思(All Mills Griffiths)会面时,阮志咏表示,美越发展防务等各领域关系仍需克服越南战争几十年来的持续影响,而克服过去越南战争的后果,也将成为“打开越美关系长久未来之门的钥匙”。

7. 北越袭击美国军舰带来了什么后果

1963年11月26日,对越南政策犹豫不决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坚持美国应大力支持南越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就任美国第36任总统。他一上台就批准制订支持南越的计划,并且要求迅速完成并实施。1964年1月16日,他正式批准了这一计划,即“34A行动计划”。自2月开始,该计划与“德索罗”的巡逻计划一道实施,旨在通过炫耀武力向北越施加压力。美国政府于1964年6月1日,召开了第10次檀香山会议,确定了“逐步扩大”越南战争的计划。但是美国内反战的呼声日益高涨,究竟该怎样说服国民支持这一计划呢?约翰逊苦思冥想。正在这时,北越的北部湾(又称东京湾)发生了一件事。

1964年7月30日,执行“34A行动计划”的几艘南越巡逻艇在新任驻西贡美军司令威廉·威斯特摩兰将军指挥下,对北越在北部湾的湄岛和纽岛进行两栖袭击。与此同时,美国驱逐舰“麦克道斯”号在相距120~130海里的地方,向北驶入北部湾,为突击队搜集北越警戒雷达和海岸防务情报。8月2日下午3时左右,“麦克道斯”号离海岸23海里,并继续驶向公海。3时40分,“麦克道斯”号紧急报告:我舰正在同3艘北越的鱼雷快艇交火,我舰没有受到损失,也没有人员伤亡。据事后北越披露的资料,北越认为该舰是为南越的突击队护航的护卫舰。

约翰逊总统与其高级顾问们马上开会讨论,顾问们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北越的一个地方指挥官下令采取的行动,所以总统决定不予报复。8月3日,美国向河内发出了严厉的抗议照会,并下令增派“特纳·乔伊”号驱逐舰支援“麦克道斯”号,两舰又重返北部湾。同时,命令当时正在香港访问的“星座”号航空母舰快速同“提康德罗加”号会合。但告诉美国公众说,美国船只在北部湾和平航行,却遭到来自北越守军的袭击。在讲话中,约翰逊丝毫没有提到“34A行动计划”和“麦克道斯”号的挑衅行为。

当天晚上,“德索罗”巡逻行动恢复,而南越又进行了两次“34A”偷袭行动。因两艘驱逐舰预先得到通知而避开了“34A”袭击部队,没有受到袭击。

8月4日凌晨,“麦克道斯”号又发出电报:来自一些身份不明的船只的进攻似乎迫在眉睫。它的情报来自国家安全局的绝密报告,据该局声称它是截获了北越的命令。1个小时后,“麦克道斯”号报告已与3艘不明身份的船只建立了雷达接触。闻讯后,附近的“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立即派出战斗机进行增援。此后的数小时内,在乌云和夜暗的笼罩下,北部湾一直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麦克道斯”和“乔伊”号报告说遇到了30多枚鱼雷的攻击,甚至还报告看到了敌舰后舱的灯光。

由于形势紧张,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与参谋长联席会议开会商讨对策。会议认为,如果报告属实,那就绝对有必要对第二次攻击予以还击。就在麦克纳马拉与太平洋第7舰队司令夏普海军上将电话交谈时获悉,由于当时情况混乱,不知道是否真的发生了北越对美国驱逐舰的袭击事件。

麦克纳马拉要求进行核查,最终,夏普将军认定发生过袭击事件。接着,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白宫开会。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委员们都同意采取行动,总统授权动用美国的海军航空兵轰炸北越。参谋长联席会议则从5月底就开始拟订好的94个空袭目标名单中,选择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鸿基、义安、清华和广溪鱼雷基地,以及荣市附近的一座油库,作为轰炸的对象。

8月4日下午6时40分,约翰逊总统会晤了16位国会两党在国会的领导人,向他们通报了当天在北部湾发生的事件和美国的反击计划。并对他们说,他打算向国会提交一项决议,要求国会支持美国在必要时在南越采取占领行动。约翰逊讲的这个决议,在6月1~2日举行的檀香山战略会议上就讨论过。

晚上11点36分,约翰逊总统坐在电视台前,对美国人民说,由于北越鱼雷艇无端袭击美国军舰,我们决定轰炸北越,但这种反应是“有限度的、恰如其分的”,“我们不想扩大战争”。就在此时,64架轰炸机已飞临目标上空,首次轰炸了参谋长联席会议选定的4个鱼雷基地和一座油库。

8月6日,美参众两院通过了约翰逊的决议,这个决议实际上成为一份不是宣战书的宣战书,这就是《北部湾决议案》。对北越的公开的大规模轰炸以及《北部湾决议案》的通过表明,美国跨过了战争升级的一个关键门槛。从此美国把战火从越南扩大到北方,走上了直接侵略越南的道路。

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其军舰在公海遭到攻击,出动飞机轰炸越南北方港口。1965年2月,美国开始对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3月,美地面部队在帆港登陆,开始在南方直接承担主要作战任务。侵越美军兵力1965年底为18万人,到1969年7月增至54.4万人。美国在战争泥潭中越陷越深,国内反战运动迅猛发展。1968年3月,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战争升级政策,宣布部分停止对北方的轰炸。5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与美国在巴黎举行和谈。11月,美国宣布无条件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和炮击。

即使是今天,人们对北部湾事件仍疑虑重重,北部湾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许我们能从战后麦克纳马拉披露的情况中看出一些端倪:

问:据报告,北越巡逻艇在1964年8月2日和4日分别攻击了美国驱逐舰。真的发生过这些攻击事件吗?

答:第一次攻击的证据是无可置疑的。第二次攻击似有可能,但不确定。

正是这个可能发生也可能没有发生的第二次攻击事件成为美国采取大规模报复行动的借口,使得越南战争一步步扩大了。

8. 斯托克代尔怎么被俘

9月8日,舰上第16航空团(CVW-16)指挥官詹姆斯·史托戴尔(James Stockdale)带领六架飞机,在清化市东北摧毁了一队运输车队;然而史托戴尔却在次日遭北越击落俘虏。

詹姆斯·邦德·斯托克代尔(英语:James Bond Stockdale,1923年12月23日-2005年7月5日)是一名美国海军中将和飞行员。

1964年北部湾事件期间,斯托克代尔在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上指挥空袭。

斯托克代尔被北越方面关押长达7年,获释后获得美国荣誉勋章。此后他从1977年10月起担任海军战争学院院长,直到1979年从海军退役。1979年到1980年,斯托克代尔担任南卡罗莱纳军事要塞学院院长。

在1992年总统大选期间,斯托克代尔以副总统候选人身份搭档罗斯·佩罗参选。

斯托克代尔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并因该疾病于2005年7月5日去世。斯托克代尔的葬礼在海军学院礼拜堂举行,最终安葬在美国海军公墓。

(8)美国海军上将访问越南河内扩展阅读:

斯托克代尔悖论

在吉姆·柯林斯的着作《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及一段有关斯托克代尔向柯林斯讲述如何度过越南战俘营的故事:

“我从不失去信心,我非但坚信我会走出战俘营,并且将迎来胜利。这段战俘营的经历在我人生中意义非凡。”

当柯林斯询问谁没有存活下来时,斯托克代尔回答:

“哦,这简单,乐观主义者嘛。 他们当中有人曾说,“我们在圣诞节前就能离开战俘营了。”但等圣诞节过了后,他们又说,“我们在复活节前一定会被释放。”复活节都过了,感恩节又要来了,接下来又是圣诞节。 他们最终在绝望中去世。”

柯林斯觉得奇怪,您这不是自相矛盾嘛,但接着斯托克代尔又回答:

“这给人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就是决不能丧失必胜的信念,并且永远不要将必胜的信念与所面对的残酷的现实混为一谈。”

柯林斯将这段对话总结为斯托克代尔悖论。

9. 谁能告诉我越战的美国战俘有多少,他们最后结局是怎样,越南人有没有杀战俘,杀了多少,是不是很残忍的杀

根据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统计,在1961年至1973年期间,有725名美国军人被北越人及相关部队抓获并囚禁。

当然,美国的这种统计方法是统计有明确证明的人,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士兵,在战斗中处于不利境地,战友看到这个战士被俘虏,那么就被统计入俘虏数量。
否则只能算是失踪,无法算入俘虏名单。实际上美国的算法比较有意思,很多战士尸骨无存,都只能算是失踪。

725个被俘人员,这个数字是和越南人沟通后确认的,实际上还有一些人不知去向。
按照美国民间的算法,普遍认为俘虏人数超过1000人。

当时这些俘虏(主要是飞行员),一般被关押在河内的监狱,这里缺吃少穿,被飞行员们戏称为“河内希尔顿”。
最有名的俘虏就是海军飞行员,麦凯恩上校,祖父和父亲都是美国海军上将,也曾奥巴马一起竞选过美国总统,他在河内被关了6年。

还有一些飞行员和战俘被宣告为死亡,秘密送到了苏联,由苏联人审讯,了解美国的军事秘密。他们就下落不明了。

对越南而言,这些俘虏是无价之宝,可以作为政治谈判的筹码,所以总体上还是可以活下去的。
倒霉的俘虏是落在地方游击队手中,在来不及转移的情况下,往往被直接虐杀。

10. 美国历史上当过战俘的总统是谁

总统好像没有,但候选人有一位

随着美国联邦参议员约翰-麦凯恩赢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越南首都河内最近也刮起了一阵"麦凯恩热"。在闻名遐迩的"河内希尔顿"监狱,麦凯恩曾经穿过的飞行服与使用过的物品被陈列进橱窗,一些黑白囚照也被挂上了墙......这些"史前古器"都将麦凯恩与越南联系到了一起,并重新勾起了当地市民一段已经渐渐淡忘的历史回忆。

麦凯恩生于美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区域一个名为"CocoSolo"的美国海军基地。尽管生于美国境外,他的双亲皆为美国公民、并且在出生时皆已取得公民籍,这代表麦凯恩仍有资格参选总统。麦凯恩的父亲和祖父皆为知名的美国海军上将,当后来麦凯恩于越战中被俘虏时,他的父亲仍于越南战区指挥军队。他的祖父曾在1945年二战的冲绳岛战役中指挥海军飞行队。他的母亲为萝伯塔?莱特(1912年生)。在1965年,麦凯恩与一名来自费城的女模特儿卡罗?西普结婚,不过两人后来在1980年4月2日离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从安那波利斯毕业后,麦凯恩先后前往位于佛罗里达州彭萨克拉(Pensacola)以及德州的柯柏斯克里斯提(Corpus Christi)的海军飞行基地接受训练,在柯柏斯克里斯提的一次练习飞行中麦凯恩的飞机发生意外坠落至柯柏斯克里斯提湾,但麦凯恩侥幸逃生只受到了轻伤。最后他终于毕业,并且进入海军的轻型攻击部队。

麦凯恩在1967年7月29日又一次死里逃生。当时美国海军的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CV-59)正驶离越南海岸准备发起攻击行动,一架停在甲板上的F-4幽灵式战斗机]挂载的火箭突然意外发射,击中了麦凯恩所驾驶、正准备起飞的A-4E天鹰式攻击机。撞击力量击破了天鹰攻击机的油箱,造成燃油开始泄漏,两枚机载的炸弹也掉了下来。麦凯恩爬出了驾驶舱,跳离正在燃烧中的航空母舰甲板,紧接着就在意外发生的90秒后,掉落的炸弹在飞机底部爆炸。麦凯恩的腿部和胸部都被弹片击中,但仍侥幸逃过一劫。爆炸和接踵而来的大火造成舰上134名水手罹难,62人受伤,摧毁了至少20架飞机,并差点造成航舰沉没。

在福莱斯特号事故后,麦凯恩加入了海军VA-163"圣徒"飞行中队,在1966年10月26日被分派至人手短缺的奥里斯卡尼号航空母舰(CV-34)。但在麦凯恩到达前不久,闪光弹走火造成航舰甲板起火,造成44人死亡,包括了24名飞行员在内。圣徒中队是越战中阵亡率最高的飞行中队。

在1967年10月26日,麦凯恩驾驶的A-4天鹰式攻击机被一枚北越的防空导弹击落,坠毁在白竹湖(Truc Bach)附近,在弹射出飞机时他还摔断了双臂和一条腿。在他逐渐恢复意识后,发现自己已被一大群越共包围,不断对他吐口水和踢踹,还扯掉了麦凯恩的飞行员服装。他被北越士兵抓去拷问,拷问过程中还用刺刀戳击他的左脚和鼠蹊部,他的肩膀也被步枪枪托所击碎。接着麦凯恩被转移至华卢监禁所(Hoa Lo)-也就是被美军俘虏们戏称为"河内希尔顿"的地方。

当麦凯恩抵达河内希尔顿后,他被监禁于一间小囚房里,并且每天都会被审讯。由于麦凯恩拒绝向北越提供任何的情报,他经常被拷打至失去意识为止。

当北越人发现麦凯恩的父亲是美军太平洋指挥总部(CINCPAC)的总指挥官-所有美军在越南的部队的指挥官时,北越人给了麦凯恩被释放回国的机会,但他断然拒绝了交换条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有一次在经过严厉而残忍的拷打后,当麦凯恩的手臂已被打到抬不起来时,他被迫签下一份由越南文写成的反美宣传文件。依据麦凯恩的说法,误签这份文件是他身为战俘的数年里最感到后悔的一件事。不过在麦凯恩签下文件后,北越人觉得这份文件不够好而没有使用,试着强迫他签下第二份声明,这次麦凯恩拒绝了。由于不断拒绝北越的要求,麦凯恩每周固定都要被拷打两到三次。

麦凯恩在北越当了五年半的战俘,大多数时间都被拘禁于臭名昭彰的河内希尔顿,最后他终于在1973年被释放。在被释放后不久麦凯恩重新返回岗位,成为海军VA-174"地狱剃刀"飞行中队的指挥官:一支驻扎在东海岸、配备 A-7海盗式攻击机的海军训练中队。在1976年他成为美国海军在参议院的联络官。他在1981年以上校的军阶自海军退休。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他总共取得一枚银星奖章、一枚铜星奖章、一枚功勋勋章(Legion of Merit)、一枚紫心勋章、以及一枚飞行十字勋章(Distinguished Flying Cross)。

现在,随着麦凯恩又向美国总统宝座迈近了一步,河内市民也重新燃起了兴趣,纷纷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来到"河内希尔顿",试图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位共和党总统提名人。博物馆方面也适时对展出物品作了更新和调整,麦凯恩被击落时穿的飞行服以及其它装备都被陈列在了玻璃橱窗内。文字介绍也于最近更新为:"约翰-麦凯恩回国之后成为亚利桑那州共和党参议员,现在并是2008年美国总统候选人。"展览并描述了河内遭到美军猛烈轰炸的情形,同时表示美军战俘都得到了越方适当对待。但是麦凯恩表示,他被单独关进一间囚室,遭到了严刑拷打逼问。
另:越军山西战俘营位于河内以西36公里处,关押了美空军70余名被俘人员,其中有美军太平洋总司令麦凯恩上将的儿子。1970年11月21日夜,美军对该营进行了偷袭,企图救出被关押的被俘人员。

后话:
估计现在越南人在后悔,有些国人在后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越南人后悔的是,悔不当初一炮灭了他!想不到当年的阶下囚居然咸鱼翻身,能不闹金融危机吗?
阿道夫二世:“国人后怕的是,幸亏击落麦凯恩这笔帐算到了越南人头上!如果是当年中国援越高炮部队打下的麦凯恩,现在怎么向美国朋友交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