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403 Forbidden Unauthorized IP address什么情况
访问网时出现403 Forbidden错误的原因:
1.你的IP被列入黑名单
2.你在一定时间内过多地访问此网站(一般是用采集程序),被防火墙拒绝访问了
其次如果你是网站开发者,错误的原因:
网站域名解析到了空间,但空间未绑定此域名
你的网页脚本文件在当前目录下没有执行权限
㈡ unraid命令行修改网卡地址
修改网卡配置。
以前都是图形界面修改网卡配置,第一次使用命令行修改网卡配置,一开始以为要用ifconfig,结果发现这东西修改完重启后就丢了,不是永久的。
最大的区别,正版的需要付费合法使用,盗版的不付费属于非法,就操作系统、游戏来说,正版的享受更好的服务,盗版的一般享受不了厂家的升级服务。
㈢ unraid有移动端吗
在PLUGINS上选择以下几种地址,选择INSTALL,即可安装APPS商城
1.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Squidly271/community.applications/master/plugins/community.applications.plg
这个可能会无法访问,需要修改host
如果出现上面的错误,是因为 githubusercontent.com域名解析被污染了。
通过修改hosts可以临时解决这个 unraid apps应用市场打不开或打开慢的问题,在命令行模式下输入vi /etc/hosts,在hosts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保存就可以继续了。
199.232.4.133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但开机后这些配置会丢失,想自动的话。可按照下面的方法
cd /boot/config
vi go
按I
echo "199.232.4.133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 /etc/hosts
按esc
按:wq
开机自启动这个命令
2. https://www.52help.net/ad/nas/Squidly271/community.applications/master/plugins/community.applications.plg
这个为国内的IP,不用修改host
这时候即可使用APP商城
但是在默认情况下,unRAID 会从国外的 docker 源下载镜像,本身就比较慢
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为国内源进行加速(这里以中科大的源为例):
cat << EOF >/etc/docker/daemon.json
{
"registry-mirrors": ["https://ustc-e-cn.mirror.aliyuncs.com/"]
}
EOF
然后执行重启 dockerd 的命令(该命令同时会关闭运行中的容器)
/etc/rc.d/rc.docker restart
之后就可以从国内的镜像源拉镜像,速度以及稳定性更好
不过这种方式在 unRAID 重启会失效,因此还需要进行持久化,
将第一条命令追加到 /boot/config/go 这个文件的最后即可(重启命令不要加上)
这样每次 unRAID 在重启之后就会执行这条命令,自动配置好镜像源
如果不熟悉命令行编辑,可以直接挂载出来图形化文本编辑器
我自己用的是notepad++来编辑
这样就会可以加快之后的下载速度了。
或者可以
1、进入docker在本机的配置目录:
命令:cd /etc/docker
找到daemon.json文件,如果没有就新建一个:
2、打开daemon.json,内容配置如下:
{
"registry-mirrors":["https://ustc-e-cn.mirror.aliyuncs.com"]
}
3、然后执行重启docker命令:
service docker restart
或者
/etc/rc.d/rc.docker restart
即可
㈣ unraid config 无效
unraidconfig命令无效的解决方案有三步。如下所示:
1更新或升级系统sudoapt-getupdate
2安装ipconfig的工具sudoaptinstallnet-tools
3查看ipifconfig
㈤ unraid 命令行修改默认网卡
unraid 命令行修改默认网卡要修改sudovi 、etc、network、interfaces。
关键点一:为网卡配置静态IP地址。关键点二:重启网卡是的刚刚设置的地址信息生效。
关键点三:配置多个ip。
关键点四:完成配置后,重启网卡使其生效
关键点五: 配置DNS。
关键六:设置主机名称。
㈥ 自己拼凑的 NAS 硬件+软件层面晒机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终于感觉稳定了,该晒晒见见光啦,顺便总结一下。
只是装机折腾记录,仅代表个人!~
就是想折腾个NAS,自己喜欢折腾这些电子产品,没钱,只好穷折腾,配件都是利用手头上有的,再拼凑一些咸鱼淘的,勉强拼凑一台自用NAS。
终于可以晒一下机器,大部分是自己的图,前两张是群友的图,拍得漂亮拿来用,勿怪!
整机银色和灰色两款
机箱配件
这是我自己装机内部俯视图,电源400W台达模组,模组线是自己做的,布线比较整齐美观
后排风扇我是上了两个,一个利民12cm,一个利民14cm,只因手上有这两个风扇,就上了,没有其他原因,12串14用了一个14转12的转换板
这是机箱左侧,有进风孔的位置,我加了一个8010的风扇,用磁吸方式吸在电源横梁上,增加进风量,电源下方也增加了一个8010风扇
右边比较简单,我大4D电源口做了5个,背板上插三个,剩两个备用,估计也难用得到,回头可以取消,SATA电源口留了两个,留给硬盘笼外挂硬盘用
前方,自己贴了个膜,我是真不喜欢硬盘笼黑色托架,塑料用得差,有划痕,做工也差,贴膜拉到,眼不见心不烦
背部没啥说的,串联风扇螺丝太长,加了4个橡胶垫,两个风扇之间4根螺丝也加了4个橡胶垫,刚刚好
就是这6个硬盘托架,塑料质感真不好,划痕、注塑气痕、缩印,综合起来比较难看,只好贴膜遮丑
整机贴膜后的效果,没办法,手头上就剩下这个颜色的膜,顺便把硬盘灯也贴住了,不贴的话夜里太刺眼
竖放的话,配得垫脚太低,来回搬动很不方便(虽然难得动一次),换上高垫脚,搬动方便,下方进风口进风应该也会好一些,这个垫脚是30*15全铝合金防震的
好了,上面就是所有的图示,拍照难看,勿怪,机器还是很漂亮的,相当满意!!!
我手上有8600T和8600K两颗CPU,考虑到另外一台MINI主机(M720Q)上不了8600K,只好NAS上8600K,主板配了Z370M D3H,TAN机箱对主板匹配度很友好,基本上家用主板都能匹配,赞一个!
内存用了两根金士顿雷电RGB 16G*2,一根3200,一根3600,只因手头上有,就上了,这个灯条高度刚刚好顶不到硬盘笼。
电源是台达400W,也是之前在用的,不过装这台机子的时候发现主板电源线不够长,还好机箱支持电源反装,反装后电源长度刚好,不过我有强迫症吧,觉得还是要正装,其他线也不太合适,干脆就自己做了一套模组线,长度都很合适。
散热就用了机箱自带,目前使用下来散热还可以,完全没问题。
风扇之前也说了,一个利民12cm,一个利民14cm,两个8010小风扇,目前一周使用下来散热不错,各方面温度都不高。
硬盘我用量不大,两条250G NVME做缓存(缓存太小,准备换2块500G或者1T SSD固态),3块2T硬盘做存储,2快4T硬盘做校验(为了后续更换存储盘方便,直接用了两块4T),普通家用存储文件和照片、视频,我不挂PT什么的,看电影一般也比较少,所以存储空间需求不大,主要是办公文件有300G左右,历年的照片、视频有100G左右,偶尔下载一些4K电影之类的,空间足够了。
网卡现在上了两张,一张HP 366FLR 4口千兆,一张HP 561FLR双口万兆,但是我发现万兆网卡对于目前我来说还没啥用,准备去掉,留个4口千兆就行了,本地万兆对我来说需求不大,主要是远程备份,等以后再折腾万兆。
软件用的是UNRAID,系统本身非常好用,我用过群晖、威联通,对比下来觉得还是UNRAID适合自己,这个看个人感受和需求。
我的Docker应用基本上都开启了SSL加密,上一篇介绍了不使用NginxProxyManager反代开启SSL加密的方法,但是有些容器使用介绍的方法无法开启,这次又把不能直接部署证书的容器进行了NginxProxyManager反代,实现全面的SSL加密访问,图个心理安慰,另外远程访问也更方便,Google浏览器在远程访问时会强制https,未部署SSL访问比较烦。
我喜欢在公司访问家里的路由器,并且对家中的电脑进行网络唤醒,家中路由器是华硕的,刷koolshare固件,DDNS解析是在Unraid中部署的Aliyun-DDNS进行顶级域名解析(看着路由器里的DDNS解析难受,强迫症勿怪),那么首先实现路由器的证书部署
登录路由器 外部网络 DDNS 启用DDNS客户端选择是 导入您自己的证书 上传key和crt文件 应用本页面设置
以上完成之后路由器就导入了你自己的域名证书,再进入DDNS客户端 启用DDNS客户端选择否 进入系统管理 系统设置 从互联网设置选择是 设置通信端口 应用本页面设置
OK,你可以输入https://顶级域名+端口,进行远程访问,并且已经ssl加密
网上有教程,Unraid开启https访问并上传自己的证书文件,但是我并没有配置好,证书是KeyManager导出的Nginx格式,把crt和key两个文件按照ssl文件夹中的pem格式合并上传后,无法登录系统,经过多次排查,发现Unraid不能使用FreelSSL亚洲诚信TRUSTAsia颁发的1年期证书,更换Let's Encrypt 颁发的3个月期证书可以,不爽的就是3个月就要手动更换一次,后面看看折腾下怎么实现自动续期。
将Let's Encrypt证书导出Nginx格式后,按照SSL文件夹下certs里'服务器名'_unraid_bundle.pem文件格式,将cer和key两个文件复制进去,重启后输入'https://***.com://端口号'即可开启SSL远程加密访问,本地可继续使用IP访问。
路由和Unraid配置完SSL远程加密访问之后,就是Docker容器远程加密访问了。
我在上篇中已经介绍了Nextcloud、Onlyoffice不通过反向代理直接部署SSL远程加密的方法,这次把握容器中的其他镜像全部实现远程加密访问,同一个域名证书,导出Nginx和iis两种格式,远程访问都是https://域名+端口,路由器中进行端口转发。
首先在镜像中开启SSL,输入on
然后在appdata/FileBrowser/ssl文件夹中上传自己的域名证书和密钥,并重命名为ssl.key和ssl.crt,重启FileBrowser容器后即可远程加密访问,记得路由器中端口转发
这个想必很多小伙伴都装了个人导航页,开启SSL很简单,只要在appdata/Heimdall/keys文件夹中上传证书文件,同时重命名为cert.key和cert.crt即可,同样记得在路由器中进行端口转发
看电影比较少,所以只装了这个Jellyfin,这个SSL远程加密访问和其他不太一样,不过同样简单,只是证书格式不同,在KeyManager中导出一个IIS格式的证书文件,后缀为.pfx,将证书文件放入appdata/Jellyfin/config文件夹中,文件名为***.com.pfx即可
以上三个加上之前的Nextcloud和Onlyoffice,总计5个容器部署完SSL远程加密访问。
首先创建一个proxynet网络,其实创建不创建都可以,使用bridge也是没有问题,打开终端,输入docker network create proxynet即可,应用市场搜索NginxProxyManager进行安装
无需改动任何参数,点击应用安装完毕。
安装完成后进入WebUI,初次进入账号[email protected],密码changeme,进入之后会要求更改账号和密码
后面上传自己的证书和添加代理不多说,网上教程很多,自行搜索……
至此目前已安装的容器需要远程访问的都已经实现SSL加密访问
目前虚拟机安装了CentOS、Ubuntu、Windows10、iKuai、LEDE,但是基本都没启用,软路由和旁路由对我来说需求不大,家里的路由器已经能够满足使用,后面可能会考虑开启旁路由做一些转发,安装一些插件,目前都是在主路由中完成。
Windows10的话家里也有小主机,目前也无需求,暂时先这样吧。
创建Docker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自定义网络的设定,记录下命令
corefreq-cli
以上就是这台NAS目前的状况,一般功耗在50-60瓦,满负荷在110W左右,平常每天耗电1.4度左右,温度控制也较好,机械硬盘在35度左右,缓存固态在40度以内,NVME固态40度上下,满速温度还没测试。
内网传输速度能够跑满千兆,比较稳定,外网看网速,跑满基础带宽没啥问题,目前使用感受比较好,希望能够稳定运行。
生命有限,折腾无限,暂时告一段落,静待闺女降生!
本文经“什么值得买”社区作者@春暖花开半夏花授权转载,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㈦ 局域网不同网段访问不了NAS
看你说的这么长,整体意思就是你想在局域网上网,你又想在局域网下访问S,但是他对我服务的时候应该是通过网口进行转接的,也就互联网访问可以正常,但是局域网内不同网段是不能访问的。
㈧ 轻NAS丨何为“轻”老玩家谈谈海康G1 Master使用感受
大家好,我是加勒比考斯。
在微信拟推出聊天记录付费云存储服务这个消息时,笔者首先想到的是NAS又要迎来新机遇。公有云曾多次辜负大众的信任,NAS私有云才趁势来到大家面前。但是由于NAS上手复杂,成本过高,也一直普及不理想。现如今微信这个动作无疑又是给私有云崛起机会。
1、NAS,到底带给你什么
2、黑裙、DIY NAS能上吗
3、寻踪觅源,看真实需求
4、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开箱体验
5、“轻”NAS,何为“轻”?
6、总结
在听闻消息而后不几天,笔者收到了海康威视旗下存储子品牌海康存储HIKSEMI寄来新NAS——G1 Master记忆大师。这一款产品定位为“轻NAS”,它只有一个3.5英寸盘位,搭载的是Realtek RTD1296 四核1.4Ghz处理器,内存为1GB DDR4。值得一提的是,它支持AI照片识别,所以该NAS同时也配置了联咏Novatek NT98520 0.75TOPS(7500亿次运算)算力AI协处理器和 512MB DDR3 AI内存,可以为各类应用及AI算法提供本地算力。目前正在小米有品众筹,无盘版499元,还有酷狼硬盘套装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了解一下。
海康威视G1 Master记忆大师机身采用了铝合金材质,硬盘插槽采用黄色托架,配置了一个千兆网口,一个USB3.2 Gen1 Type-A 5Gbps接口,一个Type-C 5Gbps接口。
接下来,咱们围绕它来谈谈人们对于NAS的真实需求以及“轻”NAS的概念。
网络云盘、阿里云盘、天翼云盘等公有云大家都已耳熟能详,那么私有云概念想必根据名字已经能猜想出来。NAS作为私有云,中文名字是网络附加存储,按字面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设备,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
NAS私有云具有以下几个常见功能:
1、私人网盘(存储内容不受监管),随时随地存储,文件共享方便,传输速度十分快。
2、根据选购硬盘来增加存储容量,高可靠性,如RAID 磁盘阵列、快照、多端备份。
3、支持多种协议,如SMB/CIFS、WebDAV、NFS、FTP、DLNA等等。
4、支持多平台访问,比如Android、iOS、Windows、MacOS、Linux都行。
5、还可以作为下载机、影音中心、虚拟机、软路由、 游戏 机等。
以上的功能点需要再加上等等两个字,因为太多大神能够开发太多的玩法了,比如影音 娱乐 、搭建远程磁盘、架设服务器、架设网站论坛、当 DNS 服务器、代码仓库、中转代理、跑虚拟机、跑脚本、挖矿等等。
从前在某个论坛看到了一个鄙视链,大家且当一个笑谈来看。用白裙、白威联通的玩家鄙视黑裙、黑威联通用户;黑裙、黑威联通用户鄙视用Windows做samba的;而这些人一起鄙视用路由器插U盘的。咱们抛开这些笑谈且不说,这次来聊聊DIY NAS、黑裙,抑或黑威联通可以上车吗?
首先大家手动选择有以下5种:
1、自己动手组装TrueNAS( FreeNAS)、unraid、EasyNAS、nas4free、openmediavault、openfiler 等等开源或闭源系统的NAS。
2、自己动手黑裙、黑威联通;
3、用 Windows 做远程;
4、路由器插 U 盘;
5、用 MacOS 装 Homebrew。
接下来咱们分析这几种玩法对于一般玩家的可能性。
针对于1,5选项,上手则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对于普通玩家而言,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询教程,上手测试,才能最终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个选项暂且pass。
针对于3,4选项,这大概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路由器插 U 盘只能通过FTP连接,而且安全性没有保障;Windows 做远程就回归到NAS是否有必要这个争论上去了,暂且也不考虑。
针对于2选项,黑威联通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一般玩家很难操作成功;黑裙稍微简单一些,但是也需要技术基础,需要选购相匹配的硬件,当然也有很多直接卖的成品黑裙,这个也适当降低难度。
现在的黑裙、黑威联通系统已经做得很不错,无论是数据存储,外网连接,性价比以及多端备份,一般需要的功能都有,与白裙、白威联通相比较来说感觉也不是逊色,但是后续用久了就感觉机器颜值、功耗、噪音、稳定性等各方面终究会感觉弱了一些,而且在消费欲望的支配下,大概率都会转正。可能个别拥有很高技术的玩家是真正组建为家庭和办公存储服务器来使用,但这种另当别论。
所以综合认为,黑裙、黑威联通以及DIY NAS用户大多是用时间、精力作为代价换取高性价比。
对于年轻时候而言,笔者更爱折腾,比如虚拟机、软路由、Kodi、emby、Plex、Jellyfin、qBittorrent、Transmission以及各种Docker,但是年纪稍大后,笔者觉得还是一个稳定成品NAS更加省心。
所以现在综合以上的折腾历程,寻踪觅源,就会发现一个人对于NAS的真实需求。
1、基本的存储功能(照片备份、电影留存、资料备份)
家庭玩家的照片备份是大头,很多玩家孩子出生了,想把孩子的照片从小到大的都留存下来,那么NAS是个十分好的选择。其次就是很多玩家对于高码率高分辨率电影或许小姐姐资源,这种资源要占据庞大的空间,最后一点就是重要资料备份,包括很多重要工具包,学习资料,工作文件等等。
2、随时随地取用、分享功能
这个功能与云盘一致,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拥有查找,分享便利。
3、下载功能
有很多玩家还是钟情4K影片的,笔者也是其中之一。空闲时候,笔者是5点半下班,会每天夜晚关掉灯温习一部电影,只找一些经典IMDB TOP250高分电影,一部一部的来追,那段时期还是挺充实的。随着工作的渐渐繁忙,我会在工作之余就把偶尔刷到的优秀资源扔到NAS里面下载,等回到家就可以看了。但是所谓下片如山倒,看片如抽丝。没时间慢慢追了,但是NAS中还是存了不少好电影的。
4、虚拟机
这个功能我也在疑惑大家会用来做什么?毕竟我只是看到有些玩家会在虚拟机里面搭建一些办公系统。
所以仔细分析而来,才发现人们的真实需求其实很少,就几个实用的功能会常用,还有很多玩家并没有实际需求,他们只是感兴趣!所以对于NAS的要求会很高吗?也不高,这么看来,海康威视新推出的G1 Master 记忆大师或许已经全方面满足大家的需求。
接下来,咱们来开看看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的表现如何?
看完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的整体使用体验,接下来咱们又要论述一个新的话题,什么是“轻”NAS?笔者之前一直在NAS领域创作,听到的玩家最多吐槽的点就是群晖、威联通这两家好用是好用,但是对于新手而言还是有些复杂,其他厂商怎么还不出能直接上手使用的NAS啊!
之前对于玩家吐槽的那种NAS一直没有具体概念,但是当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上手之后,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新手玩家想要的那种上手就能用的NAS,而且它拥有NAS基础的功能,十分方便使用,而且玩家如果不满足基础功能,那么拓展插件只需要轻轻一点就可以安装。
这一类NAS目前都有一个新的称呼,叫做“轻”NAS,总结下来,轻NAS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便宜。
2、APP界面设计好看简单,上手就能用。
3、拥有NAS的基础功能,满足普通用户的使用。
4、可以轻松拓展数量有限的高级玩法。
5、不用操心外网访问问题。
以上是笔者个人的总结,大家如果还有观点也欢迎补充。
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外观设计另辟蹊径,与市面上绝大多数NAS全然不同,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此外铝合金材质增加机身重量,从而保证硬盘运行的时候也不会因为硬盘震动而引起晃动或共振。
无论是AI处理器还是硬盘,在全力运转的时候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海康威视做了2个举措来散热,一是全金属机身,二是一侧的风扇与散热孔全速吹风降热。
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背部是一些接口,分别包括有电源接口,千兆网口,USB3.2 Gen1接口,Type-C接口以及最后一个reset重置按键。
下面黄色区域是一个硬盘插槽,可以取出安装硬盘,也可以看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这一面的设计还是栅格样式,为了使左右通透,利于散热。
硬盘安装十分方便,通过硬盘槽位两侧的的卡条即可把硬盘固定,不用担心晃动。而且需要知道的是,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最高支持8TB 机械/固态硬盘,所以硬盘运转时候的晃动一般也不会太大。
安装好硬盘,直接像抽屉一样插入即可,接下来开机。
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使用体验
如果要使用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手机需要安装一个海康智存APP,打开之后就可搜寻到局域网内的NAS,然后通过手机号注册进入。
页面十分整洁,可以看到照片和视频放在主位置。中间是文件空间,随时查看各种文件。左侧是我的包括各种设置之类。
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关于相册设计也是随着主流设计,通过时光轴呈现。同时它支持AI照片识别,可以快速识别照片里面的人物,并寻找出该人物所有照片,对于家庭用户而言也是一个十分方便的功能点。
另外,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原生支持H.265格式,可以查看HEVC、Live Photo等照片,也可以直接播放H.265格式的视频电影。
在满足玩家所需基础功能之后,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又提供了多种拓展功能,比如网络网盘、视频监控、玩物下载、离线下载与大鹏提速。
网络网盘: 可登录自己的网络云盘账号,可以互相同步。
视频监控 :可直接添加家中局域网摄像头,随时随地远程查看。由于笔者家中刚好使用的海康威视摄像头,显示效果非常好,而且存储容量可以任意设置。
首先咱们需要在海康智存APP里面进行存储空间的设置。稍后点击视频监控就会直接跳转到萤石云APP,就可以查看监控录像,而且现在不需要开通会员就可以随时回播存储的视频了,简直不要太方便。
离线下载 :类似各个品牌NAS的Download station,可以直接下载PT、BT。
大鹏提速 :如果没有公网IP,又想提升外网访问速度,可以考虑付费提速。
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还支持3种协议,分别为SMB、AFP、DLNA。接下来我分别介绍一下。
SMB(Server Message Block)通信协议是微软和英特尔在 1987 年制定的协议,主要是作为 Microsoft 网络的通讯协议,它是当今世上网络文件系统协议两极之一的存在。
SMB 使用了 NetBIOS 的应用程序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简称 API)。另外,它是一个开放性的协议,允许了协议扩展——使得它变得更大而且复杂;大约有65个最上层的作业,而每个作业都超过120个函数,甚至Windows NT也没有全部支持到,最近微软又把 SMB 改名为 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并且加入了许多新的特色。
简单而言,SMB 协议是在局域网上用于服务器文件访问和打印的协议。
直接在手机APP“局域网共享”里面打开即可。
然后在“我的电脑”输入NAS的IP地址,输入账号密码即可进入后台可以当做本地文件夹使用,十分方便。
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 其前身是 DHWG (Digital Home Working Group,数字家庭工作组),成立于 2003 年 6 月 24 日, 是由索尼 、 英特尔 、 微软等发起成立的一个非营利性的、合作性质的商业组织。
DLNA 旨在解决个人 PC ,消费电器,移动设备在内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使得数字媒体和内容服务的无限制的共享和增长成为可能。DLNA 的口号是 Enjoy your music, photos and videos, anywhere anytime。
DLNA 并不是创造技术,而是形成一种解决的方案,一种大家可以遵守的规范。所以,其选择的各种技术和协议都是当前所应用很广泛的技术和协议。
DLNA 将其整个应用规定成 5 个功能组件。从下到上依次为:网络互连,网络协议,媒体传输,设备的发现控制和管理,媒体格式。
2017 年 2 月 20 日,DLNA 在其官网宣布:本组织的使命已经完成,已于 2017 年 1 月 5 日正式解散,相关的认证将移交给 SpireSpark 公司,未来不会再更新 DLNA 标准。
我们直接在直接在手机APP“局域网共享”里面打开,设置好共享空间,这时候只要家中支持 DLNA 的设备就可以任意打开关于 NAS 中允许访问的文件夹中的文件。
AFP是苹果设备上的传输协议,和Windows上面的SMB协议类似使用,由于笔者没有苹果设备,暂且不多说。
大家好,我是加勒比考斯,又到了总结时间。
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作为新手入门级轻NAS,499元起步的价格对于很多玩家来说可以说是入手门槛相当低廉,而它能够给与新手尝试一个新品类的机会,而且基础功能就没有缺失,折腾的玩法也都在插件里面给到。如果读者朋友想要了解NAS这个新品类,海康威视G1 Master 记忆大师也不妨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