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操作系统访问权限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操作系统访问权限

发布时间: 2022-10-19 06:05:44

A. 如何设置网络权限

设置网络计算机访问权限的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控制面板里的设备管理器,点击打开。

网络技术原理

网络安全性问题关系到未来网络应用的深入发展,它涉及安全策略、移动代码、指令保护、密码学、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网络安全管理等内容。一般专用的内部网与公用的互联网的隔离主要使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使互联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能够完成“防火墙”工作的可以是简单的隐蔽路由器,这种“防火墙”如果是一台普通的路由器则仅能起到一种隔离作用。

隐蔽路由器也可以在互联网协议端口级上阻止网间或主机间通信,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由于隐蔽路由器仅仅是对路由器的参数做些修改,因而也有人不把它归入“防火墙”一级的措施。

真正意义的“防火墙”有两类,一类被称为标准“防火墙”;一类叫双家网关。标准“防火墙”系统包括一个Unix工作站,该工作站的两端各有一个路由器进行缓冲。

其中一个路由器的接口是外部世界,即公用网;而另一个则联接内部网。标准“防火墙”使用专门的软件,并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且在信息传输上有一定的延迟。而双家网关则是对标准“防火墙”的扩充。

双家网关又称堡垒主机或应用层网关,它是一个单个的系统,但却能同时完成标准“防火墙”的所有功能。其优点是能运行更复杂的应用,同时防止在互联网和内部系统之间建立的任何直接的连接,可以确保数据包不能直接从外部网络到达内部网络,反之亦然。

B. linux, 操作系统中文件的访问权限是怎样规定的如何修改文件的访问权限

您好,方法
打开自己的系统界面。
然后在自己系统的界面上打开“终端”命令操作窗口。
首先输入下面的命令,然后输入系统的密码,进入root用户。
接着输入下面的命令,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文件访问权限。
接着我们输入一下的命令,来修改自己想要修改文件的文件访问权限。(我修改目录如下,而且是将这个目录的让所有的用户都能有那三个权限)
接着我们再输入以下的命令,查看修改后的文件访问权限是否改变了。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所操作的文件的文件权限已经被改变了。

C. 如何设置网络计算机访问权限

设置网络计算机访问权限所需要的工具/材料:电脑。

设置网络计算机访问权限的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控制面板里的设备管理器,点击打开。

D. 谈谈操作系统是如何进行为文件设置访问权限的

方法/步骤

  • 设置共享文件及共享文件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借助操作系统对共享文件的管理功能来实现。右击想要共享的文件夹,选择“属性”,并在其属性窗口中切换到“共享”选项卡,点击“共享”按钮。

E. win2000如何添加他人访问权限

把分区改为NTFS格式,然后给文件加权限
也可以先把磁盘转成NTFS格式,然后设定访问权限。
windows2000系统是windows操作系统于2000年推出的,也算是很早前的系统。
Windows 2000升级完善了活动目录功能,增强存储服务,开始支持新型设备,并采用了NTFS 5文件系统,系统的稳定性好。

F. Win7系统如何开放操作系统User访问权限带图文的

1、选定要操作的文件或文件夹用鼠标右键依次点击属性安全高级所有者编辑。

2、在将所有者更改为的选项栏中选择登录系统的管理员用户,再选择应用,然后一直点击确认,一直到原来的文件夹属性窗口。

3、在文件夹属性中,设置文件或文件夹的TrustedInstaller权限,点击上端导航栏中安全选项卡,进入编辑,在权限窗口上栏中再次选择登录系统的管理员用户,在下面的选项卡中全部点击允许,一直点击确认,这样就拥有了该文件或文件夹的管理权限。

G. Linux操作系统文件访问权限详解

一直以root登陆使用linux的人来说很少有权限被拒这种概念,但某些时候又深受权限拒绝困扰。
知道为什么很多程序中需要使用getuid(),setuid()?为什么以普通权限登陆的用户不能进入/root,为什么在/目录下执行ls -l后可以显示root的信息,但ls /root -al却是权限不够?为什么有些文件夹可以继续创建文件,但就是不能ls?等等,相信看了此文就能明白。
主要是学习笔记,不足之处请指正。
CentOS 5.4 [testc@xxx opt]$ uname -a Linux xxx 2.6.18-164.el5xen #1 SMP Thu Sep 3 04:47:32 EDT 2009 i686 i686 i386 GNU/Linux
一、口令文件1,格式存储文件/etc/passwd,格式如下:root:x:0:0:root:/root:/bin/bash aaa:x:501:501:bj, bj, 8111111,136000111:/home/aaa:/bin/bash用户名:加密密码:用户ID:组ID:注释:工作目录:shell:
默认情况是第一行的格式;注释字段可以自行修改,用逗号隔开,如第二行格式,这主要是给finger命令使用时可解析。
可以vi /etc/passwd修改,但为了保证其格式的正确性,请用vipw命令编译此文件。
sh-3.2# finger aaa Login: aaa Name: bj Directory: /home/aaa Shell: /bin/bash Office: bj, 8111111 Home Phone: 136000111 Never logged in. No mail. No Plan.
2,编程实例
/*getpwnam_pwuid.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struct passwd *pwd = getpwnam("aaa");struct passwd *pwd = getpwuid(501);if(pwd == NULL)
{ printf("err.\n");return 1;}
printf("name:%s\n", pwd->pw_name);printf("passwd:%s\n", pwd->pw_passwd);printf("description:%s\n", pwd->pw_gecos);printf("uid:%d\n", pwd->pw_uid);printf("gid:%d\n", pwd->pw_gid);printf("dir:%s\n", pwd->pw_dir);printf("shell:%s\n", pwd->pw_shell);
return 0;}
sh-3.2# gcc getpwnam_pwuid.c -o app sh-3.2# ./app name:aaa passwd:x description:bj, bj, 8111111,136000111 uid:501 gid:501 dir:/home/aaa shell:/bin/bash
二、组文件1,格式存储文件/etc/group,格式如下root:x:0:root bin:x:1:root,bin,daemon aaa:x:501:组名:加密密码:组ID:指向的各用户名
2,改变文件uid和gid.
sh-3.2# pwd /root/study sh-3.2# ls -al -rw-r——r—— 1 root root 397 10-11 03:23 test.c
chgrp 改变所属组ID,当然只有root权限才可以修改。
sh-3.2# chgrp aaa test.c sh-3.2# ls -al -rw-r——r—— 1 root aaa 397 10-11 03:23 test.c
这个aaa就是新组名,其在/etc/group中,可以通过adser aaa自行添加sh-3.2# cat /etc/group root:x:0:root bin:x:1:root,bin,daemon daemon:x:2:root,bin,daemon.
gdm:x:42:sabayon:x:86:plmtest:x:500:aaa:x:501:
chown 改变用户ID或组ID sh-3.2# chown aaa:aaa test.c sh-3.2# ls -al -rw-r——r—— 1 aaa aaa 397 10-11 03:23 test.c
3,编程实例
/*getgrnam.c*/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argv[1] == NULL)
{ printf("input error.\n");return 1;}
struct group *gp = getgrnam(argv[1]);if(gp == NULL)
{ printf("err.\n");return 1;}
printf("name:%s\n", gp->gr_name);printf("psswd:%s\n", gp->gr_passwd);printf("gid:%d\n", gp->gr_gid);
int i;for(i = 0; gp->gr_mem[i] != NULL; i++)
{ printf("group name:%s\n", gp->gr_mem[i]);}
return 0;}
sh-3.2# gcc getgrnam.c -o app sh-3.2# ./app bin name:bin psswd:x gid:1 group name:root group name:bin group name:daemon 4,文件权限不细讲了sh-3.2# ls -al总计 483984 drwxr-x—— 13 root root 4096 02-22 00:01 . drwxr-xr-x 32 root root 4096 02-21 21:15 ……
-rw-r——r—— 1 root root 464023491 10-25 22:33 3.3.005-080425.tgz -rw—— 1 root root 9346 02-21 23:16 .bash_history -rw-r——r—— 1 root root 24 2007-01-06 .bash_logout -rw-r——r—— 1 root root 191 2007-01-06 .bash_profile -rw-r——r—— 1 root root 176 2007-01-06 .bashrc drwxrwxrwx 10 1000 users 4096 08-23 20:16 cflow-1.3 -rw-r——r—— 1 root root 759691 08-23 20:13 cflow.tar.gz -rw-r——r—— 1 root root 100 2007-01-06 .cshrc -rwxr-xr-x 1 root root 582 11-11 21:48 delete_M.sh -rw-r——r—— 1 root root 2518 11-11 20:25 .dir_colors
主要是最左边一列:drwxr-x——10个字符,最左边是文件类型,-默认为普通文件;d:目录文件;l符号链接……
后面9个,3个一组共三组,分别表示所属用户uid的权限;所属组或者附属组gid的权限;其它权限。
三个字符分别是读、写、执行权限读4,写2, 执行1
所以chmod 777 test.c,提升到读、写、执行权限。
5,组权限操作实例此节演示相同组的成员之间共享资源,即不同uid但相同gid的用户共享同一组的资源。
为了方便起见,我同时开了两个终端。
"sh-3.2#"以root权限登陆的shell /bin/sh "[testa@xxx root]"以testa用户登陆的shell
注:下文提到的“用户”是指/etc/passwd里定义的通过终端登陆的用户(此文即以下增加的三个账号名)。
sh-3.2# useradd testa sh-3.2# useradd testb sh-3.2# useradd testc
sh-3.2# tail -f /etc/passwd -n 4 sabayon:x:86:86:Sabayon user:/home/sabayon:/sbin/nologin testa:x:500:500::/home/testa:/bin/bash testb:x:501:501::/home/testb:/bin/bash testc:x:502:502::/home/testc:/bin/bash
再开一个终端登陆testa,之前那个终端保持。
sh-3.2# su testa [testa@xxx root]$ id uid=500(testa) gid=500(testa) groups=500(testa)
[testa@xxx home]$ ls -al总计 28 drwxr-xr-x 5 root root 4096 02-21 22:52 . drwxr-xr-x 32 root root 4096 02-21 21:15 ……
drwx—— 3 testa testa 4096 02-21 22:56 testa drwx—— 3 testb testb 4096 02-21 22:48 testb drwx—— 3 testc testc 4096 02-21 22:52 testc
[testa@xxx home]$ cd testb bash: cd: testb: 权限不够
通过root修改testb目录权限为770,即当前uid或者gid相同的用户均有读写执行权限。
sh-3.2# cd /home/ sh-3.2# chmod 770 testb
[testa@xxx home]$ ls -al总计 28 drwxr-xr-x 5 root root 4096 02-21 22:52 . drwxr-xr-x 32 root root 4096 02-21 21:15 ……
drwx—— 3 testa testa 4096 02-21 22:56 testa drwxrwx—— 3 testb testb 4096 02-21 22:48 testb (here modify)
drwx—— 3 testc testc 4096 02-21 22:52 testc
[testa@xxx home]$ cd testb bash: cd: testb: 权限不够[testa@xxx root]$ id uid=500(testa) gid=500(testa) groups=500(testa)
此时虽然开放了testb的所属组权限,但用户testa的gid=500(testa) groups=500(testa),它还不属于testb组。
下面修改testa的gid为testb(或者增加其附属组groups值为testb)
sh-3.2# usermod -G testb testa (增加用户testa的附属组testb)
sh-3.2# id testa uid=500(testa) gid=500(testa) groups=500(testa),501(testb)
此时testa终端需要重新登下,使刚才更改生效[testa@xxx root]$ exit exit [root@xxx ~]# su testa [testa@xxx root]$ id uid=500(testa) gid=500(testa) groups=500(testa),501(testb)
[testa@xxx root]$ cd /home/ [testa@xxx home]$ ls -al总计 28 drwxr-xr-x 5 root root 4096 02-21 22:52 . drwxr-xr-x 32 root root 4096 02-21 21:15 ……
drwx—— 3 testa testa 4096 02-21 22:56 testa drwxrwx—— 3 testb testb 4096 02-21 22:48 testb drwx—— 3 testc testc 4096 02-21 22:52 testc [testa@xxx home]$ cd testb [testa@xxx testb]$ pwd /home/testb
以上是增加了用户testa的附属组testb,使其对于属于testb组的资源有了访问权限。
下面再使用newgrp切换用户testa的gid.
[testa@xxx testb]$ id uid=500(testa) gid=500(testa) groups=500(testa),501(testb)
[testa@xxx testb]$ newgrp testb [testa@xxx testb]$ id uid=500(testa) gid=501(testb) groups=500(testa),501(testb)
此时testa用户的gid已改为501(testb)。
组之前的关系在文件/etc/group sh-3.2# tail -f /etc/group -n 4 sabayon:x:86:testa:x:500:testb:x:501:testa (最后一列:组内用户列表。即组testb里包含testa,testa属于testb组,大概就这意思吧……)
testc:x:502:
虽然知道控制组关系的文件,但不能直接修改些文件,否则执行newgrp时会出现"抱歉"错误提示。
当然root用户权限是无限制的,它访问文件时不需要进行权限检查。
三、相关系统调用getuid();getgid();int setuid(uid_t uid);int setgid(gid_t gid);
只有超级用户或者需要设置的uid和当前用户的uid一致才可以设置,否则返回-1,置errno = EPERM, errno可以通过strerror()翻译。
其它:[testa@xxx home]$ su testa [testa@xxx home]$ sudo touch aa
testa is not in the sudoers file. This incident will be reported.
以root权限vim /etc/sudoers增加testa ALL=(ALL) ALL
参考:APUE2E,1.8, 4.4, 8.11

H. 操作系统的文件访问权限有什么作用

高权限用户设置权限,低权限的限制操作,譬如
系统文件
一般无法删除,哪怕是
administrator
用户也不能,譬如你的windows文件夹。防止无意删除系统文件导致系统损坏。防止他人私自更改你的
电脑系统
设定。

I. 操作系统的文件访问权限有什么作用

防止无意删除系统文件导致系统损坏。防止他人私自更改你的电脑系统设定。

J. 什么是系统访问权限

1.普通权限

虽然Win2000/XP等系统提供了“权限”的功能,但是这样就又带来一个新问题:权限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如果所有人拥有的权限都一样,那么就等于所有人都没有权限的限制,那和使用Win9x有什么区别?幸好,系统默认就为我们设置好了“权限组”(Group),只需把用户加进相应的组即可拥有由这个组赋予的操作权限,这种做法就称为权限的指派。

默认情况下,系统为用户分了6个组,并给每个组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依次为:管理员组(Administrators)、高权限用户组(Power Users)、普通用户组(Users)、备份操作组(Backup Operators)、文件复制组(Replicator)、来宾用户组(Guests),其中备份操作组和文件复制组为维护系统而设置,平时不会被使用。(图.默认分组)

系统默认的分组是依照一定的管理凭据指派权限的,而不是胡乱产生,管理员组拥有大部分的计算机操作权限(并不是全部),能够随意修改删除所有文件和修改系统设置。再往下就是高权限用户组,这一部分用户也能做大部分事情,但是不能修改系统设置,不能运行一些涉及系统管理的程序。普通用户组则被系统拴在了自己的地盘里,不能处理其他用户的文件和运行涉及管理的程序等。来宾用户组的文件操作权限和普通用户组一样,但是无法执行更多的程序。(图.不同账户权限的限制)

这是系统给各个组指派的权限说明,细心的用户也许会发现,为什么里面描述的“不能处理其他用户的文件”这一条规则并不成立呢,我可以访问所有文件啊,只是不能对系统设置作出修改而已,难道是权限设定自身存在问题?实际上,NT技术的一部分功能必须依赖于特有的“NTFS”(NT文件系统)分区才能实现,文件操作的权限指派就是最敏感的一部分,而大部分家庭用户的分区为FAT32格式,它并不支持NT技术的安全功能,因此在这样的文件系统分区上,连来宾用户都能随意浏览修改系统管理员建立的文件(限制写入操作的共享访问除外),但这并不代表系统权限不起作用,我们只要把分区改为NTFS即可。

2.特殊权限

除了上面提到的6个默认权限分组,系统还存在一些特殊权限成员,这些成员是为了特殊用途而设置,分别是:SYSTEM(系统)、Everyone(所有人)、CREATOR OWNER(创建者)等,这些特殊成员不被任何内置用户组吸纳,属于完全独立出来的账户。(图.特殊权限成员)

前面我提到管理员分组的权限时并没有用“全部”来形容,秘密就在此,不要相信系统描述的“有不受限制的完全访问权”,它不会傻到把自己完全交给人类,管理员分组同样受到一定的限制,只是没那么明显罢了,真正拥有“完全访问权”的只有一个成员:SYSTEM。这个成员是系统产生的,真正拥有整台计算机管理权限的账户,一般的操作是无法获取与它等价的权限的。

“所有人”权限与普通用户组权限差不多,它的存在是为了让用户能访问被标记为“公有”的文件,这也是一些程序正常运行需要的访问权限——任何人都能正常访问被赋予“Everyone”权限的文件,包括来宾组成员。

被标记为“创建者”权限的文件只有建立文件的那个用户才能访问,做到了一定程度的隐私保护。

但是,所有的文件访问权限均可以被管理员组用户和SYSTEM成员忽略,除非用户使用了NTFS加密。

无论是普通权限还是特殊权限,它们都可以“叠加”使用,“叠加”就是指多个权限共同使用,例如一个账户原本属于Users组,而后我们把他加入Administrators组,那么现在这个账户便同时拥有两个权限身份,而不是用管理员权限去覆盖原来身份。权限叠加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在一些需要特定身份访问的场合,用户只有为自己设置了指定的身份才能访问,这个时候“叠加”的使用就能减轻一部分劳动量了。

·无形的栅栏 完全解析Windows系统权限(2)
3.NTFS与权限

在前面我提到了NTFS文件系统,自己安装过Win2000/XP的用户应该会注意到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转换分区格式为NTFS”的选择,那么什么是NTFS?NTFS(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是一个特别为网络和磁盘配额、文件加密等管理安全特性设计的磁盘格式,只有使用NT技术的系统对它直接提供支持,也就是说,如果系统崩溃了,用户将无法使用外面流行的普通光盘启动工具修复系统,因此,是使用传统的FAT32还是NTFS,一直是个倍受争议的话题,但如果用户要使用完全的系统权限功能,或者要安装作为服务器使用,建议最好还是使用NTFS分区格式。

与FAT32分区相比,NTFS分区多了一个“安全”特性(图.FAT32与NTFS的比较),在里面,用户可以进一步设置相关的文件访问权限,而且前面提到的相关用户组指派的文件权限也只有在NTFS格式分区上才能体现出来。例如,来宾组的用户再也不能随便访问到NTFS格式分区的任意一个文件了,这样可以减少系统遭受一般由网站服务器带来的入侵损失,因为IIS账户对系统的访问权限仅仅是来宾级别而已,如果入侵者不能提升权限,那么他这次的入侵可以算是白忙了。

使用NTFS分区的时候,用户才会察觉到系统给管理员组用户设定的限制:一些文件即使是管理员也无法访问,因为它是SYSTEM成员建立的,并且设定了权限。(图.NTFS权限审核导致访问被拒绝)

但是NTFS系统会带来一个众所周知的安全隐患:NTFS支持一种被称为“交换数据流”(AlternateDataStream,ADs)的存储特性,原意是为了和Macintosh的HFS文件系统兼容而设计的,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在一个文件资源里写入相关数据(并不是写入文件中),而且写进去的数据可以使用很简单的方法把它提取出来作为一个独立文件读取,甚至执行,这就给入侵者提供了一个可乘之机,例如在一个正常程序里插入包含恶意代码的数据流,在程序运行时把恶意代码提取出来执行,就完成了一次破坏行动。(图.隐秘的数据流)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数据流仅仅能存在于NTFS格式分区内,一旦存储介质改变为FAT32、CDFS等格式,数据流内容便会消失了,破坏代码也就不复存在。

4.权限设置带来的安全访问和故障

很多时候,管理员不得不为远程网络访问带来的危险因素而担忧,普通用户也经常因为新漏洞攻击或者IE浏览器安全漏洞下载的网页木马而疲于奔命,实际上合理使用NTFS格式分区和权限设置的组合,足以让我们抵御大部分病毒和黑客的入侵。

首先,我们要尽量避免平时使用管理员账户登录系统,这样会让一些由IE带来的病毒木马因为得不到相关权限而感染失败,但是国内许多计算机用户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没有接触到相关概念,因而大部分系统都是以管理员账户运行的,这就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如果用户因为某些工作需要,必须以管理员身份操作系统,那么请降低IE的运行权限,有试验证明,IE运行的用户权限每降低一个级别,受漏洞感染的几率就相应下降一个级别,因为一些病毒在例如像Users组这样的权限级别里是无法对系统环境做出修改的。降低IE运行权限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使用微软自家产品“Drop MyRights”对程序的运行权限做出调整。(图.用RunAs功能降低IE运行级别)

对管理员来说,设置服务器的访问权限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这时候就必须搭配NTFS分区来设置IIS了,因为只有NTFS才具备文件访问权限的特性。然后就是安装IIS,经过这一步系统会建立两个用于IIS进程的来宾组账户“IUSR_机器名”和“IWAM_机器名”,但这样还不够,别忘记系统的特殊成员“Everyone”,这个成员的存在虽然是为了方便用户访问的,但是对于网络服务器最重要的“最小权限”思路(网络服务程序运行的权限越小,安全系数越高)来说,它成了安全隐患,“Everyone”使得整个服务器的文件可以随便被访问,一旦被入侵,黑客就有了提升权限的机会,因此需要把惹祸的“Everyone”成员从敏感文件夹的访问权限去掉,要做到这一步,只需运行“cacls.exe 目录名 /R "everyone" /E”即可。敏感文件夹包括整个系统盘、系统目录、用户主目录等。这是专为服务器安全设置的,不推荐一般用户依葫芦画瓢,因为这样设定过“最小权限”后,可能会对日常使用的一些程序造成影响。

虽然权限设定会给安全防范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有时候,它也会闯祸的…… “文件共享”(Sharing)是被使用最多的网络远程文件访问功能,却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部分,许多用户在使用一些优化工具后,发现文件共享功能突然就失效了,或者无论如何都无法成功共享文件,这也是很多网络管理员要面对的棘手问题,如果你也不巧遇到了,那么可以尝试检查以下几种原因:

(1).相应的服务被禁止。文件共享功能依赖于这4个服务:Computer Browser、TCP/IP NetBIOS Helper Service、Server、Workstation,如果它们的其中一个被禁止了,文件共享功能就会出现各种古怪问题如不能通过计算机名访问等,甚至完全不能访问。

(2).内置来宾账户组成员Guest未启用。文件共享功能需要使用Guest权限访问网络资源。

(3). 内置来宾账户组成员Guest被禁止从网络访问。这问题常见于XP系统,因为它在组策略(gpedit.msc)->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用户权利指派->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里把Guest账户添加进去了,删除掉即可真正启用Guest远程访问权限。

(4).限制了匿名访问的权限。默认情况下,组策略(gpedit.msc)->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对匿名连结的额外限制的设置应该是“无。依赖于默认许可权限”或者“不允许枚举SAM账号和共享”,如果有工具自作聪明帮你把它设置为“没有显式匿名权限就无法访问”,那么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你的共享全完蛋了。

(5).系统权限指派出现意外。默认情况下,系统会给共享目录指派一个“Everyone”账户访问授权,然而实际上它还是要使用Guest成员完成访问的工作,但是有时候,Everyone却忘记Guest的存在了,这是或我们就需要自己给共享目录手动添加一个Guest账户,才能完成远程访问。(图.手动添加一个账户权限)

(6).NTFS权限限制。一些刚接触NTFS的用户或者新手管理员经常会出这个差错,在排除以上所有问题的前提下依然无法实现文件共享,哪里都碰过了就是偏偏不知道来看看这个目录的“安全”选项卡,并在里面设置好Everyone的相应权限和添加一个Guest权限进去,如果它们会说话,也许早就在音箱里叫唤了:嘿,快看这里!哟嗬!

(7).系统自身设置问题。如果检查了以上所有方法都无效,那么可以考虑重装一个系统了,不要笑,一些用户的确碰到过这种问题,重装后什么也没动,却一切都好了。这大概是因为某些系统文件被新安装的工具替换掉后缺失了文件共享的功能。

由权限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有时候也不得不面对它给我们带来的麻烦,没办法,谁叫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呢,毕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圈栅栏,用户安全才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