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大班家庭访问记录表幼儿园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大班家庭访问记录表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0-15 07:26:39

1. 家访记录表内容怎么写幼儿园大班

家访记录表内容写法如下:

一、内容:

感谢老师对工作的负责,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感谢老师能够主动来家访,积极帮助孩子学习,自孩子上学以来,在老师的认真教育下,有了很大的进步,自理能力也增强了很多,虽然学习成绩很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有这样负责的老师,孩子一定会进步的。

二、建议:

严格执行教师上门家访制度,各班上门家访率需达到20%,要求对新生必须进行上门家访,让孩子提前熟悉教师、增强对幼儿园的情感,同时对有特殊表现的幼儿,教师也应及时上门家访,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孩子行为异常的隐藏原因,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教育。

写作要点及技巧:

1、要注意不能欺瞒老师。要实话实说。这样老师才能对症下药。也可以根据孩子的状况跟老师提提建议。

2、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找到孩子下降的原因及以解决的办法。老师家访,最好孩子在场。这样可以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填表可以是对孩子的看法,比如孩子的优缺点,兴趣等。

其实无非就是提出一些建议和建设性的意见,针对孩子,针对学校,针对老师,针对各方面的这些问题进行综合的评价,可能最多的就是先感谢老师的辛苦劳作,然后就是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多照顾,最后的话就是提一下意见。

2. 家访记录表内容怎么写幼儿园大班

大班家访记录表内容如下:

赓赓小朋友聪明好动,上课回答问题也很用心。可是有一个坏习惯,总爱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多次和他谈话仍不见效果。

为此,我来到曹洪宣的家里,跟他的妈妈进行了一次谈话,从谈话中得知,在家,他一点也不听话,个性的调皮,爸爸妈妈的话听不进去,他爸爸就经常打他,而他妈妈就经常护着他,久而久之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我说:孩子犯了错,不能打,也不能袒护,要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自我错了,慢慢的改正错误。他妈妈听了我的话,表示以后要多和孩子交流,和教师一齐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3. 幼儿园家访记录表内容怎么写

学生姓名:xxx

家访时间:xx年1月

参加家访人员:老师

家访对象:该生家长

家访内容记录:

xxx是个好孩子,很听话。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家长介绍该生能帮助料理家务,但学习环境不好。父亲明确表示家长能力有限,但只要对学生有帮助,愿意尝试。为此买了一些相关的学习工具,例如复读机之类的。还准备请专人进行辅导。对此我给予肯定相信有家长的关心老师的帮助学生一定会有步。

家访可以分为:

1、了解性访问,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的结构、成员、经济、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家长的职业、文化素养、教育态度、教育能力,以及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等。

2、宣传性访问,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传达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要求,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新经验、新思想。

3、商讨性访问,主要任务是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现实表现,和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方法、措施。

4、通报性访问,主要任务是向家长传递家长应该了解的信息,介绍学生在学校、社会上的表现,以便使家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5、警告性访问,是儿童、青少年在学校或在社会上犯有严重的过失或有犯罪行为,而家长尚未了解或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通过家庭访问向家长讲明情况,指出危害,分析后果,或告诉家长学校将要采取的措施,以期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配合学校、社会进行教育。

4. 幼儿园家访记录表内容怎么写

幼儿园家访记录表内容:

时间

幼儿姓名

访问对象

教师

联系内容

向家长介绍洋洋入园以来的各种表现、喜好、需求,询问家长有无需特殊交代的事情。

家长意见

教师意见及对策

xx是我们班最小的宝宝,各方面能力还需要老师的帮助,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洋洋现在已经好多了。偶尔会哭几声,哄一下就会好。

xx在幼儿园也经常做出一些特别搞笑的事情,是我们班的开心果呢!我们都特别喜欢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加强对洋洋自理能力的培养,也会多与他沟通交流,多鼓励他。

对于幼儿园的老师来说,家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孩子,熟悉孩子,拉近并且消除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感。

沈老师强调,孩子和老师间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我们的老师在家访时会主动抱抱孩子,牵着他们的手和他们沟通交流,问一些基本的问题。这样可以大致了解孩子是否怕生,感受到孩子是否乐意与人沟通,评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最基本的心里有数。

另外除了孩子的自理能力、爱好特长、特殊需求以及家庭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的组成等信息都会做详细的了解和记录。每一位幼儿园班主任都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甚至每位老师都希望知道孩子的小名,这样能够更加亲切地和孩子相处。